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水洗机制砂配合比和性能探讨
水洗机制砂配合比和性能探讨天然砂的大量使用导致目前中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机制砂的合理使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洗机制砂是指岩石破碎、筛分后的机制砂,通过水洗除去砂中的石粉和泥后,再定量加入石粉而得到的稳定机制砂。
适当的石粉含量可以完善机制砂级配,填充机制砂颗粒之间的空隙[1],当砂中石粉含量达到10%时,混凝土强度会下降[2]。
本文研究水洗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掺量及使用时对配合比的适当调整措施。
1 混凝土材料1.1 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选用广西台泥P.O42.5水泥。
28天抗压强度52.1MPa。
(2)粉煤灰:选用深圳妈湾电厂Ⅱ级粉煤灰。
(3)矿渣粉:选用河北唐山盾石S95级矿渣粉。
(4)外加剂:选用安徽四威RAWY101聚羧酸外加剂,减水率25.8%。
(5)细骨料:河砂,东莞中砂,细度模数2.5,表观密度2600 Kg/m3,堆积密度1500 Kg/m3,含泥量1.2%,泥块含量0.5%;水洗机制砂:选用惠州博罗燊泰基石场生产的。
细度模数3.0,表观密度2630 Kg/m3,堆积密度1500 Kg/m3,亚甲蓝MB值为1.1,石粉含量3.8%。
混合砂:水洗机制砂和河砂以7:3比例混合。
细度模数2.8,表观密度2620 Kg/m3,堆积密度1510 Kg/m3。
(6)粗骨料:选用惠州博罗金业5-25mm碎石,表观密度2630 Kg/m3;堆积密度1460Kg/m3;压碎指标11.1%;含泥量0.7%;泥块含量0.3%;针片状含量5.3%。
(7)拌合水:深圳招商自来水厂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
2 水洗机制砂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河砂中掺入水洗机制砂之后混凝土的流动性有所降低,且随着掺量增加,流动性下降的也大,C30表现的尤为明显,扩展度大幅降低,C50的坍落度和扩展度虽变化不大,但流动速度也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机制砂表面粗超棱角性较强,颗粒之间更容易搭接,产生更大的摩擦力[1],而C30胶材的用量相对较少,不能提供足够浆体膜润滑骨料,C50的胶材用量较大,提供的浆体足够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水洗机制砂的摩擦力;混凝土容重因为掺入水洗机制砂会增加,且掺量越大增加的越多,原因是水洗机制砂的表观密度为2630 Kg/m3较河砂的2600 Kg/m3大所以,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容重有变大的趋势;由表2可知,C30在掺入机制砂后,强度有明显的增加,增加幅度达10%,原因是水洗机制砂颗粒为机械破碎而成,表面粗糙,界面新鲜,界面能较高,有助于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1];C5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很小,原因可能是水灰比是决定基体和界面过渡区空隙率的重要因数,进而决定混凝土强度[3],对于C50而言,水胶比为0.36,胶材的总量为436kg/m3,在较低水灰比情况下,界面过渡区强度有明显提升,混凝土中最薄弱的部分发生变化,影响强度的主要因数已经不是界面过渡区,水洗机制砂的掺入对C50抗压强度的影响有限。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好嘞,咱们今天聊聊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你听说过机制砂吗?就是那种经过加工的砂子,跟自然界的那种相比,质量更均匀,粒径分布也好,真是个好东西。
为了建造坚固的房子,咱们得好好设计这个配合比,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搞清楚什么是配合比。
简单来说,就是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
就像做饭一样,少了盐,菜就没味道;少了水泥,混凝土就不结实。
你想啊,假如你加了太多的水,混凝土就像泡水的豆腐,轻轻一碰就碎。
再加上,水泥的种类也多得很,普通的、快干的、抗冻的,各种各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先得确定好水泥的种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个不错的选择,强度高,适应性广,像个万能的调味品。
不过,咱们还得看当地的环境,比如说湿度、温度,这些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可别小看这些细节,搞不好就得重头来过。
接下来是机制砂。
这个砂子可不是随便买的,得挑选细腻的,粒径在0.5到5毫米之间的,太大了可不行,混凝土的致密性会下降。
还记得小时候玩沙子吗?细腻的沙子更容易捏成形,混凝土也是这个道理,粒子间的粘结更牢固。
再说说石子。
这里头的学问也不少,石子的强度、形状、粒径都得考虑。
一般情况下,20毫米的石子是最常用的,强度够,价格也亲民。
要是你手头有一些碎石,也可以用,只要能通过筛分,就没问题。
要是石子和砂子比例不合适,混凝土的强度就可能大打折扣,真是得不偿失。
水也是个重要的角色,太多了就稀,太少了又干,这个量得拿捏得当。
一般来说,水与水泥的比例在0.4到0.6之间,水越多,强度越低,抗渗性也下降。
可不能一味追求强度,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么知道这些比例呢?这就得靠实验了,拿出一小撮砂、石子和水,先混合,试试强度如何。
一般的做法是,做几个不同配比的样品,然后进行抗压试验。
结果一出来,啥叫“功夫下在平时”就明白了。
前期的努力可不能白费,最终才能得出最优的配合比。
搅拌也是个技术活儿。
不同材料的搅拌顺序、时间,都得严格控制。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其外加剂
配合比设计目标
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降低成本。
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案比较
1 2
设计方案一
采用单一机制砂,细度模数2.6,含泥量3.5%。
设计方案二
采用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细度模数2.3,含泥 量2.0%。
3
设计方案三
采用机制砂与河砂混合,细度模数2.5,含泥量 1.5%。
最优配合比的确定
01
通过实验比较,得到各配合比 设计方案下的混凝土强度、耐 久性指标及成本。
0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最优配合 比设计方案:采用机制砂与天 然砂混合,细度模数2.3,含泥 量2.0%。
03
实验验证:按最优配合比设计 方案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实测 强度满足要求,且成本较低。
04 机制砂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实例
某工程实例
工程背景
某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涉及大量混凝土的施 工。
原材料
使用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并添 加适量的外加剂。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研究方向
未来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外加剂的研究方向应 包括新材料的研发、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高性能机制砂 混凝土的制备等。
