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
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7版)执行规定
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7版)执行规定一、污秽等级的划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第一部分交流系统》(Q/GDW 1152.1-2014),污秽等级划分为a、b、c、d、e五级,根据江苏电网实际情况,2017版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不设a、b级。
二、污区等级与爬电比距对应关系2017版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按统一爬电比距表示,污区等级与统一爬电比距(设备爬电距离/最高相电压)和额定爬电比距(设备爬电距离/额定线电压)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污区等级与爬电比距、额定爬电比距对应关系三、新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原则1. 新、改扩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应坚持“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外绝缘爬电比距配置应不低于相应污区等级对应的爬电比距要求。
2. 新、改建输电线路爬电比距推荐取值见表2。
表2新、改建输电线路爬电比距配置原则(不低于)3. 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应按绝缘子有效爬距配置,绝缘子有效爬距等于绝缘子几何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利用系数的乘积值。
对于各类绝缘子的选用,必须充分考虑其爬距有效利用系数,即K值。
当参照绝缘子为双伞型瓷绝缘子时,各种典型的绝缘子的K值如下:普通型、双伞型、三伞型绝缘子:K取1.0。
钟罩型、深棱型绝缘子: c级及以下污区, K取0.9;d级及以上污区,K取0.8。
长棒形瓷绝缘子:600mm≤常年降水量<1000mm地区,K取0.9;常年降水量≥1000mm地区,K取1.0。
4.新、改建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串片数一般应不少于同型号悬垂单I 串的片数,并根据带电作业需要适当留有裕度。
5.新、改建输电线路悬垂盘形绝缘子串采用双串结构时(中心间距小于600mm),外绝缘配置应比相应污区等级要求提高10%。
6. 新、改建输电线路,在满足间隙要求的情况下,悬垂单V串单侧片数一般与悬垂I串相同。
7.c级及以上污区,新、改建输电线路直线悬垂串宜采用复合绝缘子或RTV 涂料等防污闪产品;500kV同塔双回线路应使用不同厂家的绝缘子(串),并采用双独立挂点双串结构;对于c级以下污区使用的复合绝缘子,其统一爬电比距不低于39 mm/kV;对于d级及以上污区使用的复合绝缘子,统一爬电比距应不低于44mm/kV。
污秽等级划分与爬电比距
污秽等级划分与爬电比距做好防污闪事故的基础工作,要坚持进行盐密测量,并根据环保气象资料和运行经验,划分污秽等级并绘制制污区图。
盐密测量的方法是用一定量的蒸馏水,将绝缘子或电气设备瓷件表面上的污秽清洗下来,并测量其导电率,再以等量的蒸馏水中产生相同的导电率的氯化钠盐量,作为其等值附盐量,则等值附盐密度=W/A (4-1)式中W——等值盐量,mg;。
A——绝缘体表面积,cm2(一)变电所的污秽水平等级按照污秽的严重程度可将变电所的污秽水平分为若干等级。
根据自然污秽环境条件,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其划分为四级污秽水平。
(1)轻:主要是没有工业,装供热设备的房屋密度较小的地区;工业或房屋密度较小,但经常有风和(或)雨的地区;农业地区;山区。
所有这些地区,至少都离海边10~20km,不直接遭受海风的作用。
(2)中等:不产生特别污染烟灰的工业区和(或)装供热设备的房屋密度中等的地区;房屋和(或)工业密度较大,但经常有风和(或)雨的地区;会遭受海风作用但离海岸不太近(至少相隔几千米)的地区。
(3)重:工业密度较大地区和产生污染的供热设备密度较大城市地区;靠近海岸的地区或是任何情况下都会遭受相当强的海风作用的地区。
(4)很重:能遭受到导电粉尘和能产生特别厚的导电沉积物的工业烟灰的地区,范围适度;很接近海岸和会受到海水雾气喷溅或会受到很强的污染性海风作用的地区,范围适度;长期无雨受到夹有沙和盐的强风作用且常有凝露的地区和沙漠地区。
我国的国家标准,与之相比,只多了一个0级,为无明显污秽地区。
(二)高压架空线路的污秽等级高压架空架线路的污秽等级划分标准,分以下污秽等级:(1)0级为大气清洁且离海岸50km以上的地区,其盐密,对强电解质为0~0.03mg/cm2,对弱电解质为0~0.06mg/cm2。
(2)1级为大气轻度污染地区或大气中等污染地区,包括盐碱地区、炉烟污秽地区,且离海岸10~50km的地区。
在污闪季节中干燥少雾(含毛毛雨)或雨量较多,其盐密为0.03~0.05mg/cm2。
污秽等级、爬电距离
污秽等级
根据变电站、架空线路环境污秽程度所划分的等级。
我国将变电站的现场污秽度分成四个等级,将线路的现场污秽分为五个等级。
什么是爬电比距?
