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教育的理想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肖川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肖川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肖川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提要: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肖川博士鲜明地提出“闲暇教育”。
我们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能够有“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
精品源自请示肖川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夜深人静,伴一盏孤灯,品一杯香茗,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肖川博士对话,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思绪轻扬,时而脸臊耳热,时而豁然开朗——《教育理想与信念》载着我的激情,在教育的理想境界中飞翔……这样的感受,读陶行知时有过,读叶圣陶时有过。
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畅快淋漓的感受?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作者用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启发教师拓宽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风景线,通过探测教育深处隐匿的最美好的宝藏,促使我们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去怎样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有理性精神、有教养且有独立人格的人。
肖川文笔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巧妙地帮助教师激活教育的智慧和生成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充满着人生的终极关怀,他的笔下才会从心里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勤奋而求实的人,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歌咏“大学真好”,为闲暇、自由思想、生活的明丽与清闲致敬。
他希望每一个人都通过教育获得渊深的学识、敏捷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
肖川又是一个浪漫而深刻的人,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他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肖川深刻哲理思想的教育随笔:因随和、随意、随缘而“非常的温情,非常的纤细,非常的文质彬彬”,“异常的隽永,异常的精致,异常的耐人寻味”。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冀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5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读书,提升思想的灵丹妙药肖川教授说: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读书,提升思想的灵丹妙药肖川教授说》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
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
然而。
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学习《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心得4篇
学习《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心得(4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现在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教师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教育家”,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对象、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焦点的人。
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成为专业发展型教师。
一个创新专业型的教师,必须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认清形势,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使读书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特有的生存习惯。
首先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思想和依据,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
深刻领会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需要、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专业知识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态势,又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拓宽知识渠道,加快信息获取速度,以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精选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精选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1“写作是一种告别自我的方式,过去的感受与思考凝聚在文字里,那是往昔的剪影。
洗去昨日的风霜,带着不变的理想,准备着迎接明天,于是又再一次出发,只有目标,没有终点。
”静静地读完了肖川博士《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最后一段诗一样的语言,轻轻的将书合上,凝视着那淡雅素洁的封面,我仍然爱不释手。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那一个个直抵内心的话题、论述,令我读后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把我引入了作者那鲜活、灵动,洋溢着浓浓的人间情怀的教育学的世界,原来教育竟然可以这样的富有诗意!用肖川博士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作者“基于个人经验,用心血、用生命、用道义和良知写成的,是十多年来集腋成裘的产物。
”的确,透过那亲切自然、热情中肯且又散发理性和诗意的文字,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对于教育、人生与社会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会。
首先,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与我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书中写道:《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膜拜、景仰的分,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
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
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
“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有感4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有感4篇【篇一】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肖川,但初读他的作品时,我却不以为然。
也许是受学科本位的影响,觉得他的文章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明显过于空洞。
书中除了批判现实、宣扬理想,似乎在行动上究竟怎样落实和解决并没有明确的阐述。
甚至很多方面脱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现实,给老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这种仅限于乌托邦式的说教,对于像我这样急需具体操作方法指导的职初教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虽然肖川的作品不甚喜欢,但为了读后感,无奈之下最近又不得不再次打开了这本书。
然而此次当我静下心来,一篇篇、一段段、一行行细细品读后,却发现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在改变。
原本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将肖川的书作为推荐读本了。
他的书仿佛一坛美酒,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与其融为一体,辨出其中韵味。
肖川的书,让我明白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
我想基本每一个走出校园,踏上教师岗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当自己的角色发生转换时,才会理解为什么当年自己的老师总是怨声载道,因为,确实,孩子们很难教。
因此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无非是一些大道理,自己只要把学生教会了,成绩上去了,那么我也就尽到职责了。
然而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要高扬教育的信念与理想:因为它是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的。
一个人如果只将脑袋埋在饭碗里,又怎么能看见远方哪些飘逝的云朵呢?正如艺术家瞩目的是美,经济学家瞩目的是利润,教育学家瞩目的当是人的成长;他必须回答理想的人的形象,以及如何有效的促进人的成长。
肖川的书,让我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与心态。
