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大全
![细菌性病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d311b4a551810a6f52486da.png)
xx86.2%铜大师防治细菌有特效xx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细菌性病害名录大全粮食作物细菌病害: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4、xx茎腐病;5、小麦xx;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果树细菌病害: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2、*沙田柚溃疡病;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5、苹果根癌病;6、菠萝心腐病;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8、核桃黑斑病;9、猕猴桃溃疡病;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瓜菜类细菌病害: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6、*xx瘟病(xx腐败病、xx腐烂病)7、*瓜类青枯病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9、萝卜黑腐病;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13、芹菜软腐病;14、魔芋软腐病;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挪威86.2%铜大师防治细菌有特效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2、*花生青枯病;3、油菜黑腐病;、油菜软腐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4、*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5、甜菜软腐病、甜菜细菌性根癌病、甜菜细菌性尾腐病(根尾腐烂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6、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青枯病;7、*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软腐病(空茎病);8、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9、甘蔗白条病;10、咖啡细菌性叶斑病;11、xx细菌性叶斑病;其它作物细菌性病害:1、xx青枯病、xx细菌性黑枯病、xx疫病;2、茶树细菌性根癌病;3、xx细菌性斑点病;4、萱麻青枯病;5、红麻青枯病;6、苜蓿细菌性叶斑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紫云英细菌性黑斑病;7、药材类细菌性病害;8、花卉类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0f622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a.png)
VS
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的防治技术,加强其有效性和安 全性的研究和改进,提高防治效果。同时 ,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 菌性病害的分类
根据寄主植物分类
分为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林木细菌性病害和果树细菌性病害等。
根据病原菌分类
分为真细菌病害、假细菌病害和螺原体病害等。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01
02
03
04
坏死
叶片、茎秆或果实出现局部坏 死,表现为斑点、条斑或溃疡 等。
腐烂
植物组织在湿度较高时出现腐 烂,有时伴有恶臭。
萎蔫
植物叶片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 下出现萎蔫,可能是由于病原 菌破坏了植物维管束系统所致 。
畸形
由于病原菌对植物组织的干扰 ,导致植物形态异常,如叶片 皱缩、果实畸形等。
02
细菌性病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空气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特 别是在近距离的范围内。
水流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水源,如雨水、灌溉水等流动 的水体传播,特别是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下。
昆虫传播
某些昆虫可以携带细菌,并在其体内繁殖,通过昆 虫叮咬或接触植物体表造成病害传播。
案例三:蔬菜软腐病的防治
总结词
合理轮作、土壤消毒
详细描述
蔬菜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 合理轮作可以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减轻软腐病的发生。土壤消毒则可以采用药剂 消毒或高温消毒的方法,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残
体,也能有效控制软腐病的传播。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f4b8344aa8956bec0975e34f.png)
Company Logo
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 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 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 液——细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 起的枯萎病相区别。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 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 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 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如 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 原理: 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 量繁殖,而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 织增生,形式肿瘤。 例如桃树根癌病。
Company Logo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 起莠蔫症状。 引起莠蔫的原因: 细菌产生某种酶,侵袭维管束的果胶层和维 管束物质,释放胶状物,堵塞导管,从而影响 水分的运输。 细菌进入维管束以后,有的在木质部扩展, 例如番茄青枯病。 有的在韧皮部扩展,如番茄溃疡病。
Company Logo
侵染及扩展
侵入途径
自然孔口包括 气孔.水孔.例 如西瓜的细菌 性小黑点
伤口包括人为 因素影响.自 然因素造成的 伤口.虫伤, 例如细菌性软 腐
Company Logo
一、扩展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在薄壁细胞扩展 (1)细菌从气孔侵入引起叶斑 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 引起的症状是斑点。 例西瓜细菌性叶斑病。
Company Logo
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
