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1完整(重庆大学版)64533ppt课件

工程力学1完整(重庆大学版)64533ppt课件
• (2)屈服阶段(bc段) • (3)强化阶段(cd段) • (4)局部变形阶段(de段)
出版社 经管分社
图5.14
28.04.2020
.
86
工程力学
• (5)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图5.15
28.04.2020
.分社
• 5.5.2 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 (3)构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 4.2 可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 (1)连续性假设
28.04.2020
.
67
工程力学
• (2)均匀性假设 • (3)各向同性假设 • (4)小变形假设 • 4.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 (1)拉伸和压缩 • (2)剪切 • (3)扭转 • (4)弯曲
28.04.2020
出版社 经管分社
28.04.2020
.
1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主 编:陈天富 冯贤桂
出版社 经管分经社管分社
ISBN-978-7-5624-4419-0
28.04.2020
.
出版社
2
工程力学
出版社 出经版管社分社经管分社
绪论
• 0.1 工程力学的研究任务及内容
• 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构件 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学科,它主要包括
• 1.5.2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
• (1)柔性约束
• (2)光滑接触面约束
28.04.2020
.
23
工程力学
出版社 经管分社
图1.20
28.04.2020
.
24
工程力学
28.04.2020
出版社 经管分社
图1.21
.
图1.22 25

重庆大学853流体力学考点勾画

重庆大学853流体力学考点勾画

重庆大学2022年城市建设与环境学院《流体力学》考研大纲第一章绪论:表面张力不考。

流体的内摩擦阻力计算题要考。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浮体,潜体不考,本章的一些证明不考(如压强公式的证明)第三章*(重点章)一元流体动力学:1、考试重点章节,动量方程为重点。

2、水头线不考,气体部分的总压线和全压线不考。

气体能量方程(供暖,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

3、恒定平面势流问题:关于应力和应变率的关系不考,关于微团的流动只需了解,需知道液体微团运动的意义,恒定平面势流中势流的叠加不考,流函数,势函数的关系重点(必考)。

4、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方程的意义要会写,紊流的基本方程,要知道平均值,切应力如何产生要知道。

第四章流动阻力的能量损失:1、只考普朗特假设,粗糙雷诺数,层流底层厚度,局部阻碍相互干扰要了解比较透彻。

水击不考。

2、切应力计算公式(层流圆管切应力τ)需了解,紊流运动中了解概念,普朗特假设不考。

3、绕流阻力:什么叫绕流阻力,如何产生的?边界层分离的概念要考。

第五章孔口,管嘴,管路闸孔:计算一般不考(非重点,但需了解)1、孔口,管嘴环状管网,闸孔不考,但枝状管网,串,并联要考。

2、管网的水力计算: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不考,枝状管网需了解。

3、堰流、闸孔出流不考,水击不考。

4、气孔射流(稳定射流)计算不考,概念要考(如什么叫质量流速)。

第六章射流与扩散:重点掌握射流特征,其余不考。

1、射流计算不考(市政工程,供暖,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不用看射流,其他专业要了解它的概念)。

扩散不用看。

第七章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基础:1、微团运动不考,但微团的运动分为平动和转动和变形运动要记牢。

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不考,应力不考,应变率不考第八章绕流,平面势流*(重点章):涡流运动的性质不考。

掌握判断势流的叠加,流函数和势函数必考计算题。

差分法不考。

第九章气体动力基础(除供暖,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其他专业不用看):等温管路不考,绝热管路不考,只考可压缩气体方程。

重庆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试卷(完整版)

重庆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试卷(完整版)

重庆⼤学基础⼯业⼯程试卷(完整版)⼀、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的加⼯,使其发⽣变化,最终形成新的⽣产⽅式。

2.IE的⽬标是、、,获得。

3.IE的功能是对⽣产系统进⾏、、和。

4.标准资料按标准资料的内容分类,可分为(1) ,(2) ,(3) 。

5.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1) ,(2) ,(3) ,(4) 。

6.动作分析的⽅法可以分为两⼤类:(1) ,(2) 。

7.程序分析的步骤⼤致可以分为(1) ,(2) ,(3) ,(4) ,(5) ,(6) ,等六⼤步骤⼆、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的⽅框内。

