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合集下载
遗传学(第3版)第3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以上的测交中,一对基因的杂种,总是与其隐性亲本(rr)
进行杂交,这种杂交方式也叫做回交(backcross)。 4-15
2、自交验证(selfed/selfing) 通过自交后代的类型和数目来推论亲本的情况。
基本方法:以F2分别自交产生F3,然后根据F3的表型类型及 比例,验证所设想的F2基因型,从而推知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是否分离。
黄416粒=315粒 黄圆+101粒 黄皱
绿140粒=108粒 绿圆+32粒 绿皱 所以 从颜色上看 黄色:绿色=416:140=2.97:1=3:1 再考察种子的形状: 圆:423粒=315粒黄圆+108粒绿圆 皱:133粒=101粒黄皱+32绿皱 所以 圆形:皱形=423:133=3.18:1≈3:1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当今的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 核心。谈家桢先生曾生动而形象地将遗传学比喻为一棵根深叶 茂的大树,孟德尔定律便是具有顽强生命的种子,由摩尔根等 人建立起来的细胞遗传学则是这棵巨树的主干。 本章的主要内容: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
要点:孟德尔遗传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因在动物、 植物乃至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的表现及其传递规律。
↓
皱豌豆
↓
圆豌豆(吸水性强)4-10
3.1.2 分离定律 ( principle of segregation)
Mendel’s First law The two members of a gene pair (alleles) segregat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ormation of gametes; half the gametes carry one allele, and the other half carry the o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遗传学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YR F2 Yr yR yr 图4-6
yyRr 绿圆 yyrr 绿皱
豌豆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的F2分离图解
两对同源染色体及其载荷基因的独立分配示意图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用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当 F1形成配子时,不论雌配子或 雄配子,都有四种类型,即YR 、Yr、yR、yr,而且出现的比 例相等,即1:1:1:1
第四节 孟德尔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一、显性性状的表现
• ●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 亲的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遗传。豌豆开红花的植株和开白花的植 株杂交,F1植株开红花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or semidominance) • 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正常人的红血球是碟 形 SS
镰形红血球贫血病患者的 红血球细胞呈是镰刀形 ss
镰形红血球贫血病患者和 正常人结婚所生的子女Ss ,他们的红血球细胞,即 有碟形又有镰刀形 这种人平时不表现病症, 在缺氧时才发病。
二、显性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 一) ss 隐性患者贫血严重,发育不良,关节 、腹部和肌肉疼痛,多在幼年死亡; Ss 杂合者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正常,缺 氧时发病; 在有氧时S对s为显性,缺氧时s对S为 显性。 ss为全部镰刀型; Ss同时具有镰刀形和碟形。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CC、Cc、cc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红花、白花 纯合基因型 :等位基因一样 CC、cc – 纯合体 杂合基因型 :等位基因不同 Cc、- 杂合体
三、分离规律的验证
实质:成对的基因 ( 等位基因 )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 成对基因的一个
第三章 孟德尔规律---遗传学课件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遗传因子仅是一个理论的、抽象的概念。当时孟
德尔不知道遗传因子的物质实体是什么,如何实现 分离。 遗传因子分离行为仅仅是孟德尔基于豌豆7对相 对性状杂交试验中所观察到的F1 、F2个体表现型及 F2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一种假设。 正因为如此,从孟德尔杂交试验到遗传因子假说 是一个高度理论抽象过程。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能 够理解。如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呢?
(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 因型为隐性纯合,如白花F2 为cc; 2) (3/4)表现显性性状F2个体中: 1/3是纯合体(CC)、2/3是杂合 体(Cc); 推测:在显性(红花)F2中: 1/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 离,其F3均开红花; 2/3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
F2 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
淀粉粒性状的花粉鉴定法
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直链淀粉,
而含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支链淀粉: Wx直链淀粉(稀碘液) 蓝黑色 wx支链淀粉(稀碘液) 红棕色 用稀碘液处理玉米(糯性×非糯 性)F1(Wxwx)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 观察,结果表明: 花粉粒呈两种不同颜色的反应; 蓝黑色:红棕色≈1:1。 结论:分离规律对F1基因型及基因 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
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如果两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而两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概率的乘积(概率定律); 因此在F2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四种类型的理
论比例 (概率)应该如下图所示;
实际试验结果与理论比例的比较。
3 1 黄色 : 绿色 4 4 3 1 圆粒 : 皱粒 4 4 9 3 3 1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16 16 16 16
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第三章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
以自由组合.