技术突破
未来需要在新材料、新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突 破,以满足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外加剂的未来 发展需求。
应用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机制砂混 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外加剂将在建筑、交通、水利等领 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02
03
颗粒形状多
机制砂的颗粒形状不规则 ,包括尖锐的棱角和空洞 。
表面粗糙
机制砂的表面较为粗糙, 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质地坚硬
机制砂通常由硬质岩石破 碎而成,质地坚硬且耐久 性好。
机制砂的配合比设计浅析
机制砂的配合比设计浅析引言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在这种现状下,对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尤其是骨料,现在资源越来越枯竭,河砂储存量越来越少,致使商品混凝土越来越多的使用机制砂来代替天然河砂。
但由于全国各地人工砂的生产矿源的不同、生产加工人工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人工砂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些人工砂片状颗粒较多,有些人工砂的颗粒级配为两头大中间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实际生产中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流动性差、砂率较高等。
本文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理念[1],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浆骨比[2],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公司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调整,使用效果明显。
本文以C30普通混凝土为例,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方法,通过调整浆体量试验,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1.1 原材料水泥:青岛中联P.O42.5水泥,比表面积320m2/kg,表观密度3100kg/m3,3d强度24.6Mpa ,28d强度49.6Mpa。
矿渣微粉:青岛产的S75级矿粉,表观密度2800kg/m3,比表面积400m2/kg,28天活性指数82%。
粉煤灰:青岛电厂II级粉煤灰,烧失量5.3%,表观密度2100 kg/m3,活性指数73%。
骨料:粗骨料为当地花岗岩碎石,表观密度2620 kg/m3,堆积密度1410kg/m3,级配良好,压碎值指标13.8%;细骨料为石粉砂,表观密度2610 kg/m3,细度模数3.3,属粗砂,石粉含量5.0%。
减水剂:山东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含固量15.3%。
1.2 试验方法采用浆骨比为0.34:0.67、0.33:0.66、0.32:0.68配置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用量根据塌落度要求进行调整,塌落度为180~220mm。
矿粉与粉煤灰掺量为25%、15%,该复合掺合料的胶凝材料实际胶砂强度为40.4MPa。
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研究
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通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进行研究,能够充分优化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
本文主要围绕机制砂混凝土的相关要点、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优化机制砂性能的途径,从而为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矗关键词:机制砂;性能;配合比;研究一、机制砂混凝土的相关要点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很大的使用量,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
在混凝土的组成部分中,集料是最重要的成分,大约能够占到混凝土集体的四分之三以上。
天然砂是在自然条件下会形成岩石颗粒,包括河砂和山砂。
人工砂是经过处理的混合砂的统称。
由天然砂和机制砂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合砂。
天然砂颗粒饱满,接近球形,但是天然砂是以一种地方性资源,在我国分布的并不均衡,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输。
在巨大的工业需求下,天然砂资源越来越有限,很多地区的天然砂毕竟基本枯竭,满足不了实际的建设需要。
建设用砂的供求矛盾,使得相应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天然砂价格持续上升,使得建筑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砂源。
为了满足建设用砂的需要,机制砂成为了建筑的首眩机制砂跟天然砂相比,原材料更加的充裕,并且在我国分布广泛,节省了运输成本。
机制砂能够不受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
在建筑中利用机制砂,能够解决天然砂不足的问题,同时能够保护环境,在建筑领域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全国各地的机制砂加工工艺和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使得机制砂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尽相同。
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并且有比较尖锐的棱角,对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机制砂来代替天然砂,需要完善配合比,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二、目前我国机制砂的应用现状我国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人工砂,由于建设环境因素的限制,人工砂的应用技术并不完善。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人工砂开始进行建筑施工,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标准,使得人工砂的应用技术越来越规范。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1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砂率是指单位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之一。
