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自然地理试题(新)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时的陆上溶洞,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形成。
完成下列各题【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A.哺乳动物时代B.人类时代C.裸子植物时代D.孢子植物时代【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故选B。
【2】材料中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A.人类活动B.臭氧层被破坏C.地壳下沉D.全球气候变化【答案】B【解析】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人类活动燃烧矿物质燃料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故选D。
2.下列生物始现于中时代的是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C.海生藻类D.孢子植物【答案】A【解析】在地球历史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岩石、构造、古生物、地磁、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生物始现于中时代的是爬行动物。
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和公平的观念B.公平和环境的观念C.环境和权利的观念D.发展和权利的观念【答案】B【解析】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故而对于全球性气候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和环境的观念。
【点睛】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可持续发展代人的利益。
4.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mm—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答案】A【解析】天山的山麓地带因降水少,所以①自然带为荒漠带,北坡因海拔高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所以②自然带是草原带,③自然带是针叶林带。
【2】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坡度D.年降水量【答案】A【解析】珠穆朗玛峰的维度明显低于博格达峰,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雪线明显高于博格达峰的北坡;而珠穆朗玛峰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其将数量比博格达峰的北坡多,受气影响雪线应降低;坡度对雪线的影响不大。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带分布。
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发源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北边界。
流域位于南纬28°05′~39°03′,西经62°05′~70°20′,上游段(包括格兰德河)河长920公里,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如果从支流萨拉多河算起,河流全长1430公里。
干流自西向东流淌,在布兰卡港以南200公里处流入布兰卡湾,最后汇入大西洋。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流域水系示意图(1)描述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3分)(2)说出潘帕斯草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4分)(3)说出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3分)【答案】(1)以山地为主(或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北高南低。
(1分)(2)大牧场放牧业。
(1分)气候温和,草类茂盛,(1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临近港口,交通便利。
(新高考)高三地理专题精练---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答案)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3.把握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的策略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三、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环境问题的产生(1)原因:(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2.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关系.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差异环境问题的危害1.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毁林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典型练习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过度开发海岸带会影响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及其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破坏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影响调节服务,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③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④破坏调节服务,加重海洋灾害损失程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为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保持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A.定期休渔B.停止围填造陆C.增殖放流D.防治水体污染“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增强森林调节服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增加森林供给服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增强森林支撑服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增加森林文化服务,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森林服务功能发生的变化有()①支撑服务——生物多样性增加②调节服务——森林覆盖率降低③供给服务——果品供应能力下降④供给服务——木材供需缺口加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
高三地理专题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恒定的答案:C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B3.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B4. 下列关于季风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B.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C.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湿润,冬季干燥D. 季风气候的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答案:C5.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库里沙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2.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
答案:山东半岛3.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
答案:青海湖4.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
答案:塔里木盆地5.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答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和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经济、文化等;行政区划则依据国家行政区划进行划分。
2. 请简述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答案: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完整word版)高三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练习题
高三自然地理练习题一、选择题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34′N,0°经线),据此回答1~2题。
1. O点的地理坐标为A. 0°纬线,180°经线B. 23°26′S,180°经线C. 23°26′N,180°经线D. 23°26′N,0°经线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EB弧线为晨线B.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C.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D.O点此时昼长夜短北京时间2005年1月13日凌晨2时47分,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攻击”行动的“深度撞击号”飞船腾空而起。
飞船从美国航空航天局卡纳维拉尔角(位于佛罗里达半岛东岸的突出尖角上)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7月4日,它向擦肩而过的“坦普尔1号”彗星射出重达372公斤的铜头“炮弹”。
据此回答3~5题。
3.“深度撞击号”飞船腾空而起的时候,美国华盛顿时间(西五区区时)为A.1月12日13时47分B.1月13日13时47分C.1月14日5时27分D.1月12日9时27分4.这次“深度撞击”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彗星运行的轨道B.打开彗星“心脏”并观察深藏其中的太阳系起源时的物质C.完全摧毁彗星D.通过撞击,使彗星碎片落到地球表面以进行科学研究5.建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有利条件有①纬度较低,利于航天器发射升空②附近海面开阔,利于跟踪观察③大陆性气候显著,大气能见度高④地势平坦,不受飓风的影响A.③④B.①④C.②③D. ①②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回答6~8题。
