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概况【全】
鄱阳湖
![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5ceb27b3b14e852458fb57a5.png)
完善负面清单管 理
加强科技支撑
保障措施
Safeguard measures
地
鄱阳湖流域地貌北部以平原(鄱阳湖平原 )为主,南部以山区(赣南山区)为主,
中部(赣中丘陵山区)为过渡区。
地
鄱阳湖流域南北三大地貌区、东西三大地 貌带、及南高北低的地势构成了流域的宏 观地貌格局。鄱阳湖流域地势周高中低, 三面环山,中部渐次由丘陵、盆地相间的 地形向北成为坦荡的平原,即长江流域五 大平原之一的鄱阳湖平原,主要河流发源 于东、南、西三面边缘山地,顺势流入鄱 阳湖。
本区的边缘山地分布着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荒山
灌木草丛群落,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面 积很小,除庐山外基本为次生林。森林面积27.6万平方公 里,占鄱阳湖流域森林面积的2.9%,活立木蓄积量1289 万立方米,占鄱阳湖流域活立木蓄积的4.4%,森林覆盖 率31.8%。
自然资源
鄱阳湖滨湖平原以冲积性土壤为主,湖洲地区主要是草甸 土和沼泽土。五河冲积平原和鄱阳湖沿岸旱地土壤主要有 潮土、马肝土和黄泥土,其中潮土是良好的旱地土壤。
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
,利用率均达到45%以上。
6
岸线综合整治方面。到2020年,全面完成沿赣江、信江 及鄱阳湖区域非法码头整治,全面规范采砂行为。各设区
市全部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制度。
7
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到2020年,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 52%,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复绿率达50%以上,
南昌鄱阳湖的导游词
![南昌鄱阳湖的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318d7f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3.png)
南昌鄱阳湖的导游词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区以北,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鄱阳湖风景如画,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水乡明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现在,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鄱阳湖导游词,请大家耐心阅读。
一、鄱阳湖的概况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鄱阳县和九江市之间,总面积达到3556多平方公里,湖区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
鄱阳湖是我国内流河网的三大湖泊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一座以渔业、水稻种植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的综合性湖泊。
二、自然景观1. 鄱阳湖的湖水:湖水碧绿,清澈透明,给人一种宽广深远之感。
湖水面积广阔,湖底平坦,湖湾曲折。
湖中有多个小岛,形成了美丽的湖光山色。
2. 天然湿地:鄱阳湖北岸有广阔的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每年春秋两季,这里聚集数百种候鸟,引来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和鸟类观察者。
3. 周边山峦:鄱阳湖的周边山峦环绕,如锦绣巡航,美不胜收。
湖水、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人文景观1. 鄱阳湖湖畔的小镇:湖畔的小镇风光旖旎,有着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远离喧嚣的尘世,给人一种宁静舒适之感。
2. 九江庐山:庐山为世界文化遗产,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庐山险峻壮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
3. 莲花山:莲花山是鄱阳湖两岸的一座小山,因山形像莲花而得名。
莲花山景区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登山、观光的好去处。
四、主要景点介绍1. 鄱阳湖大堤:鄱阳湖大堤是连接南昌市和鄱阳县的一条公路,全长32公里,沿途风景秀美,是欣赏鄱阳湖美景的最佳位置。
2. 鄱阳湖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湖岸边,面积宽广,是一处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有丰富的湿地生态和多样化的湖区植物。
3. 湖头古镇:湖头古镇位于南昌市鄱阳湖畔,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这里有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格建筑,保存完好的明清街巷,还有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美食。
鄱阳湖介绍(详)
![鄱阳湖介绍(详)](https://img.taocdn.com/s3/m/24c1c161f46527d3240ce047.png)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4125㎞²,库容量27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636mm。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
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
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1基本信息概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鄱阳湖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能达到30米。
由于各种原因,鄱阳湖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特别是2011年五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湖底干涸无水,揪动国人之心,严重影响鱼类之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大幅减少,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位,不仅仅是渔业的收益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鄱阳湖ppt
![鄱阳湖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8c5c4db307e87101f696b3.png)
