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_刘俐李
5当代语言学6第6卷2004年第1期45-56页,北京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X刘俐李南京师范大学提要20世纪汉语声调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1)声调是音节内有辨义作用的一种相对音高的理论研究;(2)声调是音位的理论之争;(3)声调的自主音段说;(4)声调的优选论研究。
音高说是声调自然属性的理论,音位说是声调语言属性的理论,自主音段说是声调与音段关系及声调生成的理论,声调的优选说是声调变化和组合的系统规则的理论。
关键词汉语声调理论20世纪自主音段优选论20世纪汉语声调的理论认识和研究大致有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的关于声调的自然属性研究,即声调是音节内有辨义作用的一种相对音高的研究。
第二个时期是50、60年代,关于声调的语言属性研究,即声调在音系中的音位归属研究。
第三个时期从80年代至今,开始进行声调自身构成以及声调与音段关系的研究,即非线性音系学的研究。
第四个时期自90年代中期至今,开始运用优选论研究声调组合过程中的制约规则系列。
第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已成共识,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目前国内的整体认识集中于此。
第三阶段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第四阶段刚起步。
1.古代的声调理论在20世纪之前,汉语声调的理论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延缓期。
一千多年前,汉语声调被发现。
声调所以被发现是因为它辨义。
因此,当梁武帝询问沈约/何为四声0时,沈约的回答是讨好的/天子圣哲0。
隋朝的5切韵6将声调与声母、韵母分立,表明古人对汉语音节的认识,显示出古贤的声调音位意识。
他们将音节结构分层级,视声母、韵母为一级(今谓音段单位),声调为另一级(今谓超音段单位),两级合为音节。
古贤对音节和声调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将声调与声母、韵母二分的智慧,直到今天依然光芒闪烁,成为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非线性音系学的一块基石。
它启发了美国语言学家,/创立了韵律单位层级说,促成了生成音系学、非线性音系学的发展,,汉语音韵学的音节结构说原来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年级 、学习阶段 、学习汉语年 限、语料提 供时间 、语 料来 [ 2 】 国家标准总局. 汉语信 息处理词5 r ' 0 1 部分: 基本术语 [ M 】 . 北京: 中
源 、语 料 类 别 等 , 力求 能 全 面 覆 盖语 料 提 供 者 背景 各 方 面 细
国标 准 出版社 , 1 9 9 7 .
( 王 兰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6 5 0 0 9 3)
语 锭 争 言应 屈 用研 . 究 艽
最后组合起来” ( 林珍华 ,2 0 1 1 ),成 为 “ 洋腔洋调 ”。
语 )规 则 的 泛化 和 干 扰 ( 含汉 语 语 调 对 声 调 的
语教师或教材对汉语声调的不恰 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 ( 二) “ 洋 腔 洋 调 ”产 生 的 原 因 研 究认 为,母语 的负迁移 和声 调偏误是产 生 “ 洋 腔 洋 4 . 学 习 环境 、学 习或 交 际 方式 、态 度等 影 响 。
北 京 ,2 0 0 8 .
留 学 生 汉 语 中 介 语 语 料 库 的 建 立 是 个 复 杂 的 工 程 ,要 建 成 大 规 模 的语 料 库 , 需要 一 个 大 型 团 队 的 力 量 和 各 方 面
[ 5 ] 张 瑞朋 . 三 个 汉 语 中介语 语 料 库 若 干 问题 的 比较 研 究 【 J 】 . 语 言文 字应 用 , 2 0 1 3 , ( 3 ).
者 的各 种 语 言 属性 、个 体 特 征等 信 息 ,包 括如 姓 名 、性 别 、 年 龄 、 国籍 、 是 否华 裔 、 第 一语 言 、文 化 程度 、入 校 时 间 、
[ 1 ] 鲁健骥. 中介语理论 与外 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 分析 [ J. J ] 语言
汉语轻声研究综述
汉语轻声研究综述作者:汤平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7期摘要:汉语语音是有声调的,声调在汉语中担负的作用举足轻重。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性地描述了20世纪语言学届对于汉语轻声的各项研究成果。
总结出:以赵元任先生为先河,对汉语轻声的研究由人的主观感受到使用仪器进行客观的测量,对于轻声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认识到轻声源于轻音,但是对于轻声的历史来源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20世纪;语音;轻声1:引言汉语是有声调语言,而轻声是汉语声调中的重要区别特征,对于轻声的研究在20世纪尤为引人注目。
在20世纪,除了一段停滞时期,对轻声的研究数量是快速增长的。
以1978为界,之前主要是基于人耳的听觉,主观的对轻声进行描写,描写的方面也主要是轻声的听感,讨论轻声的作用,同时在音系学上对轻声词进行分类。
1978年以后,由于实验语音学的发展,人们对轻声也有了更深的研究,借助实验仪器研究轻声的声学性质,其余对轻声声学性质的研究讨论轻声的属性和定位,同时追溯轻声的历史来源。
2:轻声的读音、音变与作用赵元任先生之后,人们对轻声的音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60年代发现除了轻声音节的韵母会出现音变外,轻声音节的声母也会出现音变,主要是清辅音浊化成同部位的浊辅音。
后来人们又发现轻声音节除了弱化外还带有增音、减音、脱落等音变。
关于轻声的作用,林焘先生找到了轻声这一语音学特征在语法上面的作用(林焘1962),他认为:首先,轻声具有依附性,必须依附在前一音节上而不能独立。
其次,轻声音节与其依附的前一个非轻声音节结合紧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声调模型。
最后,轻音分为两种:语调轻音和结构轻音。
语调轻音之和语音有关,而结构轻音不光同语音有关还和语法相关。
他举得例子是“住在北京”,他将这一短语分析为述宾结构,理由是“在”是轻声,与住结合紧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住在“作为一个整体与”北京“构成一个述宾结构3:轻声的音系学性质对于轻声的性质,大致有三种说法:调类说、变调说、轻音说调类说:早在50年代张洵如就认为轻声是“第五种声调”,一直到90年代仍然有人如此认为。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刘俐李
【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的研究集中于声调起源、声调的历时演变和共时演变三方面.汉语声调的起源有韵尾说和声母说.声调的历时演变集中于调类研究,中古后的演变开始着手调值研究.声调共时演变研究还不多,研究的视点是演变类型和演变条件.汉语声调演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时不成线,共时不成片.
