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改革的资源配置

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申丹虹1,滕云平2

(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21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北京 100038)

摘 要:效率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双重目标,改革初期的收入分配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要调动资本、经营管理、技术等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而且要重新唤起广大劳动者参与改革的热情,尊重他们的自主创新,降低改革的摩擦成本,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 改革;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5)04-0014-03

一、引言

对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增长中,往往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甚至为条件来追求效率,他们认为不公平有利于投资率的提高(Kaldo r,1957),有利于技术的进步(Galo r和T siddon,1997),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任何再分配政策都可能扭曲并伤害人们劳动的激励(M irrlees,1971)。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公平不利于经济增长,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减少了投资的机会和借款人的激励(A gh i on和Bo lton,1997),会引起经济的波动(A gh i on和Caro li1999),甚至政治的不稳定(A lberts A lesina和Roberto Pero tti,1996),从而影响效率。居于中间者提出“最优不平等观点”(Benhabib和M atsuyam a,2002),似乎想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然而,重新审视就会发现,以上观点都是以效率为取向、为目标的。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有利于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就是合理的、最优的,相反就是不合理的,也不是最优的。这种以效率为标准来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方法把社会追求的目标看作单一的效率,其实这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一个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财富的社会即使它效率再高,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让社会绝大多数人能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效率才是有意义的。

上述以效率为标准的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争论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当成亘古不变并且将永远存在的分析前提,在这种制度下,必然得出如下结论:资源和产品是稀缺的,市场是调节资源和产品的最有效方式;追求收入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通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决定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最大化报酬的激励是有效的。这种假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时期。即使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由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采取的发展战略不同,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两者的关系也是不同的,所以效率与公平在不同的历史和制度条件下,两者的关系是不同的。两者有可能实现统一,也有可能是相互替代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初始条件,甚至人们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影响到二者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在不同发展和改革阶段,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面对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函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做出不同的相机决策。当平均主义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时,应当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来提高效率;但是,当资源配置采取市场方式产生收入差距的扩大以至于可能出现两极分化时,应当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

二、传统体制中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效应关系

传统体制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这种体制相伴而生的是传统的计划型按劳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采取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的配置方式,所有的关于人、财、物的资源都高度集中于政府,政府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并把计划分解,然后通过行政渠道逐级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并分配经济资源,企业的目标就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生产出的产品由政府统收统支,政府再制定出严格的个人消费品分配计划下达给各级政府和企业执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分配方式,一方面和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时的赶超型发展战略相联系。

收稿日期:2005-02-12

作者简介:申丹虹(1969—),女,山西潞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北大学法学系副教授;

滕云平(1969—),男,山东烟台人,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编辑。

41

《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A p r1,2005 N o14

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规律的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在此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这是公平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手段。客观地说,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一开始就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否则无法解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取得的经济成就,其必要条件不是收入差距的物质激励,而是收入分配公平唤起了劳动者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劳动者从过去被雇佣者地位转变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释放出的积极性是巨大的。同时低水平收入分配为实现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提供了高积累,实现了公平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但随着全民所有制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委托—代理问题就出现了,劳动者作为所有者(即初始委托人)既无法有效监督(监督成本很高)经营者(各级代理人),也无法退出,那么劳动者作为所有者的激励递减,同时对劳动报酬的要求递增。但原来为实现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而设计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变成绝对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分配,这种收入分配不仅无法体现劳动差别,反而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倾向和认识,大大削弱了各级代理人(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难以得到改善,收入难以提高,而低效率和低工资更难以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反而助长了“搭便车”行为的增长。同时,强调收入的单一劳动来源,不允许要素收入,限制了新创业的机会,原有企业也没有自我扩张的能力,严重制约着经济活力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和分配能力,陷入了低水平均等分配——经济低效率——低水平均等分配的陷阱,改革这种低效率体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经济改革中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1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经济体制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一些新制度经济学者强调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把收入分配看成资源配置的结果,是属于再分配领域的问题。但结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会发现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解决经济主体的激励问题来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而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首先都是从理顺收入分配、调整利益关系开始,以此调动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收入分配成为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邓小平在1978年就明确指出:“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富裕起来。”改革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首先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伴随着对农民利益的调整,农民除了交够国家和集体的,允许农民拥有剩余索取权,这就从物质利益层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掀起经济增长的第一次高潮。然后是城市的改革,国家通过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调整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租赁制、承包制的推行,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内实行的记时工资及记件工资把劳动报酬和劳动多少联系起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收入来源多样化,另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为要素市场的培育创造了条件。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众的创新和劳动积极性,使改革一开始就获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理解和支持,在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必然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者带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使后富者可以模仿、学习,先富带动后富的示范效应不仅使许多人富裕起来,同时沿海地区先行改革为中西部地区甚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利益的调整产生对广大劳动者的激励作用,使改革的摩擦成本降到最小。但改革是复杂的,要使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率,不仅要激励劳动者提供有效的劳动,而且要激励资本所有者提供充足的资本、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才能、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在1990年代提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通过承认并保护要素的贡献所得,调动了要素所有者提供要素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可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优化配置。

21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收入分配和利益的调整是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和提高效率为目标的。很显然,此举极大地调动了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使要素配置更加有效率,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扩大。因为市场经济在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和没有外部性条件下,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即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上述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市场配置资源达到的效率很可能是帕累托次优。即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时是有效的,也会带来结果的不平等。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改善收入分配的差距,反而会造成贫富悬殊。不平等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因为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按要素分配的结果。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通过企业和消费者在市场上竞争,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定价,把产品只卖给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而消费者根据由收入决定的支付能力购买产品,结果是富人购买到价格高、服务好的高档产品和服务,而穷人只能买到价格低、服务差的低档商品。同时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规则也是效率原则的体现,结果强者胜出,劣者(或弱者)淘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个人之间的竞争无不遵循这一法则。所以萨缪尔森也承认:“竞争性市场并不能保证收入和消费一定由那些最需要或最应当得到的人享有。”另外,市场经济还通过要素市场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这样收入分配就和每个人所掌握和提供的资源禀赋即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至少有五类要素具备参与分配的可能性,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