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专业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专业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教育心理学》①基本定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说白了,就是看看在学校里,老师咋教学生心里能更好接受,学生咋学习能更有效这类问题。

②重要程度:在教师专业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它就像老师教学时的指南针,能帮助老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知道为啥学生有时候学不会,为啥有的教学法好用,有的不好用。

通过它,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像什么是认知、情感、动机等。

就好比你要学做蛋糕,得先知道面粉、鸡蛋、糖这些基本食材是啥。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太多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制定教学策略。

比如,知道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那课堂导入就可以用有趣的小故事。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这个大的学科里就像一根重要支柱。

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包括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等等方面。

②关联知识:和教育学原理、教学方法、课程论这些都有关系。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互相依赖又互相影响。

比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就会受到教育心理学里有关学习理论的影响。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不好掌握,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模糊不清的心理现象。

- 关键点: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像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可是理解整个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级重要。

- 考查方式:选择题会考查概念,简答题可能让你比较不同学习理论,论述题也许会让你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设计一个教学方案。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关键概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 反应联结形成的过程。

就像小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因为铃声和食物多次在一起出现,小狗就建立了铃声和食物的联结。

认知主义则强调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就好比计算机的信息加工。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⑵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

教师招聘_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_心理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起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科学,1879年德国莱比锡冯特教授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对象:心理现象 1. 心理过程:认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过程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仰、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得进本心里规律的科学(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相互作用)学与教的相互作用: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发展初创:1903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教育科学运动发展:1920-1950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发射、格式塔心里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发生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成熟:2060-2070 美国加涅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学习的内外条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论(认知派、行为派、人本主义学派)完善:208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8 日本小原又一著房东岳译《教育实用心理学》2 学习教育与发展一、学习:个体凭借经验而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加涅分类 1. 按学习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学习2. 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瑞士皮亚杰: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影响因素:遗传(高尔顿)1.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环境(华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 1.在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 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1. 试误说:桑代克①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与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S---R”二者是直接联结②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展开的。

2、五要素、三过程: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3、学习过程的概念: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学习心理5、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6、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我国第一本。

7、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时间:20世纪初,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学科体系基本形成时间: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8、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1960年提出“课程改革论”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B、观察法C、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D、个案法E、教育经验总结法F、产品分析法H、测试法。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11、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之后)。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第 1 页,共 9 页2/25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一、心理现象二、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感觉阈限高。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三、知觉1.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社会知觉常出现几种偏差第 2 页,共 9 页2/25⑴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南方人、北方人、亚洲人)⑵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

比如,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

⑶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也叫最初效应。

⑷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⑸投射效应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3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3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3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一)第一节教师威信一、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已有智力、学业或品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表现出的对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的估计。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通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学生,在学生身上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一.教师的专业品质(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1.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1)教学效能感(2)教师控制点(3)对学生的控制(4)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2.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1.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2.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情感投入2.个性品质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二)第三节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一)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方法1.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2.学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3.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方法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2.强化自我维护意识,掌握自我调节策略3.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健康体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

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

从微观层面和较短时间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教师心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②关注情境阶段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具体包括:①观摩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同步练习】1.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

A.关注情景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C2.如果一个教师一般总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备课材料是否充分,这表明教师成长处于( )A.关注他人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答案:C3.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答案:B。

4.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如何备好课”上转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这表明教师转向了(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景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答案:C5.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要点】福勒等人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普通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2.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者改变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研宄方法,叫做()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3.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差异化4.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5.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不同6.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A.及时反馈B.延时反馈C.消极反馈D.积极反馈7.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下列辨别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

A.言语联结B.信号C.连锁D.概念8.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A.录音练习册B.多媒体学习包C.自学课件D.导听教学9.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A.智能不足儿童B.禀赋优异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10.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11.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2.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十章教学心理)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十章教学心理)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十章教学心理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内容与时间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2.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根据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认知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3)动作技能目标。

这一方面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六个层次。

3.加涅的目标分类分类。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4.教学策略的选择:直接教学、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合作学习。

5.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6.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功能、维持功能、发展功能。

