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群文阅读多文本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对比》课件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群文阅读多文本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对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450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9.png)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 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 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04从读到写,用“对比”
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
坚
利
其人弗能应也
道理
比喻自己说话办事前后相抵,不能自圆其说。 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前后相抵。
03拓展阅读,找“对比”
1 陶罐和铁罐 2 龟兔赛跑 3 东施效颦
主人公 特点 结果 道理 对比
阅读单
主人公 特点 结果 道理 对比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美观
《东施效颦》
西施
东施
美
丑
惹人喜爱
被人讥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 自己的形象才是明智之举,盲目模仿他人只会适得 其反。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 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 通过它,可以从复
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 丰富。在这座
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 五光十色的生活
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HANK YOU
不见踪影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善于 发现他人的优点,坦然面对自身的缺陷,相互尊重,才能和 谐相处。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学习教案.doc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学习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cd7dcfaa8956bec0975e3e2.png)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文本阅读,在阅读比较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强化对寓言故事的结构形式的掌握,从而学会抓故事主角、事情发展变化快速阅读寓言的方法。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3、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明白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找到几篇故事中的共同点;2.从故事中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怎么做。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从人物的言行中感受寓意师:课件出示寓言故事的关键词,学生猜。
并一一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总结。
师:记得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做了什么事吗?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傻)(二)进入新课1.师:我们来读读《汉人煮箦》,看看这个人又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寓言《汉人煮箦》)2.学生自由故事,思考: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3.生共同完成。
小:是啊,我了解个人物的行之后,知道他傻在哪儿,故事的道理就知道了,能从中受到启,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4.寓言的含。
(二)方法提示:1、寓言是故事,是故事就有⋯⋯(故事主角、故事化),故事的目的是⋯⋯(道理)。
2、同学速度稍快的默三篇寓言故事,看看它分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指名回答。
(四)小合作,完成:表寓言主角怎么想怎么做果《丑效》丑得西施也学着眉得更眉美丑,被人《猴子与》《邯郸学步》寓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五)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几篇故事是关于做事方面的,那除了这些,我们还学过关于哪些方面的故事?如:学习方面的《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做方面的《孔融让梨》(六)总结(七)作业设计课后多阅读寓言故事,从中联系实际进行交流。
(八)板书设计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丑妇效颦》《骆驼与猴子》不知变通《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教学反思群文阅读课的教学,我从刚开始对何为群文阅读的含义进行了解,到怎样教学都进行了观摩学习,因而在这节课上我努力的把学生推到前面,给他们创设一种自由的讨论交流氛围,力争让群文阅读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群文阅读一——趣读寓言故事
![群文阅读一——趣读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1627c4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5.png)
群文阅读一———趣读寓言故事何红艳(古蔺护家小学四川古蔺646500)【摘要】群文阅读寓言故事的教学,就是创造性地把寓言故事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寓言故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6-01群文阅读是把一些具有相同主题或结构等的文章组织到一起,让学生通过对这群文章的阅读,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阅读方式[1]。
寓言故事不同于普通的文章,它通过朴实,通俗易懂的故事,采用篇幅较小的文字说明,折射出小故事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
所以,群文阅读寓言故事教学涉及到的过程相对复杂、内容较多,会给教师、学生带来教学和学习上困难。
本文从教师对寓言故事的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提出个人的教学设计观点,寄希望能对群文阅读寓言故事教学有所裨益。
一、提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群文阅读设计出好的教学理念。
我们学过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例如:《杯弓蛇影》《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农夫和蛇》是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在民间广为流传,几近家喻户晓。
在这简短的故事中,我们大多能懂得其中的道理,有着很高的可读性。
“恋爱的狮子与农夫”也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
要从这短小的文字当中通过阅读去让学生理解、体会和感知当中蕴含的寓意,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积淀知识,仅凭学生泛泛而读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教学设计无法完成群文阅读寓言故事的学习任务,一定要有好的方法才行,我们只有通过选择群文阅读的阅读模式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手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寓言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2]。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会读寓言》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会读寓言》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07a5c081c758f5f61f67f9.png)
我会读寓言——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
2、在横向阅读中,发现寓言的写作手法,感知寓意的深远。
3、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
