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基本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颅CTppt课件

头颅CTppt课件

01 CT成像原理02发展历程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断层图像。

从第一代笔形束扫描到第五代电子束CT,以及后来的多排螺旋CT和能谱CT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CT成像原理及发展历程01扫描前准备去除金属异物,选择合适扫描参数(层厚、层距、重建算法等)。

02扫描方法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冠状面、矢状面或斜面扫描。

03特殊技术薄层扫描、高分辨率扫描、血管成像、灌注成像等。

头颅CT扫描技术与方法03高密度骨组织呈白色,低密度脑组织呈灰色,脑脊液呈黑色。

图像特点颅骨、大脑、小脑、脑干、脑室系统等。

正常解剖结构识别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积水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异常病变识别头颅CT 图像特点与解读颅骨结构及其特点颅骨由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多块骨骼组成,保护颅内组织。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紧密相连,外板则与头皮及皮下组织相邻。

颅骨在某些部位存在薄弱点,如蝶鞍、枕骨大孔等。

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负责认知、情感、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后窝,负责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等。

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负责生命维持功能,如呼吸、心跳等。

030201颅内脑组织分布与功能区域划分正常血管、脑室系统表现血管颅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为脑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代谢产物。

正常血管在CT上表现为连续的、均匀的密度影。

脑室系统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

正常脑室系统形态规则,大小适中,周围无异常密度影。

直接暴力所致,CT 表现为骨折线及碎骨片。

颅骨骨折外伤后局部脑组织坏死、出血和水肿,CT 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和高密度出血灶。

脑挫裂伤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CT 表现为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腔内的血肿,CT 表现为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硬膜下血肿颅脑损伤类型及CT 表现脑梗死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

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出血灶。

颅脑疾病CT诊断PPT课件

颅脑疾病CT诊断PPT课件
第68页/共131页
垂体瘤(MRI)
69
第69页/共131页
⑺脑转移瘤
• 以中老年多见,大多数为多发,男性最 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女性则为乳腺 癌,有10~15%的脑转移瘤其原发部 位不明。
• 多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皮层下,尤以顶 枕部或额叶多见。病灶呈浸润性生长, 中心常有坏死、液化。
70
第70页/共131页
119缺血性脑梗死病期与ct表现脑梗死的病期ct表现肿胀期梗死部呈低密度浅灰色周围水肿稍低密度占位效应有明显吸收期梗死部位呈低至等密度周围水肿减少占位效应减少造影效果有增强萎缩期梗死部位呈最低密度接近脑室密度黑色四周边缘清晰占位效应消失122脑梗死脑梗死123出血性梗死ct表现
一、概述
头部为大脑、延髓、神经的中枢, 是支配人体的知觉、运动的中心,神经 中枢产生病变,就会发生相应的症状, 所以我们应熟知中枢神经的功能,当病 人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想到 某部可能发生病变,如果CT发现脑部 的病变,则应想到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这些生理病理基础,对读片及疾病诊断 有重要意义。
9
颅底蝶鞍层面
10
第10页/共131页
(二)鞍上池层面
•可见到的常用解剖结构:大脑镰、额叶、颞 叶、外侧裂池、鞍上池(为五角星型或六角 星型)、中脑、第四脑室、小脑半球。
11
第11页/共131页
鞍上池层面(平扫)
12
第12页/共131页
鞍上池层面(增强)
13
第13页/共131页
(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3
第3页/共131页
(二)层距与层厚
一般常规扫描,层距与层厚均为10

当扫描小的病变时,应采用
薄层扫描,如垂体瘤,听神经瘤,眼部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颅脑CT检查PPT课件

颅脑CT检查PPT课件
球比较,更易早期地显示更小的腔隙性梗 塞灶。
CT:边界较为清楚 的低密度影,直 径10-15mm
1、无血栓性动脉瘤 CT: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后均匀强化,呈圆形致密影。
2、部分血栓性动脉瘤 CT:依其瘤腔内血栓的情况,可有各种CT表现。平扫有 血流的部分密度稍高,而血栓部分为等密度。增强扫描, 前者强化,后者不强化。根据血栓的的部位不同,其强化 后的表现也不同。
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等。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CT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 肿瘤血供等。
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分析
辅助检查正 确选择
正常结构
疾病影像表现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 (二)脑梗塞 (三)脑动脉瘤 (四)脑动静脉畸形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高血压性脑出血
诱因