答: 爬电距离与工作电压的比值,单位为m/kv。
名词术语
爬电比距: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
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直接直线最短距离。
电网污秽类型_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及防污闪措施
中华民居2011年08月电网污秽类型、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及防污闪措施陈明毅(江西省电力设计院输电工程部)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论述了电力输电工程中电网污秽类型、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及防污闪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绝缘子;积污特性;防污闪措施1 电网污秽类型污秽类型分为固体层型和盐雾型,并对污秽度以等值附盐密度(ESDD)、不溶性密度(又称等值附灰密度)(NSDD)和现场等值盐度(SES)三个参数定量表示。
改变传统上仅以ESDD来定量表示的方式。
污秽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即A类和B类,分别介绍如下:A类:沉积在绝缘子表面上的有不溶成分的固体污秽,湿润时该沉积物变成导电。
这种类型污秽的最好表征方法是进行ESDD/NSDD测量。
A类污秽最常见于内陆地区、荒漠地区或工业污秽地区。
当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干盐层,然后迅速地被露、雾或毛毛雨等变湿时,也可认为是A类污秽。
A类污秽有两种主要成分,即湿润时形成导电层的可溶污秽物和与可溶污秽物粘合在一起的不溶污秽物。
其中,可溶污秽物可分为高溶解度盐(即迅速溶于水的盐)和低溶解度盐(即很难溶解的盐)。
可溶污秽物用等值盐密(ESDD)度量,单位mg/cm2;不溶污秽物的例子有灰尘、沙、粘土、油等。
不溶污秽物用不溶沉积物密度(NSDD)来度量,其单位为mg/cm2。
B类:沉积在绝缘子上的不溶成分很少或没有不溶成分的液体电解质。
这种型式污秽的最好表征方法是进行电导或泄漏电流测量。
B类污秽最常见于沿海地区,由盐水或导电雾沉降在绝缘子表面。
B类污秽的其它来源的例子有:喷洒农作物、化学雾以及酸雨。
2 绝缘子的积污特性2.1 影响绝缘子积污的因素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沉积在绝缘子表面形成污秽层,污层的多少与污秽微粒重量、绝缘子附近受到的风力、电场吸引力、微粒与绝缘子表面的附着力有关。
有关研究表明,当风速较大时,风压力是决定污秽微粒运动并使其附着在绝缘子表面的主要因素;当风速较小时,电场力对较小的带电污秽微粒起着控制作用。
电力系统污秽与覆冰绝缘_2
80
100
离污源的距离/km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SKL-PES
1
(2) 空气污染程度与盐密的关系
由于大气中的SO2(及转化后的硫酸盐)是绝缘子表面可溶盐的主要污 染物,因此以SO2为主要污染参数,TSP(总悬浮颗粒物)、NOx为一 般污染参数。描述电网污区污秽特征的大气质量参数Q定义为:
《电力系统污秽与覆冰绝缘》
第2章 污秽沉积与表征
Pollution Deposits and Its Representation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SKL-PES
2.1
大气污染物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不断恶化、降水酸化日趋严重 ,使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日益严峻。 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废气的排放,主要有: 贫困污染,包括低效燃烧,森林破坏等造成的空气污染; 现代化污染,即工厂、汽车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的SO2、NO x、铅、臭氧的污染和对地区酸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CO2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SKL-PES
1
(二) 自然污秽 (a) 尘土污秽
尘土污秽是指从地面扬起的尘土以及农作物施加的化肥和农药等。 在尘土污秽地区,绝缘子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别是 土壤的含盐量、可溶性与生成电解质的能力,风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尘 土在绝缘子表面上的粘附能力等。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SKL-PES
1
(b) 盐碱污秽
盐碱地区的扬尘微粒及盐碱水面烝发后在空气中流下的盐碱微粒属 于盐碱污秽。盐碱污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导电成分,并容易吸潮。 绝缘子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土壤的含盐量以及风力作用下土壤表面微 粒的扬起能力。 在盐碱地区,不仅尘埃中含有大量能溶于水而生成电解质的微粒, 而且大多数盐碱地区不存在含有可溶矿物质的水域。根据土壤盐渍 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类:弱、中、强、很强含盐土壤,其可溶于水的 盐的计算含量分别为<0.5%、0.5%~1.5%、1.5%~3.0%、>3.0%。 土壤中易溶于水而生成离子的盐份量,以及在风力作用下能从土壤 表面扬起的微粒,风自盐湖水库表面吹起含导电物质的水珠蒸发后 在空气中留下的可游离物质等,最易造成绝缘子严重污染。因此, 属于盐碱地区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是属于重污秽区。 盐碱地区绝缘子污秽的特点:因风雨的净化作用,上表面的积污要 比下表面小好几倍,而下表面有棱的绝缘子污染特别严重。
送电线路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分类与评估
送电线路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分类与评估电力系统中的送电线路绝缘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绝缘子是为了保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电力设备而设计的。