【总页数】8页(P147-154)
【作者】刘俐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6
【相关文献】
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J], 杨金玲
2.近十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J], 梁志菲;
3.近三十年汉语学习者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J], 丁海娟;纪晓丽
4.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J], 郭佳佳
5.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J], 张洪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声调
• 2、通过耳听记音的传统语音学的手段,得到学习 者发音的录音或学习者的语音知觉等方面的数据, 从而进一步研究,另外还可加上访谈法和观察法。
非实证研究
• 非实证研究是利用经验法,根据教学经验和个人体会,对 重复出现的一些声调习得及教学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报告 中,不包含研究数据和量化分析,因此虽然相对而言更直 接方便,但是研究结果基本基于研究者对于声调的感知, 对结论的准确度有所影响。该手段采用理论分析法分析数 据,即从语音理论知识的角度得出结论。 •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在声调习得研究成果中占据多数。
• 第二阶段(1937 -1978 ):积蓄期
• 这一时期长达51 年, 但是由于研究工作两次中断, 以及一 些研究成果没能及时发表, 公开发表的论文较少。 • 罗常培率先把实验语音学的内容写入教材, 在他编著的 《普通语音学纲要》(科学出版社, 1959)中介绍了声调实 验的器材、方法和一些研究成果。 • 苏联扎多延柯的《汉语弱重音和轻声的实验研究》(中国 语文, 1958 -12)一文, 首次用浪纹计研究普通话轻声的声学 特性, 令国人耳目一新。 • 梁之安在20 世纪60 年代致力于心理语音学的研究, 首开 汉语声调知觉研究的先河。 • 林茂灿试制了音高显示器, 并用来研究普通话的声调。
研究内容
声调偏误描写 声调偏误原因 声调习得顺序 声调教学对策研究
(一)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描写性研究
• 声调偏误描写是对汉语声调偏误现象进行的描写和归纳。 • 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学习阶段等方面 的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存在的特殊的声调偏误现象进行的描写研究。其 中以区分国籍的个性描写为最多。 • 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声调偏误描写,主要集中于美国学生、日韩 学生及少数其他国家的学生。
近20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近20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在汉语中,声调是一种音高的变化,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而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发现,留学生的声调偏误是造成“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因此分析偏误的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克服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期刊和专著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偏误的类型与成因、解决方法以及不足与展望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从而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一、基本概况从研究对象的母语来看,主要有英语、日语、韩语、越南语、泰语、匈牙利语、尼泊尔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等。
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是非实证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
其中,非实证性研究占多大数,主要是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印象进行研究。
实证性研究采用调查的方式,分为实验和耳听记音两种形式。
从研究内容来看,静态声调习得研究较多,动态声调习得研究较少。
从研究成果来看,声调教学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够。
二、声调偏误的类型及成因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母语。
有的学习者的母语是有声调的,而有的学习者的母语是没有声调的。
有声调的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学习汉语造成一定的负迁移,从而影响目的语的学习;而对于母语没有声调的学习者来说,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声调习得的偏误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目前对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分析的研究主要有:李红印(1995)《对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赵金铭(1998)《调查学生母语声调对学习汉语声调的迁移作用》,蔡整莹、曹文(2002)《泰国学生汉语的声韵调的偏误分析》,吴门吉、胡明光(2004)《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溯因》,韩明(2005)《越南留学生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任广玉(2015)《浅析泰韩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等等。
对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泰国学生和越南学生上,以下就这两个国家的学习者学习声调时的主要偏误类型及成因进行简单概括。
20 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俐李摘要: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的研究集中于声调起源、声调的历时演变和共时演变三方面。
汉语声调的起源有韵尾说和声母说。
声调的历时演变集中于调类研究,中古后的演变开始着手调值研究。
声调共时演变研究还不多,研究的视点是演变类型和条件的探索。
汉语声调演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时不成线,共时不成片。
关键词:声调 演变 起源 历时 共时声调演变研究包含声调起源研究、历时演变研究和共时演变研究。
这三方面的研究各有不同。
就研究者而言,汉语声调起源研究以境外学者为多,而国内学者研究汉语声调起源的,又多是非汉语研究者。
国内研究汉语声调演变的多研究历时演变——这是承继传统,汉语声调的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追寻古代的踪迹,近年来,才开始关注共时演变。
就研究对象而言,声调历时演变研究以共同语为主,共时演变研究以方言为主。
研究对象的共时和历时、共同语和方言,研究成果的境外和国内,分别构成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的经纬。
就研究方法而言,境外的研究多推论,国内的研究多实证;古声调的研究多拟测,今声调的研究多实证。
以下分三部分阐述:一、声调起源研究;二、声调历时演变研究;三、声调共时演变研究。
一、汉语声调起源研究关于汉语声调的起源,境外学者研究较多。
主要观点是去声来自韵尾-s,上声来自喉塞音韵尾- 。
这一观点肇始于法国语言学家奥德里古尔(Haudricourt)1954年发表的《越南语声调的起源》。
后经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美籍华人语言学家梅祖麟等进一步用越汉、梵汉对音材料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同,成为汉语声调起源的一种流行理论。
与此说相随,出现一些相类假说,比如罗美珍的《对汉语和侗台语声调起源的一种设想》(中国语文,1988-3)提出:短元音后带喉塞尾的音节丢失喉塞尾产生短调上声,与长调平声对立,长调平声中的长元音带喉塞尾的音节丢失喉塞尾后分化出去声。
法国沙加尔认同去声来自韵尾-s说,但提出修正意见。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绪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篇论文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全面的呈现和总结,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普通话声母的定义和分类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在声母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声母是指在汉语拼音中用来表示音节声音的部分,对于正确发音和语音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声母的发音特点,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清音声母、浊音声母和半浊音声母三类。
清音声母:b、p、m、f、d、t、n、l、g、k、h、j、q、x浊音声母:zh、ch、sh、r、z、c、s半浊音声母:w、y二、研究方法和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
传统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分析,通过对大量的语料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寻找声母的共性和规律。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者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声母进行研究。
这些技术包括声谱分析、频率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能够更加准确和客观地捕捉声音特征,并对其进行量化和比较。
三、声母演变的历史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声母在发音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是受到语音环境和日常用语的影响。
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中的一些声母发音逐渐趋于统一,这与现代社会的移动性和信息流通的加速有一定的关系。
同时,一些方言的影响也使得普通话声母的发音不断演变。
四、普通话声母的研究进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对大量的声学实验和语料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
