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形考6

合集下载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测验1.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单选题(2分)A.写作化生律B.写作整合律C.写作通变律D.2.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单选题(2分)A.化生性特征B.书面性特征C.参与性特征D.交流性特征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单选题(2分)A.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D.5. 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6.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 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7.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主要体现在()。

多选题(2分)A.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B.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C.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D.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随心所欲8.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则包括()。

多选题(2分)A.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B.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C.组合部分的可替代性D.组合部分的可调换性9.文本的结构安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多选题(2分)A.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B.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C.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D.结构安排必须服从一定的写作模式10.常见的照应方式有()。

基础写作 (1)

基础写作 (1)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写作中的“言之有物”之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部分。

“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的写作理论。

是写作时经常遵循的一种规律。

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文理》篇中就特别强调“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

“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要能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材料表现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

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从写作本质上看,写作应当体现出人的精神创造性质。

“言之无物”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写作的意思。

从写作的价值上看,写作应当能够满足人的精神交流需要。

言之无物或言不由衷。

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写作的意义。

我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离骚》反映了诗人善于用周围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还善于把人的形象放在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中来塑造。

《离骚》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

传统写作理论历来强调的是“言之有物”。

我们写作时要讲究。

结构安排,语言表达。

构成写作的三要素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文。

他们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但在这三个环节中“言之有物”是决定写作意义和价值的。

也是最关键的。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

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安按照写作的规律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例如我曾写过《我最尊敬的人》这篇文章。

我收集了很多的材料,主要想写我尊敬的人是我的父亲。

突出父亲是的一个没有文化,朴实、勤劳、善良大度的人。

例如通过几件与邻里之间的事情,没有什么文化的父亲都能够妥善地解决。

父亲像千万的中国农民一样,在农忙时节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没有事情做的冬季,父亲要么上山打柴。

要么出去做工。

父亲虽没有什么文化,却也重视儿女的教育。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657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657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写作中的“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部分。

“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的写作理论,是写作时经常遵循的一种规律。

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文理>篇中就特别强调“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

“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要能有效地运用-定的材料表现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从写作本质上看,写作应当体现出人的精神创造性质。

“言之无物”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写作的意思。

从写作的价值上看,写作应当能够满足人的精神交流需要。

言之无物或言不由衷,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写作的意义。

我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离骚>反映了诗人善于用周围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抒发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还善于把人的形象放在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中来塑造。

《离骚》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

传统写作理论历来强调的是“言之有物”。

我们写作时要讲究。

结构安排,语言表达。

构成写作的三要素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文,三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但在这三个环节中“言之有物”是决定写作意义和价值的。

也是最关键的。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写作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

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例如我曾写过《我最尊敬的人》这篇文章。

我收集了很多的材料,主要想写我尊敬的人是我的父亲。

突出父亲是一个没有文化,朴实、勤劳、善良大度的人。

例如通过几件与邻里之间的事情,没有什么文化的父亲都能够妥善地解决。

父亲像千万的中国农民一-样,在农忙时节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没有事情做的冬季,父亲要么上山打柴。

要么出去做工。

父亲虽没有什么文化,却也重视儿女的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第六章形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第六章形考答案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文体差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材料的选用与表现不一样;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结构安排不一样;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具体来说,就是——(1)材料的选用与表现: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与全面;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就是真理性与权威性;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

(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掺与其中。

理论写作中,思想就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的三大类别: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据此将文体概括为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1)实用性文体: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

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傅雷家书》。

社会活动应用文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

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报告、解说都是新闻写作的文体,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基本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2)析理性文体: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称为“评论”,如《个税法修订: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

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探讨与研究,阐述与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如《我国房地产税合并征收的经济效应研究》。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11日;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2(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3(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开始阅读3.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散文《雪野里的精灵》,对文本语言的文采之美进行分析。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国开大学《基础写作》第二章形考

国开大学《基础写作》第二章形考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言之有物”包括材料与思想两个方面。

关于“材料”。

材料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材料就是拿来干什么的呢?就是拿来表现思想与观点的。

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

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思想的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

“选择”就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

所以,由此瞧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有受制于思想,就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就是可以用的呢,选择的标准就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关于“思想”。

“思想”就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及情感。

“思想”就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 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就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

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还要瞧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2、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就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与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就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与组织材料,就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与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与材料的支撑就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与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六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六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六答案本文档将为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六提供答案。

以下是每个问题的回答:1. 请简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形式。

它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的特点包括:线上交易,方便快捷;全球范围的市场覆盖,拓展了商业活动的边界;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直接沟通,减少了中间环节;个性化服务与定制化产品的增加,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请简要描述现代商务中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现代商务中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包括:支付安全问题,如信用卡盗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如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网站安全问题,如黑客攻击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篡改;网络欺诈问题,如虚假广告或虚假交易。

