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2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2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由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的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上去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另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有矛盾的。

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这一角度来考察;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一角度来考察。

劳动价值理论,虽不是马克思提出,但前人并没有把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区别开。

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有关。

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私人劳动必须要经过流通、消费过程来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产生了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的二重属性。

商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使用价值的流通、消费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价值在流通、消费中实现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导论-第八章)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堂在线)(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决定,同时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章商品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

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生产者所有,商品所有者都是独立的进行生产并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私人的行为。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是:(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习题】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 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 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属于哪种规则( )。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交易规则 C.市场竞争规则 D.市场保护规则
(三)市场管理P81 ·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两大部分。 • ·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 从事市场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有关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 是社会性及群众性管理机构; • 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 参与四个方面。
4.特征(与教材略不同) (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 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由上可以推出( )。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 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 (3)商品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的经济;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1.含义:P66 2.特征
市场经济
(1)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
(2)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3)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强;
(二)商品经济
1.含义:P66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条件P66-67
3.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P67 •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导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后,商品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 式。当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商品经济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P67 • 历史命运:马克思说未来社会,商品经济会伴随着私有制的 消灭而消灭,这就是马克思预见商品经济的历史命运。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

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

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

政治经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后题详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后题详解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消费资料市 场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 产资料市场则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
▪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它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土地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联想做大做强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做法努力: ①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②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 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统;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 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也能激励上市公 司的经理层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者多做价值投 资)
注意:在我国,土地市场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以技术商品为交易对 象的市场
重要性
首先:为研发和生产的协作建立了直接 的联系,加速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二:促进研发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共 享,并借助知识的外溢,促进整个社会生产 力的进步
交易方式
一:存在于图纸、资料、磁带中的专利、技术诀 窍、产品设计等技术交易,属于知识产权转让 二: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知识的交易,主要通过 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
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值规律作用与联想
2004年末,电脑制造巨头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 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IBM的全球电脑业务 使联想集团的业务规模从30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同时全球 市场占有率从2%上升至8%,成为仅次于戴尔、HP的全球第三大 电脑厂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

供不应求
缩小生产 利润小
价格上涨
生产资料

劳动 力 入
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资料 流 劳动 力 出
价格下降
利润大 扩大生产
供过于求
春节过后,全 国有数千万到东南 沿海一些经济发达 的地区去打工,人 们形象地称之为 “孔雀东南飞“。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资本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 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 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 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出。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贫富 差距等
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涵 不 同
在 和
到 普
发 展
遍 化
的 前
阶 段
对 物 不 同

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1.企业是市场主体 社会化大生产,企业为主体,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自主决定。
2.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生产资源由市场配置效率高。
——马克思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刺激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劳动生产率。 “鞭子作用”
技术 水平
先进
劳动生产 个别劳动

时间


商品 出售
等价
结果 多利
落后


等价
少利
3.分化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筛子作用”
个别劳动 生产率
个别劳 动时间
此后,他们奔赴市场,搜集商品供求和价格信息。有的改 行建造蔬菜大棚,为城镇供应鲜菜;有的购置了汽车,搞 起了货物运输;有的人又引进新的优质苹果树苗,继续生 产苹果。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用的制约因素
a.市场信息的真实性 要求:价格真实、买卖意愿真实、成本真实、质量和服务真实等 原因:定价不准确、反馈不及时、交易双方议价能力不平等等
b.市场信息的充分性 获取定价信息足够多,判断价格变动信息足够全
c.市场活动的竞争性 市场竞争要求:自由竞争、平等竞争、适度竞争(没有垄断等) 当出现垄断时,需要反垄断立法和必要的政府干预,否则价值规律调节
行为较保守。
商品经济 概念: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产生条件
a.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各种不同的生产环节、 行业和部门,产生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需要。
b.生产资料属于彼此独立的、不同的所有者,或者同一所有者的生产 资料,委托不同的人占有和使用。
作用
a.突破自然经济的界限,广泛调动社会资源进行社会生产。 b.生产者独立自主经营,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具有内在动力。 c.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进行商品交换,促进平等。 d.促进生产者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重视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鼓励其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取更大利益;b.强化市场经济参与者的自律意 识,迫使其审慎决策,谨慎行事,遵从市场规则和法律规范,改善经营 管理,以规避风险。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制约因素与范围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
概念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指通过价值的决定调节商品生产和交换,
作用无法发挥。
价值规律发挥调节作用的范围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主要局限于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领域外,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有限,调节效果 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a.自然资源开发、土地规划和利用等,超出商品生产者个体范围,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1、自然经济(1)概念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非用于交换的经济形式。

(2)基础以小生产和自然分工为主(3)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自给自足•规模小、依赖自然•具有封闭、保守的特征•2、商品经济(1)概念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统称(2)存在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a.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被划分成相对独立化的各种不同的生产环节、行业和部门,使得生产专业化。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生产、海外贸易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生产与交换实现了经常化、商品流通从商品生产中分离出来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b.(3)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a.它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

