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价值论文:湘昆艺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价值论文:湘昆艺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南曲戏文得到复兴,南戏衍出的地方化声腔在

各地流行,海盐、弋阳等腔逐渐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接受。文化的

多样性、频多的社会交往,开拓着文人学士们的眼界和思想,戏曲的

创新和改革可谓顺势而出。此时,著名的音乐改革家魏良辅以“十年

不下楼”的功夫磨制出了一种新的声腔,这种唱腔要求“启口轻圆、

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故时人

称之为“水磨腔”,又称“昆剧”、“昆曲”。新腔一经梁辰鱼搬上

舞台后,很快便引领了时代的风潮。至万历年间,昆腔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流布,衍生了苏昆、北昆、湘昆、川昆、滇昆等,影响波及全国。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昆曲开始流传湖南,先后传入郴州、武陵、长沙、湘潭、衡阳等地,足跡遍及三湘四水。至今在湖南发现关于昆

曲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明《万历郴州志》,该书记录了安徽新安人胡学

夔(名汉,字学夔)于万历三年(1575)所著《游万华岩记》:“……时值冬日,积雪连日……朱公向岩布席,酒方举,一举,春卿

骑至,讶其来迟,三觞之,遂顾苍头做吴歈,众更纵饮以和。”

朱公即朱裳,苏州吴县人,学历是监生,职务为郴州府的吏目(幕僚)。他邀请知事胡汉和友人陈一举、李春卿等游览郴州的名胜万华岩,胡汉、朱裳和苍头(男仆)带着酒菜先到,在万华岩洞口布置了酒席,刚

举杯,陈一举和李春卿骑马迟到,三杯酒过后,兴致大增,即命男仆

唱昆曲助兴,朱裳、胡汉、一举、春卿等与男仆一起纵饮相和,同唱

昆曲。一人开腔,众人唱和,可见当时昆曲在郴州已比较普及。通过

查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龙鹰、湘潭人李腾芳的相关记述,我们不

难发现,万历年间,昆腔在湖南的流行不仅只活跃于某一州府,而是

几乎遍及全境,由南郴州至北长沙,至湘西北之武陵,可谓处处有吴

歈了。虽然史料有限,但以交通地理人文情势即可推知湘南之衡阳、

湘中之梅山、湘西之怀化,应有昆曲的流布。昆腔发展至万历后期,

已成全国流行音乐,上至统治阶层、文人骚客,下至市井走卒,皆醉

心其间。此时昆腔压倒诸腔,成为“正声”、“官腔”。而昆曲在湖

南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昆腔地方化、本土化的持续深入。明末清初,昆

曲在湖南尤其在湘南一带盛行,触角延伸至乡野僻壤,成为底层民众

的重要精神文化食粮。或许不同于大市镇中情况,职业戏班及专业家

班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力量,在湘南市镇及乡里,昆曲是通过深入民间,充分地方化、世俗化从而完成更进一步的传播融入的。

据湖南师范大学戏曲前辈龙华教授的分析,昆剧传入桂阳后,艺人吸

收当地地方风俗民情并与之相结合,使昆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苏

昆吐字行腔,上声字出口宜低,曲调舒徐婉转,有“水磨腔”之称,

演变的桂阳昆曲上声字出口高唱,音调高、清、亮,字腔之间与地方

语言吻合贴切,显得高亢质朴。同时受高腔影响,滚白加衬,节奏严谨,有时连说带唱,近似朗诵。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武打戏均伴

以大锣大鼓,文戏用低音小锣,大过场吹唢呐,小过场奏曲笛,伴以

丝弦,极富湘南民间风味。舞台道白不用吴语,用湘南官话。因此,

桂阳昆曲表演时既粗犷豪放,又不失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深受人们

群众的喜爱。桂阳昆班的前辈艺人,还善于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吸取

营养,提炼出生动形象的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清末以降,昆曲式微,乱弹及地方戏曲兴起,而昆曲在湘南还出现了

很多业余爱好者,城乡各地的教师、学生、医生、农民、手工业者、

小商贩等都能唱一些昆曲,有的还组成团体演出。民国时期,桂阳县

城先后成立“玩友社”、“南国社”等业余曲社,传习昆曲,兼习民乐,还曾将《琴挑》、《赏荷》、《闻铃》等昆曲名折作为课程内容

编入桂阳的中学音乐教材,在学生中教唱。龙华先生在分析湘昆得以

在湘南兴盛的原因时指出,湘昆深入民间,受到群众欢迎,这是昆曲

在湘南得到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虽然湘南的民间曲唱仍在继续,不过昆曲的衰落已势不可挡。自清末

中国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相接触以来,本民族原有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人们听现代话剧、看演芭蕾,戏曲文化被人们认为是封建旧戏,内容

陈腐,不适应现代生活。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和电影深入万

家,昆剧的观众更被新的视听媒体所分流,逐渐失去了它的群众和文化土壤。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5年,时任嘉禾县文教科长的李沥青先生发现湘昆仍遗存于嘉禾的民间戏班和老艺人中间,立即呼吁人民政府组织挖掘抢救,才使这枝在湘南开始凋谢的兰花,重睹芳华。

1957年冬,嘉禾县举办昆曲学员训练班,得到田汉、梅兰芳等戏界名流的热情支持。1960年以嘉禾祁剧团昆曲训练班为基础,郴州地委做出决定,从桂阳湘剧团等抽调一些优秀青年演员,组建了郴州湘昆剧团,1964年改为湖南省昆剧团,成为全国仅存的六家专业昆剧表演团体之一,为继承和发展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昆曲艺术奠定了基础。而这也意味着昆曲艺术在湖南薪火相传近450年的历史,从此有了传承和发展的平台。2001年5月18日,随着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评出的世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化部也启动实施了“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昆曲看到了一阳来复的生机。

湖南省昆剧团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掘、整理和创作演出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一批影响较大的昆剧大戏,恢复排演了五十多出湘昆传统折子戏。举办了“相约郴州”昆剧展演系列品牌活动,影响长远,并多次代表文化部出国交流访问。2000年,湖南省昆剧团被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家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中心认定为中国著名艺术表演团体。现已成为推介郴州、宣传湖南、展示中国的一张精美文化名片。

湘昆的发展现状

湘昆是一个很有自身传统和艺术特色的昆曲流派。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的“方言周圈论”学说中指出,外围地区的文化往往比中心地区更能够保留文化的历史面貌。也就是说,湘昆可能保留了比昆曲文化中心的江浙更古老的昆曲技艺,加上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湘昆相比其它流派昆曲更具原真性、地域性和创新性。广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林斯瑜博士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借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