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翻译学”评介
当代翻译理论:翻译科学派
理论背景
奈达翻译的目的:“使人们皈依基督教”。p 45 “使人们团结在一个共同的信仰周围,一个上帝用 不可侵犯的语言表述的信仰”。p 46 Implicit in his approach is a populist evangelical (conversion experiences, reliance on Scripture, and missionary work ) Christian belief (and an anti-intellectual stance) that the word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all. p 46
理论来源—转换生成语法
According to Chomsky, the phrase structure rules represent the internalized and unconscious workings of the human mind; deep structure determines meaning underlying sentence; and surface structure determines sound. p 48
理论反思
奈达的理论对于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移情、 直觉等。 作者的意图与文本的意义是两回事。 文本本身的“能量”。 奈达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抽象且不实用:文本意义 难以全面把握;读者的接受也难以预见。 忠实与自由:奈达的理论重新解读“忠实”,却 更加倾向于“自由”。
理论反思
乔氏虽然声称所有的语言的都有相同的形式结构 ,但该层结构比奈达理论中的“核心层次”更加 抽象。 对于奈达来说,文字只是标签。文本的意义往往 是永恒的,超越文本本身。文本中的含糊不清、 神秘性和下意识说出的话语都被删除,以获得超 越历史的读者反应。
第九章如何评价翻译
9.1 翻译(fānyì)批评的本质
3. 翻译批评即依据一定理论,采用相关方法,对译者、翻译过程、译 作质量与价值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
(文军,2001) 4. 常规(chángguī)意义上比较完整的翻译批评应是:依照一定的翻译
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 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作出评价。 (杨晓荣,2006) 5. 翻译批评就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对 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 认识活动。 (温秀颖,2007)
因而,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能动的再创造并使之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避免一切因主观性而可能导致的理解、诠释的过度自由和盲目,促使翻译行为进 一步走向成熟与自律,这是翻译批评面对翻译主体必须履行的监督功能中不可忽 视的重要维度。
精品资料
9.2 翻译批评的价值(jiàzhí)和 功能
9.2.2.2 翻译批评的监督功能---对读者的指导
因此,翻译批评作为对翻译价值的判断,是某种翻译观念和 伦理意志在翻译评价中的体现,应超越纯粹个人的情感而代表某 个历史时期的集体的主要价值观念,摒弃一味依赖个人趣味和个 体主观感受的纯感性判断。
精品资料
9.1 翻译批评(pī píng)的本质
可以说,从广义上讲,翻译批评就是理解 翻译与评价翻译;
从狭义上讲,翻译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理 性反思与评价,既包括对翻译现象、翻译文本 的具体评价,也包括对翻译本质、过程、技巧、 手段、作用(zuòyòng)、影响的总体评价,而 不论是“具体评价”还是“总体评价”,都依 赖并取决于相关的理论和一定的标准。
9.2.2.1 翻译批评的监督功能---对译者的指导
我国翻译学_论_专著评介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09年第4期(总第131期)我国翻译学(论)专著评介鲍德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 210039)收稿时间:2009-05-20作者简介:鲍德旺(197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解放军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翻译是不是一门学科?我国译界在20世纪末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在这次大讨论时间的前后,翻译界有一批学者在扎扎实实地工作着,陆续出版了以/翻译学0或/翻译论0命名的专著。
本文拟按时间顺序,对这些专著加以述评。
关键词:翻译;翻译学;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9)04-0099-051.0前言人类对翻译理论的探索同步于翻译活动开始之初。
古今中外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
但是人们把翻译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却仅仅是上个世纪后半叶的事情。
我国学者董秋斯在1951年就提出要建立翻译学,要写两部大书,其中一部是5中国翻译学6。
(吕俊,2006:总序第1页)美国的奈达、英国的纽马克、法国的穆南、德国的威尔斯、原苏联的费道罗夫等,都曾提出/翻译是一门科学0的观点。
(谭载喜,2000:绪论第6页)此后,翻译界对于翻译是不是一门学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空论无益,翻译学的发展需要扎实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界陆续出版了一批以/翻译学0、/翻译学导论0或/翻译论0命名的专著。
本文拟按时间顺序,对这些专著逐一加以述评。
2.0对翻译学(论)专著的评述2.1黄龙:5翻译学6(1988)黄龙先生的5翻译学6共17章。
前7章为通论,着重论述了翻译的界定、翻译的功能、翻译标准、翻译史、翻译矛盾与语用翻译、对等等内容。
后面几章属于分论,分别探讨了诗词翻译、5圣经6翻译、同声翻译、科技和机器翻译等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翻译教育的展望。
“科学翻译学”评介
•
•
• •
(2)释句
路左有一巨石,石上有“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To its left is a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hand-written.