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细菌 病害的病症无霉状物,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 (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 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湿时, 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 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如细菌性叶枯病、细 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889eaa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5.png)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一、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从发病区调运种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防止因调运带菌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的传播。
对生产种子和种苗繁育基地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严禁在曾经发病的田块制种,对调运出病害发生区的瓜果必须经过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外运。
加强引种审批,对从病害发生区的的国家或地区引种的植物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引种后做好定点观察工作。
二、物理防治1.温汤浸种:先将种子用冷水浸润,再放于50℃温水中浸泡20min,捞出后用冷水降温再催芽播种。
2.高温干热消毒:干燥的种子在60℃环境下干热灭菌6个小时。
3.药剂浸种: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个小时。
4.药剂拌种:蔬菜种子可用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
5.太阳能土壤消毒:利用太阳能消毒,无污染,无农残,适用于保护地温室大棚。
时间:7~8月高温季节大棚或露地闲置期进行。
方法:施基肥。
翻耕并起垄。
根据地膜宽度定起垄宽度,一般垄宽在60~70cm,高30cm,垄上覆盖地膜,拉紧四周用土压实。
浇透水大棚要将门窗关闭封严。
露地可再搭一层拱棚,四周压实,消毒期间根据情况,一般一周灌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含水量的60%以上,密闭20天或一个月。
此方法可使土壤耕作层(20cm)土壤温度达到50℃以上,达到土壤消毒灭菌的目的。
三、化学防治重茬地块可在感病生育期用药预防,在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特殊天气(台风暴雨天)后,感病品种进行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噻菌铜、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噻唑锌、氢氧化铜等。
四、生物防治利用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防治茄科植物青枯病,农用链霉素防治白菜软腐病。
科学研究用土壤杆菌K84菌株发酵产品制成了拮抗根癌病的生物农药——根癌宁。
该产品稀释30倍液,浸泡桃核、浸根定植、切瘤灌根均可有效防治桃树根癌病的发生,防效高达90%以上,且对核果类和仁果类其他树种的根癌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70b83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png)
CHAPTER 02
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
生物防治的定义
01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或 其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病 原菌,以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
02
生物防治是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环保、 可持续等优点。
生物防治的原理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
通过引入对有害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和繁殖。
应用方式
通过发酵工程等方法大量生产微生物 代谢产物,并将其应用于防治细菌性 病害的实践中。
包括抗生素、细菌素、酶抑制剂和抗 菌肽等。
利用植物提取物防治
植物提取物
01
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化合
物。
常见植物提取物
02
包括黄酮类、酚酸类、萜类和生物碱等化合物。
应用方式
03
将植物提取物应用于植物表面保护或作为农药的辅助剂,以提
提高生物防治的应用效果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集成和优化 ,提高生物防治的应用效果。
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 促进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的广泛应用。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培训和宣传 ,提高农民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和
应用水平。
THANKS
[ 感谢观看 ]
抗菌肽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抗菌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肽,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葡萄球菌对人体的危 害。
酶抑制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所需的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实例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降 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植物细菌性病害七大性状
![植物细菌性病害七大性状](https://img.taocdn.com/s3/m/e7ca2b5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c.png)
植物细菌性病害七大性状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即无明显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大多数细菌是腐生的,对自然界物质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部分细菌是寄生在动植物体内,引起动植物的一些病害。
1、细菌结构细菌的细胞: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内含物等构成。
不含叶绿素,有细胞壁但无固定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还有鞭毛或荚膜、芽孢等。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芽孢则是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
2、细菌形态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一般为球形、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大都是单生,也有少部分是双生、串生和聚生。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比真菌小,比病毒大,一般长约1~3μm,宽0.5~0.8μm,少数是球状菌。
3、细菌变异性细菌的变异主要有以下两种:(1)基因突变:细菌的DNA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个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除诱发突变外,细菌的自然发生突变的概率事很低的。
细菌人工培养多代或储藏时间长后,致病力减弱甚至消失;(2)基因转移与重组:两个性状不同的细菌通过结合,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内,使DNA发生改变,之后再分裂繁殖,就形成了性状不同的后代。
4、细菌繁殖细菌都是以横向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即裂殖。
多数细菌生长到一定限度,菌体细胞加长,细胞内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细胞壁自菌体内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
