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

合集下载

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简介本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对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进行分析。

柔性机械臂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机械臂的运动学,可以深入了解其运动特性和参数,为进一步的控制和优化提供基础。

研究目标1. 分析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关节运动学以及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2. 研究不同控制参数对机械臂运动学的影响。

3. 探究柔性杆件对机械臂运动学的影响。

4. 比较刚性机械臂和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性能。

方法1. 建立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数学模型。

2. 使用逆运动学方法求解关节角度。

3. 应用运动学方程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4. 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研究成果1. 描述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关节运动学和末端执行器的运动学。

2. 对机械臂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提出柔性杆件对机械臂运动学性能的影响。

4. 比较刚性机械臂和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性能差异。

结论本毕业设计论文对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机械臂运动特性和柔性杆件对其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对于机械臂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发展柔性机械臂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1] Author 1, Author 2. (Year). Title of Paper 1. Journal Name, Volume(Issue), page range.[2] Author 3, Author 4. (Year). Title of Paper 2. Conference Name, page range.。

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分析甄选

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分析甄选

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分析甄选机械手是一种由多个自由度组成的机械装置,用于完成各种工业操作任务。

在机械手中,自由度指的是机械手能够独立运动的自由方向的数量。

常见的机械手有三自由度、四自由度和六自由度等不同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六自由度机械手的运动分析和甄选。

六自由度机械手是指具有六个独立自由度的机械手,每个自由度对应着机械手的一个运动方向。

六自由度机械手一般由基座、腰、肩、肘、腕和手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对应着机械手的一个自由度。

这种机械手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在装配、焊接、喷涂、搬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

在进行六自由度机械手的运动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机械手各个部分的运动轴线和相对于基座的位置关系。

这样可以建立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描述机械手的运动。

然后,需要确定机械手各个部分的运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运动耦合关系。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到机械手的运动方程和逆运动学解,从而实现对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在甄选六自由度机械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负载能力:机械手的负载能力是指机械手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重量。

在甄选机械手时,需要考虑需要处理的工件的重量,选择适当的机械手负载能力。

2.工作范围:机械手的工作范围是指机械手能够覆盖的工作空间。

在甄选机械手时,需要考虑需要处理的工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能够满足工作范围要求的机械手。

3.精度要求:机械手的精度是指机械手能够实现的运动精度。

在甄选机械手时,需要考虑需要处理的工件的精度要求,选择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机械手。

4.控制系统: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指用于实现机械手运动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甄选机械手时,需要考虑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5.价格和性能比较:机械手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机械手的其他性能指标,如速度、加速度、稳定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

在机械手的甄选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不同的机械手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

三维空间中六自由度机械臂位姿确定方法

三维空间中六自由度机械臂位姿确定方法

一、概述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机械臂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它的位姿确定对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任务执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自由度相对较高的机械臂,其位姿确定方法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是确切的位姿确定是机器人能否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基础。

在三维空间中六自由度机械臂位姿确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特性六自由度机械臂是指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分别是三个平移自由度和三个旋转自由度。

在运动学分析中,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和关节坐标系来描述机械臂的位置和位姿。

其中,笛卡尔坐标系用来描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而关节坐标系则用来描述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和位置。

机械臂的位姿确定就是要确定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通常用位置矢量和姿态矩阵来表示。

三、基于解析法的位姿确定方法基于解析法的位姿确定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是通过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来确定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需要对机械臂的几何结构和运动学参数进行精确的建模和描述,然后利用正演运动学方程来求解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求解出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但是也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和数学求解困难的缺点。

四、基于迭代法的位姿确定方法基于迭代法的位姿确定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对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方程进行迭代求解来确定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首先根据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的目标位置和姿态,利用逆运动学方程求解出机械臂的关节角度,然后再利用正运动学方程求解出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并且能够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也存在着迭代次数多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

五、基于视觉传感器的位姿确定方法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视觉传感器的位姿确定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方法是利用摄像头或者其他视觉传感器来获取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确定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六轴机械臂工作空间计算

六轴机械臂工作空间计算

六轴机械臂工作空间计算
机械臂的工作空间是指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能够到达的所有位置和姿态的集合。

