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dbbc18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a.png)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一、选择题1.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B.只有③烧杯中溶液是R的饱和溶液C.t1℃时,3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可得80g溶液D.t2℃时,R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变到M点,可恒温蒸发溶剂D.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溶液的质量甲=乙3.在室温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质质量增加③溶剂质量不变④晶体质量不变⑤晶体管质量减少A.①②B.①⑤C.③④D.①②④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将3a℃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a℃,溶液的质量不变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某温度下,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加入10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乙>甲=丙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温时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B.将t1℃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D.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 A的饱和溶液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C.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c>b>a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可能发生变化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8g氯化钠放入20g水中,配制成溶液。
专题复习七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专题复习七关于溶解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a5f15c1b14e852458fb57a7.png)
专题复习七关于溶液的计算要点·疑点·考点(1)概念: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其单位是克。
(2)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准饱和溶液的组成。
②在溶质、溶剂、溶液质量三个量中,根据方便选取任意两个量列比例式:S/100=m(溶质)/(溶剂)或S/(100+S)=m(溶质)/m(溶液)或100/(100+S)=m(溶剂)/m(溶液)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关于溶液的计算2.关于溶液浓度的计算(1)概念①溶液的质量分数w(溶质)=m(溶质)/m(溶液)×100%②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n(溶质)(mol)/V(溶液)(L)(2)重要关系①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溶质)=S/(S+100)×100% 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1000 mL/L ·ρ·w/M(溶质)w —溶质的质量分数ρ—溶液的密度,单位g/cm3M(溶质)—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mL/L 是为了进行单位的运算。
关于溶液的计算【例1】(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某温度下向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水于98.2g 【解析】5.6g 生石灰反应生成Ca(OH)2需1.8 g 水,但由于石灰水是饱和的,所以必然同时析出一定量的Ca(CH)2溶质,故剩余的饱和石灰水质量小于98.2g.【答案】D关于溶液的计算能力·思维·方法【例2】20℃时,将140g A 盐溶液蒸发掉40g 水,或者向其中加入10g A 盐无水晶体,均可获得A 的饱和溶液。
则原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是(D )A 28%B 25%C 20%D 14.3%【解析】140g A 盐溶液蒸发掉40g 水后的100g 溶液为饱和溶液,设其中的溶质为质量为x ;40g 水加10g A 晶体也是饱和溶液,根据这两部分饱和溶液可列得比例式x:(140g-40g)=10g:(40g+10g)x=20g∴原溶液w(A)=20g/140g ×100%=14.3%关于溶液的计算【例3】密度为0.91g ·cm -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 )A 等于12.5%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解析】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质量应为原氨水质量和加入的水的质量之和。
溶解度专题-复习
![溶解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68cf1710a6f524ccbf8597.png)
(1)、tº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a
g;
(2)、M点表示温度在tºC时,A和B和溶解度 相等 ; 此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填 “<、>、或=”) (3)、在温度 大于 tºC 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 质的溶解度;
不要漏掉“饱和”两字, 不要漏写单位“ ºC”
解题思路:二、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线”的涵义
感谢各位莅临指导!
例: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下图所示。 (1)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 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若 乙的固体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具体操作步 骤 溶解、过滤、蒸发至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是 降温结晶 。 (2)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 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若 甲的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具体操作步 骤 (3)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丙采用的方法 升温结晶 。 是 是 。
解题专题指导类型二: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解题思路: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点”的涵义
(1)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例:如右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例. 70 ℃时,将100 g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1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 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 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_____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2)从70 ℃降到50 ℃的过程中,该溶 不变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3)要配制50℃时50 g R的饱和溶液, 5 g 需要R的质量是 ________ , 需要的玻璃 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资料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b04d6a2011ca300a7c39004.png)
溶解度专题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04溶液为蓝色FeSO t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一一碘的酒精溶液)、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 C时NaCI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I或在20C时,NaCI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②温度如如KNO3NaClCa(OH)2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例:B(7)(1)(2)(3)物质,t3C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N 点为t?C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力口入A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A和C的溶解度相同(4)t1C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相关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acf335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1.png)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相关计算一、选择题1.线上学习,居家实验。
小明查阅资料后,利用食盐、纯碱等进行溶液相关实验的探究,不考虑食盐中除氯化钠外其它物质的影响,他的做法或思考正确的是A.食盐的溶解度大于纯碱B.25℃时,将纯碱加入适量水中至不再溶解,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纯碱的饱和溶液从25℃升温到50℃,先无晶体析出,后有晶体析出D.含有食盐的饱和纯碱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可用白醋区分晶体中有无碳酸钠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38g乙溶于50g水中,得到88g的溶液C.T℃时等质量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含有等质量的溶质D.80℃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多于乙3.X、Y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B.t1℃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C.升高温度,Y的饱和溶液有溶质析出D.t2℃时,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4.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中,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触绳子的一端后瞬间变成温热的“冰球”。
