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681a1f8c75fbfc77db2bf.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消除误差2.如图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B.甲、乙C.乙、丙D.甲、丙3.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A.17.5mmB.17.5cmC.17.5dmD.17.5m4.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5.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其结果分别是3.12cm、3.14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3.12cmB.3.1275cmC.3.13cmD.3.14cm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3.55cm、23.54cm、23.53cm、23.72cm,那么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的是()A.23.5cmB.23.54cmC.23.585cmD.23.59cm7.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明测量了四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18.51cm、18.53cm、18.51cm、18.66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应该记为()A.18.52cmB.18.51cmC.18.517cmD.18.55cm8.小明家买了一个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1min,则他应该的操作是()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C.将摆线缩短一些D.将摆线增长一些9.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书本的宽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50cm、18.45cm、18.5cm、18.4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是()A.18.50cm B.18.48cm C.18.5cm D.18.485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0.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48cm、3.46cm、3.49cm、3.32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1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m.12.如图所示,海螺的长度为______ cm,硬币的直径为______cm.13.某同学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16.58cm、16.57cm、16.55cm、16.57cm,该同学的测量结果应为______ cm.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15.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16.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1cm、19.42cm、19.82cm、19.42cm,实验中错误的数据为______ 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 cm.17.误差是______ 之间的差异.军事网上有一篇新闻,题目是:“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______ (选填“恰当”、“不恰当”),原因是______ .18.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 (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 ,分度值是______ ,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6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5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m的厘米刻度卷尺.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______ 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__ 种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第______ 种尺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B 7. A 8. D 9. B10. 3.4811. 0.022112. 2.15;1.2013. 16.5714. 1mm;1.7015. 2.6816. 19.82;19.42【答案】1. B2. D3. B4. C5. C6.17. 测量值与真实值;不恰当;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18. A;1mm;2.2119. 0~3.00cm;1mm;2.05cm20. 1;4;2【解析】1.解;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因此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故A错误;B、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因此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B正确;C、错误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不是,故C误;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D误.故选B物理实验离不开物理量的测量,但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它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此题很好的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区分,使学生认识到两者的不同,加深了对误差的认识.2.解: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1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vt 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故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D.在物理学测量中,有多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积累法、等效替代法、建模法等,故据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对题目中的各种说法逐个分析即可.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3.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5cm=175mm=1.75dm=0.175m左右.故选B.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4.解: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课桌的高度略低于1m,根据量程能一次测完全长的要求,需要排除B和D,而毫米钢卷尺比厘米皮卷尺要精确,所以选择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故选C.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是根据测量要求决定的,选择刻度尺时,要尽量一次就能测完全长,不分段测量,分度值要适合,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本题需要知道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需要决定的,综合考虑量程和分度值两个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刻度尺.5.解:依据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木块的厚度=(3.12cm+3.14cm+3.12cm)÷3≈3.13cm.故选C.为了减小长度测量时的误差我们常采用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将三次的结果进行平均.值得注意的是,在得出最后结果时,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与原测量值相同,即仍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注意:最后的结果除不尽时要四舍五入;最终结果仍保留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即分度值的下一位.6.解:23.55cm、23.54cm、23.53cm、23.72cm中,23.72cm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23.72cm.物体长度为==23.54cm.故选B.首先将4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7.解:由测量结果可知测量数据18.66cm是错误数据,应去掉;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52cm.故选A.(1)把测量中的错误数据去掉.(2)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8.解:摆钟的周期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钟的质量无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由摆钟每天快1min可知,小明家中的摆钟周期变短了,应该将摆钟的周期变长,应该将摆线增长一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根据影响摆钟的影响因素作答.本题考查了影响摆钟周期的因素,记住摆钟的周期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是解题关键.9.解:(1)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8.5cm的数据与其它四个测量值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记录;(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书本的宽度为:L==18.48 cm.故选B.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或者不合理的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此结果最接近物体的真实值.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10.解:记录的数据中,3.37cm与其它数据相比较,偏差较大,所以此结果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为L==≈3.477cm=3.48cm.故答案为:3.48.(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各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1.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21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21cm=0.0221m.故答案为:0.022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解:①由图甲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在2.1cm 和2.2cm之间,估读为2.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15cm.②由图乙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8.00cm对齐,末端的刻度值为9.20cm,则物体长度=9.20cm-8.00cm=1.20cm.故答案为:2.15;1.20.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它测量工具对这一点没有特殊的要求,能正确读出示数就可以.13.解:铅笔长度的平均值为L=≈16.57cm.故答案为:16.57.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最接近物体的真实值.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要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4.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 4.00cm对齐,右侧与 5.7cm对齐,估读为 5.7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70cm-4.00cm=1.70cm.故答案为:1mm;1.70.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15.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3.68cm,物体长度为3.68cm-1.00cm=2.68cm.故答案为:2.68.(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6.解:比较四个测量值“19.41cm、19.42cm、19.82cm、19.42cm”,除19.82cm以外,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19.4cm,而19.82cm的准确值是19.8cm,所以19.82cm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体的长度为L==≈19.42cm.