4、感受寓意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意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物的心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寓言的寓意。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纪昌学射》的寓言故事,知道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也大略的了解了《扁鹊治病》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扁鹊治病》这个故事。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了解扁鹊。
说到扁鹊,同学们对他知多少呢?(学生:不太了解)那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了解下扁鹊这个人吧!二、交流讨论,体会寓意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扁鹊一共去见了四次蔡桓公,每次去见蔡桓公时,他都会告诉蔡桓公的病情,并劝他尽早医治。
可是,蔡桓公有听扁鹊的话吗?(没有)扁鹊是名医,蔡桓公为什么不信任他呢?节下来,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扁鹊是怎么劝蔡桓公的?蔡桓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找出相关语段读一读,并用笔做上标记。
学生到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读一读。
2、师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读一读。
指导朗读:扁鹊的话要读出诚恳、有耐心,蔡桓公的话要读出不满、讥讽、自以为是等3、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劝说呢?(这是因为扁鹊他是个医德高尚的名医,当他知道蔡桓公有病的时候,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所以即使蔡桓公不信任他,他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劝说蔡桓公治病。
)4、出示扁鹊三次见蔡桓公的语段,指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里活动,体会他们两人不同态度,感受扁鹊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5、扁鹊一次次地告诉蔡桓公,让他尽早治病,蔡桓公都不听,当扁鹊第四次去见蔡桓公的时候,他却跑了(出示课件,让学生读),扁鹊为什么前几天跑到秦国去了?就在扁鹊掉头跑的时候,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呢?请同学拿出纸笔,动手写写吧!学生写完并汇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fe8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8.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选择五个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用时约20分钟。
2. 故事主题涵盖友谊、诚信、勤奋、勇敢等方面。
3. 故事难度适中,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4. 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针对每个故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喜爱程度。
3. 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五个寓言故事文本。
2. 相关寓言故事的图片或插图。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运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每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理解寓意。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讨论记录和读后感,分析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dd03a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b.png)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通常需要适应 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变化,通 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 社会。
04
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
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
激发想象力
寓言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情节,可以激发孩子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增进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寓言故事,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 进彼此的感情。
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寓言故事
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将寓言故事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特点:抽象概念寓言通常具有思辨性强、寓意抽象、语言 简练的特点,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抽象概念的意 义和价值。
03
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道德教育
培养良好品德
寓言故事通常蕴含着道德观念,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可以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如诚实、 勇敢、善良等。
增强责任感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常会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通过阅读 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增强他们 的责任感。
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 的寓意,向读者传递了丰富的道德、 伦理和人生哲理,对于培养人们的品 德、修养和处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2
寓言故事的分以动物为主角,通过 动物的言行和遭遇来传达人类社 会的道德、伦理和智慧。例如《 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等。
情境模拟
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孩子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 色,体验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 解和运用。
三年级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教案
![三年级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c9c6e72f60ddccdb38a058.png)
《陶罐和铁罐》阅读单
大轮船和小礁石
◎洪志明
对着只露出水面一点点的礁石,大轮船大声喊着:“喂!小不点!快闪开,再不走开,我可是会把你撞得粉碎。”
小礁石听后,笑着对大轮船说:“轮船大哥,你千万不要撞我!我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小,可实际上一点也不小,要是让我全露出水面来,可能是你的几千倍!”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一天天流逝(shì)着,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中,上面盖满了厚厚的渣(zhā)滓(zǐ)和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些人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duī)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yō),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陶罐被人捧起,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他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sù)、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他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他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五、的狼
1、发挥想象,把情节补充完整。2、这是一只怎样的狼?