3)写的方法 • 写是根据所译内容来写,不是自由独撰。写的方法大 致有三:添加、评析与阐述生发。例: •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Feel it.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 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 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 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so it doesn’t pollute water or soil. And naturally,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 变译: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我想要一头光泽 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 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 款款深情尽显其中。
An Introduction to and Comments on Science Translatology “科学翻译学”评介
科技出版翻译质量评价研究
科技出版翻译质量评价研究科技出版翻译质量评价研究摘要:科技出版物的翻译质量评价对于确保科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科技出版翻译质量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发现,科技翻译质量的评价应结合专业领域知识和语言翻译能力,具体从准确性、清晰性、流畅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科技翻译质量评价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群体的特点和需要。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科技翻译质量评价研究中的一些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科技出版物、翻译质量评价、准确性、清晰性、流畅性、规范性引言:科技出版物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传递科技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出版物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科技出版物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可读性。
因此,科技出版翻译质量评价研究对于确保科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出版翻译质量评价标准科技翻译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准确性、清晰性、流畅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1. 准确性:科技出版物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科学知识的准确传达。
无论是学术论文、专著还是研究报告,翻译的准确性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准确性主要涉及科学概念、专业术语、数据和实验证明等方面。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同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阅读,确保准确传递原文的科学意义。
2. 清晰性:科技出版物的翻译应保持语言表达的清晰和简洁。
清晰性不仅指译文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准确性,还包括语篇的组织和逻辑结构。
在进行科技翻译时,译者需要遵循科学论文或报告的写作规范和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细致的文字处理能力,确保译文的清晰性。
3. 流畅性:科技出版物的翻译应保持流畅性,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和阅读译文。
流畅性主要涉及语言的连贯性、语境的合理性和篇章层次的安排等方面。
在进行科技翻译时,译者需要采用得体的词汇和句式,保持语言的自然流畅,避免生造词、语义模糊和理解困难等问题。
论李亚舒的《科学翻译学探索》
论李亚舒的《科学翻译学探索》吴钧【摘要】李亚舒教授为我国资深翻译家,他在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科学翻译学探索》为李亚舒2017年出版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自己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几十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翻译学科的创建、翻译理论的创新、翻译术语的研究、翻译科学的评述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部著作的写作,是李亚舒的科学翻译学思想的总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科学翻译思想的源流方面做了大量的辛苦考证与创新,提出了\"变译\"的创新理论,他在翻译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翻译术语方便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原则.【期刊名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6【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李亚舒;科学翻译学;学科创建;翻译理论;研究探索【作者】吴钧【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张掖734000;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李亚舒先生长期从事科学翻译理论与翻译史的研究,他是中国科学翻译学建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17年10月他的专著《科学翻译学探索》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是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精心研究、细致打磨的研究硕果。
《科学翻译学探索》在翻译学科创建、翻译理论的更新、翻译术语的研究、翻译科学的评述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著作的写作,是李亚舒多年来研究科学翻译学思想的结晶,特别是他在科学翻译思想的源流方面做了大量的辛苦考证,提出了“变译”的翻译创新理论,他在翻译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翻译术语方便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原则。
这些宝贵的研究成果都值得后学认真学习与思考。
李亚舒先生的科学翻译学思想自成体系,内容详实,为我国科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与科学翻译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科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翻译批评
Judging from the results of long 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 human skin is a satisfactory implant material surgery for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Mis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being standard and professional。
Omission of certain part makes the translation less faithful and objective.