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很快,一般1h分裂一次。
也有时间短的,如大肠杆菌可以在20min内就进行分裂一次。
5、细菌特性一般植物病原细菌可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30℃,24~48h可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
细菌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10min。
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生长适温在20~23℃。
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都是好气性的,如桃细菌性穿孔病菌。
由于细菌的体积微小,且大多为无色透明的,所以必须将细菌细胞染色后才能比较容易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45f2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诱导植物抗病 性、拮抗微生物的接种等,提高植物 的抗病性能。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和传播。
03 防治技术案例
苹果树细菌性病害防治
01
苹果树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苹果 树溃疡病和苹果树软腐病等,这 些病害会导致苹果树生长受阻、 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02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防治效果评价结果的应用
根据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严重程度、防 治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成本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将防治效果评价结果应用于改进防治 措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
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 防治措施进行科学评估,以确定其实 际效果。
防治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保持 果园清洁,定期修剪和清除病枝 病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化 学防治,如喷洒杀菌剂等。
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治
水稻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 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性 强的品种;化学防治,如喷洒杀菌剂等;生物防治,如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 控制。
02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细菌性病害具有较高抗 性的植物品种,降低病害发生
的风险。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合理的轮作制 度,以减少土壤中细菌的积累 。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细菌的 传播源。
化学防治
药剂预防
在病害发生前,定期喷 洒化学药剂进行预防。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5f6d72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4.png)
WENKU
PART 04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REPORTING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通过轮作减少病原 菌积累,减轻病害发生。
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 性,减少病害发生。
利用生物农药
如抗菌素、细菌拮抗剂等生物农药,对细菌 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合理利用天敌
利用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等有益动物控制病 原菌的传播和蔓延。
WENKU
PART 05
细菌性病害对农业的影响
REPORTING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减产风险
角斑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细小的褐色或黑色斑点,随后斑点扩大并呈多角形 或不规则形。病斑通常局限于叶脉之间,使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透明区域。这种 病害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青枯病
总结词
一种对植物造成毁灭性危害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影响茄科和豆科植物。
详细描述
青枯病的症状表现为植物叶片迅速失水萎蔫,茎杆出现褐色条纹或表皮坏死。随着病情的发展,植物可完全失水 枯死。这种病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对某些特定细菌 性病害的抗性,降低病害发生 。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保 持田间卫生,减少病害发生。
及时清除病残体
在农作物发病后,及时清除病 株、病叶等,减少病原菌的传
播。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针对性的农药,如 农用硫酸链霉素对细菌性病害有较好 的防治效果。
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技术
![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a6ade519e8b8f67c1cb92b.png)
三、常见细菌病害
2、水稻细菌性病害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三、常见细菌病害
3、果树细菌性病害
柑橘溃疡病
桃细菌性穿孔病
四、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一)防治策略
• 栽培管理:减少菌源、降低湿度、减少伤口 • 选用抗病品种:如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 • 药剂防治:铜制剂、抗生素和其它化学合成杀菌剂
(二)主要杀细菌剂
(二)主要杀细菌剂
3、异氰尿酸类
• 氯溴异氰尿酸:商品名称有消菌灵、灭菌成、杀菌王 • 三氯异氰尿酸:又叫强氯精
4、其它类
• 噻枯唑:又叫叶枯唑,商品名称有叶青双 • 噻唑锌:有机锌杀细菌剂
(三)常用杀细菌剂存在的问题
铜制剂
• 药害问题:叶片褪绿、花叶、叶缘 发黄、枯焦,加重螨害;铜对土壤 污染越来越严重;
大白菜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 sp. Carotovora)
番茄溃疡病(Claviba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sis)
二、植物细菌病害的特点
2、发生普遍:几乎每种作物上都有一种或几种细菌病害