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安全支付等。

3. 请简要说明影视剧对旅游业的影响。

影视剧对旅游业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部成功的影视剧可以提高某个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旅游。

例如,因为《小时代》影视剧的热播,上海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影视剧还可以通过展示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此外,影视剧的取景地也成为了粉丝们的朝圣地,进一步促进了游客的到来。

4. 请简要解释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沟通障碍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研究语言和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尊重并适应对方的文化俗;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如倾听、解释和提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以上是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六的答案。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提问。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新doc资料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新doc资料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新精品文档作业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答:答:例文消息一则属于实用性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刘北京时间5月12日1时2分位于北31度、东经1034的四川省这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地震灾区还发生了数百余震最高震级达6级。

据政府官方消息截止12日2x时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等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分析这则消息体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是怎样的数字是准确的。

其结构是标题导语结语。

例文析理性文体略例文审美性文体以本次作业第五题中的微型小说《烛心》为例这篇小说的思想在哪里呢读了它你会意识这种误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私、小我、冷漠、以小人之心看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等,但小说作者没有站出来讲因为这是不允许的它通过对一个误会的准确而简洁的叙述让你去想。

结构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平铺直叙讲出来的故事完了小说也就收尾了整篇小说就是用了叙述的于法没有描写更没有打情以论但语言是生动面简洁的里面两个人物形象是鲜明生动的。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答:该微型小说故事很平常,就象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但情节却波滴起伏邻里间借东借西原本就是平常事,小男孩来借东西,被作者很容易就想到孩子身后的那大人,这些大人爱占邻里的便宣,“我”怕再吃亏,再受欺负,便本能的告诉孩子,自己家没有蜡烛。

没有想到,孩子却从他的身后拿出了2支蜡烛,体现了邻居之间别样的关心和温暖,让故事在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也给读者无限地想象的空间。

该故事采用平铺直叙的顺序组织情节,整个故事按事情的发展经过娓妮道来,开端、发展、高潮是一气呵成。

开始就是新家停电,接着就是孩子问“我”是否有蜡烛,我特意撤谎,就是为杜绝孩子下次再来向我借东西。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最新(可直接提交)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最新(可直接提交)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议论文是指以客观事物、客观事理为剖析对象,以明辨是非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议论文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在文中起着主导作用。

议论文要直接表达作者的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的是非曲直要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不能追求一种藏而不露的风格。

议论文的材料主要是用作论据的,即论证观点的依据,所以材料必须具有某种论证性。

议论文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以逻辑推导为线索的,因为说理是其主要目的,而说理必须遵循逻辑规律。

一般的逻辑进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论证方式尽管比较繁多,但它们无不是演绎、归纳、类比等逻辑形式的衍化。

议论文的语言运用必须是明确的,同时它所思考的、把握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对整体事物的某种高度的抽象概括。

因此,无论是在论点的表达上还是在论据(材料)的叙述上,都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例文:现实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 ——题记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申;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

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渴望真情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

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

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550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550

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规定写作成果有丰富并且详细思想内容,可以反应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身某种独特体验或结石。

他涉及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文本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区别,广义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一切原始材料,涉及事实形态、理论形态和数字形态等等。

狭义材料,则是专指通过作者选取,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重要内容所表达出来某种总体性、基本性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目,代表着写作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效果,在写作中处在核心地位。

二、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作者寻常接触到材料是十分复杂,要使原始材料积累真正具备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规律规定对进行辨认和选取。

文本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规律答规定,使其最后确立文本思想大到真实、深刻、新颖限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取和组织材料,是精确表达思想支柱。

在普通文本写作之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步浮现,因而,文本思想隐含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而对材料选取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唯一途径。

三、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不理解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

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文章最后一段是对“谢天”进一步的阐述。

(1)材料具有代表性。

在选取符合思想表达规定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可以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具有启迪效果。

所选材料不只是被动地或简朴完毕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任务,并且可以举一反三,积极引起读者丰富联想和进一步思考,甚至每阅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答案(非100%网核)-2018春简约版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答案(非100%网核)-2018春简约版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一答案题目1:“错”。

题目2:“对”。

题目3:“对”。

题目4:“对”。

题目5:“错”。

题目6:“对”。

题目7:“错”。

题目8:“错”。

题目9:“错”。

题目10:“对”。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二答案题目1:修辞。

题目2:计划性。

题目3:实践性。

题目4:年龄与阅历。

题目5:反思。

题目6: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作者的主观发挥。

题目7:创造性。

题目8:个体性。

题目9:参与性特征。

题目10:实践性。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三答案题目1:除了“应当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材料”。