砂率会显著改变骨料的总表面积,直接影响到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适宜的砂率能在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密实度,这样不仅能保证硬化后的机制砂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还能在减少胶凝材料用量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丘海哩研究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先确定水胶比,然后将砂率的选取范围固定在42%~47%o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胶比相同、外加剂掺量相同,砂率不同的几组混凝土中,砂率影响最大的是拌合物的扩展度:随着砂率的增加,扩展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最大时,28d抗压强度也最高。
此时的砂率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最好、28d抗压强度最高的最佳砂率。
曹盛明研究砂率对混凝土H作性能的影响,在水胶比恒定的前提下,将砂率选取范围定位为35%~43%,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砂率为37%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最佳。
昌孝云等在针对贵州地区工程中常用的C30机制砂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优化时,发现机制砂砂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砂率为44%时混凝土密度最大,相应的抗压强度最高I,机制砂的来源较为广泛,不仅来源于岩石,也会来源于卵石。
毛帅等采用路用卵石机制砂混凝土制作试块进行试验,弥补了路用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相关特性的研究空缺。
其研究结果表明:卵石机制砂的砂率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坍落度,砂率为38%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弯拉强度最高。
砂率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滑性能。
朱文平设计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39,固定机制砂石粉含量为7.0%,分别改变砂率为30%、34%、38%、42%β实验结果显示砂率的增加会同时使混凝土表面砂浆层的石粉含量增多,造成的后果就是粘着摩擦系数减小、抗滑性能变差。
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分析
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分析摘要:C30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按照最优的配合比进行配置,为了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各个材料的用量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减水剂用量、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和机制砂砂率的作用,发现减水剂有一定的饱和点,水泥有利于提高抗压强度,粉煤灰有利于降低塌落度,砂率在44%的时候,抗压强度最高。
关键词: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前言:机制砂混凝土在很多工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只有严格控制各个原材料的用量,才能使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最好的性能。
1原材料和试验结果1.1原材料(1)水泥材料:C30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材料使用的是常规的42.5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如下:标准稠度用水量为0.285,初凝和终凝的时间分别是160min和215min,水泥的比表面积是326kg·m-2,3天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是5.1MPa和30.2MPa,28天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是8.7MPa和48.7MPa。
(2)粉煤灰材料:粉煤灰的等级为Ⅱ级,粉煤灰的细度为29.9%,烧失量和为0.6,f-CaO为0.2,碱含量为2.1。
需水量比分别是5.1%和104%,其中的SO3(3)减水剂材料:选用了聚羧酸减水剂,该材料的密度是1.05g/cm3,材料的固含量为20%,机制砂细度是2.9。
(4)粗骨料:选用了三种粒径,第一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5~10mm之间,第二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10~16mm之间,第三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16~25mm之间。
对标准曲线和机制砂颗粒级配曲线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材料中粗颗粒比细颗粒的含量多,粗颗粒的范围在1.18~2.36mm之间,细颗粒的粒径范围在0.15~0.3mm之间。
1.2原配合比和试验结果(1)原C30混凝土配合比数值如下:水泥用量298kg·m-3,粉煤灰用量74kg·m-3,机制砂用量841kg·m-3,水用量160kg·m-3,减水剂用量 3.72kg·m-3,第一种粗骨料用量103kg·m-3,第二种粗骨料用量514kg·m-3,第三种粗骨料用量410kg·m-3,在试验时主要对塌落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其外加剂研究
THANKS
缓凝剂
早强剂
延长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减少混凝土 的收缩和徐变,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 性。
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提高混凝土的早期 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外加剂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对强度的影响
合理使用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 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其中减 水剂和早强剂的效果最为显著
。
对耐久性的影响
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机制砂混 凝土的抗冻性、抗裂性和耐久性 ,其中引气剂和缓凝剂的效果较 为明显。
对工作性的影响
外加剂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 作性,如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增加 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其可泵送性 和施工性能。
外加剂的优化选择和应用策略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用量
应综合考虑外加剂的价格、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外加剂。
