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K
技术标准
Q/TKM 4-2003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2003-11-10发布2003-11-17实施
Q/TKM 4 –2003
目次
前言.⋯⋯⋯⋯⋯⋯⋯⋯⋯⋯⋯⋯⋯⋯⋯⋯⋯⋯⋯⋯⋯⋯⋯⋯⋯⋯⋯⋯⋯⋯⋯⋯I I
1范围 .. ⋯⋯⋯⋯⋯⋯⋯⋯⋯⋯⋯⋯⋯⋯⋯⋯⋯⋯⋯⋯⋯⋯⋯⋯⋯⋯⋯⋯⋯⋯⋯⋯⋯⋯.1 2引用标准⋯⋯⋯⋯⋯⋯⋯⋯⋯⋯⋯⋯⋯⋯⋯⋯⋯⋯⋯⋯⋯⋯⋯⋯⋯⋯⋯⋯⋯⋯⋯⋯⋯1 3基本规定⋯⋯⋯⋯⋯⋯⋯⋯⋯⋯⋯⋯⋯⋯⋯⋯⋯⋯⋯⋯⋯⋯⋯⋯⋯⋯⋯⋯⋯⋯⋯⋯1
3.1模具的分类⋯ .. ⋯⋯⋯⋯⋯⋯⋯⋯⋯⋯⋯⋯⋯⋯⋯⋯⋯⋯⋯⋯⋯⋯⋯⋯⋯⋯⋯⋯⋯1 3.2基准温度 .. ⋯⋯⋯⋯⋯⋯⋯⋯⋯⋯⋯⋯⋯⋯⋯⋯⋯⋯⋯⋯⋯⋯⋯⋯⋯⋯⋯⋯⋯⋯⋯2 4模具尺寸公差 .. ⋯⋯⋯⋯⋯⋯⋯⋯⋯⋯⋯⋯⋯⋯⋯⋯⋯⋯⋯⋯⋯⋯⋯⋯⋯⋯⋯⋯⋯⋯⋯2
4.1模具尺寸分类⋯ .. ⋯⋯⋯⋯⋯⋯⋯⋯⋯⋯⋯⋯⋯⋯⋯⋯⋯⋯⋯⋯⋯⋯⋯⋯⋯⋯⋯⋯2 4.2 结构尺寸..⋯⋯⋯⋯⋯⋯⋯⋯⋯⋯⋯⋯⋯⋯⋯⋯⋯⋯⋯⋯⋯⋯⋯⋯⋯⋯⋯⋯⋯⋯2
4.2.1 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 ⋯⋯ ⋯⋯⋯ ⋯⋯ ⋯⋯ ⋯⋯ ⋯⋯⋯ ⋯⋯ ⋯⋯ ⋯⋯ ⋯ 2
4.2.2 结构尺寸的标注偏差... ⋯⋯⋯⋯⋯⋯⋯⋯⋯⋯⋯⋯⋯⋯⋯⋯⋯⋯⋯⋯⋯⋯⋯ 3
4.2.2.1 结构尺寸为镶件配合⋯⋯⋯⋯⋯⋯⋯⋯⋯⋯⋯⋯⋯⋯⋯⋯⋯⋯⋯⋯⋯⋯⋯ ⋯3
4.2.2.2 结构尺寸为滑动配合⋯⋯⋯⋯⋯⋯⋯⋯⋯⋯⋯⋯⋯⋯ ⋯⋯⋯⋯⋯⋯⋯⋯⋯ ⋯3
4.3 组成尺寸..⋯⋯⋯⋯⋯⋯⋯⋯⋯⋯⋯⋯⋯⋯⋯⋯⋯⋯⋯⋯⋯⋯⋯⋯⋯⋯⋯⋯3
4.3.1 组成尺寸为镶件配合 ... ⋯⋯⋯⋯⋯⋯⋯⋯ ⋯⋯ ⋯⋯ ⋯⋯ ⋯⋯⋯ ⋯⋯ ⋯⋯ ⋯⋯ ⋯ 3
4.3.2组成尺寸为滑动配合. ⋯⋯⋯⋯⋯⋯⋯⋯⋯⋯⋯⋯⋯⋯⋯⋯⋯⋯⋯⋯⋯⋯⋯⋯⋯3 4.3.3组成尺寸为圆弧的公差. ⋯⋯⋯⋯⋯⋯⋯⋯⋯⋯⋯⋯⋯⋯⋯⋯⋯⋯⋯⋯⋯⋯⋯⋯4 4.4 成型尺寸..⋯⋯⋯⋯⋯⋯⋯⋯⋯⋯⋯⋯⋯⋯⋯⋯⋯⋯⋯⋯⋯⋯⋯⋯⋯⋯⋯⋯4
4.5 模具型腔圆弧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6
