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

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内容地形复杂多样●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

地形、气候、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国的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本节课(第2课时)学习内容是地形复杂多样。

教材设计中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对于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材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的同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和活动获取相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

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点评1]通过深刻和详细的“教材分析”,既明确了本节教材设计的特点,又指出本节知识体系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也强调了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和图文结合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通过P24图2-8“中国的地形分布”及第1段文字,知道中国的地形特点。

(2)阅读P24页图2-8至2-12及P24-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2、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荟萃)结合我们江阴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丘陵,山地(海拔大于3500米称高山,1000-3500某某,500-1000低山,所以一般大于500米起伏较大的地势我们称为山地,5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我们称丘陵。

)所以我们江阴的君山、某某、盘龙山、长山、敔山湾的定山等几乎都为丘陵。

(提问)那我们中国的地形又有哪些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说明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

(图释导学)我们所了解的地形,其实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装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结合P23图2.2和黑板上的分布图,自学)(提问)问题一:这些山脉的走向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二:我国又有哪些不同的走向的山脉呢?哪些山脉是省区界线?问题三:我国山脉和高原、盆地、丘陵之间的位置如何?(回答一)我国山脉走向为“迷”字形。

(回答二) (分组归类整理)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某某、某某分界线)——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某某、某某分界线)东——某某山脉西北——东南:北——阿尔泰山中——祁连山东——某某山脉南北走向:北——贺兰山南——横断山弧形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某某和某某以昆仑山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太行山脉为界,某某和某某以横断山为界,某某和某某某某以大兴安岭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秦岭、某某和某某以燕山山脉的东部为界,某某和某某以祁连山为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段分界线的名称。

3、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

2、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

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

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地形与地势(板书)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师:对,答得很好。

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

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师:这五种地的外观有哪些不同呢?(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

)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

(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

)(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

)五种地形比较表师:从地表起伏状况来看,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特点?一般说来,平原、高原地面广阔,起伏较小(填表),但也有的高原地表起伏很大(指青藏高原)。

平原和高原地表起伏都很小,我们从垂直高度上讲就是海拔或者相对高度(停顿)较小?生:相对高度小。

师:这两种地形从形态、相对高度来看较为相似,那么区别它们的关键应看海拔,还是相对高度?生:海拔高度。

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

)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某某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生疏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读图析图的力量、观看推断力量和主动探究的力量。

2.使同学初步把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育同学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进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同学更加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1.运用地图观看推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同学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3. 把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预备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挂图录像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同学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同学,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使同学对地形有一感性生疏,同时也通过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

(同学: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凹凸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同学观看地图后,启发同学:从这幅颜色斑斓的凹凸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觉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同学: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觉什么呢?(同学: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宽敞[老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宏伟壮丽,多姿多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new)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点.2.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难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自主学习】一、地形类型齐全1、明晰概念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

地形类型:地形的种类,分为、、、、;和海拔高,和相对高度小。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

(哪高哪低)地形区: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如华北平原。

2、主要山脉的分布东西向山脉北列A____ _山脉,B___ __山脉中列C_____山脉,D__ ___南列E___ __东北—西南向山脉西列F________ _,G_______,H___ __,I_______中列J_______,K_______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在横线上写出名称并编写代号,把相应代号填到图中的对应位置) 四大高原: 。

四大盆地: 。

三大平原: . 三大丘陵: 。

二、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是一个多 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 积的 ,平原面积仅占 多一点. 2、 + + =山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3、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 东列 L_________ 西北—东南向山脉 M_________,N_______山脉 南北向山脉 O_________ 弧形山脉 P________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___山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不便,不利于发展(农业部门),容易发生、、等山地灾害。

【合作探究】1、地形类型多样对经济发展发益处?【知识构建】【拓展延伸】云南十八怪之“”老太爬山比猴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翻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同样由于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导学案(2)
备课人:周晖时间:审核人: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通过读图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相对位置;记住主要不同走向的山脉。

3、运用地图能说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地势的特点,阶梯分界线的山脉。

二、精讲:地势的特点。

三、知识梳理:
1、“地势呈阶梯分布”:
①横断山脉海拔在米以上,四川盆地海拔在米,南京的海拔在米以下。

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③忆这两条界线的山脉:
第一与第二阶梯的界线是
第二与第三阶梯的界线是
④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对河流的流向的影响:
地势对河流的水能的影响:
地势对东西交通的影响:
2:“地形复杂多样”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北列:
中列:
南列: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
西列:
中列:
东列:
③南北走向的山脉有:
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
⑤弧形山脉是:
3、建构知网:
地势总特点:高低,呈分布。