13
二、
独立分
配现象
的解释 1、根 据配子 组合解 释 2、细 胞遗传 学实质
亲本 亲本配子
F1 F1配子
F2
2022/3/23
14
二、
独立分
配现象
的解释 1、根 据配子 组合解 释 2、细 胞遗传 学实质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Y与y一定分别进入不 同的二分体,R与r也一定分别进入不同的二分 体。由于Y与R、Y与r、y与R,y与r是相互独立 的,所以形成二分体就可能有四种基因组合, 即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黄圆 黄皱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圆 绿圆 绿圆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图2022/3/2F3 2豌豆黄、圆×绿、皱的F2分离图解 9
表 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表现型 基因型 基因型比例 表现型比例
17
表 豌豆黄、圆粒×绿、皱粒的F1和双隐性亲 本测交的结果
F1黄、圆YyRr×绿、皱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理论期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望的测 表现型种类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交后代 表现型比例 1 1 1 1
孟德尔 F1为母本 31 的实际 F1为父本 24 测交结
一对基因。
•
○ 黄色圆粒种子亲本基因型
YYRR
•
绿色皱粒种子亲本基因型为
yyrr
• 根据假设,可用棋盘方格图解两 • 对性状的遗传(如下):
2022/3/23
8
P 黄圆YYRR×绿皱yyrr
以自由组合.
13
二、
独立分
配现象
的解释 1、根 据配子 组合解 释 2、细 胞遗传 学实质
亲本 亲本配子
F1 F1配子
F2
2022/3/23
14
二、
独立分
配现象
的解释 1、根 据配子 组合解 释 2、细 胞遗传 学实质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Y与y一定分别进入不 同的二分体,R与r也一定分别进入不同的二分 体。由于Y与R、Y与r、y与R,y与r是相互独立 的,所以形成二分体就可能有四种基因组合, 即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黄圆 黄皱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圆 绿圆 绿圆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图2022/3/2F3 2豌豆黄、圆×绿、皱的F2分离图解 9
表 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表现型 基因型 基因型比例 表现型比例
17
表 豌豆黄、圆粒×绿、皱粒的F1和双隐性亲 本测交的结果
F1黄、圆YyRr×绿、皱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理论期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望的测 表现型种类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交后代 表现型比例 1 1 1 1
孟德尔 F1为母本 31 的实际 F1为父本 24 测交结
一对基因。
•
○ 黄色圆粒种子亲本基因型
YYRR
•
绿色皱粒种子亲本基因型为
yyrr
• 根据假设,可用棋盘方格图解两 • 对性状的遗传(如下):
2022/3/23
8
P 黄圆YYRR×绿皱yyrr
第三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分离现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对性状的结果
豌豆表型 F1 圆形 黄色 紫花 鼓胀 绿色 腋生 高植株 5474圆 6022黄 705紫 882鼓 428绿 651腋生 787高 F2 1850皱 2001绿 224白 299瘪 152黄 207顶生 277矮 F2比例 2.96:1 3.01:1 3.15:1 2.95:1 2.82:1 3.14:1 2.84:1
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
严格自花授粉:没有外界花粉的污染
二、易栽培,生长周期短
人工授粉也能结实
三、后代多,便于收集数据
单株可产生大量种子
四、正确的方法
按系谱记载,研究性状在家系中的传递
P(亲本) ♀(母本) × ♂(父本)
F1(杂种第一代) (自交)
F2 (杂种第二代)
四、正确的方法
三、 非等位基因间互作
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 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 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 13:3。
四、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现象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称为“多因一效 。在生物界,多因一效现象很 普遍,如:玉米糊粉层的颜色涉及7对等位基因; 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涉及50对等位基因;果 蝇眼睛的颜色受40多对基因的控制。
四、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现象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 育的现象称为一因多效 。如豌豆中控制花色的 基因也控制种皮的颜色和叶腋有无黑斑。红花 豌豆的种皮有色,叶腋有大黑斑
The end
七、孟德尔学说的核心
遗传因子的颗粒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遗传学-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1 F2各类表现型、基因型及其自交结果推测 • 4种表现型:只有1种的基因型唯一,所有后代 无不发生性状分离; • 9种基因型: – 4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两对基因均纯合; – 4种会发生3:1的性状分离,一对基因杂合; – 1种会发生9:3:3:1的性状分离,双杂合基因 型。
孟德尔所作的试验结果,完全符合预定的推论,现摘列如下: F2 F3 38株(1/16)YYRR→ 全部为黄、圆,没有分离 35株(1/16)yyRR→ 全部为绿、圆,没有分离 28株(1/16)YYrr→ 全部为黄、皱,没有分离 30株(1/16)yyrr→ 全部为绿、皱,没有分离 65株(2/16)YyRR→ 全部为圆粒,子叶颜色分离3黄:1绿 68株(2/16)Yyrr→ 全部为皱粒,子叶颜色分离3黄:1绿 60株(2/16)YYRr→ 全部为黄色,籽粒形状分离3圆:1皱 67株(2/16)yyRr→ 全部为绿色,籽粒形状分离3圆:1皱 138株(4/16)YyRr→ 分离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 皱 从F2群体基因型的鉴定,也证明了独立分配规律的正确性。
以红花×白花为例: P 红花(♀)× 白花(♂) 白花 (♀) × 红花(♂) ↓ ↓ F1 红花 红花 ↓ ↓ F2 红花 白花 红花 白花 株数 705 224 比例 3 : 1 约3 : 1 (正交、反交结果一致) F1 的红花(♀)×白花 (♂) ↓ 测交后代:红花 白花 1 : 1 F1 的红花 (♀)×白花 (♂) ↓ 红花 白花 1 : 1