在实际运行中,绝缘子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污秽、老化和损坏等情况,这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定期评估绝缘子的污秽等级是非常重要的。
绝缘子污秽是指绝缘子表面沉积有灰尘、树胶、鸟粪等污物,这些污物会在潮湿环境中形成污泥和水垢,严重的话会导致闪络事故,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减小污秽所带来的危害,电力系统需要对绝缘子的污秽进行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分类如何对绝缘子污秽进行评估呢?一般情况下,评估绝缘子污秽的等级是根据其表面污染积累的程度来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国家的标准和实际情况,绝缘子的污秽等级一般有三种,分别是Ⅰ、Ⅱ、Ⅲ级。
Ⅰ级:绝缘子表面无污染或者只有轻微的污染,可使用细沙布或棉布擦拭清除。
此级别下主要污染物是细小的尘埃和轻微的水垢。
Ⅱ级:表面沉积有中等程度的污染物,例如蜡、树胶或鸟粪等。
此级别下主要污染物是厚重的水垢和油污。
Ⅲ级:表面沉积有大量的污物,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导致闪络事故。
一些常规的污染物有海盐、沙尘和污泥等。
以上三个等级的划分通常是根据绝缘子表面的沉积物的厚度来做出的。
绝缘子污秽等级的评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绝缘子会接触到各种天气和环境条件,这会导致绝缘子表面沉积各种污物和水垢。
因此,定期检查和评估绝缘子的污秽等级是必要的。
但是如何评估呢?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目视检查和检测仪器。
目视检查方法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绝缘子的Ⅰ级和Ⅱ级污秽等级。
目视检查是非常主观的,而且在某些极端条件下是不可靠的。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检测仪器。
这种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红外光和紫外光照射法等。
这种方法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可以有效地检测绝缘子污染程度并进行分类和评估。
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处理当确定了绝缘子的污秽等级后,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本标准规定将线路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级,并提出了各污级下相应的外绝缘爬电比距。
外绝缘的污秽等级应根据各地的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其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盐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划分,当三者不一致时,应依据运行经验决定。
运行经验主要根据现有运行设备外绝缘的污闪跳闸和事故记录、地理和气象特点、采用的防污措施等情况考虑,见附录B。
新建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时应考虑邻近已有线路和厂、所的运行情况,参考该地区的污秽度和气象条件,以及城市、工业区发展规划进行绝缘设计选择。
对处于污秽环境中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其外绝缘水平一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划分污级的盐密值应是以1~3年的连续积污盐密为准。
对500kV线路以3年积污盐密值确定污级。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盐密均指由普通悬式绝缘子XP-70型型)及XP-160型所组成的悬垂串上测得值,其他瓷件应按实际积污量加以修正。
变电设备取样应逐步过渡到以支柱绝缘子为主,见附录C。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各污秽等级和对应的盐密按表1规定划分。
表1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等级各污秽等级电力设备的爬电比距如表2规定选择。
表2 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距分级数值注:①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爬电比距计算时取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上表( )内数字为按额定电压计算值。
②计算各污级下的绝缘强度时仍用几何爬电距离。
由于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需根据大量的人工与自然污秽试验的结果确定,目前难以一一列出,见附录D。
③对电站设备0级(220kV及以下爬电比距为kV、330kV及以上爬电比距为kV),目前保留作为过渡时期的污级。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第一条: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频交流电压3~330千伏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
500千伏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外绝缘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污秽等级划分依据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外绝缘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盐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当三者不一致时,应按运行经验决定。
新建发电厂、变电所和高压架空线路时应考虑邻近厂、所、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及城市和工业区的发展规划进行绝缘设计。
