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染色(Iron stain)
细胞外铁的划分标准: (-):无颗粒。 (+):有少数铁颗粒或偶见铁小珠(颗粒体积大于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者 称为铁小珠)。 (++):有较多的铁颗粒或小珠。 (+++):有很多的铁颗粒、小珠和少数小块状。 (++++):有极多铁颗粒、小珠,并有很多的小块,密集成堆。 铁粒幼细胞划分: Ⅰ型:幼红细胞内含1~2个小铁颗粒。 Ⅱ型:幼红细胞内含3~5个小铁颗粒。 Ⅲ型:幼红细胞内含6~10个小铁颗粒,或1-4个大铁颗粒。 Ⅳ型:幼红细胞内含10个以上小铁颗粒,或5个以上大铁颗粒。 环形铁粒幼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的标准为含铁粒在 6 个 以上,其中 2/3 以上的铁粒围核成完全或不完全性环形 ( 围核 1/2 以上的区域有铁粒环绕 ) 。
(二)显示
普鲁士蓝法:细胞内、外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 形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雪夫反应:过碘酸氧化细胞内糖类中乙二醇基形成乙 醛基,醛基与雪夫试剂作用,使无色品红形成红色沉 淀。 四唑盐法 金属沉着法 其他尚有物理学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显示脂质 )、荧光显示、放射自显影以及体外活体染色亦常用 于临床血液细胞学诊断。
铁染色(Iron stain)
5.临床意义: 1)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IDA时骨髓细胞外铁 显著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所见铁粒 细小色浅,且以Ⅰ型为主,Ⅱ型极少见,Ⅲ型以上不 见。经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及内铁可迅速增多,此检 查是诊断IDA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非IDA, 如HA、MA、AA等病人的细胞外铁通常增高,内铁亦增 高,以Ⅰ型、Ⅱ型为主,可以见到Ⅲ型,罕见Ⅳ型。 因此,有助于鉴别IDA与非IDA。 2)用于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能找到数量不等的环形 铁粒幼细胞,多见粗颗粒的Ⅲ型与Ⅳ型铁粒幼细胞。 3)用于诊断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骨髓中环形铁 粒幼细胞>15%。
结构,故在染色时应尽量保持细胞的生前结构、化学 成分和酶活性,反应产物应是有色沉淀物,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

血细胞化学染色可显示糖原、脂类、酶、蛋白质,包 括某些氨基酸、蛋白质SH基、结合的糖蛋白、粘蛋白 、核酸(包括RNA,DNA)、及无机盐等。

血细胞化学染色首先是要固定骨髓片或血片,然后才
是各种定性、定量的特殊染色。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5. 临床意义 POX染色是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 病(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AMOL) 、 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 的 重要细胞化学染色方法。AML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 反应, 阳性颗粒一般较多, 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 布;ALL时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AMOL时白血病细 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阳性时颗粒稀少、细小, 呈弥散分布。

流式细胞仪测定单个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含量。
以细胞受色反应的强弱比色,常用于RNA、DNA定量测定和
各阶段幼红细胞胞浆中血红蛋自定位、定量等。
1985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推荐了五种方法,即:

过氧化物酶法、碱性磷酸酶法、酸性磷 酸酶法、氯乙酸AS-D蔡酚酯酶法、非特 异性酯酶法。
磷酸酶染色(NAP)