科技翻译批评之典型翻译症
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我们认为人体皮肤是做视网膜脱 离手术的比较理想的填充 料。
Judging Judging from from the the results results of long of long term term clin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we are convinced human that skin human is a satisfactory skin is a satisfactory implant material for retinal implant material detachment for retinal surgery. detachment repairing surgery. The results of long 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human skin is a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implant material for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ing surgery.
高屋建瓴_译以致用_应用翻译学_介评
·图书评介·高屋建瓴,译以致用———《应用翻译学》介评*成昭伟(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锦州市121001)摘要国防工业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应用翻译学》一书顺应了我国译事的发展和学科的成长,堪称应用翻译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对该书“总论”、“分论”、“关系论”三大板块予以介评,在此基础上指出该书之于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应用翻译学总论分论关系论学科建设Abstract Applied Translatology,published by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Press,mark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ook and particularly deline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in China.Key Words applied translatology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logy1引言翻译研究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翻译到底有没有“学”,翻译学是否只是一场“迷梦”[1],这些“早已不该是问题的问题”[2]如今已无费时讨论的必要了。
且不说西方的译学研究早在上世纪下半叶就已风生水起、渐入人心,在我国,人们业已习惯使用“翻译学”这一术语来指称整个翻译研究领域。
翻译学作为一门研究翻译现象的人文学科,其学术地位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除却诸多学者力挺翻译学的相关论述,2011年出版发行的《中国译学大辞典》(方梦之主编,2004年初版名《译学辞典》)[3],无疑是“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4]的重要标志。
《中国译学大辞典》“翻译学”词目下录有“应用翻译学”词条,虽着墨不多,却也道出这一分类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
随着我国成功“入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科技、商务、新闻、法律、旅游等方面内容的翻译“异军突起”,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翻译实践的主体。
科技翻译书评
《科技翻译》评介摘要:一直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今在信息时代,通过翻译交流科技信息又在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介绍了Maeve Olohan所著的科技翻译教材,突出书中的特色和教学理念,结合国内已出版科技翻译教材的情况,探究本书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指导和启发,旨在促进科技信息的交流。
关键词:科技翻译文本类型交际目的译者能力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now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exchan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transl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extbook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 written by Maeve Olohan,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Given the domest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the paper explored the book o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on talents in our country, aiming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 genre communicative purpose translator competence引言:科技翻译早在100多年前随着科学著作的大量涌现而发展起来1。
认知学与翻译学结合的新起点_翻译与认知_评介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西方译界出现从译作到译者、从成品到过程的转向,翻译界开始引入认知学的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
认知科学为研究译者大脑黑匣子的运作过程、进而建立翻译过程实证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与灵感,为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学科视野;而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些认知学分支学科中的重要课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翻译学与认知学之间的结合态势日益明显,并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了卓著成果。
2010年,John Benjamins集团出版《翻译与认知》(Shreve &Angelone, 2010)一书,该书集近年翻译认知研究发展之大成,既总结了此前过程研究的进展,也展望了认知翻译研究的前景,对日渐重视过程、实证与跨学科建设的翻译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对研究语言认知机制的相关认知学科也有不容忽视的借鉴作用。
本文拟对该书略作评介,以期为我国目前缓慢发展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发展动力。
1.内容简介全书由前言和14篇文章构成,文章分属三大部分,即研究工具的变革、研究设计与相关问题、翻译过程研究与认知科学的结合。
