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学案
初中物理_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三、实验器材:每个实验小组电子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棋盘、格子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视频引入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技表演,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悬浮特技表演,一起来看。
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需要先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平面镜成像。
(二)进行新课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种像,小孔成像。
我们先通过一段微课来回顾:小孔成像。
(观看视频)(1)在小孔后面你看到了什么?生:光、光亮(2)大家都看见了有光透过,你看见小孔所成的像了吗?生:没有(3)要想看到小孔所成的像,我们需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器材呢?生:光屏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平面镜成像。
老师手中有一面镜子,观察一下,他的表面有什么特点?生:平正、光滑的像这种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物理学中我们叫平面镜。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生: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大理石表面、光亮的金属、玻璃板等非常好,这些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都是平面镜。
而水中的倒影,玻璃中的人都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1.猜想活动:照镜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案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传播的过程: 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声音是无法进行传播的。
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声源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这些随声源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它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
2.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速一般比在气体中大。
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当温度不同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相同。
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 m/s ,而在25℃的空气中速度为346 m/s.3人的听觉器官的构造及感知声音的过程: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A.有声波到达人耳B.人的听觉器官正常C.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适度.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1.如图4-3所示,图甲为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5.如图4-4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会看到,这是因为 。
6.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7.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回声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甲 乙 图4-3 图4-4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就是因为_________。
精编新课改标准教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82.08.09.第8章 力和运动 知识建构
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建构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亚里士多德:(生活经验)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
笛卡儿、伽利略、牛顿: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或静止状态。
此定律是在伽利略:+ (理想斜面实验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惯性:一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又名:惯性定律
2、力的平衡
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对物体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相同,这个力就叫这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力,合力和分力是替代关系。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F1,F2同向:F=F1F2;F1,F2反向:F=F1F2
平衡状态: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外力和为零时,保持的或状态。
平衡力: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或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F合=
平衡力作用在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个物体上
3、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平衡状态→力:F合=0
→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受平衡力:匀速或静止;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v大小变:F合与v:同向→速,反向→减速
v方向变:F合与v不共线:方向变化的变速运动
v大小方向都变:汽车刹车转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锁定目标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mm= nm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一)、测量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2 3 1 0 ㎝ 2 3 10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______;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二)、误差: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2节 力的平衡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第八章第2节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和二力平衡时的特点。
2.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和用二力平衡解决问题。
【难点】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设计。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两种状态,但是课桌上的书和文具是静止的,它们真的不受力吗?2.手提书包在空中静止,突然松手,书包落下。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作出合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物体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很难找到,但物体受合外力为0的情况可以等效替代不受力的情况。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范围就大大的增加。
4.在实际问题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在平衡状态下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课前热身: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时要保持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状态。
2.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和_________________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称为_________力。
如果只有两个力平衡,则称为________平衡。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相信自我,超越自我!自学课本31页:观察与思考:课本四个插图中的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各自受到的力分别是: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a图和c图上直接画出力的示意图。
(二)合作研讨: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猜一猜:平衡力中最简单的情形就是二力平衡,那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呢?两个力要达到平衡,力的三要素之间有应具备什么关系呢?1.使两条线向相反的方向拉,并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线的末端挂钩码。
当两侧挂的钩码个数_____时,卡片平衡,如不相等,则卡片____平衡。