优化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外加剂与机制砂混凝土的相容性,以及对外加剂用量的影响,以达到 最佳的使用效果。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需要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 源的可持续消耗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等方面 。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生命周期, 从原材料的选取、生产、施工、运行到废弃 等环节,都需要实现可持续性。
面临的挑战
如何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实现机制 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提高混凝土的环 保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 重要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可持续混凝土
性。在炎热天气下施工时,添加缓凝剂可以避免混凝土过快硬化,提
高施工质量。
外加剂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增强剂
增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如聚合物类增强剂可以显著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和抗拉强度。使用 增强剂可以有效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C50T型梁施工中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分析
设 计 方 法
求 。粗 集料 不仅 要 具 有 较 好 的颗 粒 组 合
工 程概 况
机 制 砂 混 凝 土 在 配 制 方 法 上 对 合 理 性 .还 需 要 具 备 针 片 状 少 空 隙 率
汕 头 至 昆 明 高 速 公 路 阳 朔 至 鹿 寨 水 胶 比 、碱 含 量 、氯 离子 含 量 等 掺 入 剂 小 等 特 点 。本 工 程 粗 集 料 采 用 荔 浦 县 荔
凝 土 的 性能 。 减 水 剂 。 减 水 剂 的 适 当掺 入 .可 以 提 高 混凝 土 的使 用 性能 降 低 水 泥 的
座 天 桥 1 座 、互 通 桥 1 座 ;预 S i l T 梁 规 施 工配 合 比进 行 确 定 。
格 为3 0 m ,梁 片 总 数 为9 6 8 片 。 由 于 本 各 掺料 的设 计
工 程项 目中 桥 梁 工 程 多 ,对 混 凝 土 的 质 水 泥 。 配 制 机 制 砂 混 凝 土 所 选 择
量 要 求 高 .但 沿 线 又 缺 乏 配 制 高 性 能 混
的水 泥 要 求 较 高 .需 要 对 水 泥 的 各 项 性 使 用 量 。 在 选 择 减水 剂 时 .需 要 对 混 凝
C 5 0 T 型梁施 工中机 制砂混凝土的配合 比设计分析
福 建 省 第 一公 路 工 程 公 司 张 世 金
由 于 地 公 方 路 缺 工 少 程 优 线 质 长 的 天 、 点 然 河 多 砂 , 很 作 多 为 在 混
凝 土 的原 材 料 ,因此 ,机 制 砂 混 凝 土 目 前 在 桥 梁 工 程 的应 用 越 来 越 普 及 成 为 桥 梁 工 程 重 要 的 材料 之 一 。 不 仅 如 此 ,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是砂浆中控制水分含量的关键因素,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水灰比的选择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水泥的品种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也会相应降低,对施工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强度要求和施工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二、砂石比例优化设计砂石比例是指砂、石两者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有很大影响。
适当增加砂的比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流动性,适当增加石的比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设计时,应根据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材料的性能特点,确定合理的砂石比例。
同时,还需要考虑砂和石的颗粒分布曲线和石的用量,以使得砂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三、掺加外加剂优化设计外加剂是指在砂浆中适量添加的助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其种类有增塑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确定合理的掺量。
增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剂,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施工的便利性。
早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四、其他因素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外,混凝土的配比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选择合适的细集料、粗集料和胶凝材料,以及加工方式、施工工艺等。
这些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求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且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配比方案。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具有较好性能和施工性的混凝土配合比。
机制砂混凝土的比例设计及实际应用研究
机制砂混凝土的比例设计及实际应用研究摘要:机制砂在混凝土制备中被广泛应用。
机制砂混凝土以其良好性能、经济价值和施工简易性为特点。
然而,机制砂的成分复杂,石粉含量不稳定,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工作性能。
因此,研发适用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组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设计;应用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因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受到偏好。
特别是在大体积现浇箱形梁体系中,机制砂的广泛应用要求多次试验以获得最佳配比。
然而,机制砂复杂成分和高石粉含量可能影响性能,故在含量确定时需慎重。
研究显示,机制砂制T型箱梁抗弯性能与普通砂混凝土差异不大,力学特性相似。
鉴于机制砂砼延性和抗裂性,可替代普通砂混凝土。
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优化研究展开,但其混凝土应用仍有争议。
桥梁工程,尤其大体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实际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1.概述机制砂为<4.75mm石料,与河砂异。
区域人工砂性能异,实践证明人工砂显著影响混凝土性能、流动性。
为确保机制砂混凝土达标,需试验确定性能影响,供制备、施工参考。
2.机制砂试配及问题依据新标准,大规模生产机制砂表现:成本低,粉料控制好,无泥沙、含水,混凝土状态佳,成型后高强度,降低粉料成本。
