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7303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c.png)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1. Holliday-Segar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ml/每千克体重/天× 体重(kg)
这是最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大于10kg的情况。
2.同时考虑体重和体表面积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0ml/m²/天× 体表面积(m²)
体表面积可以根据Du Bois公式计算:
这个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在10kg以下或者肥胖儿童。
3.考虑液体丢失量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润肠液体需求 + 皮肤液体需求 + 应急液体需求 + 输液需求
a.润肠液体需求:
这是指儿童口服补液的液体需求。
根据润肠剂包装上的说明计算。
b.皮肤液体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皮肤失水量为60-100ml/m²/天。
根据体表面积
计算。
c.应急液体需求:
如果儿童出现呕吐、腹泻、高热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应急
补液。
d.输液需求:
如果儿童体液丢失较多,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输液速率和时间。
这些是一些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但是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液,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补液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儿童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4b79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4.png)
补液量计算公式范文一、基础液体需求:基础液体需求是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基本补液量。
基础液体需求的计算一般应根据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1. Holliday-Segar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儿童,计算的结果是24小时内所需总液体量。
计算公式如下:基础液体需求(ml)= 100ml/kg × 体重(kg)for 1st 10kg+ 50ml/kg × 体重(kg)for 2nd 10kg+ 20ml/kg × 体重(kg)for each kilogram above 20kg2. Mifflin-St. Jeor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成年人,用于计算静息代谢率。
计算公式如下:男性:10 × 体重(kg)+ 6.25 × 身高(cm)- 5 × 年龄(岁)+ 5女性:10 × 体重(kg)+ 6.25 × 身高(cm)- 5 × 年龄(岁)- 1613. Harris-Benedict公式:该公式也适用于成年人,用于计算基础代谢率。
计算公式如下:男性:66.5 + 13.75 × 体重(kg)+ 5 × 身高(cm)- 6.75 ×年龄(岁)女性:655.1 + 9.56 × 体重(kg)+ 1.85 × 身高(cm)- 4.68× 年龄(岁)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基础液体需求的计算公式,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失液量:失液量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液体的流失。
失液量的计算是通过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损失的液体类型等因素进行。
1. Holliday and Segar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儿童,计算24小时内所需要的失液量。
计算公式如下:失液量(ml)= 4ml/kg × 体重(kg)for 1st 10kg+ 2ml/kg × 体重(kg)for 2nd 10kg+ 1ml/kg × 体重(kg)for each kilogram above 20kg2.预估失液量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成人,根据损失的液体类型进行计算。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fd62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e.png)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临床补液是指通过给予患者静脉输液的方式,以提供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维持血液循环和细胞内液体平衡的治疗方法。
临床补液公式是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临床实际情况,计算出每天所需的补液量和成分的计量比例的公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补液公式并进行分析。
一、临床补液公式1. Holliday-Segar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一般的成年人和儿童,用来计算每天所需的总补液量。
计算公式为:总补液量(ml/24h)= 体重(kg)× 系数系数:对于头50kg体重的患者,系数为4ml/kg/h;对于每超过50kg的额外体重,系数为2ml/kg/h。
2. Watson公式该公式适用于肥胖患者,用来计算每天所需的总补液量。
计算公式为:总补液量(ml/24h)= 体重(kg)× 系数系数:对于男性患者,系数为2.4ml/kg/h;对于女性患者,系数为2.1ml/kg/h。
3. 临床液体球量(Clinical Fluid Bolus, CFB)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休克或失水等需要快速补液的患者,用来计算初始的液体球量。
计算公式为:液体球量(ml)= 体重(kg)× 系数系数:对于休克患者,系数为30ml/kg;对于失水患者,系数为10-20ml/kg。
二、临床补液分析1.补液量的计算补液量的计算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生理状态,以及补液的目的(维持血容量、治疗失水等)来确定的。
Holliday-Segar公式和Watson公式是常用的计算总补液量的公式,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公式。
在计算补液量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
2.补液成分的选择补液成分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补液主要包括平衡盐溶液、葡萄糖溶液和胶体溶液等。
根据患者的体液失衡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补液成分和比例。
3.补液速度的控制补液速度是指每小时输注的液体量。
补液速度的选择主要考虑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生理参数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并发症。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之欧阳歌谷创作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之欧阳歌谷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5c12b2d770bf78a642954be.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l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 (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 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631538a216147917112882.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63cc49ddccda38376baf6f.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4f45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3.png)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术中补液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液体,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补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术中补液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补液量: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失血量、手术的性质和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根据体重计算补液量的公式为:补液量(ml)= 体重(kg)× 每日液体需求量(ml/kg/天)× 手术小时数。
