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
广西水资源产业现状及问题建议精品
广西水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建议一、产业现状1、全国及广西水资源情况中国淡水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如果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
同时,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资源占比81%,北方水资源占比19%,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
广西作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2、中国饮用水产业状况饮用水产业是中国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20XX年公布的数据,饮用水、果汁、碳酸饮料、茶饮料及其它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5.65%、22.24%、21.91%、16.36%、13.84%,饮用水和果汁饮料份额呈上升趋势,碳酸饮料份额呈下降趋势。
各品类占比饮用水主要指瓶装饮用水,目前市场销售的饮用水包括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天然矿泉水和其它饮用水等,整体市场容量接近800 亿元。
据中投顾问数据,截至20XX 年3 月底,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矿泉水占饮用水的比重分别为44% 、28% 、13% 、9% ,其他水占6% ;其中纯净水、矿物质水已呈现缓慢增长之势,天然矿泉水和天然水等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20% 。
中国瓶装饮用水人均消耗量仍落后发达国家一段相当大的差距。
据调查显示,20XX 年,中国瓶装饮用水的平均年度人均开支仅为5.7 美元,同比20XX 年增长87% ;对比美国、德国及全球平均分别为120.6 美元、153.7 美元及23.8 美元。
在中国,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稀缺水源和健康饮水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环保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广西农村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省份,其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分析和措施,以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1. 污水排放问题:广西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污水处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污水排放不合理、排放方式简单粗暴,直接排放到附近江河湖泊等水体,严重污染了环境和地下水资源;2. 传统的处理方式:广西农村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粪便堆肥和简易池塘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对水质进行有效改善,难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存在着处理效果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3. 缺乏专业人员和设施:广西农村缺乏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员,不完善的设施和管理体系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难度加大,影响了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效果。
三、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问题1. 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低: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处理设备和技术,导致处理工艺简单化、单一化,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广西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许多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导致污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3. 缺乏监管和管理:广西农村地区对污水处理工作的监管和管理不到位,缺乏督促和指导,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较为松散,影响了处理效果;4. 缺乏资金支持: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有关,常常出现因经费不足而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工作的情况。
四、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和措施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先进的处理设施,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完善监管和管理体系;2. 加强科研推广:广西农村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污水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处理技术;3.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对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污水处理工作中,共同维护农村环境的美好;4. 国际经验借鉴:广西农村可以借鉴世界各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的处理工艺和管理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创新和提升。
广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酌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利 用 的有效 管理 . 促进 广 西水 资源持 续 利 用与经 济社 会 可持 续发展 的 对 策建议 。
20 0 9年 .全 自治 区各 类供水 工程 总供水量约 3 3 m 市供 水总规模 0 亿 ,城
5 8 2万 m . 供 水 量 l . 亿 m . 7. 3 总 25 7 3自 来水用水 普 及率 达 到 8 . 78 % 自治 区 政 府 连 续 6年 把 农 村 饮 水 安 全 作 为
中 图 分 类 号 :V2 34 T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 2 (0 0 1- 0 9 0 10 — 13 2 1 )1 0 2 — 4
( ) 强 农 业 灌 溉 能 力 建 设 3加
一
、
广 西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调 度 方 案 。从 1 8 9 6年 开 始 , 后 实 施 先 了青 狮 潭水 库 、 安 江水 库 向漓 江补 思 水 从 2 0 0 5年 起 。 合 调 度 龙 滩 水 电 综
/ in ajn / ag ou J Xi
Ab ta t sr c :Ba e n te sau fwae e eo me ti a g i ta aye h su so trd v lp n , t iain s d o h ttso trd v lp n n Gu n x,i n lz ste is e fwae e eo me t u iz t , l o
