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方案设计规范及原则一、移动规范及原则(一)频率配置原则中国移动TD-SCDMA可使用1880~1900MHz(F频段,原A频段)、2010~2025MHz(A频段,原B频段)和2320~2370MHz (E频段,原C频段),总计85MHz。

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1.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2320~2370 MHz(E频段50MHz)目前只允许用于室内覆盖,建议将该频段主要用于热点区域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的扩展频段。

(二)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

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TD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

(三)功率配置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四)RRU配置原则1.RRU使用原则: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的RRU。

2.多频段RRU的配置原则:为推动产业界对E频段的支持进度,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在部分业务需求高的站点采用支持A/E混合组网的RRU,混合组网的RRU根据厂家支持情况可采用二合一RRU或独立RRU串接;对于业务需求高的室内分布系统,如现有A频段载波不能满足业务需求,鉴于目前E频段终端不能有效吸收业务量,可通过新增F频段RRU进行扩容3.RRU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无线维护中心一、基本原则: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弱覆盖区以及信号杂乱造成的通信质量差等问题,同时利用室内信源分担室内业务量改善网络拥塞。

从无线网络的整体看,室内分布系统定位为室外覆盖的延伸,对网络能力起补充增强作用。

因此无论从覆盖需求还是从投资方面考虑,既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对所有的建筑物都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实施全覆盖。

在站点选取上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导向原则优先考虑人流量大、高话务场所,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覆盖范围为三星级(含三星)以上的酒店;人员集中、知名度高的办公写字楼;大型展馆、娱乐餐饮场所;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楼及交易会场等重要公共场所;面积大、人流量大、经济情况好的商场、超市;覆盖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停车场等。

2、统一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与室外网络统一规划,并与室外的网络优化相结合,实现整体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要考虑室外信号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对室外干扰信号的抬升,避免与室外基站过多地切换,尽可能减少对室外基站造成的影响。

3、经济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提高网络质量和品牌形象,还要考虑投资效益,严格控制投资成本。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依不同建筑物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服务等级,统筹安排,分轻重缓急,逐步分批建设。

二、覆盖功能定位:楼宇功能划分与业务覆盖需求:三、室内覆盖信源选取原则:主要以RRU和光纤直放站为主,部分纤路到达困难的可以考虑用无线直放站。

分布式基站RRU由于安装位置灵活,可以直接安装在最优位置,避免了长距离走线的功率损耗,并且能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做到功率的最优分配,可以大大减少有源放大设备,降低分布系统的造价。

直放站信源安装方式接近分布式基站,具有同样的优点,但是一般直放站信源不建议在后级使用有源放大设备。

直放站信源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同基站的最大区别是,由于直放站信源只是将室外宏站信号引入到室内进行补盲的覆盖,在分布系统设计中不用对室内外信号之间的切换、泄漏等问题进行考虑,天线点位和功率的设计更为灵活。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技术审核及案例分析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技术审核及案例分析