2.补液种类的选择:常用的术中补液种类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晶体液可以分为平衡盐溶液、普通盐溶液、乳酸林格液等,用于补充患者的电解质和水分。
胶体液可分为白蛋白、羟乙基淀粉、明胶等,常用于补充患者的胶体渗透压。
3.补液速度的控制:补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补液速度应以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为目标,避免快速过量补液导致容量超载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4.监测补液效果: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尿量等及时评估补液效果。
如果发现存在补液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应及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5.减少补液中的电解负荷:术中补液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补液液体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以减少电解负荷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合理调整补液种类和浓度,减少钠、氯、钾等电解质的输入。
6.避免术中低渗血细胞悬浮液(HES)的使用:术中尽量避免使用低渗HES,减少其对肾功能的不良影响。
7.考虑术中出血的影响:术中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补充液体,还要考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以保证血液凝固功能的正常。
8.根据术中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液方案:术中补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包括患者原有疾病、术前用药情况、手术性质和术中的生理变化等。
9.注意避免补液过度:补液过度可能导致组织或器官水肿,影响术中和术后的恢复。
因此,在术中补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补液过量。
10.与术中其他操作的密切配合:术中补液过程中需与术中其他操作的进行密切配合,如输血、药物使用等,以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烧伤液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烧伤液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585a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d.png)
烧伤液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烧伤患者的液体补液量计算公式是根据Parkland公式来计
算的。
Parkland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烧伤液体补液量的方法,它基于烧伤面积和体重。
公式如下:
液体补液量(ml)=烧伤面积(%)×体表面积系数×体重(kg)
其中,烧伤面积是以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体表面积
系数根据烧伤程度而定,体重是指患者的体重。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患者的身体表面积计算烧伤面积的百分比。
常用的计
算公式有九分法、Wallace公式等。
九分法是根据患者年龄和
身高来计算烧伤面积百分比的方法,可以参考相关的九分法计
算表格或工具进行计算。
2.根据烧伤程度来确定体表面积系数。
一般情况下,轻度烧
伤(一度烧伤)可以取体表面积系数0.5,中度烧伤(二度烧伤)可以取体表面积系数1,重度烧伤(三度烧伤)可以取体表面
积系数2。
3.记录患者的体重,单位为千克。
4.根据公式插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烧伤液体补液量。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仅适用于成年患者,并且仅用于初始液体复苏的计算。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指标的变化,还需要根据临床判断和医生的指导调整液体补液量。
因此,在使用该公式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判断和计算。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631538a216147917112882.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fc89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b.png)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静脉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液体,以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在临床护理中,合理计算静脉补液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来计算的。
通常情况下,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静脉补液量 = 体重(kg)×丢失的体液量(ml/kg)。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体重的准确性,体重是计算静脉补液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确保患者的体重数据准确无误。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体重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或者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来估算体重。
2. 丢失的体液量的确定,丢失的体液量是指患者由于呕吐、腹泻、手术等原因导致的体液丢失量。
在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丢失的体液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丢失的体液量。
3. 静脉补液种类的选择,静脉补液种类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葡萄糖酸钠溶液等。
在计算静脉补液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丢失的体液成分来选择合适的静脉补液种类。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补液量计算方法,例如:1. 休克患者的静脉补液量计算,对于休克患者,静脉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休克程度和循环动力学状态。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来确定静脉补液量。
2. 儿童静脉补液量的计算,对于儿童患者,静脉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儿童静脉补液的常用计算公式来确定静脉补液量。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来计算静脉补液量,并且在给予静脉补液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静脉补液量和速度,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总之,静脉补液量的计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静脉补液量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定理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f04e51ad51f01dc381f11a.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79952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e.png)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是指通过静脉输液来为患者补充体液和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液体疗法的补液计算公式根据患者的体重、液体需求和所处的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及详细说明。
1. Holliday-Segar公式
Holliday-Segar公式是一种常用的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适用于
儿童和成人。
该计算公式将每日的基础液体需求按照小时数平均分配,以
体重为单位计算。
公式如下:
每日液体需求(ml) = 100ml/kg体重/24小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
例如,在昏迷、烧伤或
创伤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液体的输注速度。
2.霍尔-杜瓦尔公式