第三条:污秽条件和泄漏比距的关系: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见表1发电厂、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见表2第四条:运行经验主要根据现有运行设备外绝缘的污闪跳闸和事故记录,地理和气象特点,采用的防污措施等情况并结合其重要性综合考虑。
注:①线路及发变电所的盐密均指由普通悬式绝缘子(×-4.5)所组成的悬垂串上测得值。
(加压)(垂直)②化工厂及冶金厂附近的线路及发变电所,可根据污源所排放的导电气体和导电金属粉尘的严重程度分别列为2、3或4级(发、变电所为2级或3级)③有冷水塔的发电厂,其污秽等级可根据电厂烟囱的除尘效率及冷水塔是否装设除水器等条件,确定列入2级或3级;其附近的线路也根据上述条件确定列入2、3或4级。
④线路和发变电所泄漏比距计算取系统额定线电压。
表1 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表2 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级标准附录自然污秽等值附盐密的测定方法一、定义绝缘子自然污秽的等值附盐密度,是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清洗绝缘子瓷表面的污秽,然后测量该清洗液的电导,并以在相同水量中产生相同电导的氯化钠作为该绝缘子的等值盐量(W),量后除以被清洗的瓷表面面积(A)即为等值附盐密度(WO):注:一片普通悬式绝缘子(×-4.5)的表面积按1450平方厘米计算。
对取样点或具体变电所的自然污秽等值附盐密度,要经过2~3年测量,并取得5个以上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获得的盐密数值,方可用以确定污秽等级。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本标准规定将线路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级,并提出了各污级下相应的外绝缘爬电比距。
4.1 外绝缘的污秽等级应根据各地的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其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盐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划分,当三者不一致时,应依据运行经验决定。
运行经验主要根据现有运行设备外绝缘的污闪跳闸和事故记录、地理和气象特点、采用的防污措施等情况考虑,见附录B。
4.2 新建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时应考虑邻近已有线路和厂、所的运行情况,参考该地区的污秽度和气象条件,以及城市、工业区发展规划进行绝缘设计选择。
4.3 对处于污秽环境中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其外绝缘水平一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4。
4 划分污级的盐密值应是以1~3年的连续积污盐密为准。
对500kV线路以3年积污盐密值确定污级。
4.5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盐密均指由普通悬式绝缘子XP-70型(X-4.5型)及XP—160型所组成的悬垂串上测得值,其他瓷件应按实际积污量加以修正。
变电设备取样应逐步过渡到以支柱绝缘子为主,见附录C.4。
6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各污秽等级和对应的盐密按表1规定划分.表1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等级4.7 各污秽等级电力设备的爬电比距如表2规定选择。
表2 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距分级数值注:①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爬电比距计算时取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上表()内数字为按额定电压计算值。
②计算各污级下的绝缘强度时仍用几何爬电距离.由于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需根据大量的人工与自然污秽试验的结果确定,目前难以一一列出,见附录D。
③对电站设备0级(220kV及以下爬电比距为1。
48cm/kV、330kV及以上爬电比距为1。
55cm/kV),目前保留作为过渡时期的污级。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电力系统污区分级和外绝缘选择标准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电力系统建设,检修,运行维护,安全运行等所有环节。
因此,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是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电力系统污区分级。
电力系统中,随着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也在增加,许多有毒物质,包括氨、氯、氟、硫等,可能随着气流传播而到达设备,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现行的国家电网分区文件,我国的电力系统污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一类污染物排放较少,排放物中有毒元素含量较低;第二类,二类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排放物中有毒元素含量中等;第三类,三类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排放物中有毒元素含量较高。
其次,外绝缘选择标准。
《外绝缘抗污设备选择标准》是电力系统污区外绝缘抗污装置的重要参考文件,根据不同类别的污染物,指定了不同级别的外绝缘抗污装置,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要求。
具体来说,外绝缘抗污装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特性、污染物的浓度、使用环境温度、外部电压变化、污染物产生的热量等因素,最终确定抗污层的设计等级。
最后,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的作用。