示例: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分 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的淀粉性质 非糯性:直链淀粉,Wx,遇碘呈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遇碘呈红棕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称蓝黑色的花粉粒的数目=呈红棕 色的花粉粒的数目,则说明F1的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基因Wx与 wx发生了分离,比例为1:1,从而验证了分离规律的正 确性。
孟德尔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的要点、验证和应用
7
②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trait):
指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如红花与白花、圆粒与皱粒等。
花色
粒形
❖ 利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可以对其
后代的遗传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遗传规律。
2020/7/2 制作:王彦敏
8
2. 材料:
以豌豆为材料。
豌豆杂交试验,用时8 年(1856 ~ 1864), 选用7对相对性状,即花色、种子性状、子叶颜色、
F1
黄色
↓
F2
黄色
绿色
粒数
134707 44692
75.09% 24.91% 3.01 : 1
2020/7/2 制作:王彦敏
13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2020/7/2 制作:王彦敏
14
5. 结果:7对相对性状的试验结果相同
表4-1 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结果
性状
杂交组合 F相1 对表性现状的
这种现象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植 物中可以通过花粉粒鉴定进行观察。
如玉米、水稻等: 糯性 r 非糯 wxwx ↓ WxWx
F1
Wxwx
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
2020/7/2 制作:王彦敏
红棕色(wx) : 兰黑色(Wx)
1
:1
39
2020/7/2 制作:王彦敏
40
§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2) F2分离:
在F2代,一部分植株表现这一亲本性状,另一部 分表现另一亲本性状,即性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这 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现象。
(3) 以上F2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总为3:1。
2020/7/2 制作:王彦敏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性状
杂交组合 F1表现
花色
红花×白花
种子形状 圆粒×皱粒
子叶颜色 黄色×绿色 豆荚形状 饱满×不饱满 未熟豆荚色 绿色×黄色
花着生位置 腋生×顶生
植株高度
高×矮
红花 圆粒 黄色 饱满 绿色 腋生
高
显性 705红花 5474圆粒 6022黄色 882饱满 428绿色 651腋生
根据独立分配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可知: ¾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在 减数分裂时的自由组合; ¾因此只要决定各对性状的各对基因分别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性状间就必然符合独立分配规 律。
第三节 孟德尔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二、隐性基因的由来-基因突变 三、表型与环境的关系 四、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五、单基因病 六、多基因病
(二)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第二节 自由组合规律
又称“独立分配规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 位基因)在世代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子叶颜色--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 叶(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以前,人们直观的笼统的认为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中像血液 一样混合,其子代表现出双亲的混合特征,而且父母本的性状在 以后的世代难以区分,这就是混合遗传论。 孟德尔根据试验结果,否定了长期流行的混合遗传的观念,明 确指出杂交亲本的性状遗传不是彼此混合的,而是相互独立的传 递给后代,因而父母本的性状在其后代中还会分离出来。
(二)、 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明:子叶颜色和籽粒形状彼此独立地传递 给子代,两对相对性状在从F1传递给F2时, 是随机组合的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 率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概率的乘积(概率定律);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分离规律假设: ♣ 体细胞中成对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将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而互不干扰 地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 ♣ 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1. 侧交法
测交法(test cross):也称回交法。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基型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 基因型。因为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它们和含有任何基因
稳定遗传