题目2:除了“逻辑分析”。

题目3:全选。

题目4:全选。

题目5:全选。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四答案题目1:除了“平常”。

题目2:除了“通过与他人辩论,采用辩论胜方的观点”。

题目3:除了“描写散文”。

题目4:除了“取材的真实性”。

题目5:写作通变率。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一答案题目1: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写作如果不具有精神创造性和交流性特征,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 )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基本的意旨或者倾向。

(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一般来说,材料的价值和意义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最终显示出来。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真正的辞藻美来源于语词的恰当使用与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的相互融合。

(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第一人称,我们通常称之为“万能人称”。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从本质上来说,抒情的基本表现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要进行准确的表达,主要在于正确地选用词语。

(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0: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

( )正确的答案是“对”。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6)考核答案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6)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1-6)试题与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正确答案: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正确答案: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首先,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基础写作》形考六

《基础写作》形考六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例文:消息一则,属于实用性(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刘谨)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地震灾区还发生了数百余震,最高震级达6级。

据政府官方消息,截止12日24时,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等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分析:这则消息体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是怎样的,数字是准确的。

其结构是:标题,导语,结语。

例文:审美性文体以微型小说《烛心》为例这篇小说的思想在哪里呢读了它,你会意识这种误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私、小我、冷漠、以小人之心看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等。

但小说作者没有站出来讲,因为这是不允许的,它通过对一个误会的准确而简洁的叙述让你去想。

结构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平铺直叙讲出来的,故事完了,小说也就收尾了,整篇小说就是用了叙述的手法,没有描写,更没有抒情、议论。

但语言是生动而简洁的,里面两个人物形象是鲜明生动的。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选材自由,题材广阔。

散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它的题材相当广阔,内容极其丰富。

正如周立波在《1959--1961年散文特写选序》中所指出的:“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栖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散文题材的广阔性与这种文体自由灵活、对写作很少限制的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鲁迅即曾在《三闲集·怎么写》中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例文:消息一则,属于实用性(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刘谨)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 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地震灾区还发生了数百余震,最高震级达6 级。

据政府官方消息,截止12 日24 时,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等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分析:这则消息体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是怎样的,数字是准确的。

其结构是:标题,导语,结语。

例文:审美性文体以微型小说《烛心》为例这篇小说的思想在哪里呢?读了它,你会意识这种误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私、小我、冷漠、以小人之心看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等。

但小说作者没有站出来讲,因为这是不允许的,它通过对一个误会的准确而简洁的叙述让你去想。

结构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平铺直叙讲出来的,故事完了,小说也就收尾了,整篇小说就是用了叙述的手法,没有描写,更没有抒情、议论。

但语言是生动而简洁的,里面两个人物形象是鲜明生动的。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选材自由,题材广阔。

散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它的题材相当广阔,内容极其丰富。

正如周立波在《1959--1961 年散文特写选序》中所指出的:“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棲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散文题材的广阔性与这种文体自由灵活、对写作很少限制的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鲁迅即曾在《三闲集·怎么写》中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 第二,手法灵活,形式多变。

在充分调动和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为作品内容表达服务方面,其他文学体裁往往因其文体自身的一些限制而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只有散文能真正做到这点。

散文既不像诗歌那样专注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对社会生活只是点到而已;也不像小说那样专注于客观画卷的再现,将思想情感隐人字里行间;又不像戏剧文学那样主要由人物对话来表现内容;散文综合了众家之长,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炉,给人一种舒展灵活、浑然天成的独特美感。

第三,结构独特,形散神聚。

“散”是散文的明显特征。

这除了表现在它第三节审美性文体的题材广泛手法灵活等方面,还表现在它的结构安排上。

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不把自己限定在某个特定对象上,而是往往由特定对象中生发出丰富的联想从而信手拈来,信笔挥酒,给人以无拘无来的“做漫”之感。

但是,就在这种“散漫”流淌的思绪之中,始终贯穿着条稳定的精神线索,从而将作者” 散漫”的思绪片断串连成一个艺术整体,使人能够感受到集中而鲜明的主题。

散文结构安排上所具有的这种材料的散漫与中心线索的稳定、集中的辩证统一,就是所谓的“形散神聚” 。

第四,文笔优美,个性鲜明。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

好的散文,饱含着浓郁、真挚的激情,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它以清新、凝练、优美的语言,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带给人美的享受。

人们常把散文所特有的语言美称为“散文笔调" 。

柯灵曾在《散文一一文学的轻骑兵》中谈到,所谓“散文笔调”,“好像好演员的台词,不但能精确地表达含义,而且富有表情”。

这说明散文语言的显著特色在于它的抒情性,故而也有人将散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概括为情韵美。

郁达夫就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过:“在散文里似以情韵或情调两字来说,较为妥当。

这一种要素,尤其是写抒情或写景的散文时,包含得特别的多。

”所谓情韵,是指作者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透露出来的对生活的深切、独特的主观感受,它能够使读者在识物、明理的同时,情绪上也受到深深感染。