六、拓展阅读。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yù)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xī)落他。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ruò)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语气。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
![群文阅读——读读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7ce65cfd15abe23482f4d60.png)
农夫 庄稼
禾苗
拔苗助长
农夫 树桩 兔子 守株待兔
商人 盒子 宝珠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共同点
借助一个小故事 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 的一种文章。 Nhomakorabea教: 陈先岭
掩耳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 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 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 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 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 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 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 ,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 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后人 用《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
。
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 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言是一个怪物,当她朝你走过来的时候, 是一个故事,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 间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 向简单,也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 回走几遍,我们既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 ,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fd6d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0.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择五篇不同类型的寓言故事进行群文阅读。
2. 分析每篇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五篇寓言故事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阅读五篇寓言故事。
2.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五篇寓言故事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寓言故事的特点。
4.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篇寓言故事的寓意,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5.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在阅读寓言故事过程中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寓言故事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把握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五、教学资源:1. 五篇寓言故事文本。
2. 教学PPT。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4. 学生阅读感悟分享模板。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五篇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难点:1.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五篇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五篇寓言故事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寓言故事的特点。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篇寓言故事的寓意,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baace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9.png)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在寓言这种文体语境下,所使用的修辞就是灵活地运用语言,更好地表现寓意,最终实现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目的。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群文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篇1:猪们的评议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般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
”(凡夫)寓言故事群文阅读篇2:苛政猛于虎春秋时期,朝廷政令残酷,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有些人没有办法,只好举家逃离,到深山、老林、荒野、沼泽去住,那里虽同样缺吃少穿,可是“天高皇帝远”,官府管不着,兴许还能活下来。
有一家人逃到泰山脚下,一家三代从早到晚,四处劳碌奔波,总算能勉强生活下来。
这泰山周围,经常有野兽出没,这家人总是提心吊胆。
一天,这家里的爷爷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这家人十分悲伤,可是又无可奈何。
过了一年,这家里的父亲上山采药,又一次命丧虎口。
这家人的命运真是悲惨,剩下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子俩商量着是不是搬个地方呢?可是思来想去,实在是走投无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老虎的地方有苛政,同样没有活路,这里虽有老虎,但未必天天碰上,只要小心,还能侥幸活下来。
于是母子俩依旧只有在这里艰难度日。
又过了一年,儿子进山打猎,又被老虎吃掉,剩下这个母亲一天到晚坐在坟墓边痛哭。
这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过泰山脚下,看到正在坟墓边痛哭的这个母亲,哭声是那样的凄惨。
孔子在车上坐不住了,他关切地站起来,让学生子路上前去打听,他在一旁仔细倾听。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434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a.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寓言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归纳总结,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寓言故事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走进寓言故事,领略智慧人生。
