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16774182e3f5727a5e962a0.png)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1 引言为规范和指导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依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与标准的规定,编制本指南。
2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以及对基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国家政务数据开放网站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共享交换和开放发布等。
各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管理等,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
凡是已经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 号)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 21063.1-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 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3-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 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6-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4 术语和定义GB/T 21063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4.1 政务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4.2 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特征的数据。
其中,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基本属性与特征的最小集合,一般包括信息资源的名称、内容摘要、提供方、发布日期等。
4.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依据规范的元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排序和编码的一组信息, 用以描述各个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以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
5 概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的基础,是各政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及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的依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6a056cb9f3f90f77c61b26.png)
1、引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各种业务系统的开发有效地支撑了部门业务工作的开展, 大大提升了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政务信息资源。
全面梳理政务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 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开发目录系统,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对信息资源共享和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2、总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目标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发现和定位[2]。
服务与应用系统、基础设施、政务信息资源等几部分共同组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框架, 他是支持政务信息资源融合、开放、共享的基础实施。
对信息资源应用和服务的方向、公开和共享、采集和更新提出了具体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框架由两大体系, 六个层面构成。
两大体系分别是安全保障体系与标准规范体系, 六个层面由用户层、服务层、应用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基础设施层组成, 具体内容如下图1所示。
为全面保障整体安全和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是整个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各个相关部门的相关应用系统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对接, 来满足用户的各项应用需求。
640.webp.jpg图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3、系统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提供也可以由政务云提供, 有计算、操作系统、安全设备、数据库系统、存储设备、服务器群集、网络等, 这些是平台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信息资源层本层的主要功能是对各个部门能够提供给其他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主要内容有交换信息库:建立此库的目的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其作为政务信息资资源的中转站而存在, 具有信息的接收和提供功能, 在平台进行部署的数据库和在部门节点进行部署的数据库共同组成了交换信息库。
目录信息库:本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各个部门提供给其他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的各种重要特征, 主要内容有目录共享信息、数据元信息、目录发布信息、目录分类信息、目录所属信息、目录公开信息、元数据信息、目录审核信息等。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efed4cb6f1aff00bed51ef9.png)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1基本概念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按照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或其他方式对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有序排列。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各种属性和特征数据的基本集合,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例如摘要、分类等)、管理信息(例如负责单位等)、获取方式信息(例如在线获取方式、离线获取方式等)。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以下简称“使用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和定位所需要的政务信息资源。
在查找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使用者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也会不同。
因此,相同的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者分类方式排列,在表现上形成了不同的目录树结构,但是从目录树所展现的内容上来讲,都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是目录信息与服务、保障与支撑组成的一个总体。
参与的角色包括使用者、提供者、管理者,目录信息与服务指基于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能够提供人机接口查询界面的各种浏览器和旁客户端应用,同时也包括提供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讯的元数据查询服务接口。
保障和支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软环境方面,分为安全保障和标准与管理,安全保障指为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法规等,标准与管理的核心是为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而必须遵循的相关技术标准,例如目录体系技术要求、核心元数据、分类、唯一标识符、技术管理要求等相关标准。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需要在相关标准的规范和指引下,整合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相关的工具软件、中间件、应用系统等技术平台,建立面向特定主题领域的信息资源目录,并按照具体政务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以及粒度上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应用模式进行建设。
2主要作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整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发现和定位,同时对于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整合利用也有很大的作用。
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方案
![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aee03276c66137ee06199f.png)