故答案为:19.82;19.42.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其准确值应该相同,分析准确值得出错误数据;排除错误数据,其它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17.解: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误差值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因此“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这个题目是不恰当的.故答案为:测量值与真实值;不恰当;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减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解:(1)刻度尺使用时刻度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A的放置方法正确;(2)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3)刻度尺测刻度时,起始端从4.00cm开始,末端刻度值为6.21c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6.21cm-4.00cm=2.21cm.故答案为:A;1mm;2.21.(1)刻度尺的刻度若离待测物体太远,带来的误差会加大,所以越近越好.(2)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3)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考查了刻度值的读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估读;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9.解:由图知:刻度尺5.00cm以前的刻度无法显示,说明此刻度尺已磨损;在此刻度尺上,最小示数是5.00cm,最大示数是8.00cm,说明其量程为0~3.00cm;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的长度为7.05cm-5.00cm=2.05cm.故答案为:0~3.00cm;1mm;2.05cm.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使用时:①刻度尺的零刻线要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尺面垂直.20.解:(1)窗户玻璃长达几十厘米,要求准确到毫米.所以选用分度值为1mm,总长0.6m的刻度尺即可;(2)一般跳远为几米,三级跳远达十米,要求准确到厘米,跳的再远也不会超过30m,所以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总长30m的厘米刻度卷尺;(3)衣服的长度差别很大,从几十cm到100cm以上,但一般不会超过150cm.所以选择总长1.5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即可.故答案为:1;4;2.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对精确度要求的了解和对分度值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实际生活中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确到毫米,切割时过大或过小都安装不上.还有刻度尺太长也没有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生活中对安装窗户玻璃和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的精确度要求和总长度要求;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才能少走弯路,准确性高.。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附答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9fb2af61fb7360a4c65db.png)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68分)1、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
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2.5”的单位是()A.nm B.μm C.mm D.cm2、下列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A.米B.纳米C.牛顿·米D.光年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4、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A.12m/sB.12cm/sC.1.2m/sD.1.2km/h5、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B.1 cmC.1 mmD.1 μm6、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7、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8、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9、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um=2.5 um×10-6mB. 2.5um=2.5 ×10-5dmC. 2.5 um=2.5×10-6cmD. 2.5 um= 2.5 ×10-9m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和长度 D、水杯的高度1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1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14、用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值分别为168.29 cm,168.32 cm,168.30cm,则该学生身高的测量结果应为A.168.3 cmB.168.30 cmC.168.31cm D.1683.03mm15、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7、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的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10m B.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 cm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2 分)18、(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如图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c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1a9c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7.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大约是70()A.mB.dmC.cmD.mm【答案】C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8848.86m=8848.86×100cm=8.84886×105cmB.50μm=50x109m=5×10-10mC.2.4×107nm=2.4×107×10-9nm=2.4×10-2mD.0.5h=50min=500s【答案】A3. 学习长度的测量以后,老师布置了测量物理课本长和宽的任务。
某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为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这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B.1dmC.1cmD.1mm【答案】D4. 下列事件中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中学生从起跑到10m处【答案】A5.某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mm、51.5mm、50.3mm、50.2mm、50.3mm,他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0.48mmB.50.5mmC.50.2mmD.50.225mm【答案】C 解析①51.5mm这个值的倒数第二位与其它值不一致,说明它是错误值,应先把错误值去掉再求平均值。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6.物理课堂上,为了准确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同学们对误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 只要测量工具足够精确就不会产生给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数据方面的错误,细心就可以避免C. 再读数时,多估读几位也可以减小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是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
(第7题图)(第8题图)【答案】B 3.40cm 解析①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原卷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4ecd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5 0 5 0 4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A.25mm B.25cm C.25dm D.25m2.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A.5cmB.15cmC.30cmD.40cm3.如图是常见的成人口罩,其中18是指口罩的长度,单位应为()A.mm B.NmC.cm D.dm4.下图中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5.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之一,某同学测量物块长度时,正确放置刻度尺后,如图所示,则测量出的物块长度值是()A.12.7cm B.2.7cmC.12.70cm D.2.70cm6.“川中明珠遂宁市,美丽安居我的家。
”如图所示为遂宁地图的一部分,地图印制在一张物理课本大小的A4纸上。
若用刻度尺在地图上测量从安居车站到遂宁市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所选择的刻度尺最恰当的是()A.分度值为1cm、量程1m的米尺B.分度值为1mm、量程40cm的透明塑料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10m的皮尺D.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7.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B.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mD.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2.80cm8.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记录为17.28cm、17.82cm、17.81cm、17.81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A.17.70cm B.17.704cm C.17.8cm D.17.81cm9.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76×109nm可能是()A.一座山的高度B.一个篮球场的长度C.一个人的身高D.物理课本的长度10.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 5.12cm,5.13cm,5.13cm,5.22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5.15cm B.5.127cm C.5.13cm D.5.12cm11.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75c5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4.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题一、时间的估测1.下面各事件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钟的是()A。
人的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脉跳动一次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次哈欠2.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A。
0.5秒 B。
2秒 C。
3秒 D。
5秒3.下列时间段与1分钟最接近的是()A。
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 B。
成年人吃一顿饭的时间 C。
步行80米所用的时间 D。
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4.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A。
人的脉搏 B。
日出日落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人的生长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对1分钟时间的长短,XXX同学描述正确的是()A。
