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改变世界的高科技革命

合集下载

202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同步测试

202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同步测试

2021-202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二战期间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也原本是二战时用于空袭的。

以上史实说明()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 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

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

”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A. 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B. 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C. 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D. 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3.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

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这一“媒介”具有()A. 传播信息的功能B. 学习、办公的功能C. 娱乐的功能D.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4.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5.美国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本,这一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朝鲜战争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B. 冷战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有别C. 受不同时期信息技术条件的制约D. 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影响深远6.航空航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下列成就由美国率先取得的是()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②人类第一次登月③第一次载人太空航行④第一架航天飞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经济和文化方式。

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科技革命,它们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大科技革命的简要介绍。

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重要、最广泛的科技革命之一,它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

这一革命以机械、煤炭和纺织业为核心,通过发明和应用蒸汽机、纺织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

工业革命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场革命。

信息革命使得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生命科学革命生命科学革命是指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对人类了解生命、改善健康和延长寿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革命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干细胞研究等。

这些科技的突破使得人类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提高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能源革命能源革命是指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场革命。

过去几百年来,人类主要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但这种能源形式不仅枯竭有限,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因此,能源革命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改变了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进程。

五、交通革命交通革命是指人类交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一场革命。

从人类最早的步行、驾驶交通工具到现代的铁路、汽车、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与运输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实际上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遥相呼应,重点探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三个领域。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2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山东0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1.(2007·江苏单科·24)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解析】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最早诞生于美国;细胞学说最先由德意志的施来登、施旺建立;电磁感应现象由英国人法拉第发现;这三项发明都没有中国的参与。

答案为B。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贯穿当代生活的高新科技的大致面貌和发展的情况,了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理解各种科学成就出现和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与材料,介绍与说明,体会与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高新科技特性的认识,渗透科技与人文精神并重、发挥科技积极作用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网络技术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信息时代的特点。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电脑与网络1.计算机:1946年2.国际互联网:影响二、探索生命的奥秘1.DNA2.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工程三、登上太空1.苏联: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加加林2.1969年,阿姆斯特朗3.航天飞机4.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找学生阅读本课的引言:人类不断探索自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六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选择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C.激光技术D.宇航技术【答案】 A【解析】从发现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的时间不断缩短,这显然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2.下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是()A.核反应堆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答案】 B【解析】“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行业,应该是其他技术行业发展的基础,故本题应该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有新的进展,而人类飞天梦想的首次实现是()A.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B.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D.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答案】 D【解析】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是196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4.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到2011年,我国已加入这一计划()A.12周年B.15周年C.20周年D.25周年【答案】 A【解析】中国在1999年加入这一计划。

5.目前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的重大成就是()A.遗传工程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电视机【答案】 B【解析】解题注意“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6.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1)有人认为,计算机网络使地球缩小成了一个“村”。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生物工程技术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哪些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迄今为止,人类为“叩开宇宙大门”进行了哪些探 索?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必修③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3.核心——遗传工程 (1)__________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
国于__________年加入。
(2)21世 纪 , 完 成 了 ________________ 的 框 架 图 和 对 ________________的分析。 (3)__________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 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岳 麓 版 历 史
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电子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必修③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4.“人肉搜索”在2008年中国网事中绝对是一个热 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
是也发生了某大学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岳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例 2】
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人类活动空 )
岳 麓 版 历 史
间不断拓展,其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必修③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A.文学革命的促进 C.国际竞争的加剧
B.科技革命的推动 D.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5分钟作业3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5分钟作业3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目标导航知识点一4.当人们陶醉于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的时候,也要警觉它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②使人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③促进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④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注意把握材料内容,根据题干要求从中进行概括。

知识点二探索生命的奥秘5.20世纪,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包括( )A.转基因农产品投放市场B.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C.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D.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成功答案:C解析: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市场;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2000年,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故答案为C。

6.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答案:B解析: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细胞学说是德意志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等提出的;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的,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7.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是( )A.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B.分子生物学C.遗传工程 D.生物学理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8.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A.计算机技术 B.遗传工程C.生物化学 D.生物学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知识点三登上太空9.“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与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 “任意修改”。科学家担心,由这种技术创 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 人类。它们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 很难消除。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 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 定论。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在 日、美、欧等地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消 费者团体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反对转基因农作 物和食品的运动。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 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 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 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
的独一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 不到的影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 棘手的社会伦理问题:加剧家庭的多元化倾 向,瓦解正常的人伦秩序,改变人的亲系关 系,丧失基本的归属感;使人口产生和性爱 分离,破坏人类的感情,甚至会使人种退化 以及正常的生死观念根本动摇。
4.中国的航天事业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 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 三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1957年,苏联发 射的历史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
加加林
阿姆斯特朗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20世纪 40、50 年代开 始 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 机
密切了世界 的联系,初 步建立了资 本主义世界 体系。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世 过渡到帝国 界体系最终 主义阶段
形成
生产力迅猛 发展,进入 信政治格局多极 构的变化 化
课后记得复习啊!