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X〕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X〕1272号)精神,X年9月1日,省数字办部署要求全省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政务信息资源大普查,按照新的国家规范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登记工作。
为做好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共享应用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按照国家最新的目录编制指南编制X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落实《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建设X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促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和信息开放,在全国目录编制的考核中力争上游。
二、主要任务分期分批开展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建立信息准确、完整、规范、鲜活、统一的信息目录管理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发布、更新、查询和定位服务,支撑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编制依据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X〕51号);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高技〔X〕1272号);3.《X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78号);4.GB/T7027-2002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GB/T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6.GB/T21063.3-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7.GB/T21063.6-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四、编制内容及成果1.编制内容:一是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二是已经建成的部门应用系统目录和数据库目录;三是数据汇聚目录。
2.编制成果第一阶段成果:1.《X市XXX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X市XXX部门数据库目录》;3.《X市XXX部门应用系统目录》;4.《X市XXX部门数据汇聚目录》。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七接口与服务要求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七接口与服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8012880aaea998fcd220e7a.png)
附件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二〇一三年三月目次1 范围本要求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建设要求系列之接口与服务要求。
本部分要求分两大部分描述平台接口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接口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接口要求,具体描述每个业务应用服务接口的要求。
也就是每一个业务接口要求套在总体要求内。
只有使用业务接口要求+总体要求才能正常使用信息平台的应用服务来发现,查询,管理资源。
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及要求接入公共信息平台的外部应用的开发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GB/T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本文<业务接口要求> 引用《GB/T 》中的附录A 目录服务接口;本文<附录A 要求所涉及的结构表>引用《GB/T 》中的附录A 目录服务接口,及引用《GB/T 》中的附录C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属性集本文<附录D QUERY-RPN范例>引用《GB/T 》中的附录F 检索串示例9.3 术语与定义GB/T 19710-2005中规定的与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目录针对拥有共性的数据资源/文件资源进行分类,并且为该分类赋予唯一的资源标识符,该部分分类及分类描述的集合统称为资源目录,简称目录。
联合国COFOG对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启示
![联合国COFOG对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a91646dddccda38376bafba.png)
中图分类号
G 2 5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1 9 6 5 ( 2 0 1 3 ) 0 2 — 0 1 4 7 — 0 5
T h e En l i g h t e n me n t o f COF OG f o r Ch i n e s e Go v e r n me n t I n f o r ma t i o n
政务信 息资源采集 、 加工、 存储 、 保 护和 使用 的必要 工
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 但 同时也 显现 出 了一些 不尽 如人 意 的地方 , 尤其是没能很好 的体现“ 面 向公共服 务” 这
一
具…, 也是我 国电子政 务 目录体 系标准 建设 的重要 基 础之一 。2 0 0 5年底 , 我 国颁 布 了政 务信息 资源 目录体 系国家标准《 政务信息资源 目录体 系》 , 其 中包括 政务
第3 2卷
2 0 1 3年 2月
第 2期
情
报
杂
志
J OURNAL OF I NTEU_ U 1 GE NCE
V0 1 . 3 2 N o . 2 F e b . 2 0 l 3
联合国C O F O G对 我国 《 政务信息 资源分 类 》 的启示
刘 惠 敏
(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政务信 息分类 的重视 。 《 政 务信 息 资源 目录体 系 第 1部分 : 总 体框 架 》
c a t a l o g s y s t e m s t a n d a r d s o f c l a s s i ic f a io t n p u bl i c s e r v i c e — - o i r e n t e d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7a1dd57e21af45b307a8ff.png)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1)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检索和定位的服务平台,并在规定的安全机制下,通过交换体系获得信息资源,向信息使用考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其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见图4—6。
资源层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公开和可以在部门问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包括各类共享信息库、共享文件库、门户网站等资源。
目录层包括专项资源目录库和共享资源总目录库。
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协同应用的需要建立部门间共享指标项目目录库、根据对公服务应用的需要建立门户网站服务目录库、根据本领域应用特点建立相应的专项资源目录库。
随着专项资源目录库建设的不断成熟,共享资源总目录库也逐渐形成。
服务层主要包括日录体系向应用层或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各类应用服务接口,以方便应用的调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互通、目录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
应用层是目录服务向用户的展示层。
用户使用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访问,也可进行信息资源的著录和注册,以及对目录库进行管理。
(2)目录体系服务模型目录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目录体系生产系统、目录体系管理系统和目录体系查询系统,其使用者包括三类用户:元数据生产者、目录体系管理者和信息查询者。
目录体系服务模型见图4—7。
生产者使用生产系统,对本单位需要共享的信息资源按照相关的无数据标准进行著录,并通过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向管理系统注册。
目录体系管理者根据各种分类体系构建相关的目录库,审核生产者提交的元数据,并将其列入相关目录下发布,同时维护和管理目录库。
信息查询者通过目录体系提供的查询和检索工具,查询所需的目录信息,并根据目录信息的指引,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相关的信息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众、企业和市场都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务信息公开,同时利用政务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都以依靠郑州建网站。
而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增长快速、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不统一,这些特点首先为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共享带来了技术亡的困难。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395a4cc10a6f524cdbf8551.png)
导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主要介绍了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关键标准、支撑技术及应用模式。
