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45dfdc844769eae109ed62.png)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 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 洋务运动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 戊戌变法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 对外开放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 钢铁长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 古代埃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 古代印度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教版七上历史思维导图 ppt课件
![人教版七上历史思维导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01090f18583d04964598c.png)
ppt课件
12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ppt课件
13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ppt课件
14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ppt课件
15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6课 三国鼎立
ppt课件
16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 的内迁
ppt课件
17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ppt课件
18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9课 北魏统治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民族大交融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1课 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ppt课件
1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ppt课件
2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3课 远古人类
ppt课件
3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4课 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ppt课件
4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ppt课件
5
☆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
3.思维导图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https://img.taocdn.com/s3/m/3c4c8e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5.png)
七年级历史上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课东汉的兴亡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6课三国鼎立 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炎帝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暴政表现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冲之、圆周率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法、绘画与雕塑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已知的最早古人类。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人头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的陕西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雨水少河姆渡人长江流域的浙江干栏式房屋因为雨水多炎黄联盟:打破界限,促进交流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
打败蚩尤部落。
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禹建夏,阳城为都,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桀暴政致夏亡夏朝建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汤灭夏建商亳为都城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商纣王暴政致商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707c05e0c22590102029da1.png)
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人类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word.。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20838a78bd63186bdebbc2a.png)
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人
word格式版本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word格式版本
第3课远古人类
word格式版本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word格式版本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word格式版本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word格式版本
word格式版本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word格式版本
第8课百家争鸣word格式版本
word格式版本
第9课统一中国
word格式版本
第10课末农民大起义word格式版本
word格式版本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word格式版本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word格式版本
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格式版本
word格式版本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word格式版本
word格式版本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word格式版本
第16课三国鼎立
word格式版本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迁
word格式版本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word格式版本
第19课北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word格式版本
第20课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word格式版本。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37ac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2.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1. 人类起源与早期发展人类的起源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早期人类的文化与宗教2. 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3. 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的历史与文化古罗马的历史与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战争与征服4.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中世纪的战争与征服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宗教改革的原因与影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6. 近代欧洲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7. 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原因南北战争的背景与原因南北战争的影响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9. 20世纪的科技与文化20世纪的科技发展20世纪的文化与艺术20世纪的社会变革10. 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代世界的社会变革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11. 全球化与多样性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文化多样性国际合作与冲突1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历史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目标环境保护的历史与现状13. 女性与性别平等女性在历史中的角色性别平等的历史与现状女性权利的争取与进步14. 科技与信息时代科技革命的历史信息时代的特点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5. 社会变革与革命社会变革的原因与过程革命的定义与类型社会变革对历史的影响16.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历史与应对环境保护的历史与现状17. 历史上的思想与哲学主要哲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18. 艺术与历史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对历史的记录与表达艺术家在历史中的角色19. 历史上的法律与政治法律的起源与发展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法律与政治对历史的影响20. 历史上的经济与贸易经济发展的历史贸易对历史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贸易战21. 历史上的疾病与医学疾病的历史与传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疾病对历史的影响22. 历史上的宗教与信仰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对历史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23. 历史上的科学探索科学革命的重要性科学探索对历史的影响科学家的贡献与成就24. 历史上的探险与发现探险家的历史背景与动机重要探险与发现的事件探险对历史的影响25. 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文化融合的影响与结果交流与融合对历史的影响26. 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解决战争的原因与类型和平解决的方式与机制历史上的和平协议与和解27. 历史上的社会运动与改革社会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动机改革的过程与成果社会运动对历史的影响28. 历史上的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方式与途径教育与文化对历史的影响29. 历史上的经济制度与政策经济制度的历史变迁经济政策的影响与效果经济制度与政策对历史的影响30. 历史上的艺术与音乐艺术与音乐的历史发展艺术家与音乐家的贡献艺术与音乐对历史的影响31. 历史上的科技与军事科技在军事中的应用军事科技的发展与影响科技对军事战略的影响32. 历史上的地理与探险地理探索的历史背景重要地理发现与探险地理对历史的影响33. 历史上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冲突的原因与表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与结果文化冲突与融合对历史的影响34. 历史上的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的原因与影响宗教战争的历史事件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对历史的影响35. 历史上的政治变革与政治制度政治变革的原因与过程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政治变革对历史的影响36. 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影响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对历史的影响37. 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社会问题对历史的影响38. 历史上的科技进步与应用科技进步的历史背景科技应用的影响与结果科技进步对历史的影响39. 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与变迁文化传统的起源与发展文化变迁的原因与影响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影响40. 历史上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风格的历史发展艺术流派的特点与影响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历史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之欧阳总创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之欧阳总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8d8c6d410661ed9ac51f3dc.png)