准确计算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对于机械臂的选型、布局和轨迹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1. 工作空间的表示方法
机械臂工作空间可以用几何模型或数学模型来表示。

几何模型通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范围,并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工作空间。

数学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解析几何或矩阵变换等方法计算工作空间。

2. 六轴机械臂工作空间计算
六轆机械臂由6个旋转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有运动范围限制。

计算六轆机械臂工作空间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建立六轆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包括-参数、变换矩阵等。

(2) 对每个关节的运动范围进行离散化,得到一系列取值。

(3) 穷举所有关节取值的组合,对每一组合利用运动学模型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4) 将所有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点绘制在三维空间中,即得到工作空间。

(5) 可利用包络曲面拟合等方法对工作空间进行光滑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六轆机械臂工作空间计算是一个计算量很大的问题,尤其当离散化精度提高时,组合数将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一些优化算法或并行计算技术来提高计算效率。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械臂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本文围绕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展开研究,通过对机械臂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原理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准确控制和精确运动。

关键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运动学仿真,结构分析,动力学分析1. 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完成各种物体抓取、搬运和加工任务的重要设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机械臂在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尤其是六自由度机械臂。

六自由度机械臂具有较大的运动自由度,在复杂任务中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

因此,研究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对于改善机械臂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臂结构分析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由底座、第一至第六关节组成。

底座作为机械臂的固定支撑,通过第一关节与机械臂连接。

第一至第四关节形成了前臂部分,决定了机械臂的悬臂长度。

第五关节和第六关节分别为腕部和手部,负责完成机械臂的末端操作。

结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建模提供基础。

3. 动力学模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定理建立的。

通过考虑机械臂各关节的质量、惯性和振动特性,可以对机械臂的力学性能进行描述。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

4. 运动学原理机械臂的运动学原理研究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运动学原理可以确定机械臂的姿态和末端位置,实现机械臂的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

运动学原理是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的重要内容。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臂已成为自动化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自由度机械臂因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及特点六自由度机械臂主要由关节、驱动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结构包括六个可独立运动的关节,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旋转角度,实现空间中任意位置的到达。

六自由度机械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工作空间,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作业。

三、控制系统设计(一)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解析后发送给各个执行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执行器则根据微处理器的指令,驱动机械臂进行运动。

(二)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算法和程序设计。

控制系统算法包括运动规划、轨迹跟踪、姿态控制等,通过算法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程序设计则包括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上位机程序负责发送指令,下位机程序负责接收指令并执行。

四、运动学仿真运动学仿真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对机械臂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运动学仿真主要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两部分。

(一)正运动学正运动学是指通过关节角度计算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通过建立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利用关节角度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为后续的轨迹规划和姿态控制提供依据。

(二)逆运动学逆运动学是指根据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计算关节角度。

通过建立逆运动学方程,将末端执行器的目标位置和姿态转化为关节角度,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五、实验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动学仿真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运动学仿真结果与实际运动过程相符。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六自由度机械臂是其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自动化工具。

它具备灵活的运动能力与复杂操作功能,能够在高精度的环境中完成一系列作业。

本篇论文旨在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旨在提升机械臂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主要由机械臂主体、驱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其中,机械臂主体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由一个驱动器驱动。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控制单元则负责处理这些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我们采用了基于PID(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路径规划算法,使机械臂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3. 控制系统架构控制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获取机械臂的状态信息;决策层根据这些信息计算控制指令;执行层则根据控制指令驱动机械臂进行运动。

三、运动学仿真运动学仿真主要用于模拟机械臂的运动过程,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

我们采用了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

1. 模型建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机械臂的数学模型。

根据机械臂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建立其运动学方程。

然后,将这些方程导入到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

2. 仿真过程在仿真过程中,我们设定了不同的工况和任务,如抓取、搬运、装配等。

通过改变控制参数和路径规划算法,观察机械臂的运动过程和性能表现。

我们还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以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和灵活操作。

在各种工况和任务下,机械臂都能以较高的速度和精度完成任务。

(完整版)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完整版)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2.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基本要求能快速、准确地拾起-放下搬运物件,这就要求它们具有高精度、快速反应、一定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灵活的自由度及在任一位置都能自动定位等特征。