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吸收热量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D.将A点的醋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5.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65.6B.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没有晶体析出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D.0℃时,100g饱和醋酸钠溶液的中含有溶质为36.2g6.KNO3、KCl可用作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KNO3、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表示在18℃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B.在70℃时,将238g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74gKNO3C.d点对应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D.e点对应的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表示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C.30℃时,45g甲物质完全溶解到100g水中得到145g溶液D.1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加水可使乙溶液从M 点状态变为N 点状态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D.将T3℃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15g 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b和c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D.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00g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B.升高温度溶液中可能析出溶质C.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性,且是无色透明的D.洗洁精、汽油均能洗去油污,二者去油污原理相同11.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D.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二、填空与简答1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5e4856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5.png)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9.10AC,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4)将60 ℃的K2C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__有__(填“有”或“无”)晶体 析出。
C. 将t3 ℃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 ℃,析 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 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两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7. (2021郴州改编)T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3)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甲__=__乙__>_丙__。 【易错警示】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 (4)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其中_甲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考查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2020.11B,2012.10D) (5)P点表示t2℃丙的_不__饱__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C点 表示t2℃丙的___饱__和溶液。 (6)将t2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变为_饱__和_溶液,丙变 为_不__饱__和_溶液。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溶液
①②③④
固体种类
KNO3 KNO3 NH4Cl NH4Cl
加入固体的质量/g 30 50 30 50
复习全案广东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第5课溶液溶解度
![复习全案广东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第5课溶液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3cec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7.png)
100 g
饱和质量一定温度来自100 g溶剂达到饱和
克
在20 ℃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4)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外因)。
KNO3
NaCl
Ca(OH)2
▲温馨提示:表达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注意此 时溶液的状态是“某温度下”“100 g溶剂”“饱和状态”。
浓
不一定
不一定
该种溶质
5.结晶: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要得到KNO3晶体一般用________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 要得到NaCl晶体一般用________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大的物质)。 ▲温馨提示: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中的升温或降温的方法是针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如熟石灰以及气体,就刚好相反。
水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3.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__功能,把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常见的乳浊液有油水、牛奶等。 4.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NH4NO3(吸热);NaOH、生石灰、浓硫酸(放热);NaCl(温度基本不变)
2.气体溶解度: 指在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体积。它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
越小
越大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请对应完成后面练习20~24题) (1)公式:
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不能
继续溶解
专题5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5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aecd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f.png)
36 × 64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64g水中最多溶解NaCl:
= 23.04g
100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
C.溶液质量为100克
64+23.04=87.04(g)
溶质、溶剂的质量比:36∶100 = 9∶25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9∶25
考点突破
6.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工艺的主要过程示意如图所示。
专题5
溶解度及溶NE
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浓度常用溶质的 质量分数
来表示,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
比。
溶质质量
(1)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注意: ①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
② 溶质的质量是指已经溶解在水中的那一部分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③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3)由图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是 a 。
考点突破: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
考点突破
2.(1)1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20
g物
质c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2 ℃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充
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g。
硝酸钾 ;、氯化铵等
;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气体的溶解度
减小
减小
结晶
不大
较大
考点突破
1.室温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人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
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8841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2.png)
溶解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2.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度增大B. 溶解度不变C. 溶解度减小D. 无法判断3. 下列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B.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8g硝酸钾C.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氢氧化钙D.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5g硫酸铜二、填空题1.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______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2. 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物质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3.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1.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 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3. 溶解度曲线越陡,说明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四、简答题1. 请解释溶解度的概念。
2.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3.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计算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该物质?2. 已知25℃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20g。
现有50g硫酸钠,需要多少克水才能在25℃时将其溶解?3.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硝酸钾,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六、匹配题将下列物质与其溶解度(单位:g/100g水)进行匹配:A. 氯化钠 1. 36B. 硫酸铜 2. 20C. 硝酸钾 3. 100D. 碳酸钙 4. 21. 20℃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2. 25℃时,B的溶解度是______3. 10℃时,C的溶解度是______4. 30℃时,D的溶解度是______1. 设计一个实验,测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2. 如何通过实验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八、应用题1. 在冬天,为了快速溶解道路上的积雪,通常会撒一些盐。
2025年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
![2025年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46c4e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8.png)