三、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1.二倍体。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2n),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2.配子均等。杂种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类配子,且发育良好,受精机会均等; 3.合子均等。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 4.完全显性。显性完全,不受其它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即简单显隐性; 5.条件一致的大群体。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试验群体大。
F1分离
2. 通过性状遗传研究,可以预测
后代分离的类型和频率,进行有计划 种植,以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 •如桃子 粘核(显性)
×
离核(隐性)
↓
F1粘核 ↓
F2分离(粘核:离核 = 3:1)
F2的有些粘核株在F3还会分离
3. 良种生产中要防止天然杂交而发生分离退化,去杂去劣及适当隔离
繁殖。
(1856-1864),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试验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从中看出了三个共同特点: ①杂种F1仅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 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未表现出来的
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②F2群体中两个亲本性状都得到表现,即显性性状和隐
孟德尔遗传规律
如果把上述结果中的2对性状分别考虑,按一对性状进 行统计分析,可得如下结果: 从子叶颜色看: 黄色 315 +101 = 416 74.8% 3/4 绿色 108 + 32 =140 25.2% 1/4 从粒形看 圆粒 315 + 108 = 423 76.1% 3/4 皱粒 101 + 32 = 133 23.9% 1/4 每一对性状的分离仍然接近3:1。说明在杂交后代中, 各相对性状的分离是独立的,互不干扰,即子叶颜色 的分离和种子形状的分离彼此互不影响,两对相对性 状在F2代中是自由组合的。
验证的方法有几种,主要的是测交法、自交法和F1花 粉鉴定法。
1.测交法 回交:杂种一代(F1)与亲本之一的杂交组合称为回 交。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从杂交后代 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推测被测个体是纯合基因型还 是杂合基因型,这样的杂交组合称为测交(test cross)。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实验值(O) 315 101 108 32 理论值(D) 312.75 104.25 104.25 34.75 O-D +2.25 -3.25 +3.75 -2.75 这就是Mendel发现的性状自由组合现象。
二、Mendel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 良种生产中要防止天然杂交而发生分离退化,去杂 去劣及适当隔离繁殖。 4. 利用花粉培育纯合体: 杂种(2n) ↓ 配子(n) ↓加倍 纯合二倍体植株(2n) ↓ 品种
七、显性表现及与环境的关系
1、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紫茉莉花色 白(rr),红色(RR),粉红(Rr) 3、共显性 MN LMLM×LNLN---------LMLN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
黄、圆 315 9 黄、皱 101 : 3 : 绿、圆 108 3
理论粒数 312.75
104.25
104.25
34.75
556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42
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 F1 出现显性性状; F2 出现 4 种类型: 2 种亲本型 2 种新的重组型。 (两者成一定比例)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35
4. 杂种通过自交将产生性状分离,同时导致基因纯合。 纯合亲本杂交杂种自交性状分离选择纯合 一致的品种。 ∴ 亲本要纯 F1真杂种 F2才会按比例分离: 如果F1假杂种 F2不分离。 如果父母本不纯 F1分离。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36
5. 通过性状遗传研究,可以预期后代分离的类型和频率, 进行有计划种植,以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 如水稻抗稻瘟病 抗(显性) 感(隐性)
分析和研究 分析其遗传规律。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9
2. 材料:
曾以豌豆、菜豆、玉米、山柳菊 为材料进行试验。 豌豆(Pisum sativum)杂交试验 用时8年(1856~1864),选用7对相对
性状。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10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11
3. 方法(如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 (1). 正交 P 红花(雌) 白花(雄)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三章
17
以遗传因子解释
红花 CC 配子G C F1 F2 P
白花 cc c
红花 Cc
雌配子 (♀) C c 雄配子(♂) C c CC(红花) Cc(红花) Cc(红花) cc(白花)
第3章-孟德尔遗传-
要到达理想旳分离百分比,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 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别明显。 (2) 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变化作
用方式。 (3)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
两类配子旳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 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 (4) 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旳存活率。 (5) 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30/116
遗传学 Genetics
7)利用花粉哺育纯合体 杂种(2n)
红花×白花
85红花植株, 81白花植株
1.05:1
高植株×矮植株
87株高植株,
1.10:1
实际测交成果一样7与9株根矮据植孟株 德尔遗传假设旳预测成果是
一致旳。阐明杂种F1旳基因型是杂合旳(Ww ),能够产生数目
相等旳两种配子。
20/116
遗传学 Genetics
(2) F2自交法
●措施 让F2植株自交产生F3株系,然后根
遗传学 Genetics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孟德尔遗传分析旳扩展
1/116
遗传学 Genetics
§3.1 分离定律
