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PPT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megalopolis)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 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第二节 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大都市区的性质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中国颁布的五次城镇建制标准( ) 中国颁布的五次城镇建制标准(3)
1993年 1993年5月17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 17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 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 市标准的报告》 市标准的报告》。 为较均衡地布局城镇体系,采取了分类指导的 为较均衡地布局城镇体系, 原则和增加了考察的指标。 原则和增加了考察的指标。按人口密度确立了三 个市镇设置标准,对中西部地区适当降低了要求。 个市镇设置标准,对中西部地区适当降低了要求。 按行政建制进行的城市人口统计也采取两个统计 范围的双轨制, 范围的双轨制,一个是反应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 市区人口, 市区人口,另一个是反应整个行政区域内的地区 人口。 人口。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城市概念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 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 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 的一种特殊形态。 的一种特殊形态。 关于市与镇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1)相对于乡村而言 (2)国家批准的建制的城镇才称城市 (3)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镇 (4)市+镇=城镇 / 市镇 广义的城市= (5)广义的城市=城镇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定义城镇的标准
居民点系列:小村-村庄- 居民点系列: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 城市- 农业活动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形成,各国传统 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受 世界体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将中国的城市地 理研究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
29
三、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 3. 可持续发展思潮下的城市地理学
– 由于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数量的激增等因 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 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出现;
由此可见,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是一 个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10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2、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 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 重要组成部分。
23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主要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 问题、城市安全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 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可持 续发展的对策。
24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 新的研究领域: 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
(1)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 理论建设;
(2) 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绝不能 不顾国情,生搬硬套;
(3)要有发展的观点,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发展之中;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 主要是西方城市,特别是欧美的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 各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的检验;
29
三、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 3. 可持续发展思潮下的城市地理学
– 由于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数量的激增等因 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 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出现;
由此可见,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是一 个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10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2、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 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 重要组成部分。
23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主要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 问题、城市安全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 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可持 续发展的对策。
24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 新的研究领域: 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
(1)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 理论建设;
(2) 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绝不能 不顾国情,生搬硬套;
(3)要有发展的观点,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发展之中;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 主要是西方城市,特别是欧美的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 各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的检验;
城市地理学 PPT课件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二、地理区位
城市地理区位类型
大位置、中位置、小位置 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和邻接位置、门户位置 水运端点、 梯级中转点 、河流交汇点、铁பைடு நூலகம் 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三、自然资源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
安徽淮北:淮南淮北都是中国12大煤矿基地之一 安徽铜陵:当然是铜矿。号称“铜都” 甘肃玉门:玉门油田 甘肃白银:白银铜矿 广西合山:“广西煤都”,中国三大钒矿之一 贵州铜仁万山: 汞矿全国第一,还有磷矿 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又是煤 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煤啊煤 河南焦作:焦作煤矿,曾经的优质无烟煤基地 河南灵宝:“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区:不用说,1987年那场大火+多年的木材输出 黑龙江七台河:据说是中国三大稀有煤田之一。那里的焦煤、无烟煤很有名。 黑龙江五大连池:天然林开采全面禁止,森林资源 黑龙江伊春: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 湖北大冶:大冶铁矿,那可是教科书津津乐道的中国n大铁矿之一;还有钨矿 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黄石。 湖北潜江:岩盐,还有石油 湖北钟祥:“中原磷都” 湖南耒阳:又是煤矿 湖南冷水江:“世界锑都”、“江南煤海” 湖南资兴:煤;2007年煤矿实现税收3.5亿元,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4% 吉林白山:曾经的“长白林海” 吉林敦化:森林 吉林九台:煤、非金属矿 吉林辽源:曾经的“煤城”,吉林煤都
城市起源的其他解释
• 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即各方人口朝 觐的目标,就是城市发展的胚胎。 • 城市从其起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 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最初 它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宇宙,是实 现人类天堂的一种途径。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经济地租变化
由于不同的功能所要求的交通条件不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每一功能即每一土地利用区所产生的经济地租递减曲线 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零售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最大,其在市中心所 能产生的经济地租却为各功能之冠。
服务业、轻工业和批发业的经济地租曲线的梯度较零售业为 小。在住宅用地方面,多层楼房用地利用率高,每单位面积 所能产生的价值较低密度的平房为高,所以其经济地租曲线 的斜度也较平房大,农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是各类经济活 动中最小的一种,因其在市中心和较偏远的市郊所产生的价 值的差别极为有限。
部分混合土地利用地区由于商业中心扩展 而改为商业用途。