最近听到很多老师在抱怨,巨一的孩子太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其实反思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要改变孩子,是否要身先力行,先从自己做起呢?就拿我自己来说,也许是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的阅读习惯是“速食型”的,常常是“缺什么,补什么”,这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方式虽然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效益,却常常是囫囵吞枣,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老师历时十年完成的一部教育著作,和其他学术性教育学著作有所不同,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以随笔的形式,把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如何开展教育等理论问题以自己感性的笔触娓娓道来,这其中蕴含着肖川老师多年来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也体现着肖川老师深入的哲理性思考。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包含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这些方面也是很多教师困扰和迷惑的地方,肖川老师以细腻丰富的口吻和自己对教育的热忱,对这些方面做了感性而真诚的解读,给很多教师开展教学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阅读了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后,我作为一名平凡的初中教师感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多年的重复性工作让我常常有疲惫和厌倦,但看到肖川老师从教多年对教育仍保有赤子之心,我感到由衷的崇敬和感动,也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
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多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忘却了初心,被升学考试等功利心所影响,在开展教育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则不够重视,这其实是有违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天性的。
肖川老师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曾这样写道“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是肖川历时10年写就的译本教育随笔。
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肖川在书中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竟然如此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本书收录的是教育随笔,诠释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话题。
他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
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
”“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
”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
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他批评急于希望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滋养人生的价值。
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
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
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
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滋养后中的人格。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相关推荐《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吧。
那到底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呢?这个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我。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终于找到了答案。
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做了深刻和大胆的阐述。
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多彩的教育世界;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记得有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写过一部名为《教育诗篇》的名著,曾经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影响过我国几代教育工作者,肖川博士的这本随笔集可称得上是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家谱写的新的“教育诗篇”。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老师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
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
”“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
”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
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逼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滋养人生的价值。
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
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
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
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读书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会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心得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心得最近我读了《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它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确实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清新之风,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健康、正确的道路。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的一本教育随笔。
肖川作为一名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以一名理性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以平实、简洁的语言,思考教育的真谛。
书中,作者以教育随笔的形式,从多个侧面详细阐述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书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理,又有近年来教育界的新论。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能触摸到作者的理性灵魂,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教育情结;它是感人的,也是发人深省的。
作者视野开阔,思考敏锐,文字优美,每篇文章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一、书本简介《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的随笔集。
书中充满了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他从多个角度思考了教育问题,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人性基础、教育的社会背景等等。
二、名言摘录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赋予人以文化的过程,一个使人的精神得以充实、道德得以升华的过程。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能使教育者自身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而且能给学习者以人文的关照、点燃精神的火焰、引导心灵的成长。
教师应该使自己具备一种能够深深扎根于人性之中的远见卓识,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的重要依托。
三、读书启示通过阅读《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人性基础和教育的人文关怀,使我更加明白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求,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工作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对话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关心学生成长: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理想信念教育读后感7篇
理想信念教育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report summaries, written docu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理想信念教育读后感7篇优异的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书中的故事延伸和发展,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真实和虚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理想信念教育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摘录: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相反,如果学会鼓励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学生能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有丰满的个性,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