霍尔-杜瓦尔公式适用于成人患者,在严重感染或创伤等情况下补液。
该公式将每日的基础液体需求按照小时数和体重分配。
公式如下:每日液体需求(ml) = 4ml/kg体重/小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
例如,在昏迷或高温环
境下,需要增加液体的输注速度。
3.高分子溶液补液
高分子溶液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患者体液和营养的方法。
在高
分子溶液补液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补液量的公式可根据下述情
况进行调整:
-补液量(g/天)=目标纤维蛋白原浓度(g/L)*目标纤维蛋白原欧州旁路(g)
-补液量(g/天)=目标白蛋白浓度(g/L)*目标白蛋白欧州旁路(g)。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d349320912a216147929c6.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如何为缺水病人补液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如何为缺水病人补液](https://img.taocdn.com/s3/m/e245860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a.png)
水、钠失调的患者常因原发疾病而出现呕吐、腹泻及食欲降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
向患者说明食物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观察其摄食情况,鼓励患者进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膳食纤维的流食及半流食,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若患者过度疲劳,因协助进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
thank you
累计损失量:高渗性缺水以5%葡萄糖溶液为主;低渗性缺水以生理盐水为主, 严重者可适当补充高渗盐溶液;等渗性缺水首选平衡盐溶液
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丢失的成分配置:如高热、出汗或经呼吸道丢失水分主 要补充5%葡萄糖溶液,如丢失消化液主要补充平衡盐溶液
三.补液方法
为保证治疗效果,补液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一.补液量计算
医生最终为王先生开具医嘱,今天共输液3500ml
你相信吗?同样的液体不同的护士去输液,可能会为给病人的病情 带来不同的结果
护理工作不是盲目的执行医嘱,而是有理有据,有思考地正确的执 行正确的医嘱
二.液体种类 (补液的种类取决于水钠代谢失调的类型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生理需要量: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5%~10%的葡萄糖溶液1500ml,10 %氯化钾20~30ml
补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减少受伤的危险
a 加强安全防护,移去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减少意外受伤的危险 b 定向力差或意识障碍者,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强床栏、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 防止意外发生 c 应定时监测血压,血压低或不稳者,告知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以免因体位性 低血压或眩晕而跌倒受伤
补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
先快后慢
交替输入
尿畅补钾
补的神志,脱水征有无改善,生命体征的变化 血常规,尿常规,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值,血清电解质化验单的结果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之欧阳家百创编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之欧阳家百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c9a1af53ec3a87c24128c486.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l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 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 (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 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 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 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f7794970912a216147929b8.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db3c3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法:
1.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其中,累计损失
量是指从发病到开始治疗这段时间内总的液体损失量,额外损失量是指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额外丢失量,正常需要量则是按照生理需要给予的液体量。
2.另一种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测得的血钠值来计算:补液量(ml)=[测得的血
钠值(mmol/L)-正常血钠量(mmol/L)]×体重(kg)×4。
为避免过量补液,应分两天分
别补充补液。
在计算每日人体补液量时,还需要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以及液体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
同时,补液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等,以确保补液的安全和有效。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b93a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2.png)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在医疗过程中,补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而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出合适的补液总量。
以下是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 = 体重(kg)×(目标血容量 - 当前血容量)×血容量系数
其中,“目标血容量”指的是患者应当达到的血容量水平,“当前血容量”则是患者目前的血容量水平,“血容量系数”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的一个系数,一般为0.02~0.04。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补液总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补液种类和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补液过量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补液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1 -。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bc31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对于一般脱水患者,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累积损失量+ 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每日约 1500 2000ml(可按体重计算,一般为 20
40ml/kg/d)。
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估算。
继续丢失量:包括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等)、创面渗出、引流等。
2. 烧伤患者补液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l(晶体液)+ 烧
伤面积(%)×体重(kg)×0.5ml(胶体液),这是伤后第一个 24 小时的补
液量,其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一般为 2:1,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m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补液量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如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以及治疗中的反应(如血压、心率、