再后为新发展的高级市郊住宅区和十分贫 穷的木屋居民区。
两者可能距离颇远,但亦可能近在咫尺, 而生活水平悬殊。
再后为城郊农业带。
新建的工业村则多位于旧城以外的空间。
城市的垂直差异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有上述模式都是平面的, 忽视了城市的垂直差异。
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文教区, 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
均质地域以某项特定城市职能为衡量中心,讨论地 域表现出来的相对同一性。
换句话说,均质地域是由以某项职能为主构成的地 域(其他职能或为这一主要职能服务,或被这一主 要职能排斥),研究各类职能地域的共性——职能 均衡现象的生成和布局。
⑤根据单项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 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然后结合市区地形 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 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
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分析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及其均质度和紧凑度, 可以了解该项职能地域的分布状况、面积大小、 紧凑程度高低、质地纯净的程度;对比分析各 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可以了解不同职能布局 的合理性。因此,划分均质地域对城市合理布 局和旧城区改造都具有指导意义。
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路径思考)ppt课件
5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2)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山区城市基础薄弱,区域内农业落后,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内部和外 部条件都不景气。此阶段,湖北山区城市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这段时期,国防安全和建设的 需要,湖北省许多工业和基础设施被迁进了山区。1952年底就有了建设二汽的构想,但正 式开始建设在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十堰市,让十堰城市发展迅速崛起。这为十堰 山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城市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由初级 阶段向加速阶段过渡。
16
11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城市病出现: 城市病的治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表现与城市功能的体现。十堰山区处于城市化初
级阶段转向加速阶段,城市病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依旧有许多问题。十堰山区区域生态环 境脆弱,最近几年基础设施和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开山建成造成的 城市灰尘增多,工业区落成对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间小,城市人口集中造城市生活垃圾 增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十堰城市为例
1
目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理论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从最初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始,到目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一直是研究者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地理学所吸纳,并 与地理学结合,尤其是城市地理学。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的研究区域城市的城市化进 程、城市功能、体系等方面。希望弥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可持续指标而忽视城市本身研究的
3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2)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山区城市基础薄弱,区域内农业落后,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内部和外 部条件都不景气。此阶段,湖北山区城市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这段时期,国防安全和建设的 需要,湖北省许多工业和基础设施被迁进了山区。1952年底就有了建设二汽的构想,但正 式开始建设在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十堰市,让十堰城市发展迅速崛起。这为十堰 山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城市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由初级 阶段向加速阶段过渡。
16
11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城市病出现: 城市病的治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表现与城市功能的体现。十堰山区处于城市化初
级阶段转向加速阶段,城市病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依旧有许多问题。十堰山区区域生态环 境脆弱,最近几年基础设施和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开山建成造成的 城市灰尘增多,工业区落成对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间小,城市人口集中造城市生活垃圾 增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十堰城市为例
1
目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理论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从最初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始,到目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一直是研究者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地理学所吸纳,并 与地理学结合,尤其是城市地理学。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的研究区域城市的城市化进 程、城市功能、体系等方面。希望弥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可持续指标而忽视城市本身研究的
3
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课件
ppt精选版
31
(二)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ppt精选版
17
20世纪70年代,普雷斯顿(R.E.Preston)提出了城 市中心度(中心性)的计算公式:
C=R+S-αMF
其中:C:城市的中心度 R:城市零售总额 S: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 α: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 M:该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 F:该城市的家庭总数
空间交互作用
距离
ppt精选版
9
货物的可运输性是由单位重量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价值高的商品运距长;可运输性也是时间的函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运输工具革新、运输网络完善,会导 致运费下降,使可运度大。
可运输性也显著影响着人的购物出行行为(人们愿 走较少的路程去购买低价值的商品,愿走较远的路程 去购买价值高的商品)。
ppt精选版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理论的方法
用理论模式来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就是将城 市与外界的空间交互作用抽象化,用简单的数学模 式来进行模拟,这些模式几乎都来源于牛顿的万有 引力定律:
其中:F:物体间的相互引力
G:地心常数
Mi,Mj:物体质量
dij:物体间的距离
ppt精选版
20
⑴零售引力规律
1931年,赖利(W.J.Reilly)将牛顿定律引进到零售商业区的研 究,认为A、B两城市间任何一地C,到两城市的零售额的相对份 额(Ta/Tb)与两城市的规模大小和到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并提 出了“零售引力规律”,其公式为:
ppt精选版
16
一般来说,城市单指标的吸引范围和两个城市之间的多指标 吸引范围比较容易确定,但要寻找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同级城 市之间的综合性的吸引范围就比较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
城市地理学第10章ppt课件
(2)垄断地租是指土地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 转化成的地租。
3、地租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 (1)城市一般商业中心的地租最高,越是靠近中心商
业区,土地租金越高。
(2)企业希望接近中心商业区,不仅是考虑到运输成 本,还考虑到聚集利益。
(3)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是围绕中心商业区的同心环 形地带。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5)萨缪尔森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所付出的代价。 (6)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他所著《土地资 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地租是一种经 济剩余。
季节性冻土
在冻土状态,地基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或不具有压缩性;融 化后承载力大大下降,压缩性集聚增加,使地基溶沉。
膨胀土
受水浸湿,体积膨胀;干燥失水,体积收缩。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一节 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
一、城市土地的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它 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根据开发程度的不同,城市土地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