6.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中,最小的是A.矿物质B.有机质C.空气D.水分7.图3的四个地区中,土壤pH值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8.形成甲、丙、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差异B.降水量和干湿状况差异C.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D.地形起伏的惹异N右图是我国某地的风向玫瑰图,据此回答9~10题。
新高考地理地貌试题答案
新高考地理地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地表形态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B. 气候因素对地貌的形成没有影响。
C. 河流侵蚀作用不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D.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A2.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A. 断层地形B. 火山地形C. 沙漠地貌D. 冰川地形答案:C3. 河流地貌中,哪个部位通常是河流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区域?A. 河源B. 河口C. 河弯D. 河床答案:C4. 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B5. 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分别导致了哪种地貌的形成?A. 水平运动导致山地和盆地的形成B. 垂直运动导致高原和平原的形成C. 水平运动导致高原和平原的形成D. 垂直运动导致山地和盆地的形成答案:D二、填空题1.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气候、人类活动、时间2. 在地貌学中,________是指地表形态的起伏变化,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答案:地形3. 地貌的类型可以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分为________地貌、________地貌、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等。
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为作用、海岸作用4. 冰川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冰斗、U型谷、________等。
答案:冰川侵蚀、冰碛丘陵三、简答题1.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河流地貌主要是由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水流的下切、侧蚀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河谷、河弯等地貌。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地方沉积,形成河漫滩、冲积平原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特点是动态变化,随着河流的不断侵蚀和堆积,地貌形态会不断发生变化。
新高考高三地理大题训练5植被与土壤学生版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如图)。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风力较小的原因。
(2)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湿润、疏松、深厚土壤的形成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418公顷,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背梁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北缓南陡,是优选例题植被与土壤大题优练5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某地理科考队进行了“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调查”活动,下面为调查线路图(图1)及牛背梁山顶景观图(图2)。
(1)将AB间的秦岭主脉线补充完整,并说明依据。
(2)描述上图中环境调查路线的分布特点,说出可能调查的地理事象。
(3)牛背梁山顶一侧为成片的杜鹃林,另一侧为茂密的草甸(见图2)。
请据此判断两者所处区域的坡向并解释原因。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甲图),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乙图),被誉为“多肉之乡”。
这些多肉植物只在雨季开花,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更短。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
南纳马夸兰沙漠是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的。
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
丙图和表格为南纳马夸兰地区气候资料。
模拟优练(1)根据上表资料,在丙图中绘出气温曲线图。
并说出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
(2)分析该地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自然条件。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该剖面总体走向是西北-东南向C.乙地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D.丙地海拔比乙地高不宜城市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剖面走向为西北一东南向,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乙地所在国家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由于巴西平原气候闷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巴西高原上。
【2】关于甲地与其所在大洋的对岸(同纬度)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沿岸河流径流量小,但流程较长B.甲地上升补偿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对岸海域的沿岸热带草原广布D.甲地海水的水温比对岸海域要更高【答案】D【解析】甲地位于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与所在大洋的对岸(同纬度)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西岸沿岸有寒流经过,上升流显著,海水温度低,甲地有巴西暖流经过,非上升流,海水温度高;甲地对岸海域的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和世界地区。
2.(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
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
5--8月为生长期。
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材料二:“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和“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
(6分)(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
(8分)(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
(8分)【答案】(1)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为主((2分),育苗期需气温(≥l00℃)温暖(2分),生长期水热需求量大((2分)。
(2)全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云南增长最快;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减少明显;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减少。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测试题太阳时是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可分为真太阳时(各地日晷时间)与平太阳时(由各地经度计量的地方时)。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真太阳时可能比平太阳时推迟或提前。
图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差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甲日南京(118°E)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 11:52B. 11:56C. 12:04D. 12:082. 甲日至乙日,南京12时(平太阳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其位置变动方向为()A. B. C. D.蜃景俗称“海市蜃楼”,是指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在半空或地面“出现”的奇异幻景。
当底层空气密度大于上层空气时,形成高于实际物体的虚像,称为上蜃,反之则在地面形成倒影,称为下蜃。
图1示意某时刻沙漠中蜃景的形成原理,图2为某游客在海边拍摄的“雾伴蜃”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所示蜃景最可能出现在()A.6:00—7:00 B.10:00—11:00 C.13:00—14:00D.17:00—18:004.“雾伴蜃”发生时,此海域()A.海水蒸发强烈B.海上风力较大C.空气对流旺盛D.大气较为稳定2020年12月27日夜间,山东省A市受天气影响实施交通管制,部分高速公路封闭,该天气现象一直持续到28日夜间才消失。
29日凌晨,A市出现降雪,交通管制持续。
下图为28—29日不同时刻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5. 推测28日高速公路封闭的原因是()A 沙尘天气 B. 大雾 C. 道路结冰 D. 大风6. 27日夜间到28日夜间,A市()A. 气压升高B. 风向为偏南风C. 气温升高D. 产生持续性降水5. 推测28日高速公路封闭的原因是()7. 29日02时和29日14时该区域出现了两次降雪天气,关于这两次降雪天气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降雪都是冷锋过境形成B. 29日14时比02时风速增大C. 29日02时暖空气抬升形成降雪D. 29日14时偏南风形成降雪图为“赤道附近低空大气越赤道气流(沿经线方向)时空变化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1 中国自然地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
