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概述
货币金融学的重要性

金融
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往往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攀升,甚至触发严重社会与政治危机。
了解货币
货币是可用于支付商品和劳务的各个项目的总称。货币(货币供给)的一般定义是金融机构和政府国库外的处于流通中的通货和硬币,以及活期存款账户。
货币与利率
货币在利率的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影响银行信用来改变利率水平,另外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周期的变化也会使利率发生波动。
利率-为什么这么重要
决定着人们对耐用品的购买影响着商业投资行为影响到实际财富在借贷双方之间的分配影响国际市场中的汇率
银行
能同时接受存款并进行贷款的机构
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概述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好处
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原理、货币本身以及货币政策,增进对金融领域的了解。这一课程,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作为企业的一员,了解政策环境。对于自身,增加理财知识和能力。
货币金融学的重要性
经济领域内的一切规律和变化,无不与货币金融领域的规律和变化有关。
金融--经济体的血液
外汇市场
对一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国与国之间贸易要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这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外商品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从而对消费者和企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结语: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反映出来: (1)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2)多元化金融体系形成 (3)金融创新不断发展 (4)货币需求动机发生变化 (5)金融调控日益重要 (6)金融深化成为典型特征
货币银行学与金融市场

货币银行学与金融市场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与功能,银行的角色与运作,而金融市场则是提供了货币银行学所需的运转平台。
本文将就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分别进行探讨,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货币银行学的基本要点货币是现代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媒介,而货币银行学则着眼于货币的产生和功能。
货币可以是实物货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也可以是纸币和电子货币等虚拟形式的货币。
货币具有三大功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器。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物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便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作为价值储藏器,货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存价值。
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货币银行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银行利用存款和贷款来进行货币的流通和创造。
通过接受存款,银行可以提供给借贷者贷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形式金融市场是各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交易场所。
它将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联系起来,促进了资源的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借贷市场,其中交易的是短期金融资产,例如国库券、银行间存款证明等。
货币市场的作用是提供短期资金,满足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市场,其中交易的是长期金融资产,例如股票和债券等。
资本市场的作用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长期融资渠道,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除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还包括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等其他形式。
衍生品市场交易的是衍生品合约,如期权、期货等,它们的价值来源于其他金融资产。
外汇市场则是货币和外汇的交易市场,它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和经济的稳定。
三、货币银行学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货币银行学研究的货币问题直接涉及到金融市场的运行。
金融市场是货币的流通和交换的场所,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
2024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业务•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货币银行学》课程概述01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的运行规律。
02课程内容涵盖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03课程地位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的运行规律。
能力目标0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具备初步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素质目标03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货币银行学》(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参考书目《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相关教材及专著。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以了解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
货币与货币制度简单商品交换中产生,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发展货币形式的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阶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货币形式不断演变,包括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03020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作为交换媒介,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货币的作用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货币制度的概念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等内容。
货币制度的演变从银本位制到金银复本位制,再到金本位制,最后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货币银行学课件

§4 金融衍生工具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1.远期合约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个确定时 间,按照某个确定价格出售或购买某种资产的 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 合约等。 多头:远期合约的购买方。 空头:远期合约的出售方。
§4 金融衍生工具
2.期货 期货
买卖双方自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 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换标准数 量特定资产的协议。 远期和期货的区别:交易地点、合同内容是 否标准、有无保证金、交易方式、保证手段。 利率期货 外汇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
§5 金融资产组合
一、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1.财富 风 险 2.预期收益 3.风险 3. 4.流动性 二、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 性风险
总 风 险
系 统 性 风 险 多样化 程度
§5 金融资产组合
1.代表人物 1.代表人物
马科维茨( 夏普( 米勒、 马科维茨(1952年)、夏普(1964年)、米勒、斯科尔 年 年 斯以及莫顿等人都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
一、一级市场的运行
又称初级市场,是发行债券的市场,主要有债券 发行市场和股票发行市场。 1.债券发行市场: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发行的, 债券发行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 用以记载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 发行 方式:公开和非公开发行。 (1)债券种类:①记名和无记名债券;②可转债 和不可转债;③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④固定利率和 浮动利率债券;上市债券和非上市债券。 (2)债券的发行价格:平价、溢价和折价。 (3)债券的信用等级
§3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
FV × rb FV P= +∑ n t (1+rm ) (1+rm) t =1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

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
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投资策略
长期投资、短期交易、价值投资、技术分析 等。
风险管理
分散投资、止损、仓位控制、风险评估等。
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监管
效率
市场信息透明度、价格发现机制、交易成本 等。
监管