●性状(character):是指生物体所表现旳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旳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是指将生物 体所表现旳总体性状区提成旳每一个详细性
15/116
遗传学 Genetics
(1) F1测交法 ●定义:指把被测验旳F1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杂交。
●基本原理:
➢体细胞中具有成正确同源染 色体,也意味着具有成正确 基因,这种成正确基因在配 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 基因随染色体彼此分离,互 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有成 对基因旳一种。
用方式。 (3)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
两类配子旳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 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 (4) 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旳存活率。 (5) 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30/116
遗传学 Genetics
7)利用花粉哺育纯合体 杂种(2n)
红花×白花
85红花植株, 81白花植株
1.05:1
高植株×矮植株
87株高植株,
1.10:1
实际测交成果一样7与9株根矮据植孟株 德尔遗传假设旳预测成果是
一致旳。阐明杂种F1旳基因型是杂合旳(Ww ),能够产生数目
相等旳两种配子。
20/116
遗传学 Genetics
(2) F2自交法
●措施 让F2植株自交产生F3株系,然后根
遗传学 Genetics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孟德尔遗传分析旳扩展
1/116
遗传学 Genetics
§3.1 分离定律
●性状(character):是指生物体所表现旳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旳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是指将生物 体所表现旳总体性状区提成旳每一个详细性
15/116
遗传学 Genetics
(1) F1测交法 ●定义:指把被测验旳F1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杂交。
●基本原理:
➢体细胞中具有成正确同源染 色体,也意味着具有成正确 基因,这种成正确基因在配 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 基因随染色体彼此分离,互 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有成 对基因旳一种。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共54张PPT)
× 白花
F1
红花
(自交)
F2
红花
白花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1
圆
× P2 皱
F1
圆
F2 圆
皱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1 黄
× P2 绿
F1
黄
F2 黄
绿
杂交实验表现出来的特点:
F1个体是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显 性性状;隐性性状)
F2群体中出现性状分离,隐性性
成对的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遗传因子之间存在显隐性关系:控制红花的遗传因子和控制白花 的遗传因子是同一遗传因子的两种存在形式。控制红花的遗传因 子对控制白花的遗传因子为显性,即红花因子和白花因子同时存 在时,只表现红花因子的性状。
3)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样导致F1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5.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中,杂种 一代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 彼此分开,分别到不同的配子中 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代基因型 比为1:2:1,表型比为3:1。
6.分离规律的实质和实现条件
• 实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相同数目 的两种配子。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分离比都是 这个比例。
✓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的相 同
✓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
✓高等生物只限于成熟个体;许多 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
✓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
✓后期Ⅰ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均等 分裂;后期Ⅱ是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的均等分裂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
有两种基因型(Cc和cc),分别表现为红花和白花,且 比例为1:1。
红花F1的测交结果推测
2.测交试验结果
Mendel用杂种F1与白花亲本测交,结果表明: • 在166株测交后代中: –85株开红花,81株开白花; –其比例接近1:1。 • 结论:分离规律对杂种F1基因型(Cc)及其分离行为的推测 是正确的。
所选择的七
个单位性状 中,其相对 性状都存在 明显差异, 杂交后代个 体间表现明 显的类别差
异。
相关符号
P: 表示亲本(parent)
♀: 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 ♂: 表示父本(male parent) ×: 表示杂交,在母本上授上外来的花粉,或遗传 性状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过程。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四、因子分离、自由组合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五、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六、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自由组合现象)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
子叶颜色:黄色子叶对绿色子叶为显性; 种子形状: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F1代自交的后代(F2代)出现性状分离,在F1代未表现的 亲本性状在F2代出现。 F2代在F1代的基础上发生了性状分离,表现出了双亲的
性状,这一现象叫分离现象。
