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如梦令》 精品PPT课件(共17张)

《如梦令》 精品PPT课件(共17张)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收集有关“李清照”其它的 词并摘抄其中的一两首。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
比如看戏归来,和一群农家
如梦令 月夜归航
小伙伴月夜偷豆,就给鲁迅先生
留下永恒的记忆,先生把它写进
常记看戏归路,
了写小了说一《首青社词戏:春》中年。老少师是据此人仿 生最美好月的夜不时觉光饥。入在。这段时
光中,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停泊采摘豆,
犹豫谁家宜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快位速古,快代速少。女的青春
6、整首词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词中刻画了一群年轻女子在溪 边亭子里饮酒、对诗、赏景,因陶 醉而留连忘返.在莲荷池中荡舟嬉 戏,惊飞栖息鸥鹭的欢乐场景.
品读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读词不能只理解字面 上的意思,更要去感受 词语描写的情景。这是 一首很美的词,每一句
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比如看戏归来,和一群农家 小伙伴月夜偷豆,就给鲁迅先生 留下永恒的记忆,先生把它写进
读 了小说《社戏》中。老师据此仿
写了一首词:
请同学们 用斜线分节 奏、感受节 奏美。
如梦如令梦令 月夜归航
常李记清看照戏归路, 常沉记醉溪不亭知月停日归夜泊暮路不采,。觉摘饥 豆入 ,。 兴尽晚回犹舟豫,谁家宜偷。 误入藕花快深速处,。快速。
停泊采摘豆,
停泊采摘豆, 犹豫谁家宜偷。
犹豫谁家宜偷。 快速,快速,
快速,快速。
消去半船柴木。 踩踏片片,
消费半船柴木。
比如看戏归来,和一群农家
小伙伴月夜偷豆,就给鲁迅先生
小练笔 留下永恒的记忆,先生把它写进
了小说《社戏》中。老师据此仿 写了一首词:
如梦同事学。们老也师试相着信写你停犹快一们泊豫速首采谁,一词摘家快定豆 宜 速,写, 偷 。记得。下很你好童。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13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13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迁移阅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请细细品析“ ”该句妙在哪里?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 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确是绝妙好辞。
温故知新
2.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 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 长短句 。按篇幅长短分 为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外); 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 即 词牌 ,“如梦令”就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 。
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如梦令
李清照
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5.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 字既暗写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 洲上的水鸟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回忆了词人早年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
经历,表现了词人开朗奔放的性格,潇洒飘逸的风姿, 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 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 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 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 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 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 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夏季(“藕花)、黄昏(“日暮”)
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3.全词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色彩艳丽,为 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作者在描绘画面时选取了一些富有色彩特征的事物, 如“日暮、藕花、鸥鹭、湖水”,所以才有这种效果。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象征派的创始者李金发》
二比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如梦令
注释
宋·李清照
• 沉醉:大醉。
• 常记/溪亭/日暮, • 兴尽:兴致尽了。
• 沉醉/不知/归路。 • 归路:回家的路。
• 兴尽/晚/回舟, • 藕花:荷花。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
• 争渡,争渡,
船渡过。
• 惊起/一滩/鸥鹭。 • 滩:河滩。
译文:经常记起到 溪亭游玩的事,一 玩就玩到日暮时分, 深深地沉醉其中, 而忘记归路。一直 玩到兴尽而返,却 迷路进入藕花的深 处,怎样才能划出 去,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黄昏) (“藕花”“日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绿暗红稀”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 “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 迟暮之感。
《宋代无名氏〈凤栖梧〉鉴赏 》
譬如中国古人形容暮春风物为“绿暗红稀”,以绿代叶,红 代花,暗代茂盛,稀代飘零,已经很妙了,而李清照“绿肥红瘦” 则更妙。因为肥瘦普通用以形容人类或动物,至于花草则万不能 以此加之。今忽曰“绿肥红瘦”,以从来不相联之观念,连结一 处,所以觉得分外令人惊奇。
如梦令
李清照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夫赵明诚 是著名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 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 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感伤情调。李清 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 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 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 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国际影响
如梦令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词牌的意境
总结词
如梦令的意境深远,通常以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详细描述
如梦令的意境通常与梦境、回忆、离别等情感紧密相连,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如“月色” 、“花影”、“小楼”、“玉阶”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 之情。同时,如梦令也常常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出更深的意蕴和哲理。
二二三”节奏,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牌的句式
总结词
如梦令的句式特点在于其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简短的语句表达深沉的情感 和意境。
详细描述
如梦令的句子通常比较短小,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这种简练的句式使得如 梦令更具有一种清新、自然之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意境。
意象表达
通过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运用修辞
比喻
通过比喻使抽象的概念更 加具体化,增强作品的形 象感。
拟人
将非人类事物人格化,赋 予其人的特征,使作品更 有趣味性。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作品 的节奏感和气势。
表达情感
情感渲染
情感共鸣
通过描绘场景、刻画人物等手法,渲 染情感氛围。
03
如梦令的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如梦令
总结词
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宋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后人喜爱。
详细描述
李清照的如梦令共有五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通过描绘溪亭日暮的场景,表达 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如梦令李清照教学课件PPT