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分钟时间只能读50个字B。
健康人的脉搏,1分钟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
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分钟 D。
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分钟时间正常能骑行600米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上体育课时你跑100米所需时间约为16秒。
7.XXX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20秒。
8.XXX平时测出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75次。
在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中,XXX由于没有带手表,为了测出本班选手XXX的演讲时间,他采用了数脉搏的方式来估测。
结果在XXX同学演讲时,XXX测出自己的脉搏共跳动225次,则XXX同学演讲的时间大约是3分钟。
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
日 B。
小时 C。
分 D。
秒2.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
24 B。
1440 C。
D。
3.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A。
钟 B。
表 C。
停表 D。
闹钟4.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A。
5圈 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7ee4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3.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C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4.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夭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8.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水的量筒放上天平左盘,能同时称取质量和水的体积B.称取质量时,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时,应使测力计水平放置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后仍可使用二、填空题(共5题)9.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金属片的长度是cm。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堂练习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c89b6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4.png)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第一章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试卷6个大题,24个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合理的是( )A .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字后面带上单位B .读数时,只要读到分度值就行,不需要估读C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D .测量时,刻度尺斜放不影响测量结果 2.下列测量工具中,能直接精确测量出一根铜丝直径的是( ) A .直尺 B .卷尺 C .三角尺 D .螺旋测微器 3.四位同学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得到四个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58cm=58×10-2=0.58m B .58cm=58cm×10-2=0.58m C .58cm=58cm×10-2m=0.58m D .58cm=58×10-2m=0.58m4.如图所示,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1cm 8.60cmB .1cm 1.6cmC .1mm 8.60cmD .1mm 1.60cm6.甲尺在-30℃时和乙尺在30℃时的刻度都是准确的,现用这两把尺在0℃的环境中测量同一长度,则两尺的示数( )A .甲偏大,乙偏小B .甲偏小,乙偏大C .均偏大D .均偏小 7.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得到了以下五个数据:13.54cm 、13.53cm 、13.25cm 、13.55cm 、13.53cm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B .第三个数据是错误的C .本次测量的结果是13.48cm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8.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c2b7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7.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基本单位:,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微米(um)、纳米()等。
(2)单位换算:1km= m= dm;1m= cm= mm;1um= m;1m= nm。
(3)常考的长度估测: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17cm,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m,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8m,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还要估读到的下一位;物体的长度=末端所对刻度—初始端所对刻度,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要求估读的测量仪器)3.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秒,符号,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等;(2)单位换算:1h= min= s;(3)停表的读数:停表有两个表盘,小表盘示数的单位为;大表盘示数的单位为。
停表的读数等于小表盘读出的分针数+大表盘读出的秒针数,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s。
(4)常考的时间估测: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s,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为46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4.误差与错误:(1)误差: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办法:提高精度,改进方法,可采用多次测量求的方法减小误差;(2)错误:能避免。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国家情怀。
那你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一遍所需的时间为()A.5min B.3min C.46s D.10s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高约为30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3.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因其仅在我国分布,所以也被称为“中国虎”。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精选练习)【解析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精选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7b36b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3.png)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 人身体上最接近1厘米长度的是 ( )A .一拳的宽度 B.食指指甲的宽度 C .手臂的长度 D.肩膀的宽度【答案】B 。
【解析】人身体上最接近1厘米长度的是食指指甲的宽度。
2.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
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1)手指甲的宽度是1.2 ; (2)乒乓球的直径约为0.04 。
【答案】厘米;米。
【解析】手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厘米左右,合0.04米。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数时________要与尺面垂直;(3)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 。
【答案】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视线;数值,单位。
【解析】刻度尺使用前先看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4.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1mm , 3.80cm 。
【解析】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物体左侧与6.00cm 对齐,右侧与9.8cm 对齐,估读为9.8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80cm 。
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测量铅笔的长度时读数的视线位置,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 ;观察时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同学(选填“甲”、“乙”或“丙”);测得铅笔的长度为图1 图2_____cm。
【答案】0.1,乙,3.50。
【解析】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使用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所以乙同学读数正确。
图示,铅笔是由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那么其长度为3.50cm。
6.经过丈量,某田径场的跑道长为3.96×104cm= _____m,它比正规的跑道的标准长度短了____m。
时间与长度的测量试题及答案
![时间与长度的测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0935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1.png)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月考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m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C.女子800m成绩为40s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2.小明同学在参加全市体育考试中;由于粗心;自己记录的成绩如下;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跳绳1分钟60次B.立定跳远2.4mC. 1000m跑的成绩为8sD.实心球投掷成绩12m3.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身高16mB.质量40kgC.体温37℃D. 1min心跳75次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5.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C.不能测量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6.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方法可取的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以上方法都不可取.7.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8.刘翔跑完110米栏所需的时间最接近于A. 5秒 B. 13秒 C. 21秒 D. 30秒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只能读50个字B.健康人的脉搏;1min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正常能骑行600m10.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A. 0.5s B. 2s C. 3s D. 5s 11.一名初三学生以正常的步行速度从一楼登到三楼所需的时间大约为A. 1s B. lh C. 0.5min D. 10min 12.下列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13.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A. 1min B. 10s C. 1s D. 0.1s 14.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A. 0.2h B. 0.5h C. 0.8h D. 1 h 15.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A.人的脉搏B.日出日落C.