2. 教学目标篇目:《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刻舟求剑》、《农夫和蛇》、《猫和老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教学难点:(1)分析寓言故事,理解深层含义。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寓言故事。
3.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2课时: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第3-4课时:学习《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
(3)第5-6课时:学习《刻舟求剑》、《农夫和蛇》。
(4)第7-8课时:学习《猫和老鼠》。
(5)第9-10课时:总结寓意,进行拓展阅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能力提高评价:评估学生在分析寓言故事、提取寓意、表达观点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七、课后作业1. 阅读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了解其寓意。
2. 写一篇寓言故事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64b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a.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四则寓言的阅读, 学会阅读寓言, 体会寓意的深远和丰富。
2、感知寓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尝试用寓言讲道理。
本质议题学习寓言的方法议题综述“走进寓言故事”是一节群文阅读课, 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 以粗读略读为手法, 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 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
教学思路首先, 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寓言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 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 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
其次, 尽量减少教师的提问和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 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最后, 通过渗透一些阅读策略,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 在阅读实践中选择、分析、整合信息。
文本组织《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狮子和蚊子》、《驴子的坏主意》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 激发兴趣1.猜谜游戏。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老师给你们一些信息, 你们根据信息猜寓言故事的题目。
让学生自由的说与寓言有关的成语(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剑)2.揭示寓言: 寓言是借助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一种文章。
3.板书课题《走进寓言》。
(一)二、阅读指导:(二)同学们, 在寓言故事里, 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读寓言, 能使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会使我们的头脑变得聪明起来, 会让我们充满智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寓言故事, 在这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吧!今天我们聊聊寓言。
(三)开门见山, 说明阅读任务,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寓言大比拼, 学习四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狮子和蚊子》、《驴子的坏主意》。
1、教读寓言步骤:2、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井底之蛙》。
(1)请快速默读课文。
板书: 读(2)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 讲(3)从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板书: 悟2、小结: 学习寓言的方法: 读、讲、悟(三)学生实践过程。
第24课《寓言四则》群文阅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4课《寓言四则》群文阅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7264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f.png)
超 能自主疏通文意,掌握后两则的重点字 出 音字义,通过添加的言行神态心理等描 标 写,把握寓言的寓意。 准 符 能自主疏通文意,掌握后两则的重点字 合 音字义,把握寓言的寓意。 标 准
低 疏通文意,不能掌握后两则的重点字音 于 字义,把握寓言的寓意。 标 准
环节二: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寓” 理于言 (针对目标二)
归纳文体特征,明确剧本
目的。
寓言
概括情 节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与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环节一:找-“寓”“众”不同 (针对目标一)
评价任务
活动展开
知特征——明目的
活动1:根据故事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完成任务单1的表格。
速读课文,抓关键词,根 速读要求: 据故事情节用简练的语言 (1)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0字,阅读全文用时约3分钟。 概括故事内容,分析形象,(2)勾画出关键词句(人物、活动、结果…… )
寓言文体特征:一是以简短的故事呈现;二是主人公可以是人或者人格化的事 物;三是能够给人启示,具有强烈的劝喻性和讽谏性。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环节二:品-“寓” 理于言 (针对目标二)
评价任务
活动展开
品言行——明寓意 比较阅读《穿井得一 人》《杞人忧天》, 疏通文意,把握寓意。
《穿井得一人》 112个字
《杞人忧天》193 个字
古希腊《伊索寓言》 古希腊《伊索寓言》先秦《吕氏春秋》 先秦《列子》
赫尔墨斯、雕像者
赫尔墨斯:天神 雕像者:凡间的商人
蚊子、狮子、蜘 蛛
蚊子:弱者 狮子:强者 蜘蛛:弱者
丁氏、传之者、 宋君
丁氏:平民 传之者:平民 宋君:统治者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1be9c58b90d6c85ed3ac61c.png)
船剑
刻舟求剑
共同点
借助一个小故事 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 的一种文章。
zé
汉人煮箦 竹编床席
汉中有一个人到吴地去,在宴会上吃 了用竹笋做的菜,觉得十分可口,就问: “这是什么东西?”当地人告诉他:“这 是竹子。”
这位北方人回到家,想起了那道菜,越 想越觉得滋味不错,就把床上的竹席拿去 煮了,可是怎么也煮不烂。于是他对妻子 说:“吴地的人真是狡诈,竟然这么骗 我!”
皱眉美 眉
被别人讨
厌
寓言 人物 《丑妇 丑妇 效颦》
《猴子 骆驼 与骆驼 》 《邯郸 学步》
寓意
怎么想 怎么做 结果
觉得西施 也学着皱 显得更丑,
皱眉美 眉
被别人讨
厌
认为猴子 也学着上 洋相百出, 跳舞好看 台跳舞 被棍棒赶
跑
寓言 人物 《丑妇 丑妇 效颦》
《猴子 骆驼 与骆驼 》 《邯郸 燕国青年 学步》 人
• 2.思考:三则故事分别讲了一件 什么事?
主要内容
谁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怎 样?
