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采取刮除术治疗的对照组与应用电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术后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分别为95.0%、5.0%、8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分别为75.0%、20.0%、8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确切,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康复,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理想疗法。

标签:宫腔镜下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刮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容易导致不孕不育以及子宫出血的发生,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或月经量增多[1-2]。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通过在医院进行宫腔镜下检查才发现的。直径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有时可能会自行消失,且该类子宫内膜息肉的直径通常不会超过0.7 cm,手术治疗直径较大的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术后复发率较高,探索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疗法近年来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3-4]。本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年龄29~48岁,平均(36.8±3.1)岁,

采用刮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年龄28~49岁,平均(37.6±2.8)岁,采用电切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相关部门的批准下进行。

1.2 方法

通过宫腔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检查,有明显临床症状者,B超发现宫腔内有赘生物,或者宫腔内赘生物无法完全排除恶性可能性的患者,均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前通过宫腔镜对患者的息肉数量、位置以及大小等进行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刮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切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前3 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目的是软化宫颈,通过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置入手术镜,将功率控制在60 W左右,借助宫腔镜的帮助将子宫内膜息肉通过环状电刀完全切除。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病情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和妊娠情况。子宫腔B超检测提示腔内有异常回声者行二次宫腔镜检查,宫腔内膜存在息肉者则视为复发病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术后没有复发;(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没有复发;(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甚至有恶化加重的现象,术后复发。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高达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7,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之间的比较

观察组中术后复发2例(5.0%);对照组术后复发8例(20.0%),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妊娠率之间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成功妊娠的有34例,妊娠成功率为85.0%;对照组术后成功妊娠的有33例,妊娠成功率为82.5%,两组术后妊娠成功率相近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疾病,通常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出现了过度增生而导致的,在子宫腔内会形成多个或者单个光滑的肿物,有可能会引起不规则的

阴道流血和不孕不育。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的紊乱有关系。雌激素是女性月经产生的重要递质物,但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息肉,加之长期的妇科炎症刺激,女性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机率将大大提高,炎症刺激息肉增生致使息肉越长越大,因此及时治疗就成为帮助患者恢复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常规的治疗方法由于效果平平,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因此临床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旨在通过更加良好的方法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宫内膜增生过盛是诱发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各个年龄段女性均可能患病[5]。于子宫腔内突出、息肉表面光滑、肉样硬度相异、息肉蒂部长度不一的局限性内膜肿物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肉蒂长最长可突出于宫颈口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由于存在排卵障碍,高雌血症致内膜持续增生,内膜转化缺乏孕激素,因此极易并发多囊卵巢和子宫内膜异位[6]。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时的依据为B超回声,如果发现可能是息肉,只能通过宫腔镜观察,并且切取组织行病理活检才能彻底确诊。有些息肉可能会随月经过程剥脱,此时就不需要再做宫腔镜检查,如果没有月经量过大经期过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息肉很小的话,可以考虑在几次月经之后再行复查。由炎症因素所致的内膜息肉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育龄期女性在息肉影响下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或者受孕困难,若内膜有异常回声,临床诊治中多会建议患者行宫腔镜检查以进一步确诊,通过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有息肉的患者可能会较难怀孕,如果患者怀孕就暂时不能做宫腔镜检查,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否为良性息肉[7]。女性宫腔被子宫内膜息肉所充塞,致使精子和孕卵难以存留与着床,胎盘植入与胚胎发育受阻。合并感染使宫腔环境改变,降低精子与孕卵成活率,其次输卵管或卵巢炎还有可能诱发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对受精卵着床与发育起到干扰作用。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合并感染,更会改变宫腔内的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8]。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刮宫治疗虽然可以刮出典型息肉,但是体积过小的息肉有可能被漏掉,而且由于息肉本身缺乏结构上的特异性,刮宫治疗导致组织刮碎后,不利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判断。

宫腔镜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术中使用环形切刀于根部切除息肉,与此同时修复子宫息肉周围子宫内膜,可有效控制术后复发率。在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手术适应证,排除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禁忌者。术中科学合理控制操作力度,以防止损伤患者子宫,术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术中反应进行密切监测,从细节操作与风险管理方面提高手术治疗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与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治疗效果。结合患者年龄采取宫腔手术治疗,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子宫,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而言意义重大。术后息肉不容易复发,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