分析资料,机制砂混凝土性能与天然砂相似,力学性能近。
密实性、抗碳化略优于可洗砂混凝土。
采用机械砂(洗/烘干)生产预拌混凝土可行。
市场机制,制砂企业水平不同,有些小规模,缺监管,追求利润影响质量标准。
大型砂生产线需投资。
集团公司建环保人工砂线,生产混凝土用砂。
市场竞争,人工砂质优,但不满足全人工混凝土。
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一定程度影响施工效率。
3.原料特性3.1水泥选用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42.5,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50MPa。
氯离子含量应控制在0.03%、0.6%和28%以下。
C40和C40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选择稳定且残余系数较大的水泥[2]。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多,需用较多水量维持流动性。
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比例
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比例机制砂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机制砂砖和混凝土结构。
它是由水泥、砂子、骨料和适量的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需要不同的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比例。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比例。
1.骨料:机制砂混凝土的骨料主要由骨料1和骨料2组成。
骨料1是粗骨料,常用的有石子、碎石等;骨料2是细骨料,常用的有细砂、石粉等。
一般情况下,骨料1的体积占总骨料体积的70%左右,骨料2的体积占总骨料体积的30%左右。
2.水泥:机制砂混凝土中的水泥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
水泥的掺量一般按照骨料的总质量的10%来计算。
3. 砂子:机制砂混凝土中的砂子是骨料2的主要成分。
砂子的粒径一般在0.15-5mm之间。
砂子的掺量主要根据所需强度、耐久性等工程要求来确定。
4.水:机制砂混凝土中的水用于水化反应,并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水的用量一般按照水泥质量的30-40%来确定。
根据上述配方要求,可以制定一种常见的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比例如下:骨料1:1000kg骨料2:500kg水泥:150kg砂子:400kg水:120-130kg将骨料1和骨料2按照上述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泥和砂子,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到达到所需的混凝土流动性和均匀性。
机制砂混凝土的配方比例可以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调整。
如需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适当提高水泥的掺量;如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适当提高骨料1的掺量;如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以适当增加水的用量等。
总之,机制砂混凝土的配方比例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的,需要考虑到材料强度、耐久性、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制定合适的配方比例。
《机制砂配制C3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机制砂配制C3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摘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混合材料,而砂又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之一,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
由于我国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天然砂的资源日渐枯竭,开发利用机制砂配制普通混凝土乃至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采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为一项技术难点,本文通过优选机制砂,降低水胶比,深入研究机制砂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终配置出机制砂C3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并顺利运用于大直径深水桩基施工中,为我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实践应用1、工程概况东吾洋特大桥起点位于虾山鼻岛最西侧,跨越东吾洋海域,终点位于东安岛牛梁岗,是宁上高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546.6m,通航孔桥为跨径(100+2×180+100)m的矮塔斜拉桥,非通航孔桥为90m钢混组合梁和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全桥水深超过48m的路段长850m,水深最深达63m,最大潮差超过8m,为同类型桥梁水深世界之最。
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最大桩径4.0m,最长144m,最大钢护筒直径4.4m,最长93.4m,单重达366t,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需求量约34万m3,,而砂的需求量约26万t。
本文采用机制砂为细骨料进行C3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经过原材料优选,合理控制品质,及多次试配、比对,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最优理论配合比。
再通过现场顺利实施及后期实体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最终,该配合比顺利运用于施工中,也为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机制砂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目前,机制砂已经成为施工作业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原材料的应用上逐步代替了天然砂。
由于机制砂的物理特性与天然砂相比存在一些差异,所以要选择质地坚硬的岩石作为机制砂加工的母岩,从源头上把控机制砂材料质量。
另外,机制砂加工的颗粒级配、细度等技术指标都是能够通过整形工艺进行处理,可以通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制作工艺流程来实现。
《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配合比实验研究》