3、地租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 (1)城市一般商业中心的地租最高,越是靠近中心商
业区,土地租金越高。
(2)企业希望接近中心商业区,不仅是考虑到运输成 本,还考虑到聚集利益。
(3)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是围绕中心商业区的同心环 形地带。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5)萨缪尔森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所付出的代价。 (6)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他所著《土地资 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地租是一种经 济剩余。
季节性冻土
在冻土状态,地基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或不具有压缩性;融 化后承载力大大下降,压缩性集聚增加,使地基溶沉。
膨胀土
受水浸湿,体积膨胀;干燥失水,体积收缩。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一节 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
一、城市土地的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它 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根据开发程度的不同,城市土地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概述PPT课件
❖ 4、城市地理学正朝 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 学的目标发展。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除了城市地理学,比较成 熟的学科还有城市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 学、城市政治学、城市建 筑工程学等等。
❖ 一系列以城市为研究对象 的学科的组合即城市科学 。它们各从一个侧面研究 城市的某种矛盾和运动过 程。
▪ 新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 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 ,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
▪ 新方法: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 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 新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 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 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各城 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大都市带 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3)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 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形成发展条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 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 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 利用、社会空间、行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处理城市 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管治、体制及政策
城市政策研究
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
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 一个“点”; 另外,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 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除了城市地理学,比较成 熟的学科还有城市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 学、城市政治学、城市建 筑工程学等等。
❖ 一系列以城市为研究对象 的学科的组合即城市科学 。它们各从一个侧面研究 城市的某种矛盾和运动过 程。
▪ 新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 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 ,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
▪ 新方法: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 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 新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 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 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各城 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大都市带 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3)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 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形成发展条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 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 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 利用、社会空间、行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处理城市 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管治、体制及政策
城市政策研究
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
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 一个“点”; 另外,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 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发展脉络
详细描述: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城市 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系统性分析,再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总结词
研究范畴与手段
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 和郊区化等模式,这些模式受到经济 、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通过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 集中,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
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变迁
城市化带来人口迁移和社会结构的 变迁,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和包容性。
06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 规模和地域范围的扩大。
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发展阶段
城市化通常经历起步、加速、稳定和 逆城市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 同的特征和发展动力。
生态环境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以 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07
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膨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 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交通 、住房等带来巨大压力。
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造 成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 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市地理PPT课件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城市地理学
袁家冬
主要参考书目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3.12.
崔功豪,王本炎等.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92.5.
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7.
49.83
1920
66.00
34.00
1970
45.8154.19Βιβλιοθήκη 193064.46
35.54
1980
40.69
59.31
1940
62.61
37.39
1990
38.67
61.23
引自: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p.101.
大城市区(metropolis)与大城市带(megalopolis)
>25 亿元 >80%
>25 亿元 >35%
> 2 亿元
图 2-2 中国城市地域构成示意图
思考题:
1、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 乡关系? 3、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 4、我国城市地域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 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章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绝对集中 相对集中
++ ++
-
+
+
+++
郊区化
相对分散 绝对分散
+ -
++ ++
+++ +
逆城市化
绝对分散 相对分散
―― ――
+
-
-
―――
再城市化
相对集中 绝对集中
- +
―― ――
――― -
引自:Berg,l.v.d., et al., Urban Europe :A Study of Growth and Decline ,Oxford,
城市地理学
袁家冬
主要参考书目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3.12.
