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01章 绪论

01章 绪论

接触和赖 以生存的
细胞 外液
环境
血浆(占体重4%) 内环境
其它:脑脊液、 淋巴等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
Po2 [MR]
[葡萄糖] PH


细胞

Pco2
[…]
血液循环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反射
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 较局限。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三、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
如神经系 统、内分 泌系统等
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控制部分
负反馈
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 馈 信 息
受控部分
反 馈 信 息
如腺体 、肌等 效应器
O2
CO2
第一节 概述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合 摄取营养 成 自 身
排 出 分解自身 产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物
贮存能量 能量转移、利用
释放能量
能量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二)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
凡能被机体感受的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第一节 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研究正常人 体形态结构 和功能活动 规律
人体解剖 生理学
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正 常 人 体
尸体解剖
动物实验
显微镜技术 阐明人体各部分形态结 构及生命现象,揭示生 命活动客观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生殖(reproduction):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 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 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 方面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之。 变异:亲代和子代又不完全相同,总会产生一 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之。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各组织、 器官和系统经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 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 成熟。 成熟:包括心理、智力、和行为的改变
生理学
• • • • • 定义: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 分支---1、细胞生理学 2、特殊生理学 3、系统生理学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
• 所有特殊功能的实现必然具有特殊的机构 基础。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 (2)组织、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 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较自 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较为长时间的实验。 • 如苏联生理学者巴甫洛夫研究唾液分泌的规律时, 预先把狗的一侧腮腺的导管开口移植到面部表面, 待创伤愈合之后,即可以从外面的开口准确地收 集唾液分泌量。然后,在清醒而比较自然的条件 下进行实验,观察在环境变化时,唾液分泌量的 增加或减少。他由此而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由 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期地进行实验,故称为慢性 实验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细 胞的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 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器 官和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以及 它们对整体水平的生理功能有何作用和意义等 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 和分析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互相 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 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的相互关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分布:呼吸道 功能:保护和分泌
杯状细胞:是一种顶端充满黏原颗粒,分泌黏液的细胞,核小,位于基部。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模式图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功能:保护
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直肠、阴道和肛门(未角化)。
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与结缔组织相连。
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发挥作用。如汗腺、唾液腺等。
05
(二)腺上皮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特性:
细胞少,间质多, 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分布广泛,不规则。
血管丰富。
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
平滑肌纤维束光镜图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成分。神经细胞(nerve cell),也称神经元(neuron),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调节
02
体液调节
03
自身调节 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04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 概述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自学)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CO2]i > [CO2]o
(2)特点:
扩散速率高; 无饱和性;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不需消耗能量;
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3)转运的物质:
O2、CO2、NH3 、N2 、尿素、乙醚、乙醇、类固 醇、类激素等。
膜对H2O具高度通透性,H2O除单纯扩散外,还可 通过水通道跨膜转运。
2、人体生理学
• 概念: 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
能的科学。
• 特点: 实验科学
3、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人体生理学是解剖学的功能表达

学习的重点!!!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 程。包括:
➢各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 ➢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 器官发生的功能变化、形态变化及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⑴泵转运——Na+-K+泵
Na+-K+泵又称Na+-K+-ATPase,简称钠 泵。
当 [Na+]i↑ 、 [K+]o↑ 时 , 都 可 被 激 活 , ATP分解产生能量,将胞内的3个Na+移 至胞外,并将胞外的2个K+移入胞内。
钠-钾泵: 当[Na+]i↑/[K+]o↑激活
分解ATP产生能量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 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
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分类: 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课件]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PPT

[课件]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PPT
综述 资料 药学 研究资料 药理毒理 研究资料 临床 研究资料
二、生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1.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2. 主要药效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试验资料及文 献资料; 3.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 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5. 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6.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依赖性的特殊安全性试 验资料和文献资料; 7. 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8. 生殖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9. 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 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 、人体生理学 :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 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 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 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3 、二者的关系: 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 础,但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二者既有分工又 有紧密联系,可分为两门学科来学习(医学院校 采用),也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药学或生物学 院校)。
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概
绪论

