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分析
学情分析学习者分析
学情分析——学习者分析一、班级基本概况。
四(1)班学生共41人,男生20人,女生21人,其中外地学生3人。
此班本学期在原三年级基础上重新分配而成,主要来自原中心小学三(1)班、三(2)班、三(3班,以及塘油车教学点,因而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由于学生来源广泛,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
尤其是班中有两位学生智力相对较低,作业难以独立完成。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平时两个多月学习表现,发现这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一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
从完成课外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此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
同样的课外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作业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一个多小时,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做作业时间一大部分是在磨洋工;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6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
全面超标的学生没有,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12人。
因此从这些数据中我们看出这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智力问题。
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针对所要学习的文本《长城》一课,处于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了解世界遗产,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心,很想了解长城。
但通过调查,学生对长城了解甚少,大部分学生只听说过长城这一古建筑,或者在电视中见过一两面,而对于长城的建筑年代、建筑意义、建筑过程,长城的外形构造、建筑背景等了解几乎为零。
因为这是一篇描写历史遗产的文章,与现今距离比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当时的相关情景。
其次纵观小学人教课标版教材,我们发现类似这样的历史性较强的文本在一、二、三年级教材出现很少,而像《长城》这样的世界遗产性的文章还是第一次,因而学生学习这类的文章先前经验不足,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经历。
《学习者分析》PPT课件
-- 学会自学,独立学习
-- 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希望参与决策
-- 注重教学效率 精选ppt
11
❖学习心理
-- 兴趣稳定 -- 自我概念强,会有受挫感 -- 记忆力差,分析理解能力强 -- 思维广阔,灵活性和创造性差(定型经验) -- 善于多种资源中学习
精选ppt
12
三、获得学习者一般特征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一般特征。
2.学习者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时已经具备
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
识与态度,即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和教
学起点。
精选ppt
5
总结:学习者分析
• 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 学习风格…….
学习者 分析
学习准备 情况
一般特征 第一节
学习者的初
始能力和教 第二节
–对预备技能的分析
–对目标技能的分析
–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
精选ppt
17
先决技能
• 预备技能 • 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知识、技能。
例如: 学习《CAI课件制作》的先行课程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
《程序设计》
精选ppt
18
问题二: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有什么关系?
精选ppt
(3)在校外娱乐、阅读、消遣或观看电视时,我使用数学的情况是 ① 从未有过 ② 很少会用 ③ 有时使用 ④ 比较经常 ⑤ 极为经常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P115
• 问题一:什么是学习风格? • 问题二:有哪些学习风格?
• 问题三:如何测定学习者的学习 风格?
精选ppt
24
问题一:什么是学习风格?
• 学习是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 • 学习者特性对学习有影响(共性、个性差异) • 掌握学习理论 • 优化教学离不开对学习者的了解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计划,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候所倾向的方式和偏好,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教育环境的反应和学习成效。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习风格的概念和分类,并探讨如何进行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一、学习风格的概念和分类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候所倾向的方式和偏好。
不同的学习者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根据其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常见的学习风格分类方法有多种,这里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即感知方式、处理信息方式和组织知识方式。
1. 感知方式感知方式是指学习者在接收信息时候所倾向的方式。
主要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种。
- 视觉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观看图表、图像和演示来获取信息。
他们对于视觉效果较为敏感,喜欢看图表和图像来记忆和理解知识。
- 听觉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聆听和口头交流来获取信息。
他们更喜欢讲解和听讲解,对于语言方面的信息吸收较强。
- 动觉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动作和操作来获取信息。
他们习惯于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处理信息方式处理信息方式是指学习者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所倾向的方式。
主要分为序列型、整体型和随机型三种。
- 序列型学习者倾向于按照顺序和逻辑的方式理解和处理信息。
他们擅长于分析和整理知识的结构和组织,注重细节和逻辑性。
- 整体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整体和综合的方式理解和处理信息。
他们注重整体把握,擅长从整体中找出关联和规律。
- 随机型学习者倾向于以非线性和非顺序的方式理解和处理信息。
他们喜欢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习惯于自由组织和获取知识。
3. 组织知识方式组织知识方式是指学习者在组织和记忆知识时所倾向的方式。
主要分为两种,即顺序型和随机型。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认知能力分析: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
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
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
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三、学习动机分析:
1.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2.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关心报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
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和浪漫色彩。
四、学习风格分析:
1.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内心世界比较丰富。
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2.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
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3.需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其它手段与对方达成交换条件,“换取”所希望的东西。
五、情感态度分析:
1.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2.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3.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
学习者的需求识别和分析
总结识别和分析的结果
学习者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兴趣、风格和能力水 平,为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背景等特征,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和学习偏 好,为制定适应性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学习者需求优先级排序
根据学习者的需求重要性和紧急性,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为制定有针对性 的教学计划提供指导。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管理系统
03
学习者需要一个学习管理系统,以便跟踪学习进度、管理学习
资源和安排学习计划。
06
学习动机与障碍
内在动机
1 2
兴趣驱动
学习者因对某个主题或领域感兴趣而产生学习动 力。
自我实现
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实现个人目标或提升自我价 值。
3
好奇心
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欲 望。
学习者需要稳定的网络连 接以保持在线学习的流畅 性。
互动性学习平台
学习者需要一个能够提供 实时互动功能的在线学习 平台,如实时聊天、视频 会议等。
灵活的学习时间
学习者需要能够根据自身 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包括 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
线下学习环境需求
安静的学习空间
学习者需要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空间,以便集中 精力学习。
终身学习
学习者期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学习。
对学习效果的期望
记忆与理解
学习者期望能够记住所学内容并理解其意义 。
应用与实践