例如,研究者发现普通话声母的发音与舌位、喉位和唇位等有关,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普通话声母的教学和发音纠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在普通话声母的研究中,语音分析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_刘俐李
《语文研究》2002年第3期(总第84期)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刘俐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文章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分析阐述20世纪汉语轻声的研究,认为:在赵元任先生先创的基础上,汉语轻声研究经历了由感悟描写到实证研究的转变,对轻声的声学属性和音系学属性有了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初步形成轻声发生机制的共识:轻声发生于轻音。
轻声历史来源的研究还很薄弱。
关键词:20世纪;汉语语音;轻声研究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02)03-0043-05轻声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现象,也是20世纪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
据初步统计,20世纪研究轻声的专论有82篇。
①我们将20世纪分为五个时段,各段发表的篇数如下:年代 1949前 1950-1966 1967-1978 1979-1989 1990-2000篇数 4 14 3 27 34这些数字的起伏反映了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的兴-衰-兴过程。
个中原因无须细说。
如果以1978年为界,前70多年共有21篇,后20年有61篇。
前70年与后20年不仅数量悬殊,研究内容也明显不同。
1978年前轻声的研究以感悟的客观描写为主,集中于轻声的读音、轻声的作用和轻声词的类型等方面。
1978年后的研究以实证和理论探索为主,焦点有三:一是轻声的声学性质,借助于语音实验仪器以及计算机软件,研究轻声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取得相关数据;二是轻声属性及其定位;三是轻声探因探源。
前后两个时期的研究有交叉。
为方便阐述,下文以专题为纲,以时间为序进行讨论。
分5个方面:一、轻声的读音、作用和分类研究;二、轻声声学性质的研究;三、轻声属性的定位研究;四、轻声发生的原因、机制及轻声探源;五、轻声是一种综合范畴。
一 轻声的读音、作用和分类研究赵元任先生首开轻声研究先河。
他于1922、1929、1933年发表的《国语罗马字的研究》、《北平语调的研究》和《汉语的字调和语调》先后讨论了轻声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声母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研究声母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
人们不仅研究普通话声母的知觉特征,还研究它的生理特征;不仅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而且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声母。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更加客观、科学。
标签:普通话声母教学普通话音节由声韵调组成,声母是位于韵母前面的辅音。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声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母的定义、数量、特征以及几个易混淆声母的辨别上。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日渐增多,更多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于对声母的研究,声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研究领域的扩大(一)普通话声母本体研究领域的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究声母的生理特征。
陈肖霞(1997)《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一文发现,在汉语两音节C1V1C2V2中,后音节对前音节元音尾的逆向协同作用,主要是由后音节声母的不同发音部位引起。
协同发音不仅存在于相邻音素之间,而且存在于相隔的音素间;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C2为唇音的情况下:共振峰过渡的时长和方向在三组中略有不同。
这一时期,学者们不仅研究声母的感知特征,还拓展到对言语矫正治疗的研究,其中主要是构音障碍研究。
在对具有构音障碍的声母偏误分析中,主要是探讨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偏误。
丘卫红(2003)在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成人的研究中得出,儿童与成人的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的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和舌面音。
毛世桢(2005)研究了构音障碍儿童的声母发音偏误,从发音方法看,样本中以塞音/擦音/塞擦音的偏误比例最高,其次为浊音/清音的偏误,再次为送气/不送气的偏误;从发音部位看,样本中以舌根音的失误率最高,其次为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再次为唇齿音,而双唇音和舌尖中音的偏误率最低。
除了声母自身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声母同韵母、声调的相互关系。
钱文俊(1982)研究发现,不存在基频的清辅音声母同声调之间有一种互相补充的作用,清辅音作声母,声调就要高一些;另外,清辅音声母是否存在,会影响声调的清晰度,如果没有清辅音声母,声调就没有那么清晰,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中文语音学中的声调变化研究
中文语音学中的声调变化研究中文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音位、音系、音变、音义等问题的学科。
在中文中,声调的变化是一项关键研究领域,它在语言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文语音学中的声调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一、声调的定义声调是语言中用来区分词义的音调形式。
在中文中,声调是一种固定的音调模式,它可以改变词义。
以汉语普通话为例,普通话中的声调有四个基本调和一个轻声。
第一声调是高平调,第二声调是高降调,第三声调是低升调,第四声调是高降调,而轻声则指的是声调很短暂,发音不显著的音节。
二、声调变化的原因在中文语音学中,声调的变化一般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语法结构:在某些语法结构中,有的词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双宾语结构中,动词的声调会发生改变。
2. 语音环境:在某些语音环境下,声调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连续说话的过程中,声调会受到前一个音节的影响。
3. 词义差异:在中文中,不同的声调可以产生不同的词义。
例如,“ma”的四个声调分别对应着“妈”、“麻”、“马”和“吗”这四个不同的词义。
三、声调变化的研究方法在中文语音学中,研究声调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手段收集数据,分析声调变化方面的规律。
实验方法可以利用声学仪器来记录和分析声音。
例如,利用电子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声调的频率和振幅,并进行数据分析。
2. 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地方方言中声调变化的实际情况。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更加贴近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
3. 文献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出声调变化的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
四、声调变化的研究成果中文语音学中的声调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例如,在一些田野调查中,发现不同地方的方言在声调变化方面存在差异。
这不仅丰富了对语音学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此外,一些学者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声调的变化与语音产生的部位、唇型等因素有关。
汉字的读音调整与变异
汉字的读音调整与变异汉字是汉族的传统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声、形、义完备三要素的文字系统。
汉字的读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种调整与变异,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汉语音韵体系。
本文将探讨汉字的读音调整与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一、历史演变中的音韵调整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汉民族与边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不同方言的发展,都对汉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使得汉字的音韵体系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变异。
一些字的读音也因此出现了差异。
例如,汉字“父”在古汉语中读音为“pu”(类似于英语中的“pu”),而在现代汉语中读音为“fu”。
这是因为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北方汉语以发音“p”音为主,而南方汉语则以“f”音为主,经过长期的影响和交流,汉字的读音逐渐统一,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读音体系。
二、方言差异与音韵变异汉字的读音调整还与方言差异紧密相关。
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系统,方言差异带来了词语发音的差异。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門”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mén”,而在粤语中的读音是“mun”。
这是因为在各个方言系统中,对于这个字的读音存在差异。
方言的存在使得汉字的读音在不同地区发生了变异与调整。
三、外来语影响与读音调整随着历史的变迁,汉字还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这也导致了汉字读音的调整与变异。
