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
沈从文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沈从文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马慧娜
【期刊名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5)1
【摘要】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
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
“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两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艺术领域的不二法则——真实,也造就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和耀眼。
童庆炳先生倡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切实的起点。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马慧娜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浅谈卢梭与沈从文的"反现代性"
2.乡村与都市的双栖生活:沈从文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3.沈从文张炜小说反现代性立场比较
4.“乡下人”的现代性想象——浅析沈从文的“反现代性”
5.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略论鲁迅的反现代主义艺术观-文档
略论鲁迅的反现代主义艺术观源于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可谓艺术上的现代主义(印象主义、达达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荒诞派、意识流等宽泛的合称)的先导,现代主义一反对外界诚实的描绘和客观的反映,重视艺术主体的内心世界的探险和开掘,强烈地表达了人在外界(社会的限制也好,人本身的局限也好)重压下的尴尬和挣扎,它往往更能显示出表达的深切和艺术的魅力。
鲁迅“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的锐敏和深刻,不仅使鲁迅在创作和欣赏的文艺特色和审美兴味(如对绘画)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既不同于郭沫若那种浮泛叫喊,自我扩张的浪漫主义,也不同于茅盾那种刻意描绘却同样浮浅的写实主义”。
正如此话所说,鲁迅自己往往正是现代手法运用的好手,无论是他的发表之作《狂人日记》,还是他的晦涩之作《野草》,那些诡谲的笔法和敏感的心灵都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徘徊、痛苦和绝望。
然而,对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基本上不理解、不接受、不提倡绘画、小说、诗、戏剧等艺术上的现代主义流派(未来主义、印象派、象征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这是因为他们将艺术当作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工具的原因所致,因为在革命的时代,战斗的时代里,艺术虽然未必反映真实,但至少与写实是孪生的。
原因很简单,只有使人“懂”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写实才能使人“懂”,“必须令人能懂,而又有益,也还是艺术,才对”。
这一功利性的艺术观决定了他认同的艺术样式只能是写实的。
一条狗慢漫跑过了这条街1921年8 月29日,还正是创造社创立之际,鲁迅在对周作人信中说他“近来大看不起沫若田汉之流”,其原因呢,是听说东京留学生中,有喝咖啡而便自称为颓废派的,鲁迅认为这真是可笑也”。
他一方面在嘲笑他们颓废的竟如此浅薄,一方面在瞧不起他们自以为颓废的那个德性。
他主张刚健明朗的文风,鄙视那种颓废随便的文风,他后来说,“先前的有些所谓文艺家,本未尝没有半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觉得自身的溃败,于是就自欺欺人的用种种美名来掩饰,日高逸,日放达( 用新式话来说就是‘颓废' ) ,画的是裸女,静物,死,写的是花月,圣地,失眠,酒,女人。
鲁迅和李光洙的“国民性”启蒙之道——以《文化偏至论》和《民族改造论》为中心
36l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鲁迅和李光洙的“国民性”启蒙之道—以《文化偏至论》和《民族改造论》为中心—◎许赛摘要:近代初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韩两国的国门之后,以鲁迅和李光洙为代表的两国文人均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现代性追求的渴望及对国民性启蒙的迫切要求,然而他们的启蒙策略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基于各自作品的内容,探讨现代性的文学思维刚刚进入两国的初期,近代的文学家对待“民族改造”和“国民启蒙”的不同策略和意识。
关键词:启蒙主义国民性改造文化偏至现代性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和李光洙的《无情》(1917)是对传统文学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并开创两国近代文学之先河的作品。
因此,两人也被公认为两国近代文学的开拓者。
但是,伴随着一系列近代政治事件的发生,他们的文学观念、民族立场、启蒙意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后人的评价也大多具有“一边倒”的特征一对于鲁迅,从“国民性改造”的求索到“民族劣根性”的呐喊,国民性的启蒙成了其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并为后人所尊敬;而关于李光洙,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过于显露的亲日行为,致使文学界至今都否定着他对韩国近代文学的功绩,对他的研究也大多是绕开了“政治正确”的磁场,单纯的以文学价值的立场出发进行分析、解释%因此,为避免“一边倒”的论述,本文不是对“爱国者鲁迅”和“亲日派李光洙”的比较,而是基于各自作品的内容,探讨现代性的文学思维刚刚进入两国的初期,近代的文学家对待“民族改造”和“国民启蒙”的不同策略和意识的研究。
一、反对传统、追求变革作为诞生并成长于近代初期的作家,鲁迅和李光洙均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探讨园地37传统的反抗以及对现代性的追求。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1908)(下称《文》)①的开篇便指出中国“自尊自大、抱守残缺”的传统偏执思想,这种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状态直至“海禁既开,皙人踵至”时才得以逐渐改观,于是“近世人士”提出“以革前缪而图富强”(p358)的强国之路。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鲁迅人物介绍PPT
光绪三十年(1904年) 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
5
大学),肄业,相识藤野严九郎。
成长经历 02
Author Introduction
迷茫困顿