关键字:信息资源目录3关键标准3・1主要内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关键标准包括6个方而的内容,其中'”第1部分:总体框架^^规世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结构、基本功能等内容「第2部分:技术要求**规泄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稻规;^了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应当遵循的内容标准:’“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规泄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编码:“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嘿e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编码方案:“第6部分: 管理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管理要求。
(1)总体框架'”总体框架**给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术语,泄义了政务信息资源、公共资源、交换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关键概念,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三个角色及其职责。
各级政务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时,可按照'“总体框架y见泄的总体结构建立起符合貝概念模型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并要实现对目录内容的编目、注册、发布、查询和维护等基本功能。
(2)技术要求目录技术要求的孩心是目录服务规范,它能够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并形成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建立良好的基础。
目录服务规范主要定义由发现和管理两大类接口组成,并为其提供外部接口。
其中,发现服务是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査找、浏览、泄位功能。
发现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査找、浏览及定位是通过元数据进行的,提供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级的访问。
管理服务提供对目录本身的管理功能,如修改目录信息、增加或删除目录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目录服务规范规世了针对公共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和交换服务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两部分的技术规定。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介绍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0219e79eff9aef8941e0690.png)
党群建设
内部办公
人工智能
大数据应用
电子沙盘
资产管理
业务协同
应急演练
公众服务
项目建设
共享交换
视频监控
舆情研判
………
实现效果 -- 主题&数据元管理
实现效果 -- 数据集与分类关联管理
实现效果 -- 交换&传输管理
实现效果 -- 资源目录编目&分类管理
实现效果 -- 资源利用&展示
让数据会说话:实现可视化接入数据源、可视化定义数据集、自助式可视化分析工具和交互式故事板等功能,旨在以自 助式数据探索与可视化分析方式,洞悉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价值,让决策更“有据可依”!
资
发。
源
划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
分
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
行)》,即国办[2009] 6号文件。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三大宗旨
数据编目和管理
通过制定元数据和分类法规则,完成 数据梳理和编码工作,实现数据规范 管理。
数据重组和利用
集成、重组各业务系统数据,为业务 协同、决策支持提供便利途径。
支持“三种应用”
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
✓ 信息集成整合应用; ✓ 各业务部门办公应用; ✓ 面向突发事件的决策应用。
解决“两个问题”
✓ 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 ✓ 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治理。
面向“四个服务”
✓ 政务协作服务; ✓ 专题信息服务; ✓ 宏观决策服务; ✓ 便民公众服务。
概念解析 – 信息资源目录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4Biblioteka 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第信
6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息 资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4632afa5acfa1c7aa00ccb6.png)
精品文档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1 引言为规范和指导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依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与标准的规定,编制本指南。
2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以及对基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国家政务数据开放网站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共享交换和开放发布等。
各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管理等,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
凡是已经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 21063.1-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3-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1GB/T 21063.6-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4 术语和定义GB/T 2106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4.1 政务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4.2 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特征的数据。
其中,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基本属性与特征的最小集合,一般包括信息资源的名称、内容摘要、提供方、发布日期等。
4.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依据规范的元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排序和编码的一组信息,用以描述各个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以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
5 概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的基础,是各政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及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的依据。
合肥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南
![合肥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e418406bd64783e08122b17.png)
(十二)合肥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目录1 引言 .................................................................. - 1 -2 范围 .................................................................. -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4 术语和定义............................................................. - 2 -4.1 政务信息资源..................................................... - 2 -4.2 元数据........................................................... - 2 -4.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 2 -5 概述 .................................................................. - 3 -6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 3 -6.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分类............................................. - 3 -6.1.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资源属性分类............................. - 3 -6.1.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涉密属性分类............................. - 4 -6.1.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共享属性分类............................. - 4 -6.1.