地球绕太阳公转D.人的生长16.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A. 5圈 B. 60圈 C. 100圈 D. 3600圈17.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18.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二、填空题19.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cm;图乙所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20.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21.某同学用滚动铁环的方法来测学校花坛的周长.他测得铁环的直径为D;铁环绕花坛一周滚动的圈数为N;则计算花坛周长L的公式为L=______.22.下表是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所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a_________;b_________.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23.李阳同学为了测量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以下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mm.24.小明同学采用图所示的方法测定一枚硬币的直径.由图可知;一枚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cm.25.小明想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采取了如下步骤:a.量出100页书的厚度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取得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26.填上合适的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军乐队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同约为46.2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短到长排列填序号______.A.体育课上打一场篮球赛B.甩一下手C.星期天去某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D.小明将教室的黑板擦干净.28.“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的______估测______.30.小明做了一个周期为1s的摆;摆由最低点第一次摆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______ s.31.小黄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秒.32.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周期;所用时间是40s;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______ s.34.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s.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选项;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在2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 选项;中学生掷实心球的距离在6~8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选项;女子800m成绩一定大于3min20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选项;男子1000m 成绩在3.5mi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2.答案C解析跳绳时;一次所用的时间在1s左右;所以1分钟大约60次.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弹跳力强的初中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5m左右.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的成绩在10s以内;小明1000m 跑的成绩远大于8s.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初中男生投掷铅球的成绩在10m左右;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应该更远一些.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0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此选项符合实际.4.答案C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A、D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不符合题意;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不符合题意;C选项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5.答案D解析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所以选项A、B、C 不符合要求.6.答案B解析MN为曲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很难测量也不准确;可以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故B正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不能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7.答案D解析1元硬币厚度较小;直接采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或者多次测量多枚硬币的厚度;然后取平均值;误差都较大.采用累积法测长度;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优点是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8.答案B解析一般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在15s左右;刘翔110m栏的时间应该不大于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但不会小于10s;所以13s比较合适.9.答案B解析A;较快速度读书;1min大约能读300个字;故A不正确;B;健康人的脉搏1min大约跳动70次;故B正确;C;人们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3s~5s;故C不正确;D;正常骑自行车1min大约行驶150m~300m;故D不正确.10.答案A解析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5s;由此分析只有选项A 符合实际物体的物理量.11.答案C解析人在平直的路面上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爬楼时要克服自身重力;所以速度要小得多;在0.2m/s左右;从一楼爬到三楼需要的时间大约为t=30s=0.5min.12.答案D解析A选项;人眼睛迅速一眨;需要的时间很短;大约在0.12~0.2s之间;不会接近1s;故A错误;B选项;人打一个哈欠的时间在5s左右;远远大约1s;故B错误;C选项;人的正常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6~20次;即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多一点;故C错误;D选项;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正确.13.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一分钟跳动75次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4.答案B解析人一般情况下;正常行走的步速是每秒两步到三步;5000步用时应该为2000秒左右;相当于30分钟左右;即0.5小时左右.15.答案D解析A选项;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脉搏计时;不符合题意;B选项;日出日落说明经历了24h左右;可以利用日出日落计时;不符合题意;C选项;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1年;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计时;不符合题意;D选项;人从出生到死亡相当于1个周期;没有循环;所以不能利用人的成长过程计时;符合题意.16.答案B解析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转1圈是1小时;因为1小时=60分;所以分针转1圈;秒针转60圈.17.答案D解析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岁月与旭日不是物理量单位;小时是时间的单位;D正确.18.答案C解析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避免误差或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19.答案1;3.80;218.解析由图知: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②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5min=21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8s;即秒表的读数为210s+8s=218s.20.答案1.25~1.27解析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以及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形状不规则时; 采用平移的方法利用辅助工具来测量.21.答案πDN解析铁环是一个圆;所以测得其直径为D时;其周长为πD.滚动铁环绕花坛转动;只要数出转动的圈数N;两者相乘就可以得出花坛的总周长了;则L=πDN.22.答案纸的张数;总厚度/mm;减小误差.解析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量多张纸的总厚度L;数出纸的张数n;L 与n之比是一张纸的厚度;所以a代表纸的张数;b代表纸的总厚度.最后一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23.答案1 2.35 0.59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导线圈的长度是2.35cm;导线≈0.059cm≈0.59mm的直径d=2.35cm4024.答案1.85解析由图可知;4枚硬币的总直径为7.40cm;每枚硬币的直径为d=7.40cm=1.85cm425.答案bdac解析采用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应注意:选择适合的刻度尺、压紧、测多、算少张数不是页数等步骤.26.答案s;s.解析①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约75次;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在0.8s左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遍的时间不到1min;大约为46s.27.答案BDAC解析A;体育课上打一场篮球赛;大约需要35min;B;甩一下手;大约需要0.5s;C;星期天去某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约需要2h;D;小明将教室的黑板擦干净;大约需要3min.28.答案脉搏;时间.解析“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因为人的脉搏跳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利用身体上的脉搏估测时间.30.答案0.25.解析摆在往复摆动过程中;一个周期包括两个向最低点运动和两个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已知周期是1s;所以由最低点第一次摆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0.25s.31.答案120解析小黄每分钟脉动次数为70次;当小黄的脉动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60s=2×60s=120s.32.答案0.8.解析单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T=0.8s.34.答案99.8.解析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指时间在1min与2min之间且超过1.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99.8s.。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精选练习)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d365c4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d.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 物理量时间的符号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
【答案】t,秒S。
【解析】物理量时间的符号是t,国际单位制中,规定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2. 在日常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有、【答案】手表,钟表,停表。