宣统元年(1909年) 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 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诖寿的植物学翻译。宣统二年(1910年) 8月,任绍兴中 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 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 《怀旧》。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 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 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 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长经历 02
Author Introduction
奋力求学
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 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
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江宁求学。
2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
03 小说作品 Novel Works
小说特色
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 由此形成 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 《祝福》 等小 说中都有展现。 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 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 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 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
对鲁迅的人物评价
对鲁迅的人物评价对鲁迅的人物评价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正面评价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
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法捷耶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Fadeyev,苏联著名作家):“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
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
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他又评价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
”郭沫若中年时评价:“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负面评价郭沫若年轻时评价:“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
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他是一个不得志的Faseist(法西斯蒂)!”成仿吾(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中国人有一种通病,小说流行的时候,便什么文字都叫小说,这是很容易使人误会的事情。
作者是万人崇仰的,他对于一般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像这样鱼目混珠,我是对于他特别不满意的。
”蒋梦麟(现代著名教育家):“我所知道他的早年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二)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二)鲁迅与胡适《南》:这大概也是鲁迅在当代总是处于争议之中的原因。
过去20年对于鲁迅有很多的批评。
像华东师大罗岗教授讲的,这些批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事论事的批评,比如说他骂了什么人骂错了,说了什么话说错了,另外一类批评却是将鲁迅同“中国走向”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思路下面,才引申出“究竟是读鲁迅,还是读胡适”这些说法。
你如何理解前一类对鲁迅的批评?汪:从“五四”时代起,鲁迅开创了所谓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他批评过复古派,批评过章士钊、《学衡派》,批评过现代评论派、古史辨派,批评过梁实秋、胡适,批评过中医、京剧和梅兰芳,批评过那个时代的“自由人”、“第三种人”、“民族主义文学”,也批评过左翼的许多人物。
关于鲁迅的偏执、刻薄、多疑的争议,在他生前死后,从未终止。
鲁迅不相信中医,这不是偏执吗?鲁迅批评梅兰芳,我们能够说京剧都不好吗?鲁迅奉劝青年最好不读中国书,现在国学大兴,鲁迅的这些话有问题吧?我在这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一个个地去辨别。
但有必要强调这么两点:第一,鲁迅的骂人并非出于私怨,实在是出于“公仇”。
从不离开具体的情境讨论问题,这是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因此,他所谈论的具体的人与事往往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
比如,以他对梅兰芳的批评为例,他批评的是梅兰芳现象,而不是梅兰芳本人,尤其是那种“女人看见男人扮,男人看见扮女人”的陋习。
这是他的所谓“国民性批判”的一个部分。
要是我们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对整个京剧艺术的否定上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第二,鲁迅的文化批评是在“五四”时代的氛围中产生的,也是“五四”的偶像破坏论的一个具体实践。
如何看待鲁迅对待传统的态度涉及如何评价“五四”和近代启蒙的问题。
《南》:无论鲁迅,或者胡适,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人物,你能谈谈对他们的一个基本比较和看法?汪:胡适是在现代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同时也是开创性的人物。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1:简介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鲁迅通过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视角,探讨了现代社会的无情和个人无力的主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狂人日记》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2:病态的社会狂人日记中揭示了一个充满病态的社会,人们缺乏基本的人性和人情。
作者通过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自私和冷漠。
描写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沟通的困境。
这一描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3:个人无力《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展示了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感。