如梦令李清照教学课件PPT
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 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 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 背作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 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 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 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 诗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 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 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鉴词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清 RU MENG LING

讲解人:王某某 时间:20xx.xx.xx

鉴词

壹 品读诗歌

贰 知人论世

叁 写作背景
肆 赏析诗句
伍 课后任务
品 诗读

如梦令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返回
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中生活和离 别相思.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 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南渡不 久,其夫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 击.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 乱,生活颠沛流离.多年的背井离乡,她 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 (张汝州,妄增举数 )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 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伤害。此后即 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南渡后,深厚的故土 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 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了.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的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 红花少。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 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 消。试问卷帘的侍女, 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 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绿 肥 红 瘦 : “花瘦,人瘦,因何而 瘦?应是春愁”。
雨夜浓睡-----无忧无虑
主仆问答-----怜惜花叶
纠正误语------活泼多情
惜花伤春
借对酒醒后询问花事 的描写,曲折委婉的 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 春之情。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知 却 试 否 道 问 海 卷 知 棠 帘 否 依 人 旧
浓昨 睡夜 不雨 消疏 残风 酒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注释 译文
鉴赏
相关图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 空月球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 北宋齐州人(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 下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 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知书善文。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 结婚,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 历任州郡行政长官。金石考据家。他们 的生活很优裕,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 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 既然兴 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 的失误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明确:女主人公昨 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 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 落红满径了 之所以试 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 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 悲惨,1个“试”字,将 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 地传达出来 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 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n词人回忆了1次 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醉在归途中误 入藕花丛中,把 栖息的水鸟都吓 飞了 表现了作 者早期生活的情 趣和心境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在1个 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 shàn 溪,为的是忽然 兴至,要去访问1个朋友戴安道 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 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声誉. 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
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 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 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
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 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 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 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 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
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 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
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明确: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 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 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 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 不是”之意 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 在,可谓语浅意深

如梦令课件ppt

如梦令课件ppt
如梦令通过意象和语言的运用, 将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 在阅读过程典文学的一部 分,其意境的营造也受到文化背 景的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思 想等在如梦令的意境中都有所体
现。
04
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明快
李清照的《如梦令》语言 明快,节奏轻快,给人一 种流畅的感觉。
05
如梦令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文学价值
独特的艺术风格
01
如梦令以其清新脱俗、婉约柔美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
学中的瑰宝。
丰富的意蕴内涵
02
如梦令的词作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意蕴,传递着作者对
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重要的文学地位
03
如梦令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社会影响
语速
根据词的情感和意境,控制语速的快慢。在表达欢快、轻松的情绪时,语速可以稍快一些 ;而在表达悲伤、沉重的情感时,语速则可以慢一些。
配乐与演绎
配乐选择
选择与《如梦令》情感和意境相匹配的音乐 作为背景音乐,以增强朗诵的效果。
演绎技巧
在朗诵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演绎技巧 ,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以增强情感的 表达效果。同时,要注意保持自然、流畅的 演绎风格,避免过于夸张或刻意的表演。
03
如梦令的词句解析
词句结构
01
02
03
词牌名
如梦令是词牌名,常见的 如梦令有五种不同的格式 ,包括单调、双调、三叠 和四叠。
句式结构
如梦令的句式结构通常为 七言一句,每首词由若干 句组成。
韵律要求
如梦令的韵律要求严格, 每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且平仄交错,节奏感强 。

《如梦令》PPT课件 (共15张PPT)

《如梦令》PPT课件 (共15张PPT)