设计原则是:充分分析作业对象(工件)的作业技术要求,拟定最合理的作业工序和工艺、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明确工件的形状和材料特性,定位精度要求,抓取、搬运时的受力特性、尺寸和质量参数等,从而进一步确定对该机械手结构和运行控制的要求;尽量选用定型的标准组件,简化设计制造过程,兼顾通用性和专用性,并能实现柔性转接和编程控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小型的多关节式六自由度机械手,能够满足相应的动作要求,并对一些小质量工件实现抓取、搬运等一些列动作。

2.1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功能分析该机械手系统共有6个自由度,分别为肩的回转与曲摆,大臂的曲摆,小臂的曲摆,手腕的曲摆与回转,以及手抓的回转。

该系统中基座固定,与基座相连的肩可以进行360度的回转;与肩相连接的大臂可以进行-90~+90度曲摆,与大臂相连接的小臂可以进行-90~+90度曲摆,大臂和小臂动作幅度较大,可以满足俯仰要求。

手腕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手腕也可以完成-90~+90度的曲摆,末端的手爪部分可以-90~+90度夹持,手爪部分通过一对齿轮的啮合转动,及其四杆机构完成手爪的开合,可以满足夹持工件的要求。

通过预先编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从而使该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能独立的完成一套指定的搬运动作,并一直重复进行下去!2.2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坐标形式和自由度2.2.1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坐标形式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运动形式及组合情况,其坐标形式可以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式。

(1)直角坐标式机械手直角坐标式机械手是适合于工作位置成行排列或传送带配合使用的一种机械手。

它的手臂可以伸缩,左右和上下移动,按照直角坐标形式x、y、z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其工作范围可以是1个直线运动、2个直线运动或3个直线运动。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柔性机械臂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具有机械臂与人类肢体相似的特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柔性和灵活性,在智能
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针对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
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建立柔性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空间和机构运动;
(2)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综合考虑柔性结构,建立柔性机械
臂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工作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3)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控制算法研究:针对柔性机械臂的特点,设计控
制算法,保证柔性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效果;
(4)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实验验证:设计柔性机械臂的实验平台,进行机
器人的实验验证和测试。

3.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对于完善机器人控制策略,提高机器人的动作精度和稳定性,推进柔性机器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与仿真模拟的方法,依托于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分析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性能,研究机械臂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学
结构特性和控制策略,最终进行实验验证。

5. 预期成果
本文的预期成果为:建立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机械臂工作空间、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设计柔性机器人的控制算法,验证柔性机械臂
在不同操作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

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

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摘要:本文介绍了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涵盖了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基本流程、运动学、轨迹生成、碰撞检测等方面。

通过对机器人的自主学习与优化,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生产力量。

关键词:机器人、运动规划、六自由度、运动学、轨迹生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成为了机器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机器人运动规划的目标是生成机器人能够执行的、符合任务要求的运动轨迹。

本文旨在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的相关理论、算法及实践应用。

二、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基本流程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基本流程包括:建模、运动学分析、约束建模、轨迹生成、路径规划、碰撞检测和性能评估。

其中,运动学分析是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确定的是机器人的末端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三、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六自由度机械臂是指机械臂具有六个运动自由度,分别为:x,y,z方向的平移自由度和绕x,y,z轴的旋转自由度。

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可以通过矩阵变换来表示,通过矩阵变换能够精确计算机器人末端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四、轨迹生成在确定机器人的末端位置和方向后,需要产生一条能够满足任务需求的运动路径。

轨迹生成是机器人运动规划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需要考虑整个轨迹的平滑性、速度规划和轨迹的长度等因素。

五、碰撞检测在生成轨迹后,还需要进行碰撞检测,以确保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碰触到其它物体或机器人。

碰撞检测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形状和大小、环境中的其它物体、碰撞检测的精度等因素。

六、实践应用机器人运动规划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物流等领域。

例如,机器人运动规划可以用于工业装配、零件加工、医疗手术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手术精度。

七、结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运动规划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断提高机器人运动规划的精度和效率,将能够为工业生产、医疗手术等领域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八、挑战与展望虽然机器人运动规划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分析

六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分析

六自由度机械手毕业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题多自由度机械手机械设计摘要文中设计了一种六自由度机械手。

该机械手主要由底座,腰部,主板,大手臂,小手臂,手腕,夹爪组成,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单片机控制。