《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配合比实验研究》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配合比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不同粒形特征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粒形特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配合比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制砂粒形特征机制砂的粒形特征主要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表面粗糙度等。
这些特征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硬化后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因此,了解机制砂的粒形特征对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不同粒形特征的机制砂,设计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通过实验测试其工作性能。
实验方法包括: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粒形特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均匀的机制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率。
同时,这种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好。
而表面粗糙、粒度分布不均匀的机制砂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2 配合比优化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不同粒形特征的机制砂的最佳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我们还发现,采用合适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五、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机制砂的粒形特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粒形特征的机制砂的最佳配合比。
优化后的配合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硬化后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
作者简介:赵磊(1983— ),男,天津人,学士;研究方向:混凝土。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湖南株洲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荷塘分公司 赵磊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了机制砂的使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制砂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是利用“全计算法”机械配合比的计算,通过对混凝土中的浆骨比进行调整,来确定混凝土中机制砂的使用比例。
使混凝土中机制砂的流动性差、砂率较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张,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骨料、河沙的储存量,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相关的人员开始了对机制砂的研究,希望用机制砂来代替天然河沙,从而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但是由于地域不同的原因,各个地区的人工砂生产原料有所差异,也就导致了生产的工业和设备各有不同,生产出的人工砂颗粒大小以及性能级别都有所差异。
比如,有的人工砂的片状颗粒较多,而有的人工砂颗粒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形状。
由此也导致了制备出的混凝土流动性差,砂率较高等问题。
下面本文就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例,对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控制设计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试配强度设计高性能混凝土中机制砂的使用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就拿混凝土的强度来说,不同的构成材料以及配制方法、施工条件等的变化都会导致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变化。
从统计学的观点分析而言,就是指混凝土强度控制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变量发生改变,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同一个配制比例,同一种施工工艺,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发生改变,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过程,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各个变量之间的误差,确保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配合比实验研究》范文
《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配合比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其粒形特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配合比实验研究,为优化混凝土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机制砂粒形特征概述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砂粒,其粒形特征主要包括粒径、形状、表面纹理等方面。
这些特征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硬化后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因此,研究机制砂的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三、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1. 粒径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机制砂的粒径分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粒径过大,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难以充分填充模板;粒径过小,则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粒径分布是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关键。
2. 形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机制砂的形状对其与水泥浆体的界面粘结强度有重要影响。
尖锐的砂粒形状有利于提高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相反,圆滑的砂粒形状可能导致界面粘结强度降低,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 表面纹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机制砂的表面纹理影响其与水泥浆体的接触面积和粘附力。