政府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国际组织等对金 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05 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
01
02
03
利率传导
通过调整利率影响投资和 消费,进而影响总需求和 经济增长。
资产价格传导
通过影响资产价格影响财 富效应和消费,进而影响 总需求。
汇率传导
通过调整汇率影响出口和 进口,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
04 金融市场与投资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产品
参与者
金融机构、投资金投向有 潜力的领域和项目,获取收益
。
支付结算
银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方便 客户进行资金转移和交易。
银行的监管与风险管理
监管
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银行合规经营。
风险管理
银行通过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可能对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降低风险损失。
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01
中央银行
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维护金 融稳定。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03
02
商业银行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等 业务。
金融市场
提供投融资平台,实现资金供求的 匹配。
04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类型
功能
提供投融资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分散风险。
货币银行学读书笔记三篇

货币银行学读书笔记三篇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概述一、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先王制币说二、自然产生说三、西方货币起源说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由先哲创造四、马克思货币起源说:①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对一,具有偶然性)②扩大的价值形式:(一对多,有局限性,不统一不固定)③一般的价值形式:(多对一)④货币价值形式:人们选择贵金属为一般等价物时产生tps.为什么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最初在市场上只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第二节职能一、价值尺度(价签)观念的货币二、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三、贮藏手段(存钱)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必须是足值货币四、支付手段(时间差)让渡与回流出现分离五、世界货币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信用货币④电子货币第三节演变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四、电子货币第四节制度的演变一、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本位币(主币)特点:足值货币、无限法偿、自由铸造辅币特点: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垄断铸造二、演变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③金本位制劣币驱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两种货币流通市场,名字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额价值高的必定被收藏,价值低的充斥市场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第一节信用概述信用的概念:是一种借贷行为,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第二节信用工具特点:①风险性1.信用风险(能而不欲)2.市场风险(欲而不能)②流通性③收益性④期限性两种传统的信用工具:①股票:优先股(固定股息和优先股有剩余资产优先分配权)和普通股②债券:政府债券,公司。
,金融。
衍生的金融工具:期货,期权,互换国家信用:以政府为主体,发布政府债券,弥补财政赤字。
第三节利息与两种计息方式一、本质(概念)利息是借贷资金的价格二、利率的作用:利率增加,存款增加,贷款减少,投资减少第四节、利率的分类1.市场利率(市场决定)官定利率(央行国家决定)公定利率(民间组织决定)2.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在借贷期限内是否变化)4.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区别: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第三章金融市场分类①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期限一年以下),资本市场(一年以上),外汇市场,黄金市场②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③按发行和流通程序划分:初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级市场,第四级市场④按成交与定价方式划分:公开市场,议价市场⑤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⑥按交割方式划分:现货市场,衍生市场⑦按地域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货币市场基金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四、功能(聚敛,配置,调节,反映)①将小额资金归集起来②资源配置功能(财富再分配风险再分配)③宏观调控功能④经济“晴雨表”功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直接融资的特点:直接性,分散性,信誉差异性较大,部分不可逆性,自主性间接融资的特点: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的差异性较小,全部具有可逆性,融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企业将汇票转让给银行是贴现,银行转让给其他银行是转贴现,银行找央行是再贴现第四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功能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小城市设立分行是总分行制商业银行的制度:单一银行制度,分支银行制度,持股公司制度,连锁银行制度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贷款: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括号内为不良贷款) 派生存款:银行由于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原始存款:客户存进银行的现金贷款的种类:①按期限分:短期,中期,长期②按贷款方式分:信用,担保,票据贴现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学科,涉及货币的起源、发行和流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金融体系的组织和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2.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物物交换来满足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物交换变得不便,于是出现了货币。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贝壳、动物皮毛和稀有金属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逐渐演变成纸币和电子货币。
3.货币的功能和特点货币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保存价值并在未来使用。
4.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货币供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利率水平。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价值下降,通货膨胀可能会出现。
如果货币供给不足,货币价值上升,通货紧缩可能会出现。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货币供求的调节成为可能。
5.银行的功能和作用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和资金管理等多种功能。
银行作为存款机构,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并提供利息以吸引存款。
银行还可以通过贷款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银行还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使人们能够安全便捷地进行交易。
6.银行的类型根据业务范围和性质的不同,银行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发展银行等不同类型。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是大众常说的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和投资银行业务。
发展银行致力于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经济发展。
7.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来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是金融系统中各方利益的平衡和金融风险的控制,是经济稳定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角色。
- 货币的种类:现金、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
- 货币的职能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 银行体系的结构- 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等。
- 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
- 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3. 货币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政策、商业银行行为等。
- 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4.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银行体系的监管等。
