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礼仪ppt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ppt(33张)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ppt(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a0b44f9b915f804d2a16c12c.png)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是以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说:“萨拉木里坤” (意思是祝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 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 长者的尊重和礼貌。
·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 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 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 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 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揖礼:
拜
•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 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 额触双手,如同揖。。
交基相作模 于直用是
,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坐姿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 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 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 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ee79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4.png)
一、什么是礼仪?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 为准那么、道德标准和各种礼节。
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 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 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 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那么和标准的 总和。
二、中国礼的历史
〔二〕成年礼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加冠取字,为 成人仪式。
?礼记•王制?:“冠者,礼之始也。 〞
1.及冠〔冠礼〕:男性的成年仪式。
冠礼的年龄:?礼记?:“男子二十而冠。 〞唐代庶人二十而冠,卿大夫之子十五而 冠,天子十二而冠。
总角
?清俗纪闻?童子衣服图
程序:
筮日。 戒宾:选择主宾。 宿宾:邀请主宾,布置厅堂。
荀子:“礼缘情欲而生。〞礼起源于人对 情欲的制约需要。
食色性也。礼源于男女有别,源于饮食。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礼仪源于远古祭祀 神灵的活动。
礼:敬神。
周公旦制礼作乐,公布各种典章制度。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 以周公为楷模,修订?仪礼?。
?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年画?亲事有成?
送妆图
正婚礼: 沃盥。 对席:夫妻对拜 同牢合卺:食肉饮酒 说服设衽。
婚后礼:
妇见舅姑 妇馈舅姑 舅姑飨妇 舅飨送者 姑飨送者
结婚三月之后庙见,后世改为三天之后庙 见。
3.多元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抢婚 童养特别复杂、繁琐,包括 丧、葬、祭三个局部,整个过程长达 二十七个月。实行按照与死者亲缘关 系的远近来决定服丧轻重的“五服〞 制度。
初终:确定治丧班子:丧主、主妇、护丧 、主宾等。
饭含:米和铜钱,或珠宝。
哭丧:“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吊丧:吊丧者吊主人,主人哭无对辞。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 为准那么、道德标准和各种礼节。
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 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 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 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那么和标准的 总和。
二、中国礼的历史
〔二〕成年礼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加冠取字,为 成人仪式。
?礼记•王制?:“冠者,礼之始也。 〞
1.及冠〔冠礼〕:男性的成年仪式。
冠礼的年龄:?礼记?:“男子二十而冠。 〞唐代庶人二十而冠,卿大夫之子十五而 冠,天子十二而冠。
总角
?清俗纪闻?童子衣服图
程序:
筮日。 戒宾:选择主宾。 宿宾:邀请主宾,布置厅堂。
荀子:“礼缘情欲而生。〞礼起源于人对 情欲的制约需要。
食色性也。礼源于男女有别,源于饮食。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礼仪源于远古祭祀 神灵的活动。
礼:敬神。
周公旦制礼作乐,公布各种典章制度。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 以周公为楷模,修订?仪礼?。
?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年画?亲事有成?