5模具的形位公差..⋯⋯⋯⋯⋯⋯⋯⋯⋯⋯⋯⋯⋯⋯⋯⋯⋯⋯⋯⋯⋯⋯⋯⋯⋯⋯⋯ ⋯6 5.1 结构尺寸的未注形位公差... ⋯⋯⋯⋯⋯⋯⋯ ⋯⋯⋯⋯⋯ ⋯⋯⋯⋯ ⋯⋯⋯⋯⋯ ⋯⋯6
5.2 模具型腔的标注形位公差⋯⋯⋯⋯⋯⋯⋯⋯⋯⋯⋯⋯⋯⋯⋯⋯⋯⋯⋯⋯⋯⋯⋯6
5.3 其他部位的标注形位公差⋯⋯⋯⋯⋯⋯⋯⋯⋯⋯⋯⋯⋯⋯⋯⋯⋯⋯⋯⋯⋯⋯⋯6
6模具的表面粗糙度⋯⋯⋯⋯⋯⋯⋯⋯⋯⋯⋯⋯⋯⋯⋯⋯⋯⋯⋯⋯⋯⋯⋯⋯⋯⋯7
6.1 模具的表面粗糙度的分类⋯⋯⋯⋯⋯⋯⋯⋯⋯⋯⋯⋯⋯⋯⋯⋯⋯⋯⋯⋯⋯7
6.2 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7
7相关要求⋯⋯⋯⋯⋯⋯⋯⋯⋯⋯⋯⋯⋯⋯⋯⋯⋯⋯⋯⋯⋯⋯⋯⋯⋯⋯⋯⋯8
7.1 模具顶针的高度要求⋯⋯⋯⋯⋯⋯⋯⋯⋯⋯⋯⋯⋯⋯⋯⋯⋯⋯⋯⋯⋯⋯⋯⋯8
7.2 模胚回针的高度要求⋯⋯⋯⋯⋯⋯⋯⋯⋯⋯⋯⋯⋯⋯⋯⋯⋯⋯⋯⋯⋯⋯⋯⋯8
7.3 模肉镶件表面与模肉的装配要求⋯⋯⋯⋯⋯⋯⋯⋯⋯⋯⋯⋯⋯⋯⋯⋯⋯⋯⋯8 7.4 模具型腔表面镀铬的技术要求⋯⋯⋯⋯⋯⋯⋯⋯⋯⋯⋯⋯⋯⋯⋯⋯⋯⋯⋯⋯8
7.5 对于成形面和其他面互相影响的尺寸⋯⋯⋯⋯⋯⋯⋯⋯⋯⋯⋯⋯⋯⋯⋯⋯⋯⋯8
附录 A 模胚的公差及粗糙度要求⋯⋯⋯⋯⋯⋯⋯⋯⋯⋯⋯⋯⋯⋯⋯⋯⋯⋯⋯⋯9 A1 对于模胚有特别要求时以图纸要求为准⋯⋯⋯⋯⋯⋯⋯⋯⋯⋯⋯⋯⋯⋯⋯⋯9 A2 模板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9 A3 模胚开框的规格及精度要求⋯⋯⋯⋯⋯⋯⋯⋯⋯⋯⋯⋯⋯⋯⋯⋯⋯⋯⋯⋯⋯9 A4 模胚上的标准件技术要求⋯⋯⋯⋯⋯⋯⋯⋯⋯⋯⋯⋯⋯⋯⋯⋯⋯⋯⋯⋯⋯⋯10
附录B图样上注出形状或位置公差值的规定⋯⋯⋯⋯⋯⋯⋯⋯⋯⋯⋯⋯⋯⋯⋯⋯⋯11附录 C 常见的部分模具公差配合要求⋯..⋯⋯⋯⋯⋯⋯⋯⋯⋯⋯⋯⋯⋯⋯⋯⋯⋯14
附录 D 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求达到的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求⋯⋯⋯⋯⋯⋯⋯⋯⋯⋯⋯16
附录 E 表面粗糙度各标准及加工方法、脱模斜度对照表⋯⋯⋯⋯⋯⋯⋯⋯⋯⋯18
Q/TKM 4 –2003
前言
《塑胶模具技术标准》是东江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根据东江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则制定的。