)1.⽬视管理是()的⽣产活动:A. 以清晰的、标准化的视觉显⽰信息,落实定置设计B. 采⽤与现场⼯作状况相适应的信息传导信号,以便能及时地控制⽣产作业C. 利⽤形象直观,⾊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D. 将与现场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作标准,时间标准公布于众,展⽰清楚2.在进⾏作业测定时,选择⼀个()是很重要的。

A.标准速度B.标准动作C. 合格⼯⼈D. 熟练⼯⼈3.制定标准时间最科学、客观、令⼈信服的⽅法是()A.经验判断法B.统计分析法C.作业测定法D.⼯作衡量法4.利⽤⼿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A伸⼿ B. 移物 C. 握取 D. 持住5.利⽤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称为()。

A.握取B.装配C.拆卸D.使⽤6.动素握取的形象符号为()A B. C. D.7.动素装配的形象符号为()A. B. C. D.8.动素移动⼯件的形象符号为()A. B. C. D.9.消耗性动素为()A. 伸⼿、移物、持住B. 计划、休息、延迟、故延C. 装配、检查、使⽤D. 检查、寻找、预定位10.双⼿的动作应该()A.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B.不同时空闲C.反向并同时进⾏D.同时⽽对称11.⼯具、物料应()A. 放在固定的位置B.布置在⼯作者前⾯近处C. 依最佳之顺序排列D. 置于固定处所及⼯作者前⾯近处,并依最佳的⼯作顺序排列12.在机器加⼯的过程中,()的⼯作是为了保证机器加⼯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对⼯件本⾝的变化不直接起作⽤,因此应尽量减少这部分⼯作所占的时间。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3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3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3.单元分析 • 单元分析包括位移模式选择,单元力学分析两个内容。 • 位移模式也称位移函数或插值函数,在有限元位移法中是 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再由这些节点位移插值得到单 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值。单元的位移模式一般采用多项式, 因为多项式计算简便,并且随着项数的增加,可以逼近任 何一段光滑的函数曲线。 • 单元力学分析 根据所选单元的节点数和单元材料性质, 应用弹性力学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得到单元刚度矩阵。由 于连续体离散化后假定力是通过节点在单元间传递的,因 此要利用插值函数把作用在单元上的体积力、面积力和集 中力按静力等效原则移到节点上。
Hale Waihona Puke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5.结果后处理和分析 • 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位移矢量后,由几何和物理关系可以 得到应变和应力。 • 由于应变(应力)来自位移的微分可能导致单元间应力不 连续,这会使应力计算误差较大,要在节点附近进行平均 化处理。 • 通过后处理还可得到位移、应变和应力的最大最小值及其 所在位臵以及主应力、主应变或其它定义的等效应力。 • 结果的输出可以应用图表、动画等各种方式。最后还要对 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等等。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第三章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如果挠度与板厚相比不再为小量如金属板当挠度如果挠度与板厚相比不再为小量如金属板当挠度ww与板厚tt的关系在范围内板的中面应变就不能忽略如图的关系在范围内板的中面应变就不能忽略如图35所示面内的两个自由度也要一并考虑所示面内的两个自由度也要一并考虑导致单元的每个节点上a四边形弯曲单元b三角形弯曲单元图34薄板弯曲单元导致单元的每个节点上就要有五个自由度此类单元一般称为薄板单元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矿山岩石力学(1)

矿山岩石力学(1)
岩体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岩体, 研 究岩体在力场作用下, 所发生的变形、破 坏和移动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 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矿山岩石力学(1)
1.岩体力学研究的内容:
• 岩体的地质特征 • 岩块、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 岩体的力学性质 • 岩体中天然应力 • 岩体中重分布应力 • 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 工程处理与加固
矿山岩石力学(1)
六、岩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岩体力学与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和流变力学等有着纵 向联系。人们运用这些理论使岩体力学得到发展。 2、岩体工程的围岩赋存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因此,岩 体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地质力学有着十分密 切的联系。 3.岩体力学是为解决岩体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服务的,这些 工程学科包括:采矿和其它地下空间工程、交通工程、水 电工程和基础工程等。因此,岩体力学是各1)
2.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研究法 研究岩块和岩体的地质与结构特征, 为岩体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地质模型和地质资料。
•试验法 为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分析计算提供必要的物理 力学参数。
•数学力学分析法 通过建立岩体力学模型和利用适当的 分析方法, 预测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稳定性,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定量依据 。
矿山岩石力学(1)
二、岩体的特征
岩体既不是理想的弹性体, 也不是典型的塑 性体, 既不是连续介质, 又不是松散介质, 而是 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地质体, 这就造成了研究它的 困难性和复杂性。因此, 只用一般的固体力学理 论尚不能完善解决岩体工程中的所有问题。
矿山岩石力学(1)
三、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在此阶段更加深入地研究岩石的破坏机理。
矿山岩石力学(1)