送妆图
正婚礼: 沃盥。 对席:夫妻对拜 同牢合卺:食肉饮酒 说服设衽。
婚后礼:
妇见舅姑 妇馈舅姑 舅姑飨妇 舅飨送者 姑飨送者
结婚三月之后庙见,后世改为三天之后庙 见。
3.多元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抢婚 童养特别复杂、繁琐,包括 丧、葬、祭三个局部,整个过程长达 二十七个月。实行按照与死者亲缘关 系的远近来决定服丧轻重的“五服〞 制度。
初终:确定治丧班子:丧主、主妇、护丧 、主宾等。
饭含:米和铜钱,或珠宝。
哭丧:“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吊丧:吊丧者吊主人,主人哭无对辞。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33张)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6374a5c55acfa1c7aa00ccf0.png)
献哈达 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 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 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 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 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 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 磕头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 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主代渐意古 互双谢面
要,成为, 握腿时行
的已了愿有 合站常的
交基相作模 于直用是
,
坐姿
清代生活的
• 晚清男人的坐相。所谓“坐如钟”
•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合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是以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
• 《周礼》中作“空首”; 也作“拜首”。
•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 示礼节之隆重。
• 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 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稽( q稍停的
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 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见面礼
恭而有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2. 常见的见面礼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 但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在古代人 们相互见面时,却有其他与握手不 相同的许多的礼节。
• 这里对古人的一些常见的见面礼节 作一介绍。
揖
· 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 常见的礼节。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 磕头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 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主代渐意古 互双谢面
要,成为, 握腿时行
的已了愿有 合站常的
交基相作模 于直用是
,
坐姿
清代生活的
• 晚清男人的坐相。所谓“坐如钟”
•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合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是以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
• 《周礼》中作“空首”; 也作“拜首”。
•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 示礼节之隆重。
• 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 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稽( q稍停的
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 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见面礼
恭而有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2. 常见的见面礼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 但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在古代人 们相互见面时,却有其他与握手不 相同的许多的礼节。
• 这里对古人的一些常见的见面礼节 作一介绍。
揖
· 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 常见的礼节。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c95c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1.png)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民俗礼仪ppt课件
![中国民俗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54b6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b.png)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人生礼俗概述
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l)诞生礼仪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是为承认年轻 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
• 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 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 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洗三
• 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 朋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在某些地方 婴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 的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 边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洗浴完毕, 主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 “汤饼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 友则说一些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
“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 到社会的正式认可。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现代诞生礼仪
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然 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 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 仪式。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 携带衣服、食品、水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 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 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 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 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 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 类的礼物。
人生礼俗概述
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l)诞生礼仪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是为承认年轻 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
• 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 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 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洗三
• 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 朋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在某些地方 婴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 的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 边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洗浴完毕, 主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 “汤饼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 友则说一些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
“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 到社会的正式认可。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现代诞生礼仪
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然 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 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 仪式。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 携带衣服、食品、水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 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 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 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 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 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 类的礼物。
中国古代礼仪PPT课件
![中国古代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91609033687e21ae45a9b3.png)
7
天坛
❖ 平面接近四方形,但 北面的两角采用圆形, 南面则为直角,是附 会中国古代“天圆地 方”之说而设计的, 其中圜丘和祈年殿是 全部建筑的主体。各 主要建筑用蓝色琉璃 瓦顶象征着“青天”.
8
祭祀人鬼 人鬼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 历文人物
祭祀地祇(qí)
地祇就是属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 神化者,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 岳、河海,以及百物之神
缁布冠
19
皮弁 20
21
❖ 1、筮shì日:确定吉日 ❖ 2、挽髻jì、着纚xǐ ❖ 3、加冠:缁布冠、皮
弁、爵弁。 ❖ 4、拜见尊长。 ❖ 5、取字
22
笄jī 礼
女子在15 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 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 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 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38
④七出、三不去
❖ 七出: ❖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
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 ——《大戴礼记·本命》
23
24
婚礼
25
❖ “昏礼者,将结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 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白虎通•婚嫁》
26
❖ 1、纳采 ❖ 2、问名 ❖ 3、纳吉 ❖ 4、纳征 ❖ 5、请期 ❖ 6、亲迎
27
1、纳采
❖ 男方派媒人向女 方提亲。
❖ 《士昏礼》: “纳采用雁。”
28
2、问名
❖ 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 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第三等为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司、有功于 民的列星,如风师、雨师
6
天坛
天坛
❖ 平面接近四方形,但 北面的两角采用圆形, 南面则为直角,是附 会中国古代“天圆地 方”之说而设计的, 其中圜丘和祈年殿是 全部建筑的主体。各 主要建筑用蓝色琉璃 瓦顶象征着“青天”.
