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2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章单元导学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本章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本章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培养学生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的能力,这是本章重要的教学任务。
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为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章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讲述两部分的内容: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包括海陆分布、陆地海洋一些基本概念、七大洲四大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地理常识性知识,熟练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及其分布对今后学习其他知识十分重要。
本节要充分运用地图和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以及它们的分布特征。
第二节在海陆变迁方面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教案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认识七大洲轮廓及位置的确定。
2、自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活动探索式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这一称呼是否正确呢?活动一: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平分几次之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过渡并提出问题:所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应叫什么?(水球),我们的先人为何叫地球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小结:由于古人缺少对地球面貌的整体认识,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才称作“地球”,既然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也没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对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要有所把握,绝不能习惯成自然。
活动二: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按自转方向拨转地球仪,闭上眼睛,用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咱们看看每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复几次取平均值)小结并提出问题:通过上图,我们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吗?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何不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 2.5,在该图上随意找出几组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上述地理名称的概念应该是什么?除了这些名称以外,我们还经常听说大洲一词,它的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6及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学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㈠解读课标: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㈡ 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3) 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难点:名词、地名较多,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㈢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图2—11、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2)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3)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填“>”或“<” ) (4)但是北极周围却是 ,而南极周围却是 (陆地、海洋)。
知识准备1、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两半球:赤道以北为 半球 ,赤道以南为 半球。
2、20°W 以东到160°E 为 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 半球。
2、从地球仪上也能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均匀、很不均匀)。
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根据人们的计算,概括为分海洋(﹪),分陆地(﹪)。
动动手:你可以亲手计算一下:地球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陆地为1.49亿平方千米,占﹪;海洋为3.61亿平方千米,占﹪。
动动脑: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现在要不要给我们居住的星球改名字呢?图2—2学习主题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读图2—3,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将它们对号入座,用线连接。
A 海B 海峡海洋C 洋DE 大陆F 岛屿陆地G 半岛2.区分大洲、大陆、岛屿、半岛:大陆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小的大陆是。
岛屿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大洲和它周围的合起来最大的洲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学生活动:学生贴出其余大洲的轮廓图。
教师总结: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过渡]上面我们学习了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分布、分界线以及怎样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的位置,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四大洋。
三、四大洋
教师指图:比格陵兰岛大的陆地就是大陆,有这几块,比它小的就是岛屿,有很多,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
教师提问:请大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白令海峡,思考:
A、什么是海峡?白令海峡沟通哪两个大洋?
B、什么是海?这两大洋的边缘有什么海?
[过渡]知道了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洋、海、海峡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认识七大洲。
二、七大洲
1.名称及轮廓: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图2.6及阅读材料,了解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称和名称的由来,并回答一组抢答题:
A、请说出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称。
B、亚洲是哪个洲的简称?它的英文有谁会读?
C、Europe是哪个洲的英文名称,它有什么含义?ww w.x k b1.co m
D、“阳光灼热的大陆”指哪个洲?
课时编号
第12号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度和价值观]
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知识和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并形成记忆。
E、大洋洲怎样得名?
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七大洲的面积和轮廓图,哪个洲最大?哪个洲最小?(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主要包括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部分。
“大洲和大洋”一节,主要通过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大洲大洋的分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规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分布进行充分的认识。
“海陆的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的变化、大陆漂移说与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运动理论的形成,是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整体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6.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任务设计形式安排排1. 大洲和大洋小组合作1 课时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 海陆的变迁自主探究合作1 课时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据图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海 陆地上,而且不会飞, 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
4、阅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图,完成要求:
( 24 分 )
-5- / 6
地理: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 )
(1)写出图中各大洲的名称: ①
③
④
⑤
⑥
(2)写出图中各大洋的名称: ⑧
⑨
⑩
-6- / 6
(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
球 D. 北半球 13. 七大洲中全部都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
) A. 亚洲
B. 南美
洲
C. 欧洲
D.非洲
14. 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
A. 台湾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15. 世界各大洲中, 四周被大洋所环绕的是 (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27. 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28.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6. 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7. 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
(
) A. 南极洲
B. 非洲
C. 欧
洲 D. 南美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整章教案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过渡)同学们,这些大洲有的是连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呢?
(提问)1、亚洲大陆紧密相连,它们以什么为界?
2、亚洲和非洲之间、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分别以什么为界?