鄱阳湖生态功能及作用方式
涵养水源、 截流降水、 增加土壤下渗、 抑制蒸发、 调蓄洪水功能 缓和地表径流和增加降水等 湖泊水平方向的热量和水分交换 ,使其周 调节气候功能 围地方的气候比其他干旱区略温和和湿 润。 降解污染 鄱阳湖对进入湖泊的物质具有促进沉积 沉降的自然特性。 固定 C和释放 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 ,植被茂密 ,这些植 O2 物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碳(大气中的 CO2) 转变为有机碳。 养分主要储存在土壤中,生态系统中的养分不 营养循环
美丽的湿地科学园
其他比较有名的还有老爷庙,落星墩,乌 金汊等等。 鄱阳湖有高贵的鸟,多姿的水,温柔的荻, 诗意的草,实乃休闲旅行踏春游玩的绝佳 去处。。。
三、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通过分析,总体来看,三峡工程 5月末到6月初下泄流量增加,对鄱阳湖湖口水位 造成顶托,导致鄱阳湖水位的抬高。而5到6月正 好是鄱阳湖流域的汛期,必然增长湖区防洪排涝 的压力。10月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下泄流量减少, 造成湖口水位降低,而此季节是鄱阳湖流域的枯 水季节,导致鄱阳湖水量减少、水质降低、生态 恶化、周边地区供水紧张等问题。 对防洪的影响。鄱阳湖湖区域具有明显的江、河、 湖关系特征,大致分为三类,五河洪水与鄱阳湖 区间洪水组成、长江洪水倒灌入湖,五河洪水与 长江洪水遭遇。长江干流主汛期为7到9月,五河 主汛期为4到6月。
鄱阳湖湿地的破坏
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湖区的生态环境 产生负面的影响。诸如,围垦使湖区湿地面积萎 缩,上游水土流失加剧,使湖泊泥沙淤积加剧, 水旱灾害频率加快,程度加重,水质污染呈升高 趋势,过度开发草洲导致珍稀鸟类、植物衰退, 酷渔滥捕导致水产资源退化等。 加强鄱阳湖管理措施,如:实行“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移民建镇”政策,建立各级湿地保护 管理机构,同时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的湿地 自然保护区等。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3f4a9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d.png)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介绍(详).
![鄱阳湖介绍(详).](https://img.taocdn.com/s3/m/dfc1e458a98271fe910ef9f9.png)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4125㎞²,库容量27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636mm。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
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
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1基本信息概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鄱阳湖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能达到30米。
由于各种原因,鄱阳湖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特别是2011年五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湖底干涸无水,揪动国人之心,严重影响鱼类之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大幅减少,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位,不仅仅是渔业的收益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https://img.taocdn.com/s3/m/58c715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4.png)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鄱阳县,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最大的湿地之一。
鄱阳湖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一、地理位置和特点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53'~29°53',东经115°55'~116°39'。
湖面面积约为405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1161千米。
鄱阳湖呈长方形,东西宽约60千米,南北长约90千米。
湖水主要来自于赣江和抚河的输入,湖中水量丰富而稳定。
二、自然生态环境鄱阳湖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水质清澈,湖区水草丰美,栖息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动物。
湖中有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为八公山。
湖区周边是延绵不断的湿地,为多种珍稀候鸟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地。
每年秋季,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北方飞抵鄱阳湖,形成了震撼人心的鸟类迁徙景观。
三、文化及人文景观鄱阳湖周边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其中最著名的是庐山,庐山因其秀丽的山水、奇特的云雾和众多的古迹而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庐山与鄱阳湖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此外,鄱阳湖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庙宇和民间艺术表演,如鄱阳雷舞等,这些都是江西文化的瑰宝。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沿湖地区设有多个旅游景点和度假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和设施,如游船观光、湖滨度假、渔家乐等。
同时,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在湖区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宣传和保护活动,确保了湖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改善。
综上所述,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旅游资源,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欣赏和保护这片美丽的湖泊,共同共享鄱阳湖的宝藏。
鄱阳湖概况