手臂的尺寸与人手臂的大小相当。

手臂的运动主要包括:腰部转动,大手臂摆动,小手臂摆动,手腕摆动,手腕转动,夹爪夹取。

此手臂的空间活动半径0.5m,定位精度为5mm.它能够抓取重量较轻的物体,并放到预定位置。

该机械手有过载保护以及断电空间位置的自锁功能.可以用于教学演示,或者在有放射性的环境中完成特定工作。

文中对机械手进行了正运动学分析, 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法得到了机械手末端位置和姿态随关节夹角之间的变换关系,并完成了总体机械结计、步进电机选型、蜗轮蜗杆及带传动比的确定以及部分重要零件的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六自由度步进电机同步带。

AbstractA kind of manipulator 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has bee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is manipulator is made up of the foundation, the waist,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the wrist, and the claw; the manipulator is driven by stepper motor, and 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The size of the manipulator is equal in the size to the arms of people. Locomotion of the manipulator includes: waist turning, big arm swung, small arm swung, wrist swung, wrist rotating, claw fetching. The radius of action is 0.5m, and the accuracy is 5 mm. It can pick the light-weight object, and put it to the recalculated position. The manipulator has overload protection function, and space position self-lock function. This arm can be used in teaching, or in radioactive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robot kinemat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homogeneous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ethod was the end manipulator joint position and attitude with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gle and stepper motor designing, physical construction designing had been completed.Keywords: manipulator, six degrees of freedom, stepper motor, locking band.目录目录 (4)1 绪论 (6)1.1 国内机械手研状 (6)1.2 机械手的构成 (7)1.3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9)1.4 本设计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9)2 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10)2.1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10)2.2 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 (11)2.3 驱动机构的选择 (12)2.4 传动机构的选择 (12)3机械手的数学建模 (12)3.1 机器人数学基础 (12)3.2 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13)4 机械手的整体设计计算 (15)4.1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 (15)4.2 典型的手部结构 (16)4.3 机械手手指的设计计算 (16)4.3.1 选择手抓的类型和加紧机构 (16)4.3.2手抓加紧力与驱动力的力学分析 (16)4.4 驱动电机的选择 (17)4.4.1 手指张合电机的选择 (17)4.4.2 手腕电机的选择 (19)4.4.3 大手臂摆动电机的选择 (19)4.4.4 小手臂摆动电机的选择 (20)4.4.5 手腕摆动电机的选择 (20)4.4.6 底座转动电机的选择 (21)4.5 涡轮蜗杆、带轮的选择及传动比的确定 (21)4.5.1 底座电机处涡轮蜗杆的传动的确定 (21)4.5.2 大手臂电机处涡轮蜗杆及带传动的确定 (22)4.5.3 小手臂电机处涡轮蜗杆及带传动的确定 (23)4.5.4 手腕摆动电机处涡轮蜗杆及带传动的确定 (24)4.6 小手臂摆动处轴的校核 (25)5 总结与展望 (29)谢辞 (30)[参考文献] (31)附录一科技文献翻译 (32)附录二毕业设计任务书与开题报告 (46)多自由度机械手机械设计1 绪论机械手 (manipulator)是一种能按给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地完成物体(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械装置,它能部分地代替人来进行繁重、危险、重复等手工作业。

六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六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六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一、引言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械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的加工、组装等操作中。

六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具备六个可独立运动自由度的机械臂,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多种复杂的任务。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台六自由度机械臂,用于特定的工业应用。

二、设计要求为了实现设计目标,我们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具备六个独立自由度的运动能力;2. 机械臂尺寸紧凑,适合在狭小空间内操作;3. 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能够精确控制机械臂运动; 4. 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5. 成本控制合理,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具备竞争力。

三、设计方案3.1 机械结构设计考虑到机械臂需要操作空间较小的环境,我们选择了轻量化的材料,并采用了紧凑的设计。

机械臂的臂长和关节长度经过精确计算,确保在给定空间内能够完成所需的运动。

3.2 关节驱动设计机械臂的每个关节都需要有独立的驱动能力。

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电机和相应的传动装置,以确保关节运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3.3 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我们设计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以及控制器用于计算和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3.4 安全设计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了多种安全保护措施。