以此企业标准作为东江科技设计制
造的所有塑胶注塑模具(试验用模具除外)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东江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推行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部归口,并负责起草、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陈爱武、井云松、朝格图。


Q/TKM 4 - 2003注塑模具技术标准代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科技)制造的模具,在符合东江科技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条件下,其设计制作的注塑模具所达到的尺寸精度以
及表面粗糙度情况。

本标准适用于东江科技承制的所有塑胶注塑模具(试验用模具除外)。

在实际过程中,如客户有不同于此标准的要求,在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按与客
户签定的合同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T 12554-1990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ISO 554-1976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范
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DIN 16749-1986压模和注塑模;模塑成型的模具件的尺寸公差
JB/T 7781-1995塑料成型模具型面类型和粗糙度
GB/T 4170-84塑料注射模具零件技术条件
TKM 3-2003塑胶产品技术标准
3.基本规定
3.1模具分类
根据目前东江科技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所涉及的模具分为精密模具和普通模具。

3.2基准温度
注塑模具上的所有零件,设计和测量的数值均是指满足ISO 554-1976 《调节和/或试
验用标准大气、规范》标准中关于基准温度第一类的规定,即基准温度在 20℃± 5℃时的数值。

4模具尺寸公差
4.1模具尺寸分类
模具的尺寸按照模具构造的实际情况分为成形尺寸、组成尺寸、结构尺寸三种。

其中成型塑胶件或水口的成型表面有关的尺寸称为成型尺寸;与塑胶件或水口表面的夹线有关
的尺寸称为组成尺寸;其它与成型塑胶件或水口无直接关系的各类尺寸统称为结构尺寸。

4.2结构尺寸
4.2.1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
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技术文件中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包括线性尺寸和角度尺
寸,按国标 GB/T 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中公差等级为精
密等级执行,即 GB/T 1804- f(附表一、附表二)。

附表一一般公差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
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分段
0.5~3>3 ~6>6~30>30 ~ 120>120 ~ 400>400 ~ 1000>1000 ~ 2000>2000 ~ 4000
精密 f± 0.05± 0.05± 0.1± 0.15±0.2± 0.3± 0.5—
中等 m± 0.1± 0.1± 0.2± 0.3±0.5± 0.8± 1.2± 2
粗糙 c± 0.2± 0.3± 0.5± 0.8±1.2± 2± 3± 4
最粗 v—± 0.5± 1± 1.5±2.5± 4± 6± 8
(eqv. GB/T 1804-2000)
附表二一般公差的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
基本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 ~3>3 ~6>6~30>30
精密 f
± 0.2± 0.5± 1± 2中等 m
粗糙 c
± 0.4± 1± 2± 4最粗 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 6403.4。

(eqv. GB/T 1804-2000)
4.2.2结构尺寸的标注偏差
对于结构尺寸的配合件其中为外购件时,其配合关系应在考虑模具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外购件的尺寸极限偏差情况下,在符合成本及制造能力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自制零件的尺
寸公差范围(例如,销钉与销钉孔的配合),(部分见附录 C)。