断裂力学精品文档

断裂力学精品文档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 第三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第四章 疲劳裂纹扩展 第五章 复合型裂纹的脆性断裂理论 附 录 弹性力学基础
一、引例
第一章 绪 论
s
s s [s ]
s
2a
2b
s
2a
s
s max
s
1
2
a b
Inglis(1913)
s
?
第一章 绪论
用分子论观点计算出绝大部分固体材 料的强度103MPa,而实际断裂强度 100MPa?
裂力学,断裂动力学和界面断裂力学。
五、断裂力学的任务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裂纹体的应力场、应变场与位移场,寻 找控制材料开裂的物理参量;
2.研究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韧性指标 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数值及测定方法;
3.建立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断裂准则;
4.含裂纹的各种几何构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 控制材料开裂物理参量的计算。
一、Griffith理论
3.Griffith理论
s
1) b厚度板开裂前后应变能增量
V
s 2 πa2b A2ab πs 2 A2
E
4Eb
A:裂纹单侧自由表面面积
2a
2)表面自由能
ES 4ab 2A
s
V ES πs 2 A 2
A A 2Eb
2.2 断裂力学的能量方法
一、Griffith理论
4.1954年1月10日英国大型喷气民航客机彗星号坠 落,同时期共三架坠落;
第一章 绪论
二、工程中的断裂事故
5.1958美国北极星号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壳体爆 炸;
6.1969年11月美国F3左翼脱落; 7.1972年我国歼5坠毁; 8.近年来桥梁、房屋、锅炉和压力容器、汽车等

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答案(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答案(重庆大学)

第一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土的可松性系数在土方工程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答:土的可松性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土方量的平衡调配、计算运土机具的数量和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影响。

2、试述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原因?答: a.土质,土质粘聚力越大边坡越稳定,边坡可陡些;b.挖土深度,深度越大,产生滑移土体越重,边坡越不稳定;c.施工期边坡上的荷载,动荷载静荷载增加了边坡的剪应力;d.土的含水率及排水情况,土的含水率越大,土体自重增加土体抗剪强度下降;e.边坡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越长边坡越稳定。

3、水泥土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因素:水泥土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墙背填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大小、活荷载分布及大小、挡土墙的基底应力大小、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和断面尺寸。

注意问题: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应注意水泥浆配合比及搅拌速度、水泥浆喷射速率与提升速度的关系及每根桩的水泥浆喷注量,以保证注浆的均匀性与桩身强度。

施工中还应注意控制桩的垂直度以及桩的搭接等,以保证水泥土墙的整体性与抗渗性。

4、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什么原则?针对不同的基坑应如何具体贯彻?答:原则;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开挖到坑底后垫层应随挖随浇。

(1)对于放坡和坑内无内支撑的基坑开挖:应严格分层开挖,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应采取分块开挖,基坑分块开挖应尽可能利用后浇带,按后浇带设置分区,尽量避免基础结构因分块开挖而增设施工缝。

对于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平面上可采取盆式开挖。

对于土钉墙或桩锚结构,宜采用岛式开挖方法。

土方开挖后不应将土方堆放在坑边。

(2)对于由内支撑的基坑开挖:其土方开挖需要与支撑施工相协调,此外,为便于挖土作业,一般需在第一道支撑上设置栈桥,在支撑下布置小型挖土机。

在土质较好的基坑中,可根据条件设置临时坡道,但临时坡道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对坡道下的土体进行加固或设置结构性坡道。

重庆大学版《地下结构设计》1-10章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版《地下结构设计》1-10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1.简述地下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地下结构是指在保留上部地层(山体或土层)的前提下, 在开挖出能提供某种用途的地下空间内修筑的建筑结构。