例如,添加安全限位开关用于监测和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范围;在关节处设计防护罩,以防止意外发生。

四、实施步骤为了完成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设计和制作,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确定机械臂的尺寸和形状。

2. 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和电机,设计关节驱动系统。

3. 设计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选型和布置。

4. 进行安全性分析,设计安全保护措施。

5. 制作机械臂的零部件,并进行装配和调试。

6. 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确保机械臂满足设计要求。

7. 进行性能优化和改进,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8. 完成最终的机械臂设计和制作报告。

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设计与运动分析

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设计与运动分析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机械臂的重量和 功耗等问题。未来可以对机械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更轻质、高强 度的材料,降低机械臂的质量,提高其便携性和灵活性。可以进一步研究机械臂 的动力优化和能源管理技术,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更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三、结论与展望
总之,本次演示研究的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设计和运动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 和实践价值,为今后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关节设计
(1)关节类型:根据运动学原理,关节可分为旋转关节、移动关节、球形关 节等。需要根据机械臂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关节类型。
2、关节设计
(2)驱动方式:关节的驱动方式包括电动、气动和液压等多种形式,需要根 据机械臂的动力来源进行选择。
2、关节设计
(3)制动方式:关节的制动方式包括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等,需要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选择。
一、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设计
1、机械臂结构布局设计
1、机械臂结构布局设计
六自由度机械臂通常由六个关节连接首末两个连杆,每个关节具备旋转或伸 缩功能。在结构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机械臂结构布局设计
(1)连杆的长度与半径:需要根据机械臂的整体尺寸要求以及操作空间限制 进行设计,保证机械臂能够到达指定位置。
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设计与运 动分析
目录
01 一、六自由度协作机 械臂设计
0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其中,机械臂作为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以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和运动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谢谢观看
二、运动分析
1、引言
1、引言
对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进行运动分析,有助于了解机械臂在实际应用中的运 动性能,验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运动分析主要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方面。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一、本文概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器人执行机构,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研究对于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性能、优化控制策略以及实现高精度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并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首先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学原理,包括机械臂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

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平台的选择、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配置等。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控制系统的核心算法,如路径规划、轨迹跟踪、力控制等,并分析这些算法在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将进行运动学仿真实验。

通过构建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模拟机械臂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运动过程,并分析控制系统的实时响应、运动精度以及稳定性等指标。

本文将总结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基本理论六自由度机械臂,又称6DOF机械臂,是现代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基础涉及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

六自由度机械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末端执行器(如手爪、工具等)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六个方向上的独立运动,包括三个平移运动(沿、Y、Z轴的移动)和三个旋转运动(绕、Y、Z轴的转动)。

机构学基础: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机构设计是其功能实现的前提。

通常,它由多个连杆和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有一个或多个自由度。

通过合理设计连杆的长度和关节的配置,可以实现末端执行器在所需空间内的灵活运动。

毕业论文-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结构设计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手臂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物料搬运、装配和焊接等工作场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四自由度机械手臂已经无法满足复杂工作任务的需求。

因此,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的研究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的结构设计。

1. 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简介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是指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手臂系统。

它可以实现对物体在三维空间内的任意位置和姿态的控制。

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由底座、臂1、臂2、臂3、臂4和工具组成。

臂1、臂2、臂3、臂4连接处都有一个关节,通过电机和传动装置控制关节的运动。

工具则用于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操纵。

1.1 底座底座是机械手臂的基础部分,用于支撑机械手臂的其他部件。

底座通常由铁铸造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底座上安装有各个关节的电机和传动装置,通过这些装置控制关节的运动。

1.2 臂1、臂2、臂3、臂4臂1、臂2、臂3、臂4是六自由度移动机械手臂中的主要臂段。

它们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可以相互运动。

每个臂段都由一对平行连接杆和关节组成。

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机械手臂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可控性。

1.3 工具工具是机械手臂的末端执行器,用于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操纵。

工具通常包括夹爪、吸盘或焊接枪等装置。

工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场景的需求,并与臂4结合起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精确控制。

2. 结构设计方法2.1 正逆运动学分析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机械手臂的正逆运动学进行分析。

通过正运动学分析,可以得到机械手臂各关节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为控制算法提供基础。