充分利用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了正常运行时的安全,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改善电力负荷的合理分配,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总之,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应该加以充分重视。
首先,应当准确识别不同污染物,按照《国家电网分区文件》规定,科学合理地分类污染区域;其次,应当结合《外绝缘抗污设备选择标准》,细致地选择最合适的外绝缘抗污设备,以达到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只有认真遵守这些标准,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综上,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
污秽等级划分标准本标准规定将线路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级,并提出了各污级下相应的外绝缘爬电比距。
4.1 外绝缘的污秽等级应根据各地的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其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盐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划分,当三者不一致时,应依据运行经验决定。
运行经验主要根据现有运行设备外绝缘的污闪跳闸和事故记录、地理和气象特点、采用的防污措施等情况考虑,见附录B。
4.2 新建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时应考虑邻近已有线路和厂、所的运行情况,参考该地区的污秽度和气象条件,以及城市、工业区发展规划进行绝缘设计选择。
4.3 对处于污秽环境中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其外绝缘水平一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4。
4 划分污级的盐密值应是以1~3年的连续积污盐密为准。
对500kV线路以3年积污盐密值确定污级。
4.5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盐密均指由普通悬式绝缘子XP-70型(X-4.5型)及XP—160型所组成的悬垂串上测得值,其他瓷件应按实际积污量加以修正。
变电设备取样应逐步过渡到以支柱绝缘子为主,见附录C.4。
6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各污秽等级和对应的盐密按表1规定划分.表1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等级4.7 各污秽等级电力设备的爬电比距如表2规定选择。
表2 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距分级数值注:①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爬电比距计算时取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上表()内数字为按额定电压计算值。
②计算各污级下的绝缘强度时仍用几何爬电距离.由于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需根据大量的人工与自然污秽试验的结果确定,目前难以一一列出,见附录D。
③对电站设备0级(220kV及以下爬电比距为1。
48cm/kV、330kV及以上爬电比距为1。
55cm/kV),目前保留作为过渡时期的污级。
污秽等级的标准
爬电比距
(mm/kV)
可分离连接器
大气清洁区,农业区或工业与人 口低密集区,干燥区,离海岸盐 (轻污区) 田10~20kM 大气中等污染地区,含盐量低的 轻盐碱工区,炉烟污秽地区,离 海岸盐田3~10km地区,在污闪季 节中潮湿多雾(含毛毛雨),但 (中等污区) 雨量较少时 Ⅱ Ⅲ (重污区) 大气严重污染地区,重盐碱地区, 近海岸盐田地区,生雾地区 Ⅰ
致力于创造深圳惠程超值股东价值
——发、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
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 0 1 6 年3月 10日
发、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
的 的 的
中心思想:
可分离连接器
本节主要使得大家对污秽的分级、污秽分级特征及他们之间与爬电比距的
关系有一个了解。
发、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
的 的 的
等值附盐密度
污秽等级 污 湿 特 征 (mg/cm2)
0~0.06
14.8~22
0.0
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7年版执行规定
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2017版)执行规定一、污秽等级的划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第一部分交流系统》(Q/GDW 1152.1-2014),污秽等级划分为a、b、c、d、e五级,根据江苏电网实际情况,2017版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不设a、b级。
二、污区等级与爬电比距对应关系2017版江苏电网污区分布图按统一爬电比距表示,污区等级与统一爬电比距(设备爬电距离/最高相电压)和额定爬电比距(设备爬电距离/额定线电压)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污区等级与爬电比距、额定爬电比距对应关系三、新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原则1. 新、改扩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应坚持“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外绝缘爬电比距配置应不低于相应污区等级对应的爬电比距要求。
2. 新、改建输电线路爬电比距推荐取值见表2。
表2新、改建输电线路爬电比距配置原则(不低于)3. 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应按绝缘子有效爬距配置,绝缘子有效爬距等于绝缘子几何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利用系数的乘积值。
对于各类绝缘子的选用,必须充分考虑其爬距有效利用系数,即K值。