特点:(1)地下空间内建筑结构替代了原来的地层, 结构承受了原本由地层承受的荷载。

在设计和施工中, 要最大限度发挥地层自承能力, 以便控制地下结构的变形, 降低工程造价。

(2)在受载状态下构建地下空间结构物, 地层荷载随着施工进程发生变化, 因此, 设计时要考虑最不利的荷载工况。

(3)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地层荷载, 应视地层介质的地质情况合理概化确定。

(4)地下水状态对地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 设计前必须弄清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5)地下结构设计要考虑结构物从开始构建到正常使用以及长期运营过程的受力工况, 注意合理利用结构反力作用, 节省造价。

(6)在设计阶段获得的地质资料, 有可能与实际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不一样。

因此, 地下结构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的实时工况动态修改设计。

(7)地下结构的围岩既是荷载的来源, 在某些情况下又与地下结构共同构成承载体系。

(8)当地下结构的埋置深度足够大时, 由于地层的成拱效应, 结构所承受的围岩垂直压力总是小于其上覆地层的自重压力。

2.简述地下结构的分类与形式。

按断面形式分类: 1)矩形2)圆形3)拱形4)其他形式按使用功能分类: 可分为生活设施、城市设施、生产设施、储藏设施、输送设施和防灾设施等按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分类: (1)喷锚结构(2)复合衬砌结构(3)盾构结构(4)沉管结构(5)沉井结构(6)地下连续墙结构(7)其他结构按与地面结构联系情况分类(1)附建式结构(2)单建式结构按埋置深度分类1)浅埋地下结构2)深埋地下结构3.简述地下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阶段和代表理论1.刚性结构阶段: 压力线理论该理论认为地下结构是由一些刚性块组成的拱形结构, 所受的主动荷载是地层压力, 当地下结构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 它是由绝对刚体组成的三铰拱静定体系, 铰的位置分别假设在墙底和拱顶, 其内力可按静力学原理进行计算。

Cq重庆大学电子课件

Cq重庆大学电子课件

f 1 : f (D) D, 使 y f (D), f 1( y) x , 其中 f (x) y,
称此映射 f 1为 f 的逆映射 . 习惯上 , y f (x), x D D
f
f 1
f (D)
的逆映射记成
y f 1(x) , x f (D)
例如, 映射f (x) sin x x [ , ]其逆映射为
1、有界性
x D , M 0, 使 f (x) M , 称 f (x) 为有界函数.
x I , M 0,使 f (x) M , 称 f (x) 在 I 上有界.
x I ,M 0使, f (x) M ,称 f (x) 在I上有上界 x I ,M 0 ,使 f (x) M称 f (x) 在I上有下界
(定义域)
(对应规则)
(值域)
函数构成要素
• 定义域
使表达式及实际问题都有意义的
自变量集合.
• 对应规律——对应规律的表示方法: 解析法、 图象法、列表法。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也相同,
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相同的,否则就是不同。
(二设)函数函数y 的f几(x种) ,特x性 D , 且有区间 I D .
元素 x 称为元素 y 在映射 f 下的 原像 . 集合 X 称为映射 f 的定义域 ;
Y 的子集 f ( X ) f (x) x X 称为 f 的 值域 .
注意:
1、构成映射必备的三要素: ① 定义域 Df=X;
② 值域范围Df Y;
③ 对应法则f是对每个x∈X,有唯一确定的 y=f(x)与之对应。
Cq
课程:
高等数学
2005年6月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本章主要内容: 映射 函数

重庆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作业基础工程

重庆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作业基础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共40 分)1.柱下条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与()因素无关。

A、基础底板厚度B、柱网布置C、边跨跨距D、地基承载力2.砂石桩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A、砂石的粒径B、桩身强度C、桩端土的承载力D、桩间土的约束力3.地基变形按其变形特征划分()。

A、沉降差、倾覆、倾斜B、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C、倾覆、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D、沉降量、倾覆、倾斜、局部倾斜4.当新建筑物基础深于旧建筑物基础时,新、旧建筑物相邻基础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不宜小于两相邻基础地面高差的()。

A、3~4倍B、0.5~1倍C、1~2倍D、2~3倍5.土的结构可分为:()。

A、裂隙构造、层面构造、结核构造B、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C、结核构造、蜂窝结构、絮状结构D、层面构造、结核构造、蜂窝结构6.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

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

A、γ增加,减小B、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7.地基的承载力公式是根据下列何种假设推导得到的()。

A、根据塑性区发展的大小得到的B、根据建筑物的变形要求推导得到的C、根据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推导得到的8.柱下条型基础梁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高度宜为柱距的()。