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许多外来词汇被汉字所吸纳,与汉字结合产生了新的读音。
例如,从英语中借入的词汇“咖啡”在汉语中的读音为“ka fei”,而在英语中读作“coffee”。
这是因为两种语言的发音规则不同,所以在借词过程中,汉字的读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异。
四、信息传播与标准化推动在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的现代社会,国家对语言文字进行标准化推动,进一步加强了汉字的读音调整与规范。
通过推广普通话和普及国家标准拼音系统,汉字的读音得以统一,方言的差异逐渐减少,汉语的发音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总结:汉字的读音调整与变异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今天的汉语音韵体系。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2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十年,它标志着汉语方言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新中国创建后,随着对社会语言学、音韵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加深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的现代理论体系也有了新的发展。
其中,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展现了汉语方言研究的辉煌。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19世纪汉语方言研究的影响,又超越19世纪汉语方言研究的边界,探索和推进汉语方言研究的有关问题的研究。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方言的族群结构、历史流变及音系演变,方言语法,及方言和官方汉语之间的关系等等。
20世纪以来,汉语方言研究得到重要加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20世纪以来,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诸多方言研究著作陆续发表,其中“汉语方言研究”由赵元任、刘时行等人编写,收录了20世纪诸多方言的研究成果,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方言研究论文。
此外,20世纪汉语方言及现代汉语编码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朱安节等人所编著的《汉语方言语系大系》,这是一部宏大的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的工作还体现在语言比较方面。
20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汉语方言的比较,推动汉语方言的总体演变,发现了各方言间的共性和异性,从而揭示出汉语方言研究有关的历史问题。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加强对汉语方言的比较,从而开拓性地推进了汉语方言演变的研究。
20世纪以来,国内外汉语方言研究学者也进行了诸多其他研究,例如论证文法、交际功能以及形态特征分析等。
可以说,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展示了诸多特色,为研究汉语方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探索汉语方言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启发着研究学者不断深入,发现更多有关汉语方言的新知识,为研究汉语方言进一步奠定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近些年来轻声研究的几个问题,诸如轻声的性质,轻声和轻音、轻声产生的原因、轻声的作用。
最后分析了目前关于轻声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有规律的;无规律的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等。
认为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找出规律,为推广普通话,为语音规范作出贡献。
【关键词】汉语/轻声/规范【正文】轻声作为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
轻声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细致,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轻声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近年来人们对轻声的认识和理解。
一、轻声的性质1.4 五十年代,张洵如先生认为轻声是汉语的第五调〔6〕。
直到现在,还有人大声疾呼“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7〕。
根据现代较为科学的声学和语音试验结果,人们更多的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如现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给轻声定义为: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8〕1.5 从曹剑芬先生的语音实验报告中了解, 轻声字音的能量较弱,这是由语音四要素综合变化产生的效应。
因此把轻声简单划归为声调范畴显然是不太妥当的,但具体到轻声四要素中,哪一要素对轻声产生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林焘先生从语音实验中得出结论认为:“调型升降显然不是轻声的本质,轻声以时长变化为主”。
而曹剑芬认为:“相对说来,音长和音高变化是构成轻声特点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比较起来或许还是音高的作用更大些。
”1.6 近二十年来,人们开始重视轻声与重音之间的联系, 认为轻声是一种弱重音。
关于汉语有无词重音,五十年代就有过争论,有人主张汉语有词重音,如黎锦熙认为:在多音节里,“此轻则彼重,后音有轻号,则前音重读可知。
”〔9 〕徐世荣认为:“汉语的词和别的民族语言一样,一个词有一个重音。
这个重音很有用途,它可以明显地标示出这几个音节的密结性,标示出这是一个词(或词级)。
国内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成果综述
国内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成果综述作者:贺妮娜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摘要:声调是汉语语音的最显著特点之一,也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
本文通过对学者们近年来对声调教学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便今后的研究在现在的基础上取得更深入、科学的效果,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168-02一、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概况(一)主要研究手段统计(1)从一般研究手段来看,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非实证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
在CNKI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如下:众多论文中,运用非实证性研究的数量远大于实证性研究的论文。
非实证性研究主是靠学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及个人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论证和归纳。
实证性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设计实施实验,以量化研究为基础得到理性的实验结论;另一种则是采用传统语音学的手段,研究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现象进行细致描述和记录,主要通过耳听记音的方式记录再进行研究。
其中又以传统手段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占了大多数。
这一统计说明我国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手段依旧以传统方法为主,可信度更高的实证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2)从静态或动态的研究方式来看,极其侧重于静态研究,缺少历时研究,即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成就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对外汉语声调研究主要侧重于较为主观的研究,通过有效的实验调查以及对某一学习群体动态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后应多运用客观全面的研究方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及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母语背景统计从学习对象的母语背景情况来看,此类研究论文在CNKI数据库中共有231篇。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图:由图,学习者首先集中于亚洲国家,其次为一些距离较远的母语为英语等其他语言的国家。
20世纪的古汉语音韵研究
二、中古音研究(二)声类问题黄侃《音略》说:“今声据字母三十六,定为四十一。
”陈澧的40类,黄侃的41类,与僧守温的三十六字母相比较,区别何在呢?黄侃说:“依陈君所考,照、穿。
床、审、喻,应各分为二类;而明、微合为一类。
侃以为明、微应分二类,实得声类四十一。
”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白涤洲在《广州声纽韵类之统计》中,均定为47类。
他们把见、溪。
疑、晓、影、来各分为二类,故而比黄侃得41类多出了6类。
曾运乾在《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中定为51类,他将见、溪、影、晓、疑、来、精、清、从、心等十母分为两类,故而比黄侃得41类多出了10类。
陆志书在《证广韵得五十一声类》中,也提出了51类说,他批评高本汉说:“高本汉之分47类,窃谓亦以字母等呼出发,而终于字母等呼,初未尝以《广韵》而整理《广韵》,以唐音而整理唐音,以究不能说明系联所得明非47类而以必作此数。
”陆志韦还说:“五十一类之说,非谓唐代声母有51之数也。
今本《广韵》切字之互相联者实分51组耳。
”何九盈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中对陆志韦所说得“五十一类之说,非谓唐代声母有51之数”有过很好阐发,何氏说:“声类不等于声母,按照音位学的原则,喉牙音的影、见溪、疑、晓,唇音的帮。
滂、并、明,齿头音的精、清、从、心,半舌音来等14母,都不必分为两类。
这样,《切韵》声母也不过37个。
至于泥娘是否要合并,喻,是否并入匣母,是否要从床(崇)母分出一个俟母,各家看法不一。
所以《切韵》声母总数取舍于三十五六七之间。