当参照绝缘子为双伞型瓷绝缘子时,各种典型的绝缘子的K值如下:普通型、双伞型、三伞型绝缘子:K取1.0。
钟罩型、深棱型绝缘子:c级及以下污区, K取0.9;d 级及以上污区,K取0.8。
长棒形瓷绝缘子:600mm≤常年降水量<1000mm地区,K取0.9;常年降水量≥1000mm地区,K取1.0。
4.新、改建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串片数一般应不少于同型号悬垂单I串的片数,并根据带电作业需要适当留有裕度。
5.新、改建输电线路悬垂盘形绝缘子串采用双串结构时(中心间距小于600mm),外绝缘配置应比相应污区等级要求提高10%。
6. 新、改建输电线路,在满足间隙要求的情况下,悬垂单V串单侧片数一般与悬垂I串相同。
7.c级及以上污区,新、改建输电线路直线悬垂串宜采用复合绝缘子或RTV涂料等防污闪产品;500kV同塔双回线路应使用不同厂家的绝缘子(串),并采用双独立挂点双串结构;对于c级以下污区使用的复合绝缘子,其统一爬电比距不低于39 mm/kV;对于d级及以上污区使用的复合绝缘子,统一爬电比距应不低于44mm/kV。
第二讲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污秽物的化学成份对污秽等级的划分和用
污耐受电压发选择绝缘子片数都有重要作 用。为使高溶解度污秽物和低溶解度污秽 物的比例分析更准确,可溶性盐的化学分 析结果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企标在IEC 60815:1CD文件附录A的污秽 化学成份分析中增加了若干常见的正离子 和负离子。企标还提出可进行污秽物颗粒 度及其分布的分析,以利于污染源识别。
缘子表面污秽层或含有较多的导电微粒( 冶金),或含有高溶解度的无机盐(化工 、火电厂),或含有低溶解度的无机盐( 建材)。 不溶物含量相对较多,雨水自然清洗效果 取决于绝缘子的伞型。其中建材污秽可使 绝缘子表面污秽结垢,人工清扫困难。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由于我国工业能耗以燃煤为主,冶金、化
第二讲:电网污秽等级划分
(企标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宿志一
电网防污闪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随 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突出;电 网的扩大发展,也使难以避免的污闪覆盖范围 增大,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仍承受着大面积污 闪的风险。转变观念,调整现行污秽外绝缘设 计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政策,采用饱和污秽度修 订污秽等级划分标准与污区图,提高我国电网 整体外绝缘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大面积污闪 事故的发生。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4.2.3 按气候和环境条件模拟计算污秽水平
(见 CIGRE 158) CIGRE 158提出了模拟计算方法。中国电 科院提出了一个依据工业污染源排放估算 区域污秽度的计算模型。此处从略。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3.1.2 B类污秽
沿海地区海风携带盐雾、化工企业排放的
化学薄雾以及大气严重污染带来的湿沉降 直接沉积在绝缘子表面。 纯B类污秽是很少存在的,多是A类和B类 污秽物的混合物。盐雾、化工气体以及城 市、工业区及其周边形成的湿沉降通常都 是叠加在绝缘子表面已有的污层上。
输电线路污秽区的划分与防治
小排序为 :黑土>粘土>壤土 >沙土 。 ,)影响药 效的主要 因素 ( 4
使用森泰颗粒剂 最重要 的是必须配合 以充足 的
森 泰 除草 剂 可 以广 泛 应用 于 电力 系统 防 除杂 草 、灌木 、蕨 类 、杂竹 、杂树 等 ,能有效彻底 清除 这 些植 物 ,可避免 电力 系统 因杂灌 、树木导致 的安 全 事故 发生 。5%森 泰颗粒剂 可应用 于多 山取水 困 难地 区 ,直接 施撒省时 、省工 、省钱 2 %森泰水 5
第2 2 年 1 ) l 0 第0 卷(0 期 1
电 安 技 力全术
S
输 电线路污秽 区的划分 与 防治
黄 建 忠
( 包头供 电局 , 内 蒙古 包头 04 3 ) 1 0 0
输 电线路污 闪事 故涉 及范 围大 ,停 电时间长 , 严重威胁着 输变 电设备 的安全运行 ,给 国 民经济带 来重大 的损 失 。 从发生大 面积污 闪事 故的原 因来看 ,
放 电机理不 同于空气 间隙击穿 的机理 。 目前 为止 , 到 有 关染 污绝缘 表 面的放 电机 理还 没有统 一 的看法 , 但大都认为沿 绝缘子秽 润 以上 电压 等级 的线路和变 电
站外绝缘爬 电比距 低于所在地 区的实际污 秽等级的 要求值 。或者是 因为工业发展 ,环境恶化 ,原有设
剂可应 用于平原地 区,进行喷雾 或定点 清除 。
( 稿 日期 :2 1- 4 0 ) 收 00 0- 1
雨水 ,否 则表 现为药 效进 程缓慢 或杂 竹不 能致 死 ,
最好在 雨前施撒 ,但 暴雨前不 宜施撒 。雨季使用森
泰 除草 剂不影 响除草效 果 。 如果落 叶较厚 ,在杂竹 内撒药 时最好先做一 些
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
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电网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污秽问题。
污秽会影响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方法和其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网污秽。
电网污秽是指由灰尘、脏物、油污、动植物等杂质在电网设备表面和绝缘体上形成的污垢。
这些污垢会导致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增加设备局部放电和闪络的风险,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电网污秽等级被划分为四个等级:L0、L1、L2和L3。
具体划分如下:1. L0等级:无明显污秽。
设备表面或绝缘体上无可见的污垢,绝缘性能良好。
2. L1等级:轻度污秽。
设备表面或绝缘体上可能有轻微的污垢,但不会对绝缘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3. L2等级:中度污秽。
设备表面或绝缘体上可能有较多的污垢,且可能已经对绝缘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清洗和检修。