4.2.2.1结构尺寸为镶件配合
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基本尺寸L≤ 18mm时, H8/h7
基本尺寸 18mm< L≤ 80mm时, H7/h6
基本尺寸 80mm< L≤ 500mm时, H6/h5
4.2.2.2结构尺寸为滑动配合(例如,行位与行位压片,斜顶滑块与顶针板的配合)
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基本尺寸L≤ 18mm时, H8/g7
基本尺寸 18mm< L≤ 50mm时, H7/g6
基本尺寸 50mm<L≤250mm时, H6/g5
基本尺寸 L>250mm时,采用配制配合, H6/g5 MF(先加
工件为孔)
4.3组成尺寸
对于组成尺寸的配合件其中为外购件时,其配合关系应在考虑模具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外构件的尺寸极限偏差情况下,在符合成本及制造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自制散件的尺寸公差
范围(例如,顶针与顶针孔的配合),(部分见附录 C)。

4.3.1组成尺寸为镶件配合(例如,模肉与镶件的配合)
普通模具:基本尺寸L≤50mm时, H7/js7
基本尺寸 50mm<L≤250mm时, H7/k6
基本尺寸250mm<L≤630mm时,采用配制配合,H6/h5 MF(先加工件为孔)精密模具 : 基本尺寸 L≤30mm时, H7/js7
基本尺寸 30mm<L≤180mm时, H6/js6
基本尺寸 180mm<L≤400mm时,采用配制配合, H6/h5 MF(先加工件为孔)4.3.2组成尺寸为滑动配合(例如,模肉与斜顶,模肉与直顶的配合)
普通模具:基本尺寸L≤10mm时, H7/g7
基本尺寸 10mm< L≤ 30mm时, H7/g6
基本尺寸 30mm<L≤50mm时, H6/g5
基本尺寸 50mm<L ≤120mm 时,采用配制配合, H6/g5 MF(先加工件为孔)
Q/TKM 4 — 2003
精密模具 :基本尺寸L≤18mm时,H6/g6
基本尺寸 18mm<L≤30mm时, H6/g5
基本尺寸30mm<L≤80mm时,采用配制配合,H6/g5 MF(先加工件为孔)4.3.3 组成尺寸为圆弧的公差
4.4成型尺寸
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的模具型腔成型尺寸,均要求按塑胶件产品上相应尺寸的中间值计算,以便在制造过程中按正、负方向波动。

即成型尺寸的上下偏差值为其公差数值的 1/2 ,(上述规定中未考虑塑胶缩水率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其他特殊情况请参见TKM 3-2003 塑胶产品技术标准中附录 B 塑胶产品尺寸公差与模具型腔表面公差)。

具体成型尺寸的数值参见《模具型腔的成型尺寸》(附表三)
附表三
公差类别
相应于普通模具“未注偏差”栏和“直接标注偏差的公差” 中“一般要求”栏的模具成型尺寸公差
相应于普通模具“直接
标注偏差的公差”中“配合要求” 栏,精密模具“未注偏差”栏和“直接标注偏差的公差”中“一般要求”栏的模具成型尺寸公差
相应于精密模具“直接标注偏差的公差”中“配合要求” 栏的模具成型尺寸公差
采用精密加工技术,并考虑制造工艺所达到的模具成型尺寸公差。