”(三)韵类问题一般讨论中古音的韵类时,通常以《广韵》的206韵为依据,但由于各家在重纽、开合、寄韵、等呼、反切诸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故而在韵类数量上存在一些分歧。
清代陈澧用系联法将反切下字归纳成311个韵类。
耳钱玄同在《文学学音篇》中有“二百零六韵分为三百三十九类表”和“三百三十九类合为二十二韵摄表”。
黄侃《音略》说:“《广韵》虽二百有六,若按诸韵理,尚宜再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音学研究的深入,普通话声母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十年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进展情况。
一、声母概述声母是汉语音节的第一个音节,它在构成词语和句子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普通话中,声母共有21个,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c,s(注:j,q,x,z,c,s六个声母统称为清辅音声母)。
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音节元素,是进行声音组合和变化的基础。
二、声母的分类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
清音声母包括p,t,k,q,ch,和c,浊音声母包括b,d,g,z,j和zh。
清音声母和浊音声母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是否有声带震动。
同时,清音声母又可以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如p、t、k等为送气音,而ch、c为不送气音。
三、声母研究的进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音学研究中,普通话声母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综述普通话声母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发音分类声母的分类是我们研究声母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声母,研究者一直在对声母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主要是从声带开合和气流的发送等方面进行分类。
另外,一些学者还研究了声母的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关系等。
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我们对声母的认识,而且对发音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声母的历史演变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和口语的传承,声母在历史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
一些学者研究了声母的历史演变,例如b、d、g等浊音声母的演变,h、f等清音声母发音的异同,并结合古汉语词汇的发音进行探讨。
这些研究不仅为汉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促进了现代汉语语音学的发展。
(三)声母教学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许多外来语言拥抱汉语,学习普通话也逐渐成为他们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普通话发音,声母的教学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2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
2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2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O世纪初以来,成都居住的人口相对稳定,投有大规模的移民.其中有三次集中的人口迁人.一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避难人蜀的各省人121.抗战后大部返回原居住地.由于留居时间短暂,没有对成都话留下什/厶影响.二是解放初期(1950年)大批南下军队和干部进人成都.其后大部留居成都,至今近半个世纪.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省份.方言各异也未能给成都话带来明显影响.三是60年代初随工厂迁人成都的北方工人和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随厂定居成都东郊,也未给成都话带来影响.因此,成都话在20世纪中,前期(20—70年代)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呈相对稳定的状态.文革以后.特别是B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井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成都和外界的交往急剧堪多,加之广播,电视(特别是后者)的普及,以及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普通话教学,这些因素都日益强烈地影响着成都话.成都话语音在20世纪中,前期的那种相对稳定的局面被打破了,成都话语音正在经历一个明显的变化的时期.也许.现在还刖丹1只是这个时期的开始.本文着重考察成都话语音变化现象,并与相应的普通话语青相比较.以期找出影响成都话语青变化的因素及规律.车文成都话的语音材料来自下述三个年龄殷的成都本地人的成都话发青.1老年:现年65—75岁的成都城区居住的本地人.即约出生于1922--1932年之间,年龄相当于作者0父母一辈的人.他们的语音可代表20世纪前期成都话的语音.其语音多保持不变0.本部分资料参考了<成都语音的初步研究》[2].2?中年:现年35—45岁的成都城区居住的本地人.即约出生于1952--1962年之间.其年龄相当于作者的同辈人.他们的语音可代表2O世纪中期成都话的语音.其语音在普通话影响下略有变化.3?中学生:现年13一l6岁的成都城区居住的本地人.即生于1981--1984年之间.年龄相当于作@-~---辈的人.收藕日期:2000~1.19作者俺介:周厦案(I957一),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攫语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酎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l27期其语音受普通话影响最大,可代表20世纪末成都话语音的变化趋势.成都话声母(包括零声母)20个:p巴,P怕,t多,I椎,k怪,k供,m蚂,n利怒,泥宜,D安,f夫,s思师,z日,西,x花,ts资知,ts慈持,基,欺,g鱼表.成都话韵母36个:1思,儿,B啊,0窝,e德,ai哀,ei配,哪熬,Ou抖,an安,0n恩,D昂,叼翁,i表,ia牙,ie爷,iai解,盯舀,i机忧,ian烟,In音,l叼夹,u屋,uB蛙,ue国,u且i歪,uei成,u肌晚,u乱温,汪,y鱼,y0药,ye月,yah圆,yn云,yoQ拥.成都话有4个声调:朗平(55),用平(21),上声(53),去声(213).本文依次用右上角的1…234表示成都话和普通话的阴,用,上,去4个调类.二成都话的语音变化本节收字的方法是:对照’成都语音的初步研究》的字音表,将其中读音发生变化的字选出,并选择部分原来与之同音而束变化的字作为比较.本节将成都话中有代表性的,常见的读音发生变化的字,按声母,韵母或声韵配音的关系分组列表0.表格”原读栏中的音代表该词成都话原来的读音.,”变读栏中的读音表示该词的成都话变读,”普通话”栏中的音表示该词的普通话读音.”原读”栏和”变读栏相配合,加以若干符号,分别表示前述三个年龄段的人不同发音情况.威衔村轮爰原读uei’XBn2ts?n’nanDal变读cn嵌tshon(nuon)※(ai’)普通话ucJ’cntsb0nlu共有下列五种情况.I如”威字,表示老年人(下称”老年”),中年人(下称”中年”)和中学生(下称学生”)全读作成都话原读音,即“原读栏中的音.2如”衔字.表示老年读原读,中年和学生读成都话变读音(下简称”变读”).3.如”村”字,表示老年读原读,中年原读和变读两读,学生读变读.4.如”轮”字,表示老年和中年读原读,学生读变读.5.如爱”字,表示老年和中年读原读,学生读原读和变读两读.互1声母变化的变读词.2.1.1古属精组声母或澄母(泽,择,浊)字.原读声母皆作协普读皆作ts(“浊”字读t争).择滢燥噪造凿浊原读btstsju’IB,删协AI..协b6变读tBe2(?u4)(tsau.)(tsau’)(I)普通话协kY2bts叫?ts叫?ts目uI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同,韵母不变,声调不变.变读与普读声母,韵母和调类相同(浊声韵相近,泽”韵母相近).读音分布:大部分字老年,中年读原读.”泽,燥,噪,造,浊五字(书面常用词)学生变读.择,凿”口头常用词,无变读.变读在学生中占优势.2.1.2古属定母仄声字.原读读送气声母,普读读不送气声母,普读合于浊音清化规则,原读不合.,导掉(掉头)掉(丢掉)抖铎原读tt|aU,t1.u’I备t变读※tBtO?普通话IBI.’tiBI..IiaI.’tou}tu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同,韵母不变,声词不变.变读与普读声,韵相同(铎”相近),调类相同.读音分布:大l?Ii第4期周聂徐2O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部分字老年,中年读原读.”导,铎”书面词.中年和学生读变读.”掉,抖口语词无变读.本组字变读少,原读占优势.2.I-3古属禅母字.原读为舌尖擦音,与其他禅母字读音同(如善,髓,擅,庸).普读为舌尖后塞擦音,不同于其他禅母字读音.蝉禅晨辰唇纯醇常原读8ansan2BB0n2au08u0n28u.叼8a变读(tsbn2)(18备n)(tshU)(baD)普通话tlntnl商tnI~.on2t.nl日l口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相近(b—l曲,韵母不变,声调不变.变读与普读声母相近,韵母和调类相同.读音分布:老年,中年读原读.学生”蝉,禅,晨,唇,纯”(口语词)读原读.辰,醇,常,尝(书面语词)读变读.原读占优势,变读只在学生中.且限于书面语词.2.I.4古属心母(碎),山母(渗)和禅母(慎).原读皆作舌尖塞擦音.普读作舌尖前/后擦音.原读与普读的声母读法与2.I.3正好交换.碎(粉碎)渗慎原读tshei’lsnt8备n’变读※8uei’(8锄)※Bn’普通话Buei’?.n’?.n’变读特点:声母和韵母变为与普读相近,声调不变(渗变为去声).变读声母和普读相近,韵母和谓类相同.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两读.学生变读.三字皆书面语词,读变读的人较多.变读占优势,有取代原读的趋势.2.I.5古属见母(溉,概,盥,搁)和臣母(浣,皖).原读混同见,匣,均读作k普读读作k或x区别见,匣,保留了古音的区别.慨概盥浣皖搁原读kakkhan’ka?khartk6’变读※kai’※kai’(kuB)(xua?4)ua?1普通话kai’hXuan?U姐3k一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同,韵母不变,声调基本不变(盥,浣”谓类变为与普读同).变读声,韵,调类均与普读同.读音分布:老年原读,中年两读,学生变读.搁字口语词,无变读.溉,概,盥,浣,皖”书面语词,产生变读.变读占优势,有取代原读的趋势.2.1.6古属见母(酵),溪母(泣),从母(酋)和邪母(囚).原读皆读作#,都没有了古声母的区别.泣囚酋酵(发酵)酵(酵面)原读ei~iau9i9ueIl’I~iau+变读(1口i)(t口iou)tcio.普通话tci’IciIciotciau+I~iau’变读特点}变读声母变同普读,韵母不变,调类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与普读同.