4. L3等级:重度污秽。
设备表面或绝缘体上存在大量的污垢,且已经对绝缘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紧急清洗和修复。
划分电网污秽等级的目的在于对电网设备的清洁程度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通过划分等级,电网运营人员可以提前识别和解决污秽问题,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划分电网污秽等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经验法和实测法。
经验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践进行划分。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清洁程度,经验法可以得出一些基于经验的等级划分标准。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实测法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电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得出不同等级的实测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准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综合使用经验法和实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电网污秽等级的划分。
经验法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实测法则可以对判断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提高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1.2 B类污秽 • 沿海地区海风携带盐雾、化工企业排放的
化学薄雾以及大气严重污染带来的湿沉降 直接沉积在绝缘子表面。 • 纯B类污秽是很少存在的,多是A类和B类污 秽物的混合物。盐雾、化工气体以及城市、 工业区及其周边形成的湿沉降通常都是叠 加在绝缘子表面已有的污层上。
• 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可接受的污闪跳
闸率如下表。
电压等级,kV 输送容量,104kW 110 6~10 220 10~50 330 40~80 500 50~100 750 100
在系统中的重要性
污闪跳闸率,次/(×年)
重要
0.1
重要
0.1
重要
0.05
重要
0.05
重要
0.05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现有运行经验和试验表明,复合绝缘子伞
套呈现硬度增加、易撕裂和憎水性削弱等 老化表象时,其机电性能仍可保障其安全 运行,不会立即导致电网灾难性事故发生, 人们有充裕时间采取措施,逐步更换。 • 现有运行经验和试验还表明,复合绝缘子 即使憎水性很差,其耐污闪能力也明显高 于相同爬距的瓷绝缘,重污区复合绝缘可 以使用相对较低的爬距。
的海水微粒最具代表性,其中台风影响可 远至海岸数十公里。此类污秽层多由高溶 解度可溶盐组成,相对不溶物含量偏低。 • 沿海滩涂盐碱通过风力作用也可形成对绝 缘子表面的污染。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2.3 工业型环境 • 受到工业烟尘、废气、粉尘排放污染,绝
缘子表面污秽层或含有较多的导电微粒 (冶金),或含有高溶解度的无机盐(化 工、火电厂),或含有低溶解度的无机盐 (建材)。 • 不溶物含量相对较多,雨水自然清洗效果 取决于绝缘子的伞型。其中建材污秽可使 绝缘子表面污秽结垢,人工清扫困难。
• 3.2.4 农业型环境 • 远离城市与工业污染的农业耕作区,污秽
源以土壤扬尘及农用喷洒物为主。 • 绝缘子表面污秽层可能含有高溶解度的盐 也可能含有低溶解度的盐(如化肥、农药、 鸟粪、土壤中的盐份与可溶性有机物), 通常此类污秽中不溶物含量较多。其雨水 自然清洗效果同样取决于绝缘子伞型。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4.1 现场污秽度的评估
• 根据IEC 60815:1CD文件的意见,企标采用
了现场污秽度评估的四条:⑴已有线路和 变电站绝缘子的运行经验与污秽测量资料; ⑵现场测量等值盐密和灰密;⑶按气候和 环境条件模拟计算污秽水平(见 CIGRE 158);⑷根据典型环境的污湿特征(见表 4.2)预测现场污秽度。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污秽物的化学成份对污秽等级的划分和用
污耐受电压发选择绝缘子片数都有重要作 用。为使高溶解度污秽物和低溶解度污秽 物的比例分析更准确,可溶性盐的化学分 析结果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企标在IEC 60815:1CD文件附录A的污秽化 学成份分析中增加了若干常见的正离子和 负离子。企标还提出可进行污秽物颗粒度 及其分布的分析,以利于污染源识别。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要注意统计盘形瓷绝缘子的劣化率和玻璃
绝缘子的自破率。根据我国电网运行经验, 盘形瓷绝缘子的年劣化率在万分之几到千 分之几浮动,近年有所好转;玻璃绝缘子 的自破率也大致在同一水平。因此,线路 绝缘子片数的选择还应考虑劣化绝缘子的 存在。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4.2.2 现场测量等值盐密和灰密 • 企标规定“等值盐密”和灰密的测量周期
• 高溶解度可溶性盐如氯化钠,低溶解度可
溶性盐如石膏即CaSO4· 2H2O。 • 水溶性无机盐和水溶性有机物(如乙酸钾 (CH2COOK)和尿素(CH4N2O尿)等。 • 标准中提及盐的可溶性对污秽耐受电压的 影响;但未考虑不溶物种类对污秽耐受电 压的影响。通常人工污秽试验标准规定了 硅藻土和高领土两种不溶物, 二者对试验 结果影响有所不同。
常含有大量低溶解度的无机盐盐,不溶物 含量高。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以及 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带是此类污秽环境的典 型。风力是绝缘子染污的主要气象因素。 其中盐碱地带,每当清晨绝缘子表面凝露 时,可能引起绝缘子闪络。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2.2 沿海型环境 • 沿海岸波浪激起飞沫、海雾以及台风带来