• 番茄:6种(青枯病、溃疡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软腐病、髓部坏死病) • 菜豆:5种(细菌性疫病、晕疫病、细菌性萎蔫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叶斑病) • 白菜:4种(白菜类软腐病、黑腐病、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 • 辣椒:4种(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 • 茄子:4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软腐病) • 黄瓜:4种(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圆斑病) • 马铃薯:4种(青枯病、环腐病、软腐病、黑胫病) • 水稻:4种(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 • 甘蓝:3种(甘蓝类软腐病、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 • 西瓜:2种(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果斑病) • 柑橘:2种(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 • 桃树:1种(细菌性穿孔病) • 生姜:1种(姜瘟病) • 花生:1种(青枯病)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3150e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b.png)
叶片枯萎
真菌性病害常常引起植物叶片枯萎,使得植 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植株死亡
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感染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细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组织坏死
细菌性病害会导致植物组织坏死,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根系腐烂
细菌性病害常常导致植物根系腐烂,使得植物无法吸收水分和营 养。
植株矮小
细菌性病害感染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病症发展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病斑可能会 扩大、加深,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识别
病症表现
01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组织坏死、溃疡
等。
病症范围
02
细菌性病害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片和茎杆,较少出现于果实部位
。
病症发展
03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并可能
预防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等,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选用抗病品种等。
治疗措施
根据病害类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如喷洒药剂、田间管理等。
05
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真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组织受损
真菌性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组织受损,影响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 作等措施来减少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
使用抗菌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 注意药剂的选用、使用浓度和时期,避免产生药害 和污染环境。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防治,如 使用微生物农药等。
细菌性病害 详细
![细菌性病害 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88f1a91203d8ce2f0066238d.png)
细菌性病害一、细菌性病害大全粮食作物细菌病害: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4、玉米茎腐病;5、小麦黑颖病;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果树细菌病害: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2、沙田柚溃疡病;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5、苹果根癌病;6、菠萝心腐病;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8、核桃黑斑病;9、猕猴桃溃疡病;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瓜菜类细菌病害: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6、姜瘟病(姜腐败病、姜腐烂病);7、瓜类青枯病;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9、萝卜黑腐病;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13、芹菜软腐病;14、魔芋软腐病;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2、花生青枯病;3、油菜黑腐病;、油菜软腐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4、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5、甜菜软腐病、甜菜细菌性根癌病、甜菜细菌性尾腐病(根尾腐烂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6、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青枯病;7、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软腐病(空茎病);8、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9、甘蔗白条病;10、咖啡细菌性叶斑病;11、胡椒细菌性叶斑病;其它作物细菌性病害:1、桑青枯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2、茶树细菌性根癌病;3、黄麻细菌性斑点病;4、萱麻青枯病;5、红麻青枯病;6、苜蓿细菌性叶斑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紫云英细菌性黑斑病;7、药材类细菌性病害;8、花卉类细菌性病害。
植物细菌性病害基础知识
![植物细菌性病害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b3942f7d1f34693dbef3e30.png)
植物细菌性病害基础知识细菌性病害主要特点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所以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素所致。
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
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
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
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
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水准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水准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
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
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07ccc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5.png)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疾病和害虫。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
一、农作物病害的分类及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