![鄱阳湖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3e41ba5284ac850ad024222.png)
鄱阳湖概况(资料来源:江西鄱阳湖网、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一、地理位置:鄱阳湖位于北纬28 ° 22 ′至29 ° 45 ′,东经115 ° 47 ′至116 ° 45 ′。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 40 公里,宽 3 至 5 公里,最窄处约 2.8 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 133 公里,最宽处达 74 公里。
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鄱阳湖南北长 173 公里,东西最宽处达 74 公里,平均宽 16.9 公里,湖岸线长 1200 公里,湖体面积 3283 平方公里(湖口水位 21.71 米),平均水深 8.4 米,最深处 25.1 米左右,容积约 276 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
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 -- 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 16.22 万 km2 ,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 97% ,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9% :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 1525 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 16.3% 。
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 12.86 米,最高水位为 1998 年 7 月 31 日的 22.59 米,最低水位为 1963 年 2 月 6 日的 5.90 米(湖口水文站,吴淞基面)。
年内水位变幅在 9.79 —15.36 米,绝对水位变幅达 16.69 米。
随水量变化,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蓄洪的功能。
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
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
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四、历史沿革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蠡泽、官亭湖等多种称谓,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波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
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https://img.taocdn.com/s3/m/d14564d7b52acfc788ebc95f.png)
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中国面积最大淡水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积达 300 亿立方米。
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 20 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水域中有鱼类 122种、浮游植物 50 种。
鄱阳湖还有 200 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3 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
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县吴城镇建立了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1988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 万只以上。
保护区栖息着 54 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3 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丰富珍贵的鸟类资源为我国赢得了声誉。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慕名前来游览,称这里是“珍禽王国”、“中国第二长城”。
鄱阳湖旅游景区,主要指湖区内的景点及自然保护区整体。
湖区有41个岛屿和七个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https://img.taocdn.com/s3/m/c1ceee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4.png)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下面将从鄱阳湖的地理位置、湖泊特点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30′至29°45′,东经115°50′至116°55′之间。
湖泊周围地势较为平坦,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面积约为378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1162千米。
湖区主要包括湖面、河网、沼泽以及小岛等组成。
鄱阳湖水域深度较浅,平均水深约为2.5米,最深处为8.2米。
二、湖泊特点1. 流域面积广阔:鄱阳湖的流域面积达到了16.7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江西、湖南、安徽以及湖北等四个省份。
流域内河流众多,湖泊水源充沛,充分保证了鄱阳湖的水量。
2. 水域丰富多样:鄱阳湖由于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成为丰富的水生生物栖息地。
湖泊中物种众多,包括鱼类、鸟类以及植物等。
其中,鄱阳湖以渔业资源最为著名,是中国四大淡水渔场之一。
3. 生态环境独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并为许多候鸟提供了迁徙和栖息的重要地点。
每年秋冬季节,大量候鸟会迁徙至鄱阳湖湿地,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如白鹤、白眉鹤等。
同时,鄱阳湖还有大量的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形成了优美迷人的湿地景观。
4. 丰富的人文历史:鄱阳湖周边地区有悠久的人文历史。
湖区以及湖岸线上分布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庐山和龙虎山。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周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故居,文化底蕴深厚。
龙虎山是道教胜地,自古以来就有众多信众前来朝拜。
三、保护与开发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是当前首要任务。