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势市场经济b.当市场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时,简单商品经济就发展为市场经济3、市场经济(1)概念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发挥决定性作用。

(2)基础社会化大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3)基本特征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2022年4月12日13:3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来调节a.b.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商品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不同企业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

c.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以要素的价格市场为前提,以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条件。

法治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

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是交换者的市场地位平等和权力平等。

d.只有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严格执法,才能保证商品交换的正常进行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信用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并为法律的有效运行提供条件。

e.经济的开放性。

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三章)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三章)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三章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3.1 货币转化资本一、资本总公式运动过程一定量的货币更多量的货币资本总公式为:G—W—G’G′=G+⊿G(剩余价值)1、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比较(1)二者的流通形式不同:货币是W-G-W,为买而卖;而资本是G-W-G′,为卖而买。

(2)二者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W-G-W的本质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是为了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而G-W-G′的内容和实质则是全部为了使价值发生增殖,取得更多的货币。

(3)二者流通的趋势不同:W-G-W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目的达到后,商品生产者就退出流通,进入消费;而G-W-G′是为了价值增殖,价值增殖是没有止境的。

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资本首先是一种价值属性。

(2)这种价值属性具有增殖性。

(3)这种价值的增殖被冠以“剩余价值”,说明资本范畴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价值决定规律资本总公式价值规律G—W—G’等价交换规律(一)矛盾解决前提条件1、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①等价交换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②不等价交换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2、离开流通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3、也不可能是G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必然在W上。

而且只可能在W的使用价值上,即对其使用价值的使用可以创造价值而且是比其价值更多的价值(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三、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

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并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能够自己支配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可能。

(2)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丧失生产资料,必须出卖劳动力,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必然。

2、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为了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了保证劳动力的延续,劳动者赡养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为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的费用劳动力使用价值:创造价值的源泉,使用价值的耗费就是劳动3.2 剩余价值的来源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1、概念:是劳动者有目的地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使用价值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也就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建立在小生产和自然分工的基础上,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等)组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其主导地位最终为商品经济所代替。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拥有,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产生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各种不同的生产环节、行业和部门。

●三次社会大分工:I.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采集和狩猎活动中分离出来。

II.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III.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由商人专门经营的新的行业和部门。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初始形式,它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的两种性质:I.自主性 II.平等性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就意味着商品经济由简单的经济发展到了市场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的调节手段和配置方式,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的基础。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严格执法,是保障商品关系正常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同时信用也不可忽视信用可完善和弥补法律的不足,要建立健全完备的信用监督机制。

●经济开发性。

●国家调节的重要性,市场配置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联想做大做强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做法努力: ①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②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 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统;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 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也能激励上市公 司的经理层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者多做价值投 资)
自给经济
市场经济 微观层面
计划经济 宏观层面
添添商品加加经你你济的的与市小小场标标经题题济的区别小结
就商品经济来说
它回答的是劳动者之间经济联系的方 式,它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对应;
就市场经济来说
回答的是要配置社会资源靠什么方式 来进行,是自给自足的方式还是计划 经济的方式?
添添加加市你你场的的经小小济是标标商题题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Market economy and law of value
配置资源的手段
•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主要的特 征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基础
配 手段 置
计划
宏观调控
计划经济


基础
市场
市场经济
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资源流入
3、风险机制。 风险是指因市场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使市场经济参与者面 临受损的可能性。(惊险的一跃) 风险的存在对于市场经济参与者具有双重意义: 损失的可能性;获取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及其机制的作用在于: 一方面鼓励市场经济参与者甘愿冒更大风险去追求更大利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一)、商品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
商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划分依据
它是市场体系的基础
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消费资料市 场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 产资料市场则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它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金融市场
价值规律存在的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只要 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 价值规律在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商品经济 的基本规律。
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价 值 规 律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经济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 (价值量的实现) 基础实行 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领域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
含义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各级各 类市场的总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前提就是各类 生产要素和产品都进入市场。
分类
消费资料市场 商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交易对象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土地市场
27
区域性市场
交易的空间范围
5
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 经济利益。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 件。 马克思指出“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 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 交换行为。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 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