颅脑解剖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课件.ppt

颅脑解剖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课件.ppt

2.颅底骨折:(basicranial fracture) 直接征象:骨折线,骨缝分离 间接征象: 气颅、蝶窦等副鼻窦、乳突气房内的“液平 ”及“混浊” 3.脑脊液鼻漏: 筛骨骨折所致,CT脑池造影可指出骨折部位
depressed fracture (凹陷骨折)
颅内积气
三、 硬膜外血肿
(血肿位于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
六、脑挫裂伤/血肿:
• 指脑各颅骨内面撞击所致。常或深层小出血灶, 脑水肿,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
早期:(数日)以出血为主的脑水肿和脑坏死
中期:(数日至数周)脑组织液化,周围脑组 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着,疤痕组织修复,蛛网膜 粘连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六、 脑室内出血:
多继发于深部脑内血肿破溃入脑室或脑 室穿通伤或由四脑室逆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凝块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一、断层解剖
CT解剖(平扫)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CT(增强)
• 脑实质轻度强化,灰质较白质明显 • 脑血管明显强化 • 其他:大脑镰、脉络丛、垂体、松果体明显
Hydrocephalus(脑积水)
谢谢观赏!
2020/11/5
79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b.亚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 (分早期和晚期)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篇PPT演示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篇PPT演示课件
37
影像学表现:脑软化
38
影像学表现:脑萎缩
39
影像学表现:脑积水
40
第八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
41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
• 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炎性改变, 进一步导致脓肿形成,分别称为化脓性 脑炎和脑脓肿,两者是脑部感染发生和 发展的连续过程。
42
(一)脑脓肿
• 脑脓肿(brain abscees)幕上多见,颞叶居 多,占幕上脓肿的40%。常见的致病菌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源有如下四条: ①邻近感染向颅内蔓延(占60%~70%); ②血源性感染(占25%左右);③直接 感染(占10%);④隐源性感染。
59
病理
1、脑膜 大量炎性渗出物(单核、淋巴细胞和 纤维素)粘附表现,有时还可形成小结核节。 主要累及软脑膜,以脑基底部的鞍上池明显。 2、脑实质 多发或单发的干酷样小结节,中心 有坏死。 3、脑结核瘤 常位于血运丰富的皮质内,结节 或分叶状,大小2~6cm。 4、脑积水 5、脑动脉炎 6、脑脓肿
2、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 平扫约50%的病例可显 示低密度的脓腔,壁厚5~6mm。有些脓腔内可 见气液平。化腔期包膜轻度强化。包膜形成期, 包膜显示完整、光滑、均匀、薄壁之特点,而 且强化明显。
3、小脓肿CT表现 ①平扫脓肿与水肿融为一体, 呈不规则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脓肿呈环状强 化。
45
影像学表现 :CT
5
影像学表现 :MRI
常随脑水肿、出血和脑挫裂伤的程 度而异。
6
影像学表现 :MRI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要点:①外伤史。②意识障碍重。 ③CT平扫,急性期显示脑内低密度病灶, 伴有点片状出血及明显占位征象。
• 急性脑外伤的出血部分,CT显示较MRI 为佳,对亚急性和慢性脑挫裂伤的显示, MRI常优于CT。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脑室变小,脑膜增厚并强化。
结核性脑膜炎
表现为基底池、鞍上池等密度增高,脑膜增厚并强化,可伴有结 核瘤。
病毒性脑炎
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可伴有占位效应和出血。
04
头颅CT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定位诊断
确定病变部位
根据CT影像上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确定病变位于颅内还是颅外, 以及具体的部位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感谢观看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 右大脑半球内。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 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 间。
脑血管及颅内静脉窦
脑血管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 系统。
颅内静脉窦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和乙状窦等。
03
常见头颅病变CT表现
颅脑损伤
结合其他检查
如MRI、DSA、PE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病理检 查等结果,对病变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05
头颅CT影像阅片技巧与注意事项
阅片顺序与技巧
1 2
观察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逐层观察 。
定位技巧
利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如颅骨、脑室系统等。
3
对比观察
左右对比,前后对比,观察异常密度影及占位效 应。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功能性CT成像在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技术
穿刺活检技术
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 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 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
微创治疗技术