第二节
生理学与药物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 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前者称为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 后 者 称 为 人 体 生 理 学 (human Physiology) 。 1 、 人 体 解 剖 学 : 主 要 包 括 大 体 解 剖 (gross anatomy) 、组织学 (histological anatomy) 和胚胎 学(embryonic anatomy)。 人体的结构组成:细胞(cell)→组织(tissue)→器官 (organ)→系统(system)。

人体解剖生理学精选全文

人体解剖生理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3.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做生理功能的调节。

有三种调节形式。

(一)神经调节指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特点:快速而精确。

(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如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体液(血液、组织液)运输到达,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

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一些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

这种调节形式所起的作用有限。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的解剖方位标准姿势;常用方位术语:1.上和下部位高低关系,头上足下,近头侧为上。

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近腹面为前,近背面为后。

3.内侧和外侧距人体正中近为内侧,远离为外。

4.内和外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近内腔为内,远内腔为外。

5.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距关系,近皮肤表面为浅,远为深。

6.近侧和远侧距四肢根部近为近,远离为远。

(二)人体的解剖面1.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之。

2.冠(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3.水平或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四、人体的基本组成(一)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体生理解剖-第一章-绪论

人体生理解剖-第一章-绪论
2、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研究过程 新药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Ⅰ、Ⅱ、Ⅲ期临床试验 售后调研:Ⅳ期临床试验 (4)新药的注册申请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发现
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来治疗疾病的药物
对神经系统递质与受体的认识
神经兴奋及抑制药物
胃酸分泌的机制及其调节的阐明
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的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
细胞培养
2. 器官系统水平
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3. 整体水平
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完整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平衡称为整体生理学。
近代生理学
中国近代生理学
1926 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导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生理学报》。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威廉 · 哈维(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
《心与血的运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实验的 方法 证实了人和高级动物的血液是从左心室射出,通过体循环的动脉血管流向全身组织,然后汇集于静脉血管回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因此,心脏被认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1、人体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 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成:
大体解剖学
组织学
胚胎学
肉眼
机体
显微镜
组织细胞
结构
形态
受精卵
成体
大体解剖学
组织学
卵裂 第4周 第8周
生物制药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
6、溶酶体 是一种囊状小体,主要功能: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 化器官。除上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外,尚有微丝、微管、中心 粒等细胞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和管状结构。它们与其它细胞 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运动等功 能有密切关系。
(三)细胞核
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 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递 的中枢及细胞主要遗传物质的所在地,并控制细胞 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的各种 生命活动。
1)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在膜的脂质 中以磷脂类为主,约占70%以上,其次是胆固醇, 一般低于30%,还有少量属鞘脂类的脂质。膜的 脂质分子都是长杆形,它们的一端是亲水性极性 基团,另一端是疏水性非极性基团。由于水分子 排斥作用,形成脂质分子的亲水基团朝向膜内外 两边的水溶液,而它们的疏水集团朝向膜内部。
1.、核 膜 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主要功能: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胞中 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核膜 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 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核糖核酸(RNA)可经核孔 进入细胞质。
2、核 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的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期则 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主要是核糖核 酸);
细胞的吞噬过程
胞吞:
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 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
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动 “有被小窝”处的膜凹陷
凹陷膜与细胞膜断离=吞食泡 吞食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
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 过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1900年,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 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 经过大量观察研究,他发现了人类的血 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 分为许多类型,于是他把血型分成3种: A、B、O。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 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凝血、 溶血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人体内, 就会危及人的生命。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 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分别为: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 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度的刺 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的时期(ab段)。
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的 较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bc段)。
(三)体液调节的生理意义:对机体的快速变化不能起及时的 调节作用,但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最重要 的调节机制。
三、自身调节
绪论
(一)自身调节的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而起的 调节作用。
(二)自身调节的特点:作用非常局限。
(三)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维持上有重要意义。
(2)持续刺激时间 时值——以二倍于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引
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其长短反映了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3)刺激强度变化率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 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 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 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简
单化,便于分析有关因素对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影响。
绪论
2.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6. 离子通道可被某些毒物或药物选择性地阻断
– 河豚毒素(TTX)可阻断Na+电压门控通道 – 四乙胺(TEA)可阻断K+电压门控通道 – 箭毒(Curare)可阻断乙酰胆碱(ACh)化学门控
通道
go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Na+
细胞外
细胞内
K+
离子 细胞外
细胞内
神经递质 (Ach)
通道开放
离子进入膜内
它们控制着通道的开闭。 3. 细胞膜通透性的大小取决于通道的开放数目 4.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并非总是处于开放状态,
根据通道开放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门控通道 和化学门控通道两种类型:
5. 电压门控通道的开放或关闭决定于膜两侧的电 位差,这类通道通常分布在神经纤维或肌细胞 膜上。 化学门控通道的开闭决定于膜两侧是否存在特 定的化学物质分子,这类通道通常分布在突触 后膜、肌细胞终板膜和某些腺细胞膜上。
• 定义:
✓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在细胞 膜上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将某些 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 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 妨碍因素
✓低温
✓缺氧
✓代谢抑制剂(哇巴因、二硝基酚、氰化 物等)
主动转运的类型:
➢ 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影响因素:
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 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带电荷离子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易化扩散的类型:
❖B1.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转运方式
image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go
Carrier (transport protein)