8
祭祀人鬼 人鬼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 历文人物
祭祀地祇(qí)
地祇就是属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 神化者,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 岳、河海,以及百物之神
缁布冠
19
皮弁 20
21
❖ 1、筮shì日:确定吉日 ❖ 2、挽髻jì、着纚xǐ ❖ 3、加冠:缁布冠、皮
弁、爵弁。 ❖ 4、拜见尊长。 ❖ 5、取字
22
笄jī 礼
女子在15 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 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 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 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38
④七出、三不去
❖ 七出: ❖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
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 ——《大戴礼记·本命》
23
24
婚礼
25
❖ “昏礼者,将结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 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白虎通•婚嫁》
26
❖ 1、纳采 ❖ 2、问名 ❖ 3、纳吉 ❖ 4、纳征 ❖ 5、请期 ❖ 6、亲迎
27
1、纳采
❖ 男方派媒人向女 方提亲。
❖ 《士昏礼》: “纳采用雁。”
28
2、问名
❖ 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 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第三等为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司、有功于 民的列星,如风师、雨师
6
天坛
中国礼仪课件PPT
![中国礼仪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af6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 、献花、烧香等,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人们还会在家中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如上香 、烧纸钱等,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祝福。
06
CATALOGUE
中国现代节庆礼仪
国庆节与建军节礼仪
升国旗仪式
在国庆节当天,公民应参加升国 旗仪式,表达对国家的尊敬和热 爱。
商务礼仪
商务拜访
会议座次
在商务拜访中,应提前预约并准时到 达,遵守主人方的礼仪规范。
会议座次的安排应考虑职位、地位和 会议目的等因素,以示尊重与合作。
名片交换
交换名片时应双手递上,接受名片时 应认真看并妥善保存。
03
CATALOGUE
家庭礼仪
家庭成员间的礼仪
尊重长辈
尊敬和关心长辈,遵循长幼有序 的原则。
婚丧嫁娶礼仪
婚嫁
遵循婚嫁习俗,如提亲、订婚、结婚等,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丧葬
遵循丧葬礼仪,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满月与百日
为新生儿举办满月或百日庆典,祈愿孩子健康成长。
04
CATALOGUE
公共场所礼仪
交通出行礼仪
总结词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 行
乘坐公共交通
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
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如包饺子、看春晚等,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的到来。
中秋节礼仪
赏月
中秋节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人们通常会在户外空旷的地方,如庭院、阳台等,仰望天 空中明亮的月亮,欣赏其美丽和神秘。在赏月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 如猜灯谜、赏花灯等。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 美满。在吃月饼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互相分享,表达关爱和祝福。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 、献花、烧香等,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人们还会在家中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如上香 、烧纸钱等,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祝福。
06
CATALOGUE
中国现代节庆礼仪
国庆节与建军节礼仪
升国旗仪式
在国庆节当天,公民应参加升国 旗仪式,表达对国家的尊敬和热 爱。
商务礼仪
商务拜访
会议座次
在商务拜访中,应提前预约并准时到 达,遵守主人方的礼仪规范。
会议座次的安排应考虑职位、地位和 会议目的等因素,以示尊重与合作。
名片交换
交换名片时应双手递上,接受名片时 应认真看并妥善保存。
03
CATALOGUE
家庭礼仪
家庭成员间的礼仪
尊重长辈
尊敬和关心长辈,遵循长幼有序 的原则。
婚丧嫁娶礼仪
婚嫁
遵循婚嫁习俗,如提亲、订婚、结婚等,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丧葬
遵循丧葬礼仪,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满月与百日
为新生儿举办满月或百日庆典,祈愿孩子健康成长。
04
CATALOGUE
公共场所礼仪
交通出行礼仪
总结词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 行
乘坐公共交通
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
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如包饺子、看春晚等,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的到来。
中秋节礼仪
赏月
中秋节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人们通常会在户外空旷的地方,如庭院、阳台等,仰望天 空中明亮的月亮,欣赏其美丽和神秘。在赏月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 如猜灯谜、赏花灯等。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 美满。在吃月饼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互相分享,表达关爱和祝福。
中国传统礼仪PPT
![中国传统礼仪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d5cd13f61fb7360b4c65fc.png)
。男性喝酒不端酒杯,不倒饮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不喧哗或划拳。
退席篇:
女子要等男子退场后,方可离
开!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 一般情况下,客人先入座,主人最后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以背部接近坐椅 在他人面前入座,最好背对着自己的坐待,这样就不至于背对着对方。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向周围之人致意 在入座时,若附近坐着熟人,应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进谁家客厅的窗口,多半会看到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样,是最自然和普遍的事情,是日常可见的生活状态。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其实入座礼仪在吃饭的 时候体现的最明确,那就马上让我们参观一下吧! 毫无声息地入座
(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 入座时,要减慢速度,放松动作,尽量不要坐得坐椅乱响,噪音扰人。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 在适当之处入座 在大庭广众之处入座时,一定要坐在椅、凳 等常规的位置上。坐在桌子上、地上往往是 失礼的。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 座勿抢先入座。
• 注意尊卑 与他人同时人座时,应当注意座位的尊卑。
• 从座位左侧入座 入座时最好从坐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 是一种礼貌,而且也容易入座。
。不喧哗或划拳。
退席篇:
女子要等男子退场后,方可离
开!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 一般情况下,客人先入座,主人最后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以背部接近坐椅 在他人面前入座,最好背对着自己的坐待,这样就不至于背对着对方。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向周围之人致意 在入座时,若附近坐着熟人,应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进谁家客厅的窗口,多半会看到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样,是最自然和普遍的事情,是日常可见的生活状态。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其实入座礼仪在吃饭的 时候体现的最明确,那就马上让我们参观一下吧! 毫无声息地入座
