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第六章行书的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赵孟頫《前赤壁赋》 元 ·赵孟頫《闲居赋》
元 ·赵孟頫《游天冠山诗》
九、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改字征仲,别号衡 山。文征明是明代书家中的佼佼者,以行书和小楷为人称道。王世 贞《艺苑卮言》说他“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 《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
行书比楷书更重意的呼应,而且常将这种呼应强化为有 迹可察的联系——连绵与萦带。
连绵,是指在不影响字形的原则下,把一些收笔 起笔处相近的笔画连在一起,一笔写成。
如果某些需要取得联系的笔画距离较远,则采用 牵丝的连绵,即用纤细的“牵丝”把它们贯通起来。
笔连与牵丝的不同,在于前者按实,后者较虚。 笔连的两画间,往往“不分彼此”;牵丝的两画间, 则仍界限分明。
二、调整轻重
“平衡”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取得平衡, 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一篇行书作品,通常笔有肥瘦之分,墨有枯润之别。 那些笔肥、墨润的字给人“重”的感觉,笔瘦、墨枯的字 给人“轻”的感觉。轻与重,需要善加调配。
三、左右挥洒
在中国古典舞蹈中,长袖是一个舞蹈中极易借以发挥 的道具,“长袖善舞”很易表现艺术的能力。汉字恰好有 伸向左右的撇和捺,它们便成了书法家“墨舞”中的长袖。
第一节 行书的产生 第二节 行书名家名作 第三节 行书与楷书的差异 第四节 行书布局谋篇的方法 第五节 行书的临习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写起 来比楷书方便快捷、灵活多变,认起来又比草书清晰 易辨,因而受到人们广泛欢迎。
隶书在汉代居正统地位,魏晋之际,隶书逐渐被 楷书取代。与此同时,行书和草书也逐渐出现。楷书 从汉末萌芽到唐代最后定型,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时期,而行、草却早在晋代就已成熟。




具二王的神采,于古拙中见情趣,在隽逸中见沉厚。
·
清 赵 之 谦 《 行 书 四 联 》
一、解散楷法
楷书有自己的一套笔法系统,即关于起笔、行笔、收笔 的各种要求。
行书要求比楷书快捷、流动,同时又需保持楷字的基本 笔画和形体轮廓,因而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简化楷书笔法。
与楷书相比,行书舍去了繁难费时的笔法,采取了方便 快捷的笔法,舍去了效果滞重的笔法,采取了形象流动的笔 法,从而组织成新的体系,形成了行书的笔法。
撇捺(或其他形态类似的笔画)向左右挥洒,不仅使 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 还能有效地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谋 篇的常用方式之一。
宋 ·米芾《多景楼诗》
宋 ·黄庭坚《松风阁诗》
四、上下贯通
1.中轴贯气法 2.轮廓贯气法 3.平衡贯气法 4.纵笔贯气法 5.牵丝贯气法
一、选贴
学习行书如同学习楷书,也要选定临摹的范本。初 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一种碑贴。一旦确定后就要 踏踏实实地临摹学习,要专一。临摹时除了临习单字外, 还要进行全篇的通临,以学习其布局谋篇的方法, 要能够背临和意临,达到形似,更要争取神似。
二、临写
以王羲之的《圣教序》为例: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将此贴通临一遍。 2.重点字的临摹。
晋 ·王羲之《姨母帖》
晋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
晋 ·王羲之《丧乱帖》
晋 ·王羲之《兰亭序》
二、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书圣”王羲之 第七子,晋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又与其父并称 “二王”。他的行书,在继承家学基础上有所发展, 主要是用笔外拓,取势洒脱。《地黄汤帖》、《鸭头
晋 ·王珣《伯远帖》
宋 ·蔡襄《暑热帖》 元 · 鲜于枢《唐人诗十二首》
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因 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又因他在书法艺术 方面的伟大贡献,被后人尊为“书圣”。虽然现在已 无王羲之真迹存世,但从流传下来的摹本、刻本中仍 可看出,其行书的笔法已趋于完善,结字布白也都形 成了法度。
唐 ·颜真卿《祭侄稿》
六、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人称“苏东坡”。苏轼是宋代取得多方面成就的一 位文学、艺术大师。他的行书曾学《兰亭序》,并 广泛取法唐代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诸家,
以 博大才学和豪迈胸襟,自成一家。
宋 ·苏轼《黄州寒食诗》
七、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笔连和牵丝作为行书强化联系的方法,使用起来 应有节制,并非越多越好。更高的连绵在于“意”上 的连绵。
萦带之法是指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当然,这 种字与字的萦带也是无形胜于有形。