管 理 主 要 措 施 和 成 效
广西水资源——精选推荐
广西水资源概况发布日期:2008-11-18 来源:作者:阅读:2542 次字体:大中小(一)水资源总量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
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
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
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
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
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
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汇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
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
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
广西水资源近年来变化趋势及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
源量1 ( × 取 5 %)
图 1 技 术 路 线 示 意 图
1 计算 方 法 . 2
按照省 体 级主 功能区 划规 结合 规 程并 广西实 2 分析 与讨 论 际
情况 , 可利用水资源潜力指标项 由本地可开发利用
20 04年末 广西 总人 口 489万人计 算 得人均 水 资源 8
从 用 水 结 构 来 看 ,农 田灌 溉 用 水 量 最 火 , 为
量为 3 7 。 0 ,约为全 国人均水资源量的 1 倍 , 8 m . 8 总 体上水资源量较丰富。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大部分河流丰水期 59 - 月来水量约 占全年来水量的
【 收稿 日 期】 2 1— 5 2 0 10 —4 【 作者简介】 凌卫 宁(9 4 )女 , 16 一 , 广西北 流人 , 水利电力 职业技术学 院副教授 , 广西 主要从事1
凌卫 宁, 范继辉 : 广西水 资源 近年来变化趋势及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
2 0 —0 9年广 西 年平 均 总用水 量 为 3 95 0 62 0 0. 7亿
m ,
。
属4 大流域和 6 个水 系, 河流总长度约 4 5 k . 万 m, 4 河 网密度 018 mk . / 。根据 15—0 0 8k m 9620 年水文资 料 系列计算 ,广 西境 内多年平均 降水 量为 l 7 2 4 mm,多年 平均径 流量 为 l 9 2亿 m ( 表 11 8 见 )1 4 。以
(. 1 广西水利 电力职业技术学 院 , 广西 南宁 502 ; 3 0 3 60 4 ) 10 1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 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四川 成都
广西水资源利用上线分析
广西水资源利用上线分析
孙夏平;覃江林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
【年(卷),期】2024()3
【摘要】根据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要等因素,充分衔接既有水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和成果,分析广西水资源利用上线,确定地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等控制目标,客观评价利用现状,并分区分级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区,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
【总页数】5页(P43-46)
【作者】孙夏平;覃江林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广西环江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分析
2.广西水资源近年来变化趋势及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
3.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4.滨海城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r——以广西钦州市为例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区,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分布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区内的各大河流和湖泊之中。
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有西江、右江和邕江,这三条江河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大水系。
西江全长近600公里,是广西地区最大的河流,流经梧州、桂林等地,水质较好。
右江全长近400公里,流经百色市,是广西南部的重要支流。
邕江全长约400公里,它与西江汇合后流入广西的大海。
此外,广西还拥有许多湖泊,如南宁市的秀灵湖,横县的西山湖等,这些湖泊为广西的农田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二、水资源利用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业占据了该地区经济的重要地位,因此水资源的利用主要以农业灌溉为主。
广西的主要农田灌溉方式有引水渠灌溉、雨水灌溉以及井灌等。
引水渠灌溉是广西最常见的灌溉方式之一,广西的一些地区主要通过修建引水渠和水库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广西的一些地方还利用雨水灌溉的方式来补充水资源,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前,通过蓄水池将雨水进行储存,以备干旱时期使用。
除了农业灌溉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水资源用于其他领域,如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
广西的一些大城市,如南宁市、梧州市等,拥有完善的供水系统,通过建设水库和水厂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此外,广西还利用水资源发展了一些以水产养殖和水运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在其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广西地区地理条件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供应不足。
其次,由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需求的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旱季时期,供水困难成为了一种常态。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广西的一些地区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
广西水资源生态保护的法律对策探析
度。 完善 地方立法、 加强司法保护 、 建立流域 管理机 构、 格水行政执法等 , 立 法、 严 从 司法、 法等 方面来完善对广西水 执
资 源 生 态的 保 护 。
( 电子科技 大学 法学 院 ,广西 桂林 5 10 ) 桂林 4 0 4
摘
要: 水资源是 2 世 纪稀缺的基础性 自然资源, 1 是一个 国家或一个综合 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水 资源的可持