相应于《塑胶产品的尺寸偏差数值及公差数
值表》Q/TKM 3 - 2003 中公差等级 90
Q/TKM 4 — 2003
模具型腔的成型尺寸mm
基本尺寸
从361015223040537090120160200250315400500630800到361015223040537090120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
0.10.10.120.120.12 0.140.14 0.160.190.220.25 0.28 0.340.40.40.40.40.40.40.4
0.050.050.060.070.07 0.090.10.110.130.150.18 0.21 0.250.30.30.30.30.30.30.3
0.030.040.040.050.06 0.070.07 0.080.10.120.12 0.14 0.16 0.180.20.20.20.20.20.2
0.020.020.020.030.03 0.040.05 0.060.070.080.090.1
注:公差类别栏中所对应的内容具体见Q/TKM 3 - 2003 《塑胶产品技术标准》中附表二《东江科技常用胶料塑胶产品所达到的公差等级》5
Q/TKM 4 — 2003
4.5 模具型腔圆弧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附表四mm 基本尺寸 R R≤ 66<R ≤ 1818< R≤ 3030 <R ≤120R> 120
精密凸圆弧
00000
-0.06-0.10-0.15-0.22-0.30
极限
模具凹圆弧+0.06+0.10+0.15+0.22+0.30 00000
偏差普通凸圆弧
00000
-0.12-0.16-0.23-0.32-0.40
模具
凹圆弧+0.12+0.16+0.23+0.32+0.40 00000
5模具的形位公差
根据模具的使用和装配要求,确定模具中零件的形位公差。

5.1未注形位公差
关于精密模具和普通模具的未注形位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的未注形位公差按附录 B 中公差等级 10 级(具体数值见附表 B1、附表 B2)。

5.2模具型腔的标注形位公差
对于客户塑胶产品上有形位公差要求的部位,在其模具相对应的位置上应考虑其形状或位置要求,具体形位公差数值根据产品的胶料特性和结构情况,一般取塑胶产品形位公差要求的 1/3 ~ 1/4。

5.3其他部位的标注形位公差
精密模具的标注形位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的未注形位公差按附录 B 中公差等级 6 级(具体数值见附表B1、附表 B2),面轮廓度公差数值: 0.02mm 。

普通模具的标注形位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的未注形位公差按附录 B 中公差等级 7 级(具体数值见附表B1、附表 B2),面轮廓度公差数值: 0.05mm 。

6
6.模具的表面粗糙度
6.1模具的表面粗糙度的分类
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照模具构造的实际情况分为组成塑胶件表面或水口表面的型腔表面;和与塑胶件表面或水口表面相关的封胶面。

例如,在塑胶件表面形成表面夹线的模具镶件 , 它的型腔表面的侧面属于封胶面。

其余的属于与塑胶件表面或水口表面无直接关系的结构配合表面。

(具体表面粗糙度要求可参考附录D)
根据模具的工作情况和加工工艺,制定合理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应考虑加工纹路方向,通常其加工纹路方向应尽量与滑动或脱模方向保持一致。

6.2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附表五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模具成型面表面
试模时的要求交模时的要求/塑胶产品表面
分类表面粗糙度省模要求表面粗糙度省模要求
水口表面Ra 0.32
#320 砂纸省滑
Ra 0.32
#320 砂纸省滑B3B3
注明“镜面”的表面Ra 0.063
#800 砂纸省滑
Ra 0.016
3μ 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B0A1
注明“抛光”的表面Ra 0.063
#800 砂纸省滑
Ra 0.032
6μ 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B0A2
透明件的Ra 0.063
#800 砂纸省滑Ra 0.032
6μ 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
非外露面B0A2
不透明件的Ra 0.32
#320 砂纸省滑Ra 0.10
#600 砂纸顺向出模省滑
非外露面B3B1
胶件在装配后Ra 0.32
#320 砂纸省滑Ra 0.10
#600 砂纸顺向出模省滑
非外露表面B3B1
要求有装饰纹样的表面Ra 0.32
#320 砂纸省滑按指定装饰纹号B3
所有骨位,柱位Ra 0.063#800 砂纸顺向Ra 0.063
#800 砂纸顺向出模省滑B0出模省滑B0
脱模斜度小于Ra 0.063#800 砂纸顺向Ra 0.063
#800 砂纸顺向出模省滑0.5°的直身面B0出模省滑B0
7
7相关要求
7.1模具顶针的高度要求
顶出塑胶件的顶针端面与所在的相应模具型腔表面应持齐平,允许顶针端面高出(普通模具)不大于 0.10mm,(精密模具)不大于 0.05mm。