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能量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能量学案(新版)教科版2、4 能量学习目标:1、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2、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转化的过程。
3、学会观察、分析在生活中看见的能量转化过程。
4、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学习重点:能量的多样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学习难点:分清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区别。
教材导读:一、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看书:P32~33教师点拨:能量是与物体运动形式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
基础知识: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能量:(你的猜想)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能。
从高处往下流的水具有能。
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能。
干电池具有能。
2、现代生活人们离不开能量,并具有多样性,如电能、太阳能、化学能、核能。
下列是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那种能量,你的想法是:(1)太阳能热水器(2)煤气灶(3)电冰箱(4)原子弹教师点拨: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请你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2)在斜坡上行驶的自行车具有:(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4)被拦河坝挡住的江水具有:(5)正在下落的雨点具有:(6)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二、能的转化学生看书P33~34:讨论交流:能量的来源你认为能量来源于那里?你的想法是:基础知识:1、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在整个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如下:请填空:煤的化学能在锅炉中燃烧变成能,使锅炉中的水汽化带动蒸汽机变成能,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变成电能。
2、下列能源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核能3、下列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抽水机B、发电机C、电动机D、热机中考连线:1、夏天,人们睡在石床上比木床上感觉舒服的原因是:()A、石床光滑B、石床比木床凉些C、石床比木床能量转移的效果要好些D、石床比木床能量转移的效果要好差些2、xx年在青岛设立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采用的是风力发电机给路灯供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2.1温度的测量 (二)学案
课题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学习目标:1、温度计的使用2、体温计的结构、测量范围和液面升降特点。
3、知道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解决不准确温度计的读数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测量温度计前,先观察要使用的温度计的和。
2、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待温度计的液柱后,在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的。
3、体温计的玻璃管中装的液体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
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三、探究新知:1、图中体温计示数为_______°C2、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为()A、38℃B、37℃C、36.5 ℃D、35℃3、关于体温计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设有这一结构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呗测物体4、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摄氏度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摄氏度这一刻度是,温度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5、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它是由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
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6、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2℃,放在沸腾的水中显示92℃。
[初二理化生]八年级下册学案
[初二理化生]八年级下册学案力第周第课时设计者:校审:目标展示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1. 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4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123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1.我学到的知识:2.我用到的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4.我还想知道……课后巩固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初二理化生]物理学案
坪初中物理组小课题研究申报方案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弱化原因及对策研究》阶段性小结发布:刘志军时间:2011/11/23 22:36:49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 58 讨论: 0 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弱化原因及对策研究》阶段性小结一、课题情况简介我们小组根据调查及观察确立的课题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弱化原因及对策研究”,根据需要成立课题组,并根据总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由刘志军(灵武市物理教研员)任组长,成员包括韩文明(灵武二中物理组教研组长)、旬雷(灵武回中理化生组教研组长)、李俊思(灵武二中物理教师)、龙生(灵武三中物理教师)、赵建斌(灵武二中物理教师),(根据徐建国和樊党娟两位专家老师的建议,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子课题,又增加赵建斌老师为我们的成员)。
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有各自的子课题,成员排名不分主次先后。
刘志军负责的子课题“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影响”;荀雷负责的子课题“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影响”;龙生负责的子课题“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李俊思负责的子课题“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韩文明负责的子课题“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赵建斌的负责子课题“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刘志军负责制定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理念及相关理论知识,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汇总材料,撰写小结及报告。
韩文明、旬雷、李俊思、龙生,赵建斌根据子课题分别在各自学校针对研究对象开展个体研究并收集资料、访问、调查、观察、记录、分析、记录大事记,撰写小结,定期向课题组汇报、交流研究进展情况。
二、课题研究情况1、加强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增强课题研究的指导性。
通过前期调查研究、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等环节,全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为此课题组确立了学习制度要求成员理论业务学习常态化,加强培训,切实转变了成员教师的观念,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素养。
欧姆定律复习学案
课题:《欧姆定律》课型:综合课教案序号:10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12年3月6日一、课标导学:1、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电阻串、并联的规律。
4、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知识梳理:(一)、忆海拾贝: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即:a、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b、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④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电阻一定;电压一定,2、欧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分别是3、欧姆定律的应用: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4)、实验步骤:(5)、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在处。