在前言中,两位编者简要回顾了翻译学与认知学之间的跨学科结合历程,并从上述三个角度对近年来翻译过程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小结。
这三大类范畴其实体现了本书“翻译与认知”这一大的视角,因为研究方法的变革、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规范化,正是翻译过程研究近年取得的两大进展,后者又全得益于翻译学与认知学之间跨学科结合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研究工具的变革”包含六篇文章,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翻译过程研究近年来在研究工具上的进展。
这主要体现于继早期研究工具TAPs之后,多维收集翻译过程数据的研究软件Translog的广泛应用,及最新工具眼部运动跟踪技术(eye-tracking)的初期试用。
在“翻译任务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管理、以及元认知问题的解决”一文中,Erik Angelone 结合运用TAPs与电脑屏幕录像法,聚焦翻译过程中受试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元认知问题处理过程,研究了专业译员与翻译学员在问题解决模式上的差异。
英语专业科学翻译教学浅析
件; b i r d s o f a f e a t h e r l f o c kt o g e t h e r 物 以类 聚; g o u n d e r 破产 。 ( 3 )同义习语 的套译法 和色彩上都有相似之处。它们 不但有相 同的意思或隐义, 而且有相 同的或极相似 的形象或 比喻 。翻 译时如果遇到 这种 情 况 不 妨 直 接 互 相 借 用 。如 : w a l l s h a v e e a r s 隔 墙 有
疑 将 占据 主 导 地 位 。在 这 样 的背 景 下 , 中 国翻 译 教 育 须 适 应 时 代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按 照 市场 需 求 培 养 人 才 。 只
2 o
意译 是指在译文 中舍 弃原文 的字面 意义 ,以求译 文 与原文的 内容相符和 主要语言功能相似 的方法 。翻译时 应根据 原词 的真正 意义而 不是原始意义进 行翻译 。如果 按 字 面 意 思 翻 译 , 意 思 可 能 含 糊 不 清 , 不 能 确 切 表 达 原
,
。
1 9 5 0年 《 翻译通讯》 ̄ J , T J I , 为 我 国 译 界 开 辟 了研 翻译理论 交 流 翻 译 经 验 的 园地 。 然 而 ,大 多数 研 究
,
、
及科学翻译 的理论和实践 ,有关科 学翻译教学 的研 究f E 少 。此 外 , 中 国 大 学 的 大 多 数 翻 译 教 学 关 注 文 学 翻 译 , 而很少涉及科 学翻 译教学 。可是 , “ 文学翻译在 大量的翻 译活动 中所 占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 。 然 而 ,随着 中 国加入 世界 贸易组织 , 2 1世纪将 是 个 经 济 时 代 、 信 息 时 代 和 人 才 竞 争 的 时 代 ,科 学翻 译
论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及艺术性
论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及艺术性作者:吕婧史顺良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02期【摘要】随着国际之间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频繁,科技翻译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
而科技翻译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在翻译界中一直备受争论,大多数学者都承认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原则,但却忽视了科技翻译的艺术性。
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框架,选取知名化妆品品牌——欧莱雅的化妆品说明书翻译为语料,通过研究语料,具体分析科学性及艺术性的表现形式,指出科技翻译具有科学性及艺术性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科技翻译科学性艺术性一、引言科技英语大多用于描述事实、记录试验,阐明规律或探讨理论,因此要求科技翻译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严密性。
因此科技翻译大多是平铺直叙而很少会用到修辞手段。
即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科技翻译不具有艺术性。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其区别也只是体现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形式的表现而已。
在科技翻译中,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无高低之分,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程度的强弱方面。
纽马克在他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观点。
语义翻译观点强调翻译的语言和形式必须与原文本契合,其观点着重强调译文对原文在意义层面的表达,但极少关注对译文的可接受性。
而对于交际翻译理论而言,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是否具有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无疑是交际翻译理论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观点可以与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及艺术性相对应。
现将其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二、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即使翻译的体裁不同,科学性都是翻译的本质属性,科技文本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递科技信息,其翻译必须具有客观逻辑性及精确性。
本文所选语料为化妆品说明书,其大多由六部分组成:成分,使用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产品有效期及生产批号。
考虑到化妆品的特殊性,针对其产品成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产品有效期及生产批号这四部分的翻译必须凸显其真实性及科学性。
科技英语翻译特征浅析
科技英语翻译特征浅析摘要:科技英语翻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令科技英语翻译重要性日渐凸显。
本文从科技英语翻译内涵出发探讨了其特征及相关翻译技巧,对适应科技多元化发展发掘科技英语翻译规律,提升翻译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特征一、科技英语翻译词汇特征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翻译有所不同,科技英语翻译内容涉及大量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料,因此整体翻译进程中必然包含显著的自身特征,具体体现在科技英语翻译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较强的精确性。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令科技英语词汇不断丰富,各个专业学科词汇往往借用或延用一般词汇并赋予其崭新的含义,例如element在一般意义上讲可译为元素,而在无线电学科中则代表元件,电学中可译为电板;power一般意义代表力量、动力,而在数学学科则译为幂;plate常用意义为盘子,而在物理学中则代表板极;angle通常被译为角度、角落,而在冶金行业则代表角铁等等。