革命性科技: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与应用

革命性科技: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与应用

革命性科技: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引言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人类通过不断创新和应用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而有些科技则以其革命性的创新和应用方式,彻底改变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格局。

本文将探讨那些革命性科技,这些科技创新与应用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区块链技术:消除中间人,重塑信任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革命性科技之一。

它通过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方式,消除了传统金融体系中的中间人,重塑了信任的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最有代表性的应用是比特币,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赖银行和政府机构,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和价值转移。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它正在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物联网等领域。

通过区块链技术,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追溯和验证,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金融服务领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交易和智能合约,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物联网中的设备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和交互,确保设备之间的信任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智能化的未来人工智能是另一项革命性的科技创新。

它使计算机具备了学习、理解和推理的能力,实现了智能化的处理和决策。

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结果。

交通领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和自动驾驶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金融领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投资和风险管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教育领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和体验。

生物技术:改变生活的奇迹生物技术也是一项革命性的科技创新,通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变物质的组织和性质。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和研发新药物,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含解析)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之小船创作1.电脑(1)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2)发展方向:一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应用:生产、办公等各个领域,也走进了家庭。

2.网络(1)产生: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技术诞生,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2)影响: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1)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

(3)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1.生物工程(1)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2)人们把它应用在农业、医药等行业。

2.遗传工程的重大发展(1)地位: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2)发展: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1999年加入这项计划。

(3)成就:21世纪初,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三、登上太空1.历程(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2)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2.作用: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各种卫星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信等许多领域。

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1.信息技术史料“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①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警察逮捕了两个青少年,伦·欧斯钦是优秀的大学生,卡宾是出众的中学生。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岳麓版复习特训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 )A、信息化B、规范化C、网络化D、国际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

这说明( )A、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C、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二战期间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也原本是二战时用于空袭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今,QQ聊天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重要方式,小小的企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这主要归功于( )A、互联网的出现B、量子理论的提出C、电视机的发明D、航天技术的应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

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晶体管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 电路
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一、电脑与网络——数字化技术
1、电子计算机(20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 (1)诞生: 1946年,美国 (2)发展方向 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应用: 军事、生产、办公、家庭
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 基础上,网络技术诞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 即 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电子计算机、 生物工程、航天技术 等一系列的高新
技术为标志。
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主要成就?
第一次 开 始 完 成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1969年7月20
日,美国“ 阿 波罗11号 ”飞 船登陆月球 , 宇 航员阿姆斯特 朗和奥尔德林 首次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登 上月球时说 : “ 这是个人迈 出的一小步, 但却是人类迈 出的一大步。”
航天事业的影响
(1) 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2)各种民用、军用卫星陆续升空, 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讯等许 多领域,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有重大 的意义。
三、登上太空——航天技术 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 2、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 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第 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 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 林登上月球。 4、1981年4月,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 功。航天飞机具有性能优越、经济便利、容 量大、受震小等特点。

第26课_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6课_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 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 球
1957年10月4 日,苏联发射 了历史上第一 颗人造卫星, 震惊了整个世 界,图为卫星 和内部结构和 示意图。
1961年4月12日的108分 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也使全世界的人记住了 加加林的名字,尤 里.加加林开创了人类 航天的新纪元!加加林 乘坐“东方”1号宇宙 飞船从发射场起航,在 最大高度为301公里 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 历时1小时48分钟, 于上午10时55分降 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 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 行,实现 2、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三、航天技术
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白 领阶层的不断扩大,蓝领阶层的人数日益下降。工人 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改善,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4、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人 们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负面效应:
环境问题、能源过度开发、伦理问题、转基因 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中 心的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从传统的机械化、 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使人类继“农业 时代”、“工业时代”之后,进入“信息时代”。
2、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二 产业的比例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上升;劳动密集型 产业地位下降,而高科技、知识型经济不断发展。
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
2、网络技术的发展

科技革新改变世界的科学发明

科技革新改变世界的科学发明

科技革新改变世界的科学发明科技革新是指通过创新的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

科学发明是科技革新的核心,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科学发明的例子,说明它们如何改变世界。

一、电力电力是科学发明中最具有革命性的之一。

电力革命重新定义了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方式。

发电机、输电线路和电灯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在夜间进行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电力的应用还延伸到其他领域,如交通运输、通信和医疗等,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二、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发明。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各种信息,利用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在线购物等。

互联网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如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开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领域,也是科技革新的热点之一。

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并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医学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等技术,科学家们能够研发新药、改良作物品种,为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生物技术的突破还有望治愈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在逐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科技革新和科学发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电力、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科学发明正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涌现更多革命性的科学发明,给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变革。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解决人类的三大命题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解决人类的三大命题