学习者期望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 活中。
创新与拓展
学习者期望能够运用所学进行创新和拓展, 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诸多方面。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是指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包括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用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学习者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做出调整,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习者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在进行学习者分析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学生的背景特点。
学生的背景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程度等。
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和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并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和教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第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认知特点包括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度等。
不同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善于直观感知,还有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较慢。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智能发展需求。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倾向于使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有些学生喜欢通过阅读书籍和文字来学习,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听讲和听说来学习,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操作来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便学生能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答: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工作中,学习者是中心。
这条原则的确立是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的。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是以自己的特定来进行学习的。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一、学习者年龄特征及思维方式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由“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知识”三个要素决定的,在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树立信息技术课程信心的基础上,对各学段学习者年龄及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是首先而且必要的。
高中阶段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自学能力较强、参与教学决策、注重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以后学习(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也包括其他专业学习)做好准备,既然是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那么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多个方向的基础部分(如数据管理基础、算法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基础等),这些学科基础核心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以后学习做好准备,所以高中必修课应是这些基础知识的有机组合。
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应展开一些专业较强的选修课为特殊学生。
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为主,自学和自制能力大大提高。
应该让学生继续其基于大众信息技术的信息活动的经历,延伸其信息活动经验,支持其对信息技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认识。
另外,要借助选修课程,增加专业技术取向的部分内容,如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等,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要发挥技术应用过程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中的过程性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技术实现过程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信息文化,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高中则应注重的是“为学生进化专业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在思索中学,在学中去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具有的认知、情感、社会等特征都将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的主要内容
1.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了解学习者在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确定教学起点。
包括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学习态度
2. 学生者的一般特征
学生者的一般特征,是指他们具有与具体学科内容无关,但影响其学习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生活经验等内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以此作为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等工作的依据。
3.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Keefe,1979)。
学习风格涉及的方面很多,常表现为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
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同时,学习风格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分析学习者的方法
对于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我们通常采用预测、作业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了解。
通过平时的观察、调查问卷的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学习者学习态度有关信息,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而对于学习风格的测定,通常则需要采用专门的“风格测定量表”来完成。
学习者特征分析
(4)信息素养的分析:结合权威测试量表,对八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测量,分析选择符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学方式。如:讲解webquest的使用
(5)自我效能感分析:结合权威测试量表进行测量
(6)学习情感:五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
认知能力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不仅会利用语言文字,还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而假设演绎推理是一切形式运算的基础,包括数学,逻辑学等。通过思维的假设演绎推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从而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学习态度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这章节之前的相关知识,且具有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所以自身会有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需求,并且平行四边形经常在生活中接触到,学生会对这章节更加感兴趣。
在设计研究计划时,会使用学校的图书媒体中心选择、查找和利用合适的参考材料;
在使用图书和其他媒体时,能够查找、识别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能够正确释读和解释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统计 / 数字信息;
给定的一组数据,能够使用彩色铅笔 / 水笔、圆规、直尺和画图纸等工具,画出统计图(条形形、折线线和饼形);
(5)学习动机:在注意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增多。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一)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只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些背景因素,与具体的学科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即便如此,这些因素还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着促进或妨碍的作用,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美国教育技术界著名学者海涅克等在1989年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
了解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采访(面试)、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和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习者的人事或学习档案等。
学生的一般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这里只介绍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
这样的思维特点构成了中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②思维有了预计性。
在进行复杂活动之前,学生有能力去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和策略。
③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思维成分逐步发展到形式运算思维占优势。