崔功豪,王本炎等.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92.5.
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7.
49.83
1920
66.00
34.00
1970
45.8154.19Βιβλιοθήκη 193064.46
35.54
1980
40.69
59.31
1940
62.61
37.39
1990
38.67
61.23
引自: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p.101.
大城市区(metropolis)与大城市带(megalopolis)
>25 亿元 >80%
>25 亿元 >35%
> 2 亿元
图 2-2 中国城市地域构成示意图
思考题:
1、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 乡关系? 3、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 4、我国城市地域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 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章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绝对集中 相对集中
++ ++
-
+
+
+++
郊区化
相对分散 绝对分散
+ -
++ ++
+++ +
逆城市化
绝对分散 相对分散
―― ――
+
-
-
―――
再城市化
相对集中 绝对集中
- +
―― ――
――― -
引自:Berg,l.v.d., et al., Urban Europe :A Study of Growth and Decline ,Oxford,
某城市地理环境ppt课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智能城市规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GIS等,实现城市规划的智能化和 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等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未来城市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未来城市地理环境将更加注重 绿色发展,如建设更多的绿地、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导 致土壤破坏。
污染土壤修复
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降低污 染物含量。
05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与规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 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布局。
功能分区与用地布局
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合理安 排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有 序发展。
能源、通信设施
城市防灾设施
建设稳定的能源供应系统和通信网络,满 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
建设消防、防洪、抗震等城市防灾设施, 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城市绿化建设
公园与绿地建设
建设各类公园和公共绿地,增加城市绿化覆 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庭院绿化
鼓励居民进行庭院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提 高居民生活品质。
行政区域位置
总结词
了解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层级和归属地
详细描述
行政区域位置表明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层级和归属地。通过行政区域位置 ,我们可以了解城市所处的一级、二级、三级等行政区划,以及它与其他城市或 地区的行政关系。
交通位置
总结词
评估城市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和可达性
详细描述
交通位置主要关注城市在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可达性,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可 达性和便利性。此外,交通位置还涉及到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的连通性和交通枢纽的地位。
智能城市规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GIS等,实现城市规划的智能化和 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等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未来城市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未来城市地理环境将更加注重 绿色发展,如建设更多的绿地、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导 致土壤破坏。
污染土壤修复
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降低污 染物含量。
05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与规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 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布局。
功能分区与用地布局
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合理安 排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有 序发展。
能源、通信设施
城市防灾设施
建设稳定的能源供应系统和通信网络,满 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
建设消防、防洪、抗震等城市防灾设施, 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城市绿化建设
公园与绿地建设
建设各类公园和公共绿地,增加城市绿化覆 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庭院绿化
鼓励居民进行庭院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提 高居民生活品质。
行政区域位置
总结词
了解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层级和归属地
详细描述
行政区域位置表明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层级和归属地。通过行政区域位置 ,我们可以了解城市所处的一级、二级、三级等行政区划,以及它与其他城市或 地区的行政关系。
交通位置
总结词
评估城市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和可达性
详细描述
交通位置主要关注城市在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可达性,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可 达性和便利性。此外,交通位置还涉及到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的连通性和交通枢纽的地位。
城市地理学 第七章 城市地域结构PPT课件
13.11.2020
3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第 七 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 章 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具有动态性
和相对性的特点。
城
市
地
域 结
均质度的计算:
(详见课本273页)
D 1
Wi
n
lg
Wi
Wi
n
Wi
构
i 1
i 1
13.11.2020
4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第 七 章
结 • 仅凭单一的房租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分异,
构
影响了模式的典型性
13.11.2020
22
三、多核心模式
第 七 章
➢在奎因(Quinn)观点的基础上,哈里斯 和厄尔曼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地域分 异由四个过程交互作用形成:
城 • 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
市 地
• 产生集聚利益的过程
域 • 相互间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
城
如下三点优越性使财富在城市体系中向特大城市集中:
市
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首府
地 域
以工商服务业作为兴盛的因素
结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往往将特大城市放在 快捷交通系统的交汇点上
构
13.11.2020
35
一、特大城市的形成
第 七
➢特大城市形成的原因
章 • 特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对青年人和各方面的专业
城 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上 海
地外 域滩
结
构
13.11.2020
二、城市中心区
西单
王府井
42
二、城市中心区
第 七 • 关于中心区的形成
城市地理PPT课件
到近现代, “市”引 申为一级 城镇聚落 性质的行 政建制单 元。
4
镇(Town)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到宋代,镇 才摆脱军事 色彩,以贸 易镇市出现 于经济领域
近现代, 引申谓一 级政区单 元
5
(一)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
《现代汉语词典》:"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 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21
表 部分国家设市人口标准最低限额比较 人
设市人口 最低限 200 500
1000
2000 2500 3500
国家
丹麦、瑞典、冰岛 南非、巴布亚新几内
亚 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 法国、肯尼亚 美国、墨西哥 英国
设市人口 最低限 3000 5000
10000
20000 30000 500;
设 镇
常住人口 〉2000、非农业人口 〉50%; 城镇型居民区:常住人口1000—2000,非农业人口