具有适当粗糙度的表面纹理有利于提高砂粒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四、配合比实验研究为了深入研究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配合比实验。
实验采用不同粒径、形状和表面纹理的机制砂,配合相同的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制备出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样。
通过测试试样的流动性、硬化后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分析机制砂粒形特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机制砂粒形特征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具体而言,适当的粒径分布、尖锐的砂粒形状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硬化后的强度和耐久性。
洞渣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洞渣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发布时间:2022-03-22T05:49:16.40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20期作者:贺菊香[导读]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贺菊香湖州正通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313000摘要: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本文选用花岗岩机制砂配制强度C50高强度混凝土,主要通过检测分析,得到合适的原材,通过试验试拌多种不同配合比的机制砂混凝土,得到可用于实际工程的配合比,并对试块进行试验分析,得到该配合比均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将试验得到的配合比应用至实际工程中,通过强度及外观检测,得到该配合比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性能前言: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机制砂混凝土配制与性能方面的研究,其中多以石灰岩机制砂为研究对象。
花岗岩石材价值高、前景广,具有作为机制砂石骨料的潜力,但是国内外关于花岗岩机制砂石作为混凝土骨料的研究与应用较少,对利用其制备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认识还不足。
本文以项目施工产生的洞渣为基础,将花岗岩洞渣加工成机制砂石骨料,以此为花岗岩洞渣机制砂石骨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1洞渣岩石力学指标检测对该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洞渣进行岩石力学性能检测,根据检测所得的各项力学指标数据可知,洞渣岩石的压碎值为19.8%,<要求值20%。
根据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洞渣岩石力学性能符合C50混凝土生产所需砂石料的材质要求。
2加工工艺流程根据上述洞渣的岩石力学性能指标,结合产能需求,对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洞渣采用三级破碎+布袋除尘的工艺,使其加工成为机制砂。
洞渣加工制成机制砂具体工艺流程为:洞渣→给料机→一级破碎→二级破碎(4.75-9.5mm碎石、0-9.5mm碎石、9.5-19mm碎石、19-31.5mm碎石)→振动筛→三级破碎(超径碎石)→振动筛→机制砂(0mm-4.75mm)。
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设计题目: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摘要:结合仁赤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利用机制砂配制出质量的C50混凝土并成功用于预应力T梁的制作。
关键字: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1、工程概况贵州省__至__高速公路__至__段是《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中“6横7纵8联”中第5纵的重要主城部分。
项目起于__市罗旺田接白腊坎至__高速公路路线经过__市、__县__市等三个县市止于__川两者交界__市北__河中间接四川省拟建的__至__(泸赤)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63.848Km. 本合同段(第19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100+000~K109+820全长9.8Km全线采用80Km/h设计速度的双线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宽度21.5m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
该工程大桥5座总长1045m中桥1座长94m互通立交跨线桥2座147m涵洞工程12道及通道工程19道。
哪个需用混凝土约6万m3。
2、当地细集料情况仁赤高速公路沿线从__到__缺乏配制C50混凝土的优质天然河沙高速公路建设所需的河沙均需从外地购入河沙运到施工现场均单方价格可达到140元当施工紧张时期还出现无砂可用的情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__)中规定在河沙不易得到时也可采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3、 C50砼对原材料的要求。
按照规范的设计要求结合丹迪原材料供应情况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有以下要求: 1、水泥要求水泥宜选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细集料要求细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细度模数2.1~3.2的洁净天然中粗河沙或符合要求的机制砂。
3、粗集料要求粗集料宜选用质地均匀坚硬、粒形良好级配合理、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加工成的碎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分
析
熊康平
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末期,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低等级普通混凝土开展,对高等级特种混凝土的研究很少。
近几年一些科研工作者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试验室内研究居多,对工程试验研究较少;宏观研究居多,微观分析较少;机制砂与河砂混合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居多,单用机制砂配制较少,尤其是对桥梁高标号梁板砼,目前尚未见到单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报道;对强度、工作性、抗渗性等性能的研究较多,对机制砂混凝土收缩、碳化、钢筋锈蚀等性能的研究较少。