欧阳总创编 2021..02.13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社会组织生活: 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尧、舜、禹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纷争夏 商 周 东周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生产力的发展1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______________, 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_______ 国郡守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修的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欧阳总创编 2021..02.13变革。
(如: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一些奴隶主开垦出大量土地并将土地出租,转化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也转化为农民。
)(显然,以土地私有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度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三、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后期各国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欧阳总创编 2021..02.13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经济上: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文化上:统一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件(图片版)(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件(图片版)(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5edb62f8c75fbfc77db2ca.png)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 8世纪6 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 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e83a40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2.png)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人类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word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c22ff936edb6f1aff001f94.png)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_________ 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迁都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______________, 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_______ 国郡守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修的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变革。
(如: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一些奴隶主开垦出大量土地并将土地出租,转化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也转化为农民。
)(显然,以土地私有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度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后期各国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
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四、各国变法的作用
1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图片版)(20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图片版)(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09002a3b102de2bd97058809.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ppt (图片 版)(2 0张)( 精品系 列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件(图片版)(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件(图片版)(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76c7764b73f242336c5f6f.png)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19课 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课 件(图 片版)( 共20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730d66593186bceb18e8bb5d.png)
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人类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分课时编排,大幅度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分课时编排,大幅度提高记忆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85b1040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1.png)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七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已懂技术及观念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组织生活: 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 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西周
东周
战国(前_______----------前________年)
背景
1 周天子威信扫地,无法控制各路诸侯,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 强大的诸侯为成为霸主,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不断进行战争
__________的称霸过程 (时间:____________)
称霸条件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 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
灭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训:________________
灭夏(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建商:建立者________、建立时间___________
壮大(原因):
1 汤任用有才干的大臣_________ 2 汤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 3 汤关心百姓,使农民、商人各安其业
____________迁都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衰 (原因)
1 后期的政治混乱 2 _________的残暴统治 3 领国_________的发展壮大
兴
灭商
(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文
明
农业
农作物:西周时期,______________已齐备 农业技术:商朝时期已知道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产工具:西周已使用了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农具进行生产
畜牧业:
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__
霸
__________的称霸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1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 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统一
1 促使战国七雄形成的两件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 住________________
4、生活特点:
5 _________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挖掘______________
7 饲养___________
第
8 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商业 交通发达,城市繁荣
奴隶的悲惨生活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了青铜文明 促进了社会发展
朝代更替:
夏
商
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前_______----------前________年)
国家机构: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堡、宫殿 政府机构 军队、刑法、监狱
________________ 压迫
______和________的工具
继承 _________ 传___________
_________ 制变成________ 制 _________ 天下变成__________ 天下
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的残暴 2 平民与奴隶的怠工与反抗
_)
_
_
_
_
_
_
_
_
_
夏
衰
朝 的
兴
商 朝 的 兴 衰
兴 衰 兴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之战
1 时间:_______________2 双方:_________ 3 结果:________
西
建周
1 建立者__________ 2 时间:_________
周
3:都城________
的
兴
衰
1 原因_______________-
强盛:____________制
2 内容: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
1 原因_______________-
3 作用: 2 _________ 3 ________
衰
2 转折:_________ 3 灭亡: _________(时间)______(人物)
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发展过程
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加丰富:________________
2
1、发现地点:____________ 2、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____________
河姆渡
2、用____________耕地
原始居民
3、种植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的国家)
2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传
位
_________制
- 传
位
_
_
夏朝建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发现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可以发现____________
第
发现物
2、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4、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祖 北京人 国 境 内 的 远 古 居 民
山顶洞人
得出结论
1、距今年代:____________ 2、体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化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汶口原始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3
第 3 课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_____________
vs _________
武略:逐鹿之战
联 合
-
黄帝
(
)
____________ _
结成联盟,形成_________
-我们称自己为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
-
黄帝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文治
4、______________
- 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其妻子嫘祖:____________
-
课
属下仓颉:________________
属下伶伦:________________
-
黄
帝
和
尧
舜
尧、舜、禹
禹
的
传
说
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组织形式: 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1、发现地点:____________ 2、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貌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使用:___________石器,以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为生
青铜制造业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