A、l/2B、1/6C、l/3D、l/109.库伦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

A、粘性土B、无粘性土C、粉土10.以下各种基础不是无筋扩展基础的是()。

A、三合土和灰土基础B、砖基础C、钢筋混凝土基础D、毛石基础11.桩基承台设计构造要求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B、C20C、C40D、C3012.桩基承台设计构造要求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B、C20C、C40D、C3013.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如何变化()。

A、曲线减小B、斜线增大C、斜线减小D、曲线增大14.粘性土抗剪强度表达式为:。

第三章 钢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计算方法

第三章 钢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计算方法
剧。当荷载反复循环达一定次数n(疲劳寿命)时,裂纹扩展
使得净截面承载力不足以承受外力作用时,构件突然断裂, 发生疲劳破坏。 疲劳破坏一般经历裂纹形成、裂纹缓慢扩展 和最后迅速断裂三个阶段。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钢结构课件
Streel Stucture
第 三 章
二、疲劳计算 反复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重复一周叫做一个循环。
失稳,又称屈曲。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钢结构课件
Streel Stucture
第 三 章
第三章 钢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 式
三、板件局部失稳破坏
某些情况下,组成构件结构的板件的局部丧失稳定 会先于整体失稳出现。局部失稳的发生可能最终促成或 导致结构或构件的整体失稳,造成破坏。
Pf =P (z<0) Ps=P(z≥0)=1- Pf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 1 2 3
4
设计使用年限 5 25 50
100
示例 临时性结构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结构
Streel Stucture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钢结构课件
第 三 章
三.设计表达式:
R
0
RK
0 R
GSGK
QSQK
RK
R
SSK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设计方法
R 0S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采用应力表达式
n
0 ( GGK Q1 Q1K ci QiQiK ) f i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n
W WGK WQ1K W ci QiK [W ] i2
➢ 在完全压应力(不出现拉应力)循环中,由于压应力不会 使裂纹继续扩展,故规范规定此种情况可不进行疲劳计算。

重庆大学三传基础课程 质量传输

重庆大学三传基础课程 质量传输
傅立叶导热定律
q a
d i Di 2 i 带扩散的连续性方程 d
i ni Di y
菲克第一定律
带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N—S方程、F—K方程很相似。这是因为其物理本 质的相似——物性传输和对流传输引起的传输量的蓄积。
12-4 菲克第二定律
i i i i 2 i 2 i 2 i ux uy uz Di ( 2 2 2 ) x y z x y z
随x↑而↑,随Re(u)↑而↓,借用速度附面层的概念,也有层流与紊流附 面层之分。 层流时,对流传质实质上分子扩散传质。 紊流时,在传质方向可划为紊流区、过渡区和层流底层三部分,而层 流底层集中了对流传质的大部分阻力,是对流传质的限制性环节。
三.边界传质微分方程
在y=0的相界面上传质实际为扩散,故有:
在求解上分别和定态导热和不定态导热相对应。
定态扩散的关系多用于实验测定扩散系数。
不定态扩散的求解目的则主要是确定浓度场。
定态扩散传质:解析过程和定态导热完全一样,或由菲克第一 定理求解,或由定态扩散方程求解。
传热:2t 0 方程: 传质:2 i 0 传热:t、q、a、α 对应参数: 传质:ρ、n、D、k
2. 物质的扩散系数——表示物质的扩散能力。
(1) 气体的扩散系数 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气体的扩散系数最大,为5×10-6~ 10-5m2/s。
(2) 液体的扩散系数
比气体小,为10-10~10-9m2/s (3) 固体的扩散系数 是三态中最小的,为10-14~10-10m2/s
12-3 元体质量平衡方程(带扩散的连续性方程)
i i i i 2 i 2 i 2 i ux uy uz Di ( 2 2 2 ) x y z x y z Ci Ci Ci Ci 2Ci 2Ci 2Ci ux uy uz Di ( 2 2 2 ) x y z x y z