苹果教父 我的心中有个梦:让 ---史蒂夫· 乔布斯 (1955-2011),发明家、 所有人分享着整个世 企业家、美国苹果公 界,我要改变世界! 司联合创办人 。
:他改变了我们 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所有行业, 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壮 举之一:即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 看这个世界的方式。
奥巴马
蒂夫· 乔布斯自己能改变世界吗
美 国 宾 夕 法 尼 亚 大 学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与 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 计算炮弹弹道的。
1.生物工程技术的概念: 生物工程技术顾名思义是探索生命奥秘而 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涵盖领域十分宽广,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 程四大方向。它涉及制药、诊断、营养、保健 与食品、农业、环境和生态、海洋生物技术、 新型生物材料、再生能源等。 2.形成时间: 20世纪70年代 3.核心: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1.生物工程技术的形成?其核心技术是什么?取得 了哪些重大突破? 2.概述美苏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为探索生命奥秘,人类在生物理论 有何创新?
为探索生命奥秘,人类在 生物理论有何创新?
孟德尔 1、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理论基础) (1)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指出遗传 单位——基因 (2)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 发现了 DNA (3)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证明DNA 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探索生命的奥秘
• 遗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 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1999年我国加入这项计划 进入21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 大成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机
2、生物工程技术形成时间: 20世纪70年代 3、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农业 医药
4、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4、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1)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中国加入。
2)进入21世纪,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 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3)克隆技术的成功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吗?为什么?
消极:①垃圾信息、不良内容
②网络犯罪
③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等等.
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影 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社会 伦理问题。
三、登上太空 -----航天技术的发展
1.航天工程的发展:
成就 人造地球 卫星 载人宇宙 飞船 登月飞船 航天飞机 国家 苏联 苏联 中国 美国 美国 时间 工程代号 1957年 伴星一号 东方一号 1961年 神州五号 2003年 1969年 阿波罗-11 1981年 哥伦比亚号 宇航员
特别关注:克隆研究能走多远?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羊多利在1996 年7月诞生,这使得“克隆”这一专业名词几乎在 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一夜之间为大多数公众耳熟能详。而当它再与 “人”字组合起来形成“克隆人”这一名词时, 有的人开始兴奋,有的人则开始恐惧。被过度渲 染的美好前景,被夸张描绘的恐怖情状,与科学、 伦理、宗教、法律和社会等方面众说纷纭的观点 纠缠在一起,使得更多的人对克隆技术的发展感 到迷惑与茫然。克隆技术研究究竟能走多远?不 过,当克隆技术涉及人类自身时,争论就大了很 多。
时间 地点: 1946年 美国
2、电脑发展史
3、发展方向
存储量更大 体积更小
运行速度更快 更轻便实用
2、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1)网络技术的发明:
把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问世。美国。
(3)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
(4)1994年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 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其它域的科学 技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推动下,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量并列的三大资源。
七.课堂练习
1.
上图反映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D ) A.遗传工程 B.航天技术 C.电子计算机技术 D.网络技术
2.最近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 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调查中有30.5%的人承认自己“沉迷网络,有严重的互 联网依赖”。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 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 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 ,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 息技术:( C )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 D)没有任何影响
是工作还是娱乐?
截至2007年9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72亿。
互联网日益方便,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信息,还可购物。
学校计算机教室
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 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 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 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思维方式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 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 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知识回顾
第一次科技革命: 瓦特蒸汽机为标志
蒸汽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 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电气时代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标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一、信息技术
二、生物技术 三、航天技术
一、信息技术
(一)电脑
1.概念
电子计算机,也称电脑,它具有人脑的部 分功能,能够存储信息和进行计算。
加加林 杨利伟 阿姆斯特朗 奥尔德林
2、应用:气象报道、资源勘测、国防安全、 通讯广播、导航定位、环境保护等等。
中国的航天技术:
1)2003年10月15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成功发射,并于16 日顺利返回。
2)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 空。17号顺利返回。
六.结语
1969年,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网络成功。
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 光纤通信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国的计 算机开始联系起来,产生了国际互联网 即“因特网”。
2002年,互联网连通了160多个国家 和地区,点击鼠标即可与160多个国家进 行沟通。
互联网的产生与飞速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它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请谈谈你的感受? (可以从社会、文化、生活、科技、政治以及军事领域入手)
• 提示:有必要。 • 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和保护自 我的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网络媒体的积极 影响;能积极推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网络文明规 范的形成。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工程技术)
1、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理论基础)
(1)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指出遗传单位——基因 (2)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 发现了 DNA (3)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证明 DNA是生物 遗 传信息的载体。
我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克隆羊
你如何看待这场争论中的科学与伦理的关系?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 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 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 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