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的基本概念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课件
货币供给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
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负责发行货币, 并控制基础货币的供应;商业银行则通过创造信用来扩大货币供 应量。
客体
货币供给的客体是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量,包括硬币、纸币和 存款货币等。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硬币和纸币。
M1
M0加上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货 币总和。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影响途径
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影响 货币供给。
影响效果
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 加或减少,从而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经济周期和 预期等因素。
影响因素
政策透明度、市场预期、金融市场结构和外部经济环境等。
06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供给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古典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各国货币的汇率与黄金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 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 美元挂钩。
牙买加协议
美元依然是主要国际储备 货币,但汇率制度更加灵 活,多种货币参与国际储备。
国际货币体系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00%
外汇占款
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因收购外汇 而投放的货币,是基础货币的重 要组成部分。
80%
财政存款
财政存款的变化也会影响基础货 币的供应,财政存款的增加会减 少基础货币,反之亦然。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 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 收的存款的比率,影响货币乘 数的大小。
02
市场竞争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 融资成本,从而增加货币供给的有效性。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货币1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本质)。
2价值尺度: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能力。
3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4货币存量: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总量。
5货币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的货币周转总额。
6狭义货币:指那些流动性最强,起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的那部分货币。
7广义货币:既包括高流动星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
第二章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本位币:是一国的主币,是用货币金属并按规定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
3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供小额周转使用。
4自由铸币: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储蓄机构:是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2信用合作社:由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互助性质的会员组织,是一种由会员集资联合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
3保险养老基金:由企业等单位的雇主或雇员交纳基金而建立起来的。
第四章金融中介机构1.银行的产生:起源于货币兑换业,是在货币保管业务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2.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分配中心、信息中心和资源调剂中心。
3.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哪些: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4.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自愿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家管理投资,所得收益由投资者按比例分享的一种金融组织。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功能1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
(1)由四要素组成:参与者、交易对象、交易工具、组织方式。
(2)分类:按融资期限分—短期(货币)市场、长期(资本)市场;按工具不同分—证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按交易对象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功能:聚集分配资金、资金期限转换、分散转移风险、信息集散。
2金融工具:反映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债务关系的一种合约性证明文件,以书面形式存在,又称金融票据。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货币
Milton Friedman
Anna Schwartz
2.1 什么是货币(续)
2.1.3 通货、货币、财富和收入 通货、货币、
Currency, money, wealth and income 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相对于货币范围太小。 货币和财富是存量,相对于个人或国家来讲财富 的含义比货币宽,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 收入是单位时间内的现金流入,是流量概念。 财富常常作为价值的同义词体现着社会变化中的 价值观,其内涵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2.2 货币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纸币-信用货币:由可兑换到不可兑换;Fiat Money,依赖于人们对纸币发行当局的信任。信 用货币是法定偿还货币,即人们必须接受它为 支付债务的工具。货币发行是法律上的制度安 排,此时谈货币常指货币供给。 银行信用货币:支票、汇票、本票;需要结算 中心。 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基本原则:价格稳定、 货币制度的相容性、技术效率、转移现金发放 贷款的工具、法律框架、公共利益、最终结算。
2.2 货币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2.2.3 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因: 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因:
交易费用的节约;信用制度的发展 一切货币――包括金属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是 因为直接促使发生价值的力,总是在于流通工具的接 受者的信心,在于他相信借此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 不过,纸币大都只享有纯粹的地方信用,而贵金属 ――或者至少是黄金――则多少是在国际规模上被接 受的。但一切只是个程度上的问题。
2.1 什么是货币(续)
关于货币的本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 “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理论(演绎 的货币定义 理论 演绎)的货币定义 :关注货币功能 演绎
《货币银行学》各章要点(一)
《货币银行学》各章要点(一)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与现代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联系历史的线索: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币材: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币材须具备四个特点;币材沿着历史顺序发展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
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金、银、铜等作为材料的称为金属货币;金属充当币材采用过两种形式。
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纸制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信用货币的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节货币的本质西方的货币金属说认为货币是唯一的财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
西方的货币名目说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的计算单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通过分析商品,科学地分析了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货币与其他商品是相对立的,是特殊的商品。
因此,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还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银行学基础
货币银行学基础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行与流通以及银行的角色与职能。
本文将从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发行与供给以及银行的职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
1.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指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以及财富储藏的物品。