(泣’调类与普读不同).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两读,学生变读..泣,囚,酋”书面语词,产生变读.酵”口语词,无变读.有取代原读翘势.2.i.7古属开口一,二等髟,疑母字.原读作日加开口韵母,普读为零声母开口韵.50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额恶哀接’接矮爱熬熬袄原读口eD0日aiDaiDai’口a一日Dau日au,Dau’变读※(ai.)※(n)普通话naau,,傲讴偶藕怄安接岸暗恩昂原读口8U口auD.i3ou’D0I..IjsnDa?DanDa?’rjen.=3an变读(Ou’)※(Ou’)※(au)※()普通话0UIOU3anlan4anIa口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同,韵母不变.声母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与普读同..读音分布:老年,中年和学生均读原读.”哀,讴,偶,恩,昂等书面语词.部分学生变读.原读占优势,有保留原读趋势.2.1.8古属咸摄,山摄开口三,四等疑母字(阎,余母).原读声母为,普读为零声母.研严阎验砚曹|原读nB?’;a;ani皿’n?变读(isn’)(ja?)※(isn’)普通话in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阿,韵母不变,声词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与普读伺(“研”词类不同).读音分布老年,中年读原读,学生部分宇两读.”闻,葺|”口语词,无变读.原读占优势.2.1.9古属止摄开口三等疑母宇(艺,蟹摄).原读声母为一,普读零声母.宜疑仪义艺议谊原读nI’变读()()※i※(i’).※()普通话i变读特点:声母变为与普读同.韵母不变,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与普读同.读音分布:老年,中年读原读,学生读变读.”仪,义,议”三宇中年亦有两读者.多数人读原读,变读在学生中占优势.2.2韵母变化舶变读词.2.2.1大部分属通摄,江摄舍口二,三等人声宇(模,遇摄;沸,律.臻摄).原读韵母为.u,普读韵母为.OU.模佛锢粥轴肉律绿原读fubu2bt8z0I..?u:n变读m02(b)tB0ul(ts~tt)n※ny2普通话tu0tll0t}gozou_li0u’lyly变读特点:声母不变,韵母变为同普读,词类不变(“粥”变为与普读同).变读声母近于普读而保留了成都话语音特点(b—tn—1)t韵母也是这样(o—go,OU—OU),词类同普读(六,律,绿”例外).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和学生读变读.”内,佛,绿口语词无变读,但口语词”模,六亦读变读,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与普读同,调类有部分宇相同(12十字中,7字相同,5字不同).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和学生读变读不仅仅是书面语词,而且口语词如”集,级,积等亦读变读.变读占优势,不可避免地将取代原读.2.2.3古属臻摄合口宇,精组声母原读失去韵头成为开口韵,是成都话特点之一.普读舍口韵.近于古音.尊遵村敷存寸孙损薯榫原读tson1tsonltB一0nlts”0nlts”0nts一帕n1s0n,B0n3s0变读(tsuon)(tsuon’)※tP,uon:tf1.uon)tsll~.n)(suon’)f目u0力])普通话tsuon1tsuonlts-uonIbuon1uon’tu0n4suonlauon]目u0n,suon,变读特点:声母不变,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变读与普读声母,韵母和词类均相同.读音分布:老年,中年读原读.学生大部分宇读变读.”皴,笋,榫为口语词,无变读原读仍然占优势2.2.4古属臻摄合口(吞,开口)一等端组或来母宇.来母宇读作n一是成都话特点.原读韵母失去韵头成为开口韵与2.2.3的情况相同.论伦轮敦墩钝盾顿吞原读non_曲?n2t0n1怡nIl0bn4t0n4lonl变读(nuon)※(nuon)nu0n’)(tuon)※(tuon’)普通话h|0n40nhontuo?’tuonltuon?tuon.tuot’uonl变读特点:声母不变,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变读声母与普读相近或相同,韵母和调类与普读同.读音分布:老年冲年读原读,学生两读论,墩,钝,吞口语诃,无变读.”伦,敦,盾书面语诃,学生读变读.原读占优势.2.2.5古属止摄,蟹摄开口三,四等帮组宇(坯,合口).原读韵母皆作一ei,普读韵母皆作一i,都覆有了原来的区别.秘陛掉臂披坯批譬原读pezpe—pezpeipeipeipei’pei’变读mi2p|(pi4)(pi.)普通话pJpIpipipi’p’i’变读特点:声母不变(“秘”例外),韵母变同普读.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均与普读同.读音分布:老年原读,中年和学生变读.”秘,陛,婢,譬”书面语词,中年已变读”披,坯口语词,无变读.变读有取代原读的趋势.226古属止摄开口三等帮组宇.原读韵母一i,普读一ei.与上一组宇(2.23)相比,原读和普读正好交换了韵母被备眉原读ppi.变读pei’pel※mei普通话pepeimei变读特点:声母不变,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均与普读同分布情况:老年原读,中年5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和学生变读.”眉”字中年在口语中读原读.变读占优势,不可避免地要取代原读.2.27古属梗摄(弼.臻摄;敝,蟹,将取代原读.228古梗摄舍口三,四等宇,影组声母.原读为撮口前鼻音韵母,普读为齐齿后鼻音韵母.萦营萤荣尹原读y刀ynyn变读inyoD(in’)普通话i13in日变读特点:声母不变,韵母变为与普读相近(成都话1m,iq不分),声调不变.变读声母,调类与普读同(荣例外),韵母相近.”荣”的变读当是根据普通话窑,荣同音进行类推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和学生读变读”莆,营,萤,荣”均是书面常用词,有变读.变读明显占优势,将取代原读.2.2.9古属曾.原读声母为唯-,唯普读为fB,IBs,近于古音.足盘族俗速肃宿粟原读tyD2订舒yo钌yo变l1※tciuIciuciucjuciueiuciu读I2※t眦※t(协)()(8)(8)(5u)(s)普通话btsu2tssu’1su’18u4变读特点:变读有两种.中年读tc.iu,唯iu,iu.学生读tsu,bu,flu.其声母韵母均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前一种变读可看作向普读靠拢的中间型:声母未变,韵母一iu已接近普读韵母一u.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变读特点:变读有两种.变读2声母不变,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变读2声母和韵母与普读同,词类不同.变读i为变读2与普读的中同型(参见2.3.1).读音分布:老年原读,中年两读而多读变读1,学生读变读2.变读略占优势,有取代原读的趋势.2.3,3古属成摄(岩,淹),山摄(雁,晏)开口二等字(淹三等),疑,影母.原读声母日一,普读齐齿零母.岩淹雁晏(早晏)原读n日an日an.日an.变读(ia)普通话ian】ian.变读特点声母和韵母变为与普读相同,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均同普读.读音分布:老年,中年读原读,学生部分字(岩,雁)变读.”淹,晏”口头常用词,未产生变读.岩,雁”书面语词,有变读.原读占优势.2.3.4古属止摄合口三等字(勖,蟹摄),精组声母(慰,影母).原读声母为-,普读声母为普读近于古音.\倒宇慰虽邀隧穗砌读原读Y钾y’#啦7’普读suei(suei)(sucJ’)(suei’)普通话8ueisue_.cci’变读特点:声母和韵母变为同普读,声调不变.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均同普读.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两读,学生变读.慰,虽”书面常用词,产生变读.砌口语词,无变读.变读占优势有取代原读趋势.2,3.5古属成摄开口二等字,邑母.原读舌根擦音声母,开口韵,近于古音.普读齐齿呼韵母,声母腭化为舌面音.缄成衔陷苋原读xan:xBn2X,Bn2变读tcI..cian(~ian’)普通话t~ianciaciaciaClan变读特点:声母和韵母变为与普读同,声调不变(缄”例外).变读声母,韵母和调类均与普读同(缄例外).读音分布:老年读原读,中年和学生读变读.成,苋”口头常用词,无变读.缄,衔,陷”书面语词,产生变读.原读与变读处于均势.2.3.6古属梗摄开日三等字.原读韵母一.n,普读韵母-,普读韵尾近于古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更硬杏省原读k+ona0n?son,变读※Gin’※ci_l,普通话iD4’咖’变读特点:声母和韵母变为同普读(韵母相近),声调不变.变读声母和调类同普读,韵母相近.读音分布:老年原读,中年两读,学生变秘(n.)书淹(Jan)嵌大雁(Jan)翳(in)鹅前一例原读多是口语词,后一倒变读多是书面语词.三l耋响成都话语音变化的固素和规律樱樱(uon’)挑儿杏杏(xon’)子眉眉(mi)毛解解(kal’)开问房阀(kan)下打一下(xa’)劈劈(pie)开曲面予阡阶(kai.)沿过棵一棵(0)自集红樱(in’)桄杏(Gin’)仁吾眉(me)鸟解(toial’)放离闻(t~ian)上下(~ia’)劈(p’i)开路阶(t~iai)缎一棵(ko)树3.I普通话的影响是成都话语音变化的主要因素,向普通话语音靠拢是成都话语音变化的主要趋势.本文第二节中收集180个词,产生变读的有125个(根据本文第二节统计,以下数字同).其中,变读音与相应的普通话读音声母,韵母和调类垒部相同的有70个,约占变读词总数的56%;变读音与相应的普通话读音声母和韵母相同的94个,约占变读词总数的75%;变读音与相应的普通话读音韵母相同的有107个,约占变读词总数的86%.可见,普通话的影响是成都话语音变化的主要因素.成都话语音模仿,学习普通话的趋势十分明显.考虑到趋同于普通话的变读盛行于青年学生中的情形,这种趋势夸后会日益加强变读的I25个词中,韵母变化的有86个,约占变读词总数的69%;声母变化的有68个,约占变读诵总数的54%;调值不变,调类变化的仅7个,约占变读词总数的5.6%.可见,在变读词中,韵母变化最多,声母变化较少,声调变化极少.声调是当代成都话中最稳定的语音成分.3.2成都话语音变化的一些规律.3.2.1读音对应不规2.2.5,2.2.6,2?2?7,2?2?8,2?2?9,2—3.4,2-3.5和2.3.6中所收的变读词都是读音对应不规则字.除此之外,尚有如下这些字(前一音为原读,后一音为变读):嚏岛一pon’暧e--~i截ie一j掘yo一tq灭mei一mie院liar4--yah’屡nuei--ny~像t9j’一q咖铅yah一ja?宅tse--tsai嘱6U--tsu些0i一cie’第4期周及镣2O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55延jaj一ia喈tsuai一bua缕?一珂’窗ts呻--tBuaIj盟rain--tool3柬B0一5u皱t?一t吩114墓m0’一m114否fo一胁永yn--yo0逆r,de一i蛰t.1’一b对比一下这些变读词相应的普通话读音就会明白,变读的原因是模仿普通话的读音.变读的结果,是打破了成都话原来的读音系统,使成都话语音变得接近普通话.(读音对应不规则宇不变读的情况见本文32.4.)3.2.2读音对应规则的词通常不变读.可以分为下列两种情况.一是读音对应规则而成都话与普通话读音相伺或相似的词,这样的词不变读.这种情况的词数量程多,成都话和普通话共有的声母和韵母构成的词属于这种情况,成都话和普通话各自不同但相似的声母和韵母构成的词亦属于这种情况.对后一种情况举例如下(前一音为原读,后一音为假设的变读,?表示未产生): 之s1’?t乱’池ts1t诗,’乱日,’矶名rain?m翁0q?’龋b’,’kuo’檩,’tY灯t.n,’t.D二是读音对应规则而成都话和相应的普通话读音对应差别较大的词,这样的词通常也不产生变读.