二、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分离假说(112页):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控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 子。换句话说,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红花F1的测交结果推测
2.测交试验结果
Mendel用杂种F1与白花亲本测交,结果表明: • 在166株测交后代中: –85株开红花,81株开白花; –其比例接近1:1。 • 结论:分离规律对杂种F1基因型(Cc)及其分离行为的推测 是正确的。
所选择的七
个单位性状 中,其相对 性状都存在 明显差异, 杂交后代个 体间表现明 显的类别差
异。
相关符号
P: 表示亲本(parent)
♀: 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 ♂: 表示父本(male parent) ×: 表示杂交,在母本上授上外来的花粉,或遗传 性状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过程。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四、因子分离、自由组合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五、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六、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自由组合现象)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
子叶颜色:黄色子叶对绿色子叶为显性; 种子形状: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F1代自交的后代(F2代)出现性状分离,在F1代未表现的 亲本性状在F2代出现。 F2代在F1代的基础上发生了性状分离,表现出了双亲的
性状,这一现象叫分离现象。
二、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分离假说(112页):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控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 子。换句话说,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遗传学3 第三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7、显性是完全的
八、分离定律的意义
1、具有普遍性:
不仅适用于植物,也适用于其他二倍体生 物(人类中单基因遗传性状和遗传病约 有4344种)。
2、理论意义: (1)形成了颗粒遗传的正确遗传观念
分离定律表明-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并不相互融 合,而是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相对独立地遗传给后 代;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后代中还会分离出来。
3 : 1
颗粒式遗传: 代表一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因子在同一个体内 分别存在,不相沾染, 不相混合。
比例≈
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完全一致,表明:F1、F2的性状表现 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与哪一个亲本作母本无关。
豌豆的7个相对性状杂交 性状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高度
3、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准 确记数。 4、价格便宜、占地少、世代短、后代多。
正确的实验方法
简单 (一对相对性状) •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 复杂 (二对相对性状)
•采用 “定量” 的研究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提出理论以解释实验结果
•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是不 是任 何单 位性 状都 是由 一对 基因 控制 的?
实验结果
P F1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
黄色、圆粒 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
F2种子 理论比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总数
实得粒数 315
9 :
101
3
108
: 3 :
32
1
556
16 556
理论粒数 312.75 104.25 104.25 34.75
重组型
孟德尔遗传定律—独立分配定律(遗传学课件)
《遗传学》
主要内容
一 独立分配定律的意义 二 独立分配定律的应用
一、独立分配定律的意义
独立分配定律为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依据。虽然导致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很多,但基因重组是出 现生物性状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如此众多的生物当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两个完 全一样的个体,在其中,独立分配规律起了重要作用。
1/4 RR 1/4 yy 2/4 Rr
1/4 rr
1/16 YYRR 2/16 YYRr 1/16 YYrr
2/16 YyRR 4/16 YyRr 2/16 Yyrr
1/16 yyRR 2/16 yyRr 1/16 yyrr
Yy×Yy Rr×Rr 表型及其比例
¾ 圆形 9/16 黄圆 ¾ 黄色
¼ 皱缩 3/16 黄皱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一)棋盘法 以Y和y分别代表黄色和绿色
基因;R和r分别代表圆粒和皱粒 基因。
两种亲本都只能产生一种配 子。杂交以后,这两种配子结合 成F1,YyRr,此杂种称为双因子 杂种(dihybrid)。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一)棋盘法 按照孟德尔的假设,Y可
以和R组合,形成YR;Y还可 以和r组合,形成Yr;y可以和 R组合,形成yR;y也可以和r 组合,形成yr。雌雄配子均形 成这4种,即YR、Yr、yR和yr, 而且数目相等。
概率
一、乘法定律
二、加法定律
三、乘法定律与分离定律相结合分析独立分配现象
三、乘法定律与分离定律相结合分析独立分配现象
三、乘法定律与分离定律相结合分析独立分配现象
《遗传学》
主要内容
一 3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二 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只要决定n对性状遗传的基因分别在n对非同源染色 体上,它们的遗传都是符合独立分配定律的。
3第三章独立遗传规律
(一)、 测交法
1. F1配子类型、比例及与双隐性亲本测交结果预期
2. 实际测交试验结果
3. 结论
为什么测交能够用来测定某个体的基 因型呢?