政府加大了对污染物的排放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行湖泊的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以保护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鄱阳湖还开展了一系列旅游开发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游玩。
总之,作为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以其广阔的水域、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鄱阳湖景区
![鄱阳湖景区](https://img.taocdn.com/s3/m/84431b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2.png)
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境内AAAA级 景区
01 历史沿革
03 相关典故
目录
02 地理环境 04 景区特色
05 景区简介
07 植被情况
目录
06 水生植物
鄱阳湖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境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包括大湖池、蚌湖、中湖池、大叉湖等9个 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每年秋去冬来,水落滩出,沼泽星罗棋布,水 草繁茂,鱼虾众多,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
降水全年都有,最大的降水量在4月,但降水分布每年区别很大,年总降水量约为1700毫米。相对湿度颇为 稳定,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鄱阳湖为多强风地区,特别是湖的北面,由长江经湖口狭窄通道进入鄱阳湖,对风有加速作用。永修县月平 均风速为2.4-2.8米/秒。尚缺乏风向方面的数据,一般来说,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下雪不多,雪量 仅3-7毫米。
保护区内植物分布受到全年水位大幅升降变动的重大影响,导致一些亲缘接近的植物群落环湖分布并随着高 度逐渐改变。1985年12月至1986年元月,吴英豪、戴惠平、黄祖友三人对鄱阳湖保护区的植被进行过简单的调查, 鉴定出保护区内16个群丛和区邻近地点另三个群丛(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把部分独立的群丛划归同类),简 述如下。
感谢观看
鄱阳湖景区鄱阳湖每年洪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很大,10月~翌年3月水落滩出,鱼、虾、螺、蚌及各种水 草丰富,是候鸟越冬栖息的乐园。“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 藏 ”。 每年约有鸟类148种,其中水禽69种,属国家保护的鸟类有20种来鄱阳湖越冬,主要有白鹤、白头鹤、 黑鹳、大鸨、鹈鹕、白琵鹭等濒危物种。建立保护区以来,开展鸟类环志,生态观察、饲养驯化等研究工作,保 护管理珍贵鸟类,各种候鸟的数量显著增加。每年冬春季,成群候鸟飞翔,壮丽奇观,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等国 际组织的重视。
了解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
![了解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caad2e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3.png)
了解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被誉为中国的“鱼米之乡”。
拥有广阔的湖面和丰富的水域资源,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角色。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全面介绍鄱阳湖。
一、地理位置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东临安徽省,西抵湖南省,南接江西省抚州市。
湖区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水域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
湖区内有众多的水道和水系,蜿蜒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水景风貌。
二、自然景观1. 湖泊壮丽鄱阳湖湖面广阔,湖水清澈碧蓝,湖区外围被群山环抱。
湖区内有许多大小岛屿,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
2. 湖光山色湖区的山峦起伏,山势雄奇,全年葱翠如锦,各种植物和野生动物在这片自然环境下繁衍生息。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宜人舒适的感觉。
3. 美丽海滩湖区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沙洲,沙滩细腻洁白,沙洲上有茂密的芦苇丛和花草树木,形成了湖泊独特的湿地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三、生态环境1. 多样的生物资源鄱阳湖水域丰富的水草资源为湖区的渔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湖中有各类淡水鱼类、江豚等水生动物,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
2. 湿地保护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示范区,鄱阳湖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加强湖泊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生态旅游鄱阳湖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如湖上游船观光、湖滩沙浴、湖泊采摘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
四、文化传承1. 湖区文化鄱阳湖是江西省重要的渔耕文化发源地,湖区内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渔民村落和古老的建筑,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2. 人文历史湖区周边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庐山、醉乡童话镇、丹阳湖等,这些景点与鄱阳湖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综上所述,鄱阳湖以其广阔的湖泊、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环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和醉心的旅游胜地。
鄱阳湖有关知识
![鄱阳湖有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417c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c.png)