④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从中学开始,学生反省的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
一般情况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对它们加以控制,使得思路更加清晰,判断也更为正确。
⑤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思维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的因素,追求个性,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
虽然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具体到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是有所区别的。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下进行;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在理论指导之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识字四一年级二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识字四一年级二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识字四一年级二册学习者(也就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特征分析如下:
1. 语言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记忆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理解并记忆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也更加清晰自然。
2. 阅读积累增加:学习者已经开始有系统的阅读训练,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3. 个性特点凸显:学习者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逐渐凸显出来,表现出独立思考和自我创新的能力,也开始对不同的学科和知识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4. 好奇心强烈:学习者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对各种新事物充满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这对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5. 学习动机多样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比较多样化,既有出于兴趣和求知欲的内部动力,也有来自外部的奖惩机制和社会定位的压力。
6. 学习能力变化明显:学习者的核心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包括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体现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反思。
最新学习者特征分析40PPT课件
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儿童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
说明
形式运算思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此有两个问题应加以说明: (1)并非儿童成长到12岁以后就都具备形式运算思维水平,近些年在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大学生中(一般18-22岁),有约半数或更多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或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或者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埋藏。 (2)15岁以后人的智力还将继续发展,但总的来说属于形式运算水平,可以认为,形式运算阶段还可分出若干个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习动机多趋向于兴趣型,情绪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勤奋与自卑的矛盾,意志比较薄弱、抗诱惑能力差,需要外控性的激发、辅助和教导
(二)在校学生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
2、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思维的预计性
思维的形式化
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化
智 能 方 面
教学起点的确定(从教的角度)
了解学习者对学习的关学科内容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
了解学习者对目标技能已掌握的程度
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
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 ; 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 例如一个多彩的响铃,响铃摇动发出声响引起婴儿目光寻找或追踪。这样的活动重复数次后,婴儿就会主动地用手去抓或是用脚去踢挂在摇蓝上的响铃。
学习者分析的范例
学习者分析范例
语文范例: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的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
5.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
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景来巩固、应用生字;
7.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进行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英语范例:
1、学生是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三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经学习了square、circle、triangle 、rectangle等关于形状的单词和句型;
3、学生对one、two、…… ten的英语数字已经非常熟悉;
4、学生对how many ……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等句型非常熟悉;
5、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6、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英语的听读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7、学生对于ppt talking和picture talking的呈现形式感到很好奇。
美术课程范例:
1.学生是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学的初一学生;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广告,但是对广告的艺术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
3.学生对广告设计有着浓烈的兴趣;
4.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
壹
贰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
叁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肆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伍
学习者特征分析实例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3.1 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初始知识和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等特征对教学系统设计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特征分析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分析 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3
3.2.3 学习风格分析
3.3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是:更重要的教育目的在于确认成就感、寻找工作的意义以及从负担的社会责任中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学习方式取向是问题解决中心、生活中心。见P71表3-2
01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
02
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起始能力分析
03
学习风格特征及其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3.4.2 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起始能力分析
有多种多样的学习起点
学习者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
学习者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态度
01
02
03
3.4.3 学习风格特征及其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场独立型学习者有很强的认知灵活性,对超文本信息有很好的组织和分析能力,表现出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 学习着在接受外界信息对不同感知觉通道的偏好,所使用的学习材料的表征形式应有所差异,适应网上不同材料形式的学习。 3.5 学习者特征分析实例 见P75
三节学习者分析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了解旳需要,要求掌握知识 旳需要以及系统地论述问题并处理问题旳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主要和最稳定 旳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取得知识 ),满足这种学习动机旳奖励(知识旳实际取得)是因为 学习本身提供旳,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
(四) 学习风格旳综合研究
克内克等人旳研究: 1. 信息加工风格 2. 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旳感官 3. 感情旳需求 4. 社会性需求 5. 环境和情绪旳需求
四、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目旳明确 2.注意教学效率 3.实践经验丰富 4.自律性和独立性强 5.参加教学决策:希望与教师共同参加责任,希望与
(2) 自我提升旳内驱力 自我提升旳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旳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
赢得相应地位旳需要。这种需要从小朋友入学开始,日益 显得主要,成为成就动机旳主要构成部分。这种动机并非 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它将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 心旳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3) 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种人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旳 赞许或认可而体现出来旳把工作作好旳一种需要。