续利 用, 是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的保证。广西作 为水资源相对丰 富的地 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人 口的不断增加 , 水资源生态受到污染 日益严 重 , 需矛盾也 日益加剧 。为此 , 供 通过 对广西水 资源生态保 护存在 问题 的
81
长远发展对水的需求。 个别地区如南流江上游玉林市 在水质污染 , 的沿江城市出现 了水质型缺水。经济 有 区和桂南沿海经济开发 区等 , 水资源可利用量较为紧 和 人类 活 动导 致水 环境 的 日益恶 化 , 粗放 的增 长方 式 技术落后 的产 品和工艺 , 在耗用 缺, 存在资源性 、 工程性 和水质性缺水情况 , 这些地区 使一些高耗水行业 、 也造成了大量 的废水污水 , 尤其 需通过强化节水治污措施和较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 大量水资源的同时 , 是 以糖 厂 、 造纸 厂 和淀 粉厂 等工业 企 业 排放 的高浓 度 配 置加 以解决 。 有 机废 水造 成 的水 体 污染尤 为 明显 。 市污水 处理 能 城 ( ) - 水资源生态质量 力不足, 区河段水质污染严重 , 城 城市水环境 、 水生态 江河 水 质 : 根据 20 04年对 全 区 3 主要 河 流共 5条 同时农药化肥 大量使用造成 的面源污染 , 农业 5 3k 河 长 和 3 0m 1 0多 个 供 水 水 库 进 行 常 规水 质 监 测 恶化 , 污 水 比重 亦呈 上升 态势 ,加剧 了河 流 的污染 程 度 , 水 结 果 : 全 年 期 水 质 达 到 或 优 于 Ⅲ类 水 标 准 的 占 污 染 问 题 已直 接 对 人 民群众 饮 用 水 水 源安 全 构 成 了 7 . 水质劣于 Ⅲ类水标准 的占 2 . 其中丧失使 51 %; 4 %, 9 用 功能 、 劣于 V类水 质 的 占 1.%。江河水 质 以湘 江 、 威胁 。 04 ( 地下水环境污染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 资水、 桂江 、 红水河 中下游 、 柳江中游、 右江上游 、 左江 根据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 成果 , 广西全区浅 下游等河段水质较好 , 右江 、 郁江干流 、 洛清江 、 北流 层地下水质量总体状况较差 。根据 9 个监测井所控 1 河、 九州江、 南流江、 钦江、 马江等河流水质较差 。 水质 结果 表 明 : 质类 别 在 I 水 一 污 染类 型 主要 以有 机 污染 为 主 , 主要污 染 物为 高锰 酸 制 的面积 为统计 评 价对 象 , Ⅲ类标 准 的地下水 控制 区 面积为 2 0 k 2 占总控 制 38 m , 盐指数 、 解氧 、 氮 、 发酚 、 化物 、 溶 氨 挥 氟 总磷 、 大肠 粪 面积 的 3 . ;超 Ⅲ类 标 准 的 地 下 水 控 制 区面 积 为 1% 7 菌 群等 , 且城 镇河 段 粪大肠 菌 群超标 突 出。 4 7 .k 2 占总 数 的 6 . 927 m , 83 %。 由于原 生 地 质 环境 所 水 库 水 质 : 大 部 分 水 库 水质 良好 , 绝 基本 维 持 在 致 ,个 别 地 区地下 水 中碘含 量过 低 和氟 含 量过 高 , 当 地 面水 环境 质 量标 准 I Ⅲ类 之 间 。澄碧 河 、 一 青狮 潭 、 地 居 民饮 用 了地下 水 ,出 现 了大脖 子病 和 氟斑 齿病 。 龟石 、 亭河 、 凤 屯六 、 板 、 烟 等重 要 供 水水 库 全 年 那 苏 大 脖 子 病 主要 分 布在 上 思 、 安 、 兴 岑溪 、 县 、 山等 藤 灵 各 时段水 质 均达标 。 县 , 不 完全 统计 患病 人数 达 80人 以上 ; 据 0 地氟 ( 斑 氟 主要饮 用水 水 源 地水 质 :从全 区 1 重 点城 市 4个 齿) 病主要分布在钦州 、 贺州 、 岑溪 、 浦北 、 合浦 、 白 博 2 个 饮 用水水 源地 的水 质监 测情 况表 明 , 年期 和汛 7 全 等 市 、 岩浆岩 分布地 区 。 不完 全统 计 , 县 据 患病人 数达 期水质合格 的水源地有 l 个 , 5 %, 中桂林 、 2 0 人 以上 。 5 占 6 其 梧 50 城市( 县城 ) 工业 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 州的桂江 、 防城港 、 百色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较 的污染 , 2 以 级轻度污染、 级 中度污染为主。南宁市 3 优, 而南宁市 邕江水源地 、 贺州市贺江水源地 、 玉林市 地下水水质以 良好级为�
水资源分析
水资源分析水源条件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耕地灌溉水源主要为白石河、山涧来水和山塘。
由于各片区分散,水源利用基本单独使用,各片区水源情况如下:A片区主要为莫埌村和双底村耕地,其主要灌溉水源为白石河、大国塘和3处山涧来水。
白石河,珠江水系西江干流浔江段支流。
源于广西藤县境埌南镇屋勤村交界处,流经南安镇汇入浔江。
全长69.95km。
流域面积335.20km²。
多年平均径流量1.87亿m³。
多年平均流量1.40 m³/s。
平均比降5.85‰,自然落差408m,可用94.50m。
B片区主要为莫埌村耕地,其灌溉水源主要为大塘底沟和4处山涧来水,大塘底沟,发源于埌南镇大湴村、上管埌北面山岭,由东向西流经大湴村,在双底村大埌屯处汇入白石河,为白石河上一级支流,全长6.533km。
流域面积8.766km²,多年平均流量0.544 m³/s。
平均比降6.331‰,枯水期流量为0.127 m³/s。
C片区主要为大湴村和双底村耕地,其灌溉水源为白石河、上小沟、6处山涧来水和7宗山塘。
上小沟,发源于埌南镇侠村、大埌脚南面山岭,流经莫埌村、律村,在律村处汇入白石河,为白石河上一级支流,全长4.766km。
流域面积6.733km²,多年平均流量0.412 m³/s。
平均比降4.57‰,枯水期流量为0.113 m³/s。
7宗山塘分别为无乃山塘、管埌山塘1、管埌山塘2、管埌山塘3、管埌山塘4、井汶山塘、下巴山塘。
D片区主要为泗门村耕地,其灌溉水源主要为山涧来水和7宗山塘,7宗山塘分别为孔禀塘、大坤山塘、上垌山塘1、上垌山塘2、上垌山塘3、上垌山塘4、上垌山塘5。
E片区主要为界垌村耕地,其灌溉水源为大圳沟、山涧来水和3宗山塘,大圳沟,发源于埌南镇古山底村西面山岭,流经古山底村,在项目区西面流入项目区,从187县道南侧农田中间流过,在坡头岭处流出项目区,往东在苍梧县新也镇汇入新也河,为新也河上一级支流,全长7.377m。
浅谈广西玉林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身体健康 , 在一定 程度 上制 约了全市经济 、 的发展【 社会 1 】 。
3 水 资源 开发 利 用 现 状 与 存 在 问 题
其他独流入海诸河 8 45 79 99 76 6O1 .3 .9 6 . .2 .7 .O . 48 4 1
31 水 资 源 开发 利 用现 状 .
玉林 市近年来废水排放量增长较快 , 大量未经处理 的生活 污水 以及部分工业 生产污水直接排入 江河 、 湖泊 , 导致水质污 染、 水环境恶化 , 加剧 了水资源 的供需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 , 玉
资源量为 16 9 m , .4 3 1 8 L 其中地下水资源为2. 亿m , 58 3 2 具体见表 1 。
入河 , 南流江玉林 城区河段 、 九洲江 陆川 城区河段水质 常年处 于 V 一劣 V类标 准 , 重影响河 流水生态 环境; 市水源水 质 严 全 远远达 不到所要求的地面水u 类标准 , 有时超过地表水 环境Ⅳ 类标 准 , 这不仅加剧 了水资源 的短 缺 , 而且影响到城市 居民的
名称
西东南部 , 地处南流江 、 北流河 、 九洲 江源头 , 内没有大 的河 境
流, 入境水资源量少 , 口密 度大 , 人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1 7 , 0m3 8 是广西水 资源量人均最少 的地 区。 玉林 市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较
虽然玉林市人均水资源量为 1 7 3 但 是区域水 资源分 0 , 8 m
利 用 与 管 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 针 对 存 在 的 问题 , 出 玉林 市水 资 源利 用 和 保 护 的 措施 , 实现 水 资 源 的 可持 续 利 用 , 障 并 提 以 保