用 户 至 上
用 心 服 务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微波通信局
3.1 电测数据的应用(续)
室外信号特别强和覆盖层数特别多的区域的解决办 法
需重点考虑,有相应的措施,不能强行采取提高天线口输 出功率来压制室外信号 建议:
对高话务区域,采用无源分布系统进行分区域覆盖 若话务不高区域,对室外信号特别强的区域不需要再做室内 覆盖,对覆盖层数特别多的区域,可以采用定向在室内从外 向内打的方式进行覆盖
必须做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
满足规范条件 通过室外不能解决室内覆盖的楼宇,如大型商业城、超市、商 场、大型餐饮娱乐场所等 周边话务密集、干扰水平严重,需要通过室内分布系统来吸收 室内话务的楼宇如广州电脑城等 须要提前为3G的覆盖做准备的重点楼宇
用 户 至 上
用 心 服 务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微波通信局
用 户 至 上
用 心 服 务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微波通信局
3.3 上下行平衡问题(续)
干放上下行增益设置为相同,上下行是否平 衡? 基站 手机
厂家 中兴 UT 型号 CS28 CS17 CS-S7 CS-M 发射功率 接收灵敏度 型号 (dBm) (dBm) 30 -106 36 -102 36 -106 36 -106 发射功率 接收灵敏度 (dBm) (dBm) 19 -97
用 户 至 上 用 心 服 务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微波通信局
3.3 上下行平衡问题
上下行平衡的意义
“天馈系统的互易性,上下行链路的损耗是相同的 ”=上下 行平衡? 上下行平衡的意义
上行最大损耗=手机发射功率-CS接收灵敏度-系统储备 下行最大损耗=基站发射功率-手机接收灵敏度-系统储备 系统的最大损耗=MIN(上行最大损耗,下行最大损耗), 当系统损耗<系统最大损耗,则系统上下行是平衡的 上下行系统储备一般设为一致 上下行空间段损耗、天线增益和线路、器件的损耗是一致的 差异: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干放的上下行增益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6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二、建议在各运营商原有独立的分布系统内进行改造,同样分为4类主要场景。在各个场景下,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原则上应采用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式,具体的指导意见如下: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1)
商用建筑 主要包括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高业务量、建筑物相对密集等 特点。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Friday, December 11, 202011
-Dec-2020.12.11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101:51:3211 December 202001:51
5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4)
特殊场景 主要包括隧道、地铁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筑特封闭、话音及数据业务量需求均较高的特点。 主要采用泄漏电缆进行线路覆盖,各运营商通过POI合路和多频分合路器方式进行合路,在地铁站厅
等区域主要采用同轴电缆分布系统(视场景选择单路或双路)。
建设指导建议如下: 一、针对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模式下,基本上共分为4类主要场景。在各个场景下,室内 分布系统原则上应采用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式,具体的指导意见如下:
2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1)
商用建筑 主要包括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营业厅、商业街底商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高业务
4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3)
大型场馆 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设物空间宽阔、结构复杂,高端用户多、
人流量大、话务突发性高且数量业务量多发等特点。 此类场景通常用户人流量大、等候时数据需求较强,用户聚集区的室内相对较为空旷,在共建共享需求

广东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编制指导原则_3G-PHS分册_

广东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编制指导原则_3G-PHS分册_

广东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编制指导原则——3G/PHS分册——(2006年2月版)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二〇〇六年二月前 言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对《广东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编制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了WCDMA室内分布方案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同时对原有PHS室内分布方案编制要求进行了细化。

本技术规范中:-必须:表示该条目是要求必须,违反这样的要求是原则性错误。

-不允许(不可以):表示该条目绝对禁止。

-应当(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忽视该条目的理由,但是忽视或违反该条目时必须仔细衡量。

-不应当(不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所描述行为可接受或有效的理由,但实现该行为时必须仔细衡量。