他觉得自己被束缚在疯人院般的社会中,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种种约束。
同时,他也感到自己无法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这种个人无力和孤独感在当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共通性。
4:现代性的审视《狂人日记》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审视。
它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还提出了对于现代性的思考和质疑。
通过主人公与疯人的对话,以及对科学、西方文化等的批判,作者展示了对现代性的复杂态度。
这种对现代性的深入思考使《狂人日记》成为一部富有启发力的作品。
附件:狂人日记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无力感:主体在面对外部世界或内心需求时所感受到的力量不够、无法应对的状态。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有相应的研究,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概念。
2:现代性: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社会影响。
“民族寓言说”之谬及鲁迅作品在美接受的现代性问题
“民族寓言说”之谬及鲁迅作品在美接受的现代性问题易春芳【摘要】詹明信1986年论文《多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将鲁迅作品《狂人日记》定义为民族寓言的典型,并论断“第三世界文学都是民族寓言”,弱化鲁迅作品中的文学内涵.本文在梳理鲁迅作品在美国的接受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民族寓言说”的内在文化逻辑,并进一步指出其谬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性诉求所作出的有意识的误读,以及对这种误读行为的无意识效仿,表现为“被忽略的现代性”与“被译介的现代性”.【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47)003【总页数】7页(P29-35)【关键词】詹明信;“民族寓言”;现代性;鲁迅【作者】易春芳【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10.96/.97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早已跨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作为最重要的中国文学符号,国内文评界一直相当关注鲁迅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
但是,梳理国外鲁迅研究的资料,国内研究者又常常感叹国外评论家对鲁迅艺术的隔阂。
“直面”“正视”问题之所在,从而发现根本问题,找到解决或改善的途径,是鲁迅的精神遗产之一。
本文以鲁迅在美国的接受情况为例,从詹明信的“民族寓言”说谈起,指出美国文学评论在对鲁迅的接受与批评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性诉求。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意在参与关于“鲁迅与现代性的关系”的讨论:一方面国内学者如汪晖、张钊贻等人发现了鲁迅的“反现代性”*汪晖、张钊贻、张旭东、顾明栋都是国内外知名的鲁迅研究学者,但是他们对鲁迅与现代性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
2006年10月19日,《南风窗》记者借鲁迅逝世70周年之际采访汪晖,随后发表了《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人物》一文,汪晖在采访中强调了鲁迅曾开创的文学公共空间,以对抗现代政治对知识分子的压抑和控制。
名人学者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
名人学者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之巨大是并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别人对鲁迅个人评价1鲁迅先生之死,应该说,这是世界的损失,不是单独中国的损失,所以对于这位文化战士,艺术巨人,怀着永久哀悼的,也不仅是中国人。
当鲁迅先生死时,我正在东京,记得那是1936年10月19日的早晨,我翻开《读卖新闻》,一个鲁迅先生的像,一个《亲日文学家鲁迅之死》的标题,映入我的眼中,使我突然起一个震悸。
哦!鲁迅先生死了!这战士,他舍我们而去了,他永恒的休息了。
同我邻室的一位朝鲜文学家金时昌君,是我们帝大的同学,他在编辑一个进步的叫做《堤防》的文学杂志。
在洗脸时,遇见我,他以哀戚的声音,向我说:“鲁迅様死了!”“是的,鲁迅様死了!”我回答着。
我们的眼都红红的。
我继续说:“鲁迅様不仅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也是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的。
”“是的,我们朝鲜人,有正义感的朝鲜人,对于这位巨人是不能忘记的。
”说着,我们相对流下泪来。
我到帝大去,在参考室内,遇到几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同学,有的人在翻阅鲁迅先生的遗著《中国小说史略》的增田涉的译本。
他们看见一个中国人的我,仿佛想慰唁似地说:“鲁迅様死了,留着这些宝贵的遗作的鲁迅様死了;这是可悲的事情呀!”我到考古学教室去,史学教室去,遇到的熟人都是这样表示着叹惋的意思。
而文哲学系中的护手江泰君、大中臣君、齐藤君,几个平时特别欢喜研究鲁迅先生的著作者,更加流露着悲戚,这些悲戚是发自内心的。
这之后,我很留心去搜集关于哀悼鲁迅先生的文章。
在《改造》、《中央公论》、《日本时论》等较大的杂志中,都登载着哀悼的文章;《中国文学月报》并且出过一个特辑。
有些画报中,印有先生的遗照和手迹的,我也买得来。
如新居格、增田涉等,都出其平时藏先生的遗墨刊布出来。
在国人中,有郭沫若先生的一篇哀悼文字,登在《帝大新闻》上。
这一些统计来不下二十几篇文字吧!搜集来的杂志画报和剪贴的报纸,现都已经散失了。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生存、精神境遇的尴尬,而这一尴尬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的开端,鲁迅就暗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境遇,这是鲁迅的超前性。
(1)鲁迅是中国批判力量的源泉①残酷的自觉意识鲁迅的批判性来自其以启蒙的视野进行国民性批判,鲁迅做的是深入地挖掘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
为重塑现代中国而自愿成为“历史中间物”,这一批判精神与一种深刻的反省联系在一起。
鲁迅认识到,他并非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的无辜者,而正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之中的一份子,这一残酷的自觉早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便已经显露:疯*子也是吃R的世界里的一员,也参与到吃R的行为之中。
因而,对吃R的世界的否定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
②批判的力量这种批判性使鲁迅杂文也具有匕*首的力量,可以用来战斗,鲁迅对不公世界的揭示,对现代政治的荒谬与残酷的讽刺,使得鲁迅的杂文成为批判性的代名词。
可以说,鲁迅的批判是彻底的,因为他把自身也否定了,这就是为何他是现代中国批判运动的原动力,只有彻底的批判才能够赋予其后继者以继续向前的勇气。
当代中国任何批判力量都试图援引鲁迅,并因此而获得合法性。
