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词解释(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之一,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完整的理论

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的一门

学科。

3.道地药材: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着的药材。

4.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生药材进行

一般修治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5.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和水飞。

6.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

液,再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

科中外用时需极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和减少刺激性。

7.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煨: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的方法。

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和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

强疗效。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是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蒸: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的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是为便于保存并缓和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煮: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

疗效,降低毒性。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

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药性(药物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

性等方面。

13.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14.平性: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

15.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16.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

向于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17.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奏效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趋向。

18.毒:古代: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的药物总称,即“偏性”。

现代:是指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9.配伍:是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20.中药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是单味药的应

用,其他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21.相须: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其协同作用,增强原有药物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

能显着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2.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23.相畏与想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

者称相畏。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

半夏、南星;半夏、南星畏生姜。

24.相恶:两药合用,可是药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

25.相反:两药合用,可发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加。如甘遂反甘草。

26.配伍禁忌:是指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不宜合用,即配伍中指的“相恶”与“相反”。

27.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能损伤胎元,导致胎动不安甚至流产,妇女在妊娠期间对这些

药物应禁用或慎用,称妊娠用药禁忌。

28.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治疗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解表药。

29.升提中气:药性升浮,能使下陷的中气得以上升谓之升提中气。亦称“升举中气”或“升

阳”。升提中气药适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等病证。药如柴

胡,升麻,黄芪等。

30.宣通鼻窍:通过药物的宣散作用解除鼻塞症状,称之为宣通鼻窍。药如苍耳子、细辛、

白芷。

31.清热药: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清热药。

32.伐胃:指大苦大寒之品,克伐、损伤胃气。又称“败胃”。因苦寒之性易于伤阳,若大

量久服,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饮食不消,甚至腹痛、腹泻。

如黄连。

33.通乳:通畅乳汁之义,亦称“催乳”、“下乳”、“下乳汁”。通乳药物适用于妇女产后乳

少,或乳汁不下而引起乳房胀痛。药如木通、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34.清虚热:清退虚热之义。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之分。清虚

热药物性味大多甘寒,少数苦寒,适用于阴虚所致的潮热颧红、骨蒸盗汗,热病后

期,热伤阴液之夜热早凉,以及小儿疳积发热等。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等。

35.清疳热:清解疳积发热之义。清疳热药物药性寒凉,适用于小儿疳积所致发热,症见低

热缠绵,食少乏力,形体羸弱,毛发焦枯,肚大青筋,面黄肌瘦等。药如胡黄连、

银柴胡等。

36.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37.推陈致新:指祛除体内陈腐淤积物质,促进气血津液新生的药物作用。药如大黄,泻下

攻积,清除肠胃积滞,减少毒素吸收,使消化功能得以恢复;通下瘀血,以利新

血生长。故《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下瘀血……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38.釜底抽薪:指用寒性的泻下药物通导大便以清泄实热的治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

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此属寒下法。药如大黄、芒硝等。

39.祛风湿药:凡以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风湿,解除风湿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

风湿药。

40.透骨搜风:指祛风通络药力强,能驱除深入人体筋骨经络间之风邪的药物作用。透骨搜

风药多为蛇类、虫类,适用于风湿顽痹,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药物如蕲

蛇、蜈蚣、全蝎等。

41.舒筋:使筋脉拘急得以缓解、舒展谓之舒筋。具有舒筋作用的药物适用于痹证筋脉拘挛

等。药如木瓜、薏苡仁等。

42.化湿药: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湿邪内阻证的药物,称化湿药,

又称芳香化湿药。

43.运脾:健运脾胃之义。运脾药性味多为辛温偏燥或有化湿或消食,促进脾胃运化之功。

适用于湿重困脾、脘痞呕恶,便溏食少,苔腻,或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者。药如

苍术,砂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