-可以:表示该条目确实可选,但该条目的存在会提高设备的功能/性能比较的指标值。

本规范由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若信息产业部、中国电信等机构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颁布了新的技术规范,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保留对本技术规范的解析权和修改权。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微波局通信局为本次规范的起草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分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参予了规范的讨论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目录1概述 (3)2参照标准 (3)3选点原则 (4)3.1总体原则 (4)3.2选点目标 (4)3.3选点优先级 (5)3.4覆盖区域的划分 (6)4总体方案编制原则 (7)5方案编制目标 (7)5.13G方案编制目标 (7)5.2PHS方案编制目标 (7)5.3WLAN方案编制目标 (8)6方案编制流程 (8)6.1初步选点 (9)6.2选点初勘 (9)6.2.1初勘前准备 (9)6.2.2初勘内容 (10)6.3站点评估 (10)6.4集成商勘测 (11)6.4.1勘测前准备 (11)6.4.2勘测内容 (12)6.4.3勘测输出结果 (13)6.5模拟测试 (14)6.6方案编制 (15)6.7方案审核 (16)7注意事项 (16)7.1信源及分布方式选取 (16)7.2信号源应用原则 (17)7.2.13G信号源应用原则 (17)7.2.2PHS信号源应用原则 (18)7.3直放站与干放应用原则 (19)7.3.13G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19)7.3.23G干放应用原则 (19)7.3.3PHS干放应用原则 (20)7.4无源器件应用原则 (20)7.5天线布放方式 (21)7.6链路预算 (22)7.6.1下行覆盖 (22)7.6.2上行噪声 (23)7.7信号外泄与干扰控制 (24)7.8频率方案 (25)7.8.13G室内频率方案 (25)7.8.2PHS室内频率方案 (25)7.9系统兼容性要求 (26)7.9.1PHS与WCDMA系统间干扰 (26)7.9.2合路器插损 (27)7.9.3系统结构 (27)8其它考虑因素 (29)9原有无线市话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改造原则 (29)9.1改造原则 (29)9.2合路方式 (30)9.3无源器件的更换 (32)9.4馈线的改造 (32)9.5电梯覆盖八木天线的改造 (33)附件1现场勘测报告模板 (34)附件2 方案审核要点 (36)附件3 缩略语 (43)附件4 常用图例 (44)1概述《广东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编制指导原则》包括3G/PHS分册以及3G/cdma1900分册。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无线通信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它涉及到设备的选择、布局、连接以及信号的传播与接收等方面。

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设计及审核的指导原则。

1.需求分析: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之前,需要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包括通信频率、覆盖范围、用户数量、容量要求等。

只有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对系统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

2.尽量避免干扰:在室内设计系统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

例如,将Wi-Fi设备与蜂窝网络的设备隔离开来,避免互相干扰。

此外,还需避免电器设备和金属障碍物对无线信号的干扰。

3.合理选择设备: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

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特性、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例如,选择具有扩展性和可调节功率的设备,以适应不同区域的需求。

4.合理布局天线:天线的布局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需要合理选择天线位置,并进行合理的定向设计。

例如,在高楼大厦中,可以选择将天线安装在楼顶或楼层中央位置,以实现更好的信号覆盖。

5.网络连接和传输:室内分布系统需要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规划网络连接和传输方案。

考虑到带宽和容量要求,需要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确保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6.信号覆盖测试与优化:设计室内分布系统完成后,需要进行信号覆盖测试与优化。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信号强度、干扰等方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7.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还需要特别关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合理选择可靠性高的设备和系统组件,进行备份和冗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时,以上原则应当贯穿整个过程。

设计师和审核人员需要全面考虑用户需求、设备选择、布局、连接、信号优化等方面,确保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具有高效可靠的性能。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及验收等相关要求概述2011-11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及验收等相关要求概述2011-11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及验收等相关要求概述一、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1、室分方案设计总体原则: (2)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构成要素: (3)2.1 设计图纸 (3)2.2规划信息表 (5)2.3材料清单 (6)2.4设计方案文档 (6)2.5方案审核进度表(含覆盖效果) (6)附1、常用无源器件插入损耗参考值 (7)附2:穿透损耗参考值 (8)附3: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参考值 (8)附4:2G设备相关配置原则 (8)附5:3G设备相关配置原则 (9)附6:室分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9)二、室分验收资料概述 (10)一、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室内部分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主要解决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的一种方案,为了更有效的使方案直观的反映出来,需对室内部分系统提供出专业客观反映现场构造的设计图案,统称为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含站点勘测、设计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审、方案变更、站点开通、站点验收等环节。

设计工程师在对现场勘察后,需要对站点进行整体方案设计规划,包括:信源、覆盖、容量、传输、小区、切换、外泄、等各个方面,然后根据规划的思路设计并输出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主要包含小区平面图、2G/3G 系统拓扑(组网)图、平面天馈安装图、系统原理图、规划信息表、材料清单、设计方案文档、方案审核进度表、CQT 测试信息表(非大型站点)CQT测试信息表新.xls等模块。