本实验针对人工砂的特点,将黄氏致密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想应用到人工砂混凝土中去,克服人工砂粗糙度大、含粉量高、级配不良等缺点,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到工程实际,提出人工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指标和应用建议。
1 准备工作
(1)掌握设计图纸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构件截面的尺寸、钢筋布置的疏密等,以便合理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的粒径;
(2)了解施工工艺,如输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等,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3)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以便确定备用配合比。
2 选择材料
2.1 粗集料
优先选择强度高、密度大、针片状少、含泥量小、级配良好的粗集料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掺配时要在符合级配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在二种或三种掺配方案中,选取其中体积密度较大者使用。
2.2细集料
砂对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要选取级配良好的机制砂,机制砂过粗容易引起离析且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2.3水泥
应根据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选取水泥优先选取质量稳定,强度波动小的水泥,对未用过的水泥品种或水泥厂家要进行认真调研。
设粉煤灰取代砂的最大单位重比例为α: 收集水泥、骨材与掺料的物化性质,以供配比计算参考时使用。
并求出最小空隙(最大单位重),最小空隙的原理,基本上是探讨颗粒材料最大堆积密度即最佳条件下的空隙,其推演方法如下:利用四分法取样将砂和粉煤灰混合, 以粉煤灰取代砂子的方式,求出混合料的最大单位重,即是粉煤灰取代砂子和石屑的最佳比例。
固定砂和粉煤灰的最佳比例,重复上述步骤,找出砂子与粉煤灰及混合粗骨材的最大单位重比例,这就是HPC骨材组成的最佳
配比,当在进行上述的步骤时,若感觉只要给予少许的振动能量,即能使混合料达密实壮况,已接近HPC的最佳化点的比例。
3 确定强度和坍落度
依据施工规范及施工条件的要求, 选定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ƒ'c = 56 MPa时,且无工地经验资料可循时, 配比的设计强度ƒcr可由方程式(1)求得:
ƒcr=(ƒ'c +9.6)/0.9 (kg/m3 )
4 求骨材最大单位用量
根据求出的骨材最大单位重求出最小空隙V V。
α=W fly/(W fly+W cs)×100%
(砂子+粉煤灰)在混合骨材中所占的最大单位比例为β:
β=(W cs+W fly)/(W cs+W fly+W ca)×100%
V V=1−(W fly /γfly +W ca/γca+W cs/γcs)
式中:W fly ,γfly 分别表示单位粉煤灰用量(kg/ m3),粉煤灰表观密度(kg/ m3);W ca,γca分别表示粗骨料重(kg/ m3),粗骨料比重(kg/ m3);W cs,γcs分别表示细骨材重(kg/ m3),细骨材比重(kg/ m3)。
5 计算用浆量及骨材体积
骨材的用量:
水泥浆体V p 由下式求得:
V p =n×V V
水泥及水的用量:
V p =W F/γW+C/γC+W sl/γsl
假设设计强度所需之水胶比为λ:
W/B=W/(c+p)=λ
其中P=W fly+W sl
W=λC+λW sl+λW fly
因为石屑粉取代水泥之比率为:
ξ=W sl/(W sl+C)
W sl=ξ/(1−ξ)∙C
C=(V P−λW fly/γW)/[λ/γW+1/νC+ξ∙(λ/γW+1/γsl)/(1−ξ)]
W=(c+p)∙λ
式中: W为水重;γ为水之比重;W sl为粉煤灰单位重;γsl为粉煤灰比重。
6 配合比计算
6.1 选择材料,确定特细砂和机制砂混合比例及取代参数α,β
6.2 确定粉煤灰取代混合砂的最佳比例α
表1 人工砂高密实
利用四分法取样将砂和粉煤灰混合,以粉煤灰取代砂的方式,求出混合料的最大单位重,此就是粉煤灰取代砂的最佳比例( 如图1所示)。
图1 粉煤灰填充砂曲线
在下图中粉煤灰取代砂13%时,单位重最大在固定砂和粉煤灰的最佳比例情况下,重新用四分法混合,找出砂与粉煤灰及石的最大单位重,在本次实验中,砂与粉煤灰所占骨材总量的比例为50% (图2所
示)。
图2 粉煤灰与砂填充碎石曲线
7 实际试验配合比设计
7.1 试验方法
本试验主要研究变化4种水胶比,同时配合4种不同的浆体用量共12 组试验来研究人工砂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通过对人工砂与天然砂之间的工作性和强度对比,从而确定人工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表2 1号机制砂高密实配合比设计表
7.2 试验结果
表3 天然砂高密实对比配合比设计
依据表2和表3配合比, 严格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拌和物性能和混凝土强度测试, 所得试验结果如表4。
表4 人工砂与天然砂数据对比
7.3 混凝土新拌性能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对比, 我们发现在n= 1.3人工砂这一组, 它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表现最佳。
在与天然砂混凝土对比时, 前两组人工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比天然砂混凝土低。
后两组要比天然砂混凝土高。
人工砂混凝土在n= 1.2这一组我们发现在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和n= 1.3相差不大,但由于骨料含量相对较多,水泥浆量较少,整体内聚力较高,所以和易性不如n=1.3。
如果n值小于n = 1.2,混凝土的工作性较差。
在n= 1.4时,它与n=1.3比较差不多,但当大于n=1.4,因为水泥用量增大,所以不经济。
在与天然砂对比时,由于掺的减水剂多, 所
以天然砂的和易性有时不如人工砂,但天然砂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基本比人工砂好,从泵送要求来看,天然砂要比人工砂适合。
7.4 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在同一水胶比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随浆体用量增加而增大。
在与天然砂对比时,人工砂的早期强度普遍比天然砂要高。
8 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压碎指标为9.1%的碎石,细度模数为2.9的中粗砂和二级粉煤灰进行密实堆积试验,获得最佳密实堆积效果的堆积系数α=1.2,β=0.55。
2) 随着水胶比的降低,在掺高效减水剂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天然砂的塌落度和和易性比人工砂要差,但从总体比较,天然砂的和易性要比人工砂要好,但早期强度没有人工砂高。
3) 与条件相同天然砂相比,在配比设计、其它材料、成型养护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用人工砂配置出混凝土的特点是:塌落度减小, 混凝土28天标准强度提高;如保持塌落度不变,则需水量增加;但在不增加水泥的前提下水灰比变大后,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实测强度并不降低。
4) 按天然砂的规律,混凝土配比设计,人工砂的需水量大,和易性稍差,易产生泌水,特别在水泥用量少的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表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