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人本文化建设研究——以长安大学逸夫图书馆为例
浅谈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的需求 , 不 断提高 服务 质量 和服 务理念 , 才 能 使 高 校
图书馆 在激 烈 的知识 经济竞 争 中实现 可持 续发 展 。
现 代高 校 图书馆 要 从 “ 以藏 为 主 , 服务为辅 , 重 藏 轻用 ” 的阶段过 渡发 展到 “ 读者 至上 , 服务 第一 ” 的
专 业信 息和 知识存 储 、 运用 、 传 播 与 创 新 的 信 息 集 散 中心—— 高 校 图书馆 , 只有 与时 俱 进 , 始终以“ 以 人 为 本” 的服务 理念 作 为宗 旨 , 深 入 变 革 图 书 馆 的 传 统
管 理模 式 , 及 时 、 准确 、 有 效 地 满 足 读 者 对 信 息 知 识
第 6期 总 第 3 0 4期
浅谈 高校 图 书 馆“ 以人 为 本" 的服 务 理 念
郝 培 蓉
( 长安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4 )
摘 要 : 阐 述 了“ 以人 为 本 ” 服 务 理念 的 重要 性 、 含 义及 具 体 体 现 , 提 出 了高校 图书 馆 落 实“ 以 人 为
本” 服 务 理念 的策略 。 关键 词 : 高 校 图 书馆 ; 以人 为本 ; 服 务理念
中 图分类 号 : G2 5 8 .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6 9 2 1 ( 2 O 1 4 ) O 6 一 O 1 1 2 — 0 2 人 与人 之 间的“ 互 动 ” , 营造 相 互 尊 重 , 相互 关 心 , 平
人员 和学生 为本 , 树 立 以教 师 、 科 研 人 员 和 学 生 为 中 心 的人 性 化 服 务 理 念 , 这 就 要 求 图 书 馆 服 务 不 是 一 系列僵 化 的法规 条文 , 更 不 是 馆 员 冷 漠 的循 章 办 事 ,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重要环节。
而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师管理、活动组织和艺术氛围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
首先,课程设置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例如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开设一些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课程,如编程、设计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实践领域的兴趣。
此外,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关注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管理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关怀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
同时,教师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通过定期的个别辅导和学生的课外学术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活动组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
校园活动可以包括学术讲座、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
活动组织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活动组织可以借助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力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学生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艺术氛围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设立艺术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同时,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艺术场地,供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培养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改善教师管理、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以及培养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建设研究——以“211”院校为例
送 服 务 等 方 面进 行 分析 , 就 深 化 馆 刊 内容 、 高馆 刊 数 字化 程 度 、 强馆 刊 栏 目信 息 组 织 、 并 提 加 多途 径 了 解读 者 信 息 需 求 及 推 送 服 务 网络 化 等 方 面 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 高校 图书 馆 馆 办刊 物 信 息 分析 推 送 服 务
21 0 0年 4月
情 报 探 索
第 4期 ( 10期 ) 总 5
基于 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建设研究
— —
以“ 1” 2 1 院校 为 例
上海 20 3 ) 0 2 7
刘 颖 唐 永 林 曾 媛
( 东理 工 大 学 图书馆 华
摘 要 : “ 1 ” 校 图书 馆 馆 办刊 物 为调 查 对 象 , 刊 物 内容 、 字化 程 度 、 在 位 置 、 目设 置 、 以 21院 从 数 所 栏 出版 周 期 、 息 需 求 及 推 信
讨, 为提 升馆 刊水平 提 供参 考 。
1 数 据 来 源
业 、 队等 各类 院校 , 军 其学 校 图书 馆服 务具 有一 定 的 代 表性 , 对教 育部 网站 上 发 布 的“ 1 ” 2 1 院校 名 单 中 的 12所 院 校 图书 馆 网站 进 行 登 陆访 问 [。 问 E期 1 1, 。访 t
份 计算 。
本 文 系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图 书馆 项 目“ 科 化 数 字 出版 物 建 设 研 究— — 学科 信 息 动 态” 究 成 果 。 学 研 作 者 简 介 : 颖 ( 98 ) 女 , 士 , 员 , 表 论 文 1 刘 17一 , 博 馆 发 3篇 ; 永 林 ( 94 ) 男 , 研 究 馆 员 , 表 论 文 2 唐 15 一 , 副 发 0篇 , 作 6部 ; 媛 著 曾 ( 9 9 ) 女 , 研 究馆 员 , 表论 文 8篇 , 作 2部 。 1 6一 , 副 发 著
安大图书馆
项目名称: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
设计年份:2000年11月
建设地点:安徽合肥
建筑面积:23400㎡,其中地上22500㎡,地下900㎡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外装修材料:涂料、彩铝窗
设计构思与作品特点
1.探索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特点,强化阅览功能、会议功能、交往功能、信息化功能。
提供模块化空间,方便使用要求的灵活调整,并将学术会议、报告厅部分单独成体量,方便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学习、交往提供人性化的场所,并强调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信息资源的核心作用。
2.注重地域文化的抽象与提炼,探讨地方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模式及整体形态意向,丰富建筑形体组合以及立面层次、肌理。
衍射出地域文化特征。
3.体现高校建筑的性格特点,作到既有一定的标志性和象征性,又有恰当而含蓄的“书卷”气质。
内部空间的流动、变幻,以及整体色调的把握,进一步强调其高校类建筑的独特性格。
谈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谈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摘要】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丰富的文化资源、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本文将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背景入手,探讨其在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分析现代图书馆的文化资源、活动、传承和创新,深入剖析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展望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前景,探讨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促进其在未来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重要性、意义、发展背景、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作用、发展方向、前景。