(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 入座时,要减慢速度,放松动作,尽量不要坐得坐椅乱响,噪音扰人。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 在适当之处入座 在大庭广众之处入座时,一定要坐在椅、凳 等常规的位置上。坐在桌子上、地上往往是 失礼的。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 座勿抢先入座。
• 注意尊卑 与他人同时人座时,应当注意座位的尊卑。
• 从座位左侧入座 入座时最好从坐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 是一种礼貌,而且也容易入座。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9e7e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e.png)
正婚礼仪
02
详细阐述亲迎、拜堂、合卺等婚礼核心环节,呈现传统婚礼的
庄重与喜庆。
婚后礼仪
03
包括成妇礼、庙见、婿见妇家等礼仪,彰显新婚后夫妻双方的
角色转变与家庭融入。
丧葬礼仪
丧事办理
介绍初终、复、铭旌、讣闻等传统丧事办理流程,体现对逝者的 尊重与缅怀。
祭奠仪式
阐述祭奠仪式的具体步骤,如陈设祭品、上香、奠酒等,表达对逝 者的哀思与怀念。
扬和自夸。
等级与秩序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等级和秩序 ,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繁文缛节
中国传统礼仪繁琐复杂,注重 细节和仪式感,体现了对礼仪
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
礼尚往来
中国传统礼仪强调礼尚往来, 注重回报和感恩,体现了人际
关系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02
个人礼仪
仪容仪表
01
02
《仪礼》中的士冠礼和士昏礼
士冠礼的流程
士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仪式,包括筮日、戒 宾、筮宾等前期准备,以及加冠、醴冠者、命字等仪式环 节。
士昏礼的意义
士昏礼是古代婚礼的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体现了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伦理 道德观念。
《仪礼》的地位
《仪礼》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汇编,详细记录了各种礼仪的 规范和实践,是研究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
THANK YOU
交谈礼仪
保持真诚微笑,善于倾听,言辞得当,避免触及他人隐私和禁忌 话题。
职场礼仪
1 2
着装礼仪
根据不同行业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保持整洁 干净。
上下级关系处理
尊重上级,关心下级,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工 作关系。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624e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5.png)
保护个人隐私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国学礼仪课件ppt
![国学礼仪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a09c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5.png)
02
日常生活中的国学礼仪
家庭礼仪
01
02
03
家庭称呼
在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称 呼应遵循辈分和长幼有序 的原则,如“父亲”、“ 母亲”、“哥哥”等。
尊敬长辈
晚辈应对长辈表示尊敬, 如主动打招呼、让座、端 茶倒水等。
餐桌礼仪
在家庭聚餐时,应遵循长 辈先动筷、不插筷、不翻 菜等餐桌礼仪。
社交礼仪
见面礼节
国学礼仪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礼仪的历史渊源
国学礼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 朝,经过春秋战国、汉唐等朝代的演 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礼仪体 系。
到了明清时期,国学礼仪逐渐走向世 俗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经典《礼记》是国学礼仪的重要 文献,其中详细记载了各种仪式和礼 节的具体要求。源自培养孩子尊重长辈01
通过国学礼仪的教育,让孩子学会在家庭中尊敬长辈,形成良
好的家庭氛围。
塑造孩子良好品行
02
国学礼仪强调礼仪道德的修养,有助于培养孩子诚实守信、谦
虚有礼的品质。
增强家庭文化传承
03
通过国学礼仪的学习,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家族文化和传统价
值观,增强家族凝聚力。
国学礼仪在企业中的应用
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中秋节礼仪
01
02
03
04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 家人团聚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意
义。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赏月、 吃月饼、提灯笼等传统活动。
赏月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 点,以欣赏到最美的月亮。
吃月饼时要按照传统习惯,先 吃咸蛋黄月饼,再吃其他口味
的月饼。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d12a27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6.png)
• 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 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 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 形象。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课件( 69页)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课件( 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e200878d65ce0508763213b6.png)
行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要注意
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
走 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
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
之 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
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 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
行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走 ”的原则,即走路不可 之 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
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
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
之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 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 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 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 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 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
入坐之礼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 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 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 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 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中国古之“五礼”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 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 为嘉礼,宾客事为宾礼,军 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 凶礼。