我能行
ǒu

莲藕
【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溪亭:临水的亭台。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争:争着、抢着。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 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收集有关“李清照”其它的 词并摘抄其中的一两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共35张PPT)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共35张PPT)
疏通词意
常常,经常
溪边的亭子。
太阳落山,时候已经不早。
大醉,形容醉的程度深。
回家的路
乘船而归
游兴得到满足
不小心
荷花。
奋力把船划出去

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路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误入藕花丛中。“尽兴晚回舟”,我们好像看到诗人踉踉跄跄从亭子上走下来,解开拴船的绳索,撑开小船向前去。划呀,划呀,可是,酒喝多了,头脑不太清醒,船到底划向哪里,诗人也许不太明白。由于酒后发力,用力过猛,小船儿一头撞进了藕花丛中,“误入藕花深处”,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误入”这里把诗人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又照应开头的“常记”(长久记忆),因为这首词遥追忆。
热爱生活
热爱美好事物
研读探究
1、作者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
诗人“不知归路”,一是因为酒醉, 二是因为她尽兴而心醉。
2、炼字“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了船行的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水鸟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我喜欢的原因
我感受到了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读到“惊起一滩鸥鹭”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26张ppt)

溪边的亭子 黄昏的时候 大醉
尽了兴致 乘船反回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荷花
奋力把船划出去
这里泛指水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课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
一是因为酒醉, 二是因为她尽兴而心醉。
“不知归路” 写出作者留 连忘返的情致。
如梦令
李清照
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是 婉约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李格非,苏轼 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 工于词章。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 “苏门后四学士”。
其母王氏,其祖父王拱辰是北宋仁宗天 圣年间的状元,自幼饱读诗书,才气十足。
第三阶段(国破南渡)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破汴京,徽 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因明诚丧母而奔丧 至建康。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 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 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 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于赴任湖州途中在建康病逝。其 后李清照随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各地,夫妇二人平生所收集的金石 书画在颠沛流离中几乎丧失殆尽。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赵李两家相继被卷入其中,赵 明诚兄弟受到牵连,一度入狱,不久都被罢官。其后,李清照随赵家屏 居青州(今属山东)十年,夫妇猜书斗茶,花前月下,相从赋诗。两人 共治金石之学,她又独撰《词论》,阐述对词的看法,伉俪之谐古今罕 见。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复出后,历任莱、缁(今均属山东)等地 知州,李清照均随夫赴任共同生活。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词的意境
李清照的词注重意境的创 造,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 情感。
02
《如梦令》的词意解析
词句解析
总结词
对词中每个字、词进行深入解读 ,探究其含义和用法。
详细描述
这首词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独特 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对这些字、 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 整首词的含义和意境。
意象解析
》的意境和美感。
现代视角下的文化解读
总结词
从现代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如梦令》 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分析《如梦令》中女性形象所反映的 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以及现代女性 在其中的共鸣。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探讨《如梦令》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 化传承,以及它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 启示。
宋代女性文学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 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诗人,《如 梦令》作者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代表。
词的兴起与发展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逐 渐兴起并发展成熟,为《如梦令》的 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环境。
个人背景
01
02
03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自 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历代评价
清代评价
清代文学家评价《如梦令》为 “词中神品,千古绝调”,对其
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
现代评价
现代文学史家认为,《如梦令》 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展 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
国外评价
国外文学评论家也给予了《如梦 令》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世界
文学的品质和价值。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与《声声慢》的比较
02
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词的意境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走近作品
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 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 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 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 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 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 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 ,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跟踪检测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跟踪检测
二、读《如梦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内容展示
诗词翻译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 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 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 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主旨点睛
这首词回忆了词人早年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经历 , 表现 了词人开朗奔放的性格 , 潇 洒 飘逸的风姿 , 表达了词人对往 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如 梦 令
(宋)李清照
走近作品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 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 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词简介】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 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 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 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 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 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 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人简介】
李清照 (1084.2.5.——1155.4.10.)号 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 ,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 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 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同学们齐读这首词,说 说它的意思。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 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 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 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词赏析】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 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 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 情,让人不由地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 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 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收集有关“李清照”其它的 词并摘抄其中的一两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这句词表明主人公兴致之高, 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 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 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她 的忘情心态。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怎 样的心情?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 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 路的焦灼心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写出了什么?
“不知归路”写出作者留 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 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十分愉快的游赏。
读句子,说意思。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游兴满足了,天黑 往回划船,错误地源自进 了荷花深处。读句子,说体会。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我能行
ǒu

莲藕
【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溪亭:临水的亭台。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争:争着、抢着。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 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