1、下表是KNO 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
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2、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
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专题溶解度(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
![专题溶解度(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6d869576eeaeaad1f330d3.png)
专题5 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1)公式:S=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 (克) (2)影响因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消石灰。
2.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1.01×105Pa 下,1体积的水里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数(指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数)。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二、关于溶解度的计算1、若温度不变,在饱和溶液中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剂变化的质量x =100溶解度 练习1 T ℃时,足量A 的溶液分别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至T ℃。
若蒸发2g 水时,无溶质析出,若蒸发4g 水时,析出溶质1g ,若蒸发6g 水时,析出溶质3g 。
则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为(上述析出的溶质不带有结晶水) ( )A. 33.3gB. 100gC. 50gD. 25g2、若溶剂不变,只改变饱和溶液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x =100两溶解度之差 或 原饱和溶液的质量x =原溶液的溶解度两溶解度之差 100 练习2 某盐在30℃时的溶解度为50g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 。
(1)若将100g30℃时的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 )A. 1gB. 10gC. 16gD. 20g(2)若将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该盐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A. 1gB. 10gC. 16gD. 20g3、溶剂和温度均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练习3 60℃某盐的溶解度为40g ,现有140g60℃此盐的饱和溶液,蒸发掉20g 水,再降温到10℃,可析出无水晶体20g ,则该盐在10℃时的溶解度为 ( )A. 10gB. 15gC. 18gD. 25g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练习4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g 无水硫酸铜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bg CuSO 4•5H 2O 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1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1)曲线上P点表示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 小的是 C 。 (3)图乙所示的试管中盛有A、B、C三种物 质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且试管底部 仍有少量未溶的该物质。向烧杯中加入生石 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 + H2O = Ca(OH)2 。 加入生石灰后,若试管中的固体增多,那么 该固体是 C (填字母符号,下同);若 试管中的固体明显减少,则该固体是A 。
40g-31.6g=8.4g
不饱
饱和【过饱】
不饱
不饱
饱和【过饱】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 固体部分溶解或固体剩余 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 。 A、 C 、 D 37.5%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关系【23小题】
1、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溶解度的含义: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 最多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可达到饱和状态。 3、如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结 合溶解度曲线图像来回答)? 大部分固体物质:不饱转化为饱常采用:加 该溶质或蒸发溶剂水或降低温度;饱转化为 不饱常采用:加溶剂水或升高温度【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例如: KNO3固体;而熟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22. 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 物质, 25 g 。 t1℃时A 、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采用一种方法是 加入A物质或降低温度 。 (3) 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质量将 减少 (填“增加”、“减少” 或“不变”)。 (4) t2℃时,分别用50g A、B制成饱和溶液, 需要水的质量A< B(填“>”或“<”)。
6、溶液中提纯固体方法: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的 饱和溶液法【适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的趋势大的固体物质】
积累23小题
6、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相同的是质子 数,不同的是核外电子数
积累:22小题(1);24小题
【2014】2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 /g[来源 :Z]
0 35.7 13.3
20 36.0 31.6
。 36.6g
40 36.6 63.9
60 37.3 110
80 38.4 169
100 39.8 246
NaCl KNO3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
(2) 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
成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 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22. (2012山西,22题7分)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 数的KNO3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品。 (1)查阅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图中可得到 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50℃时,将85.5g 不饱和 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________ (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将KNO3提纯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提纯后的KNO3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称量 溶解 KNO3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 _____、 _____、装瓶贴标 签。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KNO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 ①② 因可能是____ ①KNO3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少量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 不行 (填“行”或“不 制5%的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 行”)。
4、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某温度 下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不能超过该 溶解度 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范围。最大浓度为: × 100%
100g +溶解度
5、引起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原因:溶质的质量 、溶 剂水的质量
(1) 降低温度,如果没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不变;如果有晶体【固体】析出,溶质的 质量变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小,溶质的 质量分数【浓度】变小 (2)蒸发溶剂水,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 大
原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最大浓度为
【2009】1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1)P点的含义是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 加甲物质或降 低温度或蒸发水 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降温结晶法 的 方法提纯甲。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 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 ;若将 烧杯内物质升温至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 中变化的是 B C (选填A、B、C、D)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 分数 D 以上都不对
继续加KNO3固体至指针指向正中央,天平平衡 。
饱和溶液法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的 。
(4)当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
C 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 。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3>NaCl C.溶液质量:KNO3<NaCl
6 0g 1 0 0 % 3 7.5% 1 0 0g 6 0g
【2011】1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t1℃时,A、B两物质的溶 (1)P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 解度相等 ; (2)t2℃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 饱和 解所得溶液为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 150 和”)溶液,其质量为 _________ g; (3)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 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法 _________ ; (4)将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 _________ B. ›
…
2013山西中考
【2010】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 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 剩余固体: 如下实验: 60g-31.6g=28.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