《重庆大学理论力学》课件

《重庆大学理论力学》课件
刚体动力学
刚体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的定义
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等于刚 体质量与质心到旋转轴距离平方的乘积。
转动惯量的计算
根据刚体的质量和质心位置,可以计算出刚体的转动 惯量。
转动惯量的性质
转动惯量是定值,与刚体的转速和角速度无关,只与 刚体的质量和质心位置有关。
刚体的运动方程
刚体的运动方程
动量、角动量、动能的定理
总结词
阐述了动量、角动量和动能定理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在力学中的重要 应用。
VS
详细描述
介绍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动量定理说明了力的 作用与物体动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角动 量定理则描述了力矩的作用与物体角动量 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动能定理则揭示了能 量守恒的原理,即一个系统在力的作用下 运动时,其动能的变化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
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边值问题通常采用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06
专题研究
非线性力学
非线性力学概述
非线性力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线性现象的规律 和性质。
非线性振动的特点
非线性振动具有多种复杂的运动形式,如混沌、分岔等,其运动状态 与初始条件和外部激励密切相关。
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稳定性的定义
一个动力学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时,能够保 持其原有状态或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稳定性可以分为线性稳定性 和非线性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等类型 。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平衡点、线性化、能量等特 性,研究其稳定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 持。
04
动力学系统的运动方程

重庆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2

重庆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重庆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有关振动棒的使用中,正确的是()。

A、直上直下B、快插慢拔C、上下层搭接50~100mmD、每插点振捣时间越长越好E、插点均匀正确答案:ABCE2.贯入度正确答案:每击打一次,桩的入土深度。

要求最后十次打桩的平均贯入度小于等于规定值。

3.双动汽锤利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将桩锤上举和下压,打桩效率高,能打各种桩,并可在水下打桩和拔桩作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浇筑有主次梁的肋形楼板时,混凝土施工缝宜留在主梁边跨1/3的范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屋架预制时,其平面布置方式有()。

A、正面斜向B、反面斜向C、正反斜向D、正面纵向E、正反纵向正确答案:ACE6.滑升模板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N/mm2。

A、0.2-0.4B、1-3C、10-30D、100-300正确答案:A7.滑升模板施工时,砼出模强度宜控制在()N/mm2A、0.1~0.3B、1~3C、10~30D、100~300正确答案:A8.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

A、前进向上,强制切土B、后退向下,强制切土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正确答案:B9.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有哪些有何关系?正确答案:1.履带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包括三个主要参数起重量Q、起重半径R和起重高度H。

起重量一般不包括吊钩、滑轮组的重量;起重半径R是指起重机回转中心至吊钩的水平距离,起重高度H是指起重吊钩中心至停机面的距离。

2.起重机起重量、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起重臂长度及其仰角。

即当起重臂长度一定时,随着仰角的增加,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半径减小。

当起重仰角不变时,随着起重臂长度增加,则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量减小。

10.钢管抽芯法抽管时应控制在砼终凝前进行()。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PPT课件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PPT课件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
1
2.1概述
$
•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 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类
• 1.使用部分 1)使用房间 2)辅助房间
• 2.交通联系部分
2
2.2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
• 2.2.1使用房间分类和设计要求 • 1.使用房间的分类
1)生活用房间,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 2)工作学习用的房间,各类办公室、值班室和教室等。 3)公共活动房间,商场营业厅、剧院和影院等。 • 2.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
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即采光面积比)来初步确定和校验窗 面积的大小。
14
$ • 窗的位置应使室内照度均匀、
室内家具布置方便。同时,要 注意与室内门配合设置,以利 于室内自然通风。
15
$
• 2.2.4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 厕所、盥洗室等辅助房间,通常根据各类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
22
Hale Waihona Puke $m 走道长度≤40 >40
办公建筑走道宽度 走到净宽
单面布房 1.30 1.50
L1为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走廊的疏散距离; L2为袋形走廊的疏散距离。
单位:
双面布房 1.50 1.80
23
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 走廊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两侧布置房间的走廊,当一 端设有采光口时,其长度不应 超过20m;两端布置采光口时 , 其 长 度 不 应 超 过 40m 。 否 则 ,中间应增设采光口或用人工 照明加以补充。为了改善走廊 中段的采光条件,可以采取开 高窗和门上设亮窗的间接采光 方法。
结合环境、改造环境的目的。