(2)鲁迅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永恒的异质性存在正是这种异质性存在,使得直面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方向。
鲁迅的文学与其批判性是同一的,因而中国现代文学也具有了异质性的力量,这对于一个同质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如果是不断西方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主体性将不复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鲁迅时刻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以批判、反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从而为中国确立主体性提供可能,并进而为重建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3)鲁迅为了达到批判国民性,创作出独特的小说写作艺术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有独特的塑造典型化人物的方法。
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杂取种种人”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迅与文学现代性之探析
鲁迅与文学现代性之探析一、文学现代性的概念现代性是自17世纪以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以前的文化和文学重视传统和神秘的元素。
现代性强调rationale (理性),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skepticism(怀疑主义),和rospectivism(远见主义)。
文学现代性体现了现代性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现代性不仅解构了传统文学的艺术形式,而且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类自我认识的演变。
二、鲁迅对文学现代性的贡献鲁迅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代表人物。
他活跃于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史上,深刻看透了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和人性危机。
他将这些问题揭示在文学作品中。
他的作品表现了传统封建社会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转变过程,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新篇章。
1. 解构传统形式鲁迅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是他解构了传统文学的形式。
在他的作品中,他使用了现代文学中的各种手段,例如对话、讽刺、抒情、象征与意象等,这让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无独有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解构了传统形式,鲁迅的作品在此背景下得以更为广泛的接受。
同时,这些手法的使用也增添了鲁迅的文学作品的现代性。
2. 表现社会的现代化鲁迅的文学作品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容。
他通过行文风格、人物性格等方面展现了一个在转型中挣扎的社会景象,显示出现代中国的文化多元性、精神巨变等现象。
例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都是在现代化社会中刻画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3. 批判旧思想鲁迅的文学作品展示了对旧思想的批判。
他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旧观念,向大众展现了他的个人洞见和见解。
这一点也获得了现代文学思潮的认可,例如奥斯汀、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都对传统思想和文化进行了批评。
这些作品的发表也间接影响了当时中国文学的创作方向。
三、文学现代性的限制尽管鲁迅对文学现代性做出了深刻的贡献,但现代性给文学带来了什么,也使之失去了什么,这也需要我们思考。
一个例子就是:现代主义文学在拒绝精神主义、人物描写的同时也失去了那种抚慰人心的文学作品。
“现代性”烛照下鲁迅的侠骨柔情
河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第 1 0卷 ,第 l ,2 0 期 o 9年 1 月
J r 1O na l t c i 0u na fHe n Po y e hn cUni riy ( o a ce e ), VO1 1 ve st S ci1S inc s O, No.1, J n. 09 a 20
.
“ 代 性 "烛 照 下鲁 迅 的侠 骨 柔 情 现
焦 仕 刚
( 西 艺 术学 院 人 文 学 院 ,广西 南 宁 5 O 2 ) 广 3 角度重新 审视 鲁迅和 传统侠 文化 的 关 系。首 先对 现代 性 概 念做 了界 定 ,
介 绍 了 中 国 文化 与 现 代 性 的 关 系 。 然 后 ,从 现 代 性 概 念 的 三 个 价 值 基 点 出发 论 述 鲁 迅 与 侠 文 化 的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一)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一)《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
回顾20世纪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或文学家像鲁迅这样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今天仍旧不能回避谈论鲁迅的意义。
但是,自“文革”结束,对于鲁迅的批评和反思,波澜迭起,从来没有消停,这种种围绕鲁迅形成的争论,又是我们今天谈论鲁迅时无法绕开的话题,所以就从这些争论谈起吧。
汪晖(以下简称汪):让我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谈起。
毛泽东说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可宝贵的品质。
他认定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的著作和《红楼梦》是两个特殊的领域,不但可以阅读,而且为了配合“文革”的需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为了《鲁迅全集》的注释,全国各大高校的现代文学领域最主要的老师都卷入其中,一度很多工人积极分子也参与注释工作。
在20世纪找不到任何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文本受到如此大规模的研究和考订,包括毛泽东、孙中山的著作。
鲁迅在他的环境中对于各种人物的批评成为“文革”时期那一时代文化政治的重要内容。
也因为如此,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如何评价鲁迅及其思想一直是一个具有政治争议性的问题。
比如,鲁迅对于周扬等人解散“左联”十分不满,在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中站在胡风等人一边。