-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 货币政策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5. 利率与债券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风险、通货膨胀预期等。
-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债券市场的运作和债券定价。
6.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 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
7.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
-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巴塞尔协议等。
8.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等。
- 外汇市场的运作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储备管理。
9. 金融创新与电子支付-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影响: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
- 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电子转账、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
- 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10. 金融危机与监管-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等。
-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监管框架的改革。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四章PPT

4-17
货 币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银
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演进
行
学 第1阶段:17世纪英国崛起到一战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银行信用制度建立;1773年伦敦证交所 成为世界第一;1816年,实行金本位,英磅成为世界货币;
第2阶段:二次大战之间
英国被战争削弱,美国、瑞士崛起,形成纽约、苏黎士和伦敦三
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
第 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 四 章
金
融
市
场
2020/3/25
4-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货 币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银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行
学
资本积累功能,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
资源配置功能,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公司治理功能,保证资金有效使用
反映经济功能,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第 四 章
金
融
市
场
2020/3/25
行
学 金融未来全球化
前提是金融自由化:逐步放松甚至取消某些金融管制,取消对跨 国公司的限制和外汇管制,利率市场化,混业经营;形成全球范 围内24小时连续不断的体系;跨国公司和国际性组织的作用巨大。
间接融资中介:
第
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
四
直接融资中介
章
经纪人、证券商、掮客、自营商 证券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上证券发行的承销者,它代理证券发行,向
投资者推销。
金
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机构的证券部
融 市
证券服务机构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 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估机构。
财产权 发行证券 所有权 购买证券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金融市场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金融市场1. 引言金融市场是指供给和需求货币和金融资产的场所,是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核心。
本章将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以及重要性。
2. 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供给和需求货币和金融资产的地点。
在金融市场上,个人、企业和政府可以进行融资活动,以满足资金需求。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
金融市场的划分可以按照产品、期限和参与者进行。
按照产品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交易短期的货币工具,如国库券、短期票据等;资本市场则交易长期的资本工具,如股票、债券等。
按照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指企业首次发行证券的市场,而二级市场则是指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按照参与者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公开市场和场外市场。
公开市场是指对所有投资者开放的市场,场外市场则是指只对特定投资者开放的市场。
3. 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作为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核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3.1. 资金配置功能金融市场可以提供个人、企业和政府所需的融资渠道。
个人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购买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实现个人资金的投资增值。
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筹集资金进行业务扩张。
政府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
3.2. 风险管理功能金融市场提供了多种金融衍生产品,例如期货、期权等,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金融衍生产品对冲风险,实现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
3.3. 价格发现功能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会导致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
金融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决定金融资产的价格,从而实现价格的发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获得金融资产的最新价格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
4. 金融市场的重要性金融市场对于经济体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金融市场的几个重要角色:4.1. 资本的配置金融市场是实现资本的配置的主要途径。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一、货币银行学概述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货币和银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货币供应、货币政策、货币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是现代经济金融学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的基本特征1. 流通性:货币具有方便的流通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
2. 可分性:货币可以分割为不同的面额,方便进行小额交易。
3. 稳定性:货币的价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影响。
4. 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是一种普遍被接受的交换媒介,具有普遍等价性。
5. 货币的稀缺性:货币具有相对稀缺的特征,能够保持其价值。
三、货币的发行和管理1. 中央银行是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的稳定性。
2.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
3. 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货币汇率。
四、货币的传导机制1.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2. 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影响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
3. 这些影响通过货币传导机制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影响经济的总体运行。
五、货币市场1. 货币市场是短期债务工具市场,包括央行票据、商业票据和银行同业拆借等产品。
2. 货币市场的特点包括短期性、市场性、流动性和低风险性。
3.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资金融通,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和投资工具。
六、金融机构1.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它们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服务最全面的机构,它们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
3. 证券公司是进行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机构,包括券商、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
货币银行学易纲课件

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具有去中心 化、可追溯等特点。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资本流动加速
跨国投资、并购等活动增多, 推动全球资源配置优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
各国金融市场相互依存,联动 效应增强。
金融创新与风险
