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cb41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a.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Chapter 1: 我们身边的物体1.1 物体的特征1.2 物体的分类2. Chapter 2: 水和空气2.1 水的奥秘2.2 空气的力量3. Chapter 3: 动物和植物3.1 常见的动物3.2 常见的植物4. Chapter 4: 天空和地球4.1 天空的变化4.2 地球上的事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水、空气、动植物、天空和地球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水、空气、动植物、天空和地球的科学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内容。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的要点,便于学生记忆。
3. 图表:用图表展示物体的分类、水循环等知识点。
4.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身边的物体,并分类。
画出水循环的过程。
观察天空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描述物体和分类的答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水循环的过程图可以根据课堂所学进行绘制。
天空变化的记录可以包括天气、云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拓展科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三条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6. 板书设计中的提纲、图表、例题7.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5af215581b6bd97f19eac9.png)
各种各样的叶子
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高1~8米。叶从茎顶部长出,1回羽状复叶,长0.5~2.0米,厚革质而坚 硬,羽片条形。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向下反卷,先端锐尖,叶 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
18
各种各样的叶子
攀援植物,高可达几米。文竹 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细长。 茎的分枝极多,近平滑。叶状枝通 常每10~13枚成簇,刚毛状,略具 三棱,长4~5毫米;鳞片状叶基部 稍具刺状距或距不明显。
人教版/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 育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
PPT课件
1
各种各各种各样的叶子
4
各种各样的叶子
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叶
5
各种各样的叶子
用多种方法观察一片叶
6
各种各样的叶
观察不同的叶,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
7
各种各样的叶
比较几种叶,发现有什么不同?
8
各种各样的叶子
12
各种各样的叶子
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常密集 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叶脉明显,侧脉纤细,自主脉向上斜出,在下部分 叉。
13
各种各样的叶子
叶掌状落叶小乔木。 单叶交互对生,常丛生于枝顶。 树高2—4米,枝条多细长光滑,偏紫红色。 早春发芽时,嫩叶艳红,密生白色软毛,叶片 舒展后渐脱落,叶色亦由艳丽转淡紫色甚至泛 暗绿色。
19
各种各样的叶子
多年生直立草本。叶基生;被毛; 小叶3,扁圆状倒心形,长1-4厘米顶 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基部宽楔形,表 面绿色,被毛或近无毛;背面浅绿色, 通常两面或有时仅边缘有干后呈棕黑色 的小腺体,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叶长 圆形,顶部狭尖,与叶柄基部合生。
《我们周围的物体》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PPT
![《我们周围的物体》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4376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b.png)
1 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木块
闻一
气味
闻
橡 皮
1 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木块 摸一摸 粗糙程度
玻璃珠
1 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木
块
掂一掂 轻重
泡沫块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描述和记录木块的特征
剪下最后一页 的词汇,粘在 表中的相应位
置。
轻重
3 研讨
我会分享:
我把木块与
作比较,发现木块是 。
研讨:
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 的?
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同学们再见!
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
1. 我们周围的物体
1 聚焦
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
我们怎样描述它们?
2 探索: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体的特征玻璃珠螺母
乒乓球
橡皮
泡沫块
塑料杯
木块
纸片
2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选择一个物体来观察吧!
我们可以怎 样描述它?
木块
1 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可以从哪些 方面比较呢?
看一看 颜色 大小 形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cf0b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1.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春天的变化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家园4. 空气的力量5. 水的奥秘6. 声音的世界7. 光的神奇8. 常见材料的特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动物的分类和习性3. 空气、水、声音、光等自然科学现象的理解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记录本、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春天为例,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绘制植物生长图,并进行汇报。
4. 教学环节:(2)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开展科学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以“植物的生长”为例: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生长特点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生长图,并描述其生长过程。
2. 答案:(1)植物生长图(2)植物生长过程的描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
(2)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571d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f.png)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与我们的生活2. 观察与发现用眼睛看世界用耳朵听声音3. 动物和植物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4. 空气和水空气的性质水的用途和重要性5. 自然的奥秘天气的变化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使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现象。
3.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2. 目录:列出各章节3. 内容:详细列出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收集有关空气和水的资料,介绍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 答案:动物:如狗、猫、兔子等,具有生命活动、繁殖等特点。
植物:如花草、树木等,具有光合作用、生长等特点。
空气:无色无味,具有呼吸、燃烧等性质。
水:透明无味,具有溶解、冷却等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完整课件(教科版)
![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完整课件(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bfc91dda38376bae1faeb5.png)
挑战任务: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掂一掂
活动手册 第1面
活动手册 最后1面
以后再补充
橡皮
至
少
完
可改成
成
其他物体
4 格
的
填
写
轻重
轻重
《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特征
颜色 气味 形状 厚薄 粗糙 程度 是否 透明 是否 流动 是否 可见
轻重
木块 螺母 玻璃珠 乒乓球 泡沫块 橡皮 纸片 塑料杯
画一画
观察蜗牛的身体
壳
头
腹
观察蜗牛的身体 蜗牛的眼睛在哪里? 眼 触角 触角
嘴
观察蜗牛的运动
菜叶
玻璃
线 树枝
观察蜗牛的运动
蜗牛怎样爬行?
用腹足。
你有哪些新发现?
蛞蝓 kuò yú(鼻涕虫) 这是蜗牛吗?
说说你的理由。
蜗牛
和蜗牛相似的动物
小溪 大河
池塘 大海
大熊猫
笔、学生活动手册:用来记笔记和画动物。
校园里的动物
(班级记录单) 日期:
蚯蚓
麻雀
我找到……种动 物,有……
我最喜欢的 是 …… , 它 在……
没有脚,没有手, 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动物)
蜗牛经常生活在哪里?