鲁迅逝世之前,正值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主义威胁的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共产国际调整了方针,要求各国共产党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国防文学”的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鲁迅赞成“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强调即使在民族危机和统一战线的背景之下,“左翼”也应坚持自身的领导权,所以支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主张。
这些问题涉及30年代左翼文化和政治的复杂问题。
在“文革”中,为了清算所谓“左翼文艺黑线”,鲁迅对周扬等人的批评被当作批判周扬代表的“30年代文艺黑线”的根据。
《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呈现》
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呈现引言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观点和锐利的批判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并探讨了人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展开讨论,分析其在小说、散文和杂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
一、鲁迅作品中对传统观念的批判鲁迅以深深批判传统观念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通过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压迫和无助,他强调了旧有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所带来的剥削和不公。
例如,他通过《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展示了一个被旧有道德束缚且精神崩溃的主人公,向读者呈现了传统道德桎梏下个体生存状态,并试图唤起大众对这种旧有观念模式下苦难生活的反思。
二、现代性的无所适从与彷徨鲁迅作品中常常描绘主人公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无所适从。
他用散文《伤逝》等文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今都市生活的彷徨感。
他提出,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瓦解和现代思潮的冲击,个体面临着一种时代变革下的自我身份迷失和人生意义缺乏。
三、维护个体尊严与反抗压迫鲁迅作品中常强调个体尊严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要站出来反抗社会压迫。
在他眼里,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而这些都是摧毁个体尊严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小说《阿Q正传》中,阿Q虽然身处贫困和嘲笑之中,却通过内心奋起反抗来保持尊严,并成为鲁迅笔下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
四、对西方文化与思想借鉴与批判鲁迅在作品中不仅从传统观念出发批判中国社会,同时也关注并大力借鉴西方文化与思想。
他认为,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经验,以推动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
然而,他对西方文化也持有批判态度,认为西方现代性也有着冷漠、自私等问题。
结论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呈现,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困惑和无所适从的关注。
鲁迅试图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反抗精神,并在作品中展示了个体尊严和价值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提出了在西方文化与思想借鉴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审视的观点。
华盖集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与现代性追求
华盖集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与现代性追求华盖集是鲁迅先生早期的一部代表作,其中所体现的文化批判与现代性追求是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华盖集中的文化批判和现代性追求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文化批判华盖集中的文化批判主要聚焦于当时的封建文化和旧有的道德观念。
鲁迅先生通过对封建礼教、旧有习俗和腐朽思想的揭示与讽刺,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固守和僵化。
他以犀利的笔锋和辛辣的语言,对虚伪、狭隘和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直接的批评。
例如,在《一件小事》一文中,鲁迅先生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
通过讲述一个血淋淋的杀人案例,他批判了封建家族的骨肉之亲观念,揭示了道德观念的虚伪和可悲之处。
这种形式的文化批判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与警示。
二、现代性追求华盖集中的现代性追求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解放、社会进步和自由发展的追求上。
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是为了否定一切,而是希望通过解放个体的思想和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华盖集中,鲁迅先生提倡现代教育与科学精神。
他认为新思想的涌现和新知识的传播,是实现国家独立和个人解放的必经之路。
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是为了彻底抛弃,而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之路。
他呼吁人们要坚持科学、理性,将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价值与当代启示华盖集中的文化批判与现代性追求,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它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提醒我们要保持对权威的怀疑和对思想的独立性,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其次,它对个人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呼吁我们要注重教育的现代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它对科学精神的崇尚,提醒我们要以科学为指导,追求真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当代社会,虽然华盖集所批判的封建文化已不复存在,但仍然需要对各种落后、狭隘和虚伪的思想观念进行批判。
鲁迅先生《呐喊》的阅读感悟
鲁迅先生《呐喊》的阅读感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集,包括了《狂人日记》、《白光》、《风波》等多篇作品。