(1)第一种认知构造变量——认知构造旳“可利用性”。即 学习者原有旳认知构造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起固 定、吸收作用旳观念。
(2)第二个认知构造变量——认知构造旳“可辨别性”。即 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旳原有观念与目前所学新观念之 间旳异同点是否清楚可辨。新旧关键之间旳区别愈清楚 ,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旳发生和保持。
第三节 学习者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概述
(一)学习者分析旳定义:指了解影响学习者学习旳心理、生 理、社会等原因旳过程。它涉及学习者准备状态分析、学 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学习者分析
准、焦虑水平等;
意动方面包括坚持性、言语表达、冒险与谨慎、动手操作等。 三是社会性要素,包括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
迪克-凯里ISD模型
进行教学 分析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编写绩 效目标
开发评 测方案
开发教 学策略
开发和筛 选教学材 料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学习偏好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和偏好,他们是否愿意探索学习的新方式。
学习者是不是值接收讲座/讨论方式的教学,还是也成功体验过讨论班形式的 课程、案例研究、小组问题解决或基于web的课程。
对培训机构的态度
学习者对教学培训机构的管理和专家是持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还是对主要 领导人及他们提供合适教学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这一点很关键,那些对教育培训机构持信任态度的人更可能运用所学技能,达 到教学目标。
制定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是否合适?
在选择使用媒体时,什么样的媒体是适合这些学习者?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什么样的策略可以 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并完成教学的全过程? 面对不同的学习者,使用同一种评价方式,
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又该怎样分别进行
评价和考核呢? 学习者是不是具备参与本次教学的一些基本 知识和技能?他们的状况是如何的呢?
学习风格分析:
谭顶良的三层五类
一是生理要素,包括个体对外界环境生理刺激(如声、光、温等)对一
天内时间节律以及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对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 二是心理要素,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动的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包括辨别、归类、信息加工、分析与综合、记忆过程中的趋同
与趋异、沉思与冲动; 情感方面包括理性水平、学习兴趣与好奇、成就动机、控制点、抱负水
学习者分析
• 认知成熟度意指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一般来 说,我们从学习者的年龄来推断学习者的认知成 熟度。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智力与思维发展分为感知 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智力与思维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离开了手工操作便无法思维。 • 前运算阶段(约2-7岁)的儿童头脑中已经有了事 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来代表头脑中的表象,可 以利用知觉表象进行思维。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 从具体经验中学习概念。
有很多动机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和维持“注意”: • 提供一个看似不能作为某一概念的例证的例子; • 提供两个似乎同样合理,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实 例; • 出鬼点子(头脑风暴); • 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轶事、传记、个案研究; • 提供结构一致的设计和优美的视觉享受; • 利用师生地位的变化,让学生充当老师;
• 分析教学内容与确定初始能力和教学起 点,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初始能力与教 学起点,初始能力的预测(预备技能、 目标技能、态度) • 根据内容分析来预测初始能力 如英语分班考试 • 根据预测来确定目标技能 • 使用态度量表来确定学习态度
(二)学习动机分析 ARCS动机设计模型: 该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 有四类:注意(Attention)、相关 (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 (Satisfaction),简称ARCS模型。 1、注意: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 动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 地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激发和维持学习 动机。
第三章
学习者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 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 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 教学外因条件适合于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 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的发展。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一、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高一是中学生进入高中的开始,学生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学期中,致力于综合性学习能力,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具体的看懂教材中的内容,能合理的理解运用公式。
1、高一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
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2、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认知基础。
3、学生在抽象概括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
4、学生需要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渐近思辩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学习者的初始水平分析1、对学习者的初始技能进行一个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2、初始技能分析要学会解决一般的数学问题、充分掌握一般问题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初始技能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合理的运用。
5、本节课所面对的教学对像是高一的学生,他们还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1、学习风格的内容学习风格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下面将从学习的条件、认知方式、人格因素和生理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学习风格的内容。
(1)学习的条件: 是指影响学生注意力以及接收、记忆信息能力的一组内外因素。
了解学生对学习条件的需求,有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形式。
感知或接受刺激的感觉通道、学生感情方面的需要、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学生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来自于学生情绪的要求等。
(2)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的过程中所偏爱的态度和方式,它表现出学生在组织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反映了学生在知觉、记忆、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3)人格因素:有关人格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生理类型:由于学生的生理类型存在着差异,所以有的学生在心理能力上表现为左脑半球优势,有的是右脑半球优势,还有的是两个半球的脑功能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如何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课题研究——“如何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一、摘要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教学的进行以及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效果。
它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而本文利用X法、XX法等对Y等对象进行了分析,在MMM方面得出了一些结论,将对制定教学目标以及进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背景学习理论在不断深化,教学理论也在发展。
目前,教育改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由理论探讨转向政府行为和教师自觉实践时,也越来越认识到如何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粗放式的增加投入精力与时间”,走向着眼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精力设计,精力施工”提高教学效益的必要性。
然而实际的改革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功效。
削“他人之足”,以适自己之“履”,亦或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变形化,更是上述问题的突出表现。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方法不适合应用层次的教学目标据笔者了解,常有不少教师反映,备课时无法彻底地将教学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教学的设计。
同时,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自觉地,有时是被迫地、部分地或完全地放弃原先的设计方案,又转向传统的凭自己经验和情境进行教学的模式。
原因何在?设计是静态的,而教学是动态的。