作为经济交换的媒介,货币能够方便人们进行交易,避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不同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作为财富储藏,货币能够保存价值并用于未来的消费。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财富储藏。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方便人们进行交易与购买。
作为财富储藏,货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人们可以将财富以货币形式储藏,以备未来使用。
3. 货币的发行与供给货币的发行和供给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和流通速度,以维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包括发行货币、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等。
中央银行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平衡货币的发行与供求关系,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4. 银行的职能银行是现代货币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等职能。
银行作为存款机构,可以接受储户的存款并提供储蓄服务。
作为贷款机构,银行可以给予个人和企业贷款,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支付结算机构,银行提供各种支付方式,方便人们进行交易和结算。
作为信用中介,银行通过信贷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5.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影响利率和物价水平,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合理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波动,提高经济体的韧性和稳定性。
复旦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 - 马涛老师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货币在表 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种功 能。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像的、 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 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 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 及其等分部分。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之间的关系: 1)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2)价值尺度职能和价格标准是不同的概念。
思考题
1.货币的职能都有哪些?货币在发挥各种职能时各 具有什么特点? 2.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不同层次货币定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章小结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 展的结果。货币产生后使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 部的货币与商品的对立。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项基本职能,并具 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派生职能。 3.货币在宏观经济中具有提高资源效率,传递信息和 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 4.货币在微观经济中具有推动生产发展,实行经济核 算和实现收入分配的作用。 5.根据经验统计,货币可分为M0、 M1和M2等多个层 次, M0和 M1为狭义货币, M2为广义货币。货币还 有存量和流量之分。
绵羊的价值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绵羊处于相对 价值形式地位,石斧处于等价形式地位,成了等价 物。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价值量是通过和等价 物交换所形成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的。 处于等价形式的等价物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 表现形式;等价物的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 形式;等价物的私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形 式。 随着商品交换种类和范围的扩大,出现了扩大 的价值形式。
货币银行学1—货币与利息2
货币银行学1—货币与利息1. 货币货币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商品,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交换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推动经济活动的进行。
1.1 货币的定义与特征货币的定义是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是指供支付手段和流通媒介的一切货币性资产。
狭义货币则只包括流通中的现金。
货币具有以下特征:普遍接受、可作为支付手段、价值稳定、可储蓄和流通性强。
1.2 货币的功能货币有三大基本功能: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测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
作为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于清偿债务和实现经济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换。
1.3 货币的供求关系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的价值。
供给货币由中央银行或其他银行发行,而需求货币则来自于经济主体的交易需求。
货币供求关系的失衡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 利息利息是指借贷资金所支付的代价。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利息的定义与形成原因利息是指资金的使用价值所付出的代价。
借贷资金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的时间偏好,即愿意推迟消费来获取未来的收益。
2.2 利息的种类利息可以分为实质性利息和名义性利息。
实质性利息考虑了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是真实的利息收入。
名义性利息则只是指实际支付的利息数额。
2.3 利息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货币政策对利息的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利息的水平。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利息水平,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结论货币和利息是货币银行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了解货币和利息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银行学这门学科,并应用于实际经济分析中。
货币和利息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金融市场、指导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以及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金融必修课《货币银行学》全册书名词解释(最全)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街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工具。
货币执行这-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从而提高了交换的效率2、价值储藏: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即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被用作财富或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此时,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成为跨期管理的工具。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点在于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3.狭义货币(MI):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其中,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4.广义货币:M2,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矩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实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5.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般将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市之差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市,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6.支票:是指银行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付款命令书。
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前者可以从银行提取现金,后者则只能用于转账结算。
由于支票可以在市场上转移或流通,充当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因而支票所依附的活期存款通常称为存款货币。
7.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的一种特制载体卡片,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信用卡结账日再行还款的一种消费信用形式。
因此,信用卡实际上就是银行提供给用户的种先消费后还款次的小额信贷支付工具。
信用卡的使用方便了日常消费。
8.购买力:是指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 反之,货币购买力越高。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F (1 i)n
C i
1
1 (1 i)n
F (1 i)n
将C带入,则:
P
i c
P
(1
1 )
F
i
(1 i)n (1 i)n
i P (1 1 )
P
F
c
(1 i)n
(1 i)n
i
i P (1 1 )
P(1 i)n F c
(1 i)n
(1 i)n
i
i (1 1 )
P(1 i)n F c
L
R 1
i
(1
R i)2
R (1 i)3
...