1、室分方案设计总体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在保证业务的覆盖、质量、容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建设成本,避免天线过多过密,避免信源功率、元器件和材料浪费;✧ 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室外基站的一个有效补充手段,必须从整个大网层面来考虑,而非楼宇单点的设计考虑,室内、室外网络统一协同规划;✧ 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必须满足GSM 和TD-SCDMA 、WIFI 等业务发展需要; ✧ 室内分布系统应尽量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避免信号的外泄,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的调整;✧ 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 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以及后期的小区分裂(合并)改造等;✧改造站点或增补站点应将原设计图纸和新设计图纸放在一起方便查阅;✧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应能很好地指导施工;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构成要素:2.1 设计图纸模板见(此方案设计时间较早部分信息可能并不完善,仅供参考)2.1.1小区平面图小区平面图为小区或楼盘总平面图,须按照上北下南绘图,特殊情况需标明。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一、机房设置原则(是否租机房):2G大于等于2个小区(1个RRU+4~8个直放站远端),尽量放在小区中心位置,以便于等距星状辐射;二、设备拓扑连接图要求提供的项目:四项GSM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WCDMA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光缆连接系统图,电源连接系统图即:设备平面图电源系统图三、GSM(900/1800)设备与WCDMA 设备位置对等,以便于光缆布放及熔接,便于引电及后期维护等。

DCS1800 的设备与WCDMA RRU同位安装,数量一致。

GSM900的设备与WCDMA RRU数量可以不一致,比如1台GSM 900的设备和2台WCDMA的RRU合路。

四、GSM900与DCS1800选取原则:一般全部按照1800设计;若信号不易泄露或覆盖深度较深,可考虑900;无线站可适当考虑用900。

周围无1800的县城及郊区一般按900设计。

五、GSM 的RRU(主设备)选用原则:20层以上的大楼(公众场所)或远端数量大于等于3台;六、RRU与直放站搭配原则:1个RRU带4个直放站远端机(2套一拖二),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8个直放站远端机,可就近配置为一个小区,以减少切换;七、直放站一近端拖N远端原则:一般采用一拖二、一拖一的方式,部分可考虑一拖三的方式。

不推荐用一拖四。

八、无线、光纤站选择原则(GSM/WCDMA):GSM:小于等于2W(33dBm)-→无线站;超过5W的一律用20W的光纤直放站,同时参考(五)选用RRU的原则。

WCDMA: 小于等于1W(30dBm)-→无线站;其余的用RRU。

九、设计任务分工:设计院:负责设备拓扑连接图,光缆连接图,汇总表(宏观的三项);集成商:天线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电源图(微观的两项);十、方案设计流程:初勘-→单站点初步设计思路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审核修改-→最终设计方案(定稿)十一、天线密度:标准层:8-12米,10米最合适;以房间分布作为布放天线的依据;酒店宾馆KTV适当加密:对应房门,可适当加密到4-6米;地下室适当稀松:15米;电梯:一般3层设置一付定向壁挂天线(朝电梯厅覆盖);如果楼层电梯厅要安装天线,则考虑四层一副板状天线朝下覆盖。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和建设指导意见(内部培训版)目录目录 (2)一、适用范围与背景 (1)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 (1)三、室分覆盖建设规划思路 (1)四、信源建设指导原则 (3)五、室内分布系统网络指标要求 (5)六、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6)七、室内覆盖注意事项 (10)八、室内外协调规划应用 (11)九、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11)十、小区覆盖整理附表与案例: (15)一、适用范围与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豪华宾馆、大型商业中心、高档公寓、地铁、地下车库等大量涌现,使手机在室内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由此室内分布系统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逐渐体现,规范的设计方案与建设思路尤为重要。

本方案适合中国移动室分系统规划与设计、建设人员站点勘查与方案设计使用。

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1、室内分布建设应面向于解决客户投诉、弱覆区域、话务吸收、竞争对手对比、经济效益显著等重点目标市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2、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GSM900、DCS1800、TD-SCDMA和WLAN多网合一的需求。

3、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是优化网络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解决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应从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三方面提升网络,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体现了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水平。