社 会 经 济 的 可持 续 发展 。
关键 词 : 林 市; 资源; 发 ; 玉 水 开 管理 ; 可持 续 利 用 di 03 6 /i n10 — 5 42 1.7 3 o: .9 9 .s. 6 8 5 . 0 . 0 1 js 0 01 2
广西水资源概况
广西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总量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
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
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
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汇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
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
流域集水面积为90,800平方公里,(含越南境内面积),其中中国境内集水面积为79,207平方公里,广西境内集水面积为68,125平方公里。
河池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的研究
河池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的研究摘要:针对河池市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水资源的保护对策,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实施科学的流域整治开发。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利用;保护对策0引言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概况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东连柳州市,南界南宁市,西接百色市,北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河池市地处亚热季风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mm,丰水年时部分地方可达2500mm,201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584mm。
河池市有大小河流635条,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和龙江河两大干流,均属西江水系,河流总长度4620.6km,河网密度为0.1379km/km2。
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149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0km2的河流2条,即红水河干流和柳江支流龙江;流域面积为1000~10000km2的河流14条;流域面积为50~1000km2的河流共有133条。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
红水河流域(包括南﹑北盘江)位于东经102º10'~109º32',北纬23º04'~26º11'之间。
流域集水面积137760km2,全长1553km。
红水河从蔗香至象州县三江口,全长659km,平均坡降3.9‰。
红水河主干流南盘江发源于云南沾益县马雄山东麓,流经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
流经云贵高原的红水河呈东北—西南向,至广西天峨县西北部折向东南,经南丹、东兰、巴马、都安、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至象州县西南石龙镇三江口,与北来的柳江汇合后称黔江,红水河干流共分为三个河段:蔗香至天峨为上游,天峨至来宾的凤凰为中游,凤凰至象州三江口为下游河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莫崇勋,蔡德所,杜群超,孙桂凯(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擒要: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开发状况、可利用量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采用最大可承载人13数量方法,评估了该地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在合理和极限两种开发利用状态下的人口承载量。
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开发利用状态下,经济区将在2030年出现人13超载77.83万人,而水资源本底条件较差的北海市在2005年一2030年人口超载20万一160万人;在极限开发利用状态下,只有北海市在2010年一2030年人口超载17万一110万人。
建议采取跨流域调水、雨洪资源利用等措旗,以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承载能力;生存与发展用水需求;广西St u dy O I!t h e A vai l abl eW at er R es ou r ce s and C ar r y i n g C a paci t y i n B ei bu G ul f E con om i c Zon e of G uangxiM o C h ong xu n,C ai D es uo,D u Q unc hao,Sun G ui k ai(C ol l ege of C ivi l a nd A r chi t ect ur al E ng i ne er i ng,G uangx i U ni v er si t y,N anni ng G ua ngxi530004)A bst r a ct:The avai l ab i l i ty.ex pl oit at ion a nd uti l iz a ti on of w at er r es ou r ces i n,B ei bu G ul f Econo m i c Zone of G uaI l gxi w a g an al yze d f or eval uat i ng t he car r yi ng capaci t y of w at er r es our ce s bas ed o n t he w at er dem and f or s ur v i val a nd devel opm ent.ne m a xi m u m popul at i on c∞r y i ng capacit i es f or di f fer ent t ar get year s w el-e cal cul at ed under t he condi t i ons of r at i onal a nd ex t r em e de ve l opm e nt of w at er res oure e8.ne r esul t s sh ow,un der t he condi t i o n of r ati on al deve l opm e nt,t he r e ar e over l oadi ng popu l at i ons of778300i n w h ol e ec on om i c zo ne i n2030a nd es pecial l y i n B ei hai Ci t h,an over l oadi ng popul at i ons of200000 t o1600000w i l l e m er ge be t w een2005t o2030.U nd e r t he condi t i o n of ex t r em e de vel opm ent,o nl y t he B ei hai ci t y has over l oadi ng popul a t i on of170000t o1100000be t w ee n t he year s of2010t o2030.The i nt er—bas i n w at er t r ans fer a nd t he uti l iz a ti on of r ai n a nd f l ood r esour ces ar e sug gest ed t o gua r ant ee t he dem and of w at er r es o ur ce f or ec on om i c and s oci al de ve l opm e nt i nB ei bu G ul f Econom i c Zo ne.K e yW or ds:B ei bu G ul f E c onom i c Z one;avai l abl e w at er r es our ce s;w at er r e sour ce$c ar r yi ng capac i t y;w at e r dem a n d f or s ur v i val and de vel opm e nt;G ua ngxi中图分类号:TV213(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9342(2010)11-0009-0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贾绍凤等【l】在对西北地区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施雅风等翻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对该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广西地下水资源简介