【解析】生活中,常用手表、钟表测量时间;物理实验中,常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3. 在下列各空中填入合适的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5______;(2)同学们100米跑步的成绩是13.5______;(3)上海到北京高铁需要5______左右;(4)一年有12______。
【答案】(1)min,(2)s,(3)h,(4)月。
4. 某同学心跳大约每分钟60次,他用心跳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校门到教室的时间里,心跳为135次,则这段时间是秒。
【答案】135。
【解析】因为心跳大约每分钟60次,每秒1次,所以当心跳为135次时,所用的时间为135秒。
5. 以下描述最接近1秒的是()A. 通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B.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C. 普通手表秒针转一圈的时间D. 人步行12米所用的时间【答案】A。
【解析】A. 通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秒;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即周期为365.24219天;与1s差别太大,该选项错误;C. 普通手表秒针转一圈的时间为1min,该选项错误;D. 人步行12米所用的时间大约10s左右,该选项错误。
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所以选A。
6.为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000m跑的成绩是20s 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C.立定跳远成绩是5m D.跑完1000m后心跳是每分钟40次【答案】B。
【解析】A选项:1000m跑的成绩约为200s左右,故A错误;B选项: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符合实际,故B正确;C选项:立定跳远成绩是2m左右,故C错误;D选项:跑完1000m后心跳是每分钟100次左右,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1b71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0.png)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检测卷一、基础练习1.(2分)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6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千米= _________ 米 10分米= 米 13厘米= 米23毫米= _________ 米 45微米= _________ 米 76纳米= 米.3.(11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1)8cm= _________ µm(2)4.2nm= _________ cm (3)6.7dm= _________ km (4)0.18km=______m(5)1.7dm= _________ cm= _________ mm= _________ nm= _________ µm(6)20min= h (7)0.5h= _________ min= _________ s.4.(2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5.(9分)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_ 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 ;(2)读数时,视线应及尺面_________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 .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_________ 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_ 值.6.(4分)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 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 厘米.7.(1分)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 mm.8.(3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9.(4分)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_________ ;(2)一本物理书长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_________ ;(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________ .10.(3分)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1)18.74厘米(2)1.87×102毫米(3)0.187米(4)1.874×102毫米.A.(1)和(3)B.都符合要求C.(2)和(4)D.(1)和(4)11.(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2.(3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13.(2分)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1)3.87cm;(2)3.86cm;(3)3.74cm;(4)3.85cm;(5)3.8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_________ .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_________ .14.(2分)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 表示.15.(2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h= _________ min,15min= _________ s.16.(6分)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____ ,其分度值为_________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_________ ,其分度值为_________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_________min_________s.二、能力提高17.(4分)一张纸的厚度约0.07mm,合_________ µm.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平均直径100nm,合_________ m.某校一节课45min= _________ h= _________ s.18.(1分)(2002•河南)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19.(3分)(2008•苏州)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 B.20cm C.30cm D.40cm20.(3分)人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21.(3分)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则他用的测量工具是()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22.(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D.23.(3分)(2005•北京)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八、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7分)24.(1分)如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为_________ mm.25.(1分)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_ .26.(3分)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7.(3分)(2008•恩施州)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μm D.2dm28.(3分)(2008•恩施州)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9.(2分)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 尺不正确.30.(4分)有一条直线,请用你自己身边的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你使用的刻度尺其单位是_________ 量程是_________ ,分度值是_________ ,你所记录的结果其准确值是_________ ,估计值是_________ .附加题:1.(2014•东城区一模)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2.将用力拉伸后用的皮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大B.比真实值小C.及真实值一样D.不能确定3.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4.(2004•湟中县)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A.B.C.D.6.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基础练习1.(2分)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在长度单位中,m、dm、cm、m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10,km、m、mm、um、n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103;解答: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故答案为:米;m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基本单位,另外要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注意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2.(6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千米= 1000 米 10分米= 1 米 13厘米= 0.13 米23毫米= 0.023 米 45微米= 4.5×10﹣5米 76纳米= 7.6×10﹣8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解答:解:①1km=1000m;②∵1dm=0.1m,∴10dm=10×0.1m=1m;③∵1cm=0.01m,∴13cm=13×0.01m=0.13m;④∵1mm=0.001m,∴23mm=23×0.001m=0.023m;⑤∵1μm=10﹣6m,∴45μm=45×10﹣6m=4.5×10﹣5m;⑥1nm=10﹣9m,∴76nm=76×10﹣9m=7.6×10﹣8m.故答案为:1000;1;0.13;0.023;4.5×10﹣5;7.6×10﹣8.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及到计算中.3.(11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1)8cm= 8×104µm(2)4.2nm= 4.2×10﹣7cm (3)6.7dm= 6.7×10﹣4km (4)0.18km= 180 m(5)1.7dm= 17 cm= 170 mm 1.7×108nm 1.7×105µm (6)20min= 0.33 h (7)0.5h= 30 min= 1800 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2)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解答:解:(1)8cm=8×104µm;(2)4.2cm=4.2×10﹣7cm;(3)6.7dm=6.7×10﹣4cm;(4)0.18km=0.18×103m=180m;(5)1.7dm=17cm=170mm=170×106nm=1.7×108nm=1.7×105μm;(6)20min=20÷60h=0.33h;(7)0.5h=0.5×60miin=30min=30×60s=1800s;故答案为:(1)8×104;(2)4.2×10﹣7;(3)6.7×10﹣4;(4)180;(5)17;170;1.7×108;1.7×105;(6)0.33;(7)30;1800;点评: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4.(2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在物理实验中,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等计时器.解答:解: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故答案为:刻度尺;秒表.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的选择,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我们不仅要知道测量工具是什么,还要正确使用它们.5.(9分)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2)读数时,视线应及尺面垂直.(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单位.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起始端,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及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1)放对: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2)读对:读数时,视线应及尺面垂直;(3)记对: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单位.