通过逆运动学分析,可以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要求,计算出各个关节的运动参数,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物理操作。

2.2 结构参数设计结构参数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械手臂的运动范围、稳定性、负载能力等因素。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等方法,确定机械手臂各关节的型号、长度和材料等参数。

六自由度机械臂

六自由度机械臂

六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是一种可以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设备,它由多个关节组成,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灵活运动。

其中,六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臂类型,它具备六个独立自由度,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1. 机械臂的结构六自由度机械臂由六个相互连接的关节构成,每个关节都可以实现旋转或者转动。

这些关节通过连杆组成机械臂的主体框架,使其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运动。

每个关节都与相邻关节通过电机、减速器等驱动装置连接,实现动力学运动控制。

2. 机械臂的工作原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是通过控制各个关节的运动来实现的。

利用电机、减速器等驱动装置,在每个关节上施加适当的力或扭矩,使关节能够旋转或转动。

通过控制关节的运动,机械臂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各种姿态的变化,完成不同的任务。

3. 机械臂的应用领域六自由度机械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领域、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臂可以替代工人进行重复性、繁琐或危险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机械臂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机械臂可以用于协助组装、维修等任务,减少人工操作对宇航员的影响。

4. 机械臂的优势和挑战六自由度机械臂具有灵活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它可以完成复杂的动作和任务,且操作精度高。

然而,机械臂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机械臂的复杂结构和控制系统需要更高的工程技术和投入成本。

此外,机械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需要更好的适应性和智能化。

5. 机械臂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臂在设计和控制上也不断创新。

未来,机械臂有望实现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引入传感器、图像识别和学习算法等技术,机械臂可以更好地感知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

此外,机械臂的重量和尺寸也可以进一步减小,使其更加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6. 结束语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轴机械臂自由度

六轴机械臂自由度

六轴机械臂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模拟人类手臂的机器装置,用于执行各种任务,如组装、焊接、搬运等。

六轴机械臂是一种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它可以在空间中进行灵活的运动和精确的定位。

本文将深入探讨六轴机械臂自由度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自由度?在机械领域中,自由度是指一个物体能够自由运动的方向或方式的数量。

在机械臂中,自由度指的是机械臂能够在空间中进行运动的独立方向的数量。

六轴机械臂具有六个自由度,即可以在六个独立的方向上进行运动。

二、六轴机械臂的自由度分布六轴机械臂的自由度分布如下:1. 基座自由度:机械臂的基座可以旋转,这是第一个自由度。

2. 肩关节自由度:机械臂的肩关节可以进行上下运动,这是第二个自由度。

3. 肘关节自由度:机械臂的肘关节可以进行前后运动,这是第三个自由度。

4. 前臂自由度:机械臂的前臂可以进行伸缩运动,这是第四个自由度。

5. 腕关节1自由度:机械臂的腕关节1可以进行旋转运动,这是第五个自由度。

6. 腕关节2自由度:机械臂的腕关节2可以进行俯仰运动,这是第六个自由度。

三、六轴机械臂的优势六轴机械臂相比其他自由度较少的机械臂具有许多优势:1. 灵活性:六轴机械臂可以在多个自由度上进行运动,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2. 精确性:六轴机械臂的每个关节都可以精确地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

3. 适应性:六轴机械臂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 可编程性:六轴机械臂可以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四、六轴机械臂的应用领域六轴机械臂在工业和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 组装:六轴机械臂可以用于产品的组装,如汽车零部件的组装等。

2. 焊接:六轴机械臂可以进行焊接操作,实现高质量的焊接工艺。

3. 搬运:六轴机械臂可以用于重物的搬运,如货物的装卸等。

4. 医疗:六轴机械臂可以用于手术辅助,实现精确的手术操作。

5. 科研:六轴机械臂可以用于科研领域的实验和研究,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基于arduino的六自由度示教机械臂

基于arduino的六自由度示教机械臂

基于arduino的六自由度示教机械臂摘要:机械臂是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

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基于Arduino,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教学的机械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机械臂作为当代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数学、机械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的产物,机械臂控制系统及其设计兼具着工程意义和理论意义。

故可将机械臂作为一个教学平台,以展示相关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可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