广西地下水资源简介一、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处于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与东南沿海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
区内高温多雨、山多河川多、岩溶广布、平原较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0%。
广西各地年降水量一般在940,2452mm之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550mm。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70,80,集中于4,8月。
广西生物资源丰富。
粮食作物以稻谷和玉米为主,还有薯类、小麦、杂粮、大豆。
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是国家的重要蔗糖基地之一,其它经济作物如花生、烤烟、蚕茧、水果等,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野生动物物种929种,其中149种被42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植物有8000多种。
森林面积8.17×10km,森林覆盖率34.5,。
桂西峰丛洼地、桂中峰丛洼地、峰林谷地、桂西南峰丛峰林谷地这些严重缺水地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埋藏深度大、植被不发育,不易修建水利工程,这些地区往往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劣,多为贫困地区。
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等闻名世界。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广西地处南华准地台西南部。
准地台基底主要由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变质碎屑岩组成,主要分布于桂北、桂南、桂东南。
泥盆系—中三迭统构成盖层,其中,下泥盆统和中三迭统为海相碎屑岩,其余则为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岩层,主要分布于桂中至桂西南。
上三迭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砂泥岩红层则分布在桂东南、桂南等的多内陆盆地中。
第四系松散土层主要分布于滨海平原、河流谷地和桂中岩2溶平原。
总沉积厚度8万余米,分布面积21万多km。
2广西有侵入岩体2140多个,面积2万余km,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广西地下水分为孔隙水、孔隙裂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等四种地下水类型。
含水岩类划分成松散岩类、红层钙质砾岩类、红层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碎屑岩类、变质岩类和岩浆岩类等八个含水岩组。
从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浅析广西水资源承载能力
从经济社会用 水状况浅析广 西水资源承载能力
何 素 明, 农 卫红
根 据水 利 普查 成 果 , 广 西 共 有 灌 溉 面 积
2 国 家 实行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 控 制
指 标 要 求
2 0 1 1 年 中央 一 号 文 件 提 出要 实行 最 严 格 的 水 资 源 管 理 制度 , 建 立 用水 总量 控 制 制 度 、 用 水 效 率
水2 1 5 . 5 亿m ( 其 中: 耕地灌溉用水 2 0 6 . 7 6 亿r n 3 ) , 工 业用 水 4 2 . 6 4亿 m , 建筑业 0 . 5 3 5 0 亿i n , 第 三 产 业 l 2 . 2 2 亿I n , 生态环境用水 1 . 0 7 2 " f L m 。 1 . 2 广西 主要 经济社 会指 标情 况
口为 2 7 0 3 万人 ; 2 0 1 1 年地区生产总值 1 1 7 1 4 . 3 5 亿 元( 其 中一 、 二、 三产增加值分别 为 2 0 4 7 . 3 0 、 5 7 3 6 . 7 8 、 3 9 3 0 . 2 7 亿元) , 人 均地 区生 产总值 2 5 3 1 5 元。
的通知》 ( 国办发[ 2 0 1 3 1 2 号) , 提 出各省 、 自 治 区、 直 辖市 的水 资源管理控制 目标 。广西 主要 指标为 : 2 0 1 5 年用水总量控制 目标 3 0 4 亿m , 农 田灌溉水有
效利用系数达到0 . 4 5 , 重要江河湖 白 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率达到 8 6 %, “ 十二五” 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 水 量下 降 3 3 %; 到2 0 2 0 年用水 总量控 制在 3 0 9 亿 1 T I , 重 要 江河 湖 泊 水 功 能 区水 质 达 标 率 达 到 9 0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广西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巨,治理难度不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投入仍无法
(2)建立了区域评估制度。为深化工程建设项
目审批制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
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会等 7 部门联合印发了区域评估试点的相关实施意
3 进一步推动规划落实的对策与建议
意见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
督执法行动。指导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以生产建
(3)积极开展 2019 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
核工作。全区 14 地市均为良好等级以上,其中南宁
市等 12 地市考核等级为优秀。
投入,做好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
(4)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了水土流失监测评估
体系及广西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持续将水
89
莫学海,
梁刚毅: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广西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广西水土流失防治逐步进入法制化轨