7.2模胚回针的高度要求
模胚回针端面应与模具分型面齐平,允许下沉(普通模具)不大于 0.05mm,(精密模具)不大于 0.02mm。

7.3模肉镶件表面与模肉的装配要求
上下模肉、镶件等采用尾部凸台装配后,其端面应与装配件端平齐下,允许下沉(普通模具)不大于 0.05 ,(精密模具)不大于 0.02mm。

7.4模具型腔表面镀铬的技术要求
镀铬的型腔表面应先进行抛光,铬层厚度应为 0.05 ~0.01mm,铬层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积铬、腐蚀及剥落等缺陷。

7.5对于型腔面和其他面互相影响的尺寸
对型腔面产生影响的尺寸,其尺寸公差应首先考虑成形面的要求。

例:
图中尺寸 A 的公差应在保证塑胶产品尺寸公差要求下制定。

8
Q/TKM4 — 2003
附录A
模胚的公差及粗糙度要求
A1对于模胚有特别要求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A2模板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mm 上/下热流道“A ”/“B ”“B2 ”/顶针板 /
推板水口板凳仔方码模板框板“B1 ”板托板顶针托板
高度/厚度
+0.5~0+0.4~+0.1 T
阔度 W
长度 L+0.5~0
倒15~27 系列
角30 系列以上
垂直度⊥0.05/300
板的上下表面
平面度□
上/下表面:
表面粗糙度 Ra Ra12.5
其余面: Ra25
A3模胚开框的规格及精度要求
基本尺寸长X阔Y
模框长、阔在
+1.0~0
+0.5~0-1.5~+0.5
+0.5~0
1.5~
2.0
2.0~
3.0
基准角: 0.01/100
0.05/3000.1/300
其余角: 0.03/100
0.015/100
基准角: Ra6.3上/下表面:
上/下表面: Ra12.5Ra12.5其余面: Ra25其余面: Ra25
深D对框角位R
R25
210mm 或以下
粗加工
模框长 X、阔 Y
在210mm 以上
模框长、阔在
300mm 或以下精加工模框长、阔在
301mm 至
570mm ±0.02± 0.02
±0.03± 0.03
R32
± 0.02
-0.05
当深度 D ≤50: R13
0当深度 50< D≤ 100: R16.5
± 0.03
-0.05
9
Q/TKM 4 — 2003
A4模胚上的标准件技术要求
mm
分类
公制
例:FUTABA, PUNCH,
正钢
公制( DIN)例: HASCO
英制
例: DME 边钉 ,水口边,哥林柱,托边类
紧配部分D1/d1 滑配部分(轴公差)直径
边钉,水口
哥林柱类
边,托边类
d< 12d< 12
H6/m5
12< d≤1612< d≤ 16
16< d≤3016< d≤ 50
30< d≤35
35< d≤50
d> 50
Z00/...,
Z00/...,Z01/..., Z011/...,Z014/...,
边的Z014/...,H7/k6
紧配Z03/...Z015/..., Z02/..., Z022/...,Z03/...
部位
Z011/...H7/m6
边的Z00/...,
Z012/..., Z013/...
(配 Z12/...滚珠衬套)
管位Z0142/...,H7/e7部位Z0152/...,
公差
-0.015
-0.020
-0.020
-0.025
-0.025
-0.030
-0.030
-0.035
-0.030
-0.040
-0.030
-0.050
g6
h4
边司,直司,中托司类
销钉类
紧配部分滑配部分(孔公差)
无管位的
H6/m5
司的紧配部位边司,直司,
G6
中托司类
有管位的
H6/h6
司的紧配部位
司的管位部位镶石墨
(仅限于有H7
管位的结构)
的中托司
H7/m6司的紧配部位H7/k6其它H7
司的管位部位(仅
Z10W/...,
Z11W/...,F8
H7/e7
限于有管位的结构)
Z10W/...
司的紧边司,
配部位直司类
中托司的
中托司类
管位部位
10
图样上注出形状或位置公差值的规定
(eqv. GB/T 1184-1996)
B1本附录提出了下列项目的形状或位置公差值或数系表:
B1.1直线度、平面度(附表B1 );
B1.2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附表B2)。