地势呈阶梯分布一二级界线:
阶梯界线
二三级界线:
填空:
1、岭
2、平原
3、盆地
4、山脉
5、高原
6、高原
7、盆地 8、平原
四、练习:长江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地图、图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能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的分布特点。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们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地理观。

4.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自制视频(走遍中国)导入:《走遍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关于中国的地理节目,刚才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我自己制作的《走遍中国》,从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走遍中国——探寻中国地形特征提问:中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出示:一组地形图片学生: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讲述: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认识到世界主要地形类型有五种,他们分别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因此,我国的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多样。

承转:各类地形各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多少呢?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讲述: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设疑:我们平时说讲的山区=山地吗?讲述:山区的概念更大。

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因此,我国的地形特征2:山区面积广大。

过渡:我国的地形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形在开发利用上各有什么利弊?活动:【我形我秀】1、分组讨论一种地形(1分钟),列举利弊各一条。

2、总结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弊)小结: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只要人们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各类地形都能扬长避短。

过渡:在五种地形中,山地占33%,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中国版图犹如一只雄鸡,纵横交错的山脉高高隆起,犹如它的“骨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国的山脉,构建中国地形的“骨架”。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地形名称;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观察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据对比,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总人口13.4亿多,构成56个民族,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吗?一、地形类型多样(仔细阅读教材22—-25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回忆:地球表面地形类型有几种?(五种,分别是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活动:1、读图2。

2,在图中找出我国的地形并说出它们的具体名称.小结: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练习: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最平坦的高原是__________,土质疏松,沟壑纵横的高原是________,崎岖不平,多梯田的高原是__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_,长江流经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类型多样的,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二、山区面积广大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我国地势的这些特点对于生产生活也会产生影响。
课堂小结:
读图概括: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这些重要的地形区在我国分布的方位。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只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
读图概括: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看看东西部各以哪些颜色为主,并判断我国地势的特点。
既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认识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
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
看图片识地形
是平原。在图中的中下部,因为这里成片的绿色,从陆高海深表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表示海拔高度低于200米。这里等高线又比较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所以是平原。
是丘陵。在图中的右下角,因为这里是小片的黄色,说明海拔低于500米,而等高线不太密集,说明起伏比较和缓,所以是丘陵。
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识别一下其
看图片思考各属于哪种地形。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中展示的分别是哪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这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下面的文本框中是关于某种地形类型特点的描述,请同学们用直线将其连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三大平原:(观看视频):还是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三大平原在大小、海拔、特色、别称等方面的特点。
在我国的东部除了平原外,还有低缓的丘陵。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
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以北、祁连山以南。
某某盆地:横断山以东、巫山以西、秦岭以南。
“我国最大的盆地,当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是A,塔里木盆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3.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了解我国地势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地势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镶嵌着众多的地形区。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

读我国地势分布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何特点。

二、讲授新课读图讨论: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讨论以下问题:(1)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大约是多少?(2)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3)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派代表展示讨论的成果。

学生: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西部的海拔高,东部的海拔较低,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的地势特点。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学生的教材展示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过渡: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沿北纬36˚线所作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我国地势的特点。

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导学案

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导学案

“地形和地势”学案设计【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学习目标】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3.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4.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5.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6.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学习重点】据图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及主要山脉地形区的分布。

【学习难点】1.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媒体演示法等。

【学习工具】教材、地图册、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过程】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多样的地形和独特的地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要素。

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地势知识吧!一、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学习提示: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22—29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疑难问题可放到下个环节进行探究。

3.此环节大约用时10分钟。

(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1.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齐全,纵横交错的_____,气势磅薄的_____,一望无际的_____,群山环抱的__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_。

2.纵横交错的_____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_____构成的“网络”中,镶嵌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势和地形教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势和地形教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势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势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势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3、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川东到海……”同学们,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数向东流?通过了解歌词,知道我国的多数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准备学习新的内容。

通过耳熟能详的歌词导入新课既调动起来了学生的热情,又顺理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章的导入到我国的地势特征。

展示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便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也便于老师检查学生本节课的达成度。

小组读图分析利用七年级所学习的亚洲的地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如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的发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思活动的结果,教师应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可以考虑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可以考虑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或者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此外,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实践教学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实践教学法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和地势”【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学习目标】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3.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4.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5.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6.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学习重点】据图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及主要山脉地形区的分布。

【学习难点】1.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媒体演示法等。

【学习工具】教材、地图册、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过程】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多样的地形和独特的地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要素。

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地势知识吧!一、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学习提示: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22—29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疑难问题可放到下个环节进行探究。