1. 引言1.1 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桥梁,现代图书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了学习、思考、交流的平台。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场所。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展览,现代图书馆不断引导人们接触和了解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现代图书馆还发挥着数字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传播功能,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图书馆,更是一个文化引领者和创新者。
通过不断开展文化活动和推出文化课程,现代图书馆积极引导人们参与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
图书馆还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得文化有了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推动了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
现代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未来,现代图书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1.2 谈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的意义现代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图书馆不再仅仅是存放图书和资料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创新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高校图书馆存本书库管理实证研究r——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存本书库管理实证研究r——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陈涛【摘要】以一所高校图书馆对存本书库的管理为例,研究了存本书库文献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存本书库在文献借阅方式、存储空间、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库理念、借阅规则、采访策略、参考咨询、文献电子化等视角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存本书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7(000)020【总页数】3页(P151-153)【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存本书库;存本【作者】陈涛【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8.6(274)存本书库又称样本书库、保存本书库,是图书馆为确保文献收藏的完整,避免因人为因素遗失、损坏而采取的一种文献保存方式。
存本书库在开架阅览逐渐成为国内借阅主流模式的大背景下,其存废之争在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论[1],部分学者认为存本书库“重藏轻用”文献利用率低,应逐步淘汰。
但在目前国内图书馆新馆建设或规划中多因循前人理念与已有设计规范,以至于存本书库基本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标配[2],使存本书库的利用成为图书馆的一大难题。
现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对存本书库的管理利用为例,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求教于方家。
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雨花新馆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图书馆D区一楼设有标准存本书库一间,存本书库面积1 600m2,为尽可能增加图书文献收藏数量,采用密集书架保存文献,共有密集书架781节,设计藏书容量60万册,按种保留有20世纪90年代至今图书馆所藏所有图书的样本,服务读者方式受存放设备限制仍以闭架为主。
学界关于存本书库存废的争论如实反映存本书库面临的尴尬局面,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存本书库也存在借阅手续繁琐,空间不足,检索查找困难等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2.1 与读者索取文献习惯之间的冲突读者已习惯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全开架借阅模式,对于存本书库的服务模式颇有微词。
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研究——以长安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研究——以长安大学图书
馆为例
李楠;杨梦瑶;徐继维
【期刊名称】《传播与版权》
【年(卷),期】2024()9
【摘要】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全面、深入开展,对红色经典阅读的需求不断增加。
文章以长安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现状,总结长安大学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及其创新实践经验,探究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分析及启示:拓展服务途径,促进红色资源的创新利用;深入挖掘内涵,加强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研究;激发读者深度参与,构建多位一体红色文化教育阵地;拓宽传播渠道,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
【总页数】4页(P72-74)
【作者】李楠;杨梦瑶;徐继维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经典阅览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可取形式—以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览室"为例
2.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与启示——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3.少儿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研究——以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
例4.绿色生态阅读场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实践案例与思考——以江汉大学图书馆Human Library外国经典图书阅读推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与环境建设
T liga o t h u jc- ae n g me t f fr n eRo m nv ri akn b u e b et b sdMa a e n ee c o i U ies y t S o Re n t T ligfo t e n tu t no l g De a t n ) aIn m sr ci f l e( p rme t 【 r h Co o Co e
— —
Re e e c o o a g’ n Un v r iy f r n eRo m fCh n a i e st
QI i e g E Ha- n f
A T AC T i p p r x o n stesbet b sdcn e t fh bay it d cs h rsn i ai f hn s BS R T: hs a e p u d u jc— ae ocp el rr,nr u e epee t t t no iee e h ot i o t su o C
上 的 浪 费 。 因 此 . 内工 作 人 员 应 该调 研 书 刊 市 场 , 解 当 前 的 馆 了
为高等院校 , 为学生建造一个高质量的图书馆 、 提供 一个优 良的
读书环境是非常重要。 图书馆只有吸引学生 才能可持续发展 ,要 营造 良好 的读 书 环境 , 积极促进课 外阅读活动 , 科学引导与兴趣 『 划读相结合 , 最 重要的是设计大学 读引导机制 , i 让 卖书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0 0 1— 0 2 0 10 — 03 2 1 )0 0 1— 3
S I E HI F R A I ND V L P E T&E O O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 N MY