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同 时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金融监管的挑战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金融监管提 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国际合
监管机构
各国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对银行进行监管,如中国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监管内容
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 险控制等方面。
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信 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 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管 理。
04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 收支平衡。
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
05
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全 球化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特点
古典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汇率以 黄金含量为基础。
牙买加体系
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共同作为国际 储备货币,汇率制度更加灵活。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 黄金挂钩。
货币与金融市场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交换和价值储存,经历了实物交换、金属货币、纸币等阶段。
货币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逐渐兴起,成为现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金融市场的构成
金融市场由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参与者等构成,是资 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金融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或央行颁布并由民众广泛接受的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债务的一种特殊商品。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一种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用来购买商品和支付债务;二是它是一种价值尺度,能够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三是它是一种价值储藏器,能够保存购买力并用于未来支付。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媒介,它对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三种基本职能:一是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能够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便于比较和交换;二是交换媒介职能,指货币作为一种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便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三是价值储藏器职能,指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器,能够保存购买力并用于未来支付。
三、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构成包括广义货币供应(M2)和狭义货币供应(M1)。
广义货币供应(M2)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存款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存款供应量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等。
狭义货币供应(M1)只包括最流通货币,即现金和活期存款。
货币供应的变动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和稳定,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以维护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维持汇率稳定、促进就业等目标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包括紧缩货币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
紧缩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资产泡沫等的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等的政策。
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它需要在宏观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风险、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下来进行决策,是一种复杂的政策。
五、银行的职能银行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一是存款职能,即吸收社会公众的存款,同时向其提供活期、定期、储蓄等各种存款业务;二是贷款职能,即向企业、个人提供信贷服务,满足其投资、生产、消费等需求;三是支付结算职能,即提供支票、银行汇票、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各种支付服务。
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学科领域。
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重叠,但它们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货币银行学主要关注货币的产生、流通和银行的运作。
它研究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的价值、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职责等问题。
货币银行学侧重于银行作为货币创造者和交易媒介的角色,以及银行的监管和监督机制。
货币金融学则更广泛地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
它研究金融市场的运作、金融中介和金融创新等问题。
货币金融学关注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它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影响。
尽管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研究货币和金融领域的重要学科。
两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了解和应对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货币银行学》课件

货币政策效果
02
货币政策实施后对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
响程度。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的关系
03
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好坏。
ONE
4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的种类与识别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如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 导致的金融风险。识别市场风险需要考虑各种可 能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指标、政策 变化等。
ONE
3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关系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两者相互影响。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独立性
1
添加标题
中央银行的职能
2
添加标题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03
银行体系与业务
银行的种类与职能
中央银行
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构, 具有制定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 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
投资银行
主要从事证券承销、交易和资本 运作业务,不吸收公众存款。
商业银行
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为客户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
为特定政策目标而设立,提供政 策性贷款和金融服务,如国家开 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这些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和作用。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要点一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涉及到金融市 场的信息披露、交易成本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银行与金融专业介绍

货币银行与金融专业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探究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问题。
金融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管理、金融制度和金融法律等多个方面。
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金融市场,它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交易所形成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基金、期货等方式进行投资,而企业、政府等则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
另一个核心内容是金融产品,是指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产品,如储蓄存款、信用卡、基金、保险等。