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 Small enough in macroscope(宏观).
Most engineering problems are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V V dimensions much larger than this limiting volume.
c
图1-1 a point function and fluid properties can be So density is essentially 随体积趋于无穷小时流体的密 thought of as varying continually度特性 . in space
以流动与空间维数分类:一维流动、二维 流动、三维流动
流线及其微分方程
• 定义: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 一致的假想曲线,如图中s线
流线的特点
• • • • ① 流线是假想的线; ② 流线具有瞬时性(t是参数); ③ 在定常流场中流线与迹线重合; ④ 除了奇点及驻点外,流线不能相交,也不能重 合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及方程
描述流体运动的数学方法
1.分类
随体法
描述方法 当地法 拉格朗日法
拉格朗日法
欧拉法
质点轨迹: r (a,b,c,t ) r
参数分布:B = B(x, y, z, t)
欧拉法
分别描述有限质点的轨迹 同时描述所有质点的瞬时参数 表达式复杂 表达式简单 不能直接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 直接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 不适合描述流体元的运动变形特性 适合描述流体元的运动变形特性 拉格朗日观点是重要的 流体力学最常用的解析方法
1.5 Some Properties of fluids
• • 1.viscosity(粘性) * Definition: When a fluid is sheared(剪切), it begins to move. Subsequently, a pair of forces appear on the shear surface, which resists the shear motion of the fluid. This is called viscosity

01-06工程项目管理真题

01-06工程项目管理真题

重庆大学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工程项目管理一、单项选择(10分)1、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A、相互促进B、对立统一C、相互矛盾D、统一协调。

2、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计划实施B、目标计划C、合同管理D、目标控制。

3、建设程序的决策阶段是指()。

A、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B、可行性研究阶段C、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D、项目建议书阶段。

4、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是一个()的组织。

A、固定性B、封闭性C、长期性D、临时性。

5、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施工,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效益的是()。

A、建设项目 B、单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分项工程。

6、施工项目经理是()。

A、施工企业法定代表在施工项目上的代言人B、施工企业工程负责人C、施工企业的工程部经理D、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

7、某基础工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土方开挖量为500m3,该工作的产量定额为2m3/人·天,要求10天完成,则完成该工作的劳动班组人数至少需要()。

A、15人B、20人C、25人D、30人。

8、相临两个专业班组进入同一个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时间间隔称为()。

A、流水节拍B、流水步距C、技术间歇D、组织间歇。

9、建筑施工中的流水作业与工业生产中的流水作业最主要的区别是()。

A、专业队伍固定,产品流动B、专业队伍和产品都固定C、专业队伍随产品的流动而流动D、产品固定,专业队伍流动。

10、在进行单位工程施工平面设计时,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A、构件堆放B、搅拌站C、起重机械D、临时生活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项目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项目的()。

A、重复性B、一次性C、流动性D、目标的明确性E、任务的整体性。

2、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

A、确定项目经理B、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组建项目管理机构C、编制投标文件D、明确责、权、利E、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完整word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测试及答案

(完整word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测试及答案

第二章 信号分析基础(一)填空题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称。

7、信号x(t)的均值μx 表示信号的 分量,方差2x σ描述信号的 。

7、 当延时τ=0时,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0)= ,且为R x (τ)的 值。

9、 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 周期信号,但不具备原信号的 信息。

10、为了识别信号类型,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和 。

11、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12、设某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cos(ωτA ,则该信号的均方值为2x ψ= ,均方根值为x rms = 。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6、 互相关函数是偶实函数。

(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信号中功率信号是( )。

A.指数衰减信号B.正弦信号、C.三角脉冲信号 D 。

矩形脉冲信号 2、周期信号x(t) = sin(t/3)的周期为( )。

A. 2π/3 B. 6π C 。

π/3D. 2π 3、下列信号中周期函数信号是( )。

A.指数衰减信号 B 。

随机信号 C 。

余弦信号、D.三角脉冲信号4、设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脉冲函数,则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必为( )。

A 。

脉冲函数 B. 有延时的脉冲函数 C. 零 D 。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重点: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2.拉氏变换;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

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

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3.梅逊公式的理解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