一、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 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一般不采用楷书那 种“横纵成行”的布局方式,而改用“纵有行,横无列” 的章法,由于一行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 于横向有一定伸展的余地,便容许写得较宽。这样,行 书在字形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但是,不能因为空间条件容许,便把每个字 都写得又长又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单字 特点,照顾左邻右舍,统筹布置全篇,使一篇的 字大小相间,敛放得宜,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行书“错落大小”的谋篇方法完全要靠书写 时周到照顾、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有在平时临帖 时养成不仅学单字,而且学布局的习惯,久而久 之才会有良好的“艺术感觉”。
·
宋 米 芾 《 晴 和 帖 》
宋 ·米芾《苕溪诗》
宋 ·米芾《蜀素帖》
八、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是 唐宋以后承继二王正统的一代大家。
赵字的突出特点是处处力追王字。赵孟頫对王字的笔 法、结构、行款、格局都烂熟于胸。他把二王的各种书写 习惯清晰化、条理化,总结成规律,在自己的书写实践中 尽力体现,于是赵字便浑身都是“王法”。
从王羲之的行书开始,加大横画斜度的趋势已很明显,随着横 画斜度的加大,整个字的点画位置都须调整。所以行书不仅在笔法 上“解散楷法”,在结构上也是“解散楷体”。
当然,行书的放纵体势是有成法、有限度的。它与狂草书的放 纵有量的区别,与信手涂抹的“放纵”有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四、强化联系
楷书笔画之间、偏旁之间主要靠笔的出入顺序、势的俯 仰向背来进行联系,这种联系是“意”的呼应,而非“迹” 的沟通。至于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则靠章法的造化调整来实 现。
《兰亭序》二十个“之”字不重样的例子是令 人钦佩的。其实在作品中,还有许多重复的字,但 都写得皆有变化,绝不雷同。
至于牵丝如何避免雷同,我们 可以体味一下米芾《张季明贴》的 “气力复何如也”。这六字间的五 条牵丝,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由 粗而细;有的直,有的曲,有的由 直而曲;有的向上凸,有的向下凹, 倾斜度各不相同。
从贴中摘出150个字,每字反复练习,对加△的字 要熟练掌握。
3.一段文字的临摹。 选择贴中一段文字,最好不下四行,进行通临,之 后再选择一段文字通临,谋求布局的方法。
4.背临和意临。 经过以上的临习之后,进行背临和意临,并将所练 习的字运用到实际中去。
丸 帖》是王献之行书的代表作。
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
晋 ·王献之《地黄汤帖》
三、陆柬之
陆柬之,初唐人,生卒年代不详。陆柬之是唐代 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的外甥,唐人评其行书为“妙品”, 其可靠的传世黑迹有《文赋》长卷。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得《兰亭序》之 静雅气韵。观其用笔,入笔不浮不滞,行笔不疾不迟, 收笔交代清楚。通篇字形有大有小、有扁有长,安排 得参差错落,舒适自然。初看只觉“四平八稳”,细 玩才知平中有奇,意境幽深。
鹿门居士,绰号“米颠”。米芾是宋代杰出的书画天才,对
于书法诸体皆能,尤擅行书,以“沉着痛快、气韵轩昂”的
风格著称。他富于收藏,在自成面目之前,曾下大功夫临摹
前人法书,达到“乱真”的地步。正因如此,创新起来才能
“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蜀素帖》是米芾37岁时所书,


“拟古”、“创新”过渡之时,极堪玩味。
宋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跋》 唐 ·颜真卿《刘中使帖》
(平衡贯气法)
(纵笔贯气法)
宋 ·米芾《张季明帖》 (牵丝贯气法)
五、力求和谐
这里所说的“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笔触和谐统一 2.间白和谐统一 3.风格和谐统一 4.字体和谐统一
六、避免雷同
这里的“雷同”指一幅作品中同一字重复出 现且无变化,或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写出角度相同 的撇捺、长度相等的横竖、形状相类的牵丝等等。
二、省变笔画
行书可以省略、合并楷字的一些次要笔画,或变化某些 笔画的形态。这种省变应在不影响主干笔画和整个形体轮廓 的情况下进行。
应该指出,省变笔画的现象在行书中极为常见,但并不 是非省变笔画便不成其为行书,省变的方式有约定俗成性, 不能任意创造,有时一个字有不同的省变方式。
三、放纵体势
楷书字形总体趋于方正,一幅之中,每字所占面积基本相同, 笔画横平竖直,具有端正,庄严之美,行书则不同。
从《赤壁赋》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文征明作行书喜用硬毫, 笔画瘦硬,极富弹性,而结体婉丽可人,恰收“刚柔相济”的效果。
明 ·文征明《赤壁赋》
十、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清代名书家。他生活在
“碑派”书法风行的时代,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二王的气
韵、篆隶的笔法融入魏碑体楷书之中,创造出一种丰润
流美的新“魏碑”。他的行书承楷书而来,既有北碑的
唐 ·陆柬之《兰亭诗》
唐 ·陆柬之《文赋》
四、李邕
李邕(678~747),字泰和,唐北海郡太守,世 称“李北海”。宋代《宣和书谱》说他“初学右军行 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唐以前刻碑必写篆、隶、楷书,唐太宗首倡行书写碑, 李邕是身体力行的拥护者。他写的行书碑文,体势开 张,笔力雄健,故而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之说。
唐 ·李邕《李思训碑》拓片
唐 ·李邕《麓山寺碑》拓片
五、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平原太守、鲁 郡开国公,世称“颜平原”、“颜鲁公”,是中国书 法史上一位极富创造精神的革新家。在行书方面,他 是晋代以后第一个敢于冲破二王藩篱,独辟蹊径、自 成面目的大师。他在二王笔法的基础上融入篆意,结 字、连篇时着意去除婉丽形象,增加雄浑气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