洋海海洋半岛岛屿大陆大洲
(四大洋)(七大洲)
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三动”,即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家园-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
难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案讲义
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案讲义考点 1.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
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上节课知识要点复习检查】1.0°经线的东面是(东/西)经,0°经线的西面是(东/西)经;180°经线的东面是(东/西)经,0°经线的西面是(东/西)经。
2.自西向东,经线度数越来越大的是(东/西)经;经线度数越来越小的是(东/西)经。
自南向北,纬度越来大为(南/北)纬,纬度越来越小为(南/北)纬。
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4.在下面图中标出东半球的范围和西半球的范围:5.请在右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二分二至及时间:6.请将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1)五带;(2)纬度;(3)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本节课知识要点】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0°10°20°180°10°20°180°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2.七大洲和四大洋●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名称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海陆分布: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排列)⑤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案大洲和大洋【自学内容】“地球?水球?”和“七大洲四大洋”(30—36页)【自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
3、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能准确、规范地填图。
【自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自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地球?水球1、读图2.1和图2.2,记住世界海陆面积比,其中陆地占,海洋占。
2、加加林为什么把地球叫水球?3、观察地图册无论如何等分地球始终是以海洋居多吗?学习任务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
2、在地图册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并写到下面。
七大洲:四大洋:3、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看南北半球图是赤道以南的陆地多呢?还是赤道以北多?5、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主要分布于西半球的大洲全部分布于北半球的大洲全部分布于南半球的大洲7、完成35页活动3,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图,在图下面填出各大洲的名字8、绘制七大洲轮廓示意图到36页的活动4上。
9、地图册认识并检查指导本组同学识记洲界。
(1)亚欧洲分界线: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海、________山脉、海、_________海峡。
(2)亚洲、非洲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运河。
(3)南美、北美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运河。
(4)亚洲、北美洲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海峡。
【建构知网】【学效检测】§2.1大洲和大洋学效测试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北美洲B、亚洲C、大洋洲D、南极洲2、世界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的组合是:()A、欧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C、南极洲、大西洋 D.非洲、印度洋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C、南极洲、亚洲 D.非洲、南美洲4、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A、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C、欧洲、印度洋D、南美洲、印度详5、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6、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 B.钓鱼岛 C、海南岛 D.格陵兰岛7、轮廓略象“S”形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8、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B. C. D.E. F. G.(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③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是学生在初识地理学科后,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深入认识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形成及特点,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形成及特点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形成及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全球的地理观念,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形成及特点。
2.难点:陆地和海洋的成因、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
3.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预习课程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形成及特点,让学生了解陆地的类型、海洋的分布等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海洋航线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利用,都与大洋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
-大洲和大洋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同大洲的文明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地图观察和绘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图,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格局,增强空间思维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大洲和大洋的代表,介绍各自的特点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如制作海洋食物链模型,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导致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过度捕捞: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某些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监管、推广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利用等,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板书设计:
1.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与特点
-大洲:陆地区域,多个国家和地区
强调大洲和大洋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大洲和大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大洲的概念和特点:
-大洲是指地球上面积较大的陆地区域,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
-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地理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利用电子板展示太空中地球的全景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貌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海洋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自主探究】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30页内容。
1.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2.学生归纳: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2.1,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合作探究】1.学生读图2.4,了解水半球、陆半球的划分。
(1)想一想:陆半球与水半球中,海陆面积比例怎样?(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2)找一找:水半球与陆半球的中心各自在哪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中心,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法国)2.学生读图2.6,估计一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海洋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对比。
(学生答略,不要求回答准确)3.共同讨论任意将地球均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怎样?(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学习活动二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自主探究】1.学生读课本P32页内容及图2.5,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
?陆地和海洋?一章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析新的课程标准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要求如下:1.运用地图和数据 ,说出地球外表海陆所占比例 ,同时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举例说明地球外表海洋和陆地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观点。
说出世界上著名山系以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在活动建议中 ,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开展拼图游戏、模拟演示等活动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游戏;使用自选材料或者计算机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等学说 ,同时 ,在板块构造学说方面 ,要表达一定的科普性以及科学史教育。
从以上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所要求设计的活动可以得知 ,本章的重点内容应该是:1.运用地图和数据 ,说出地球外表海陆所占比例。
2.能够正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4.掌握世界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5.知道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6.知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7.能够列举海陆变迁的实际例子。
8.了解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9.理解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的相关证据10.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观点。