《颅脑CT影像学》PPT课件

《颅脑CT影像学》PPT课件
颅脑CT影像诊断
北京军海医院
放射科 曹书学 2017.6.8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1
目录
一、正常头部CT影像解剖 二、头颅基本病变的CT表现 三、先天性颅脑发育畸形 四、脑血管疾病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
第一层(颅底蝶鞍层面层厚10mm)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3
第二层鞍上池层面
小脑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4
第三层鞍上池层面
Weber斯特奇-韦伯综合征)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3
器官源性畸形
1 先天性脑积水 2 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 3 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 4 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 5 胼胝体发育不全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4
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6 蛛网膜囊肿 7 脑灰质异位 8 脑皮质发育异常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5
先天性脑积水影像学表现
CT:幕上大脑半球区为低密度,CT值 为脑脊液密度。额叶、顶叶、颞叶脑 实质几乎完全消失或残留极少。部分枕 叶、基底节及丘脑保存。所有的病例 均可见到正常的大脑镰结构。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6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27
脑裂、脑沟、脑回发育畸形
此类疾病是脑发育不全的一些特 殊类型,包括前脑无脑裂畸形、无脑 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 及脑沟回异位等。
北京军海医院放射科
42
蛛网膜囊肿(IAC)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大小有关,临床 症状本身没有特征性,其表现为:①好发 于青少年男性患者;②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仅因头痛、头昏行CT、MRI检查时发现;③ 常慢性起病,当外伤致IAC囊内出血时,可 突然起病;④脑积水由囊肿阻塞CSF循环引 起,也可能与CSF吸收障碍有关,表现为颅 内压增高症状;⑤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囊肿压迫可以出现癫痫、轻度运动和感觉 障碍。⑥幼儿可出现头颅增大和瘫痪。

颅脑CT的诊断课件(1).ppt

颅脑CT的诊断课件(1).ppt

陈旧性脑内出血
陈旧性脑内出血表现为脑软化灶和邻近 脑萎缩
外囊出血 完全吸收呈囊样改变伴邻近脑组织萎缩
陈旧性脑血肿呈囊样改变伴邻近脑组织萎缩
Wallerian变性:大脑皮质运动区,放射冠及内囊部位发生脑血管障碍 或外伤,细胞体和轴突出现坏死,在坏死端以下的轴突和髓鞘发生离 心性分解直至末端.沿皮质脊髓束,锥体束发生退行性变.CT表现为 中脑大脑脚和桥脑的萎缩.
缺血性中风的CT诊断
按大小分类 大面积脑梗塞 小灶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10MM)
1 血栓
2 栓塞
3 低氧血症(心衰, 休克,一氧化碳 中毒)
大面积脑梗塞
大面积梗塞主要表现为三角形或楔 形低密度区伴占位效应 病理上主要为细胞水肿(细胞毒性水 肿)
24小时以上有阳性发现
楔形 三角形
脑组织水肿分类(细胞毒性,血管源性
常见于栓塞性脑梗塞 时间:3-10天 机理: 过渡灌注 毛细血管脆性增大
左颞枕叶交界区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
大脑后动脉梗塞
血肿周围水肿伴明显占位效应 手术后伴基底节梗塞及右枕叶出血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位置 基底节 脑干 皮质下脑白质 特点 小而多,可以无症状或症状 反复多发
MRI对脑梗塞的作用
间质性)







小,





累 间质性水肿见于脑积水,
脑室周围
血管源性:细胞外间隙增宽,主要累及白质,灰质常不受累
大面积脑梗塞
早期多无阳性发现 10小时可为阴性表现或少许间接征象 1 脑沟消失 2 灰白质界限不清 3岛盖消失 4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 5基底节密度减低

颅脑CT影像ppt课件

颅脑CT影像ppt课件

(二) 脑血管疾病
1、 脑出血 常见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 液病。 高血压为例,由于脑动脉硬化,血压 升小动脉破裂。 常发生部位为基底节、丘脑。可破入 侧脑室、蛛网膜下腔。 分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
急性期(1W、血肿、水肿、占位):
CT表现: 脑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 基底节区血肿呈肾形。 可破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病变多。
点状高密度灶。病变广泛有占位效应。
6、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出血 CT 表现: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 度影,量多者呈高密度铸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
脑池内高密度影,量多者呈脑池铸型。
7、骨折
CT发现率为颅骨平片的1/5。 8、颅内积气和异物
• 开放性脑损伤 左额骨粉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大 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区及 后角、外侧裂池。 • 。
四脑室
2cm
鞍上池环池3cm源自三脑室四叠体池4cm
5cm
侧脑室体部
6cm
(三) 正常颅内生理钙化
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僵联合、 大脑镰、脉络膜丛、齿状核。
尾状核钙化
豆状核钙化
大脑镰钙化
二 颅脑CT检查
(一) 检查方法:
层厚10mm 层距10mm. 平扫:基线为外眦——外耳孔连线。
增强检查: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
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碘海醇等
目的:提高病变显示率。
鉴别诊断。
(二) 正常颅脑轴位CT表现
基线上:2cm
3cm 4cm
第四脑室。
鞍上池、环池。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水肿:2天——2周——1月