白血病FAB分型:过氧化物酶染色,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 α-丁酸萘酚酯 酶染色 +氟化钠抑制试验
铁染色(Iron stain)
1.目的 掌握骨髓铁染色(bone marrow iron stain) 的原理、方 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2. 原理 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称细胞外铁,其所含的三价铁 经稀盐酸处理后而游离,并能与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发生 普鲁士蓝反应,生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于含铁的 部位。细胞内铁也可用此法显示,根据反应的强弱可了解 骨髓中铁的含量。 4 Fe3+ + 3 K4[Fe(CN)6]→ Fe4〔Fe(CN)6〕3+12 K+ (含铁物质) (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铁)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3. 方法步骤 1) 取0.1%TMB乙醇溶液1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μl,溶 液呈淡棕黄色。染色液应在临用前配制。 2) 在新鲜干燥的涂片上,加0.1%TMB-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的 混合试剂0.5ml,放置1min后,再加稀过氧化氢溶液0.7ml,吹匀, 染色6min。 3) 直接用流水冲洗,待干,再用瑞氏染液复染15~20min。 4) 流水冲洗后,待干,用油镜镜检。 5) 结果判断 在细胞质中出现蓝色或蓝黑色颗粒为阳性反应。 阴 性:无颗粒。 弱阳性:颗粒小,分布稀疏。 阳 性:颗粒略粗,分布较密集。 强阳性:颗粒粗大,密布于整个胞质中。




(三)细胞化学定量

粗略估量,以染色反应的强弱,受色的深浅,人为地区别为阴 性和各种程度的阳性。

百分法,只能反映细胞阳性率,不能反映受色强弱。 积分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法,将前述的等级估量与百分率相结 合(计算方法见碱性磷酸酶染色),它既反映了细胞阳性率的 高低,又反映了细胞受色的强弱。
铁染色(Iron stain)
3.方法步骤 1) 干燥涂片用甲醇固定10min,待干。 2) 玻片上滴满酸性亚铁氰化钾,37℃染色30min。 3) 用蒸馏水冲洗后用核固红染液复染10~15min。 4) 流水冲洗,待干,镜检。 5) 结果判断 (1) 幼红细胞核呈鲜红色,胞质呈淡黄红色,铁粒呈蓝绿色。 (2) 细胞外铁 用低倍镜观察涂片,特别是涂片尾部和髓粒附 近,注意翠蓝色颗粒的存在,可分五级标准。 (3) 细胞内铁 用油镜计数100个中、晚幼红细胞,记录胞质中 含有蓝色铁颗粒的细胞(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根据细胞内 铁颗粒的数目、大小、染色深浅和颗粒分布的情况,将铁粒 幼细胞分为四型。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4. 注意事项: 1)磷酸萘酚盐和重氮试剂品种繁多,应根据基质选择相适 应的重氮盐,坚牢蓝等重氮盐的质量好坏是本法成败的 关键。 2)基质孵育液必须临用前新鲜配制,先应将血膜固定干燥 后,才开始配制基质液。 3)若无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可用巴比妥缓冲液 (pH9.2)或0.2mol/L Tris缓冲液(pH9.2)代替。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5. 临床意义: 临床上主要用于鉴别: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无继发性感染者)时,NAP积分一般明显下降,积分 常<13分,甚至为零分;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时则显著增高,积分常>200分。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常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增高, 病情好转时,NAP积分则可逐渐下降。 3)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 ALL增高,AML下降。
(一)固定

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
前者为干燥和火焰固定, 后者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二)显示

偶氮偶联法:这类方法多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
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 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
在。

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 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 沉淀。
这些方法学在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上很重 要,须对其染色方法和临床意义加以充 分地理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化 学染色方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1. 目的: 了解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2. 原理: (四甲基联苯胺法) 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X),POX能将底物四甲基联苯胺 (tetramethylbenzidine,TMB)氢离子传递给H2O2,使之氧化为 四甲基联苯胺蓝。四甲基联苯胺蓝又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 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酶所在部位。 若无亚硝基铁氰化钠,四甲基联苯胺蓝则自我脱氢氧化成棕色 的四甲基苯醌二胺沉着于酶所在部位。
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概述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以形态为基础,结合运用化学
或生物化学技术对血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作定位、定 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用于研究血细胞生理、病理和化学结构; 临床上为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 预后监测和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重要依据。