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层级属性分类............................. - 5 -6.2 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 - 5 -6.3 政务信息资源代码................................................. - 8 -6.3.1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码......................................... - 8 -6.3.2 政务信息资源顺序码......................................... - 9 -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要求............................................... - 9 -7.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责任分工.................................... - 10 -7.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流程........................................ - 10 -7.3 前期准备........................................................ - 10 -7.3.1 组织准备.................................................. - 10 -7.3.2 目录规划.................................................. - 10 -7.3.3 资源调查.................................................. - 11 -7.4 目录编制与报送.................................................. - 11 -7.4.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 - 11 -7.4.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报送.................................... - 11 -7.5 目录汇总与管理.................................................. - 12 -7.5.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审核汇总................................ - 12 -7.5.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维护................................ - 12 -7.6 目录更新........................................................ - 12 -8 附录 ................................................................. - 14 -附录 1 元数据说明................................................... - 14 - 附录 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模板)..................................... - 19 - 附录 3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示例................................... - 20 - 附录 4 区域编码..................................................... - 21 - 附录 5 部门编码..................................................... - 22 -1 引言为规范和指导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依据《合肥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与标准的规定,编制本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2016629f01dc281e43af054.png)
式,统一元数据管理, 统一编目方式。
A
数据采集和编目
B
信息发布和管理
信息录入,支持多级审 核,支持信息发布,支 持信息状态变更和跟踪。
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
C
D
目录管理和组织
异构系统数据访问
支持基础目录和应用 目录的定义和管理, 支持目录继承、合并、 聚合操作。
采用WebService和 XML通讯接口标准,便 于系统集成,提供对异 构系统的数据访问接口。
解决“两个问题”
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 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整理。
面向“四个服务”
政务协作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 宏观决策服务; 便民公众服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总体架构
目录体系整体应用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功能组成
维护是指管理者对信息资源目录
体系内的数据及设置信息进行跟踪 和整理的过程。
录管理
目录管理和内容发布
• 支持目录合并、继承 • 支持目录按规则重新聚合 • 支持内容分级审核发布
iCatalog产品体系架构
iCatalog产品的功能特点
支持多种展现方式 提供跨媒体发布服务 发布服务支持(发布缓
存机制、发布监控机制)
全文检索服务 内容统计服务 数据分析服务
可能对数据没有信任 或者可认能为缺不乏可政靠务信息或 者信息无法获得 可能使用错误 的政务数据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 我国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政务信 息资源现阶段存在异构化严重,信息难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受到严 重制约等问题。
政务信息资源缺乏适时的、准 确的、系统的、关联的、深度 的、全面的信息支撑体系
元数据管理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6858405ce2f0066f4332261.png)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本要求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建设要求系列之接口与服接口与服接口与服务要求。
? 本部分要求分两大部描述平台接口分两大部描述平台接口分两大部描述平台接口分两大部描述平台接口分两大部描述平台接口要求,第一部分:总体,第一部分:总体,第一部分:总体,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描述消息的总体结构、接口访问方地址使用说明。
第二部分:业务接口要求,具体描述每个业务应用服接口的,具体描述每个业务应用服接口的要求。
也就是每一个业务接口。
也就是每一个业务接口要求套在总体要求内。
只有使用业务接口内。
只有使用业务接口内。
只有使用业务接口内。
只有使用业务接口要求 +总体要求才能正常使用信息平台的应才能正常使用信息平台的应才能正常使用信息平台的应才能正常使用信息平台的应用服务来发现,查询管理资源。
? 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人员,系统维护及要求接入公共信息平台的外部应用开发人员。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介绍PPT课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7da1e976eeaeaad1f330bf.png)
数据重组和利用
集成、重组各业务系统数据,为业 务协同、决策支持提供便利途径。
数据共享和交换
连通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供需匹 配的方式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途 径。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一个系统”
建立一个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 可扩展的、可集成的、有统一数据模型、 有多种用户视角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 靠的系统,对各类政务资源(信息、服务、 模型、机构、人力)进行组织和管理。
整体背景 -- 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发展轨迹
2002年
•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 见,第一次提出要“研究 和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2004年
• 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 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 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 共享和业务协同
概念解析信息资源目录在电子政务中的位是现阶段政务信息资源工作的核心仸务服务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服务对象业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政务网络电子政务业务分类跨部门综合业务核心业务信息化主题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部门信息资源采集更新公开共享开发利用信息安全目录与交换体系应用系统建设要求部门业务系统概念解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gbt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包括第1部总体框架第2部分
1
提
2
纲
3
整体背景 -- 现实问题
系统繁杂,彼此孤立,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系统建设“纵强横弱”, 部门间业务不能协同
不适应变化的需求,无 法支撑综合应用
领导 层面
业务 层面
技术 层面
• 面对众多异构且不断扩展的数据源,难以直观呈现宏观数据 • 无统一业务/技术描述,如指标解释不一致,统计口径有差异 • 业务术语的定义没有同业务和系统的发展相适应
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数据规范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说明