4、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同时做好室内外小区平滑切换关系.5、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载波与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6、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注意各营运商系统间天线的隔离度问题。

7、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三、室分覆盖建设规划思路室分覆盖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用户感知。

但是有限的资源投资和基站价值制约了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室外宏站和室内覆盖整体规划,加深网络覆盖的深度。

TD室内分布方案审核要点

TD室内分布方案审核要点

室内分布方案审核要点V1.01目录一. 总述 (4)二. 室分系统设计流程 (4)三. 建设指导原则 (5)1. 总体原则 (5)2. 技术指标要求 (6)四. 方案设计 (6)1. 信源 (6)1.1. 信源选取原则 (6)1.2. 信源布放原则 (7)1.3. 功率配置原则 (7)1.4. RRU配置原则 (8)1.5. 容量配置原则 (8)1.6. 光缆使用原则 (8)2. 分布系统 (9)2.1. 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9)2.2. 天线使用原则 (9)2.3. 馈线使用原则 (10)2.4. 无源器件 (10)2.5. 切换区域规划原则 (12)2.6. 改造项目注意事项 (12)五. 方案呈现 (13)1. 方案组成 (13)2. 图例要求 (13)3. 图纸内容要求 (13)3.1. 系统连接图要求 (13)3.2. 系统原理图要求 (13)3.3. 平面安装图要求 (13)3.4. GPS安装图要求 (14)4. 材料清单 (14)六. 方案审核 (14)1. 预审 (15)2. 勘察 (16)2.1. 查勘覆盖范围 (16)2.2. 查勘天线点位 (16)2.3. 查勘主干路由 (16)2.4. 查勘传输方式 (17)2.5. 查勘器件及馈线 (17)2.6. 查勘信源位置 (17)2.7. 查勘GPS天线安装位置 (17)2.8. 记录站点经纬度 (17)2.9. 查勘平层结构 (17)2.10. 其他 (18)23. 详审 (18)3.1. 审核平面安装图 (18)3.2. 审核GPS安装图 (18)3.3. 审核系统图 (18)4. 绘图填表 (19)4.1. 绘制信源机房图纸 (19)4.2. 填写信源信息表 (20)5. 审核料单 (20)5.1. BBU信源设备清单 (20)5.2. TD无源设备清单 (20)七. 测试 (21)1.1. TD-SCDMA模拟测试要求 (21)1.2 .2G路测 (22)1.2.1测试范围 (22)1.2.2测试方法 (22)1.2.3测试报告 (23)3一.总述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然而仅仅依靠室外宏基站的作用却越来越跟不上这些提升的要求,无论是覆盖方面、容量方面、质量方面,难以形成理想的效果。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指的是在一个室内空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分布式系统,以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需求。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指导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指导原则:1.需求分析和规划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室内布线、设备安放和空间利用的规划。

通过需求分析和规划,可以确保室内分布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能在空间、成本和技术能力方面做到最优化。

2.网络设计和布线规划室内分布系统的核心是网络设计和布线规划。

在设计网络时,首先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架构,包括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设备和拓扑结构。

其次,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网络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布线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信号衰减、干扰和安全等问题,选择合适的布线方式和材料,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安全性。

3.设备选择和配置室内分布系统的设备选择和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和规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设备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品牌、功能、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以及设备的性价比。

在配置设备时,要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和功能,以满足系统的具体需求。

4.安全性和灵活性室内分布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建设系统时,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和漏洞修补等措施的设置。

同时,要保证系统的灵活性,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系统的各个组件和设备之间应该有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方便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

5.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资源调度和进度管理等,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选型和质量检测、验收测试和性能评估等,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审核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审核