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2020年第19卷第17期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高萍【内容摘要】人本管理是指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的需求,从而进行更好的管理,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效率。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精神方面的需求,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图书馆就是人们补充“精神食粮”的地方之一。
目前,国家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建设,各级各类的图书馆数量正在增加。
如何管理好图书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本管理;图书馆管理;管理应用【作者简介】高萍(1968.1 ),女,山东菏泽人,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馆长;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图书馆也在不断的发展。
图书馆是存放图书的地方,供读者进行阅读与学习。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图书馆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我国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
而图书馆的管理也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对图书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人本管理的思想就十分适合运用到图书馆管理当中。
在图书馆管理中采用人本管理的思想可以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使读者更加满意,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发展。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人本管理源于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思想。
人本管理的意思是以人为本,围绕人进行管理。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的需求。
重视每一位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
通过人本管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对于图书馆来说,在图书馆内工作的人员是管理的对象,广大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因此,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既要对工作人员采取人本管理的措施,也要有对读者的人本管理思想。
二、人本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作用(一)人本管理思想在读者层面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案一、引言学校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的核心资源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为了促进学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提升其功能和价值,本文将探讨一种可行的学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案。
二、创建开放多元的图书馆环境学校图书馆应创造一个开放多元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首先,将图书馆设立为学校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鼓励师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
其次,丰富图书馆资源,引进多样化的书籍和媒体资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合理设置图书馆的布局,划分不同的区域,例如专业书区、科技书区、文学书区等,方便师生查阅与借阅。
三、推广阅读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邀请老师或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
同时,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博览会、阅读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四、丰富数字资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学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图书馆应建设一个数字化平台,提供电子书籍、在线期刊和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
通过数字化资源,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并利用学术资料,提高研究和学习成果。
五、提供个性化服务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设立借阅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图书和资源。
此外,可开设书法、绘画等兴趣培养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六、加强图书馆与学科融合学校图书馆应与各个学科密切合作,融入学科教学中。
与教师合作,为课堂提供书籍和资料支持,协助教师进行教学与学科研究。
同时,图书馆也应开设学科辅导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七、培养信息素养学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授学生信息检索、评估和利用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合理运用。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图书馆理念和资源。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方法和策略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人文库(校友文库)建设为例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方法和策略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人文库(校友文库)建设为例
王桂平;蒋南
【期刊名称】《新世纪图书馆》
【年(卷),期】2024()3
【摘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不仅具有本校的学科特色,而且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积淀和人文底蕴。
高校图书馆加强学人文库(校友文库)的建设具有文化认同、提升学术水平、促进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意义。
论文在分享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人文库(校友文库)文献收集和搭建设计校友文库平台虚拟平台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和服务进行了展望,认为文库需要建立共享交流纽带才能充分调动校友捐赠的参与积极性;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才能更加助力学术带头人获得更多成果;高效整合学术资源才能加深对校友学术资源的挖掘开发。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王桂平;蒋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1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的思考——以东北大学图书馆文库建设为例
2.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文库特藏室建设