鄱阳湖有关知识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下面将从鄱阳湖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特征鄱阳湖位于赣江下游,是赣江、抚河和信江的交汇处,湖面面积约为3,0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约为4,220多平方公里。
湖区东西长约约100多公里,南北宽约约45多公里。
湖区地势平坦,湖水平均深度约为2.5米,最深处达到8米。
湖区水质清澈,湖水富含丰富的鱼类资源。
二、生态环境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独特而丰富。
湖区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包括芦苇、香蒲、荷花等多种植物。
这些植物为湖区的鸟类、鱼类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每年冬春季节,鄱阳湖成为迁徙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吸引了大量候鸟前来繁殖和觅食。
其中,白头鹤、丹顶鹤等是鄱阳湖区的特有鸟类。
三、旅游资源鄱阳湖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湖区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景区,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其中,鄱阳湖大桥是中国最长的湖泊跨海大桥,游人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
此外,湖区还有著名的景点如龙虎山、湖口古镇等,这些地方都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
四、经济效益鄱阳湖是江西省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湖水中富含各种鱼类资源,捕鱼业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此外,湖区还发展了水产养殖业,养殖的鱼类、虾类等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鄱阳湖还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为周边地区的农田灌溉和供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鄱阳湖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丰富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湖区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鄱阳湖永远保持着它的魅力,为人们带来美好的体验和回忆。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655493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九江市之间。
湖泊面积达到3582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165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一、地理特点鄱阳湖地处江西省中部,地势平坦,是由赣江、修水江和庐山的众多支流汇聚而成。
由于受到雨水和河流的充沛补给,鄱阳湖水资源十分丰富,湖泊水深平均约为17米。
湖区由比较狭窄的西南部和较宽阔的东北部组成,而东北部是湖泊最为广阔的地区。
二、环境保护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湿地重要栖息地。
湖区生物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鱼类、鸟类等动物栖息繁衍。
湖区周围的湿地草地、沼泽地是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途经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限制了捕捞和污染排放等活动,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
这些努力有效保护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确保了湖泊的持续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价值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基地之一。
湖区周边的农田和湖泊本身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以鱼类资源为主。
当地居民依靠从鄱阳湖中捕捞鱼类为生,渔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湖区周边的农田也依靠鄱阳湖的灌溉,实现了丰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景点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湖区水草丰茂,湖水碧绿清澈,湖面上经常可见渔船漂泊。
湖区周围还分布着许多风景名胜,如庐山、龙虎山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
在湖区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鸟类,尤其是冬季候鸟迁徙时,鄱阳湖成为了观鸟的热门景点。
五、文化意义鄱阳湖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周围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湖泊周边,可以观赏到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庐山古建筑群、龙虎山古刹等。
这些古迹和遗址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六、结语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以其广阔的湖面、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鄱阳湖
![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5c95eb1b52ea551810a687a4.png)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
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
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东茹溪等。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
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
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
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总面积为753平方公里。
其源头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
鄱阳湖的介绍