11.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根底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开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开展,表达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 ,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气氛。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陆地和海洋学案新人教版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第二节 陆地和海洋➢ 知识网络一、单项选择题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荷兰的填海造陆 B .红海的不断扩大 C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D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读图1,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 其排序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4.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判断,乙大洋的面积将( )A.不断扩大B.不断缩小C.保持不变D.时大时小5.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A. 气候变暖 B .大陆漂移 C .人类活动 D .植被迁移 6.图2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B.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D.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海平面的升降板块构造学说 应用 海洋和山脉的形成 大陆漂移说 人类活动提出人:魏格纳 证据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大陆轮廓线相吻合 古老生物物种分布的相似性 内容六大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地壳的变动图1图22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7.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一系列连环地震,如此频繁的地震与日本所处下列哪 个位置有关( )8.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回顾1.地球海陆分布概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是陆地。
③无论如何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七大洲的分布?(填图)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_南极洲_;赤道穿过的大洲:_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___4.大洲、大陆之最?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南极洲_;跨纬度最多的大洲:_亚洲__;世界最大岛屿:_格陵兰岛(北美洲);世界最大半岛:_阿拉伯半岛(亚洲)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5.四大洋按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6.大洲分界线?亚洲—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7.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最主要)、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8.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9.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10.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11.解释地理现象?红海扩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 1.(2013•济南)符合世界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2.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极周围均是陆地 ②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 ④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A .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①②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乌拉尔山脉B .高加索山脉C .苏伊士运河D .巴拿马运河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第4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包括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海陆变迁、气候、地形等知识点。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掌握气候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陆地和海洋的认识尚浅,海陆变迁、气候和地形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掌握气候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的原因,气候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气候和地形的形成及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海陆变迁、气候和地形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海陆分布、海陆变迁、气候和地形的课件。
2.地图:准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3.视频资料:搜集相关的海陆变迁、气候和地形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引导学生关注陆地和海洋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介绍海洋和陆地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地图上的海陆变迁实例,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及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及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及教学计划一、主题教学内容简要介绍:本章包括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两节内容。
这一章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
它既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学生特征分析1、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七大洲、四大洋,但不系统。
2、非智力因素: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对地理课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性很高,热衷参与课堂活动并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任务的完成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数据识记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5.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第一阶段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例图。
学生活动:读图了解世界海陆面积比例及分布。
资源使用:课件、实物地图成果描述:通过课件和地图的展示,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世界海陆分布。
第二阶段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图,在图上标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分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陆地的分布、海洋的分布、海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地理分区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点,为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球的基本认知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陆地和海洋的详细分布、形成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2)掌握海陆之间的联系,理解大陆和岛屿、半岛、海峡等概念;(3)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地球表面的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规律;(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海陆之间的联系。
2.难点: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规律,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等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规律;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陆地和海洋分布的图片、地图等;2.教学视频:准备与陆地和海洋分布相关的视频资料;3.教学用具:地球仪、地图、白板等;4.小组讨论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相关的研究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习目标:1.知道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以及分布。
2.知道陆地地形、海底地形的名称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知道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预习导学:
1、陆地占全球的________,海洋占_________,即:______分陆地,_____分海洋.
2、面积广大的陆地叫_______,面积较小的陆地叫______,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和起来叫
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属于_______洲.
4、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地球的______力量和_______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5、板块运动,有的表现为________,有的表现为挤压,张裂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挤压则出
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或_________.
师生互动
6.读东西半球图,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以及被赤道、北极圈穿过的洲;并找出大洲的分界线。
(从下面一一写出)
7、从2.6 2.7图中找出主要的大洲与大洋
8、读图题
(1)写出图中数⑦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个大洲的大陆分界线是:_________。
(3)所跨经度最广的大洲:__________。
所跨经度最广的大
洋:。
(4)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_________。
(5)赤道横
穿大陆的大洲:__________和________。
(6)) 纬度最高的大洋。
(7)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
(8)图中①、⑤两个大洲的大陆分界线是:_________。
潜能挑战:
8、全部位于北半球和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A北冰洋、太平洋 B 北冰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
9、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 南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大洋州
10、下列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亚洲 C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11、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洋的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英吉利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2005年4月2日,大洋1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出发,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读下图回答:
12、此次考察团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3、考察图中经过一处大洲的分界线,其名称与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好望角 D 巴拿马运河
14、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按地球自转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亚洲、北美洲、欧洲 B 欧洲、北美洲、亚洲 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拓展延伸:
15、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左右,在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尔地区(34.4N,7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地表破裂带约达100千米,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从经纬度判断,该地区属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带.
(2)该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_方向.
(3)该次地震发生地属于七大洲中的_________洲,距离该洲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洋.
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