由此可见科技英语中对词汇的释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该类词汇在不同的特定行业中被赋予了专业的含义,无法被他类词汇所代替,同时也并非普通词汇代表的常用定义,因此我们在从事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以免造成不当释译现象。
另外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常常会涉及较多自然科学计数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应对该类问题重点关注。
例如在翻译倍数问题时,汉语习惯翻译为A比B增加了多少倍,而英语中常常出现A是B的多少倍,这中间就存在倍数减一的问题,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首先经过精确的计算后再进行翻译。
在翻译温度问题时,欧美国家通常用华氏单位表示温度,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换算再进行翻译。
同理,在进行长度问题、重量单位的翻译时我们应注重英制单位的换算翻译等。
基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引入了许多新型计量单位,因此在科技翻译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各类度量衡单位间的既定换算,做到认真细致、不能出现丝毫马虎,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力求精确,进而切实提升科技英语翻译准确性。
科学翻译文学性简析
科学翻译文学性简析科学翻译文学性:一种独特的翻译魅力在科学领域,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我们谈论科学翻译时,往往会忽视其文学性的一面。
本文将从科学翻译文学性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话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科学翻译文学性的定义和特点科学翻译文学性指的是在翻译科学类文本时,采用的一种具有文学色彩的表达方式。
这种文学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美感上,还表现在对科学思想的准确传达上。
科学翻译文学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科学翻译的首要特点就是准确性。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科学概念和思想,避免歧义和误解。
2、精练性:科学翻译文学性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练和简明。
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科学精神,提高翻译的效率。
3、形象性:科学翻译文学性强调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现象和概念。
在翻译过程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二、科学翻译文学性在实践中的应用科学翻译文学性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1、科技论文翻译:在科技论文翻译中,通过采用科学翻译文学性,可以使论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更具吸引力,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
2、科普文本翻译:科普文本的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因此,采用科学翻译文学性有助于使文本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专利文献翻译:专利文献涉及复杂的技术细节和法律条款,因此,准确传达原始含义至关重要。
科学翻译文学性可以通过简练、准确的语言,确保专利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科学翻译文学性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翻译文学性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新术语、新概念的涌现对科学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差异给科学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推动了科学翻译文学性的发展。
许多翻译者正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科学翻译的新需求。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自动化翻译工具在科学翻译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谈外国文学翻译的评论英语科技
谈外国学翻译的评论英语科技谈外国学翻译的评论全如下外国学翻译和外国学翻译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翻译,何评论?翻译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翻译便难于健康地,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因此,评论对外国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进步的功能。
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尤其是作家兼翻译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学遗产,而已在外国学翻译评论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
首先让我们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学翻译XX林纾(琴南)的功过: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译外国学作品的统计),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由于他先容了这很多重要的世界名着给我们,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回于虚耗,由于在他所译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着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XX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译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回咎于林先生,由于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和他合作的口译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译者所误的:XX和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很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XX--添进了很多叙事,删减了很多对话,简直变成和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