3.此环节大约用时10分钟。

(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1.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齐全,纵横交错的_____,气势磅薄的_____,一望无际的_____,群山环抱的__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_。

2.纵横交错的_____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_____构成的“网络”中,镶嵌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_____;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_____。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平原面积仅占_____多一点,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地区。

4.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_____。

但山区其它资源丰富,在发展_____、_____、_____和采矿等方面优势很大。

(二)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是_____ 的总局势。

从“中国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海拔_____,东部海拔_____,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_____阶梯。

地势总的特征是_____ 。

2.陆地最高的地方是____ _,最高的地方是____ _。

3.我国_____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有利于_____,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____ _ ,便于沟通_____ 。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探索新知”部分,根据教材最基本的知识设计了7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教材图文的基础上自主完成。

其目的是在省时高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理念,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学习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基础知识,对疑难点展开讨论,再完成探究问题。

2.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按照实际能力,分配1-2道探究题,先自主探究,不能完成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动解决,最后组长梳理存在的普遍疑难问题,组织讨论。

3.展示探究成果时先由各小组推选1名代表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各组的探究学习情况相互做出评价。

4.此环节用时大约15分钟。

活动一:探究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一)探究我国的山区状况1.自我突破(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根据地形类型所占百分比,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的特点。

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2)我国各类地形中,比例较大和较小的各是哪几种,这样的地形格局对发展种植业有何影响?2.小组探究(1)山地就是山区吗?分析山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不足?(2)我国山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在开发和利用山区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利用山区资源,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3)你知道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学法点拨我国地域辽阔,陆地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高原和山地比例较大,平原和丘陵比例较小;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适宜发展耕作业;开发利用山区时要注意植被保护,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二)探究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1.自我突破(1)读“中国的三级阶梯分布图”在下表中写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中国的三级阶梯分布阶梯名称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第一阶梯第一阶梯(2)读“中国陆地主要山脉分布图”,写出不同走向主要山脉的名称。

中国陆地主要山脉分布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__________,中列:__________,南列:__________。

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__________,中列:__________,东列:__________。

③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__________。

④南北走向向山脉:__________。

⑤弧形山脉:__________。

2小组探究(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写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2)山脉也是省区的界线,写出山脉两侧的省级行政区。

3.学法点拨我国陆地山脉众多,为了有效的掌握和记忆,根据山脉的走向分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等5组,同学们要依图按照山脉的走向进行记忆;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也是许多相邻省(区)的界限,大家结合“中国陆地主要山脉分布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教材23页图2.2或活动二中“图乙”),仔细对比,完成这一活动。

活动二:探究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读“中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甲)、“中国地形图分布”(乙)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丙),完成下列活动。

甲乙丙1.自我突破读上图,完成下列表格。

阶梯名称海拔第一阶梯分界线:山 -- 山 -- 山第二阶梯分界线:山 -- 山 -- 山山第三阶梯2.小组探究(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呈现什么样的特点?(2)我国地势的这种分布局势,对气候、河流流向及交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试分析我国水电站多建在地势一、二阶梯的原因。

3.学法点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于沟通东西交通,联系沿海和内陆;在地势的一、二阶梯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学案”的“重心”,“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环节其目的就是对上面“自主预习,探索新知”存在的问题(本节学习的重难点),通过发挥小组的团队合作,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这部分活动分两个层次,一是“自我突破”(对难度较小的问题尽可能自己探究解决);二是“小组探究”(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发挥团队合作力量来解决)。

三、反思总结,知识梳理(多媒体展示)学习提示:此环节用时大约5分钟。

1.自我总结(1)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2)学习中我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小组合作,梳理知识体系(1)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2)学习中我存在的疑惑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反思总结,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知识体系,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有效的识记重点知识。

四、当堂检测,能力提升学习提示:此环节用时大约10分钟。

1.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图形是()读图“中国沿40°N附近局部地形剖面图”,若B为太行山,完成2~3题。

2.C地形区为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3.A地形区为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4.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台湾山脉 C.小兴安岭 D.雪峰山读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5.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昆仑山脉B.祁连山脉C.横断山脉D.太行山脉6.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地7.下列关于两侧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B.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②是东北平原,以“黑土地”著称D.②是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甜菜8.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地形示意图(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高原:E___________;盆地:G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海域和海峡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我国最西端所在省区是___________,其中位于山脉 A和 B之间的盆地是__________。

本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本区人民在绿洲上发展了特色鲜明的_________农业。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能力提升”通过具体的“实战演练”,检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检验本节课堂学习是否达到“高效”。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D2. D3. C4. C5. D.6. B7. B8.(1)阿尔泰山脉天山昆仑山秦岭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2)渤海琼州海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干旱绿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