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超过。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4、回顾电流、电压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串并联测小灯泡电内方法 电路探究实应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 公原理 电路图安全用电(2)、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6、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是指 的电压。
(2)、你还知道哪些安全用电常识?(二)、浓缩升华:师生互动,构建网络三、课内导学典型例题剖析例题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不变,R 1的电阻为12Ω R 2的电阻为9Ω ,求1)开关S 2闭合, S 1、S 3同时断开时,两表的的示数分别为多少?2)开关S 2断开,S 1、S 3同时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是分别为多少?思路启迪:(1)开关S 2闭合, S 1、S 3同时断开时 ,去掉断路部分,简化电路如图2,则R 1、R 2构成一个串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即可求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摩擦力2、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知道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二、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了方向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
为什么呢?(二)自主学习阅读本节第一段,明确:1、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三)合作探究1、猜想与假设: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2)2、实验方法: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1)设计实验步骤(2)设计表格(3)选择器材,完成实验(4)展示交流我组验证的猜想是。
简述实验设计,结论是。
交流总结: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有关摩擦力越大。
(5)应用与提高(知识就在你身边)①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哪些地方摩擦力起不良作用?②说一说以上实例,有益的摩擦力是如何增加的,有害的摩擦力是如何减小的。
(6)整理总结:①增大摩擦的方法:②减小摩擦的方法:四、当堂检测:1、鞋底为什么要做上花纹?2、小时候我们都到河里捉过呢鳅,为什么很难捉到?捉住它有什么技巧?3、冬天雪后,为便于行走在斜坡路上要撒些沙子,而平常路上要有沙子会引发车祸?4、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
5、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摩擦;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摩擦。
6、如图12-12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动手经历用天平测质量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质量(mass)m表示.说明(1)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产品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东西的好坏和产品的优劣;(2)-1所示;-1(3)增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例1】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思路与技巧同一物体的质量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凝固成冰、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烧红的玻璃管的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答案 D.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吨(t)千克(kg)克(g)毫克(mg)-2.-2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如图2.2-3.图2.2-3 几种测量质量的工具(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图2.2-4;图(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例2】(2004·某某省)小坚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2.2-5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90gB.C.D.思路与技巧90 g,游码的示数为2.6 g,故总质量为g.答案C.【例3】小方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她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2)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明觉得小方的测量过程有些问题,如图2.2-5.请问:小方同学的设计步骤中漏了哪些步骤?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思路与技巧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应按照“放、调、称、记”等步骤正确地操作.小方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没有考虑到微小物体的质量应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答案小方设计步骤中的第一步后面漏掉了一步:调节横梁右端的水平螺母使横梁平衡;小方操作有两处不正确:一是砝码和物体位置颠倒;二是没有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是否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测量的最小值).正确方法: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然后用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例4】小敏在“测量铝块质量”的实验中.(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 2.2-6中a所示,此时应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使横梁平衡;(2)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2.2-6中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平衡(填“已经”或“没有”);(3)若在测量时,她已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再加5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2.2-6中a所示,用 10 g砝码将5 g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 2.2-6中c所示,则她该进行的操作是-6中d所示,则所测铝块的质量为.图2.2-6思路与技巧(1)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a图所示情形,表明天平左端重了,因此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0刻度,若指针未停止,但左右摆动的辐度相同如图b所示,左右摆动的辐度均为3小格,也说明天平平衡了;(2)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a所示情形,说明右盘内砝码轻了,换上10 g砝码后指针如c所示,说明右盘内砝码又重了,因此估计被称物体质量应在85~90 g之间,这时应将 10 g砝码取下,重新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答案(1)右(2)已经(3)取下10 g砝码,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探究体验社会调查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请在查看标准质量之前估测一下相应的质量,然后将估测质量及标准质量填入表中:乒乓球排球篮球网球垒球高尔夫球铅球估测质量标准质量估测质量接近标准质量个数占.探究点拨真实感受1kg、1g物体质量的大小,运用倍数关系估测物体质量的大小.【例5】 -7所示的实验.(1)把两个空矿泉水瓶瓶口分别套上小气球,用细线把气球紧扎在瓶口上,使其不漏气,然后用细线系在细木棍的两端.再用一段细线系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棍中部,木棍水平平衡,两瓶子一样高;(2)把一个瓶子放在热水中浸一会儿,瓶口上的小气球鼓起来了.用一段细线把小气球扎紧,气球里的空气不能回到瓶子中了.提起“小秤”一称,两端能平衡吗?(3)再用一根细针把鼓起的气球扎破,提起“小秤”,细木棍两端能平衡吗?为什么?(4)小明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路与技巧气球受热,质量不变,因此第二步细木棍两端能平衡.放掉一部分热空气后,右端瓶内的空气质量减小了,所以第三步木棍不能平衡.答案(1)细棍两端能平衡,在热水中浸过的瓶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鼓起来,但质量不变(此处不考虑空气对鼓起来气球的浮力因素)(2)细棍两端不能平衡,因为扎破气球放走了瓶中一部分空气(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聊天室话题:质量会变吗?胖胖:老师,一个人无论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上或是在太空中,他的质量不会变.那么他的质量是不是总不变呢?老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深入.1916年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指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变化,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小.