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译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的美和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着者莎士比亚及原着者易卜生呢?林先生的翻译,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
如XX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译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是很厚的一本,译成了中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翻译,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变译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变”—— 变通。 (黄忠廉,2002b)变通即是灵活运用,不拘常 规。从广义上讲,翻译都是为了“迎合”读者, 赢得读者。办法是照顾和迁就读者的利益、志 趣,减少全译付出的劳动量,增加翻译的知识
含量和智力投入。 所以,变通是一种寻求双方
和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和折衷办法。
•
翻译基本策略 -- 变译策略
•
• • • • 翻译基本策略由全译策略与变译策略两部分组成。 (全译策略略) 1、变译策略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 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 有关内容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变译力图变通原作的内 容或形式,求得信息传播的极佳效果。
•
•
(3)释段/释句群/释篇/释书
释段即是对段或句群的意义加以阐释,释篇/释书就是 在文末/书末加上阐释。这些方法用得不多。
•
• •
• •
2)、评, 评论,是对所译的内容进行批评或发表议论, 包括评估、评价、评判、评析等。与“评”相应的变译方 法有“译评”和“述评”。 (1)译评 译评是指翻译之后再评其内容的一种变译活动,它可 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译与评的结合方式有 四种,先译后评、边译边评、引译作评、自译自评。 (2)述评 述评是对众多原作进行综述并加评价的变译活动。 “述”就是综述,详见“并的的策略”,只是更侧重横向 综述。评析就是对所述内容加以评价或分析,即评定综述 内容,定出高低好坏、分析原因等。述评的过程是交待事 实,陈述观点,发表议论,提出建议和作出预测的过程。
•
四是突显使用价值。变通原作,正是突出其使用价值,
改变原作的价值。
•
•
• •
3、变译策略系统
增、减、编、述、缩、并、改、仿 具体方法 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译、述评、译评、改 译、译写、阐译、参译、仿作
•
•
1. 增的策略
增,指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信息,可分为释、评、写。
•
1)释,即阐释,是在译文中对原作某部分内容的解
•
•
• •
(2)释句
路左有一巨石,石上有“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To its left is a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hand-written.
An Introduction to and Comments on Science Translatology “科学翻译学”评介
序
• 1.科学翻译
章
•
•
科学翻科学翻译,具体地说,是译者用译语表达原语科学信息以求 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
(1)以传达科学信息为主
3)写的方法 • 写是根据所译内容来写,不是自由独撰。写的方法大 致有三:添加、评析与阐述生发。例: •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Feel it.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 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 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 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so it doesn’t pollute water or soil. And naturally,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 变译: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我想要一头光泽 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 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 款款深情尽显其中。
• • • •
2、变通的特征
从宏观上看变译,有四大特征(黄忠廉,2002e): 一是突出了人,满足有特定需求的读者,按需变译, 突出有效供应。 二是异化原作。指对同一原作通过改变其中某些因素
(如内容或形式)、使译作最终与其原作不相似或不同。
三是否定原作。变译应读者之需部分否定原作,所谓 部分否定,就是弃之杂芜,保留核心与精华。
• 翻译有两大作用: • 1). 以传达信息为主 2).以诉诸情感为主。
•
• •
(a)信息翻译和
(b)非信息翻译
(c) 文艺翻译和
(d)非文艺翻译
a和d可合称为科学翻译,b和c可合称为文艺翻译。科学 翻译是以传达科学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
•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说:“科学是反映自然、
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以往 通称的“科技翻译”是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 术。本科学翻译学所取的“科学”涵义是广义的,包括
释。对应的变译方法为阐译。阐译的方法:
• • • •
(1) 释词 释词包括释名、释义和释典。 如:有一株茶花树,…… 因此又名“耐冬”。 There is a camellia tree……called Naidong, meaning it can stand bitterly cold winters.
•
•
2、减的策略
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 息内容。减的目的在于以小见大,以需要为标准让有用信 息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与“减”相应的变译方法是“摘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外事外贸等。换言之,
科学信息指的是实用信息,传达的多是客观性内容,或
以客观内容为主。
2. 科学翻译的特征
1. 科学性: 内容是科学信息; 用严谨的态度进行翻译; 违背 科学的信息不翻译; 1. 2. 3. 4. 5. 现实性: 现时性、实用性与有效性, 无用的信息不翻译; 准确性:术语翻译准确;文体一致性;转换、表达准确; 有效性: 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有效; 快捷性:用集体翻译或变译提高翻译速度; 程式化:按范式翻译,无须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