尿量等)进行调整。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83625f79ec3d5bbfd0a7460.png)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分钟内滴完。
7、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小时补足,为1/2总量。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轻30-50ml/kg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重100-120ml/kg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腹泻病 10-40ml/kg/d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 60-80ml/kg/day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等渗:2 :3 :1溶液(1/2张)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溶液(2/3张)高渗:2 :6 :1溶液(1/3张)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腹泻 1/3-1/2张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 1/4-1/5张溶液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8-12小时内,8-10ml/kg/h轻中度脱水分二步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内,5ml/kg/h(脱水程度)一步:扩容阶段 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总量<300ml),30-60分钟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电解质的补充1、钠 2、钾 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1、按公式计算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四、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静脉输入的,因其无渗透张力,输入静脉可使RBC膨胀、破裂,引起急性溶血。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GS和10%GS,主要供给水分(由呼吸、皮肤所蒸发的(不显性丢失)及排尿丢失的)和供应部分热量,并可纠正体液高渗状态,但不能用其补充体液丢失。
5%GS为等渗溶液,10%GS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肌细胞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注:10%GS 比5%GS供给更多热量,虽其渗透压比5%GS高1倍,如由静脉缓慢滴入,Glucose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代谢,其效果基本与5%GS类似。
Glucose输入速度应保持在0.5-0.85g/kg*h,即8-14mg/kg*min。
)(2)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体液丢失)、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但不能用其补充不显必丢失及排稀释尿时所需的水。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溶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钠和氯量各为154mmol/L,很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而氯比血浆浓度(103mmol/L)高。
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NaHCO3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2)高渗氯化钠溶液:常用的有3%NaCl和10%NaCl,均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NaCl主要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NaCl多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1.4%溶液为等渗液,5%为高渗液。
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静脉推注。
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4)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两种。
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2%~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可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3)混合溶液:为适应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补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组成及配制见以下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制:几种混合液的简便配制 (ml)溶液种类 5%(10%)GS 10%NaCl 5%SB1:1液 500 201:4液 500 102:1液 500 30 472:6:1液 500 10 162:3:1液 500 15 254:3:2液 500 20 33注:为了配制简便,加入的各液量均用整数,配成的是近似的液。
2:6:1液 500 10 162:3:1液 500 15 254:3:2液 500 20 332:6:1液 100 2 32:3:1液 100 3 54:3:2液 100 4 7液体 G S 盐 5%SB 张力2∶3∶1 100 3 5 1/24∶3∶2 100 4 6 2/32∶1 100 7 9 等张1∶1 100 5 1/21∶4 100 2 1/51/3张液 100 3 1/31/4张液 100 2.5 1/4混合液组成及用途5%GS 0.9%NaCl 1.4%SB 渗透压用途2:1含钠液 2 1 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溶液 3 2 1 1/2张等渗性脱水 4:3:2溶液 3 4 2 2/3张低渗性脱水 2:6:1溶液 6 2 1 1/3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液指NS及GS各1份,为 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 :4液指NS 1份,GS 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1.4%NaHCO3)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五、小儿补液目的1 调节循环系统液体量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额外损失量2 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PH,K+,Na+ ,Cl¯,Ca²+, HCO3¯胶体渗透压[静脉输液的目的]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及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使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关键]一、液体量:影响因素:修复,生长发育;术后低蛋白血症;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多;体温每升高10C----------液体量增多10%日需量:10kg 10kg 10kg100ml 50ml 20ml每100ml液体: 10%glucose 80ml 0.9%N.S 20ml 10%KCl 1.5ml术后当天液体量为需要量的70% ,应包含止血,抗感染,维生素等若术中检查或术后钾低则可立即补钾,否则……一般术后第一天开始补钾(禁饮食者)术后第一天补全量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及脱水性质相关如:轻度中度重度5%体重 5-10 10-15新生儿因为其血液中H+ Cl- Na+ K+ P均高HCO3¯低,7天后K+才趋于正常。
所以:1 24小时内不需补液,除外外科疾病2 3天内代谢较低,补液量为60-100ml/kg3 7天后补液量可增至100-120ml/kg4 4天内不补Na+ Cl- 可补NaHCO3 和、7天内不补K+5 1-2天内不补电解质二、能量:0--1岁 100kcal/kg 以后每增加三岁能量需要量低减10kcal/kg三、电解质1. 应该补充的等渗含钠液量=(正常值-测量值)*体重*4一般而言,开始只补充一半量,再酌情继续补充2. 低钾时应该补充的等渗含钾液量=(正常值-测量值)*体重*0.6一般而言,开始只补充一半量,再酌情继续补充3. 10%葡萄糖酸钙 0.3ml/kg*d输血后常规要补钙 10%葡萄糖酸钙 1ml/100ml血4. 25%硫酸镁0.2-0.4ml/kg*次(成人4-10ml/次)1-2次/周用5% or.10%GS稀释成1%浓度后缓慢静滴。
四输液速度婴幼儿7-9ml/kg*h(2gtt/min)心衰<6ml/kg*h休克约18-20ml/kg*h成份,输液速度重度或中度脱水伴外周循环不良者,先用等张2:1液(2份0.9%氯化钠:1份1.4%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20 ml /kg,于30min至1h静脉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