这些作品揭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深沉思考。
以下是阅读《呐喊》后可能产生的一些感悟:
社会批判:作为一位文学巨匠,鲁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他通过对社会弊病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社会的呼吁。
个体痛苦:《呐喊》中多篇作品表达了个体在社会压迫下的痛苦和挣扎。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者能够感受到鲁迅对于个体命运的深刻关切,以及对于个体在社会中沦为“狂人”的无奈。
现代性的冲击:鲁迅对现代性的冲击感非常强烈,他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崩溃与现代社会的冷漠。
这一思想贯穿于《呐喊》中,使读者深思现代性对于传统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冲击。
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对各类人物的描写,鲁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物形象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灰色地带。
这种描写让人深感现实中人性的复杂、矛盾和无奈。
呼吁觉醒:《呐喊》透露着一种呼吁,鼓励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激励人们追求真理、正义。
通过文学的力量,鲁迅试图唤醒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他们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总体而言,《呐喊》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洞察和人性解构的文学杰作。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时代的独到见解,也能够在人性的探讨中找到共鸣。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下)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第七章八十年代文学概述第一节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三):外来影响——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四):作家因素——作家的构成和创作意识。
1:八十年代作家构成。
(1):复出作家(归来派作家)(2):知青作家(和知青文学区分)。
(3):中年作家。
(4):从性别角度看,可以分出一个特定的群体“女性作家”。
(5):新派作家。
有莫言、刘索拉、徐星、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方方等。
2:八十年代作家意识。
(1):时代、历史的忧患意识。
(2):创新意识(现代意识)第二节80年代文学意识和文学创作(一):八十年代文学意识80年代文学环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民主国家。
这样的文学环境造就了新的文学意识——现代性文学意识,即在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性意识很复杂,包括:启蒙意识(五四文学),民族国家意识(左翼、解放区文学),现代主义意识(海派)等。
在中国现代,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现代意识表现为两种,17年和文革可以看作是民族国家意识的极端发展。
八十年代现代性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1:启蒙意识2:现代意识(二):80年代文学创作80年代文学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85年为界,之前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之后,文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小说创作,85年之前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主题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
先后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它们有相同的思想基点——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前者破,后者立。
以伤痕、反思为发端,引起了作家们在启蒙主义精神指引下,对文革以及文革前的历史作全面反思。
继伤痕、反思文学之后出现的“知青文学”也属于这一类型的创作。
85年之后,小说开始转向自身现代性的实验,先后有寻根文学、现代派实验、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出现。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三)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三)鲁迅与政治《南》:你多次强调了鲁迅与政治的关系,那么鲁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入政治呢?汪: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开始他的文学创造和杂文写作,其结果是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和文化的空间。
中国的文学,要么是茶余酒后的玩物,要么是文以载道,鲁迅开创的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空间,鲁迅通过这个空间介入政治。
让我先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样的空间。
1922年,五四运动退潮,新文化运动也解体了。
鲁迅写了一首诗,是《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的心情好像有点落寞,他所说的“旧战场”就是指在五四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文苑”。
其实,那时候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都很活跃,为什么鲁迅突然感觉寂寞了呢?我想这与文化和政治的形势有关。
这个时候,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陈独秀、李大钊等都卷入了政党政治,年轻一代也受此影响,而胡适等人的兴趣也在转移,整理国故的运动差不多要开场了。
鲁迅的这首诗表明他要坚守这个“文苑”。
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康有为、梁启超通过上层变革介入政治,孙文建立组织、联络军队、发动起义,以政治的方式介入政治,陈独秀、李大钊组织政党、从事革命活动,卷入政治辩论。
但鲁迅是完全通过文坛这一新的空间发出他的独特的声音的。
这个自主的文坛的创造和存在就是政治性的。
他一边慨叹“新文苑”的寂寞,一边表明“荷戟彷徨”的意志,表明他高度重视这个独特空间的重要性。
《南》:但是,无论是今天的文学也好,学术也好,都越来越往纯粹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也使得文学和学术本身的生命越来越狭小,越来越狭窄,要发展出独立的、有政治性意义的空间相当不容易。
