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十八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提升课
人为
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等
3.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 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 坡度有关,可以通过修建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 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开展多种经营。
信风带的输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随着沉降在藏东南冰川中黑碳的增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C ) A.减缓冰川融化速度
B.湖泊水位明显下降
C.河流汛期时间提前
D.地表植被覆盖减少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从南亚到藏东南的黑碳跨境转移主要是从南向北传 输的,可能是春季强盛西南季风挟带,而不是东北信风带的输送,②正确,④ 错误;春季地面受热不均,局部山谷风活跃,有助于黑碳跨境转移,①正确;烧 荒一般不会在春季,③错误。 第4题,随着沉降在藏东南冰川中黑碳的增多,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减 小,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冰川加速融化,A错误;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水水量 增加,水位上升,B错误;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提前,C正确;地表温度 升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D错误。
6.[2024·河北邯郸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坝区,是贵州省安顺市的一个市辖区,属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表山 岭纵横,崎岖破碎。高原面积占平坝区面积的80%,丘陵面积占12%,石灰岩 层分布面积占73%,是世界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土地石漠化面积较大。 下图为平坝区土地石漠化程度统盐含量降低最为明显,其次是 白茎盐生草,最后是碱茅草。因此,盐地碱蓬对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效果最好, 其次是白茎盐生草,最后是碱茅草。
微专题18干热河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题组二】
(2019全国Ⅱ卷)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 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 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 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植被群落外貌为热带常绿肉质多刺灌丛、稀树灌草丛,空间成层结构中无明显乔木层,热带 种属常绿和落叶乔木呈独立单株散生;灌木层与草本层明显,灌木层是低伏灌木,草本层地 面覆盖度最高;植被形态在千热生境中出现变异,适应旱生形态显著。仙人掌等热带千性植 被生长茂盛已成树。
【自然环境特征】
(4)地质特征:风化作用强烈,岩层松散易发生,多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5)地貌:大风强烈,多风力地貌。
【题组一】
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下图为一名游客在金沙江干 流南部河谷拍下的照片,显示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 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枯黄 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山高谷深,山谷 风显著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 C.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
【干热河谷成因】
(3)纬度: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 高度角大,全年地表面获热多,气温高。 (4)地形: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 加剧高温;距离冬季离冷空气源地较远, 且北面有山体阻挡冷空气进入,冬季比 较温暖。 (5)植被: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升温 快,气温较高。
【干热河谷成因】
(6)局地环流:山谷风局地环流。
(1)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8分)
(1)(8分)纬度低,气温高;(2分)位于河谷,地势(海 拔)较低,气温高;(2分)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 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2分)地处 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2分)
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热点3 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背景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 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从能耗“双控” 转向碳排放“双控”,有利于将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统一起来, 有利于精准控碳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利于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壮大。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热点•微专题
热点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背景材料】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 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 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 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 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 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试题演练】 1.(2023年广西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其位于 青海省南部,区域内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跨流域最 广的国家公园。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三江源也因此具有 “中华水塔”之称。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及国民经 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适合虫草生存;地势起伏大, 山谷的阴坡、半阴坡为虫草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夏季高山灌木、草甸 发育,适合虫草生长;蒸发弱,潮湿的土壤利于虫草生长;地广人稀,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26-水循环(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26水循环【重点梳理】(一)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分析2.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典题精炼】据报道,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五年回升。
下图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特点可知()A.近五年1~2月,降水少,水位下降B.近五年3~6月,地下水埋藏最浅C.2021年7~10月,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显著D.2021年11~12月,地下水接受补给水量最多2.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可能给该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农业旱情B.加重风沙灾害C.诱发洪涝灾害D.加重土壤盐碱化【答案】1.C 2.D【解析】1.由图可知,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1~2月地下水水位略有上升,A错;在3~6月,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增加,超过25米,而且是一年中地下水埋藏最深、地下水位最低的时段,B错;图中2021年7~10月,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地下水埋深变浅,这是由于7~8月华北地区进入雨季,降水多,而且此时植被覆盖率高,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加,增强了下渗能力,C正确;2021年11~12月地下水位已达到很高,地下水位缓慢升高,而且水位变化不大,地下水接受补给水量有限,D错;故本题选C。
2.缓解农业早情属于经济因素方面的影响,A错;由材料可知,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逐年升高,说明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多,减少地表径流,可抑制水土流失,削减汛期洪水水量,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发生,C错。
地下水位升高,深层土壤中的矿物盐分也随之上升,并且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D正确。
地下水位升高,可以推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多,地表水资源有所增加,我国近年来的环保政策也使植被覆盖条件不断变好,因此当地起沙会被抑制,B错;故选D。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经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
环境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环境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必须加快环境工程建设的进程,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1. 到2035年,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60%以上,全国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 到205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1. 大气污染治理(1)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治理,淘汰高污染和高能耗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加强城市燃煤污染治理,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转型工程。
(3)推进农业污染防治,推行精准施肥、绿色种植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2. 水环境治理(1)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改造,实现市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及工程。