现在,科学家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实验中已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观点.通常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物体的质量可认为不随位置、形状、状态、运动速度发生变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皮泥发生形变后,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改变而改变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C.菜从超市买回家后称量时,发现质量不变,说明物体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变化无关D.水烧开后,水的质量减少些,所以物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某某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3.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kg的物体可能是()4.“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杨利伟的身体质量(选填“变大”、“变方”或“不变”).5.小明在测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砝码各一个,他把游码拨到如图2.2-8所示位置,指针刚好在分度盘中央,则该物体的质量为g,合kg; 这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图2.2-8-9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物理意思是.-10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1);(2).-108.(某某聊城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指针向左偏,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果调节前忘记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这样测出的物体质量比物体实际质量.9.(2004·某某课改区)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某一烧杯中水的质量的有关实验步骤()(2)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只写代号);(3)图2.2-11是用天平测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所测质量为g.10.有一只桶,里面装了一些水,从桶的上面来看,好像装了半桶水.但究竟是刚好半桶还是比半桶多或少呢?如图 2.2-12所示.假定在桶的附近并没有木棒或其他适当的测量工具,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办法.图5kg为一组的资料收集起来填写下表中:质量m/kg 低于40 40~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学生数参照表格中收集的数据:(1)用学生数和个体质量为坐标,画出图像;(2)本班学生个体质量较多集中在kg至kgX围内;(3)本班学生的平均质量为kg.12.某试卷按30份一袋分装,在试卷分装密封结束后,发现多出10份,经分析原因是装好的某试卷袋中少装了10份.现要求在不拆开已密封的试卷袋的情况下,想出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在这批试卷袋中找出只装了20份试卷的那一袋(需要的仪器,保证提供).13.请完成下列基本仪器使用的调节:(1)小洪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进行如下调节:①;②.(2)在进行第②步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2.2-13所示,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3)如图2.2-14所示是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时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则该苹果质量为g.-13 -1414.(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同吗?(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盐的总质量(水放在小烧杯中,盐放在一X纸上,然后再把盐溶于水,再称盐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吗?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5.(某某某某市中考题)图2.2-15甲所示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选填“左”或“右”-15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kg.-15参考答案[快乐套餐] 1.D 2.D 3.B 4.不变 5.84.6;0.0846;0.2 6.桥限载30吨 7.(1)用手直接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8.右:大 9.(1)E D B A C (2)g10.让桶慢慢倾斜,当水还没到桶沿,就看到桶底时,说明桶中水少于半桶;当水刚溢出桶沿时,如果看不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多于半桶;如果刚好看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刚好为半桶11.略 12.用天平测量:取相等袋数密封试卷分置天平两盘,天平不平衡,含有20份试卷的那袋在质量小的一端,然后又将含有20份的这些密封试卷分成相等的袋数分置天平两盘,最终质量小的为含有20份的那袋13.(1)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右 (3)g14.(1)相同 (2)相同.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变化15.右;3.2k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1 3.2熔化与凝固
3.2熔化与凝固【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学习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自主学习】活动一物态变化阅读课本53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________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熔化和凝固我们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固态……上面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阅读材料53页实验,并且观看课件演示实验。
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结论: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__________,当温度上升到_______℃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_______℃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__________)。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__________(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_____;石蜡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_____。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学案
3、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在具体事例中正确应用。
学习重点
能正确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
学习难点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下物理教材16—27页。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如解释“为什么拍打几下衣服,上面的灰尘就掉下来了。”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如灰尘),指出它的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再说明发生的变化(拍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强调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灰尘)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
(四)二力平衡
1、实验探究课本P20图8.2-2实验,可概括得到: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
4、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A、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N。
2、性质:物体在时候都有惯性。
3、影响因素: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只与物体大小有关。
(三)规律方法:
解释惯性现象的方法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2)此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此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将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若不受外力作用,则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2、实验探究课本P23图8.3-2实验,可概括得到: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当在长木板上水平拉动木块时,所受到的摩擦力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教案全集