1.提交的方案站名,要和武分发的一字不差,目前工程都快完成1期了,就这小小的要求,有些单位有时候还是做不到。

以后再遇到站名不对的,直接不审核不通知。

2.提交的分布系统方案统一为单独的CAD文件或者VISIO文件。

所有的系统图放在一个CAD文件或者VISIO文件内,所有的平面图同样。

3.设计方现场查勘前,要熟悉规划的覆盖范围。

如果现场查勘,设计方案时,对规划站表里的覆盖范围有异议,最好提前联系说明,待重新确认规划后再设计。

再次强调,方案里,文档里有很明显的会使人产生疑问的地方,直接在文档的特殊情况说明项里说明。

(1)前期的方案中发现有个别站点,WCDMA预规划的是S11,4.设计方案时关于信源的说明:结果发现方案内是2个RRU放在一起,每个RRU都只用了一路输出。

这其实完全可以只用1个RRU,用2路输出。

这个问题今后要避免;(2)规划信源是光纤直放站的,一般都是站点面积比较小,话务量不高的地方,除非是覆盖范围在经过确认的情况下增加很多(如果真的增加了很多,我们就主动修改信源),否则一般不要轻易修改为微蜂窝。

一文档部分:5.文档版本要准确,现在有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使用的还是旧版本,有的单位的新版本比正规的缺少内容6.文档内部分站名要准确;要有该站点的整体照片;照片下方的勘测,设计等信息要填写准确7.“室内分布系统情况一览表”里各项要认真填写,并确保准确(以后发现不准确的就重新提交);“建筑物概况”里要详细认真填写,楼数、层数、单元数、电梯数、电梯运行层数、地下室等基础的信息都要有,不允许简单一两句话的,连最基础的信息都体现不出来。

“覆盖范围”里要简洁明了的说明覆盖范围,不允许把建筑物概况里的内容直接复制;本次覆盖的面积及电梯总层数也要在此标注。

“信源及有源器件概况”项里施主基站,只有在信源是光纤直放站的情况下才填写,并且必须填写。

8.要核对文档里的信源及有源器件是否与方案里,配置表里一致9.后面其它主要内容都要认真准确填写二系统图部分:10.要有总的拓扑图,里面包含GSM和WCDMA所有的RRU,直放站和干放(如果方案用到的话),并且每一类设备都要单独编序号;总的拓扑图里,方案内所有的RRU,直放站和干放,都要在其旁边标明设备安装位置和出口功率(xxW和xxdBm);11.总的拓扑图里,GSM和WCDMA的信号合路后,统一标注编号(1,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目录第一部分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1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及分工11.1室内分布设计相关要求11.2设计流程11.3设计分工22事前准备33方案规划43.1信源规划及设计43.1.1信源选择43.1.2电源配套63.1.3容量核算63.1.4小区规划113.1.5频率规划113.2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123.2.1功率核算123.2.2RRU规划163.2.3切换区规划173.2.4外泄控制173.3室分的平滑扩容及演进183.3.1RRU规划及设计要点183.3.2光纤布放183.3.3扩容方式建议183.4分布系统建设及改造193.4.1馈线改造193.4.2功分器和耦合器203.4.3天线选择203.4.4合路器选择及改造203.4.5合路方式203.4.6主设备取电原则214现场勘查234.1勘测仪器234.2现场勘测记录数据235模拟测试245.1模拟测试的目的245.2模拟测试方法及要求255.2.1模测工具及文件255.2.2测试点选择255.2.3测试方法256方案编制要求266.1设计图纸要求266.2图例要求276.3系统组网图设计要求276.4系统原理图设计要求276.5安装图设计要求276.6模测图设计要求281方案说明的审核292系统组网图审核303原理图审核304安装图审核315模拟测试图审核32前言为指导各地市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同时方便方案审核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主要以集团公司下发的《3G(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书》为底本,对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及规范,并提出了方案审核的要求,为广西公司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核的参考规范,供各地市公司参考。

本文说明:1、本文中出现的GPS均为TD-SCDMA系统使用的GPS。

2、为了论述方便,以下把2G室内分布系统使用的射频拉远单元(包括光纤直放站拉远)与TD室内分布系统的RRU统称为RRU。

第一部分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1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及分工1.1室内分布设计相关要求(1)在单独新建2G室内分布系统时,2G室分分布系统要求严格按照TD室分分布系统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设计。