(3)加强水体保护和修复工程,对重点湖泊、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实施生态湿地保护和修复。
3. 土壤污染治理(1)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监测评估,建立土壤环境管控制度。
(2)加强工业和农业用地污染治理,淘汰重金属污染企业,修复受污染土地。
(3)推进城市土壤保护,严控城市建设对土壤的破坏,推进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工程。
4. 生态保护与修复(1)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扩大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建设范围。
(2)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机制。
(3)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
5. 生态城市建设(1)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打造城市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
(2)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城市户外休闲绿地和开放式绿地系统。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07.06•【文号】环环评〔2024〕41号•【施行日期】2024.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环评〔2024〕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2024年7月6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发布、实施应用、调整更新、数字化建设、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四条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标准规范,指导、监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的统筹协调。
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和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牵头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与调整更新、组织实施、宣传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会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做好相关领域的信息共享、实施应用和监督管理。
重要工作进展应及时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报告。
第五条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改革,健全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支撑重大政策科学决策、重大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推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本文将就该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决定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三、目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 构建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3. 加强环境治理,消除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四、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1)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落实,严禁违规开发建设。
(2)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清洁能源利用和高效利用资源。
(2)扶持和引导绿色创新企业,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加强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增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和监测环境问题。
(2)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放和环境破坏行为。
(3)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意识。
4.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1)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开展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素养和保护意识。
(3)引导媒体积极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
五、总结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和示范。
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生态区的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生态区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自净、自净、自生能力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 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3. 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生态保护。
(1)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2)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1)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推广有机种植、绿色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
(2)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2)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理。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保障生态区建设的顺利实施。
2.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对生态区建设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3. 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区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预期效果。
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生态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3. 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六、总结。
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88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88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胡瀚湖北大冶实验高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央视新闻友提问智利总统:从智利进口的车厘子价格能不能便宜些中国是车厘子进口大国,其中智利是最大来源国,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80%以上,车厘子抗寒力弱,喜温暖而润湿的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16℃的地方栽培。
1.智利是南半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出口优质水果,智利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包括①位于南半球,可向北半球市场提供反季节供应②经度东西跨度大,水热组合差异大,水果种类丰富③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水果生产期错开,保障一年中各季均有水果出口④周围的山地、沙漠、海洋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水果品质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D 智利是南半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出口优质水果的原因有位于南半球,可向北半球市场提供反季节供应,①正确;纬度南北跨度大,经度东西跨度小,②错误;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水果生产期错开,保障一年中各季均有水果出口,③正确;周围的山地、沙漠、海洋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水果品质高,④正确。
故选D。
据来自商务部的资料,截止到2004年11月18日,我国加入WTO三年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仍面临严峻挑战。
据我国目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严重主要是由于()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A产品受市场冲击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价格高;一是产品质量较差。
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建设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建设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库是我们地理习题中经常见到的地理事物,其实我们对他的了解只是皮毛。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最全的关于水库(水电站)的知识。
有一些是我们平时教学很少见的素材。
欢迎大家收藏、转载。
考查角度一:水库(大坝或水电站)的区位选择问题一、常规水库(大坝或水电站)的区位选择大家还记得大坝(水电站)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吗?水电站一般要建在峡谷的出口处(工程量小,库区面积大)水库开闸放水看了这个图片,你会想到哪些与我们地理相关的内容呢?1、水库和大坝是一回事吗?水库和大坝区分大坝是用来拦截水流的,水库是蓄水的.大坝就像门,水库是房间.作用----大坝:拦截洪峰,发电,调节蓄水量,调节水位适应航船上下游.水库:蓄水,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供给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改善航运条件……2.水库选址说到水库的选址,咱们得要先知道水库的作用是什么。
水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节河流的流量,那它是怎么调节的呢?在丰水期,河流水位上涨,为了防止下游出现洪涝灾害,水库会提前腾空库容蓄水,此时水库主要起到防洪的作用。
但当水位超过水库的库容警戒线时,水库也会开闸泄洪。
在枯水期,河流的径流量较小时,水库会将库区的蓄水放出,满足下游的生活生产需水。
因此水库大坝的选址应综合考虑水库大坝的作用和当地自然地理的特点。
(1)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从而节省筑坝工程投资;(2)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3)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尽量少淹没农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地质灾害的地方,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二、抽水蓄能水电站(上水库)区位选择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又称蓄能式水电站。