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单位;(1)紧靠;放正;(2)垂直;(3)单位;一;估读.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6.(4分)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物体A长度为 2.4 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物体A长度为 2.40 厘米.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数据记录是有规定的,要有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估读值要估读到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此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为2.4cm;(2)图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因此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可读为2.40cm.故答案为:(1)1cm;2.4;(2)1mm;2.40.点评:长度的测量数据要分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估读值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7.(1分)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16.0 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木块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为7.60cm﹣6.00cm=1.60cm=16.0mm;故答案为:16.0.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方法.8.(3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及被测长度紧贴;⑤读数时视线要及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及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错误;D、图中刻度尺方向及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及物体紧贴,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9.(4分)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cm ;(2)一本物理书长2.67 dm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mm ;(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km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对常见的物体要有初步的估测能力;二是对相关的单位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并结合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解答.解答:解:(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m=175cm;(2)一本物理书长26.7cm=2.67dm;(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cm=18.0mm;(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km;故答案为:(1)cm;(2)dm;(3)mm;(4)km.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10.(3分)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1)18.74厘米(2)1.87×102毫米(3)0.187米(4)1.874×102毫米.A.(1)和(3)B.都符合要求C.(2)和(4) D.(1)和(4)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解答:解:(1)18.74c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2)1.87×102mm=187m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3)0.187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4)1.874×102m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知道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估读一位.11.(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关于测量中的误差的定义,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解答:解:测量中的误差由测量工具、人为读数引起的,在测量过程中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不会消除误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中产生的误差造成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题.12.(3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及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求平均值后要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3.(2分)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1)3.87cm;(2)3.86cm;(3)3.74cm;(4)3.85cm;(5)3.8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3).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3.87cm .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及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及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解答:解:由测量结果知,3.74cm及其它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所以此测量结果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应该是L===3.8675cm≈3.87cm.故答案为:(3);3.87cm.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要保留到及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4.(2分)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 表示.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时、分等.解答:解: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故答案为:秒;s.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时间主单位及其符号的掌握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到,容易解答.15.(2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h= 120 min,15min= 900 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根据时间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1h=60min,∴2h=2×60min=120min;∵1min=60s,∴15min=15×60s=900s.故答案为:120;900.点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5min,前面的5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min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16.(6分)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30s ,其分度值为0.1s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15min ,其分度值为0.5min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 2 min 41.6 s.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在秒表的大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是“30”,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30s;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即分度值为0.1s;指针在11.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1.6s,②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是“15”,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15min;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即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5min;即秒表的读数为2.5min+11.6s=2min41.6s.故答案为:30s;0.1s;15min;0.5min;2;41.6.点评: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秒表、停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二、能力提高17.(4分)一张纸的厚度约0.07mm,合70 µm.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平均直径100nm,合10﹣7m.某校一节课45min= 0.75 h= 2700 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根据长度和时间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①∵1mm=103μm,∴0.07mm=0.07×103μm=70μm;②∵1nm=10﹣9m,∴100nm=100×10﹣9m=10﹣7m;③∵1min=h,∴45min=45×h=0.75h;∵1min=60s,∴45min=45×60s=2700s.故答案为:70;10﹣7;0.75;2700.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8.(1分)(2002•河南)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小.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物体的长度=对应的格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知道拉长的塑料刻度尺及正常情况下的刻度尺的区别后,结合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即可确定答案.解答:解:将刻度尺拉长后,刻度尺的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虽然变大,但读数时仍按照原来的分度值去读.如:分度值是1毫米的刻度尺被拉长后,原来的1毫米可能变为1.1毫米,但读数时,一个格仍然读为1毫米.而物体的长度不变,这样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及刻度尺对应的格数会减少.物体的长度=对应的格数×刻度尺的分度值,由于对应格数的减少,会导致读出的示数减小.故答案为:小.点评:关于测量值的变化,在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中涉及到这个知识点,如测量电流或电压时,指针的没有指在零刻度线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横梁没有调节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边或右边,就去放物体,会造成测量结果如何变化等都是这种类型的题目,明确各种测量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是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19.(3分)(2008•苏州)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 B.20cm C.30cm D.40c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法.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可知,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的估测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主动对身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练习,积累估测的经验,同时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20.(3分)人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5mm=1.5cm;拇指的长度约为6cm;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肩膀的宽度约为40cm.