第一节电能(第一课时)(一)知识储备点1.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时,我们就说做了电功。
表示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明确电能的单位和测量电能的仪表。
3.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仪表。
4.知道电能表上各参数的含义,并会读数、使用、计算。
(二)能力培养点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电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2)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或焦耳,1千瓦时:3.6X106焦。
(3)电能表是记录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仪表。
(4)理解电能表上各参数的含义和读数,计算、使用电能表。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以观察实验为主,采用以直观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初步渗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风扇、电热器、家用电能表。
(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随处可见电能在工作,教室里开着的电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正在使用的投影仪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电吹风、电风扇将电能转变为动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趣的电能问题。
2.课前热身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是利用电能工作的,可以描述一下或演示出来。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时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lkW·h=3.6⨯106J。
电能表是用来记录电路里消耗电能的仪表,分别解释表盘上“220V”“10A”、“50Hz”、“600r/kW·h”的物理意义,会读数和使用。
(2)活动安排:活动1观察生活中电能的应用情况。
明确: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大量运用电能的事例,说明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明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活动2观察电能表的表盘上的各个数字。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公开课
《阿基米德原理》课标分析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动学生发展。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用来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问题。
物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水平,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于课标中的要求,我觉得本节课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而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实行浮力的简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我将本节课目标制定为: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体验活动,能猜想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能知道F浮与G排的大小关系。
3)通过自主学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和适用条件,并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1)通过情景体验观察,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的水平。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通过同桌和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水平和实验归纳水平。
3)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小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求同去疑;通过教师点拨和例题习题,提升学生对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了解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以学生自身体验,猜想的引入,激发学生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强烈兴趣,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利用阿基米德的故事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感受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阿基米德原理》教材分析【本课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本章知识是前面力学的延伸,是对密度、力、二力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解析) 学案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基础知识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来表示.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指的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时间、温度.要点提炼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只能表示某一瞬间,比如一张照片,对应某个时刻.时间间隔表示时间的一段,比如一段录相,对应某个时间间隔.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点;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一段线段.二、路程和位移路程和位移的比较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等于轨迹的长度,无方向.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大小等于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大小的比较:标量大小的比较一般只看自身数值大小,而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则该矢量大.3.运算规律: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学习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位置和时刻相对应,位移和时间间隔相对应.2.在一维直线坐标系中,某一个点对应一个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值表示;线段长对应一段位移,用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即Δx=x2-x1,Δ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一、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例1如图3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 s内解析此题首先要注意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其次要注意:(1)第n s 末等于第(n+1) s初;(2)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指的是从0至n s末共n s的时间,而第n s内指的是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 的时间.故只有B正确.答案 B即时练习1. (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她在太空跋涉约13天后,于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以东区域成功软着陆.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A.时刻、时间间隔、时刻B.时间间隔、时刻、时间间隔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答案 A解析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和14日21时11分都指的是时刻;13天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2.中考结束后,爸爸带小明乘火车去深圳旅游,火车20:30准时从北京西站出发,经5小时23分于第二天1:53到达山东菏泽站,停2分钟后出发,于4:26达安徽阜阳站……(1)上一段话中各个时间的含义一样吗?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2)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是什么?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答案(1)不一样.20:30、1:53、4:26是时刻;5小时23分、2分钟为时间间隔.(2)时刻是指一个瞬间,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3. 如图1所示,结合所给时间轴,请体会以下几个表述指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第2 s末,2 s末,2 s 内,第2 s内.图1答案 由题图可知,“第2 s 末”和“2 s 末”都与时间轴上t =2 s 那一点相对应,所以指的是时刻;“2 s 内”是从计时开始到2 s 末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2 s ;“第2 s 内”是第1 s 末或者说第2 s 初到第2 s 末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1 s(如图所示).