![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数据规范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5d1a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7.png)
据业务工作进行编制的。 .附录 本章主要包括了行业领域分类代码、信息要素分类代码、行为主题分类代码的附录。 本章依据DB4403/T300.1《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数据规范第1部分:信息资源目录》文件和应急救援数据业务工作 进行编制的。 四、主要条款的说明 (一)第一章: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源目录的编码规则、信息资源目录、目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救援监管的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以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 (二)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章给出了标准编制过程中引用的相关文件。 (三)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本章给出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目录、目录内容的术语和定义。 (四)第四章:编码规则 本章给出了信息资源编码及信息项编号的编码规则。
(五)第五章:信息资源目录本章给出了信息资源目录,包括数据类别、信息资源编码、信息资源名称和共享 类型。
(六)第六章:目录内容
本章给出了信息资源目录,目录范围包含基础信息、预案库信息、工作网络信息、救援队伍信息、应急物资信 息、专家信息、法规信息、案例信息、事件信息、知识库信息、文档信息共十一部分。
.开展标准实施检查工作。制定标准实施检查制度及标准实施检查工作计划,开展标准实施检查工作,记录标准 实施检查情况并形成实施检查报告。
.开展用户满意度评价。制定用户满意度评价表,完成用户满意度评价工作,编制用户满意度评价报告,不断完 善相关数据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持续改进完善标准。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标准化的基本理念,通过实施 检查、重复验证、持续改进等方式方法,确保标准实施有效,对我市基础数据元的应用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
(二)合理性原则
标准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全市各共享部门的需求及现有数据的特点,所制定的标准应当满足各部门数据资源管 理、共享、交换以及服务的基本需求。本标准基于应急管理行业应急救援业务,分为基础信息库、预案库、工作网 络、
《政务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架构》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政务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架构》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30f4dfe0b4e767f5bcfce2e.png)
《政务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架构》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〇二一年四月一、任务来源为了更好地规范全省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省直部门、中央驻陕有关单位和各地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高技〔2017〕127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陕西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17〕79号)的要求,结合陕西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实际情况,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下达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陕市监函〔2020〕737号)地方标准编制计划,提出编制《政务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架构》(项目编号为SDBXM 10-2020)地方标准,由陕西省信息中心提出并牵头,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共同起草完成。
二、目的意义目前,陕西省政务信息资源存在信息源多头采集、重复采集、数据命名、类型、格式不统一,不能及时更新,部门间的数据不一致,技术规范多样化等问题。
通过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约束,使政务数据在采集、加工、存储、保护和使用过程中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价值,提高信息管理应用水平。
《政务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框架》适用于全省政务数据资源的构建、共享交换及数据治理等相关工作。
提出了元数据、主数据、参考数据、分类编码的一般要求,规定了政务数据库的内容、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政务数据格式、数据开放共享及数据管理的一般要求。
三、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规范性原则本标准符合国家和我省对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总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f7901f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f.png)
添加标题
发布/订阅方式:通过发布/订阅模式,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方式,即一个部门发布信息,多个部门订阅并接收信息。
添加标题
事件驱动方式:通过事件驱动模式,实现多对多的信息传输方式,即一个部门发布事件,其他部门订阅并响应事件。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架构
交换体系的基本架构
交换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交换体系的基本构
整合与协同的策略与方法
统一规划与标准制定: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加强部门间协作,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跨部门、跨领域应用
强化安全保障,确保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安全可靠运行
THANK YOU
汇报人: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总体框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架构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架构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整合与协同
添加章节标题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的定义: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获取、使用和管理的信息资源,是政府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必需的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政务信息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按照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按照存储方式可以分为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EGS
N300-1
日期:2005 年 12 月 15 日
标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来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工作组
内容摘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编制 说明和征求意见稿
页数:17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
图 3 目录体系工作流程
(5) 与标准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目录系统与标准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第 1 部分和第 6 部分从 总体结构和管理角度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行规范;第 2 部分对目录服务的 技术接口进行规范;第 3 部分、第 4 部分和第 5 部分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进 行了规范。
I
GB/T ××××.1—××××
前言
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分为 6 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第 2 部分: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核心元数据;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第 5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第 6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本部分为 GB/T xxxx-xxxx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归口。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 大唐电信产业集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志刚、宦茂盛、高栋、吴焱、马殿富、徐枫、邢春晓、于建军、贺炜、张 巧英、孙钦山、魏宏、穆勇、刘守华。