7.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行为有无越轨。

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

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

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班级越大,成员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其中,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过程。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德国教育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6.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0年代初,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2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名称层次特点原则本我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快乐原则自我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现实原则超我人格结构的最高层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道德原则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13岁以后)。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阶段年龄范围主要矛盾品质婴儿期0-2岁信任感与不信任感希望儿童早期2-4岁自主感与羞怯或怀疑感意志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主动感与内疚感目的学龄期7-12岁勤奋感与自卑感能力青年期12-18岁同一感与同一感混乱忠诚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与孤独感爱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与停滞感关心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到死亡完善感与失望感智慧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心理学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心理学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心理学篇概念,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应该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建构知识。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心理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研究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都有密切关系,但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不同。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包括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育研究等。

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成果: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和产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心理发展的理论越来越倾向于强调人生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包括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1924年,XXX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80年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和产品分析法。

其中,实验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和访谈法;个案法是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来了解心理问题;测验法是通过测量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教育经验总结法是通过总结教育经验来改进教育实践;产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所讲述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它研究的是教育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的考点,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主要探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如何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的是学习的过程、原理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学习理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设计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测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情况。

教育评价与测量包括课堂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人格与发展理论人格与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探讨的是人的个体差异和人格心理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人格与发展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各个方面的潜能。

五、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是教育心理学考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教育制度的设立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背景和特点,为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考点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考点汇总,推荐文档

第一部分:教育学部分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

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其特征1、人本主义;2、古典主义;3、世俗性;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选择)3、教育学的发展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批判教育学c.当代教育学发展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专题二小学教育一、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学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人的认知过程: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2.人的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价值观等;3.经验对学习的影响:类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习惯等;4.成长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5.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1.个体差异的教学:个体差异的特征及教育对策;2.情感体验的教学:情感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3.有效性和困难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困扰的解决;4.信息处理的教学:注意力、记忆、思维等信息处理过程在教学中的应用;5.自主学习的教学: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培养策略和教师的角色;6.教师引导的教学:引导式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1.多种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2.记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1.儿童、青少年、成人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2.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与教育。

六、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教师行为与教师效能;2.学习策略、评价、激励和自我调节;3.教育潜能的发现与培养;5.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1.研究方法及其实施步骤;2.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3.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八、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1.学习障碍的概念、特征和诊断要点;2.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矫治方法;3.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总结起来,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

备考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1. 教育学心理学概述-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现象。

- 教育学心理学通常关注研究、发展和教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2. 研究理论2.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重点在于观察和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2 认知研究理论- 认知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个体能力的发展和信息处理的结果。

重点在于理解和解释研究者的思维过程。

-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2.3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理解,通过主动参与和合作进行。

-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和维果茨基。

3. 研究过程和教学策略3.1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估信息。

- 教师应根据研究者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等。

这些策略可以增强研究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的研究。

4. 教育评估与测试4.1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反馈。

- 合理的教育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持续改进。

4.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前者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后者用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5.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5.1 研究困难- 研究困难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和自信心受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困难,采取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

5.2 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需求是指学生在研究和发展上存在特殊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6.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研究伦理和教师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1. 学习过程的研究是开展最早、进行最多的研究;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P185)2.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的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P186)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并于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成果进行总结,对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之父”。

(P186)4. 俄罗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但它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

(P186)5.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

(P188)6.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P188)7. 认知是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P190)8. 童年期(小学)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P191)9. 关键期指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关键期是不可逆转的时期。

(P192)10. 维果斯基的理论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研究表明,当每一个学生都分担任务,而且在所有人都完成任务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进行下面的活动时,合作小组是最有效的。

(P194)11. 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时,知识才有可能被最大化的同化。

(P194)12.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茨韦和麦金莱于1943年发表。

凡年满16周岁,具有小学文化水平,没有视觉和书写障碍等生理缺陷的人,均可以参加测量。

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一、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四项原则是:(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过程等五个特征。

(三)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加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一、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四项原则是:
(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过程等五个特征。

(三)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加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个别化教学模式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2.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因此,适度控制班级规模无论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还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3.班级的性质
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另一个情境因素是班级本身。

4.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

三、群体
(一)群体的基本特征
(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这是群体存在的基本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为群体。

课堂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对个人的活动也会起阻碍作用。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因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以课堂管理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需要,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教师应该区别非正式群体是积极型、中间型还是消极型、破坏型,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群体动力的表现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四、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
课堂纪律是指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

课堂纪律的类型有: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就是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

问题行为包括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般来说,课堂行为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积极的课堂行为是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指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绝对不可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课堂问题行为的一种方法。

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课堂问题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

而心理辅导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强调协助正常人的教育与发展心理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