在这里,没有人拾人牙慧,没有唯唯诺诺。
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可能是别的什么。
我们大坝中心学校的很多学生,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都是主动回答问题的,都是积极认真交流的,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
还有尊重,要让学生有自主意识,前提就是尊重,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搞好管理,为学生的进步而探索,教育即解放!《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2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相反,如果学会鼓励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可能是别的什么。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6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6篇【篇一】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肖川,但初读他的作品时,我却不以为然。
也许是受学科本位的影响,觉得他的文章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明显过于空洞。
书中除了批判现实、宣扬理想,似乎在行动上究竟怎样落实和解决并没有明确的阐述。
甚至很多方面脱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现实,给老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这种仅限于乌托邦式的说教,对于像我这样急需具体操作方法指导的职初教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虽然肖川的作品不甚喜欢,但为了读后感,无奈之下最近又不得不再次打开了这本书。
然而此次当我静下心来,一篇篇、一段段、一行行细细品读后,却发现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在改变。
原本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将肖川的书作为推荐读本了。
他的书仿佛一坛美酒,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与其融为一体,辨出其中韵味。
肖川的书,让我明白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
我想基本每一个走出校园,踏上教师岗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当自己的角色发生转换时,才会理解为什么当年自己的老师总是怨声载道,因为,确实,孩子们很难教。
因此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无非是一些大道理,自己只要把学生教会了,成绩上去了,那么我也就尽到职责了。
然而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要高扬教育的信念与理想:因为它是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的。
一个人如果只将脑袋埋在饭碗里,又怎么能看见远方哪些飘逝的云朵呢?正如艺术家瞩目的是美,经济学家瞩目的是利润,教育学家瞩目的当是人的成长;他必须回答理想的人的形象,以及如何有效的促进人的成长。
肖川的书,让我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与心态。
最近听到很多老师在抱怨,巨一的孩子太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其实反思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要改变孩子,是否要身先力行,先从自己做起呢?就拿我自己来说,也许是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的阅读习惯是“速食型”的,常常是“缺什么,补什么”,这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方式虽然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效益,却常常是囫囵吞枣,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欣赏并陶醉于肖川博士《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反复研读,备觉有滋有味,时刻被他温暖的文字、被他睿智的话语、被他精辟的观点、被他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激情而打动着而感动着,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教育的幸福。
1、读“序”,使我明白了良好的教育是什么,“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赢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相信教育的正义与高尚,也就是相信人类精神锋利的光芒。
感悟: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人的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因为关怀而多情。
是教育使我们有了一颗丰盈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感到幸福。
2、读“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和教育的'力量,”使我明白: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你真的生命是你的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关涉(关照、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因而思想便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
“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教育的理想———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
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
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
肖川博士勤于思考与探索,求真务实,常常以浓浓的情怀表达新锐的思想。
劳凯声先生称赞道:我觉得他的文章是美文。
张清平赞美肖文很“酷”,激情洋溢,文采斐然,他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堪称教育学界美文。
十年磨一剑。
肖川苦心旨意,高屋建瓴,写成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并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显得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教育的理想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是打造理想的教育,培育理想的校园,培养理想的教师,塑造理想的学生。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
”按照肖川的理解,教育就是这种有方向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
惟有这种良好的教育才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肖川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这样的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
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按照肖川博士的理解,理想的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
对学生永远都说“你能行”,给与学生的是切心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无间的亲密。
学会分享,做倾心的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
学会宽容,用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对待孩子,敞亮自己的心智,灵活自己的头脑,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学会合作,对于不同能够理解,对于差异能够尊重,对于另类能够接纳,妥协与坚决并存,隐忍和张扬共处,退让与坚持同行,放弃和追求共振。
学会选择,让教育走向民主化,走向个性化,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最优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会创新,从新的角度解释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新的视界审读理所当然的的事物,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开
放头脑,积极进取,主动探究,将教育的智慧变成信念和教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中。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
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
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
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
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
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
在市场经济色彩充满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教育早已被抹上浓浓的功利色彩,人们往往把务实勤勉视为教师的良好品质,却总是忽略了务虚状态下所闪现的理性的光辉,却总是压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结。
于是,教师们总是像春蚕、像红烛、像园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常常兀兀穷年于三尺讲台,却难于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可怕的,愿广大一线教师读一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咀嚼中让灵性复苏,让诗意迸发,让激情洋溢,让理想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