II
GB/T ××××.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1 范围 GB/T xxxx-xxxx 的本部分描述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主要
内容包括总体结构、基本功能、工作流程以及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本部分适用于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可作为其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
三、 编制原则
1) 需求导向。标准的编制是为了满足实际中海量政务信息资源的查询、检 索和定位的需求。
2) 问题导向。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解决政务信息资源在编目和元数据管理、 查询时由于我国的自身特点对所带来的问题。
3) 系统性。标准 6 个部分对于目录系统的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了规定,能够 相互配合实现目录系统的建设。
图 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结构
(2) 目录体系的运行概念模型 目录体系运行概念模型如图 2 所示。各部门依托部门业务系统建立公共资源 库和交换资源库,提供者从中分别提取出公共资源和交换服务的特征信息,编目 形成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注册到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库和交换服务核心元数据 库中,分别生成公共资源目录和交换服务目录。使用者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一 站式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目录查询。
查询 使用者
政政务务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目目录录 一一站站式式服服务务系系统统
查询 使用者
公公共共资资源源目目录录
交交换换服服务务目目录录
目录内容注册
目录内容注册
元元数数据据
提供者 编目
公共资源 核心元数据
交换服务 核心元数据
元元数数据据
编目
提供者
交交换换服服务务
公共资源库
交换资源库
来源于
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库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信息中 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二、 目的意义
为了对于分布在全国各级行政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的编目,并对 产生的元数据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与维护,从而更好的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的查询、 检索和定位服务,展开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的编制工作。
任务下达后,起草组及时组织开展该标准的制定工作。2004 年 12 月,核心 元数据起草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就工作组成员、组织形式、工作机制,项目具 体研究内容、研究范围,项目工作计划、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分工及其它事项达 成了一致意见。
从 2004 年底启动该标准的制定以来,课题组先后召开了 20 次标准讨论会, 其中大型封闭修改 4 次。在多次听取国家电子政务总体专家组以及标准化领域专 家对标准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后,经起草组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对这些意见进行了 合理化处理,最终在 2005 年 9 月初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政政务务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目目录录使使用用者者
政政务务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目目录录
标 准 与 管 理
标 准 与 管 理
一一站站式式服服务务系系统统
公公共共资资源源目目录录
交交换换服服务务目目录录
安 全 保 障
安 全 保 障
公共资源 核心元数据
交换服务 核心元数据
支支撑撑环环境境((软软件件、、硬硬件件和和网网络络))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概述 ................................................................................ 2 5 基本功能 ............................................................................ 4 6 工作流程 ............................................................................ 5 7 本标准各部分间关系 .................................................................. 6
4) 灵活性。标准对于目录系统建立时涉及到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规定,对具 体情况下的需求实现并未做规定,也不涉及到具体的机构组织。
5) 可行性。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当前已有的目录系统的相关标准及实际中 广泛应用的产品标准,如 z39.50 标准和 UDDI 标准,同时针对政务资源 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
四、 工作过程
图 4 目录体系各标准间关系
六、 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
本标准中所规定的目录系统为《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系列标准规定的政务信 息资源交换系统提供资源的定位、检索、查询服务。本标准中所指的政务信息资 源以共享和交换资源为主。
标准编写组
2005 年 9 月
ICS 35.240.60 L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划和建设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2 部分:技术要求 GB/T ××××.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3 部分:核心元数据 GB/T ××××.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GB/T ××××.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5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GB/T ××××.6—××××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6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政务信息资源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处理的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信 息资源、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务部 门依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 3.2 公共(政务信息)资源 publ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通过网络浏览、下载、离线获取等方式,为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 3.3 交换(政务信息)资源 interchang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通过按照 GB/T xxxx 建立的交换平台,在政务部门间交换的信息资源。 3.4 交换服务 interchanging service 为实现交换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而提供的一组对数据操作的集合。 3.5 元数据 metadata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3.6 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 core metadata of public resource
来源于
图 2 目录体系概念模型
(3) 目录体系的基本功能 目录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目录内容编目、注册、发布、查询、维护。编 目提供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的编辑功能;注册是指政 务信息资源目录提供者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者注册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 交换服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发布是指管理者通过目录服务器,把政务资源核 心元数据库的内容发布到一站式系统中;查询是指为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调用接 口,支持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查询。 (4) 目录体系的工作流程 目录体系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各级政务部门对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 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编目,并通过元数据注册系统向管理者注册。管理者发布 已注册的目录内容。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者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一站式服务向管 理者发送目录查询请求,管理者将查询结果分别返回给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