汪:如何理解文学与政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茅盾说,鲁迅几乎每写一篇小说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他是一个文体家。
鲁迅是真正的文学家,比如他写小说成为公认的现代小说的开山,他写散文诗,成为现代散文诗的开山,他写故事新编,成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他写杂文成为一个现代杂文的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汪晖,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96年应邀出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至今。
80年代初,汪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现代文学史家唐先生,他的《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一书被认为是新时期鲁迅研究的代表作品。
1997年,汪晖在《天涯》杂志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文,引起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广泛讨论。
此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问题的文章,并被视为中国“新左翼”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若干作品被译为不同文字。
英文著作《中国的新秩序》出版后又被译为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在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韩文著作《新的亚洲想象》、日文著作《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等在不同语境中引起关注。
2004年,汪晖的代表性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出版,该书先后被《亚洲周刊》、《中华读书报》和《书城》杂志评选为2004年度“十大好书”、“十大社科图书”和“年度图书”。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
回顾20世纪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或文学家像鲁迅这样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今天仍旧不能回避谈论鲁迅的意义。
但是,自“文革”结束,对于鲁迅的批评和反思,波澜迭起,从来没有消停,这种种围绕鲁迅形成的争论,又是我们今天谈论鲁迅时无法绕开的话题,所以就从这些争论谈起吧。
汪晖(以下简称汪):让我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谈起。
毛泽东说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可宝贵的品质。
他认定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的著作和《红楼梦》是两个特殊的领域,不但可以阅读,而且为了配合“文革”的需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为了《鲁迅全集》的注释,全国各大高校的现代文学领域最主要的老师都卷入其中,一度很多工人积极分子也参与注释工作。
在20世纪找不到任何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文本受到如此大规模的研究和考订,包括毛泽东、孙中山的著作。
鲁迅在他的环境中对于各种人物的批评成为“文革”时期那一时代文化政治的重要内容。
也因为如此,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如何评价鲁迅及其思想一直是一个具有政治争议性的问题。
比如,鲁迅对于周扬等人解散“左联”十分不满,在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中站在胡风等人一边。
鲁迅逝世之前,正值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主义威胁的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共产国际调整了方针,要求各国共产党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国防文学”的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鲁迅赞成“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强调即使在民族危机和统一战线的背景之下,“左翼”也应坚持自身的领导权,所以支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主张。
这些问题涉及30年代左翼文化和政治的复杂问题。
在“文革”中,为了清算所谓“左翼文艺黑线”,鲁迅对周扬等人的批评被当作批判周扬代表的“30年代文艺黑线”的根据。
这其实与鲁迅本人的思想已经毫无关系。
“文革”结束后,要“拨乱反正”,围绕着鲁迅的历史位置和他对许多人和事的批评就产生了许多争议。
因此,鲁迅在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位置是双重的:一方面,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尤其是有关改造国民性、“立人”思想和对礼教的批判,一再地启迪人们思考中国面临的问题和经历的苦难。
王富仁先生在1985年将鲁迅的文学概括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就是适应了这样的一种历史需要。
在这个判断背后有一个预设,就是“思想革命”比“政治革命”更为重要和根本。
另一方面,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如何解释鲁迅对于许多人的批评也成了一个问题。
例如,原先用鲁迅批判周扬或“文艺黑线”,等到“四人帮”倒台,就又有人提出鲁迅的杂文《三月的租界》所批评的“狄克”就是张春桥。
所谓“神话鲁迅”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的,从一开始,它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对于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理解问题。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理解鲁迅,总是联系着如何评价他所生活的时代。
鲁迅不是政党领袖,他甚至从未参加过任何党派,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中有一种深刻的颠覆性和激进性,他一再讽刺中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批评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北伐时代的革命气氛,但这个讽刺和批判却包含了一种“真正的革命”、“永远的革命”的精神内蕴。
80年代以降有一个倾向,就是谈鲁迅的黑暗面、矛盾、彷徨和感情世界等等,这自然是很必要的,但从我的理解看,鲁迅的黑暗面、矛盾、彷徨是和他的激进性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
鲁迅与胡适《南》:这大概也是鲁迅在当代总是处于争议之中的原因。
过去20年对于鲁迅有很多的批评。
像华东师大罗岗教授讲的,这些批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事论事的批评,比如说他骂了什么人骂错了,说了什么话说错了,另外一类批评却是将鲁迅同“中国走向”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思路下面,才引申出“究竟是读鲁迅,还是读胡适”这些说法。