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1.(3分)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则他用的测量工具是()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解答:解:对于“5.37cm”,“3”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想最小刻度是1mm,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到1mm.故选A.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22.(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D.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圆形的圆柱体,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柱体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解答:解:A、刻度尺容易发生倾斜,这样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故A不是最佳测量方法;B、因为是测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故B正确C、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C错误;D、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的起始端或末端没有对准一个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不是最佳测量方法.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和特殊方法.比如此题的测量直径的方法,测量一张纸厚度的以多求少法等.23.(3分)(2005•北京)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及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c009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c.png)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的高度。
他站在树的正前方,测得自己与树底的距离为20m,仰角为30°。
请计算出此树的高度。
题型三)图11-32练题: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基础知识训练1.计算:36毫米等于多少分米?900秒等于多少分钟?(题型一、题型五)2.有一个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厘米,课桌的宽度为0.65米。
(题型二)3.图11-30是测量一块木头长度的示意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4,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列长度(填序号):A。
太阳的直径为7×10^11厘米B。
原子核的半径为2×10^-15米C。
人的身高为1.7×10^3毫米D。
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千米E。
万里长城全长为6.7×10^12微米F。
课桌长为1米(题型一)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填序号):A。
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B。
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C。
到距离家3千米的学校上学D。
眨一下眼睛(题型五)6.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请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毫米B。
茶杯的高度是11.2厘米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厘米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厘米(题型五)7.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
5.5米B。
3.5米C。
2.0米D。
1.5米(题型五)8.XXX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
17.31厘米B。
17.32厘米C。
17.52厘米D。
17.30厘米(题型一)9.如图11-31,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题型一):10.木铅笔是同学们天天用到的工具。
请判断一下,XXX 对木铅笔的下列估测哪个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A。
铅笔的质量约为5克B。
铅笔的长度约为20厘米C。
铅笔的截面积约为0.5平方厘米D。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e37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e.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广东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2、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都有可能3、.天文学上光年是A. 速度单位B. 长度单位C. 时间单位D. 以上答案都不对4.广州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 A.m B.cm C.nm D.mm5.株洲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A.5 nm B.5 cm C.5 dm D.5 m6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 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7.四川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A. 光年B. 岁月C. 旭日D. 小时8.广东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 B.1.75mC.1.85m D.1.95m9.淮安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体温是℃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苏科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9cm10.盐城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1.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12、近年来,雾霾波及我国更多的省份,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A. 厘米B. 毫米C. 微米D. 纳米二、填空题13.广西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14.衡阳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15.南昌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6.湘潭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 cm;17.广东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18、广州如图,该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19、安徽如下图所示是合安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安庆,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h.20、广安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右上图,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三、计算题;21、菏泽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多少m;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广东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D2、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B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都有可能3、.天文学上光年是 BA. 速度单位B. 长度单位C. 时间单位D. 以上答案都不对4.广州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D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 A.m B.cm C.nm D.mm5.株洲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CA.5 nm B.5 cm C.5 dm D.5 m6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 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7.四川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DA. 光年B. 岁月C. 旭日D. 小时8.广东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A.1.65m B.1.75mC.1.85m D.1.95m9.淮安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A.人正常体温是℃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苏科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9cm10.盐城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CA B C D11.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12、近年来,雾霾波及我国更多的省份,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 CA. 厘米B. 毫米C. 微米D. 纳米二、填空题13.广西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刻度尺 9014.衡阳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15.南昌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cm s16.湘潭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 cm;1 —17.广东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18、广州如图,该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337.5 s;19、安徽如下图所示是合安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安庆,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h.20、广安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右上图,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 km/h,合 25 m/s.三、计算题;21、菏泽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多少m;19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2c5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c.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长度单位?A. 秒B. 米C. 千克D. 立方米2. 下列哪个选项是时间单位?A. 克B. 千米C. 分钟D. 升3. 小明用尺子测量了一段绳子的长度,结果为3.5米,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500厘米B. 35毫米C. 35.0厘米D. 0.035千米4.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走完10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A. 1小时20分钟B. 2小时C. 1小时40分钟D. 1小时30分钟5. 一个标准的国际象棋棋盘有多大?A. 100平方米B. 64平方千米C. 0.64平方米D. 0.64千米6. 甲地离火车站10千米,乙地离火车站15千米,甲地离乙地的距离是多少?A. 25千米B. 5千米C. 150千米D. 25米7. 一辆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走完6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A. 40分钟B. 40秒C. 1小时30分钟D. 1小时8. 在30秒钟内,一辆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的车子能走多远?A. 30千米B. 40千米C. 60千米D. 80千米9. 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2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A. 4平方米B. 2平方米C. 8平方米D. 6平方米10. 在一条笔直的路上,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已经行驶了1.5小时,所以小明现在离出发点多远?A. 1.5千米B. 15千米C. 150千米D. 25千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矩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_____。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走完300千米需要__________小时。
