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家的自然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道家的美在自然
中国古代美学一向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自然审美意识已经深深积淀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美在自然”,即以“自然”为美,以矫揉造作为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美学命题。它源自古老的道家思想。是从“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推演出来的美学思想,道家将“自然”归结为“道”本性的品格,“道”是完美的最高本体,那么“自然”也就是最高的审美理想了。老子云“道法自然”,“道”与“自然”是同一的。道家所谓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其涵义是自然而然,不假人为,与“无为”等义,但同自然界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具有自然界之义,而是自以为然、自得其然、自己使自己成其为如此,而无外力强迫之义。因为自然界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便早已存在了。所以中国古代对于外在自然物的称谓,非曰“自然”,而曰“天”,或曰“天地”
郭象解释“自然”曰: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
道家对自然持一种自然无为的自在的审美态度。道家强调自然美本
身的自然特性,重视的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见出主体性实际创造的自然美。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于德者,同于德;于天者,同于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天者,天亦乐得之。”可见,与道一人和德一人关系一徉,与“天”保持一致的人,“夭”也乐意得到他或包容他.所以,人要想和谐发展、活得洒脱,就得在天地中寻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就得修道养德、依道(最高法则)而行,这就是老子所告诫的“人法地,地法夭.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指自自然然、自然而然或听其自然,即不强行、不妄为、更不胡作非为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生活状态。这一状态是与道同体的,遗世独立的,逍遥自由的,因此也是审美的。
庄子的“天”,与“自然”(天然)之义相通,“天”即“自然”,它是对天地间存在的万物本然状态及发展趋势的确认,庄子主张万物各随其性,曾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用混沌因被凿七窍而死的寓言,说明自然朴素之全美,混沌之死象征着人为摧残自然本性,反而破坏了自然本身的美。在《庄子・天运》篇中,他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其妻子而去走。”接着他评论说:“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这个故事的宗旨显然是反对矫揉造作的。庄子认为大自然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与客观规律,他对自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倾慕之情。在庄子看来,万物的生长,各自依照自身的规律,完全处于自然、无意识、无目的之中,不需
要任何外物的干涉,而各适其性,各得其所,无一不合乎目的。就如他在《逍遥游》中对惠子所说:“何不树之于无何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之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惠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认为樗树“大而无用”,庄子则认为樗树生存的意义不在于对匠人有用,无用才是它的真正意义,才是大用。他超越了世俗功利的考虑,将大树的意义还原于树本身,认为大树合于自然和本性的生长就是美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面对自然是一种纯然的审美态度。以庄子为代表,可见道家观照自然美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可称之为“自在”的自然审美观。
道家追求创作的自然美,就是这样在无为中到达有为,可以说,这是一种不露痕迹的更纯粹的美的追求。老子反对刻意雕饰的声色,他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并提出“大巧若拙”的著名命题,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应该顺应自然,在朴素拙稚中匠心独运。庄子则更强调文学创作的天工之美,他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瑐瑠庄子也是充分肯定在自然无为的前提下,才能创作出真正自然纯美的作品。至于后来的受道家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如姜夔、司空图、李贽等,都继承和发扬了道家的这种自然无为的创作理论。如姜夔在《诗说》中提出四种高妙之说,并指出“自然高妙”是极至,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由此,他强调作者应当无意于诗,如天籁自鸣;司空图提出要领悟诗歌艺术的本体,追求诗歌意境的超越性;李贽提出“童心说”,所指的童心
即真心,是指没有被传统教育所扭曲的与生俱来的纯美本性,他肯定人类的自然本性,呼吁“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然而“美在自然”的美学观,并不局限于道家,而是已经积淀于全民族的审美意识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多元复合体,各家有不同的美学思想,在文学艺术中也有崇尚雕琢的风尚和流派,但在以“自然”为美这一点上是没有理论分歧的。西方也有“美在自然”的美学观,但没有道家本体论那样的哲学基础,并且在历史上屡次发生过自然美高于艺术美(人工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辩论。这样的争议在中国美学史上却从未出现过。可见在中国的美学传统中,“美在自然”的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
道家的“自然”(美在自然)和儒家的“中和”(美是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直至今日,“美在自然”的观念仍然没有过时,仍然植根在现代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