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
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PPT简洁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课件
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这一重要论述,为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不断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在具体制度设计层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并根据各区域不同生态环境特征,结合各种环境要素的保护需要,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制度形成经历了不断更新升级、日臻完善的过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开始探索环境分区治理,针对地表水、大气和噪声等单一环境要素设立了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划。
步入21世纪,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开始由单一环境要素治理转向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先后设立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
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始制定更为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分区治理方案。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微专题18 旅游地理 (学案)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高中部“知行教学”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课题:微专题18 旅游地理一、学习目标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开发。
二、学习重难点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旅游项目设计、旅游活动的设计、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三、教学方法、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识记加强。
四、老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或师生互动(一)学案:主干知识及考点梳理(可引入“思维导图”)(二)学案:自主思考问题及考情分析【自主探究1】旅游资源的价值【自主探究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自主探究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自主探究4】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五、学案:合作探究,深度思考与交流(结合精选考题、例题)1.【2019课标Ⅲ】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
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
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
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
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六、练案:当堂检测2.【2019课标Ⅰ】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
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
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2020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8微专题二十九区域生态__水土流失农业污染荒漠化思维导图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8微专题二十九区域生态__水土流失农业污染荒漠化思维导图学案1、水土流失2、农业污染1、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
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
(4分)(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6分)3、荒漠化的治理2、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 。
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单位面积流失土地的损失、表土的恢复能力、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②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③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判断一个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的方法一看位置,经纬度位置在四个沙漠带中。
二看年降水量,年降水小于400 mm的地区易发生荒漠化。
三看土地覆被和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中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等可引起荒漠化。
区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区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区域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1. 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鼓励循环利用。
2. 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强化公民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建立生态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3. 加强生态修复与恢复。
制定生态恢复目标,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
推动植被恢复和水资源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开展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生态修复和保护。
4. 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鼓励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利用。
5. 建立健全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
建立全面、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环境质量指标。
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定期对区域生态发展进行评估和总结。
6. 强化跨区域合作和交流。
加强区域间的环境信息共享和合作,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合作。
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加强区
域间的生态交流。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将促进区域生态的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4年生态区建造整改方案
2024年生态区建造整改方案
一、生态区整改背景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各种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系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决定对生态区进行全面整改。
二、整改目标
1.提高生态区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土地水源污染,实现生态环境恢复与持续改善。
2.加强生态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区的抗灾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水平。
3.优化生态区的规划布局,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态区。
4.提升生态区的生态文化软实力,培育绿色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区。
三、整改措施及建议
1.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建立健全垃圾处理体系,减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修复生态景观,恢复植被,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打造美丽的生态风景区。
4.增加生态区湿地面积,保护水资源,提升地表水质,改善水环境。
5.加强社区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整改效益
1.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大气质量,净化水源,改善水质。
2.促进经济发展,培育绿色产业,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税收。
3.提升居民幸福感,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
2024年生态区建造整改方案到此结束。
【学霸笔记】微专题15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微专题15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历史性变革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从两方面理解: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
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 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 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 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 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 意,并说明理由。
3.(2019·山西临汾模拟)下图为我国浑源县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 图。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湿地破坏
D.水土流失
(2)导致该县东南部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自然原因主
要是
()
A.地形坡度较陡
B.降水强度较大
C.河流密度较高
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雪山连绵,撒哈拉地区是干旱的热带沙漠 地区,水土流失都不严重,B、C 错误;东西伯利亚山地植被 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D 错误。第(3)题,坡度越陡的地 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 B、D 错误;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苗一定距离对应 种植 2 棵以上树苗,此树苗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苗 相交,更能减弱水土流失,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 被,故选择图乙模式,A 错误;故选 C。 答案:(1)D (2)A (3)C