〉75%
标 的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
准 科研机关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
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
《辞源》:"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辞海》:"市是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
化交易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
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6
上海
7
上海
8
9
10
11
12
(二)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1
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的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
城镇体系、城市化和城市职能的研究兴趣下降,城市产业的 研究领域在拓展 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22
微观方面的研究:城市土 地利用…
完整版课件ppt
12
4、1970年以来 社会问题的增加
社会学
城市地理学
技术因素
制度因素 社区与人 内城更新
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
完整版课件ppt
13
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1、发展简评
研究成果的应用 学科的交融
研究队伍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1
第一章 绪论
完整版课件ppt
2
1984年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学概论》 1990年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 1997年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1999年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 城市规划 城市统计 城市化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关系?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7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完整版课件ppt
8
完整版课件ppt
9
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
技术科学,偏重 空间组织和设计, 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经济学
城市财政、城市 管理、城市建设 投资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PPT课件
PTP课件
20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1、单一指标法
人口指标(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 D=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一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工厂区 绿带 福利区
PTP课件
28
三、郊区城市化
1、土地集约化 农产品商品化:大田作业向城郊农业转变 劳动力商品化:农业人口转变为兼业人口 土地商品化: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 2、产业结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
PTP课件
29
第一阶段
经济类型 一般农业
人口
农业人口
用地
农村用地
迁移成本 低
13
交通运输革命:运输动力和运输工具 的变革,强化了空间通达度,缩短了空 间经济距离,克服空间磨擦的能力提高 。
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PTP课件
14
农业革命: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农业投入(农药、化肥、播 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溉技术、加工技术等)的增加。
单位土地产出和收益增加;而单位土地面积上所需求的劳 动力减少。
趋向:停顿。原因是资金短缺、大城市人口下降
特点概括: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规模小、绿化面积大、 环境卫生居住条件好、交通方便、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
PTP课件
34
二、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世界
发达国家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 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地位并列;内容 部分交叉。
-
7
实证方法——规范方法
•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 究城市地理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城市发展趋势。
• 规范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处理城市地理学的问题标准, 并以些为依据评价或规范城市发展中某 种行为或趋势。
• 美国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区”的人口 和其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的全部人口组 成。
-
22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 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是城市研究 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
23
使用频率高的相关概念
• P23-28 • 都市区 • 大都市带 • 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 • 城镇密集区
规定。
-
20
混乱的表现
• 市长介绍城市时,喜欢用包括辖 县的市域总人口,因为比较大;
• 在计算人均GDP时喜欢用户籍的 非农业人口,因为分母比较小;
• 讲人气如何高时,喜欢用包括外 来人口的实际居住人口。
-
21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 美国国情普查局为了划分城乡界线和统计城 乡人口,从1950年国情普查开始使用概念。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
-
27
• 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 这一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作为县以下 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规定20 000人以 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 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 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 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 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 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 必要,也可设镇。
-
7
实证方法——规范方法
•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 究城市地理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城市发展趋势。
• 规范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处理城市地理学的问题标准, 并以些为依据评价或规范城市发展中某 种行为或趋势。
• 美国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区”的人口 和其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的全部人口组 成。
-
22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 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是城市研究 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
23
使用频率高的相关概念
• P23-28 • 都市区 • 大都市带 • 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 • 城镇密集区
规定。
-
20
混乱的表现
• 市长介绍城市时,喜欢用包括辖 县的市域总人口,因为比较大;
• 在计算人均GDP时喜欢用户籍的 非农业人口,因为分母比较小;
• 讲人气如何高时,喜欢用包括外 来人口的实际居住人口。
-
21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 美国国情普查局为了划分城乡界线和统计城 乡人口,从1950年国情普查开始使用概念。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
-
27
• 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 这一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作为县以下 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规定20 000人以 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 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 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 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 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 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 必要,也可设镇。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 第7章 城市规模分布