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要求是在原位显示细胞成分和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铁染色(Iron stain)
4.注意事项: 1)玻片需经去铁处理 将新玻片用清洁液浸泡24h, 取出后反复水洗浸入95%酒精中24h,晾干,再浸 泡在5%盐酸中24h,用双蒸水反复浸洗玻片,取出 烤干后备用。 2)骨髓取材要满意,外铁一定要有骨髓碎块或颗粒, 取材不佳时,往往影响结果。 3)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须新鲜配制。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一、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徐益恒
血细胞化学染色
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 运用生物化学或化学技术 对血细胞内化学成分、代谢产物等进行定性/定位 /半定量检查的方法 用于某些血液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本节课主要任务

机体铁储备状况:骨髓铁染色
感染性及白血病鉴别诊断:中性粒细胞碱性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阳性—胞浆中见兰黑色或深棕色沉淀。 阴性—胞浆中未见兰黑色或深棕色沉淀。 (四)结果评判 弱阳性 — 胞浆中见少量弥散细小阳性颗粒。 阳 性 — 胞浆中见较多粗大阳性颗粒。 强阳性 — 胞浆中见大量粗大阳性颗粒。 (五)正常阳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强阳性 嗜酸粒细胞 强阳性 单 核 细胞 弱阳性或阳性(弥散状)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3. 方法步骤: 1) 新鲜干燥的涂片用冷10%甲醛甲醇固定液固定30s,流水轻轻冲 洗30~60s,待干。 2) 把涂片浸入基质孵育液中,在室温(冬季放水浴箱)下温育10~ 15min。 3) 流水冲洗1 ~ 2min,加苏木素染色液中复染5~8min,流水冲 洗,待干,镜检。 4) 结果判断 胞质中出现紫黑色或棕红色颗粒为阳性。 判断标准如下: 0分:胞质中无阳性染色颗粒。 1分:胞质中含少量颗粒或呈弥漫浅色。 2分:胞质中含中等量的颗粒或呈弥漫着色。 3分:胞质中含较多颗粒或弥漫较深色。 4分:胞质中充满粗大颗粒或弥漫深色。 5) 计算阳性率和积分值。
AML-M1
M1 - POX(+)
×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4. 注意事项: 1)涂片应新鲜制作、厚薄适宜。 2)TMB 配制在85%~88%的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 用90%~95%乙醇,否则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快凝固,妨碍试 剂向胞内渗入而使显色反应减弱或消失。 3)过氧化氢溶液需新鲜配制,其浓度与加入量不能随意更 改。涂片中粒细胞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 即表示过氧化氢过浓。若过氧化氢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 则示无效。 4)染色液适宜pH值应为5.5,若pH值 <5.0会出现假阳性结 果。 5)试剂应置于低温暗处,防止光线照射失效。 6)染色时加稀过氧化氢溶液之后必须与染色液充分混匀, 否则同一片子上细胞染色情况不一致。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阳性 — 胞浆中可见兰色(红色)沉淀物。 阴性 — 胞浆中未见兰色(红色)沉淀物。 (四)结果评判 (—)0分:胞浆无沉淀物(无色) (—)1分:胞浆见浅灰色,无颗粒或有少量细小颗粒但小于胞浆1/4面积。 (—)2分:胞浆见浅棕黑色,有较粗黑色颗粒但小于胞浆1/2面积。 (—)3分:胞浆见粗大黑色颗粒,可达胞浆面积3/4以上。 (—)4分:胞浆见粗大深黑色颗粒,达胞浆全部面积甚至可掩盖于胞核上。 (五)正常阳性细胞 在血细胞中除成熟中性粒细胞阳性外,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 中性粒细胞NAP活力正常范围2% - 56% 正常积分4 - 80分/100个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1. 目的: 掌握卡氏偶氮偶联法测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 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2. 原理: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碱性磷酸酶在pH9.6的碱性条件下能 水解磷酸萘酚,生成萘酚,后者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的 有色沉淀定位于胞质中的酶活性处。重氮盐有多种,常用的 有坚牢蓝RR、坚牢蓝BB、坚牢紫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