(1
R i)n
R i
1
1 (1 i)n
3、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使来自于一笔附息债券的所有支付的现值总和等于该笔附息债券今 天的价值。
附息债券的现值相当于所有息票利息支付额的现值总和再加上最终 支付的债券面值的现值。
对于任何一笔附息债券,如果Pb代表债券的价格,C代表每期支 付的息票利息,F代表债券的面值,n代表债券的期限,i代表 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则:
F
距到期日天数
P F
360 距到期日天数
i
(三)利率与收益率的联系与区别
到期收益率是债券的内部报酬率,即由债券本身内在确定 的收益率,不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
到期收益率及其替代指标(当期收益率和贴现收益率)都 没有考虑资本利得,即债券价格变动对收益的影响 , 而债券的价格恰恰是经常变动的。
持期收益率:充分考虑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益率。 2.当债券价格P趋近于债券面值F时,当期收益率趋近于到
期收益率。 3.债券期限越长,当期收益率越接近于到期收益率。 4. 当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之间正相关。
00066货币银行学
00066 货币银行学导言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货币和银行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涵盖了货币市场、货币供应和需求、货币政策以及银行的角色和功能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
一、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物品或数字表示。
货币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提高了经济效率。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用于衡量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值。
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保存价值,方便未来消费。
二、货币供应与需求货币供应指的是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控制。
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货币需求则由居民和企业的支付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等因素决定。
2.1 货币供应的控制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等证券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设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
•利率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
2.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预期收入、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
这些因素与居民和企业的支付需求、储蓄行为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稳定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汇率等。
3.1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采用以下工具进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利率调控: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或提高利率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
•预备购买: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证券来增加货币供应。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一、货币银行学的定义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货币的发行与循环、货币的种类与功能、银行业务的特点和运作机制、金融市场的结构与规律等内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经济金融史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通用性、稀缺性和流通性。
货币的功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四个方面。
三、需求货币量的决定需求货币量是指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
影响需求货币量的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预期等。
四、货币供应量的决定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可用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有货币乘数、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等。
五、银行的定义和功能银行是指依法成立,主要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机构。
银行的功能主要有金融中介、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
六、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商业银行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向公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各种职能部门等。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外汇业务等。
七、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外汇管理等。
中央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稳定货币价值、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
八、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买卖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等。
九、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稳定物价水平、促进就业、维护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
十、金融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金融风险的过程。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1. 货币:货币是一种用作交换媒介的通用支付工具,具有流通性、可保存性和价格可比性。
货币通常由政府发行,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2. 货币的功能:货币有三个基本功能,即价值尺度、媒介和存储。
3.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社会上所有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现金和存款在内。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目标。
5. 货币创造: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存款,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当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时,它们会将贷款金额计入借款人的账户,从而增加了总体货币供应量。
6. 货币供应者:货币供应者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
央行是货币的最初发行者和监管者,它可以通过开展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和支付服务来增加货币供应。
7.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留存的存款比例。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
8.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它反映了借款成本和债券收益率。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和经济活动。
9. 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这些工具包括开展市场操作、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定向降准和正回购等。
10. 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和金融稳定等方面。
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效应,并寻找平衡点。
复旦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题库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说明1、本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又名格雷欣法则。就是说, 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 通,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货币 则成为劣币,易引起经济紊乱。
•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 与银币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自由铸造。熔化及自由 输出入国境,金币与银币的交换比率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 一规定的。如美国1792年货币条例规定,金银法定比价为 1:15。
• 金属货币制度主要有:银本位制、金银复 本位制、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 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 平行本位制:在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之间不规 定比价,按照各自所包含的金和银的实际价值流通 • 双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 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 • 劣币驱逐良币
货币的分类与统计
我国历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1991-2006)
单位:%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M2 M1 M0
第二节
货币的定义
19世纪中叶英国的“通货之争” 典型定义: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 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西方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关于货币的定义 可见,从传统的狭义货币定义转变为相当广 义的货币定义,就是将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拓展 至价值贮藏功能。
通 货 之 争
通货学派的观点: 只有金属货币和银 行券才构成货币, 其它各种信用工具 都不是货币。 银行学派的观点:不 仅金属货币和银行券 是货币,而且活期存 款等信用工具也应属 于货币范畴,因为它 们同样发挥交换媒介 的功能。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货币的基本概念