作为全球最流行开源硬件之一的Arduino,同时是一款优秀的硬件开放平台,更代表着开源硬件的一种趋势。

其简单的开发方式使得设计者更专注设计的创意和实现,能够更快的完成项目开发,节约了时间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一、机械臂的技术参数(1)轴数:在一个平面中取得任意点需要两个轴,在空间中取得任意点则需要三个轴。

要完全控制手臂末端(即手腕)的指向,则需要另外三个轴(平摆、俯仰及横摇);(2)自由度:通常情况下自由度数量跟轴数一样;(3)工作空间:在空间中机器人可到达的区域的集合;(4)运动学:运动学中,通常研究位置、速度、加速度和位置变量对于时间或其他变量的高阶微分。

而机械臂运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运动的全部几何和时间特性;(5)负荷能力:机械臂在满足其他性能的要求下,能够承载的负荷重量;(6)速率:该参数可由各轴的角速率或线速率定义,或者以复合速率,意即以手臂终端速率来定义;(7)加速度:这是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在进行短距离移动或需要常常改变方向的复杂路径时,机械臂可能无法达到其最大速度;(8)精度(正确性):机械臂到达指定位置的精确程度。

(9)重复精度(变化性):指如果动作重复多次,机械臂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

二、设计过程首先,设计硬件系统并对硬件部分进行组装连接。

基于蒙特卡洛法六自由度机械臂工作空间研究

基于蒙特卡洛法六自由度机械臂工作空间研究

现代机器人技术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 向是 工业 机械 臂 的 工作 空 间的研 究 ,基 于蒙 特 卡 洛 法 六 自由度机械臂工作空 间研究对于根据工作空 间的要 求来确定机械臂的结构尺寸以及冗余度机械臂 回避 障 碍 物 的 动作 规 划 等 问题 的解 决 有 着 一定 的理 论 意
义。
表1 D— H 参 数 表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2 4 基金项 目: 天津职业技 术师范大学创 新基金( 编号 : Y C 1 6 — 1 1 ) ; 天津 市智 能制造科技重大专项 ( 编号 : 1 5 Z X Z N G X 0 0 2 6 0 ) 作者简介 : 黄 贤振 ( 1 9 8 9 一 ) , 男, 山东菏泽人 , 硕 士在读 , 研究方 向为机器人技 术及应用 。
蒙特 卡洛 法求解得 出机械臂的工作空间, 利用 MA T L A B绘制 了该机械 臂工作 空间的三维点云 图, 并进行 了位置分析 .
关键 词 : 六 自由度机械臂 ; 运动 学建模 ; 蒙特卡洛 ; 工作 空间
中图分类号: T P 2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 2 0 1 6 ) 1 0 - 0 0 4 3 — 0 3
《 装备制造技术1 2 0 1 6 年第 1 0 期
基 于蒙特卡洛法六 自由度 机械臂 工作 空间研究
黄 贤 振
( 天津 职业 技术 师 范大 学 机 械T 程学 院 , 天津 3 0 0 2 2 2 )
摘 要: 以六 自由度机械臂 作为研 究对象, 分析 了机械臂机械结 构特点 , 利 用 D— H 法则完成 了机械臂的运动学建模 采用
机器人技术 正向高精度 、 高速度 、 轻质 、 智 能 化 方 向发 展 ,特 别 是 工 业 机 械 臂 已 经 在 自动 装 配 、 焊 接、 搬 运等 行业 广 泛应 用 。工 程应 用 中工 作空 间 已经 成 为 衡 量 机 械 臂 工 作 能 力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运 动 学 指 标 。机 械臂 的工 作 空 间就 是 机械 臂末 端执 行 器 上 的

六自由度机械臂实验报告

六自由度机械臂实验报告

六自由度机械臂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的自动化机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配送、医疗手术等领域。

六自由度机械臂是指机械臂具有六个独立的旋转关节,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控制六自由度机械臂,探索其动作规划和运动控制的方法。

2.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由六个关节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器和末端执行器组成。

关节驱动器负责控制机械臂的旋转动作,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控制器则根据指令控制机械臂的运动,末端执行器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工具或装置。

3. 实验方法3.1 搭建机械臂首先,我们需要按照说明书的指导,将机械臂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