正是因为散文语言美的基础在于它的情韵美,而人的情感体验又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这就使得散文语言成为最能体现作者独特个性的一种文学语言。

对此,只要是对散文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都是不难体会到的。

(二)诗歌诗歌是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的种类很多。

根据表现内容的侧重面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根据语言形式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郭沫若在《论诗三扎》中说过:“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

”可见,抒情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有效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两个侧面来分析一下。

一是诗歌的抗述性。

当我们读过一篇好的散文、小说或是剧本,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内容转述给别人听,并使听者从中受到一一定的感染。

但是,当我们读的是象具有非客观性品所以我们读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读杜甫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读杜牧的“干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般都不会用客观的尺度去要求它。

而是用种审类的态度去接受它,并在由此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的精神空间中体验它所内含的悄感意蕴。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意象的创造其实是诗的打情本质得以实现的一种标志。

中国传统诗学对意象创造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唐代司空图《诗品》即曾提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胡应麟《诗薮》也特别强调:“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诗歌意象的创造般有以意入象和因意生象两种类型。

第三,诗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前律。

人们常说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性,这是指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具有与音乐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质。

诗歌与音乐一样,都是以抒情作为其本质特征。

与这种本质要求相适应,两者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直接诉诸接受者的听觉以美感的特点。

别林斯基曾就此说过:“你读莱蒙托夫所写的任何一行诗时,都仿佛听到音乐的谐声,并且会用眼睛去寻索那以不见的手把它弹奏出来的颤动的琴弦。

”具体来看,诗歌语言形式所具有的音乐性主要是由节奏和押韵两个基本因素造成的。

古典格律诗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现代自由体新诗也仍然需要具备这两个基本因索。

鲁迅在《致窦隐夫》中就曾指出:“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但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我自己实在不会做,只好发议论。

”应当说,这正是新诗迄今尚未在语言形式上取得广泛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新诗作者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小说小说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照作品内容容量和篇幅的大小,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

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所谓情节,是指作品中讲述的,由一个或一组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或一组事件。

故事情节是小说内容的基本结构框架,是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所在。

在小说创作中,情节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方面,小说是对社会生活画卷的一种真实描绘,而能够使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画卷得以逐渐展示,能够将阅读者吸引并带人到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画卷中去的根本因素,就是情节的发展。

另一方面,小说应当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而能够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地进人阅读者心灵世界的根本因素,仍然是情节的发展。

因为正是在情节的发展之中,阅读者才逐渐熟悉、认识了人物。

一般来说,对小说故事情节安排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完整,二是生动。

第二,小说描绘了具体、真实的环境。

巴尔扎克曾经把小说称之为“庄严的谎话” 。

这一方面表明小说只是种虚构,但另方面也说明这种虚构应当有它严肃的目的。

既然这样,如何使小说所虚构的情节有它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就成为这种虚构能否为阅读者所接受,从而使隐含于虚构之中的严肃目的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能够为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提供其必然性要求的,正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同时,环境描写也是小说人物刻画的必然要求。

这正像黑格尔所作过的一个比喻那样:“人要有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有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

”小说中的环境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种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生活环境,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生存、情节发展的整体社会背景,如《子夜》中描写的1930 年前后上海所发生的帝国主义列强排挤、摧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种种情况。

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小说迷人的魅力之一,或者说是它成功的根本标志所在,就是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别部书,看过一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

”传统小说如此,现代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美国作家享利. 詹姆斯也认为:“小说可以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确实在企图再现人生。

”意识流小说的著名理论家,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说得更干脆:“好小说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人物的创造人物是活的,小说就有希望,反之,小说就注定被人遗忘⋯⋯那么,小说塑造人物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伍尔芙认为作者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通过塑造人物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塑造- 一个人物对读者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观照生活的独特视角:“假如你回想- 下你认为是伟大的那些小说一《战争与和平》、《名利场》、《特利斯川·项狄》、《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维也特》- 你想到这些书你立刻就会想到某个人物,他对于你是那么具有现实性(我的意思不是说跟生活一样),他足以使你不但想起他本身而且还通过他的眼睛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事情——宗教、爱情、战争、和平、家庭生活、省城的舞会、日落、月亮的升起、灵魂的不灭。

我看,人类经验中没有一一点不是包括在《战争与和平》里。

在这些作品中,伟大的作家都是使我们通过某人物去看他所要我们看到的事物。

不这样他算不得作家而成了诗人、史学家或宣传鼓动家。

”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艺短论。

《烛心》这篇小小说能以小见大,全篇没有一句议论的话语却通过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对话,言行。

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

歌颂了小男孩纯洁、善良、童贞的内心世界。

有力地鞭挞了这成人世界的阴暗、复杂。

让小男孩的“烛心” 照亮了这个世界温暖了人们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