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形成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时,买者之间竞争加剧,卖者处于有利地位,
形成卖方市场 供求大体平衡时,各方面竞争最充分,竞争机制作用得
以充分发挥,形成均衡市场。
政治经济学第3章 朱艳
8
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
2.竞争机制是指各种市场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目
标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是 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竞争可以在买者之间、卖者 之间、买卖双方之间。
政治经济学第政治经济学第33章章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时间节约规律时间节约规律市场体系和市秩序市场体系和市秩序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政治经济学第政治经济学第33章章社会资源配臵方式社会资源配臵方式资源配臵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把经济资源按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地区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而有效地组合以保持社会经济均衡和快速发展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
市场风险及其机制的作用在于: (1)鼓励市场经济参与者甘愿冒更大风险去追求更大
的利益 (2)强化市场参与者的自律意识,迫使其审慎决策,
谨慎行事,改善经营管理,以规避风险
政治经济学第3章 朱艳
10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
•价 值一值量、规由律生价的产值内商规容品:的律商社及品会其的必价要作用
– 自然经济 是自给自足经济,是封闭、保守和相 对落后的经济形式。
–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社会分 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拥有是商品经济产 生和存在的条件。
– 商品经济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成为占支配地 位的经济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与第二篇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与第二篇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狭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1他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2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对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1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经济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必然性;2它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而应该从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得到发现和证明;3它还表现为经济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强制性4.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根本方法;2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重要方法;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紧密相关的辩证思维方法4马克思对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也非常重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解释概念: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3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4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5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时,形成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实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小平形容市场经济时讲过的有名的话“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实 质上隐含了一个前提,是什么前提?补充 了前提后蕴含的原理是什么?
11
答案:隐含的前提是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再竞争
所以,邓小平的话补充齐全后就是: 遵守法律、法规的白猫、黑猫,抓住老
鼠的猫就是好猫。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会出现什么样子? 如主人喜欢吃田老鼠,家里亲戚送了很
市场秩序得不到保障。法律是市场运行的基本保障。 (5)市场经济性质:开放性,交换范围跨越本区域,
可达全球。
7
思考:
(1)跨国公司为什么全球范围设置工厂? (2)现在的贸易范围大概多大? (3)商人将牛奶倒进河里的行为对吗?他们
应该将牛奶分给穷人的孩子喝吗?有什么办法 解决商人一方面将牛奶倒进河里面,另一方面 穷人的孩子没有牛奶喝的问题?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以生 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 存在于原始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特征:
商品生产者有独立、自主生产经营权,独立 经济利益。
商品生产者交换是以等价交换为基础,平等 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5
3.1.2市场经济:由市场机制配置一切资源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相比简单的商品经济,市场 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
(1)市场主体:企业。由企业组织生产并实行交换,企 业生产经营自主决策,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企业是市场经 济的基本单位。
(2)市场配置对象:生产要素和一切商品。生产要素遵 循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原则(出价格低而质量优者最先卖 掉)。销售商品遵循价格高、市场大、市场销量持续原则 (即出价格高者得之)。
(3)市场配置基础:法制和信用。信用体现在等价交换 原则上,同时实行钱货两清原则。
6
市场经济特征
(4)市场监督手段:法律和国家调节 法律是保证市场秩序的强制手段。强调按规则办事。 国家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区域:市场失灵的存在。公共
利益、弱势群体的存在需要政府调节。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如果没有法律制度保证,
8
3.1.3 市场调节机制:
(1)供求价格机制:价格反映市场供求,作为信号引 导生产者生产、引导消费者消费。
(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展开竞争 。但这种竞争是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
(3)风险机制: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9
思考题: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10
思考:
价值规律是商品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既是价值决定 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既是调节商品生产的规律, 又是商品交换的规律。
18
3.2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两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 体。价值是生产领域创造的,但是价值 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只有在与其 它生产者的商品交换中才能实现。
如,贪污腐败有钱啊,合适吗? 如,做不良产品有钱啊,合适吗? 如,贩卖毒品、军火、婴儿是暴利,合
适吗?
14
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合法赚钱,社会越来越规范
遵纪守法 凡是不合法的金钱不能赚。
15
邓小平语录:补充后的
遵守市场规则的白猫、黑猫、花猫,抓 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也就是古人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道即遵守规则
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存在的基础:小生产和自然分工。 生产单位: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 生产特征:封闭、保守、孤立、分散、产出少、生产
力水平低下。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
换的统称。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
制的存在。
4
商品经济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16
3.2 价值规律
3.2.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3.2.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3.2.3 价值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与局限
17
3.2 价值规律
3.2.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商品按这样决定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没有生产就不会有劳动产品,也就谈 不上价值,没有流通也就不能体现商品 的价值。
19
3.2 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在私人劳动产品偶然的不断变动的
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 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 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 路一样”
多,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白猫、黑猫均 可以去抓家里的老鼠,主人怎么办?鼓 励继续抓,还是惩罚?
12
蕴含的原理:
鼓励在合法情况下竞争下 不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好的制度。市场 经济、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 义的分界线。
13
市场经济如果极大地伤害合法 经营者、伤害善良的人们,最终大家陷 入人人自危的境地。
第3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1
2 商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价值规律的掌握,了
解市场运行规律。了解自然经济和 商品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 基本特征。
2
3 市场经济讲解内容
• 3.1 市场经济 • 3.2 价值规律 • 3.3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3
3. 1 市场经济
3.1.1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而
22
3.2 价值规律
3.2.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商品不是按照它 们的价值进行买卖,而是按照价格进行买卖。
价格作为价值的外在表现,有可能在具体交换过程 中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 值量的客观要求,是在价格背离价值又回归价值的波 动中,作为一种趋势实现的。
——马克思
20
3.2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价值规律 的要求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是一种必然趋 势,如果不能按照这一要求决定和实现 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的生产就会发生 变动,进而使价值的决定回到价值规律 的要求上来。
21
3.2 价值规律
3.2.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