这些产品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资金需求,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金融工具也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金融工具是指用来进行金融交易和投资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够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金融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经济管理法规、政策,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货币银行与金融专业是一门研究经济主体财务活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等方面。
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和宏观金融政策的学科。
它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理解金融体系的运作、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3、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的定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信用的含义与形式信用的定义和本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种类:票据、债券、股票等信用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信用工具的价格(三)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本质与计算利息的本质单利和复利的计算2、利率的种类与决定因素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影响利率的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国家经济政策等3、利率的作用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四)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概述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2、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回购市场3、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4、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五)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功能:融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等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六)货币供求与均衡1、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动机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与层次划分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3、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与标志货币失衡的原因与调节(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2、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定义与类型通货紧缩的成因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通货紧缩的治理(八)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2、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货币政策的时滞(九)国际金融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调节2、汇率与汇率制度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制度的类型人民币汇率制度3、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国际储备的管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的货币盈余主要是手持现金、银行储蓄和股 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个人货币收入:全部货币收入
可支配货币收入:全部货币收入扣除缴纳义务支 出(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等)。
关心的如何分配可支配的货币收入:消费多少, 关系市场供求的对比状况;消费后的剩余是储 蓄(经济学意义的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 状况。
储蓄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实物资产,二 是以货币、票据或股票等形态,统称为 金融资产。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足值,自发调节 纸币流通规律:货币符号、通货膨胀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指该国由法律所确定的货 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 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规定货币金 属与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 还能力;规定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金准备制度。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 金币与银币之间有法定的兑换比率,当市场上 生金、银的比价发生波动时,会引起金币或银 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实际价值高 于名义价值的所谓良币会被熔化,或被输出国 外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 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 币”。
资料*
2006年GDP的季度数据,单位:亿元 来 源:中国咨询行数据库 第一季度:43313 第二季度:48130 第三季度:50034 第四季度:67930 合计:209407亿元 2006年中国财政总收入达39373.2亿元
2006年预算的主要指标安排如下:中央财政总收入 19272.04亿元,比2005年增加2022.25亿元,增长 11.7%。其中,中央本级收入18520.3亿元,比2005年 增加1984.36亿元,增长12%。中央财政总支出 22222.04亿元,比2005年增加1972.63亿元,增长 9.7%。其中,中央本级支出9525亿元,比2005年增加 749.27亿元,增长8.5%;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 12697.04亿元,比2005年增加1223.36亿元,增长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 的金本位制。首先,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没有金 铸币流通。其次,银行券虽仍有法定含金量, 但其兑换能力已大为降低,这必然使银行券的 稳定性大大削弱。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被摧残了。在货币制度领域,所有的资本主义 国家都先后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概述
二、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是主体 货币供给的方式 通过运用政策工具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 货币和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的走势基本一致, 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可能是造成通货膨 胀亦即物价水平持续升高的一个重要因 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 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 是一个货币现象”。
二、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
金属块。
三、银行券-代用足值货币:首先在欧洲出现。
最初一般银行均可发行银行券,随时可按面值 兑换成金或银币。
四、纸币-不兑现货币:与银行券同时流通。
两者的区别在面额上,银行券多为大面额钞票, 而国库发行的钞票均为小面额的。
银行券和存款通货,以及商业票据,统称为信 用货币。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同盟中的11个国家将 开始使用欧盟单一货币- --“欧元EURO”; 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半年后 成员国的流通的各自通货逐步回收。过去的货 币制度都与主权结合在一起。但欧元是超越欧 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 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对于传统的 货币制度观念,这是挑战。
三、金币本位制:
(1)货币单位规定为一定量的黄金,以金 币为本位货币。(2)金铸币参加流通。自 由铸造、自由熔化、无限法偿,其他金 属铸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3)辅币和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4)黄金可自 由输出入。(5)金准备全是黄金。
四、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其货币单位 规定又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铸 币,而流通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 府;居民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一定数额 以上、一定用途之内,以银行券兑换金 块。
=F1
=F2
=F3
=F4
-X+M
=F5
-X+M
=0
模型中的F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这是从通过 信用调剂的资金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统称 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经常的大量的赤字是 出现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也通常是资金的需 求者。国外部门的F或为正、或为负;个人部 门的F则多为正;金融部门的F则有正有负。一 个部门的债权必然在另一个或几个部门中有对 应的等额债权。所以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0。 但实际统计中由于误差和遗漏,则很难等于0。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业?