中国自然地理能力1 分析中国的地形与气候的关系(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某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解析】第(1)题,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结合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
由于多山地,因此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和山间小盆地,数量较少。
第(2)题,干热气候主要与干热河谷有关,即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
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A.我国区域气候特征(1) 突破2B.我国区域河流特征C.我国区域地形特征D.我国区域资源特征(2) 突破1 A.我国区域地形对交通的影响B.我国区域地形对农业的影响C.我国区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我国区域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答案:(1)CD (2)C突破1 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其对气候等的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城市的建设,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突破2 我国重要地形区判断的方法(1)根据经纬度判断:根据各大地形区的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就要熟悉各地形区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高三自然地理练习题
高三自然地理练习题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特征、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练习题的做题和解答能力对于提高自己的得分至关重要。
下面将提供一些高三自然地理的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地球的内层结构包括外核、内核、地幔和岩石圈。
请简要说明每一层的特征和作用。
地球外核是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它的特征是温度高、压力大,能够产生地球的磁场。
地球内核是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特征是密度大、温度高。
地幔是介于地核与地壳之间的一层,由固态的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逐渐减小。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包括陆地和海洋,它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环境。
2. 拉力和压力是地壳中的两种主要应力形式,请分别解释拉力和压力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质效应。
拉力是指地壳内部的物质受到拉开的力,形成拉伸应力。
拉力主要产生于构造板块的边界上,造成地壳的伸展与扩张,形成裂谷、断层等地质现象。
压力是指地壳内部的物质受到向内挤压的力,形成压缩应力。
压力主要产生于构造板块的碰撞带,造成地壳的挤压与收缩,形成山脉、褶皱等地质现象。
3. “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地壳运动和地质现象的重要理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运动,导致了地球地壳的变动和地质现象的形成。
其基本原理包括:板块是地质上的相对独立单位,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板块运动是由地壳下的岩石圈部分运动所控制的;板块运动主要表现为横向滑移、扩张和俯冲等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构造板块的定义及分类;板块的运动方式及机制;板块运动所导致的地质现象和自然灾害。
4. 环境保护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请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挑战。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资源,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高三地理试题答案
高三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36小时D. 12小时答案:A2. 下列关于经纬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经度是指从赤道向两极延伸的线B. 纬度是指从赤道向两极延伸的线C. 经度圈是横切地球的圆圈D. 纬度圈是竖切地球的圆圈答案:B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4. 以下哪项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实例?()A. 森林砍伐B. 火山爆发C. 地球公转D. 潮汐现象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二、填空题1.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到内分为五层,其中包含平流层、对流层和()。
答案:高层大气层2.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和()。
答案:海洋、陆地、大气3.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和()。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会经历昼夜更替,影响了生物的作息规律和气候的形成。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2. 阐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热对流作用下移动。
板块的相互作用包括发散、俯冲和碰撞,这些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等地质现象。
3.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答: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环节。
水循环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它调节了地球的温度,维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生物体的水分供应。
四、论述题1.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答: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城市热岛效应等。
高考地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好望角,又称风暴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常形成巨浪。
下图示意好望角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气温常年高于甲地,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沿岸洋流D.盛行风向2.好望角常形成巨浪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壳运动活跃①台风活动频繁①西风漂流势力强盛①大陆轮廓阻挡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2.D【解析】1.甲乙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地势相似,A错误;两地纬度相近,B错误;甲地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显著,乙地沿岸有厄加勒斯(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所以乙地气温常年高于甲地,C正确;两地的盛行风向都是多为东南风,差别不大,D错误。
故选C。
2.好望角在30°S以南,海域广阔,西风漂流形成环流圈,势力强盛,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形成巨浪,①①正确;好望角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①错误;当地台风活动并不频繁,①错误。
①①正确,故选D。
【点睛】好望角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于34°21′25″S,18°29′51″E处。
北距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市52千米。
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等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小明家的书桌位于视野开阔的东窗前。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自然灾难与防治专项复习练习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___________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2024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__________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难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_______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楚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长C.径流季节改变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疆位于北回来线以南,港口数量少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________________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难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图中示意2024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记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难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4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________A.甲 B.乙 C.丙 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中心气象台2024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高三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