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事先确定的一个静态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设计的,而学生又为教学过程注入了太多的不可预期的动态因素。
也许,正如李秉德先生所说“从较高的教学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的建设问题”,教师们只抓住了教学设计的“表”,漏了“质”。
(二)重理论争鸣,轻实践应用当前的研究较为关注从哲学层面探讨教学设计的问题,挖掘教学设计深层次的哲学倾向,促进信息社会理论的发展,注重对教学设计概念的界定,避免与相近学科混淆等等。
相比之下,可行性的、指导性的可操作方案就少之又少。
不重视对实际教学问题的鉴别,进而对其分析、找出解决方案,只强调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提供对于教学如何进行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框架,但对于教学本身以及学科教学的研究相对疏离,不太注重将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吸纳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中使其成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方法性成分,使得理论本身“血肉不足”,始终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上,进而造成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现象的解释力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学习者分析
1 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内
2 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容
结
3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构
4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5 学习动机的分析
6 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认知发展的概念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 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 改变的历程。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1)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
A. Witkin)对知觉的研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场依存性 和场独立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不那么主动地对 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 据,通常很难从包含刺激的背景中将刺激分辨出来,所 以他们的知觉很容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的影响。
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更多利用内 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通常总是把要加工的刺激 同背景区分开来。
(2)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分类
①具体——序列 ②具体——随机 ③抽象——序列 ④抽象——随机
(3)沉思型和冲动性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
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沉思型学习者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冲动型
学习动机的分析
几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是一种要 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 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 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 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认知发展的理论流派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后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2~7 岁
前运算阶段
儿童认 知发展
7~
具体运算阶段
(1).前运算阶段
思维特征:
1.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主义
1.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 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 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 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 满足。
附属内驱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虽然也承认个体认知 发展具有阶段性,但大多数心理学家更强 调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性。
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条件
儿童元
认知成 分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
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 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 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 或起点能力。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 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 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 要求儿童考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发现, 儿童能把握整体,也能分辨两个不同的类别。 但是,当要求他们同时考虑整体和整体的两个 组成部分的关系时,儿童多半给出错误的答 案。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 的局限,而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习者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研究发现沉思型学习者 与冲动型学习者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 略,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 足,比起冲动型学习者,更能抗拒诱惑。
学习动机的分析
什么是学习动机呢?简而言之,学习动机就是 促使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学 习动机是在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的共同作用 下产生的一种推动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动力。
预备能力分析
起点水 平分析
目标技能的分析
学习态度分析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的含义
按照奥苏贝尔的定义,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 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就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 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 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
(3)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 特点如下:
①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 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 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
②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 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 的推理方式。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 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 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
3.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很难离开主观感情去客观地判断与理解事 物、情境、同人的关系,他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 主观印象来推理和不注意对人的意图而回答问 题。
(2)具体运算阶段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 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 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 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 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 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 知发展的理论
1.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 2.关于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 3.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 4.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条件
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
斯滕伯格认为认知结构有三种成分:
元成分
操作成分
认知 结构
知识获得成分
关于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
个体心 理区域
储存空间 操作空间
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
2.不可逆性
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运算活动, 有两种:
一种是反演可逆性,认识到改变了的形状或方位还 可以改变回原状或原位。如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 幼儿会认为,香肠变大,大于球状了,却认识不到香 肠再变回球状,两者就一般大了。
另一种是互反可逆性,即两个运算互为逆运算,如 A=B.则反运算为B=A;A>B,则反运算为B<A。幼 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他们尚缺乏对这种事物之间变 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