它主要通过孢子传播,感染作物叶片、茎和果实等部分。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明显的病斑、霉菌丝或孢子堆积,导致受感染部位变色、枯死或腐烂。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症状包括梗腐病、叶斑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溃疡、黏液或黏性物质,并伴随着叶片变形、萎蔫等症状。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通过媒介生物(如蚜虫)传播,感染后农作物叶片会出现黄化、畸形、嵌斑等症状。
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病征,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4.真菌病虫害真菌病虫害是指由真菌和害虫共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真菌病虫害的特征是真菌和害虫在农作物上相互作用,互相协同发展。
例如,蚜虫在叶片上取食后,会导致叶片组织受损,为真菌提供侵染的机会,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5.害虫性病害害虫性病害是由害虫直接侵害作物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害虫性病害包括蚜虫、飞虱、螟虫等。
害虫病害的特征是害虫取食作物叶片、茎或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受害植株在叶片上出现咬痕、斑点、叶片变黄或干枯等现象。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合理选用品种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选择具备一定抗性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
包括培土、除草、合理施肥、减少间作等措施都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此外,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害病源和虫害源,并采取旋作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3f42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e.png)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病害问题。
以下是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包括鱼体表面溃疡、疣状结块、眼球浑浊、腹部积液、红斑和出血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养殖环境管理,饲料调配和水源消毒等。
二、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通常会导致水产养殖企业的大面积死亡,病死率高达90%。
常见的病毒病害包括鲫鱼疱疹病、鲤鱼淋巴细胞病毒病和鳗鱼病毒性败血病等。
防治措施包括检测和隔离病鱼、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开展疫苗接种等。
真菌性病害是造成水产养殖业生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点病、丝虫病和霉菌病等。
鱼体表面覆盖白色或棕色的毛状物,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眼球浑浊等是真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消毒和净化水源和培养环境,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适时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四、寄生虫病害寄生虫病害主要通过水体传播,钩虫、线虫和寄生鳃螺等都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寄生虫。
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型变小等。
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消毒和净化水源和培养环境,加强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合理运用虫害控制剂等。
毒素性病害是由饵料、药物残留、微生物分泌物等引起的病害。
症状包括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等。
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规定饲喂和使用药物量,定期检测水质和饵料质量等。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疫病防治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落实各项疫病防治措施,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d0ffd21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b.png)
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蕉与畸形。
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
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四周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
萎≡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
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养分物质不能正常输送, 会造成植株萎蕉死亡。
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胞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
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电子产生。
这是推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包括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就是缺素症。
病毒性病害在多数状况下以系统侵染的方式侵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从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病毒病害的传播、侵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分,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
另各种真菌性病害: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
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瘦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
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贮存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
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
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胞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和传播途径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和传播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a5052a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8.png)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和传播途径植物的病原细菌可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残体、粪肥、昆虫体内、土壤或者杂草中越冬(夏)等极端环境条件。
称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期侵染源,多数细菌病原菌都能发生再侵染。