为例3.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库建设相关问题刍议--以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新乡文库为例4.财经类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初探r——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浙商大文库"建设为例5.初探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r——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文库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行业特色型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研究张璐
2012年7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ly2012 第13期总第26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3T o tal N o.263行业特色型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研究张 璐(长安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64) 摘 要:从图书馆馆藏现状的分析入手,阐述了这类学校对于馆藏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由核心馆藏、特色馆藏、一般馆藏和数字馆藏构成的馆藏体系建设途径。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馆藏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3—0157—02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早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设立的单科院校逐步演进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国家的长期投入下,这些高校普遍在主干学科领域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凝炼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成为面向重点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高校特色办学成为了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性机构,面对新形势,必须配合学校的科研重点与教学特色,以学校的学科发展为中心,建立既专又精的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这样才能使文献资源最大限度的匹配读者需求,使馆藏达到最优。
1 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实了馆藏,形成了各自的馆藏体系。
但是,通过笔者对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调研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馆藏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在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图书馆不论学校的性质和学科设置特点,一味的贪图藏书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盲目收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经费的短缺、收藏渠道的单一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导致很多图书馆没有做到“大而全”[1]。
封闭保守,缺乏与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协作。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观念仍然存在于很多高校,资源共享的意识薄弱。
重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启示——以陕西省7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
重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启示——以陕西省7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文炜(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710105)[摘要]利用网站和走访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7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就其内容、对象、方式、步骤和文献传递的时间、费用、费用补贴、版权声明等作了深入探讨,进而从服务机制构建、馆际相互协作、提高版权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经验启示[分类号]G252文献传递是将读者所需文献以复制品的形式,采用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传递给读者的一种付费的非返还式文献提供服务。
它也是一种由馆际互借发展而来但又优于馆际互借的文献共享服务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简便的特点。
1995年出版的《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指出:“文献传递服务是应使用者对特定的已确知的出版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料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及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
”[1]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不仅可以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缓解读者文献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矛盾,还是使高校教学和科研获得更好服务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陕西省7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所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求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借此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现状现阶段,我们所指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多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文献信息所提供的共享。
读者通过网络查询馆藏信息,继而提交文献请求,图书馆及时处理请求,传递文献服务的过程。
文献传递服务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三大文献保障体系,即C A L I S、C A S H L和N S T L。
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创建——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2009年第4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 o.4,2009 (总第116期)J O U R N A I.O F M U D A N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er ial N o.116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创建——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陈典平(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62)[摘要]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不仅应该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还应该重视人文环境的创建。
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成功做法为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创建人文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创建[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4--0166--02高校网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料中心,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广大教学科研人员需要依托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科研活动,而且图书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藏书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因而各高校历来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从古至今,图书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将珍本秘籍束之高阁,不予示人,书籍难以发挥实际的价值。