道,重点治理和预防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水土流失
治理成效显著,植被保护和恢复初见成效,人为水
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但部分生态脆弱地区水土
流失依然严重,江河源头区和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
防治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和大规模的生产建
设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今后一段
成了当年和历史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生
产建设项目
“天地一体化”监管全覆盖。
2
(5)加强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加强对
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完成投资 2 585.21 万元,占计
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
km ,完成计划目标的 81.95%。
施,积极推进广西空间规划水土保持相关工作,从
广西之自然资源评价
广西资源之一土地资源广西土地类型齐全。
广西地貌周高中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南部临海。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等土地类型俱全。
岩溶石山面积之大,全国少见。
全区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桂东南与桂西北区域差异大。
桂西北山地多,山体高大,坡陡土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土地适宜性差,土地生产率低,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
桂东南多为低山丘陵和盆地、平原,水利条件好,土地肥沃,交通方便,耕作精细,土地生产率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形态广西土地资源有明显的优势。
广西地域位于祖国南部,南邻越南和北部湾,直接面对东南亚;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祖国西部与东部、中部经济的结合带,又是西南的出海通道,具有沿边、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
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生物物质循环活跃,气候生产潜力高。
广西复杂的地形地貌又造成土地类型多样性,加上光、热、水分配的差异决定了广西农业生态的多样性,利于大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做到地尽其利,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也有制约因素,主要是岩溶石山面积大,石山地区石多土少,土壤资源少,蓄水能力低,土壤及植被难于恢复,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很大。
根据广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5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为2375.58万公顷(35634万亩)。
其构成如下:1、农用地全区农用地面积为1789.14万公顷(268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31%。
其中:耕地面积为424.71万公顷(63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88%;园地面积为50.88万公顷(763万亩);林地面积为1161.47万公顷(17422万亩);牧草地面积为72.77万公顷(1091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79.32万公顷(1190万亩)。
2、建设用地全区建设用地面积为90.97万公顷(13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
广西跨界民族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广西跨界民族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一、环境安全挑战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亚热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安全挑战。
首先是水资源问题,广西的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造成了旱灾和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其次是森林资源问题,广西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现象也较为严重,导致了生态平衡的失衡和林火的频发。
空气质量问题、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等也对广西的环境安全造成了影响。
针对这些环境安全挑战,广西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确保区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跨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经济安全挑战广西是中国边境省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经济安全挑战。
首先是贸易摩擦问题,由于与多个国家有着复杂的贸易关系,广西在对外贸易中会面临一些贸易摩擦问题,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化解矛盾,保障本地区的贸易利益。
其次是非法贸易问题,由于地处边陲地区,广西存在着一定的非法贸易问题,需要加强边境管理,有效打击非法贸易行为,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经济安全挑战,广西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拓展贸易渠道,同时加强边境管理,建设更加完善的边境贸易通道,防范非法贸易活动,确保广西的经济安全。
三、文化安全挑战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也存在着一些文化安全挑战。
首先是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由于广西涉及的民族较多,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这些文化差异有时会导致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
其次是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广西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不够到位,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为了解决这些文化安全挑战,广西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文化的共融机制,保障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和发展空间,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地理科学陈媚媚【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针对广西自治区现存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情况,如何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从广西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为广西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建议。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促进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广西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脏贻害,对水资源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形势将更为严峻。