1.侵染源病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接种体的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少量的细菌也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行。
植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是可在种子、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体、植物残体、昆虫体内等多个场所存活。
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期侵染源。
草本植物的细菌病害侵染源大致有以下几种:(1)种子或其他无性繁殖器官:许多植物的病原细菌可在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块根、块茎、鳞茎、扦插的枝条或芽眼等)内存活,且是重要的初期侵染源。
随着带病的种子、种苗、种薯等的调运和移栽等,病害可以跟随传播到其他地区。
种子上的细菌可以长时间的存活,具研究发现,菜豆萎蔫病菌可在种子上存活长达24年。
(2)土壤:土壤是一些病原细菌的存活场所,但是其单独在土壤中的存活期一般是很短的,较多的病原细菌都是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余组织中存活,当这些残余组织分解或者腐烂后,其中的病原细菌大豆也会随之死亡。
其在土壤中存活期的长短与土壤温度、湿度、深度、土壤质地、土壤微生物、pH等多种因素有关。
(3)病株残余:植物病原细菌可在病株残余组织中存活很长时间,这也是多数细菌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
温度较低、干燥的残余组织中的病原细菌存活时间会更长。
高温和高湿可促进残余组织的分解和腐烂,使病原细菌的存活期缩短。
近些年的秸秆还田,因距下一季播种时间短,不足以使这些植株的残余组织彻底的分解腐烂,因此近几年的植物病害越发泛滥。
如能快速使还田的秸秆分解腐烂,那么对田间病害的防控会有一定的效果。
(4)杂草和其他植物:植物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大都是比较专一化的,杂草和其他植株上的病原细菌作为侵染源远不如植物病毒那样普遍,但有些细菌病害已经发现了它们的越冬杂草寄主,如水稻的白叶枯病和其他作物的青枯病等。
植物病虫害类别
![植物病虫害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cf4197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植物病虫害类别植物病虫害是指给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负面影响的病害和虫害。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侵害着植物,导致植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植物病虫害可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以及昆虫、螨虫等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病虫害中最常见和广泛的一类。
真菌侵害植物主要通过孢子、菌丝等形式传播。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1. 炭疽病:主要侵害果树、瓜果蔬菜等,可造成果实腐烂、病斑等症状。
2. 锈病:常见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导致叶片出现红色或黄色的锈斑。
3. 白粉病:多见于蔬菜、观赏植物等,叶片上出现白色或淡紫色的粉状物,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侵害植物而引起,它们通过伤口、嫁接等途径侵入植物体内,引起植物发生病变。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包括:1. 火焰病:影响蔷薇科植物,如玫瑰花等,使叶片和花朵出现炭化、枯死的症状。
2. 烟草青枯病:主要侵害烟草植株,导致叶片发黄、弯曲,最终落叶。
3. 疮痂病:常见于苹果、梨等果树,导致果实出现疮痂、破裂等。
三、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这些病毒可通过媒介昆虫传播至植物体内,破坏其正常生长发育。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包括:1. 花叶病毒病:主要影响菜豆、黄瓜等蔬菜类植物,使叶片出现黄化、弯曲、变形等症状。
2. 烟草花叶病毒病:侵害烟草植株,导致叶片出现黄化、条纹状变色等。
3. 马铃薯Y病毒病:感染马铃薯,导致叶片出现黄斑、蜡状症状。
四、虫害虫害是植物病虫害中另一个重要的类别,害虫通过取食植物的叶片、茎、根部等部位导致植物产生病变。
常见的虫害包括:1.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时可使植株停止生长。
2. 蛀螟:以幼虫为害,寄生在茎、果实等部位,破坏植物组织,导致植株枯萎、凋零。
3. 蚕蛾:以它们的毛发刺激植物,导致植物出现灼伤、凋零等症状。
在农作物和园艺类植物中,这些植物病虫害经常成为生产中的重大威胁,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歉收。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a4901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病症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病症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病症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强化培植治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病症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但凡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病症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去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强化培植治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良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止对植株直接喷灌。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61aeb503b3567ec102d8a59.png)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病害,只有正确区别对症下药,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主要特征区别为:1. 真菌的菌体多数是丝状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细菌外形杆状,多数有鞭毛,且长,2真菌的生殖方式为无性和有性繁殖方式而细菌为裂殖繁殖方式。
病害主要区别是: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病害中发生程度最高、最常见的一种,可分为低等真菌性病害和高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少见的一种,但有许多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却很严重,造成大量减产或毁田;植物病毒性病害又称花叶病,发生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主要种类:黑粉病、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等。
蔬菜上常见的有茄子黄萎病、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大田作物上如向日葵菌核病,西瓜、水稻的三大病害等。
2、主要症状
发生真菌性病害的植株上一般都产生白粉层、黑粉层、霜霉层、锈孢子堆、菌核等,若在病株上看见上述特征之一,可先初步判断为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1、主要种类: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水稻叶枯病。