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更多的是藏用结合,重在使用,尽可能地使书籍流通起来,面向大众,有效地发挥书籍的价值。
与之相适应,图书馆的管理制度。
如借阅方式、开放时间、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同时,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图书馆在电子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方面发展迅猛,电子资源与纸本文献资源大有并驾齐驱之势。
这些都属于图书馆硬件方面的发展和变革,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现代图书馆还尤为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具体说来便是大力营造充满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气息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堪称知识的海洋,是读书求知的良好场所,在这里,可以与古圣先贤展开心灵对话,聆听智者的叮咛。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摘要】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阅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包括设计与规划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文献资源、举办与推广阅读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以及创新与发展阅读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推进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
通过不断完善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
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学生学业和成长的有益助力,为实现教育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设计、规划、文献资源、阅读活动、文化氛围、创新、发展、学生素质、推进、实践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阅读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场所。
在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中,学生可以集中精力阅读,思考并解决问题。
这种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阅读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图书馆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提升素养,拓展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阅读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本文则着重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阅读资源和开展阅读活动的职责。
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之传承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之传承随着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图书馆已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储备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发挥着重要的集中、传播和宣传作用。
本文就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之传承。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指对图书馆内部文化与外部环境文化的整体建设和推进。
高校图书馆要注重文化建设,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广的视野,要善于市场经营,打造地区特色、校园特色、精品特色的“三特”图书馆文化。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增强其内部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文化建设必须贯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和使用等方面,形成一个“以人为本,以书为友”的文化氛围,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开放、敬业的图书馆文化。
其次,高校图书馆应该探索符合时代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切入口和切口。
如:提高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水平,注重多元化的读者教育,以用户满意度为核心,加强读者服务能力的提升,推行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课程,推出“竞技文化”、“健康文化”等多元氛围专题活动,让读者们感受到图书馆的活力与文化魅力。
最后,高校图书馆应该将“三特”文化建设和时代创新精神相结合。
推进高等教育与信息科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推行“文化教育”、“科技实践”等综合性工作,增强学校文化的活力。
二、校园文化之传承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传承与发展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应该以焦点为文化发展方向,借力校园文化的基础,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化创新,推进校园文化的生态进一步完善,并进一步丰富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多元阐释和传播学校文化精神和校园特色,不断拓宽文化交流与互动方面的融合。
如: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新文化建设,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开展文化交流和展示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对读者文化意识的引导和教育,提升图书馆体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研究以长安大学城为例何颖
*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何颖(1978-),女,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编目工作和相关理论研究。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研究———以长安大学城为例何颖(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对长安大学城内各图书馆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建立长安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可行性以及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长安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中图分类号:G251(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3)03—0117—02“大学城”(University Town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中世纪以来就存在于西方的教育体系之中。
它通常指的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或是数所大学聚集在一起,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使得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这样的地方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
