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思维导图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总复习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总复习知识结构图

公 司
股份 公司
生 产
劳动 者
含义
经济 重要 效益 性
途径
经 营 地位 者
素质
国有大中 型企业
地搞搞 位好好 作意措 用义施
第三单元 分配
知识结构图表
表一:财政税收与纳税人 I。
社会总产值
减去消耗掉 的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品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性 定质分配ຫໍສະໝຸດ 决 定 水和 状 况

生产力
税收 利润 债务 其他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 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互
依体 据现
含义
交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权
本质
优越性
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宗教
我国宗教概况
一定的世界性 根本变化
原因 表现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 务的管理
信仰自由 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独立自主、自办
知识结构图表
骗税
抗税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表二:银行和储蓄者
I.



分 类
业 务

作 用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吸收存款
再生产顺利进行
发放贷款
的纽带
转账结算
企业和国家经济决策
的依据
监督和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II.
公 民 投 资 的 方 式
国家 制度
巩固
政体

(最新修订版)高中政治思维导图(共60张)

(最新修订版)高中政治思维导图(共60张)
高中政治详细思维导图
必修1、2、3、4
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特别说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 简称《决定》),从十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 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原文如下: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三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八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思维导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思维导图1.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①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自然属性。

②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其社会、本质、特有属性;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③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不一定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或社会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一定是商品。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①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密不可分。

②对立性: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生产者为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消费者为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给生产者。

2.货币的产生、定义、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

(3)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货币的定义分析,货而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②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等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才正式产生。

③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货币的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5)货币的基本职能(6)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除了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019年高考政治之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思维导图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思维导图1.生产决定分配2.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①根本原因: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生产决定分配,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让不用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的积极性。

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3)怎么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按劳非配(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①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但并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着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②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③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2)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4)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