(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
A.固定根系
B.保水保肥
C.保热保气
D.团粒结构
(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稳定沙丘
B.减弱蒸发
()
C.提供有机质
D.滋生微生物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 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说 明在掺入植物纤维和水以前,沙土中是不存在这些物质的,说明 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故选 B。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② 位于黄河附近,有灌溉水源可以利用,推广该技术可以发展农业 生产,且可以防止沙漠向东蔓延,故选 B。第(3)题,在山区、沙 漠地区,植物根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面层的沙化 及流失,植物根系首要作用为稳定沙丘,A 对。减弱蒸发的作用 是由地上部分实现的,B 错。提供有机质是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功 能,C 错。滋生微生物不是其首要作用,D 错。 答案:(1)B (2)B (3)A
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同意与不同意选择其一,理由 合理即可。若同意,可从对水中盐分、泥沙淤积、鱼群数量、 水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若不同意,可从对水量、生物多样 性、食物链及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 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 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 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微点拨]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为甚。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的考查常以某具体区域为 背景材料,运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和治理措施。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和措施,具体如下: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
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 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 A 正确。第(2)题,将水 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 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 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 A、C 选项。 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 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 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 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 D 正确,B 错误。 答案:(1)A (2)D
集训过关(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 2.(2019·陕西模拟)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
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 1 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 沟壑底部直立种植 2 棵以上树苗,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 1 棵以上树苗,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苗一定距离对 应种植 2 棵以上树苗,此树苗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 树苗相交,如图乙。据此完成(1)~(3)题。
解析:第(1)题,一题两问,一是推测湿地的地貌特点,二是推 测湿地的气候特点。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属于温 带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乌裕尔河在扎龙受阻没有形 成堰塞湖而形成大片湿地,且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可推测该 地地势平坦且开阔。第(2)题,注意要求从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 的变化方面分析。乌裕尔河刚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大于蒸发 量,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不断增大,最终降水量 与蒸发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第(3)题,一题两问,一是指出扎 龙湿地水中盐度的变化,二是说明变化原因。乌裕尔河属于内 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 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
3.(2018·海南高考·节选)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
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
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
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解析:第(1)题,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 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入河流的泥土大大减少,久而久之, 树木成材沟壑填平,会获取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该措施实施 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D 正确。第(2)题,该 植树造林的方法能最大限度的防治水土流失,因此最适宜大规 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是植被破坏、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的区域。东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多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适宜普及树网,A 正确;
[“四翼”齐展析考情]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涵盖荒漠化的防治、水土流失 的治理、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高考多以相关图 基础性 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某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认 知的角度出发,以人地协调的观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高考中,试题多以区域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载体, 综合性 考查某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
(1)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①气候因素;②地形因素;③地质因素;④植被 因素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农垦;③过度樵采;④水资 源利用不合理;⑤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2)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 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在牧区减少 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 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 程措施构筑防护体
系
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 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 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 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开发新能源
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 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 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D.地表土质疏松
(3)针对该生态环境问题,该县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兴修水库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打坝淤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 质疏松。该地煤矿多,大量开采煤炭资源会破坏地表植被。当 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D 对。高原 区地下水位深,土地盐碱化问题少,A 错。土地沙漠化、湿地 破坏不是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B、C 错。第(2)题,读图, 该县东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流水 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A 对。该县东南部的降 水强度、河流密度、地表土质状况与图示整个区域没有明显区 别,所以不是造成该县东南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原因,B、C、 D 错。第(3)题,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库、修 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植树造林种草属于生物措施。 答案:(1)D (2)A (3)B
施。综合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创新性 应用性
高考以我国最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案例为载体,考 查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在地理实践力的基础 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集训过关(一)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1.(2019·四川模拟)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
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 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 000 亩试 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 材料完成(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