寓言 人物 《丑妇 效颦》
《猴子 与骆驼 》 《邯郸 学步》
寓意
眉 怎么想 怎么做 结果厌
寓言 人物 《丑妇 丑妇 效颦》
《猴子 与骆驼 》 《邯郸 学步》
寓意
怎么想 怎么做 结果
觉得西施 也学着皱 显得更丑,
主要内容
谁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怎 样?
一位北方人因为吃到竹笋做的菜, 便把自己家的竹席煮了,结果怎么 煮也煮不烂。
人物 怎么想 怎么做
结果
《汉人煮箦 》 阅读单
一个北方人
觉得吴地的竹笋好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读寓言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
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寓意,进一步感悟寓言的特点,尝试仿编寓
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人物行为、人物对比和故事情节的变化中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学习从人物行为中感悟寓意。
1、猜成语,说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印象。
2、读故事,讲故事,从人物行为中感悟寓意。
自读《坐井观天》,说说故事中的青蛙和小鸟他们眼中的天分别有多大,并说说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二、在对比阅读中探究寓意。
1、回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回顾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及寓意。
2、对比阅读中体会《大轮船和小礁石》的寓意。
(1)自读《大轮船和小礁石》,分小组研究:故事是怎么对比着告诉我们道理的。
(2)交流汇报。
三、仿编故事
运用对比手法仿编寓言故事。
四、猜故事,明寓意。
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和结局,感悟寓意。
五、小组共读寓言,交流寓意。
1、自读寓言故事,与小组同伴交流自己得到的启示。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感悟阅读寓言故事的好处。
〔群文资料〕
大轮船和小礁石
洪志明
对着只露出水面一点点的礁石,大轮船大声喊着:“喂!小不点!快闪开,再不走开,我可是会把你撞得粉碎。
”
小礁石听后,笑着对大轮船说:“轮船大哥,你千万不要撞我!我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小,可实际上已点也不小,要是让我劝露出水面来,可能是你的几千倍!”
大轮船一点也不相信有人会这么谦虚,把自己的大部分隐藏起来,只露出一小点而已。
它看小礁石也没有要闪开的样子,边生气地往它头上撞过去。
谁知只听见“咔嚓”一声,大轮船便粉身碎骨,连后悔都来不及;而小礁石任然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不留余地的狼
陈仓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
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
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心想,再也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里逃生。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
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别说羊,与兔子大小接近的狐狸、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
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
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
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
驴子的坏主意
《伊索寓言》
从前,有各商人在镇上买了很多盐。
他把盐装进袋子里,然后装载于驴背上。
“走吧!回家吧!” 商人拉动缰绳,可是驴子却觉得盐袋太重了,便很心不甘情不愿的走着。
城镇与村子间隔着一条河。
在渡河时,驴子东倒西歪的跌到河里。
盐袋里的盐被水溶掉,全流走了。
“啊!盐全部流失了。
唉!可恶!多么笨的驴子呀!” 商人发着牢骚。
可是驴子却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行李减轻了。
“这是个好办法,嗯!把它记牢,下次就可以照这样来减轻重量了。
” 驴子尝到甜头,商人却一点也没有发觉。
第二天,商人又带着驴子到镇上去。
这一次不是盐,而是棉花。
棉花在驴背上堆的像座小山。
“走吧!回家!今天的行李体积虽大,可是,并不重。
” 商人对驴子说,并拉动了缰绳。
驴子一副很重的样子,慢吞吞的走着。
不久又来到河边,驴子想到昨天的好主义。
“昨天确实是在这附近,今天得做的顺顺利利才行!” 于是,驴子又故意滚到河里。
“顺利极啦!” 这时驴子虽然想站起来,但突然觉得没办法站起来。
因为棉花进水之后,变的更重了。
“失算了,真糟糕!” 驴子边哼哼的嘶叫着,边载着浸满水而重的行李,走回村子去。
耍聪明的驴子,只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最终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