节日传统礼 仪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贴春联 节日。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 “春贴”、“对联”、“对子”、 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 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 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一个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
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
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礼仪 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c27c91a8114431b80dd85f.png)
•《辞海》对礼的解释为: ①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
②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③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 范和道德规范。
•由此可见,礼仪涵义非常丰富,可以理解为:礼是规 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其的论以规,、礼本又》《礼》《
伦记著前范为乡》,称,周仪三周
中国传统礼仪
•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 仪之邦”的美称,纵观中国上 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礼” 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中 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儒家学 说的创始人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儒家另一代表人 物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 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 则不宁”。
•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 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 ,头不动。
•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 一个,叫“拜”。最多行两 个,叫“再拜”。
五、三拜礼(再拜额手礼)
• 立定,挺身,庄重。
•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 。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 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 “再行礼(再拜)。”
• “兴。”
•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 “三行礼(三拜)。”
• “兴。”
•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礼的起源
②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③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 范和道德规范。
•由此可见,礼仪涵义非常丰富,可以理解为:礼是规 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其的论以规,、礼本又》《礼》《
伦记著前范为乡》,称,周仪三周
中国传统礼仪
•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 仪之邦”的美称,纵观中国上 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礼” 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中 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儒家学 说的创始人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儒家另一代表人 物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 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 则不宁”。
•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 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 ,头不动。
•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 一个,叫“拜”。最多行两 个,叫“再拜”。
五、三拜礼(再拜额手礼)
• 立定,挺身,庄重。
•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 。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 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 “再行礼(再拜)。”
• “兴。”
•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 “三行礼(三拜)。”
• “兴。”
•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礼的起源
《中国古代礼仪》课件(81张PPT)
![《中国古代礼仪》课件(8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4393306f1aff00bfd51e38.png)
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 ——春祠、夏禴(礿)yue、秋尝、冬烝zheng,享祭先王、先祖;
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 史籍记载历代君王田猎之事甚多,大都是以田猎作为游嬉玩乐的方式,因而荒废政务,伤害百姓的也不在少数。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 诸侯战胜敌方,向天子或大国报告胜利消息,也称为献捷。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 智、信。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 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 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
汉代司马相如写《上林赋》,扬雄写《羽猎赋》等都是为了谏讽皇帝勿沉溺于狩猎。
拜礼)。 这是《周礼》所记的制度,大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规划。
——以吊礼哀祸灾
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 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 的正统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
•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 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 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 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
4.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祭
祀社稷神在社稷坛。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
之祭。
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 史籍记载历代君王田猎之事甚多,大都是以田猎作为游嬉玩乐的方式,因而荒废政务,伤害百姓的也不在少数。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 诸侯战胜敌方,向天子或大国报告胜利消息,也称为献捷。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 智、信。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 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 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
汉代司马相如写《上林赋》,扬雄写《羽猎赋》等都是为了谏讽皇帝勿沉溺于狩猎。
拜礼)。 这是《周礼》所记的制度,大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规划。
——以吊礼哀祸灾
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 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 的正统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
•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 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 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 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
4.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祭
祀社稷神在社稷坛。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