例如下面的词(前一音表示原读,后一音表示假设的变读,,’表示未产生,每一个声母或韵母举一个代表宇):国kue?kuo皆t~ial?tie内nuer?ne吴v?u虎fuxu’’朋p.D?p.D自pp8i伯p?po硅k0?k学钾?ye0窘lf.ynt埔’可以看出,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并不是对应词的语音差别大,成都话就一定产生一个与普通话读音相似的变读音,而是受方言内部语音规律的限制的.在生活中,上述语音类型的词如果按后一音发音(谰值按成都话),本地人听来就有不自然,做作的感觉,这样的音一直不被成都话接受.其原因是这种读音违背了同一语音类童的词在成都话中普遍的读音形式.3.2.3部分读音对应规则词的变读——”同童类推”.除去3.2.2所讨论的情况外,有一小部分读音对应规则的词产生了变读.本文第二节中2.1.7,2.1.8,2.1.9,2.2.2,2.2.3,2…24,2.31,23.2,2.3.3等组词便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以2.2.3,2.2.4,23.1,2.3.2和2.2.2为代表来讨论这种情况.成都话韵母0n和普通话韵母?n的对应关系是规则的.但是,如223(茸”组)所示,成都话姐与ts,ts,s相拼的音节普遍地变读为u姐韵母(口语词”教,笋,棹”除外).如2.24(“论组)所示,成都话韵母姐与t,t,n相拼的音节中,也出现了变读为n韵母的情况,但比22.3要少一些.成都话韵母,.与普通话韵母u,,的对应关系是规则的.但是,如2.3.1(足组)所示,成都话韵母y0与峨,事相拼的音节中包括中年在内普遍地变读为韵母u.如2.3.2(“屈组)所示,成都话韵母y0与唯,和零声母相拼的音节中,也出现了普遍地变读为,的情况,但是比2.3.1的变读的趋势要弱一些.成都话韵母一ie与普通话韵母一ie,一i的对应是规则的,但是如2.2.2(“积”组)所示,成都话韵母一ie与唯相拼的音节中,几乎无例外地变读为一i,而且这种变读从中年已是如此,取代原读巳成定局.上述饲子说明,成都话和普通话某一组语音对应规则的词中,一旦其中一些词的成都话语音发生变读,这一组读音类型相同的词的成都话语音便舍持续发生变读,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同童类推..各组语音对应规则的词就像有一道道防渡堤,阻挡着普通话语音对成都话的影响.一旦这些堤防中的某一个被冲破,这个堤防保护之内的”田地”便会被淹没.现在看来,”堤防冲破的情况还在少数.除上述5组词外,奉小节开头列举的21.7(“额”组),2.1.8(“研.组),2.1.9(“宜.组)等几组词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它们才刚剐开始变化而已.”同童类推.规则可视作是对读音对应规剐词通常不变读.的补充.3.2.4词的使用频率对变读的影响.可分为下列两种情况.?口头常用词不变读或发生变读慢.本文第二节的180个词中,变读词125个,未发生变读的词55个.这55个词如下(加点的为读音对应不规则词):母草謦’謦母学警犀母毕睁顿悬接接接燕’熬袄傲怄安按岸暗葙阎现内讳爨皴笋榫论墩钝吞披坯擘敝棚鹛朋淹晏砌成苋曼硬其中除”砚,鹏二宇外,都是口头常用词.成都话与普通话读音对应不规则的词通常发生变读(3.2.1),但其中的口头常用词一般不发生变读(见上述加点的5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词).除去上述加点的词外,尚有下面这些读音对应不规则的无变读的口头常用词(前一音为原读,后一音为假设的变读,?表示未产生.):脚yo#tgiau药yiB覆yo?疫yo2i湛uo?怄D0u’?alL.硬n0n?in着(睡着了)ts0t~,mt黑xexer北pe?i孕zu~l-,’?,n’巷叼’?j帅’春ls叼’tBoD’绿nuny披p-??P本文第二节的180个词中,已产生变读的口头常用词有21个:横赤集瞽夏敷蔫眉存寸孙村巍是俗速宿屈曲翱轮其中加点的词是与普通话对应规则的词,而这些词的相同语音类型的诃已经产生变读,这是台于”同型类推”规则(本文32.3)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中,口头常用词还是显示出变化鞍幔的迹象.例如22.3,224中,”粒,笋,榫,钝,吞”等口头常用词尚未产生壹读;又例如在2.3.1和23.2中,中年尚来变读的口头常用词就有”足,狱,育”.@书面词通常发生变读.这里指与普通话对应不规则诵中,书面词通常变读.本文第=节的122个变读词中,豫去读音对应规则的词(见3.2.3所剐),读音对应不规则的书面常用词有42个: 浮燥囔造浊导啐常尝懊渗碎概溉泣四酋挪粥轴律秘昔批被畚辟劈僻肇营萤荣崩慰置避雕穗衡略省读音对应不规则的书面不常用词有12个:辱晨盥浣皖瞽胜婢弼敏尹缄上述两组词全却产生变读,可见书面词发生变读的情况在读音对应不规卿词中是普遍的.这种情况是推广普通话,特别是近年来加强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的结果.另外,字典,词书和普及读物统一用普通话注音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在这种环境中,某些与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方言词读音被认为是错误的,例如戚都话”渗(t虬n)透”,翅(t)膀,”反省(I锄)之粪的词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方言中的书面词更快地变为与普通话读音相似就是自然的了.读音对应规则的书面词的语音变化情况与322和3.2.3中讨论的情况一致,这里不再讨论.练上,词的使用频率对方言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读音变化的影响是不同的:口语词使用频率越高,其语音形式越稳定,越不窖易产生变化;书面语词使用频率越高,其语音形式超窖易受共同语语音形式的影响,产生变读更易,更快.3.25造成不规剜余的两个原因.’在相同语音条件下的词,受某种影响大部分变读为另一读音,而其中的一些词却保持不变,这是从语音变化的过程看.从浯音变化的结果看,就是语音类型相同的词大部分读音一致,而其中的一些词却例外,这就是音壹理论中所说的“不规则余现象”.我们从对成都话语音变化的观察中,发现导致不规则剩余有两个原因.?口头常用词因其语音稳定而在语音变化中不发生变化(见3.2.4?),从而形成不规划剩余?由于方盲和共同语同一个词语音整别大,以致当地人意识不到它们是对应的词,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被切断,人们不知道其对应的共同语(普通话)读音为何.无法进行类推而不瞌形成变读,从而导致采.上述两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口头常用词固其稳定难变而成为与普通话差别大的词,而成都话与普通话语音差别大的常常是口语词.倒如在车文2.2.7中,成都话口语词P;e.(不好,质量差),其对应的普通话词应是敝”pr(书面语词,破烂).由于语音差别大,人们通常不能意识到二者是对应词,因而普通话的pl’不能对成都话的pie’产生语音上的影响.又例如成都话口语词Pie(掰开),其对应的普通话词应是口语词”肇(掰),但是由于和上一铡相同的原因,普通话的par不能对成都话的pie产生影响.由于这种”主观上的无对应词现象,成都话的p(不好)和Pie(分开)没有产生语音变化,在语音类型相同的产生了变读的”劈,僻,辟,敝’,弼等词中成为倒外,形成了剩采.类似的词还有下面这些(有些只用在固定词组中):h刀一解7J(螺丝刀)日o’烂一j旺拦luoi’卖一趸卖k’a’下一胯下睡k8u4一k叽’一睡觉觉(哄小艘语)tglau*面一酵面k且j.沿遗一盼沿遗ke’一7J一割一7Jmou’碓高一春碓高一o’莱一一棵莱。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研究回顾与展望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研究回顾与展望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学好汉语的基础,而声调教学又是语音教学的基础。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就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总结了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以及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预见在声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声调教学偏误类型偏误成因教学策略一、引言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元素。
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是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学好声母、韵母和声调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
汉语学习者大多存在或轻或重的“洋腔洋调”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能熟练地掌握汉语声调。
基于此,本文通过综述近二十年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偏误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总结了汉语学习者在声调学习方面的主要偏误类型、偏误成因以及教学策略,并针对这些教学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二、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类型(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描写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泰国和越南学习者。
李红印(1995)提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声调偏误类型是:第一声的调值不够高,第四声调太长。
蔡整莹、曹文(2002)则把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模式归为: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
任广玉(2015)发现,泰国学习者在发去声时总是将声音拉长,读成41。
杨娜(2004)提出了越南学生在学习静态声调和动态声调时的不同偏误。
在学习静态声调时的偏误是:读阴平时不够高,达不到55值(约为44值),如“开(约44)”;上声调读得较轻,曲折不够,约为213值,如“好(213)”;去声调起点较低,且较短,约31值。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20世纪,方言在汉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语言特征和方言规范的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为20世纪时期的汉语方言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活跃的,将方言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学科得到了发展,着重研究包括方言规范、音节数量、语调规律、口语特征和起源等方面。
20世纪以来,汉语方言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过近代以来的发展,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在方言学的研究范围上扩展了汉语的范围。
以前,汉语只能从宏观角度来看,繁体和简体字的文化差异就是其中的一个视角。
20世纪以后,汉语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从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了更多元的研究,如汉语语音等。