年至5年积污后测量其表面等值盐密和灰密, 目的是尽可能获取现场饱和污秽度;污秽 取样时间应选择在年度积污期结束时进行, 以获取最大值。 • 统一规定的绝缘子:XP、LXP和XWP型 • 统一的测量时间: 3年至5年积污周期和取 样时间年度积污期结束时。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企标规定,现场污秽度取样可在带电和不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由于我国工业能耗以燃煤为主,冶金、化
工、建材和火电厂等高耗能企业的烟囱高 度多在数十米、百米甚至200m以上,因此 烟尘排放距离远,影响范围可达数十公里。 因此,视野不及的区域内仍然可能受到工 业污染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大环 境污染”的主要内容。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电科院3个自然积污试验站的155组数据统
计,普通型、钟罩型和双伞型3种绝缘子积 污1年,带电与不带电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 的差别平均在5~15%范围(灰密的差别分 散性比较大);随着积污时间延长,带电 与不带电积污的差别有增加的趋势,如钟 罩型绝缘子连续积污3年,带电串的等值盐 密较不带电串提高了30%。
第二讲:电网污秽等级划分
(企标核心内容之一)
青海电力科学研究院
张仲秋
电网防污闪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随 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突出;电 网的扩大发展,也使难以避免的污闪覆盖范围 增大,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仍承受着大面积污 闪的风险。转变观念,调整现行污秽外绝缘设 计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政策,采用饱和污秽度修 订污秽等级划分标准与污区图,提高我国电网 整体外绝缘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大面积污闪 事故的发生。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IEC 60815:1CD文件认为上述四条的可靠性
依次递减。这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污秽等级 划分“三原则”及以运行经验为主的原则 是一致的。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4.2.1 已有线路和变电站绝缘子的运行经验 • 运行经验主要依据已有运行绝缘子的污闪
跳闸率和事故记录、地理和气象特点、采 用的防污闪措施等情况而定。本标准在规 范性附录G中针对以往运行经验建立在“一 年一清扫”基础上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 提出的“运行经验”进行了新的解读:
为3~5年,以区别于GB/T 16434-1996 “盐密值应是以1~3 年连续积污盐密为准” 和“对500kV 线路以3 年积污盐密值确定污 级”的不确切提法。实质上就是用饱和污 秽度取代年度等值盐密,其终极目标是要 求在选择绝缘子时不考虑清扫这一因素。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根据现有现场试验与测试结果,我国内陆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1 污秽的种类
• 3.1.1 A类污秽 • 普遍存在于内陆、沙漠或工业污染区,沿
海地区绝缘子表面形成的盐污层也属此类。 • 受潮时形成导电的可溶污秽物和非导电但 可吸收水分的不溶物。可溶污秽物按溶解 度区分可分为高低溶解度两类;也可按无 机物和有机物区分。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污秽度用盐密和灰密表示(固体层法)。 这就将盐密与等值盐密两个术语区别开来, 盐密用于人工污秽试验,等值盐密用于描 述现场绝缘子自然污秽。 • 本标准不排除人工污秽试验使用盐雾法, 但也不提倡;使用盐雾法时,绝缘子污秽 度用等值盐度表示。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4.1 现场污秽度的测量
• 企标规定,一般在普通盘形绝缘子经连续3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2 污秽环境
• 企标将污染环境分为4类;未包括非常轻污
秽区(原称大气清洁区),即IEC提到的内 陆型环境,在我国主要存在于远离城镇的 草原、森林及常年冰雪覆盖的山地高原。 • 实际上,污秽环境往往由一种及以上污秽 环境的组合。
3 污秽种类、环境和表征方法
• 3.2.1 沙漠型环境 • 广阔的沙土和长期干旱的地区,污秽层通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企标根据IEC 60815:1CD文件的意见,用加
注的方式对现场污秽度的统计值做出如下 规定:⑴等值盐密和灰密不同期出现时, 现场污秽度取其最大值的组合;⑵测量期 间有降雨,等值盐密和灰密的最大值可以 根据以预期降雨频度的对数为函数的积污 密度曲线进行估算;⑶当有足够有效数据 时,现场污秽度最大值可以由统计值代替。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本标准强调污闪跳闸率是检验设备运行成
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把电网污闪跳闸率控 制在一个较低的可以接受的水平,取决于 电网的结构、线路的重要性。通常电压等 级越高,对线路与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要 求也越高。对电网主网架、大电厂和枢纽 变电站及其送出线要尽可能防止污闪的发 生。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地区绝缘子积污的饱和时间,北方约为3~ 5年,南方约为3年。因此在确保电网安全 运行的前提下,经过3年或更多一点时间的 工作就可获得大量数据,而实测饱和盐密 值与理论估算值的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
• 对于缺少饱和等值盐密数据的地区,双伞
型和普通型盘形绝缘子的饱和等值盐密可 暂按平均年度等值盐密的1.6~1.9倍(南方 按1.5~1.7倍)计算。 • 为使各地修订后的污区图更符合当地的实 际情况,各地应开展饱和盐密的测量工作, 积累可供使用的数据。由于500kV线路绝缘 子积污通常多于220kV和110kV线路,因此 要特别注意积累500kV线路的测试数据。
பைடு நூலகம்
4 污秽度测量和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