颅脑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颅脑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血流量下降—功能衰竭—泵衰竭—神经细胞肿胀 (细胞毒性水肿阶段)—细胞不可逆破坏—液化
➢周围区灌注高于中心区(半暗带),及时恢复灌注量则 可恢复正常功能。
梗塞——超急性期
➢脑梗塞发生的6小时内。 ➢神经细胞肿胀但尚未破坏,属于细胞毒性水肿阶段。 ➢T1WI、T2WI尚不能显示异常信号。 ➢DWI可明确诊断是否存在细胞毒性水肿,对超急性期梗塞的 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梗塞出现30分钟即可作出诊断)。
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 顺磁性物质(如黑色 素瘤、钆)
水肿
机制
常见 特点
血管源性水肿 细胞毒性水肿 间质性脑水肿
血脑屏障 破坏
占位周围 手指状
脑缺氧 造成细胞肿胀
脑脊液渗入 脑室周围白质
脑梗死
脑积水
血管供血区(DWI) 脑室周围边缘光滑
图像
星形胶质细胞瘤 /Astrocytoma
▪ 幕上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诊断要点
梗塞—急性期
6小时后的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塞
多发急性脑梗塞伴少许出血
梗塞——亚急性期
➢梗塞发生后1天~2周。时间跨度较大,变化较 多。 ➢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开始出现脑实质增 强,而血管内及脑膜强化开始减弱。 ➢脑回增强是亚急性期的特征性表现,DWI仍为 高信号。
脑回增强
亚急性脑梗死
周边:低信号环
中心: T1W低 T2W高
周边:低信号环
CT
MRI
出血——亚急性后期
脑出血(亚急性期晚期)
亚急性—晚期血肿
脑内慢性血肿
硬膜外血肿--亚急性期
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 完 全 性 视 网 膜 剥 离
出血MRI信号不一致的原因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ppt课件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ppt课件

骨窗和软组织窗的观察
骨窗
主要用于观察颅骨、颞骨、枕骨等骨 性结构,观察骨折、骨质增生、颅内 钙化等病变。
软组织窗
主要用于观察脑实质、脑室、脑池等 软组织结构,观察脑水肿、脑出血、 脑梗死等病变。
常见病变的识别
脑出血
脑梗死
颅内肿瘤
颅骨骨折
CT表现为高密度影,周 围脑组织受压,脑室受
累变形。
CT表现为低密度影,病 灶部位脑组织肿胀,脑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不断增加,如何确保 数据安全与患者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头颅CT及MRI读片 知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头颅CT及MRI基础知识 • 头颅CT读片技巧 • 头颅MRI读片技巧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头颅CT及MRI基础知识
头颅CT简介
头颅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X射线扫描头部, 生成脑组织的二维图像。
灌注加权像(PWI)
用于评估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 。
磁敏感加权像(SWI)
用于显示微出血灶和静脉血管结构,对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有重要价值。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脑出血的诊断
总结词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CT和MRI是常用的诊断工具。
详细描述
脑出血的CT表现通常为高密度影,而MRI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血量和位置。在诊 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准 确的诊断。
01
02
03
诊断准确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4、第四脑室 5、小脑中角 6、乙状窦 7、颞骨及乳突气房 8、桥小脑角 9、脑桥 10、垂体窝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
11
11、小脑蚓部 12、基底动脉 13、桥前池 14、鞍背 15、侧脑室颞角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
12
16、环池 17、角间池 18、大脑角 19、侧裂池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调节体温、水 盐平衡和内分泌 的中枢,参与生 物节律的控制)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
31
大脑的 结构
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左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 右半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但善于解决有关的空间问题, 是音乐、美术、几何等的辨认系统。
.
13
16、四叠体池
19、侧裂池
20、小脑上池 21、侧脑室前角 21a、第三脑室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
14
20、小脑上池
21、侧脑室前角
22、尾状核头部 23、岛叶 24、外囊 25、豆状核 26、丘脑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
15
27、纵裂 28、内囊前肢 29、内囊膝部 30、内囊后肢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 32、侧脑室枕角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
16
33、侧脑室体部 34、放射冠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
.
5
CT值与密度
人体正常组织、器官CT值
钙化 80~300
致密骨 >250
疏松骨 100~230
肌肉 40~80
腹腔实质脏器 40~65
脑实质 25~40