![鄱阳湖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586ac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e.png)
鄱阳湖介绍
鄱阳湖(Poyang Lake)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以下是有关鄱阳湖的一些介绍:
1. **地理特征:**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横跨九江市、上饶市、新余市等多个地级市。
湖泊面积在不同季节和水位条件下会有较大变化,一般在中国内陆湖泊中保持着最大的面积。
湖泊主要由赣江、抚河、沪峡水系的支流组成。
2. **季节性变化:** 鄱阳湖因水域面积受季节性变化较大而独特,湖水在雨季和洪水时期扩大,而在旱季和枯水时期则缩小,形成了湖区独特的景观。
湖区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吸引了大量的水鸟。
3. **生态重要性:** 鄱阳湖是中国的重要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湖区湿地生态系统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湿地联盟认证的生态保护区。
4. **经济活动:** 鄱阳湖是江西省的水产养殖基地,渔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较大。
湖区周边的农业和旅游业也受益于湖泊的存在。
5. **旅游:** 鄱阳湖风光秀丽,湖区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和自然景观。
湖区的景点包括湖心岛、湖上山、赣江石林等。
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湖,欣赏湖光山色。
总体而言,鄱阳湖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季节性变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游客和生态学者。
湖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鄱阳湖介绍
![江西鄱阳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60b72d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0.png)
江西鄱阳湖介绍鄱阳湖介绍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九江与南昌之间。
北萦长江,西屏庐山,周围岗陵起伏。
它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是长江沿岸的重要调节湖泊。
湖呈葫芦状,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0公里,湖周约660公里,面积为3583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21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16米左右,蓄水量248.9亿立方米。
不过,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变化很大,年水位变幅平均达7余米,最大水位变幅达15.70米。
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水面辽阔,湖面陡增;枯期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不足1000平方公里,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特点。
鄱阳湖自然景色优美。
多水的季节,碧波千层,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
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入江口处山丘直逼湖岸,西有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东有滨湖临江的石钟山。
石钟山是两座短矮的小丘,但却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秀丽景色。
湖内著名的大孤山和蛤蟆石是山丘长期受湖水冲刷分割形成的,是鄱阳湖风景最集中的地方。
大孤山似浮在水面的一只巨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大姑的仙女坐在湖边洗脚,一只鞋顺水漂走,从而形成这座鞋山。
在孤山上,远看庐山云雾缥缈,近看湖中点点白帆,别有一番情趣。
蛤蟆石距大孤山不远,它是湖滨的一块巨石,半浸在水中,顶波逆浪,好似一只青蛙纵身欲跃,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鄱阳湖的自然风光秀美,颇具江南水乡之特色,又是各种候鸟越冬的栖息地。
每年到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各种候鸟从俄罗斯、蒙古及我国黑龙江等地,不远万里飞来鄱阳湖越冬。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冬天来这里越冬的候鸟多达150多种,10万余只。
其中世界珍禽就有10多种,达9千多只,如面临绝灭的白鹤,据悉伊朗只有10多只,印度有40多只,而在鄱阳湖却发现世界著名的白鹤群1400多只;还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鹤、黑鹤、白头鹤、丹顶鹤等,形成湖面满天候鸟,遮天蔽日穿梭般的壮观景象,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和科学考察者络绎不绝来此观光和考察。
鄱阳湖
![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4188460802020740be1e9bb6.png)
•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平均宽 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时湖 面面积32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位12.86米;最高水 位22.59米出现在1998年7月31日,面积达4070平方公 里,蓄水量300亿立方米;最低水位5.90米出现在1963 年2月6日,面积仅146平方公里,蓄水量4.5亿立方米 。
• 老爷庙 • 老爷庙位于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 王庙,建庙久远。是鄱阳湖中唯一的寺庙。由于寺庙在沙洲上, 在文革期间受到的破坏较少,加上改革开放后,人工进行修葺, 寺庙更加金碧辉煌,香火源源不断。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 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混合结构。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 为省级保护文物。朱元璋从小生长在县城,后因家境败落送入寺 院做沙弥,对菩萨相当信任,与寺庙结下不的因 缘。