此外,随着汉语方言学研究的深入,汉语具有更大的地域和时空特征。
现在已经有大量专家研究方言起源、分布、演变,以及方言在某些地区、某些历史时期的变迁。
此外,20世纪的汉语方言学研究也趋向多元化和深度化,不但研究了汉语发展的总体规律,而且更关注汉语方言中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
总之,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汉语发展和学习,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可。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深入了解汉语音韵、历史演变和文化差异提供了参考,也为提高汉语学习水平,更有更多地掌握汉语的文化知识提供了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俐李摘要: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的研究集中于声调起源、声调的历时演变和共时演变三方面。
汉语声调的起源有韵尾说和声母说。
声调的历时演变集中于调类研究,中古后的演变开始着手调值研究。
声调共时演变研究还不多,研究的视点是演变类型和条件的探索。
汉语声调演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时不成线,共时不成片。
关键词:声调 演变 起源 历时 共时声调演变研究包含声调起源研究、历时演变研究和共时演变研究。
这三方面的研究各有不同。
就研究者而言,汉语声调起源研究以境外学者为多,而国内学者研究汉语声调起源的,又多是非汉语研究者。
国内研究汉语声调演变的多研究历时演变——这是承继传统,汉语声调的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追寻古代的踪迹,近年来,才开始关注共时演变。
就研究对象而言,声调历时演变研究以共同语为主,共时演变研究以方言为主。
研究对象的共时和历时、共同语和方言,研究成果的境外和国内,分别构成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的经纬。
就研究方法而言,境外的研究多推论,国内的研究多实证;古声调的研究多拟测,今声调的研究多实证。
以下分三部分阐述:一、声调起源研究;二、声调历时演变研究;三、声调共时演变研究。
一、汉语声调起源研究关于汉语声调的起源,境外学者研究较多。
主要观点是去声来自韵尾-s,上声来自喉塞音韵尾- 。
这一观点肇始于法国语言学家奥德里古尔(Haudricourt)1954年发表的《越南语声调的起源》。
后经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美籍华人语言学家梅祖麟等进一步用越汉、梵汉对音材料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同,成为汉语声调起源的一种流行理论。
与此说相随,出现一些相类假说,比如罗美珍的《对汉语和侗台语声调起源的一种设想》(中国语文,1988-3)提出:短元音后带喉塞尾的音节丢失喉塞尾产生短调上声,与长调平声对立,长调平声中的长元音带喉塞尾的音节丢失喉塞尾后分化出去声。
法国沙加尔认同去声来自韵尾-s说,但提出修正意见。
根据奥德里古尔的学说,-s是早期形式,由-s尾产生-h尾,由-h尾产生去声。
沙加尔说,历史材料和汉语方言都没有找到例证支持-h尾说,相反,倒有一些反证。
因此,他认为,在汉语去声的诞生过程中,早期的-s不是发展成-h尾,而是发展成一种紧喉音,由紧喉作用导致去声产生。
沙加尔用现代方言、越南的汉语借词、历史文献论证去声产生过程中的紧喉音说。
他主张用紧喉音代替奥德里古尔关于声调起源学说中的-h尾说,而“其他方面就不必改动了”。
一些认同奥德里古尔韵尾起源说的国内学者也认为奥德里古尔的假说有不完善处。
[1]1998年,徐通锵著文反对声调起源于韵尾说。
他认为该说的论据不足,所用的历史比较法不成立,因为“声调是单音节语的一种普遍类型特征,与发生学无关,难以用历史比较法研究声调起源问题”。
他认为,蒲立本等所用的越汉、梵汉对音不是“等值对译”,“如果没有音系内部的根据作基础”,难以成为可靠的证据。
同时,- 韵尾在汉语方言中普遍出现,包括非上声(非入声),“古上声来自喉塞音韵尾- ”之说如何解释?徐通锵的结论是:汉语上声、去声的形成与韵尾无关,而与声母相关,是音节首音的标记性语音特征的消失或变化使其发音音量转化为声调。
[2]徐通锵的立论遭到国内汉藏语研究者瞿蔼堂、江荻等的反对。
拙文“声调起源研究的启示”(待发表)有详细阐述,此处不赘。
二、声调历时演变研究声调的历时演变研究应有调类和调值两方面的研究,由于种种限制,实际以调类研究为主,调值研究偶有论述,多为拟测。
汉语有几千历史,所谓声调的历时演变研究,就是汉语各发展阶段的声调研究。
按照汉语史研究惯例,分作上古、中古、近代三段叙述。
2.1 上古声调研究上古声调的研究集中于有无声调和有几个声调的研究上。
明朝陈第首开我国音韵学研究上古声调先河。
他持“古无四声说”,他的“四声之辨,古人未有”(《毛诗古音考》)常为后人引用。
顾炎武主“四声一贯说”(《音学五书.音论》)。
清孔广森是“古无入声说”(《诗声类.序》)。
段玉裁则是“古无去声说”,江有诰、王念孙等提出“古有四声”,后经夏燮《述韵》的精当论述,为学术界广泛接纳。
今人龙异腾指出,顾炎武和江有诰都持四声说,但有区别。
顾炎武有三论:1.古有四声;2. 四声通转,可随意转,即声无定声;3.入声为闰声,与平上去不是同一个层次。
江有诰也有三论:1.古有四声;2.四声通押,指四声可相通押韵,但声调未变,即四声有定;3.入声与去声关系密切。
可见,在四声通转还是通押上二人根本不同,江明确批评顾的通转说。
[3] 由于追寻四声来源以及用四声解释《诗经》用韵遇到一些问题,20世纪的上古声调研究依然各说纷陈。
黄侃认为,古无上去,只有平入二声(《音略.略例》)。
王国维持五声说:阳类一声,阴类四声:平上去入四声(《观堂集林.五声说》)。
陆志伟也是五声说,但内容不同: 平、上、长去、短去、入(《古音说略》)。
王力主舒促二类,二类中再各有二,即:舒声有平、上,促声有长入、短入(《汉语语音史》)。
黄典诚的主张与与众不同:舒声有平、上、去三声,入声也有平、上、去三声,这样,声调就只是音高的不同,与韵尾无涉。
罗常培、周祖谟所持四声说为多数人所接受。
[4,34页]陈重瑜详尽统计了《广韵》声系里舒入字并列的谐声系统,比较其四声的分布,他的统计数字和一些实例都证明上古音到中古音之间入声与去声关系密切。
这一结论支持段玉裁和章太炎的“平上与去入二分说”和黄侃的“只有平入二声”说。
[5]20世纪90年代,仍有人认为上古没有四声,“周秦时代是古汉语从无声调向有声调发展的过渡时期”。
(周耀文,1992,转引自文献[2])2.2中古声调中古四声因《切韵》《广韵》等韵书的明确记载,无须多论。
但有学者从一些韵文中发现中古四声有分化印迹。
王士元以杜甫名篇《丽人行》为例,指这首诗头6行和后10行的韵脚的声母按清浊成交叉对应状。
头6行韵脚的声母是: 清浊 清浊 清浊最后10行韵脚的声母是:浊清 浊清 浊清 浊清 浊清这显然是有意为之。
只是无法证明杜甫是利用声母清浊的语音差异,还是利用了声母清浊特征对韵脚调型的影响而发生的差异,即声调的差异。
[6]周祖谟根据日本《悉昙藏》的关于“平声直低,有轻有重”“四声之中,各有轻重”的记载,认为公元9世纪前的中唐,平声已依照声母清浊分化为两类。
[7]2.3 近代声调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中原音韵》的声调与中古音比较,其不同或曰演变即:平分阴阳,阳上作去,入派三声。
此谓声调演变的铁律,广泛认同。
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于演变的时间。
关于平分阴阳的时间。
朱声琦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三个“华”字读音的考订认为汉代已经开始平分阴阳,[8]杨剑桥反对朱声琦之说,认为浊声母“华”分化出清声母“花”系古代的“破读”,即变读字音以表词义或词性的变化,不能作为平分阴阳的证据,他认为“平分阴阳”起始于公元8世纪左右的中唐时代。
[9]就今天各方言看,平分阴阳是调类中最稳定的,从南到北,各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大都有阴平、阳平。
只有一些单字调为三个调类的方言,平声不分阴阳,但在连读中能分出阴平阳平,如新疆焉耆,山西的平遥、介休、孝义、娄烦、清徐、文水、繁峙等。
也有单字调、连读调平声为一,都不分阴阳的,如山西的太原、榆次、太谷、交城、祁县、寿阳、榆社、山阴、高平等。
[10]关于浊上作去的演变时间。
元朝泰定年间,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首次将全浊上声归入去声,因此,学者大多认为浊上作去完成于元代。
语音变化是有过程的,元代的记录只表明此为事实,并不代表浊上变去发生于或完成于元代。
对此,学者各有看法。
李新魁认为浊上作去于汉唐时已开始(汉语等韵学,41页),又说全浊上“在唐时已变入去声”(古音概说,99页)。
史存直认为浊上变去“至迟在盛唐时”已发生(汉语语音史纲要,50页)。
罗常培说“自唐时既已发生”(汉语音韵学导论,82页)。
王力认为浊上变去在晚唐-五代之际。
刘纶鑫认为,以上各说的论证都不充分。
他仔细考订了南宋蜀人史炤所作的《通鉴释文》,发现了其中反映出的浊上变去的印记,提出“浊上变去见于南宋”。
他分析王力持论的材料,为已说做旁证:王力持论的证据是宋张麟之为《韵镜》序例的一段话,而“张麟之为之序例则肯定是南宋嘉泰三年(1203)的事……证明南宋时浊上已经变去。
” [11]中古浊上在今各汉语方言中最不稳定,除粤语区外,多数方言都不自成调类,而有7个调类的方言所缺的,一般都是阳上。
张双庆、万波研究了中古浊上在赣语中的演变,发现部分赣语方言的演变有两个不同的流向:1.浊上归去(阳去);2.浊上归平(阴平)。
他们研究的结论是,浊上归平(阴平)是赣语内部的历时演变,发生时期较早,而浊上归去是受官话影响的结果,发生时期较晚,而且这个过程现在还在继续。
这两种演变性质不同,前者是纵向的方言内部的历时演变,后者是横向的不同方言间的相互渗透。
[12]关于入派三声。
有三个问题:第一,中原音韵时代有无入声;第二,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第三,中古入声怎样派入三声,即分派三声的规律。
中原音韵时代有无入声的争论皆因周德清的两可描写而起:既说“‘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声”,又说“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正语作词起例》),后人为此争论不休。
有的认为《中原音韵》有入声,有的认为无入声。
主张无入声者如赵荫堂的《中原音韵研究》(1936),王力《汉语史稿》(1957),赵遐秋、曾庆瑞《<中原音韵>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1962),董同龢《汉语音韵学》(1968),忌浮《<中原音韵>无入声内证》(1980)等。
主张有入声者,如陆志韦《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1981),李新魁《关于<中原音韵>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1963)和《<中原音韵>的音系研究》(1983),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1996)等。
金有景是另一种看法。
他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是由促声向舒声的过渡状态:声调已由短促调变为舒声调,调值与阴平、阳平、上、去相同,而韵尾则都带- 尾,与舒声还有差异,所以,周德清那番看似矛盾的话实际并不矛盾,恰恰反映了入声的这种过渡状态。
[13]关于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何时完成。
张玉来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已失去塞音韵尾,但独成调类;元、明初北方官话口语中还有入声,但个别方言已经消失;而到明清时期,北方官话口语中入声已消失,分派至三声了。
[14]杨剑桥分析了罗常培、陆志伟等人的相关研究材料和结论提出,唐五代的入声虽仍有–p –t –k 韵尾,但已开始失落,到宋代–t –k 都变成了– ,剩下–p还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