二、城市金字塔
城市的数量随着规模等级必发生变动。 城市等级规模越高,城市的数量越少 ,而城 市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 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 出来,就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 一个(常常就是首位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 市。
结论: (2)高位次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最大 城市在前20 年中年均人口的增长绝对量在上升, 但因增长速度在下降,所以增长的绝对量在 1975年以后估计呈下降趋势。 (3)回归线的斜率q 不断增加,人口分布日益 集中将是总的趋势。转折点在4~5 万人规模的 城市,比这还小的城市人口有下降现象。前20 年斜率变陡的速度在加快,后20 年变陡的速度 在放慢,而且斜率越来越接近于1,说明集中的 力量虽然一直在起主要作用,但力度在趋于削 弱,逐步达到集中与分散的力量趋于平衡的状 态。
教材P168页的图7-3
第二个案例是日本高阪宏行对新泻县的
城市体系做的位序-规模分析。 他用实际资料得出1955年、1965 年和 1975 年的回归方程。然后用马尔柯夫链 模型对各城市作人口预测,对预测得到 的城市人口又作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结论: (1)各年回归的相关指数都很高,回归 高度显著、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分布 类型。
虽然捷夫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但 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 这也就是前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 指数以1 作为理想标准的依据。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实际上是1925年罗 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P q 1 Pi q 或Pi P 1 Ri Ri
捷夫摸式就是 q=1 时的特例。
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则有:
戴维斯认为2n 规律在城市数量足够大的时候, 也可用于测算单个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本课程教学与相关课程教学相联系。注意处理好 与《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处理好内容的 衔接与分工。
-
4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规定。
-
20
混乱的表现
• 市长介绍城市时,喜欢用包括辖 县的市域总人口,因为比较大;
• 在计算人均GDP时喜欢用户籍的 非农业人口,因为分母比较小;
• 讲人气如何高时,喜欢用包括外 来人口的实际居住人口。 Nhomakorabea-
21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 美国国情普查局为了划分城乡界线和统计城 乡人口,从1950年国情普查开始使用概念。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
-
13
• ◎ 城市 chéngshì
• [city]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 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14
• 释义: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 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出处】:《韩非子· 爱臣》:“是故大 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
-
24
• 【示例】: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
15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 世界各国确定城镇的标准差异非常悬殊。 • P20-21
-
16
城镇 chénɡ zhèn
• 英文:city • ①城市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
的过渡型居民点。 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 的居民点。
-
10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 一、城市和城镇 •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
11
一、城市和城镇
• P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 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 种特殊形态。
• “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 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 7820.htm
• 美国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区”的人口 和其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的全部人口组 成。
-
22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 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是城市研究 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
23
使用频率高的相关概念
• P23-28 • 都市区 • 大都市带 • 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 • 城镇密集区
城市地理学
-
1
教学大纲
A目的与任务 B教学要求
-
2
A目的与任务
• 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因素,了 解城乡地域划分的现状,了解中外城市 化的发展历史。掌握城市化、城镇体系 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 知识,掌握城市化、城镇体系与城市内 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具备 参与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能力。
• 规范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处理城市地理学的问题标准, 并以些为依据评价或规范城市发展中某 种行为或趋势。
-
8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 城市概念及标准 • 城市地域 •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
9
本章教学目的
•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是城市地理研究的 必要准备和重要基础。
•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世界各国城镇建制 的标准与指标,理解城市化地区、大都 市区和大都市带的定义和特征,熟悉中 国市、镇建制标准、城乡划分和统计口 径。
-
3
B教学要求
•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课程,教学中必须与我国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发展现状紧 密结合,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落实到具体实例之中。
• (2)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促进。我国城市地理学理 论与城镇化实践均处于大发展时期,新的理论与方法、 新的实践内容不断涌现,只有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才能把 握城市地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因此,要求学生要大量 阅读《经济地理》、《城市问题》、《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刊物的文章,以扩大知识面。
•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 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 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 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 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 区域。其中有楼房、街道、医院、学校、商 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 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 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
非农业人口占50%;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 《周书· 晋荡公护传》:“ 护 率轻骑为先
锋,昼夜兼行,乃遣裨将攻 梁 临边城镇。”
-
17
第二节城市地域
•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5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和内容
• 城市地理学主要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 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 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 织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可持 续发展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 的研究。
-
6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
-
18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 镇和乡、村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 界。