由于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 配子,它们和含有任何基因的另一种配子结 合,其子代将只能表现出另一种配子所含基
因的表现型。因此,测交子代表现的种类和
9黄圆 3黄皱 3绿圆 1绿皱
Y _R _ Y _ rr yyR _
1白花
3红花 1白花
3红花 1白花
y y rr
3红花 1白花
2.三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表现型
2.三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基因型
Yy × Yy Rr × Rr
1R R 1Y Y 2R r 1 rr 1R R 2Y y 2R r 1 rr 1R R 2R r 1 rr
Y/y与R/r两对基因独立分配
P
YYRR黄、圆 × yyrr绿、皱
G
YR
yr
F1
YyRr黄、圆
G
双杂合体F1(YyRr)四种类型配子形成示意图
等位基因彼此 分开,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F1
YyRr黄、圆
F2
♀ ♂YR
棋盘方格图示: Y/y与R/r两对 基因独立分配
yR
YyRR黄圆 YyRr黄圆
n=4,r=3
二项式展开法应用
例2:
显性、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4 和 1/4,n为基因的对数。 求在3对基因杂种AaBbCc的F2群体中,2 显性性状、1个隐性性状个体出现的概率。
n=3,r=2
例3:某医院同一天出生6个婴儿中2个是男婴, 试问这6个婴儿红2个是男婴、4个是女婴的概率 是多少? 解:p=q=1/2 P= n!px qn-x /x!(n-x)!= 6!(1/2)2 (1/2) 4 /2!(6-2)!=15/64 例4:在人类中有一种白化病隐性遗传,若一对 夫妇,双方都是杂合体,则生出一个有正常色素 的婴儿的概率(p)应该是3/4,出生一个白化病 婴儿的概率(q)应该是1/4。问:出生两个正常 色素孩子和两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解:P= n!px qn-x /x!(n-x)!= 4!(3/4)2 (1/4) 2 /2!(4-2)!=27/128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合基因型 :等位基因一样 CC、cc – 纯合体
杂合基因型 :等位基因不同 Cc、- 杂合体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三、分离规律的验证 实质: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 成对基因的一个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1、测交法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个体间的杂交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用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当 F1形成配子时,不论雌配子或 雄配子,都有四种类型,即YR 、Yr、yR、yr,而且出现的比 例相等,即1:1:1: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豌豆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的F1 和双隐性亲本测交的结果
F1黄、圆YyRr 绿、皱yyrr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 ,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 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总数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556
理论比例 9 : 3 : 3 : 1
红花 :白花 3 :1
正交
反交
图 4-1 豌豆花色的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都同时表现出来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Ft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红花 白花 P CC cc
配子 C c
Ft Cc红花
红花 白花 Cc cc
Cc c
红花Cc cc白花 1 :1
图4-3 豌豆红花和白花一对基因的分离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2、自交法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3、F1花粉鉴定法
独立分配规律:控制不同相对 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 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 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 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 中去的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黄、圆YYRR 绿、皱yyrr
配子 YR
yr
F1
黄、圆YyRr
♂ ♀
YR
YR
YYRR
黄圆
Yr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16
图4-5 第豌三章豆孟德两尔遗传对和独性立分状配定的律 杂交试验
分别按一对性状进行分析:
黄色:绿色 ≈ 3:1 圆粒:皱粒 ≈ 3:1
-- 仍然符合分离规律 -- F2群体出现重组型个体 -- ( 3:1)( 3:1)=9 :3 :3 :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 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按照独立分配规律,在显性作用 完全的条件下:
亲本之间
2对基因差异 F2 4对基因差异 F2 20对基因差异 F2 现型
22 = 4 表现型 24 = 16 表现型 220 = 1048576 表
至于基因型就更加复杂了。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杂种杂合基因对数与F2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关系
杂种杂合 显性完全 基因对数 时F2表现
型的种类
F1形成的 不同配子 的种类
F2基因 F1产生的雌
型的种 雄配子的可
类
能组合数
F2纯合 基因型 的种类
1
2
2
3
4
2
F2杂合 基因型 的种类
1
2
4
4
9
16
4
5
3
8
8
27
64
8
19
n
2n
2n3n4nFra bibliotek2n3n-2n
配子 YR Yr yR yr yr
理论期 望的测 交后代
实际测
交结果
F1母本 F1父本
YyRr 黄圆
1
Yyrr 黄皱
1
31 27
24 22
yyRr yyrr
绿圆 绿皱
1
1
26 26 25 26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2、自交法
按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F2中推断:
1/16 YYRR,yyRR,YYrr,yyrr→F3, 不分离 2/16 YyRR, YYRr, yyRr, Yyrr →F3, 3:1 4/16 YyRr-------------------→F3, 9:3:3:1 孟德尔的试验结果完全符合这一推论
YyRr 黄圆
F2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皱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绿圆
Yyrr 黄皱
yyRr 绿圆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图4-6 豌豆黄色第三、章圆孟德粒尔遗×传和绿独色立分、配定皱律粒的F2分离图解
两对同源染色体第及三章其孟德载尔遗荷传和基独立因分配的定律独立分配示意图
*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 *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分
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 的淀粉性质 * 非糯性:直链淀粉,Wx,
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
红棕色 F1(W红xw棕x)色花:粉蓝—黑色=1: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四、多对基因的遗传 控制多对不同性状的等位 基因,分别载于不同对的 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 都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YYRRCC × yyrrcc
F1
YyRrCc
F2 27:9:9:9:3:3:3:1
64组合、8表型、27基因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一节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