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

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

人体的结构
细胞(人体结构的最小单位)→组织(上皮 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器官(如:胃、心、肺、肾等)→系统(运动 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 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二、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胚胎 学 (发育过程)。
三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 动规律的科学。它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二部分组成, 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 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 学为基础,但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二者既有分工又有 密切联系,可分为两门学科来学习,也可以合并为一门课 程。
19世纪初 美国医生研究一个因枪伤形成胃与腹壁之间瘘 管的加拿大捕猎者 发现胃液中包含了盐酸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 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 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 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②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合成一系列与先导化合物结构类似的物 质,进行构效关系研究,以优化化合物的治疗指数,选择最佳 化合物作为临床候选药物。
③新药研究过程:包括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售后调研。 考察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④新药的注册申请。
新药的临床试验可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组织学(微观解剖学) 胚胎学
受精卵(牛3天) 肝脏组织
人体由细胞组成,人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
受 精 卵
胎 儿
新 生 儿
成 年 人
老死 年
人亡
细胞数1 → 2×1012 → 2×1014 细胞类型:1 → > 200
(1)细胞(cell)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 功能单位。
急性实验 (acute)
离体心脏灌流 (in vitro)
血压和尿液生成记录(in vivo)
慢性实验(chronic)
肥胖老鼠
加拿大人亚力西斯·圣马丁(Alexis St. Martin)美国军医威廉·鲍芒(William Beaumont)于1933年发表了《胃液的实 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成为历史上第 一个描述胃的运动、分泌和消化的科学家, 被誉为美国生理学之父。
(1578~1657)解剖生理学家,发现了血 液循环的原理,确定血液是在一个封闭 的管道内循环。著有《心和血的运动》、 《动物的发生》两书。
William Harvey
威廉·哈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采用八十余种动 物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 成《论动物的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 ( Exercitatio anatomica de motu cordis et sanguinis in animalibus) , 于1628年公之于世。
• 1、急性实验法: • A-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活体取出要研究的组织
或器官,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和观察。 • B-活体解剖(在体)实验法:使用一定方法处理, 在动物失去知觉但仍存活情况下施行手术,暴露某 些器官和组织,再行实验。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回顾§1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定义,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任务;我们的基本要求§2 机体的组成一、机体的结构层次原子→分子→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二、系统(12个系统):体壁(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3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术语一、标准姿势二、人体的解剖面: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三、机体各部位的名称: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四、体腔:脊部体腔(颅腔和脊髓腔)和腹部体腔(胸腔和腹骨盆腔);四分体第二章细胞-回顾§1 细胞的结构一、细胞膜: 组成:脂质和蛋白质功能:屏障作用,物质交换,信息传递二、细胞核:控制中心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DNA)三、细胞质: 组成: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心粒,纤毛和鞭毛§2 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间期(合成期),分裂期(一分为二)第三章基本组织-回顾组织的定义§1 上皮组织特点:有极性,细胞多而密集一、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二、腺上皮:腺:外分泌腺(有管腺),内分泌腺(无管腺)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和分泌等§2 结缔组织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功能各异;细胞间质(基质、纤维)丰富功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一、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四、网状组织五、软骨和骨组织六、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 肌组织功能:收缩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4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功能: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第四章体壁(皮肤)系统-回顾§1 皮肤的结构一、表皮:复层扁平上皮黑色素细胞,黑色素,雀斑,痣,白化病,白癜风二、真皮1、乳头层:表皮嵴(指纹);2、网状层:韧性和弹性,皮具,褥疮三、皮下组织:脂肪组织§2 皮肤的附属器官一、毛发:毛干和毛根,毛囊,竖毛肌二、皮脂腺:皮脂,青春痘(痤疮、粉刺)三、汗腺:汗液,大汗腺,狐臭四、指(趾)甲:甲体,甲根§3 皮肤的功能1、保护作用;2、感觉功能;3、吸收作用;4、调节体温:血管,汗腺;5、合成维生素D(VD):佝偻病;6、创伤愈合皮肤病变,皮肤肿瘤(疣,皮肤癌),烧伤§4 衰老效应第五章骨骼系统-回顾§1 概述一、骨的形态:长骨(骺-骺线),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二、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四、骨的功能:支撑功能,保护身体,造血功能,贮存钙盐,为肌肉提供附着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医学ppt
24
2、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是由多种细胞重叠形成的上皮。
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 形;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 平,与结缔组织相连。
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直肠、阴 道和肛门(未角化)。
功能:保护
医学ppt