• 中外情况不一。 • 中国大多数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实体地域。 • 国外大多数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实体地域。
-
19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 目的:区分城乡或城市实体同行政边界不相 符合。
• 原因:城市的实体范围和行政辖区不一致。 • 结果:统计口径不一致,混乱 • 解决途径: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
• 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 性质属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范畴的地理学 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 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地位并列;内容 部分交叉。
-
7
实证方法——规范方法
•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 究城市地理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城市发展趋势。
-
4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规定。
-
20
混乱的表现
• 市长介绍城市时,喜欢用包括辖 县的市域总人口,因为比较大;
• 在计算人均GDP时喜欢用户籍的 非农业人口,因为分母比较小;
• 讲人气如何高时,喜欢用包括外 来人口的实际居住人口。 Nhomakorabea-
21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 美国国情普查局为了划分城乡界线和统计城 乡人口,从1950年国情普查开始使用概念。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
-
13
• ◎ 城市 chéngshì
• [city]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 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14
• 释义: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 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出处】:《韩非子· 爱臣》:“是故大 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
-
24
• 【示例】: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
15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 世界各国确定城镇的标准差异非常悬殊。 • P20-21
-
16
城镇 chénɡ zhèn
• 英文:city • ①城市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
的过渡型居民点。 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 的居民点。
-
10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 一、城市和城镇 •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
11
一、城市和城镇
• P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 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 种特殊形态。
• “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 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 7820.htm
• 美国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区”的人口 和其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的全部人口组 成。
-
22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 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是城市研究 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
23
使用频率高的相关概念
• P23-28 • 都市区 • 大都市带 • 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 • 城镇密集区
城市地理学
-
1
教学大纲
A目的与任务 B教学要求
-
2
A目的与任务
• 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因素,了 解城乡地域划分的现状,了解中外城市 化的发展历史。掌握城市化、城镇体系 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 知识,掌握城市化、城镇体系与城市内 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具备 参与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能力。
• 规范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处理城市地理学的问题标准, 并以些为依据评价或规范城市发展中某 种行为或趋势。
-
8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 城市概念及标准 • 城市地域 •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
9
本章教学目的
•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是城市地理研究的 必要准备和重要基础。
•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世界各国城镇建制 的标准与指标,理解城市化地区、大都 市区和大都市带的定义和特征,熟悉中 国市、镇建制标准、城乡划分和统计口 径。
-
3
B教学要求
•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课程,教学中必须与我国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发展现状紧 密结合,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落实到具体实例之中。
• (2)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促进。我国城市地理学理 论与城镇化实践均处于大发展时期,新的理论与方法、 新的实践内容不断涌现,只有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才能把 握城市地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因此,要求学生要大量 阅读《经济地理》、《城市问题》、《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刊物的文章,以扩大知识面。
•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 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 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 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 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 区域。其中有楼房、街道、医院、学校、商 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 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 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
非农业人口占50%;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 《周书· 晋荡公护传》:“ 护 率轻骑为先
锋,昼夜兼行,乃遣裨将攻 梁 临边城镇。”
-
17
第二节城市地域
•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5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和内容
• 城市地理学主要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 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 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 织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可持 续发展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 的研究。
-
6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
-
18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 镇和乡、村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 界。
• 中外情况不一。 • 中国大多数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实体地域。 • 国外大多数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实体地域。
-
19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 目的:区分城乡或城市实体同行政边界不相 符合。
• 原因:城市的实体范围和行政辖区不一致。 • 结果:统计口径不一致,混乱 • 解决途径: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
• 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 性质属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范畴的地理学 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 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地位并列;内容 部分交叉。
-
7
实证方法——规范方法
•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 究城市地理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城市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