2、主要症状:细菌通过植株的气孔、伤口等处侵入,发病后的植株一般表现为坏死、腐烂或萎蔫。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351f62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病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细菌性病害和昆虫害为例,探讨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
一、细菌性病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常见的有细菌性斑点病和细菌性黄化病。
细菌性病害具有如下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
1. 病原菌种类繁多: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非常多样化,主要有黄单胞菌、溶藻菌等。
每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的侵染对象和发病特点。
2. 通过伤口入侵植物:细菌性病害是通过植物受到伤害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引发病害。
因此,及时修剪植物伤口、合理管理农田是防治细菌性病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3. 空气传播:一些细菌性病害如黄单胞菌性斑点病具有空气传播的特点。
病原菌通过气溶胶、水滴等方式在空气中传播,致使病害快速蔓延。
因此,在防治细菌性病害时需要做好病原菌的控制和空气流通的管理。
二、昆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昆虫害是由昆虫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常见的有蚜虫、飞虱等。
昆虫害具有如下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
1. 快速繁殖和迁移能力强:昆虫害的病原昆虫繁殖速度很快,且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蚜虫等昆虫害每年形成多代,且能够通过翅膀等途径进行迁移,使得病害范围扩大。
2. 寄主选择性强:昆虫害的病原昆虫具有较强的寄主选择性,一种昆虫可能只对某种植物有害。
这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挑战,需要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昆虫害。
3. 口器适应性突出:昆虫害的病原昆虫具有各种各样的口器,有的是刺吸式的口器,如蚜虫;有的是咀嚼式的口器,如飞虱。
它们的口器特点决定了它们吸食植物的方式。
针对不同的口器特点,可以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细菌性病害和昆虫害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病害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
保护伞生物科技
细菌性病害防治对象包括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柑桔溃疡病、柚溃疡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角斑病、大蒜叶枯病、甜瓜角斑病、白菜软腐病、花生青枯病、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魔芋软腐病、生姜姜瘟病、辣椒青枯病、花卉苗木细菌性病害、桃
树细菌性穿孔病等。
细菌性病害是由于细菌侵染植物引起的一种病害。
最近在几年细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经常发生的有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叶枯病,原枯病。
茄子上有青枯病,软腐病。
辣椒、西红柿的青枯病、软腐病、髓部坏死症、溃疡病、疮痂病等。
这些病害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多数必须有伤口侵入,如果植物本身没有伤口,病菌很难侵入。
而且病菌会侵入弱植株。
植物本身生长比较健壮的情况下,病菌很难侵入。
目前由于连作问题,不管是土壤还是空气当中,细菌种类都比较多。
特别是土壤传菌比较多,比如说青枯病这几年大量发生就是由土壤传染引起的。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当纳如下:
1、病状: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1.1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1.2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1.3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1.4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
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1.5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
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1.6 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
如菊花根癌病等。
2、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
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细菌病害的病症无霉状物,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
(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2.1 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就依据菌
2.2 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
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2.3 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2.4 镜检: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洋小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
早期确诊水稻白叶枯病常采用此法。
3、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要防止细菌性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培养壮苗,要求植株健壮,有了壮苗,细菌就难以侵染。
第二,第二不能有伤口,特别是移栽这一关,不能伤根。
栽苗的时候用手按。
一按这个土就造成断根,给根部造成伤口。
就是虫害伤口。
抹芽打杈,比如说西红柿需要经常抹芽,辣椒、茄子也需要抹芽,需要打杈。
那么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要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温度高的时候伤口能及时愈合,这样就减少细菌性的侵入。
第三,第三要控制环境条件,
第四,第四要实行化学防治,农药喷洒。
第五,像农用链霉素、克杀得,这种药品连续使用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结果就造成了细菌的抗药性,基本上对他们没有什么效果了,就要改用诺氟沙星、百痢停,就是专门治疗猪肝炎和痢疾的百痢停。
诺氟沙星一般百分之二点五的稀释六百倍,百痢停一般是水剂,一喷雾器掺进去15到20毫升就可以了,这个防治效果很好。
一般是连续喷洒两到三次就可以把细菌性病害防治住了。
像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症,包括青枯病,只要你利用诺氟沙星和百痢停交替喷洒,
第六,培养壮株的问题目前往往引不起大家重视来
4、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4.1农用链霉素、中生霉素等生物制剂
4.2叶枯唑、
4.3有机铜、无机铜等各种铜制剂
4.4三氯乙氰尿酸、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药物
细菌性病害特别难治,预防效果比较好的是有机铜制剂,治疗效果可以的是三氯乙氰
尿酸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