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 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 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③还分布于肺 泡壁、肾小囊壁。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 流动和物质通透。
医学ppt
9
单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医学ppt
33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特性: 1、细胞少,间质多,
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 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 较低的组织。 5、构造复杂 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
医学ppt
医学ppt
2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四)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医学ppt
3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 概述
医学ppt
4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自学)
医学ppt
5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 而成。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 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 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医学ppt
6
一、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
特征 1、分布于表面 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功能:充盈
医学ppt
29
变移上皮模式图(膀胱)
医学ppt
30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空虚状态)
医学ppt
31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扩张状态)
医学ppt
32
(二)腺上皮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是由腺细胞组 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 腺细胞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 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腺分泌物经导管 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发挥作用。如汗腺、唾液腺等。 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腺无导管,分泌 物释入血液,随血液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如甲状腺。
医学ppt
10
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图
(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
医学ppt
11
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
医学ppt
12
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
医学ppt
13
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是由一层近似于立方形的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腔面。
功能:吸收和分泌。
医学ppt
18
单层柱状上皮Βιβλιοθήκη 式图医学ppt19
单层柱状上皮(小肠)
医学ppt
20
单层柱状上皮(↑肾集合管)
医学ppt
21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 columnar epithelium)
由一层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 构成。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
医学ppt
35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细胞 血管 基质
脂肪细胞
浆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医学ppt
34
(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又称蜂窝组织,是存在于器官、组织和细胞间结 构疏松的组织。 组成:①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 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②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③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
医学ppt
1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 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结构是生理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 是相适应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在学习机体组成 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 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
医学ppt
7
(一)被覆上皮
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 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
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医学ppt
8
1、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
25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医学ppt
26
角 化 的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 表 皮 )
医学ppt
27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医学ppt
28
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又称移行上皮,由形状和层数能变化的细胞构 成。
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 能状态不同而异。如排空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 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充盈的膀胱,上皮薄, 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呈扁梭形。
特点:细胞排列似多层,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实 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 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 膜厚 。
分布:呼吸道
功能:保护和分泌
杯状细胞:是一种顶端充满黏原颗粒,分泌黏液的细 胞,核小,位于基部。
医学ppt
2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模式图
医学ppt
观),核圆居中。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分泌和吸收。
医学ppt
14
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
医学ppt
15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医学ppt
16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
医学ppt
17
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是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 观);细胞游离缘有密集的微绒毛,构成纹状缘; 细胞器丰富;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