这包括将关节驱动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固定末端执行器。

在搭建过程中,要保证机械臂各个部件的连接紧固可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编写控制程序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控制程序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控制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或者图形化界面来实现。

在控制程序中,我们可以设置机械臂的目标位置和姿态,然后通过控制器将指令传递给关节驱动器,从而控制机械臂按照设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3.3 进行实验在机械臂搭建完成并且控制程序编写完毕后,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可以包括机械臂的位置控制、姿态控制、路径规划等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机械臂的运动情况,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指令,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4.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以通过观察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位置误差、姿态误差等指标来评估。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机械臂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性能表现,验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并对机械臂的优化改进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台六自由度机械臂,并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

实验结果显示,机械臂能够根据设定的指令进行精确的位置和姿态控制,具备良好的运动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而,机械臂在承载能力、运动速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 o c e s s o f ma ni p ul a t o r mo v e me n t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The r e s ul t s s ho w t ha t t he e nd e f f e e t o r mo v e d f a s t e r ,t h e mo me nt o f b a s e s u pp o r t e d i s
b i g g e r . I t i s a n o b v i o u s l y e f f e c t t o t h e s t a t i o n a r y f o t h e j o i n t a n g l e v e l o c i t y a n d m o v i n g s p e e d o f e n d e f f e c t o r o n t o r q u e c u l w e s , a n d w h i c h
d o ma i n o f t h e ma n i p u l a t o r a n d u s i n g Mo n t e C a r l o me t h o d t o a n ly a z e t h e wo r k s p a c e o f ma n i p u l a t o r .T h e f o r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b a s e i n t h e
e qu a t i o n wa s v e r i f i e d by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n a n d s i mu l a t i o n. The wo r k i ng po i nt c l o u d o f ma n i p u l a t o r wa s g i v e n by us i n g Ma t l a b t o s o l v e wo r k
t o t h e D— H me t h o d.i t s ma t h e ma t i c l a mo d e l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k i n e m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wa s f o r wa r d e d . T h e c o r r e c t n e s s o f b u i l t k i n e ma t i c s
Ab s t r a c t :A k i n d o f m a n i p u l a t o r m o d e l o f s i x d e g r e e s ( 6 - D)o f f r e e d o m u s e d f o r d a n g e r o u s o p e r a t i o n s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A c c o r d i n g
关 键 词 :机 械 臂 :运 动 学 分 析 :工 作 空 间 中 图分 类 号 :T P 3 9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3 8 8 1( 2 0 1 5 )3 - 0 7 6 — 6
An a l y s i s o f Ki n e ma t i c s a nd Wo r k Sp a c e o f 6 - D Ma n i p ul a t o r
六 自由度 机械 臂 运动 学 及 工作 空 间分析
孙 野 ,殷 凤 龙 ,王香 丽 ,陈 忠 凯 ,冯 晓
( 西 北核技 术研 究所 ,陕西 西安 7 1 0 0 2 4 )
摘要 :建立 了一种用 于危 险作业条件下 的六 自由度机械臂模型 ,根据 D — H方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 。并进行正 向运动学 分析 ,通过计算和仿真 ,验证 了所建运动学方程 的正确性 。通 过采 用蒙特卡洛法分析该机械臂 的工作空 间 ,利用 M a t l a b对 机械臂工作域进行求解 ,给 出了机械臂末端 的工作 空间点云图 。通 过机械臂运 动过程 中基座 的受 力分析 ,结果表 明 :末端 执行器移动速度越快 ,基座 承受的力矩 越大 ;各个关 节角速度和末端执行器移 动速度对力矩 曲线 的平 稳性影 响明显 ,且基 本成正 比;在末端执行器位移方 向改变处 ,基座所受 力矩 最大。
S UN Ye, YI N F e n g l o n g,W ANG Xi a n g l i , CHEN Z h o n g k a i ,F ENG Xi a o
( N o r t h w e s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N u c l e a r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 a n S h a a n x i 7 1 0 0 2 4。 C h i n a )
2 0 1 5年 2月 第4 3 卷 第 3 期

机 床 与液 压
M ACHI NE T0OL & HYDRAUL I CS
F e b. 2 01 5
Vo 1 . 4 3 No . 3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8 8 1 . 2 0 1 5 . 0 3 . 0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