0
脂肪 -20~-100
空气 -1000
CT 片上颅内异常密度
高密度: 钙化, 颅内出血 等密度: 亚急性出血, 脑肿瘤 低密度: 脑肿瘤, 囊肿, 脑梗死
人们将透明隔腔(第五脑室)、Verga腔(第六脑室)、透明隔囊肿和 Verga腔囊肿统称为“透明隔腔”。
• 向两侧弯曲膨隆,且侧壁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即为透明隔囊肿
.
30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Hale Waihona Puke 的低级中枢)人脑的高级功能
下丘脑
颅脑CT基本影像诊断
.
1
CT原理及常用信息 颅脑正常解剖 脑外伤 脑血管性疾病 脑肿瘤 颅内感染及先天发育异常 脱髓鞘疾病
.
2
X线物理基础
X线的发生及其特性
1、X线产生的条件
游离的电子群 电子群高速运动 高速运动的电子群突然受阻
2、临床特性
穿透性 荧光作用 感光作用 电离作用
.
21
CT图像显示的基底节区
基底节区,影 像学名词包括: 基底节及其周 围白质、内囊 (内囊前肢、内 囊膝部及内囊 后肢)。
.
22
内外侧豆纹动脉
内外侧豆纹动 脉供应范围主 要有:壳核、 尾状核、内囊 前脚、内囊膝 的背外侧和内 囊后脚的背部 区域
.
23
放射冠与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是指由内囊到大脑皮层间的放射状纤维白质,呈放射状分布 的投射纤维,只含有投射纤维(辐射冠部分纤维会穿过半卵圆中心(或 者说沿途成为半卵圆中心的一部分)到皮质。
.
3
窗宽、窗位及临床应用
1、窗宽
指CT图像所示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 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以供观察对比。
例如:窗宽选定为100Hu,则人眼可分辨的CT值为 100/16=6.25Hu,即两种组织CT值相差在6.25Hu以上者才能为人 眼所识别。
2、窗位
指窗宽范围内均值或中心值。
脑水肿 混杂密度: 颅咽管瘤, 恶性胶质
瘤, 畸胎瘤
.
6
CT片上的重要标示
患者信息
时间信息
左右
标尺(cm)
.
7
CT原理及常用信息 颅脑正常解剖 脑外伤 脑血管性疾病 脑肿瘤 颅内感染及先天发育异常 脱髓鞘疾病
.
8
颅脑CT断层解剖
五个叶
顶叶 额叶
中央沟
顶枕沟
外侧沟
颞叶
枕叶
.
9
1、蝶窦 2、脑干 3、小脑 (绿色部分为颞叶)
第三脑室
.
28
第四脑室
第 四 脑 室
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
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
29
第五、六脑室及透明隔间腔
第五脑室:又称透明隔腔。胚胎晚期两层透明隔之间存在大小各异的
间隙。第六脑室又称Verge腔或穹隆腔,不与脑室相通,但常与第五脑 室相通,为第五脑室向后延伸的腔隙。因腔隙内无室管膜,故不属脑室 系统,属正常变异,罕有临床意义。
.
32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大脑半球 表面的一层物质,(厚 约2—3mm)是神经元 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 有很多沟、回,大大增 加了皮层的面积,不同 区域的皮层功能是有所 分工
大脑皮层是唯一的高级神经中枢
.
33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 半卵圆中心:是一个区域白质的统称,是一个形态学名词,在影像 学上的叫法,位置为胼胝体(相当于侧脑室体部)上部层面大脑白质, 呈半卵圆形(两侧合起来卵圆形),包含投射、联络及连结三种纤维。
.
24
脑室系统的构成
侧脑室
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以上三个脑室属正常发育形成
.
25
.
26
侧 脑 室
.
27
第三脑室
17
35、半卵圆中心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
18
36、中央前回 37、中央沟 38、中央后回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
19
36、中央前回 37、中央沟 38、中央后回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
20
基底节(基底节区)
是大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杏仁核、尾状 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以及屏状核。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3、实际应用
CT值≥窗位的CT值+1/2窗宽,全为白 CT值≤窗位的CT值-1/2窗宽,全为黑
.
4
CT值---密度
CT值--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 数--密度
图像上越亮(白),说明CT值 越高,组织密度越高
为了计算方便,将水的CT值 定为0,骨皮质定为1000, 空气定为-1000;其余介于 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