高三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
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河流大多分布在湖泊南岸和西岸;湖泊北岸河流数量很少(2)沿岸河流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少;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湖岸地带风速大,风浪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入湖河流难以形成适宜的沉积环境;河口外滨湖区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3)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海拔高。
空气稀薄,湖水严重缺氧(溶氧量小),鱼类成活率低;入湖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水矿物有机质缺乏,鱼类机体抵抗能力差;地处内流区,湖水盐度高,湖水中浮游生物少,饵料贫乏,营养条件不足【解析】(1)湖泊沿岸河流分布特点主要从河流多少及方位分布方面分析。
读图可知,纳木错湖泊沿岸的河流南部和西部较多,而北岸较少。
且自四周向中间流动,为向心状水系。
(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流速等有关。
读图可知,注入纳木错湖的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为主,河流的侵蚀冲刷作用弱,所以河流的含沙量小。
从流速看,下游河口地区地形坡度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且湖岸风速大,入湖河流难以形成沉积环境,所以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3)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水温、营养物质、含氧量等角度分析。
纳木错湖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海拔高。
扬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新情境试题(自然地理1、自然地理2)
扬州市自然地理综合试卷(一)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冬至前后某天北京时间16:15左右,落日的余晖将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的17个孔洞照亮,呈现出壮丽的“金光穿洞”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该桥的走向为A.东西B.南北22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2.出现“金光穿洞”景观时,该地地方时大约是A.3:59左右B.3:31左右C.15:59左右D.16:31左右图2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 的截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3~4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 .北半球,东半球B .南半球,东半球C .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4.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D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
据此回答5~6题。
5.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 .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B .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C .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D .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图2图12 6.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A .①B .②C .③D .④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地理上册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C.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天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是均匀的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导致昼夜更替;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导致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极点为0,向赤道逐渐增大,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稍快,远日点(7月初)稍慢。
2.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散射和吸收C.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D.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答案:A解析:虽然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对于大气来说,地面辐射才是其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循环只发生在水的三态之间B. 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 水循环只包括海陆间循环D. 水循环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的表面和大气之间通过蒸发、降水、流入水体等环节循环的过程。
它不仅发生在水的三态之间,还涉及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和储存。
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它驱动了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水循环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如影响气候、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等。
4.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物质循环之一B. 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C. 地壳物质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 地壳物质循环是地球上岩石圈物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过程答案:D解析:地壳物质循环确实是自然界的重要物质循环之一,它涉及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等过程。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天山北坡针叶林带以上形成典型的季节性高山牧场,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原因主要是A.南坡距海洋较近B.南坡纬度低于北坡C.北坡到达的水汽较多D.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答案】C【解析】天山南北坡雪线高低不同主要是降水的差异引起的。
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天山北坡迎风坡降水较多使雪线下降;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再加上南坡是阳坡,雪线较高。
选项C正确。
【2】每年牧民将大量牲畜置于高山草甸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已经收获D.南非开普敦附近河流正值枯水期【答案】C【解析】天山牧民夏季在高山草甸区放牧,冬季回到海拔较低的山麓地带放牧。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和开普敦地中海式气候河流处于枯水期都属于北半球的冬季,应该排除。
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雪线的因素;世界各地地理现象。
2.(28分)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而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是这次危机的中心和源头。
材料一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
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
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的差数。
单位:公顷/人(1)说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分析美国西部这两个自然带分布狭窄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
(8分)(2)纽约所在的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而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及周围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两地区农业的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3)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生态赤字差异,试说明美国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简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自然地理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落差为147米,回答下列1-2题。