(2)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使用的分布系统无源器件(功分器、耦合器及天线等)要求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

(3)新建室内分布系统中长度超过30米的主干馈线和长度超过50米的楼层馈线,必须采用7/8″馈线。

1.2设计流程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可分为事前准备、初步规划、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及方案设计5个步骤,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规划室分系统方案现场勘查机房勘查主设备安装电源配套传输承重分布系统勘查主干路由信源安装条件平层路由器件托盘天线补点条件GPS 天馈线符合初判模拟测试对楼宇内典型楼层的传播环境进行验证具备条件事前准备(确认覆盖需求,研读原有方案及测试报告)NN Y方案调整正式方案编制Y调整量小的可在现场完成图1 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图1.3 设计分工室内分布系统的站点设计通常可分为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其中GSM 室内分布系统既可采用一体化微蜂窝设备也可采用射频拉远单元,而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和GSM 网络不同,基本都采用BBU+RRU 设备(不建议使用TD 直放站或者功率放大器等),且RRU 大多没有安装在机房中,因此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有必要对室内分布设计分工进行规范。

信源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和方案编制两部分:信源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机房勘查,勘查内容有主设备安装、电源配套、传输配套及承重、GPS 安装位置等;方案编制主要包括信源选择、容量核算、小区规划、频率规划、RRU规划及设计、预算编制等;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和方案编制三部分:分布系统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分布系统勘查,主要勘查内容有主干路由、RRU安装位置及安装条件、平层路由、天线安装、GPS走线路由等;模拟测试主要通过将GSM、TD模拟信号馈入特定测试点的方式,对室内分布设计方案进行初步验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覆盖效果。

方案编制主要包括功率核算、RRU规划及设计、分布系统的馈线、天线、有源及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切换区规划、外泄控制、预算编制等;从上述描述可知,室内分布站点的RRU规划需要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为明确各自的具体任务,建议分工如下:首先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功率核算提出RRU数量需求,由信源设计确定满足容量需求的载波数量;双方共同确认RRU数量后,由分布系统设计进行RRU安装设计(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供电路由、光缆路由等),并将RRU安装设计方案提供给信源设计,由信源设计完成近端机至RRU光接口使用设计、分区设计以及采用机房直流供电RRU的电源系统设计。

另外考虑到工程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议GPS安装由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由信源设计指定几个候选的GPS安装位置,提供给分布系统设计,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走线便利程度确定最终的GPS安装位置及具体的GPS馈线走线路由。

2事前准备在事前准备阶段,对于已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已有2G室分方案说明、2G室分系统图和分布图、2G室分验收测试报告等资料,通过了解分析现有2G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来初步规划TD-SCDMA室分方案;对于未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及建筑结构图纸,了解建筑物结构及材质等信息初步规划2G/TD-SCDMA室分方案。

(1)物业点基本情况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经纬度、用途、楼高楼层、建筑面积、电梯分布,覆盖目标、用户密度及话务预测等;根据物业的重要性及用户需求,确定2G/TD室分覆盖范围;根据用户分布及业务预测,确定2G/TD室分信源,小区划分及载频配置。

(2)室分方案说明及设计图纸(建筑结构图纸)包括分区及载频配置,机房信源安装,分布系统-有源/无源、主干及平层路由、设备器件安装及取电、天线安装方式、是否支持TD频段等。

根据图纸所描述楼层隔断数量及分布、2G室分天线位置及间距,大致判断天线密度是否满足TD覆盖的需要,如不满足,需考虑补点方案。

同时根据图纸及说明也可初步规划RRU数量及分布、RRU可选取的安装位置以及RRU与BBU、后级RRU与前级RRU之间的光缆路由。

(3)2G室内分布验收测试报告2G验收测试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场强图可做为TD覆盖规划的参考。

3方案规划3.1信源规划及设计3.1.1信源选择(一)2G室内分布信源选择GSM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微(宏)蜂窝、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耦合宏站五种类型,五种信源类型的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