现代大学城起源于20世纪中期,西方一些国家率先兴建以大学为功能中心,以城市为基础依托,以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的全新的城市———大学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学城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现象。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已超过50多个,涉及21个省、市,主要包括河北廊坊大学城、北京东方大学城、长沙岳麓山大学城、福建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深圳大学城、西安长安大学城以及广州大学城等。
长安大学城作为陕西省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于2003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建成占地超过333.33hm 2,学生规模超过2万人的新城,目前进入大学城的5所高校都是陕西省的重点院校和专业院校。
长安大学城的兴建,将有力地推进陕西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促进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西部的大发展。
与传统的独立大学相比,大学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内各高校的优势互补,达到教育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谈高校图书资料室学科化管理——从长安大学院系资料室建设谈起
学 科 馆 员 这 一 制度 最 早 起 源 于 美 国和 加 拿 大 的研 究 级 大 学 图 书 馆 , 国 际 图 书 馆界 的 一 种 先 进 的办 馆 理 念 和 全 新 服 务 模 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3 (0 0 1- 0 0 0 10 — 0 32 1 )0 0 1- 3
S I C F R AF ND V L P E T& E O O Y C一 E HI O M O E E O M N F N I CNM
21年 第 2 卷 00 0
第 l 期 0
收稿 日期 : 1- 3 0 2 00— 2 0
谈 高 图书资料 室学科化管理 校
从长安 大学院 系资料 室建设谈起
郄 海 风
( 长安大学图书馆 , 陕西西安 , 100 70 0 ) 摘 要: 阐述 了图书馆 学科化的概念 , 介绍 了我 国图书馆 员学历素质的现状 , 分析 了其
式。2 0世纪 6 0年代初美国舒 尔茨的人 力资本理论认为“ 教育水 准越高的劳动力 , 愈能提高生产力” 。体现在大学 , 它的表现是 由 图书馆体制 内编制 的高学历高素质 的馆 员组成 的馆员 队伍 , 对
大学分配来的研究生只有 1 , 名 还是 非图书馆 专业的 。冈此说 , 按我 国大学图书馆 专业 的培养能力与图书馆 的编制数相 比是严
图书馆学科化管理 主要指 图书馆 的“ 学科 馆员” 的管理 制 式
度 。 “ 科 馆 员 ” SbetLbai ) 也 称 联 络 馆 员 ( asn 学 (uic irr n a i o L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提 高全 民科学素 养 。 ” 这是 认 真做好大学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方针和 目标任务。
1 . 2 数 字图书馆 建设理 念
字图书馆建设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图书馆人本文化建设 。
1 图书馆 人本 文化 建设的指导思想
Co n t e mpo r a r y Li b r a r y N 。 . 32 0 1 3( s o p . 】 1 5 )
,
大 学 图书谊 人 本文化 建设 研 究
以长 安大 学逸 夫 图 书馆 为 例
李均 宏
长安 大学图书馆 ,西安 7 1 0 0 6 4
【 摘 要 】 本文 以长安 大学逸夫 图书馆为例 ,研究探讨 大学图书馆人本 文化 建设问题 。大学图书馆人 本文化建设要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数 字图书馆 建设理念 ,既要重视创造 图书馆建 筑环境 空间文化氛围 。同时也要 高度重视 图书馆 业
务管理水平 的提 高和 业务服 务方式的改善 。
【 关键词 】 大学图书馆 【 中图分类 号】 G 2 5 0
人 本文化建设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e o p l e ・ o ie r n t e d Cu l t u r e i n Un i v e r s i t y Li b r a r i e s — — wi t h Ru n Ru n S h a w Li b r a r y f o Ch a n g’ a l l U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 e x a mp l e
Ke y Wo r d s :U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y ;C o n s t uc r t i o n o f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c u l t u r e ;D i g i t l a l i b r a r y ;S c i e ti n i f c Ou t l ok o n De v e l o p me n t
二十一 世纪 以来 ,随着 计算 机技 术和 网络技 术的 发
资源的消耗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 的 轨道上来 , 从而实现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 《 中国共产党 第 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文化 强
国建设 ,并指出 : “ 开展 群众 性文化 活动 ,开 展全民阅 读 活动 。加强和改进 网络 内容建设 ,唱 响网上主 旋律。普及
Li J u n h o n g
Li b r a r y o f Ch n g’ a n a Un i v e r s i t y Xi ’ n a 7 1 0 0 6 4 A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t h e R u n Ru n S h a w L i b r a r y o f C h a n g’ a l l U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 e x a mp l e ,t h i s p a p e r u n d e r t a k e s a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e o p l e — o i r e n t e d c u l t u r e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i r e s .T h e a u t h o r h o l d s t h e v i e w t h a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e o p l e — o ie r n t e d
展 、普及与应用 ,图书馆工作也从单纯 纸质媒体手 工服务
的传统图书馆发展到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资源相结 合的远程 自 动 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新阶段 “ j 。由于历史原
因和资金困难 等客观制约因素 ,长安大学 图书 馆文化建设
与国际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存在不小 差距 , 尤 其不能适应
c u l t u r e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i e s s h o u l d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wi t h t h e g u i d a n c e o f t h e s c i e n t i i f c o u t l o o k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h a t t h e s e l i b r a r i e s s h o u l d p a y mo r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i r d i g i t li a z a t i o n w o r k . T he y a ls o n e e d t o i mp r o v e t h e i r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u l t u r a l a t mo s p h e r e,ma n a g e me n t l e v e l a n d s e r v i c e q u a l i t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