• 鄱(pó)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介于 北纬28度22分~29度45分,东经115度47分~116度45 分。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中 国第一大河——长江。正常年份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 达146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入海量的 总量,是长江水流的调节器,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 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诗人王勃描绘的鄱阳湖美景让人记忆犹新。
由于时代的变迁、各种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秋冬季长江、鄱阳湖低枯水位呈常态化趋势,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难以长期保持昔日的风采,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考验。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江西,殷切嘱托要“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以及温总理的指示,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加快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规划的批准与实施,使江西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也将为鄱阳湖的治理保护探索新路子。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工程、核心工程。
江西省对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提出了以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即“一湖清水”、“江湖两利”、“调枯不控洪”的全新理念,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
【鄱阳湖概况】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清丰山溪、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的湖泊。
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2%。
1、区域概况⑴自然地理鄱阳湖南北长173km,东西最宽处约74km,入江水道最窄处的屏峰卡口宽度约2. 8km,湖岸线总长约1200km。
湖面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宽广,为主湖区,北部狭长,为入江水道区。
湖盆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倾斜,高程一般由12m(吴淞高程,下同)降至湖口约1m。
鄱阳湖湖底平坦,主湖区滩地高程多在12~17m之间,最深处高程约-10m。
鄱阳湖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内湖、汊港组成。
水道分为东水道、西水道和入江水道。
洲滩有沙滩、泥滩、草滩三种类型,面积约3130 km2,其中草滩多分布在14~17m高程。
全湖共有岛屿41个,面积约103 km2,岛屿率为3.5%;湖区主要汊港约有20处。
由赣江主支、修河尾闾河道与局部高地分隔形成的大湖池、大汊湖、沙湖、蚌湖等九个湖泊组成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个湖泊相邻相连,面积为224 km2。
洪水期间保护区河湖一体,湖天一色;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湿地草洲显露,形成多个小湖泊。
除大汊湖为开口湖外,其余8个湖泊均为可控湖,由小矮堤和水闸控制内湖水位,湖底高程一般在13.1~15.3m之间。
⑵气象鄱阳湖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多雨,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偶有台风侵袭。
鄱阳湖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632mm。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3~8月降水量约占年总量74.4%,其中4~6月份月均降水量达225 mm。
⑶径流鄱阳湖水系完整,流域水资源丰富,入湖多年平均流量为4700m3/s,径流量为1 483亿m3;入江水量占长江年径流量的15.5%。
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约占全年的75%,其中主汛期4~6月占50%以上。
⑷水位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高水位维持时间长,4~6月水位随鄱阳湖水系洪水入湖而上涨,7~9月因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而维持高水位,10月才稳定退水;鄱阳湖星子水文站多年平均水位13.30m,最高水位22.52m,最低水位7.11m;最高水位一般发生在7、8月份,最低水位一般发生在1月、2月。
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湖水漫滩,湖面宽阔,碧波荡漾,茫茫一片;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湖水落槽,湖滩显露,湖面变小,蜿蜒一线。
洪、枯水的湖体面积、湖体容积相差极大,湖口水文站历年最高水位22.59m(1998年)时,通江湖体面积约为3708km2,相应容积为304亿m3;湖口站历年最低水位5.90m(1963年)时,其通江湖体面积仅为28.7 km2,相应容积为0.63亿m3。
“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⑸江湖关系鄱阳湖湖区来水具有明显的江、河、湖关系特征,长江干流主汛期为7~9月,五河主汛期为4~6月,长江干流来水对鄱阳湖出流有很大的顶托作用。
江湖关系主要表现在①江湖洪水遭遇;②长江洪水倒灌入湖;③江湖洪水相互顶托等方面。
据长江汉口与江西“五河”历年最大洪峰出现时间和湖口水位超过20m的15年资料分析统计,江西“五河”历年最大洪峰出现时间与长江汉口最大60天、30天、15天洪量的遭遇机会分别为4次、7次、2次。
据1950~2007年共58年资料分析统计,共有47年发生倒灌,长江倒灌入湖总水量为1393亿m3,平均每年为20.0亿m3,最大倒灌流量为1991年的13600 m3 /s,年最大倒灌水量为1991年的113.9亿m3。
2、经济社会鄱阳湖的水域与湖洲滩涂地所在的行政区域称之为鄱阳湖区,按1954年鄱阳湖洪水影响范围,确定鄱阳湖区为沿湖的15个县(市)即: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丰城市、九江市、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乐平市。
湖区15县(市)国土面积24220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4.5%。
2006年末,湖区15县(市)人口1203万人,耕地59.1万公顷,人口、耕地分别占全省的27.7%、27.8%,年产粮食547.5万t,占全省的28.8%,渔业产量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1/3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813.9亿元,占全省的38.8%。