B2本附录提出的形状或位置公差值是以零件和量具在标准温度(20℃± 5℃)下测量为准。

B3形状或位置公差值的选用原则
B3.1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情况,按表中数系确定要素的形状或位置公差值。

并考虑以下情况:
B3.1.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如要求平行的两个表面,其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平行度公差值;
B3.1.2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B3.1.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B3.2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除主参数外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功能的要求下,适当降低 1~2 级选用。

B3.2.1孔相对于轴;
B3.2.2细长比较大的轴或孔;
B3.2.3距离较大的轴或孔;
B3.2.4宽度较大(一般大于 1/2 长度)的零件表面;
B3.2.5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
B3.2.6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垂直度。

11
图样上注出公差值的规定
(续上页 )
附表 B1直线度、平面度
主参数公差等级
L123456789101112
公差值,μ m
mm
≤100.20.40.81.2235812203060
> 10~160.250.51 1.5 2.5461015254080
> 16~250.30.6 1.2235812203050100
> 25~400.40.8 1.52.5461015254060120
> 40~630.5123581220305080150
> 63~1000.6 1.2 2.5461015254060100200
> 100~1600.8 1.53581220305080120250
> 160~25012461015254060100150300
> 250~400 1.2 2.5581220305080120200400
> 400~630 1.5361015254060100150250500
> 630~10002481220305080120200300600
> 1000~1600 2.551015254060100150250400800
> 1600~25003612203050801202003005001000
> 2500~400048152540601001502504006001200
> 4000~6300510203050801202003005008001500
> 6300~10000612254060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2000
注:对于直线度应按其相应线的长度选择,对于平面度应按其表面的较长一侧或圆表面的直径选择。

主参数 L 图例
12
图样上注出公差值的规定
(续上页 )
表 B2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主参数公差等级
L,d (D)123456789101112
公差值,μ m
mm
≤ 100.40.8 1.53581220305080120> 10~160.512461015254060100150
> 16~250.6 1.2 2.5581220305080120200
> 25~400.8 1.5361015254060100150250
> 40~6312481220305080120200300
> 63~100 1.2 2.551015254060100150250400
> 100~160 1.5361220305080120200300500
> 160~25024815254060100150250400600
> 250~400 2.551020305080120200300500800
> 400~63036122540601001502504006001000
> 630~ 100048153050801202003005008001200
> 1000~ 160051020406010015025040060010001500
> 1600~ 250061225508012020030050080012002000
> 2500~ 40008153060100150250400600100015002500
> 4000~ 630010204080120200300500800120020003000
> 6300 ~ 100001225501001502504006001000150025004000
注:对于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取形成直角的两边中较长的一边作为基准,较短的一边作为被测要素;
若两边的长度相等则可取其中的任意一边作为基准。

主参数 L,d(D)图例
13
Q/TKM4 — 2003
附录C
常见的部分模具公差配合要求
14
Q/TKM4 — 2003
附录C14
常见的部分模具公差配合要求
(续上页 )
15
Q/TKM4 — 2003
附录C
常见的部分模具公差配合要求
(续上页 )
16
Q/TKM 4 — 2003
附录D
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求达到的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求
表 D1精密模具各功能部位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求达到的表面粗糙度最低值
模具功能位型腔表面封胶面
插穿、结构配
(插穿、碰穿其它
加工方法外观面非外观面碰穿位合表面
位除外)
省模要求低的: Ra 1.6
EDM (CH24 或 E4)
Ra 1.0Ra 1.25
Ra 1.6Ra 1.6省模要求高的: Ra 0.8(CH24(CH24
(火花机)(CH20)(CH27)
(CH18 或 E3)或 E4)或 E4)
要求火花纹的:按客户要求
WC
省模要求低的: Ra 1.0(CH20)Ra 0.8Ra 0.8Ra 1.6Ra 1.6
省模要求高的: Ra 0.63(CH18(CH18(CH24(CH24Ra 3.2 ~(线切割 )
(CH16 或 E2)或 E3)或 E3)或 E4)或 E4)Ra 6.3
磨床省模要求低的: Ra 0.8
Ra 0.8Ra 0.8Ra 1.6Ra 1.6省模要求高的: Ra 0.4
NC(数控)Ra 1.6Ra 1.6Ra 1.6Ra 1.6Ra 1.6铣床Ra 1.6Ra 1.6Ra 1.6Ra 1.6Ra 1.6
车床Ra 0.8Ra 0.8Ra 0.8Ra 1.6Ra 1.6
钻床
注:如客户对塑胶产品或模具有不同的要求时须按客户要求执行。