3. 8分钟等于__________秒。
4. 一年有__________秒。
5. 一杯水的质量是100克,这杯水的质量用__________千克表示。
6. 一年有365天,这是指__________年。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读数专项训练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读数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65ddc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c.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读数专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2、观察图甲可知,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观察图乙可知,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观察图丙可知,汽车做______运动。
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4、如图所示的是测量一木块的长度。
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______厘米;用B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______毫米。
6、(1)如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cm;(2)如图乙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______s。
7、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_cm。
8、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cm。
9、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10、如图所示,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11、(1)如图1所示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s。
(2)小明用天平测量玩具的质量。
他先把天平放在一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3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
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玩具的质量为_______g。
12、在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中:(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如图甲所示,小明测得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cm;(2)如图乙其读数是_______s;(3)小明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将细铁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667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光年B. 米C. 千克D. 纳米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mm=25mm×0.001=0.025mB. 25mm=25×0.001=0.025mC. 25mm=25×0.01m=0.25mm=0.025mD. 25mm=25×11000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B. 沙漏C. 电子手表D. 铯原子钟4.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 钟表5.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出5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 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用0.50cm除以张数n6.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7.物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某个物体的宽度,某小组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30cm,18.31cm,18.55cm,18.31cm,则这个物体的宽度应该是( )A. 18.307cmB. 18.31cmC. 18.3675cmD. 18.37cm8.如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9.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cmB. 25.10cmC. 1.75mD. 1.85m二、填空题10.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取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1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a888d195f312b3169a587.png)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7.2mm=7.2mm×10﹣3=7.2×10﹣3mB.15m=15×106=1.5×107μmC.2.5km=2.5km×103m=2.5×103cmD.3.0×106cm=3.0×106×10﹣2m=3.0×104m答案:D解题思路:单位换算的过程为:。
由选项可知,只有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长度单位换算2.用某刻度尺测的天立学校的楼梯宽度为1.81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答案:B解题思路:长度的测量结果,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结果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就是分度值。
1.81m的倒数第二位是分米,因此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分米。
故答案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3.使用厘米刻度尺测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23.260mB.23.2600mC.23.26mD.23.3m答案:A解题思路:长度的测量结果,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结果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就是分度值。
厘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此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cm。
只有A选项满足,故答案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4.教室的窗上需要安装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为合理?( )A.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2m的钢卷尺B.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00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0cm的学生用塑料尺D.游标卡尺答案:A解题思路:给窗户安装玻璃时,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故应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排除B选项;另外,在选择量程时,应该尽量满足一次测量原则,窗户玻璃的尺寸应该在1m左右,故排除C、D;故应该选择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三] 某人高 1.67( 0.07( mm )
30(
m
)
头发丝直径约
一层楼房高约
dm ) 地球半径约 6 400( km)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m ) 钢笔长约 0.15( m )
课堂小结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单位: 2.单位换算: 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放、读、记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
3、进率: 1h 60 min 3600s
4、用停表测量时间
内圆走一格 是60秒,走 一圈是15分 钟。
外圆走一圈 是30秒,两 圈是60秒, 同时内圆走 一格。
用停表测量时间时,先看内圆再看外圆。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3、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 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 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例2:1.5cm=( 换算过程:
)km
5
1.5cm 1.5 10 km
课堂练习一
4.5m=( 4.5 10 )mm
3
2μm=( 2 10 )cm
-4
50km=( 5 10 )mm
7
6 3 10 30dm=( )μm
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并知道它们与其 它单位的关系; 2、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教学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我们眼睛看到的真的可靠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左
右
观察红色 和蓝色的线 段,哪段长?
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
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 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 ,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 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 R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认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 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2)放: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 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 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国际单位制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 准量叫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
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3、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厘米(cm)
分米(d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大化小:乘以10的正幂
km
1000
m dm cm mm
10
10
10
1000
m
1000
nm
小化大:乘以10的负幂 方法点拨:中间十进制,两头千进制。
例1:4mm=(
换算过程:
)nm
6
4mm 4 10 nm
×
0 cm
1
2
3
9
10
√
(3)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
10
(4)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读数练习1
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的读数练习2
[学生小实验]
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 长度和宽度。
测量对象 课 本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秒(s) 、时(h)、分(min)等 2.正确使用停表: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 度高的测量工具。
作业本
长
度
宽
度
[想想议议]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 度。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用这些尺来估测某 个物体的长度(如教室的宽度)。
1厘米
[拓展] 如何特殊长度?
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三、时间的测量
古代计时工具
沙 漏
日 晷
1、 测量时间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