鄱阳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城镇、园区、工业走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湖区农业、渔业发展缓慢,三农问题突出。
余干、鄱阳、星子、都昌四县为国家级、省级贫困县。
2008年四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437元,仅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30%。
制约湖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鄱阳湖水位变幅较大,洪涝及旱灾发生频繁,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生态环境退化,优越的湖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
3、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鄱阳湖区地处长江干流与江西“五河”来水的汇合地带,受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湖区自然灾害频繁,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十分繁重。
鄱阳湖区洪枯水位变幅大,造成环湖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季节性困难、水资源利用程度低、枯水期航深不足,资源得不到整合利用。
特别是近年来受鄱阳湖水系入湖径流量减少以及长江水资源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出现了时间提前、低水位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
据统计,2003~2010年鄱阳湖连续出现低枯水位,湖区部分水文站甚至出现历史同期最枯水位。
星子站2004年、2007年水位低于7.5m的时间分别达到31d、21d。
2006年星子站10.0m以下水位出现时间较正常年提前75d,有65d实测水位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在2006年8月22日~2007年5月2日连续254d星子站水位低于12.0m。
即使是2010年这样的丰水年,进入10月份后星子站同样出现了165天低于10m的枯水位。
低枯水位的鄱阳湖,被人们称为“鄱阳河”、“鄱阳沟”,此时的湖泊水面水体缩小,湿地萎缩,生物量下降等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枯水期水质日渐恶化,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已成为制约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长江上游水库对江湖关系的影响日益突显结合兴利逐步兴建具有防洪能力的干支流水库工程,是长江总体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上游干支流库容大、有调节能力的控制性枢纽涉及金沙江、长江干流川江段和雅砻江、岷江(含大渡河)、嘉陵江(含白龙江)及乌江等河流上的梯级水库共27座,防洪总库容530亿m3。
长江流域上游水库群在产生巨大效益的同时,工程蓄水运行将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与水沙条件。
汛后(10月1日起)集中蓄水运行将改变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与水沙条件,改变天然的径流过程,从而带来鄱阳湖水位降低、水量减少、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重大变化,对鄱阳湖水资源的“拉空”作用十分明显。
据长江委设计院专题分析,今后鄱阳湖低枯水位将成为常态,并将导致鄱阳湖生态与经济两方面承载能力的大幅降低,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
有关研究成果显示:三峡水库单独运用条件下,蓄水期减小下泄流量对湖口水位的影响一般将持续到11月底、12月初,在此期间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为1.89m,降低平均值为0.87m,出湖水量平均增加约18.2亿m3,湖泊蓄水量减少。
若再考虑近期上游已运行或即将建成的溪洛渡、向家坝、瀑布沟等10座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蓄水影响,则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为2.95m,降低平均值为1.14m,出湖水量年均增加约21.5亿m3。
若进一步考虑水库运用后清水下泄引起河道冲刷对水位的影响,则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为3.93m,降低平均值为1.82m,出湖水量年均增加约24.6亿m3,枯水期鄱阳湖的蓄水量将进一步减少,江湖关系带来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大。
(2)湖区水生态系统质量呈下降趋势鄱阳湖区的湖洲草滩、水面、部分岗丘、沙山、森林以及农田,构成了湖区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鄱阳湖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提前及枯水时段延长,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十分显著。
干旱或干涸导致沉水植物现存量急剧减少,洲滩植被退化,使原有湿生植物群落向偏旱生的群落类型演替,进而影响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对越冬候鸟、鱼类草生食物及水体污染降解等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提供候鸟栖息地等生态服务功能正逐渐衰退;由于水位下降,湖水面积缩小,导致人为干扰活动增加,导致鸟类栖息、隐蔽条件降低,对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系统的质量受到威胁。
据资料分析统计,目前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过去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正在退化,面临消失的威胁;低栖动物数量、种类减少;虾、蟹类产量下降;草地动物河麂频临灭绝;珍稀水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鱼类资源量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剧减70%以上。
生态环境变化及酷渔滥捕导致湖区鱼汛的种类和规模显著减小,鄱阳湖年渔获量及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洄游性鱼类在锐减,鲥鱼等珍稀鱼类已难觅踪迹,濒临灭绝。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在2007年、2009年、2010年的冬季都收集到江豚死亡信息,大多与枯水位时间长以及定置网有关。
2010年12月,鄱阳湖松门山水域20多头江豚被困浅水湖滩,幸发现及时,得于人工救助。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座蝶形湖泊由于在枯水期可人工控制能保持一定的水位,成为了珍稀候鸟理想的栖息地,每年11月以后鄱阳湖的大多数冬候鸟都集中在此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