(CH为瑞士 VDI 3400 标准,E 为国标 JB/7781标准 )。

表 D2普通模具各功能部位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求达到的表面粗糙度最低值
模具功能位型腔表面封胶面
插穿、结构配
(插穿、碰
加工方法外观面非外观面碰穿位其它
穿位除外)
合表面省模要求低的: Ra 3.2
EDM(CH30 或 E5)Ra2.2Ra2.2Ra2.2Ra2.2(火花机)省模要求高的: Ra2.2 (CH27)(CH27)(CH27)(CH27)(CH27)要求火花纹的:按客户要求
WC 省模要求低的: Ra 3.2
Ra2.2Ra2.2Ra2.2Ra2.2 (CH30 或 E5)
(线切割)(CH27)(CH27)(CH27)(CH27)Ra3.2 ~省模要求高的: Ra 2.2 (CH27)
Ra6.3省模要求低的: Ra 1.6
磨床Ra 0.8Ra 0.8Ra 1.6Ra 1.6
省模要求高的: Ra 0.8
NC(数控)Ra 1.6Ra 1.6Ra 1.6Ra 2.5Ra 2.5铣床Ra 1.6Ra 1.6Ra 1.6Ra 2.5Ra 1.6
车床Ra 1.6Ra 1.6Ra 1.6Ra 1.6Ra 1.6
钻床
注:如客户对塑胶产品或模具有不同的要求时须按客户要求执行。

(CH为瑞士 VDI 3400 标准,E 为国标 JB/7781标准 )。

17
Q/TKM4 — 2003
附录E
表面粗糙度各标准及加工方法、脱模斜度对照表
国标国标国标国标
A码B码C码D码A0 (1 μ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 )
A1 (3 μ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 )
A2 (6 μ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 )
A3 (15μm 钻石研磨膏毡抛光 )B0 (#800 砂纸抛光 )
B1 (#600 砂纸抛光 )
B2 (#400 砂纸抛光 )
D0 (#5 干喷玻璃珠抛光 )
B3 (#320 砂纸抛光 )C0 (#800 油石抛光 )
C1 (#600 油石抛光 )D1 (#8 干喷玻璃珠抛光 )
D2 (#100 干喷碳化硅砂抛光 )
D3 (#200 干喷氧化铝砂抛光 )
C2 (#400 油石抛光 )
C3 (#320 油石抛光 )
注:红色为国家标准中的第一优选,蓝色为第二优选,黑色为其它的标准对照值。

国标法国瑞Ra
香港模协ISO 标准士CLA (UK)
JB/7781NF 05051VDI
AA (USA )
(电火花加工 )ISO 13023400
E 码N 码CHμ mμ inch
0.0080.32
0.0160.64
0.032 1.28
0.063 2.5
N300.10 4.0
20.125 4.8
40.16 6.4
N460.208.0
80.2510.0
100.3212.8
N5120.4016.0
E1130.4518.0
140.5020.0
E2160.6325.2
E3180.8032.0
N6190.9036.0
20 1.0040.0
221,2550.4
E4 1.6064.0
N725 1.8072.0
26 2.0080.0
28 2.50100
E5N830 3.20125
E632 4.00160
E734 5.00200
N936 6.30250
E8388.00320
E94010.00400
E1012.5500.4
N104212.60500
E114416.00640
E1220.00800
最小脱
模斜度













1.5°
1.5°
1.5°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