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对中国及发展已构成重大威胁。
1996年淮河污染,1997年黄河断流,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
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
2012年初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弄得人心惶惶。
这些灾害,说明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造受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认真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二、目前广西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影响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其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多,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96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广西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广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
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影响城市的交通及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干季,广西易出现干旱现象,广西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特别是2003年,2004年广西出现连续干旱,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和损失,仅2004年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881万亩,因干旱使农村540万人饮水困难,农田灌溉缺水量约35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大32亿元。
水资源分配在地区分布上也是极不均匀。
广西区南部降水相对丰富,广西区西部降水相对偏少。
此外,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致使地表水系易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例如广西的马山县缺水问题。
(二)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浪费是造成广西自治区水资源短缺的另一个因素,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灌溉方式,使水资源的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仍旧如此浪费水,那么,将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都将面临缺水问题,水少了,也会造成土地干旱,进而依法一连串的问题。
(三)水资源污染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江河污染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来自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新型”污染,即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正成为广西水资源的主要威胁。
城市水污染事件主要有:广西龙江河的重金属镉污染事件。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经查,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某工厂将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溶洞,造成水中含重金属量超标。
其次,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水污染问题。
2012年4月3日,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当地人们从地下抽上来的水,不但不干净,而且沉淀很多,人们难以饮用。
农村水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场处理垃圾,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等,是农村的水资源受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水资源受到污染,饮用水紧缺,人民疯狂购桶装和瓶装水,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政府和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三、广西水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广西自然条件影响广西处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起伏和大气环流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每年5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左右,导致了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
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在干季易出现干旱缺水现象。
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1%,岩溶峰丛地区的水文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发育地表,地下双层水文网,且地表水文网不完善,地下水文网发育强烈,致使地表水系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二)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水利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减少,地方水利设施长期的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长年失修,水渗漏严重,浪费较大,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造成防洪抗旱能力严重下降,蓄洪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三)公众节水意识单薄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清洗物品和食物的次数增多,并且没有重复利用水,如洗菜水直接倒掉,而不是用来冲厕所。
“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影响人们。