对于共享已有TD室内分布站点,信源主设备在保证满足容量需求的条件下,根据GSM信源功率比TD-SCDMA功率大的特点,灵活选择分布式微蜂窝或直放站等设备与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合路。

表1 GSM信源特性对比表(二)TD室内分布信源选择TD-SCDMA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BBU+RRU、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三种类型,三种信源类型的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考虑目前TD-SCDMA网络重点覆盖数据业务需求区域的建设策略,建议采用BBU+RRU作为信号源,RRU的使用数量需基于覆盖和容量两方面需求的考虑。

不建议采用TD直放站作为信号源。

对于2G室内分布改造站点,BBU的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原有2G信源设备(微蜂窝或光纤直放站),以利于方便引接原有的传输设备或传输光缆。

表2 TD-SCDMA信源特性对比表大型写字楼、酒店、大型展览和体育场馆、通信市场、大学校园高档住宅小区等,日后数据业务需求比较大的场所,RRU的数量应更多从日后分裂小区以满足容量需求考虑。

3.1.2电源配套根据现场环境,室内分布系统尽量使用开关电源,并考虑后备电源,其余按照以下原则来设计:一、在设备安装条件和市电容量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集团指导原则执行,在信源处安装开关电源和电池组,RRU以直流方式从信源处的电源集中引电。

二、设备安装条件受限或市电容量不足而无法采用标准供电方案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供电方案作适当调整。

1、机房安装条件受限(空间或者承重不满足)的情况下,BBU、RRU均采用交流方式分散供电,视具体情况尽量为BBU、RRU加装小功率UPS;2、如果具备机房安装条件、但市电引入容量不足,则采用简配方案,仍然采用直流方式集中供电,待市电容量到位之后再进行增补。

3.1.3容量核算根据TD业务模型及频率配置特点,将TD容量核算分为R4业务容量核算和HSDPA业务容量核算,其中R4载波主要承载话音、可视电话和低速数据业务,HSDPA载波主要承载高速下行数据业务,具体容量核算方法如下:3.1.3.1R4业务容量核算方法针对3G R4业务,目前通常使用的容量核算方法有等效爱尔兰、后爱尔兰、坎贝尔和随机背包算法。

四种容量核算办法对比如下表:表3 不同容量核算方法优缺点对比表基本特点优点缺点算法名称等效将混合业务等效成某计算相对简单用不同业务做为等效标假设网络业务模型为:用户话音业务忙时话务量0.019Erl/用户(2% 呼损),可视电话业务忙时话务量0.001Erl/用户(5% 呼损),渗透率100%。

用户忙时数据流量250bps/用户(900kbit@BH),渗透率为100%,上下行流量比1:4,业务承载比PS64:PS128:PS384 6:3:1。

四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单小区不同载频配置下(时隙配置为2:4)支持R4用户数量如下表:表4 某业务模型下不同载波R4业务容量核算结果(时隙配置2:4)(注:表中数据是在某假设业务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应用表中具体数据时应考虑各地实际业务模型和假设业务模型的匹配程度。

)从上表看出采用CS12.2K业务为等效业务的等效爱尔兰法计算结果最乐观,而后爱尔兰和SK算法相对悲观。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论证某种容量核算方法更准确,考虑到计算的便利性,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后爱尔兰方法做为初期容量核算方法。

3.1.3.2HSDPA容量核算方法由于TD-HSDPA业务信道为HS-PDSCH,其本质为共享信道,相对于R4业务的专用信道具有以下特征:业务信道为共享信道,其业务信道的带宽不会导致用户接入的拥塞,但较小的速率会影响用户感受;接入用户数量受限于伴随信道配置;传输格式和调制方式通过AMC调整,单位码道上的承载速率不固定;因此,对于TD-HSDPA系统,需采用R4系统不同的容量核算办法,建议采用HSDPA系统平均速率和最大接入用户数两个容量指标来核算HSDPA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