一、金融中介 存贷款的中介。 研究银行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去 赢利
二、银行和货币供应 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和传导货币政策效 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供应是如何 决定的。
第三节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由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 一、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例如:物价指数上涨20%,则货币购买力就下降 20%。
问题1:构成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有哪些商品?
二、流通手段:交换的媒介 商品退出交易过程被消费或被经营;货币则不断
处于这一过程中—商品流通。 三、贮藏手段:信用货币阶段,货币符号,功能
消退; 潜在的货币。 四、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五、世界货币 :
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2、货币是通过贷款渠道发行出去的 3、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可能
第三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指借贷行为。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当货币运动和信用的 活动虽有密切联系却终归各自独立发展,而当 两者不可分解地连结在一起时,则产生了一个 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 范畴一金融。
个人使用电子密码卡去购物,零售商店安 装上能读卡的网联计算机终端。“电子 钱包”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价值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商品价格总的变动状况由物价指数 来表示。
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价格高, 货币的购买力低;反之则高。
*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货币购买力变动趋势 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
从历史上看,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两种形式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 越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对象。
二、信用活动的基础
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盈余--货币收入大于支出,债权债务抵后的净债 权
赤字—货币支出大于收入 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货币收入为限。
个人一般是盈余,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见P68 表2-1
股票价格的升降、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等;影 响财富的分配和企业投资决策。 三、外汇市场 汇价的波动对于公众和企业的影响?进出口成 本,汇价任何影响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又任 何影响汇价?
三、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创造性思维给普通人和企业、 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理解银行业未来 的发展。政府的管理的变化。
问题1:财政部发行的6000亿特别国债为什么要 借道农业银行?
10.7%。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2950亿元,比2005
年预算减少5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进一 步下降到1.5%。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国债项目资金600亿元, 比2005年减少200亿元(其中取消代地方政府发 行国债1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 建设投资1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35568 亿元,比2005年同口径增加2954亿元。汇总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安排,2006年全国财政收 入35423.38亿元,增加3795.4亿元,增长12%; 全国财政支出38373.38亿元,增加4665.36亿 元,增长13.8%。
三、规定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持券人可随时向银行兑取铸币,--50% 四、
金准备制度: 集中在中央银行或财政部。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无 限法偿,1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
二、金银复本位:同时--平行本位(市场决 定比价)、双本位(国家规定固定兑换比 例)和跛行本位(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 则不能,银演化为辅币)
参考资料:
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支集中反映 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逆差和顺 差。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须从国外借 入资金进行平衡。
问题2、我国2007年上半年外贸顺差有多少?
(前6个月贸易顺差扩大至1125.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去年全年 1774.7亿美元顺差的三分之二。)
把不同类型的主体分别归入几个部门,对 于部门的划分最简单的是分为政府部门、 个人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国外部门和 金融部门。
部门
收入
1、政治部门
Y1
2、个人部门
Y2
3、 工商企业部 Y3 门
4、金融部门
Y4
5国外部门
合计
Y
消费Hale Waihona Puke -C1 -C2-C投资
-I1 -I2 -I3 -I4
-I
进出口
资金差额盈 余 (+)赤字( -)
5、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个人、企业、政府和有经济联系的国外各 单位,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债权债务有些 直接发生(直接融资),有些通过金融 中介(间接融资)。
6、资金流量分析
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 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 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称之为资金流量分 析。
如果把一国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看, Y=C+I+X-M 或 Y-C-I+M=O 其 中 , Y- 国 民 总 收入,C-消费,I-投资,X-出口,M-进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