水价过低,往往加剧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大多数地方的水费不征收污水处理费,不对供应和处理水的成本给予补偿。
(四)节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忽视生态效益。
企业和政府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很少,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午污水不达标排放致使江河受到污染。
此外,在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使有毒物质存留在水和土壤中。
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
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地区,免费用水,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开放型灌溉方式,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五)环境管理薄弱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严,部分地区依法治水管水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违法的行为打击不力,多数是罚款,很少是要负法律责任。
此外,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至社会利益于和法律不顾,单纯追求利润,怀着侥幸的心理,要是被查处就赔些钱,要是不被发现,则发大财,做出污染水资源的各种行为。
干部群众环保和守法意识不高,对企业和公众的节水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不到位,对企业所排水的成分测量不严格,是江湖受到严重污染。
三、缓解广西水资源问题的策略(一)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水的使用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
把中国建成一个节水型的社会,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通过各种形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例如,政府联合各高校,组织以节水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或趣味竞技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镇进行节水宣传,让人们了解全区、全国、全社会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提高广大群众保护、节约水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问题。
(1)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工业企业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含有有毒污染物的水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才能排放,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管道网的建立与完善,可逐渐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治理相结合。
合理地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
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的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2)控制农村对水资源的污染。
在农村设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厂,在村委的协助下,将农村的不可降解或有毒的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利用自然环境设置污水处理厂,使生活污水先经过吸收毒物装置,再用芦苇等有净水作用的植物进行净化,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提倡农民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3)增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首先应以身作则,全面贯彻和落实水法规,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对工厂和企业贯彻落实取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严格监测所排水的各项指标,定期对企业和工厂进行环评审批及有偿使用制度。
其次对造成江河污染的行为,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还要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要加大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三)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第一、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节水用水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体系,使用水及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第二、要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适合广西区情的节水技术,加大节水设施的建设。
在农业方面,则大力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从灌溉方式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引进、推广和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行有限灌溉和精量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规律,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作物水分亏缺指标,实行科学灌溉。
修建或维护水利工程,推进民营水利。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工业取水补偿费政策的出台,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以工补农。
在工业节水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形成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的发展布局,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
投资兴办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道堤防等开发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减二免三”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进行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在生活节水方面,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
全面推行阶梯式水价,大力推广节水器具。
第三、要调整水价,是水价能真正反映水的价值,同时通过水价来调整人们的用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