说一说: 我知道的蜗牛。
画一画蜗牛
huà yì huà
乒乓球 木块 塑料块 小橡皮
大橡皮
三、称一称
用什么样的物体作 为标准物的呢?
比较重的?玻璃球 比较大的?乒乓球
应该选择比较轻的、 小的,容易放在盘子里 的物体作为标准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精品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c228e558f5f61fb736664e.png)
写一写
班级记录表
螺母
木块
橡皮
乒乓球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比一比 大小差不多的两种物体, 哪种物体放的数量要多?
píng pū
做一做 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 放得更多吗?
就像这样换种方法
写一写 把第2次平铺放入盒子的 物体数量记录下来
参考 《科学》第31页
《活动手册》第9页 统计动物的数量
寻找校园里的动物——注意事项
28
29
寻找校园里的动物——进行中
关于动物,还想知道什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观察一种动物
tián luó
田螺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给动物建个“家”
说一说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蜈蚣
山蛩qióng虫
螳螂
椿象
天牛
苍蝇
寻找校园里的动物——前期准备
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 天空、大树、草丛、花朵、墙壁、泥土…… 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 棉签、放大镜、活动手册、笔…… 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 《活动手册》第9页
《活动手册》第9页
找到动物画下来 尽可能画像一点 也可用文字记录
《活动手册》第9页
交教流学讨目论
标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发现物体的特征?
精品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
看 颜色 大小 形状
闻 气味
精品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摸 光滑 粗糙
掂 轻重
精品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627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6.png)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探索春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学习物体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4. 第4章《空气和水》: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找一找周围的物体,说说它们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3)了解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生活习性,写一篇简短的介绍。
2. 答案:(1)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如玫瑰的特点是花瓣鲜艳、香气浓郁,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等。
(2)物体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如实木桌子的颜色为棕色,形状为长方形,质地为木质。
(3)动物或植物的生活习性:如蝴蝶的生活习性包括吸食花蜜、迁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486c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5.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习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水和油的奇妙世界感知水和油的不同特性,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水和油的混合现象。
3. 空气的秘密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探究风的形成原因。
4. 声音的奥秘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5. 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常见的动植物,进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培养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和油的混合现象、空气的性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长发育、动植物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春天的校园景色,引出春天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变化、动物生长发育。
2. 水和油的奇妙世界:混合现象、应用实例。
3. 空气的秘密:性质、作用、风的形成。
4. 声音的奥秘:产生、传播、接收、响度、音调。
5. 动物和植物:特征、相互关系、分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收集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制作成手抄报。
调查生活中水和油的应用,列举实例。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加深对动植物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c23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6.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植物的生长》第一课时《种子的萌发》。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能够自己种植并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3. 学生能够自己种植种子,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的过程,种植种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样本,种植工具。
学具:学生种植箱,种子,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种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引导学生理解。
3. 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并记录下来。
4. 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种植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种子的结构1. 种皮2. 胚乳3. 胚种子萌发的条件1. 水分2. 温度3. 空气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画出种子的结构,并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答案:种子的结构图,标明种皮、胚乳、胚。
2. 题目:请学生写一写种子萌发的条件。
答案:种子萌发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掌握较好,但在种植实践中,部分学生对种植方法掌握不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的过程,种植种子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种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种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图片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1768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e.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共包含六章。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春天来了》:第一节春天的特征,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节春天的动物。
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一节常见的材料,第二节材料的分类,第三节材料的性质。
4. 第三章《磁铁》:第一节磁铁的磁性,第二节磁铁的应用,第三节磁铁的制作。
5. 第四章《天空中的星》:第一节认识星星,第二节星座,第三节探索宇宙。
6. 第五章《水和我们的生活》:第一节水的来源,第二节水的用途,第三节节约用水。
7. 第六章《动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动物,第二节动物的分类,第三节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培养科学素养。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磁性、星座的认识、动物的分类。
2. 教学重点:春天特征、材料的性质、水的来源与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星星模型、动物卡片等。
2. 学具:观察日记、实验器材、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复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春天来了第一节春天的特征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节春天的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春天的特征,画出春天的景象。
(2)调查周围常见的材料,并分类。
(3)制作一个简易的磁铁玩具。
(4)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出自己喜欢的星座。
(5)记录一周的用水情况,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6)了解身边的动物,进行分类并描述其生活习性。
2. 答案:(1)春天的特征: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花开满地。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d3d6ce58fafab068dc0268.png)
1 各种各样的叶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2 多彩的花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3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第二单元 位置和方向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4 前后左右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 整课件
5 东南西北
2020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40页 0107页 0163页 0173页 0197页 0220页 0222页
第一单元 校园里的植物 2 多彩的花 第二单元 位置和方向 5 东南西北 第三单元 有趣的磁铁 8 磁铁的磁极 第四单元 做个指南 11 制作指南针
第一单元 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8ccb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1.png)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简单的物理变化2. 动物与植物常见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动植物的生存环境3. 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基本认识宇宙的简单认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分类和性质,了解简单的物理变化。
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分类和特征,关注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季节变化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4. 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天气与季节的观察描述2. 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认识常见动植物的认识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各种物质、动植物标本、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物质变化、动植物图片、天气与季节变化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等。
学生作业本、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质、动植物、天气与季节变化。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结合实际情景,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类、动植物的分类、天气与季节的变化。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教学章节、详细内容、关键词汇、示意图等。
2. 板书要求:字迹工整、清晰,层次分明。
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质,描述其性质。
画一幅动植物分类图。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季节特点。
2. 答案:物质性质描述:固体、液体、气体;颜色、味道、硬度等。
动植物分类图:按照植物、动物分类,标注各类别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寻求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