之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 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 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 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 在左边的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 (意思是祝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 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 长者的尊重和礼貌。
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 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 长者见到晚辈时,晚辈要先施礼; 老人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 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 现在许多老年人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礼节,不过年 轻人见面时,大都施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 西木塞孜”(您好)。
• 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 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 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 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 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 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 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拜手、再拜
•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 到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靠在手上。
,拱,男 右手女子 手礼子应 在,则右 外则正手 ,男好握 女子相拳 子为反在 则左;内 正手若,
• •
往本见对仿 胸上的“
礼成的方带 前身一拱
节为礼奴手 。直种手在
之本节仆枷
立礼礼中
一地。。奴拱 或节”国
。区尤后隶手 微。属的
人其来的礼 俯行想古
民是拱含始 ,礼见代
群近手义于 双时或,
众现逐,上 手,感见
• 《周礼》中作“空首”; 也作“拜首”。
•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 示礼节之隆重。
• 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 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稽( qǐ )首
•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
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 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跪而头触地作较长
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
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 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 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
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好握为左一 相拳丧手般 反在事在情 。内行外况
主代渐意古 互双谢面
要,成为, 握腿时行
的已了愿有 合站常的
交基相作模 于直用是
,
坐姿
清代生活的
• 晚清男人的坐相。所谓“坐如钟”
•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合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是以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见面礼
恭而有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2. 常见的见面礼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 但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在古代人 们相互见面时,却有其他与握手不 相同的许多的礼节。
• 这里对古人的一些常见的见面礼节 作一介绍。
揖
· 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 常见的礼节。
献哈达 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 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 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 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 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 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 磕头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 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 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 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 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 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 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 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 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 如此反复进行。
•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 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 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 祝福。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
贴面礼:在阿拉伯国 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 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 会行贴面礼。行礼时, 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 左手搂住对方的腰, 左——右——左贴面三 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 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 亲吻的声音。
·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 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 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 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 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揖礼:
拜
•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 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 额触双手,如同揖。。
双手合十:这种礼仪 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家, 比如说泰国。泰国人见 面时往往低头问候,并 将双手合十于胸前。小 辈见长辈双手举到前额 高度,平辈到鼻子高度, 而长辈还礼则只需到胸 前即可。
另外,泰国认为头部是 神圣的,不能随意摸别 人的头。
接吻礼:接吻礼是西 欧流行在亲人、朋友、 夫妻之间的亲昵礼节, 一般只能在受礼者脸颊 上轻吻一下,不能发出 声音。
感情激烈时,比如说遇 到喜事或丧事,也可以 使用接吻礼,表示兴奋 或者安慰、同情。
碰鼻礼:新西兰的 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 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 礼仪,即碰鼻礼。毛 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 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 尖连碰两三次,碰的 次数越多、时间越长, 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 尊敬。
握手:握手是现在社会大多数国家相见时最常 用的礼节,广泛运用于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