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F1
红花
红花
F2 红花 :白花 3 :1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遗传性状是由遗传 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 内是成对的
C--红花--显性因子 C--白花--隐性因子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图4-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CC、Cc、cc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红花、白花
F2表现 型分离
比例
3:1 (3:1) 2 (3:1) 3
(3:1)n
杂合基因型 :等位基因不同 Cc、- 杂合体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三、分离规律的验证 实质: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 成对基因的一个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1、测交法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个体间的杂交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用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当 F1形成配子时,不论雌配子或 雄配子,都有四种类型,即YR 、Yr、yR、yr,而且出现的比 例相等,即1:1:1: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豌豆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的F1 和双隐性亲本测交的结果
F1黄、圆YyRr 绿、皱yyrr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 ,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 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总数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556
理论比例 9 : 3 : 3 : 1
红花 :白花 3 :1
正交
反交
图 4-1 豌豆花色的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都同时表现出来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Ft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红花 白花 P CC cc
配子 C c
Ft Cc红花
红花 白花 Cc cc
Cc c
红花Cc cc白花 1 :1
图4-3 豌豆红花和白花一对基因的分离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2、自交法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3、F1花粉鉴定法
独立分配规律:控制不同相对 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 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 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 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 中去的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黄、圆YYRR 绿、皱yyrr
配子 YR
yr
F1
黄、圆YyRr
♂ ♀
YR
YR
YYRR
黄圆
Yr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16
图4-5 第豌三章豆孟德两尔遗传对和独性立分状配定的律 杂交试验
分别按一对性状进行分析:
黄色:绿色 ≈ 3:1 圆粒:皱粒 ≈ 3:1
-- 仍然符合分离规律 -- F2群体出现重组型个体 -- ( 3:1)( 3:1)=9 :3 :3 :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 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按照独立分配规律,在显性作用 完全的条件下:
亲本之间
2对基因差异 F2 4对基因差异 F2 20对基因差异 F2 现型
22 = 4 表现型 24 = 16 表现型 220 = 1048576 表
至于基因型就更加复杂了。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杂种杂合基因对数与F2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关系
杂种杂合 显性完全 基因对数 时F2表现
型的种类
F1形成的 不同配子 的种类
F2基因 F1产生的雌
型的种 雄配子的可
类
能组合数
F2纯合 基因型 的种类
1
2
2
3
4
2
F2杂合 基因型 的种类
1
2
4
4
9
16
4
5
3
8
8
27
64
8
19
n
2n
2n3n4nFra bibliotek2n3n-2n
配子 YR Yr yR yr yr
理论期 望的测 交后代
实际测
交结果
F1母本 F1父本
YyRr 黄圆
1
Yyrr 黄皱
1
31 27
24 22
yyRr yyrr
绿圆 绿皱
1
1
26 26 25 26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2、自交法
按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F2中推断:
1/16 YYRR,yyRR,YYrr,yyrr→F3, 不分离 2/16 YyRR, YYRr, yyRr, Yyrr →F3, 3:1 4/16 YyRr-------------------→F3, 9:3:3:1 孟德尔的试验结果完全符合这一推论
YyRr 黄圆
F2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皱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绿圆
Yyrr 黄皱
yyRr 绿圆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图4-6 豌豆黄色第三、章圆孟德粒尔遗×传和绿独色立分、配定皱律粒的F2分离图解
两对同源染色体第及三章其孟德载尔遗荷传和基独立因分配的定律独立分配示意图
*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 *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分
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 的淀粉性质 * 非糯性:直链淀粉,Wx,
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
红棕色 F1(W红xw棕x)色花:粉蓝—黑色=1:1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四、多对基因的遗传 控制多对不同性状的等位 基因,分别载于不同对的 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 都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YYRRCC × yyrrcc
F1
YyRrCc
F2 27:9:9:9:3:3:3:1
64组合、8表型、27基因型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第一节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
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P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F1
红花
红花
F2 红花 :白花 3 :1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遗传性状是由遗传 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 内是成对的
C--红花--显性因子 C--白花--隐性因子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图4-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和独立分配定律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CC、Cc、cc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红花、白花
F2表现 型分离
比例
3:1 (3:1) 2 (3:1) 3
(3: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