你如何理解前一类对鲁迅的批评?汪:从“五四”时代起,鲁迅开创了所谓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他批评过复古派,批评过章士钊、《学衡派》,批评过现代评论派、古史辨派,批评过梁实秋、胡适,批评过中医、京剧和梅兰芳,批评过那个时代的“自由人”、“第三种人”、“民族主义文学”,也批评过左翼的许多人物。
关于鲁迅的偏执、刻薄、多疑的争议,在他生前死后,从未终止。
鲁迅不相信中医,这不是偏执吗?鲁迅批评梅兰芳,我们能够说京剧都不好吗?鲁迅奉劝青年最好不读中国书,现在国学大兴,鲁迅的这些话有问题吧?我在这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一个个地去辨别。
但有必要强调这么两点:第一,鲁迅的骂人并非出于私怨,实在是出于“公仇”。
从不离开具体的情境讨论问题,这是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因此,他所谈论的具体的人与事往往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
比如,以他对梅兰芳的批评为例,他批评的是梅兰芳现象,而不是梅兰芳本人,尤其是那种“女人看见男人扮,男人看见扮女人”的陋习。
这是他的所谓“国民性批判”的一个部分。
要是我们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对整个京剧艺术的否定上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第二,鲁迅的文化批评是在“五四”时代的氛围中产生的,也是“五四”的偶像破坏论的一个具体实践。
如何看待鲁迅对待传统的态度涉及如何评价“五四”和近代启蒙的问题。
《南》:无论鲁迅,或者胡适,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人物,你能谈谈对他们的一个基本比较和看法?汪:胡适是在现代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同时也是开创性的人物。
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锋,他的“易卜生主义”影响很大。
在“五四”时期,鲁迅与胡适是同一营垒中的人。
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对国民党的专制与屠杀给予激烈的批判,而胡适也对国民党钳制舆论、扼杀思想自由提出公开声讨,在这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传人。
晚年的鲁迅倾向左翼,卷入左联的活动,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但他们都没有加入政党。
从思想气质上说,两人十分不同。
在学术上,胡适引入规范,告诉大家现代学术要按照什么方式和方法做,影响深远。
鲁迅的学术研究充满洞见,但他更强调的是不断打破规范,总是怀疑这些极易体制化的知识具有压迫性。
胡适是典型的现代化派,相信历史的进步,文章平易流畅,气质上是乐观的。
鲁迅与胡适一样对传统展开批评,但没有胡适的那种乐观气息和十分的自信。
原因大致有两点,一个是他在反对传统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灵魂里也中了传统的毒,想要摆脱而不能,所以他的文化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矛头所向也对着自己,只是别人不大察觉而已。
鲁迅对传统的批评中有一种胡适所没有的切肤之痛。
另一个是他虽然以进化论的观念批判传统,但并不认为现代的国家比过去的国家更开明。
大约是在1907年,鲁迅以西方为例说,君主专制打破了宗教专制,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实行多数统治,一人专制尚有反抗的余地,多数专制很可能比独夫专制还要恐怖。
他赞成革命,赞成立宪制,但是他对这些所谓的“现代”从来不迷信。
1929年,他对冯雪峰说,我也不要去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因为那里还会有将叛徒处刑的吧。
他是在左翼对他的围剿中、也是在他对左翼的反抗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左翼的。
1908年,鲁迅写了篇文章叫《破恶声论》。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有两种“恶声”,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世界人”,用现在的话说,都全球化了,还谈什么文化、民族或者其他的东西?另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国民”,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
鲁迅说这两者都是“恶声”,因为这些说法中没有人的自觉、没有人自身的独特性,无非是鹦鹉学舌而已。
他说这是“万喙同鸣”,用他晚年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无声的中国”。
“无声”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吵吵嚷嚷,都说差不多的、自以为绝对正确的话。
这篇文章中有一个特别好的命题,叫做“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他说这是当务之急。
“伪士”就是那些每天抱着自以为进步或先进的观念的人,办洋务、搞改良、谈民主、论立宪、搞共和,左的流行他就左,右的流行他便右,全球化来了他就成了“世界人”,在民族主义潮流中他成了“国民”。
这些人是发不出自己声音的“伪士”。
他为什么又说“迷信可存”呢?迷信首先你要信,你不信不会迷,这里有一种对“真实感”的追求。
没有这种真实感,一切都是虚无的。
鲁迅批评名教,反对传统,但他竟然对“迷信”有这样的理解,他对“鬼”的世界有着隐秘的迷恋。
这些在胡适这样的典型的启蒙人物、现代化的倡导者身上大概是不会发生的。
我对“胡适还是鲁迅”的问题没有多少兴趣,因为这种二元对比本身多是将历史简化为一种单一立场和态度的产物。
其实,他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地问:到底是改良好,还是革命好?到底是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个现代化派,比较倾向于从国家的立场或智识阶级的立场来看这个社会,一点一滴地进步就好了。
鲁迅有一种很深的“从下面”看问题的视角,他对阶级问题的兴趣大概与这种视角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胡适是一个相信一点一滴改变的改良主义者。
鲁迅也赞成改良,但绝不排斥革命,也不排斥暴力革命。
北伐的时候,鲁迅给许广平写信说,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还说孙文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没有“党军”。
但鲁迅所说的革命是一种真正的社会改造,而不是假借革命的名义的屠杀,先是老人杀青年,而后是青年也开始杀青年。
他期待通过这样一种革命消灭各种压迫形式,但对此却从来没有奢望。
他说的革命不是一场革命,而是“永远革命”。
一个革命者必须是“永远失败的革命者”,因为那些叫嚷着革命成功的人很快就会蜕化为新的统治秩序的守护人。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整个社会思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告别革命”这个命题有道理,今天不再存在产生20世纪革命的那种社会条件了。
但“告别革命”的命题在许多人那里其实是一个“否定革命”的口号,除了否定全部的左翼传统之外,他们没有对革命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前提给予认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