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

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重点: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臵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3.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r t ,p t ,%σ,s t )计算方法;4. 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基本措施;5. 高阶系统主导极点的概念及高阶系统的工程分析方法;6. 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7. 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8. 控制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定义;9. 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和系统类型之间的关系;10. 计算稳态误差的终值定理法和误差系数法;11. 减少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对地基软弱不均(如石芽地基),可采用连 续基础;岩石或压缩性很低的地基,宜优先采用 扩展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2.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的影响
上部结构刚度: 是指整个上部结构对基础挠 曲和不均匀沉降的抵抗能力。
两种绝对情况:
完全柔性的结构 绝对刚性的结构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结论
• 1、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有约束作用。 • 2、应适度增大上部结构刚度,以减少基础挠
曲及内力,调整地基变形。 • 3、在软土地基上,当基础整体刚度有限时,
加强上部结构刚度才有效。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3. 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1) 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有很大的顺从性,基础不均匀沉降 不会在上部结构中产生大的次应力,但仍应注意高压缩 性地基上的排架结构受地基不均匀变形的其他影响; 2) 敏感性结构在地基不均匀变形时会产生较大的次应力,
除此之外,对多层多跨的框架结构,还会引起柱荷载重 分配现象,一般中内柱卸载,边柱荷载增加,且随上部 结构刚度增大而加剧; 3) 刚性结构在地基不均匀变形时几乎不引起次应力,但应 注意由此造成的倾斜及过量沉降问题。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3.2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1. 基本概念
定义: 所谓共同工作是指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应同时
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方面的条件。
涉及的问题:
1) 关于地基容许变形值的问题;(根据实际建筑物在不同 地基上长期沉降观测资料)
2) 连续(梁板式)基础的内力计算问题; 3)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问题。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结论及建议
• 1. 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地基 变形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高 度宜小不宜大,最适合采用常规设计方法;
• 3. 敏感性结构,宜采用刚度大的基础,这样可以 减少上部结构的附加应力;
1)基础刚度对基底反力的影响
抗弯刚度很小的柔性基础 两种极端情况:
抗弯刚度很大的刚性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柔性基础
特点: 基础刚度小,基础可随地基变形而弯曲;
基底反力与作用在基础上荷载分布一致。
由此可见: 缺乏刚度的基础,由于无力调整基底的不均匀沉
降,不能使传至基底的荷载改变其原来的分布。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地基反力的分布不仅取决于基础 的相对刚度,还取决于地基土的压缩 性及基底下塑性区开展的大小。相对 刚度较大的基础,当地基土中塑性区 很小时,基础的“架越作用”很明显; 随着土中塑性区的扩大,基础压力趋 于均匀。而在岩石地基上相对刚度很 小的基础,基础底反力则呈现集中的 现象。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刚性基础
特点:
基础刚度大,受荷后不挠曲; 基底反力向两侧边缘集中。
基础的架越作 用——基础能 跨越基底中部, 将所承担的荷 载相对集中地 传递到基底边 缘的现象。
由此可见:
具有刚度的基础,对荷载的传递和地基的变形有 约束和调整作用,即有抵抗基础挠曲并调整基底 沉降趋于均匀的能力,使基底压力向边缘转移。
柱下条形基础
连续基础
柱下交叉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连续基础
设计计算的比较 相同之处
基础埋深的选择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计算 基础结构计算
不同之处
基底反力的计算 基础内力的计算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连续基础
基底反力计算的比较
扩展基础 连续基础
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 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 按弹性地基上的梁板理论计算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工作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连续基础 2. 连续基础的特点
1) 具有较大的基底面积,易于满足地基承载力 的要求;
2) 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 度,有利于减小不均匀沉降及提高抗震性能;
3) 箱形基础和有地下室的筏板基础,具有补偿 性,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2) 地基非均匀性对基础内力的影响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结论及建议
• 1、基础架越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基础相对刚度、 土的压缩性及基底塑性区的大小。
• 2、加强基础刚度可以调整或减少不均匀沉降, 但应注意同时会使基础内力加大,故基础方案应 作综合考虑。
第3章 连续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工作概念、柱下条形 基础设计、文克尔地基上梁的计算模型与应用
• 要求
• 1、了解连续基础的特点 • 2、掌握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 • 3、从共同工作概念出发,了解文克尔地基模
型假设的条件及模型的应用 • 4、了解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方法 • 5、理解补偿性设计概念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3.1 概述
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 一般可以看成地基上的受弯构件 -----梁或板,故又称为梁板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1. 连续基础与扩展基础的比较
基础类型的比较 扩展基础
柱下单独基础 墙下单独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绝对刚性结构
地基变形时不能挠曲,基础只能均匀 下沉或转动倾斜,亦不会在上部结构中 产生次应力。基础内力分布比较均匀。
完全柔性结构
对地基变形有很大的顺从性,地基变 形与基础弯矩图呈同一趋势。 上部结构 不参与工作, 基础内力分布不均匀。
以柱下条形 基础为例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共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2、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3、上部结构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
重庆大学基础工程第3章连续基础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2.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忽略上部结 构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