1.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A. ①B. ②C. ③D. ④2.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A. 1676米B. 1989米C. 2165米D. 2438米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 180°E,70°NB. 30°E,73°26′NC. 30°E,70°ND. 180°,73°26′N4.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建筑物的遮挡,该日沧州一天中建筑物窗户受阳光照射的情况正确的是A. 南、北向窗户有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B. 东、西向窗户有阳光照射,南、北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C. 东、西、南、北向窗户均可受到阳光照射D. 只有东、西、南三面的窗户可受到阳光照射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④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完成第5~7题。
5.上图各岩石中,可能是花岗岩的是A.甲 B.乙 C.丙D.丁6.关于各类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一般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7.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外力作用 B.重熔再生 C.冷却凝固 D.变质作用下图为某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获得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华北②图示地区构造地形是背斜山③乙地岩石形成物质来源于地幔④丙地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该兴趣小组推测①乙地能找到古生物化石②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③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④乙丙相对高度可能大于1 0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下列10-11题。
10.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B. ②地的成因与华山、泰山相同C. ③处为向斜D. ④处为背斜11.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 ①河道东岸以流水侵蚀为主B. ③河道西岸以流水侵蚀为主C.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D.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2-14题。
12.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A. 0.1cm/sB. 0.5cm/sC. 0.7cm/sD. 30cm/s13.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 侵蚀、搬运B. 侵蚀、堆积C. 搬运、堆积D. 搬运、侵蚀14.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15.图3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
图中A.能量传递的顺序为①→②→③→④B.⑥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C.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③最强D.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④⑤均减弱16.若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C.白天,a可示意陆风 D.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17.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 此风在北半球B. 该图表示高空风向图C. 图中的b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D. 图中A、B两地中,A地风速较大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读表回答下列18-19题。
18.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B.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地点气温(℃)降水(mm)1月7月1月7月①10.1-2.22417.3②-12.4 4.7-30.7117.7③ 2.30.844.3-28.3④-4.3 6.7-24.7-41.3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D.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19.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地形B.海陆位置C.地形、洋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
读图,完成下列20-21题。
20.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的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
读图,完成下列22-23题。
22.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a>b B.c>a C.c>b D.b>a23.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B.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C.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 D.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24-25题。
24.若虚线L为锋线,则A. 甲地盛行东南风B. L线可能为冷锋C. 图所示为7月份D. L线北侧为雨区25.图示季节,乙地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燥B. 高温多雨C. 温和多雨D. 温和少雨左下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26-27题。
26.该日,甲地最可能A. 受气旋控制B. 受台风系统影响C. 受冷锋影响D. 受亚洲高压控制27.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A. ①较弱B. ②较强C. ③较强D. ④较强下图示意某发达国家地区简图。
回答下列28-29题。
28.图中M、N、E、F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E B.F C.N D.M29.图示地区最适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乳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水稻种植业读下图,回答下列30-31题。
30.若图中甲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A. 大洋洲B. 欧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31.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点所在区域A. 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B. 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C. 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D. 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位于北半球阳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阴坡C.丙丁位于北半球阳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阳坡33.图中戊点的地形可能是A. 天坑B. 鞍部C. 山顶D. 陡崖下图为某地1、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
据此完成34—36题。
34.图中①地1、7月的温差可能为A. 8℃B. 12℃C. 16℃D. 20℃35.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冬季风的影D.地形36.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37-38题。
37.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8.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C.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 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下图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
读图回答39-40题。
39.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南半球的暖锋4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B.目前,乙地气温低、气压高C.乙地风向为东北风 D.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第II卷本卷共4小题,41题7分,42题10分,43题8分,44题15分,共40分。
41.(7分)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A或C)处,请说明判断依据。
(2分)(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指出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2分)(3)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在M附近河段沿岸建设聚落,一般优先选择南岸还是北岸?试从地质作用角度比较说明理由。
(3分)42.(10分)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
(6分)(2)图乙中B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地,试分析原因。
(4分)4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分)(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均因气候干旱而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具体分析它们干旱成因的差异。
(4分)44.(15分)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6分)(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
(3分)(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