货币的出现 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功能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层次的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
物物交换的主要缺点
货币交换的优点 很难建立双方欲望的一致 简化交换的方式,扩 商品的比价随着交换系列 大交换的范围 的延伸而增加 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 难于建立相互一致的“交 的潜力 叉兑换比率” 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与 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贮藏 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 手段 基础 正是因为“物物交换” 的上述缺点,必然产生较 促成商品跨时间交换
•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 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 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 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 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 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全部瓦解。 •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金融市场危机对于银行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压 力,继而许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国家先后放弃金块本位制。 •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 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纸币流通,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 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 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以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 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 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国家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但流通中的 货币是不能与黄金保持兑换的纸币,黄金已不能发挥自发地调节货币 流通的作用,使货币流通失去了调节机制和稳定的基础,从而削弱了 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 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假如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 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实行金汇兑 本位制度的国家,其货币与某大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其对外贸易和 金融政策又必然受到与之相联系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控制。因此, 金汇兑本位制度,是一种消弱了的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 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货币制度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 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 早期公众拥有铸币权,即可以自由铸造,货币制度形成后, 铸币权由国家垄断。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 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 这是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和基础。选择哪种币材受 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例如,采掘、冶炼业发达的 国家多选用金作币材,而采掘、冶炼业落后的国家 则多用银。
货币制度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 货币单位的“值”。
• 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指规 定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在信 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则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或固 定汇率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 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 布雷顿货币森林体系:1944年确立以美圆为中心 的、以黄金为基础、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 体系,1974年瓦解 • 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属于不 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 管理调控
关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 在复本位制下,由于一国金银供求形势不断变化,金银币价比率往往 不能与法定比率相一致。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 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这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 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 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 反之,亦同。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由于它是英国理财 家格雷欣首先论及的,所以又称“格雷欣法则”。 • 例如,当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5时,如果由于采银技术进步或其他 原因使银价跌落,市场金银比价变为1:16。这时,倘若把金币熔化 为金块,把金块在市场上按市价换成白银,再把白银铸成银币,并把 银币按法定比价换为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得到1份银的利润。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敛迹,而银币充斥市场。
电子资金转帐系统(EFTS)
EFTS: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
EFTS的优势在于该系统的高效率,且在其完全实 施时,资金转移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支票系统仍不会很快消失: 支票可以提供人们认为有用的收据和支付记录 EFTS内在的法律和安全问题
第三节
货币的功能
货币的 基本功能
交易 媒介
计算 单位
价值 贮藏
1、交易媒介
交易媒介是把货币与诸如 股票、债券或房产之类资 产区分开来的主要功能。 货币是经济社会中十分重 要的东西:它降低了交易 成本,像润滑剂一样,能 使经济更为迅捷地运行, 并由此鼓励了专业化和劳 动分工。 商品发挥货币有效功能的 一般条件: 易于标准化,使人们能很 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被广泛接受。 能够分割,便于“找零”。 易于携带。 不会很快变质。
2、计算单位
这是指: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用它来计算商 品和劳务的价格。 货币发挥此项功能的主要好处:
减少了商品价格的数目,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息,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都 知道潜在的贸易机会在哪里,进而影响资源的合 理配置。
3、价值贮藏
指:货币可作为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贮藏。 任何形式的货币,均具有价值贮藏的功能,但具 有价值贮藏功能的东西,却未必都是货币。 流动性:一种金融资产转换为货币而不会使持有 人遭受损失的难易与快慢的程度。 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因为它的价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
• 有限法偿即有限的支付能力,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 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无限法偿指具有无限的 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 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
货币制度
(六) 准备制度,又称金准备制度。 在当前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黄金准备主要是作为 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货币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 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 商品货币(贵金属)----纸币----支票----电 子货币(资金调拨电子系统 EFTS)
货币制度
• 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结 构和组织形式 •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 币材。(金本位等)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区别
•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 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 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 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 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 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 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 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 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 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 存于该国。
金本位制
•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 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 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 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二)金块 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 币制度。
高的交易成本。
易货经济与货币经济中价格数量的比较
价格数量 商品数量(N) 3 10 1000 1000000 易货经济 3 45 499500 499999500000 货币经济 3 10 1000 1000000
易货经济中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