小结1.时刻只能表示某一瞬间,比如一张照片,对应某个时刻.时间间隔表示时间的一段,比如一段录相,对应某个时间间隔.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点;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一段线段.二、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及计算例2 某人向东行6 km ,再向北行10 km ,又向南行2 km ,试计算他的路程和位移.(以初始位置为原点,画出坐标图加以说明) 解析 坐标图如图所示 路程为6 km +10 km +2 km =18 km 位移是O 指向C 的有向线段,大小为:x =62+82 km =10 km设OA 与OC 的夹角为θ,则: sin θ=810,所以θ=53°故方向为东偏北53°. 答案 见解析 即时练习1.(路程和位移的计算)如图5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 点出发前进了100 m 到达斜坡底端的B 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 m 到达C 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图5答案 173 m ,方向由A 指向C 200 m 解析 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如图所示,该同学的位移为AC 方向由A 指向C由直角三角形知识BD =BC cos 60°=100×12 m =50 mCD =BC sin 60°=100×32m =50 3 m 所以AC =(AD )2+(CD )2=1502+(50 3)2m =100 3 m ≈173 m ,方向由A 指向C ,路程s =AB +BC=200 m. 小结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等于轨迹的长度,无方向.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大小等于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三、矢量和标量的区别例3 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 ,则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 甲=3 m ,x 乙=-5 m ,则x 甲>x 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表示方向解析 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相同;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号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即温度的高低). 答案 D 即时练习1.(矢量和标量)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 .质量 B .时间 C .路程 D .位移 答案 D解析 质量、时间和路程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D 正确. 小结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学习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四、利用坐标系求位移例4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如图4所示,t 1时刻质点位于x 1=-3 m 处,t 2时刻质点到达x 2=5 m 处,t 3时刻到达x 3=-7 m 处,则:图4(1)质点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质点在t2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质点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解析(1)Δx1=x2-x1=[5-(-3)] m=8 m,大小为8 m,方向由x1指向x2,沿x轴正方向.(2)Δx2=x3-x2=(-7-5) m=-12 m,大小为12 m,方向由x2指向x3,沿x轴负方向(负号可以用来表示方向).(3)Δx3=x3-x1=[-7-(-3)] m=-4 m,或Δx3=Δx1+Δx2=[8+(-12)] m=-4 m,大小为4 m,方向由x1指向x3,沿x轴负方向.答案见解析即时练习1.如图2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 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图2(1)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请用直线坐标系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2)求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答案(1)如图所示(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为x=-500 m-300 m=-800 m,负号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方向向西.其路程为s=150 m+450 m+500 m=1 100 m.小结在一维直线坐标系中,某一个点对应一个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值表示;线段长对应一段位移,用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即Δx=x2-x1,Δ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三组物理量的对比辨析。
初中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教案5篇
初中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教案5篇积极探索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中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教案1滑轮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3)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电功率》导学案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提纲
1.电灯泡把电能转化为()能和内能;各种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能。
我还知道:
2.利用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的能量的过程。
也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二.预习提纲
1.用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电功的公式是,电功率的公式是。
电功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3.请说出你家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例:灯泡
冰箱
电磁炉
4.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
一、明确任务,展示问题
仔细观察手中的灯泡说出你得到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
分别拿一只15W和一只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一)电路连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
(二)进行试验,记录数据
比较以上实验数据那个灯泡做功快,怎样表示做功的快慢呢?
三、精讲点拨
1、我们通常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P=W/t结合前面我们学过的电功的公式你还能得出别的电功率的公式么?
2、由以上公式请计算出灯泡的功率并与灯泡上所标的电功率比较,相同
么?如果不同说出哪个是实际功率哪个是额定功率,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相等。
四、检测练习、反馈提升
1、将一个标有“12V 15W”的灯泡接入某电路中.测得它通过的电流为1A,则它的实际功率是()
A.小于15W B.等于15W C.大于15W D.无法确定
2.将“220V 15W'’的灯泡L1和“220V 60W'’的灯泡L2,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组成闭合的回路(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
A.灯泡L1比灯泡L2亮
B.灯泡L2比灯泡L1亮
C.两灯的总功率小于15W
D.两灯的实际功率都变为额定功率的一半
3、一只标有“2.5V 0.3A”的小电灯和滑动变阻
器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电灯两端电压为 V时,灯正常发光.此时灯1min消耗的电能为J;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两端电压力1.5V时.灯的亮度与正常发光相比(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4、小明家的电炉在一次单独使用时,电能表在2分钟内转盘转了30转,电能表上标有1200R/KW.h的字样,则此时电炉的功率是 W
5、电流通过电扇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是2400 J;电流通过洗衣机工作1 min 时消耗的电能是6000 J;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电流做的功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做功快?为什么?
6、上题中,如果电风扇和洗衣机都消耗4000 J的电能.电风扇要工作100 s,洗衣机工作40 s,哪台电器功率大?为什么?
五、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第三部分课后练习学案】
1、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知识网络图)
2、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测出你手中的灯泡的电功率。
自己选择器材。
三、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四、
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