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二首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柳永词二首ppt14 课件
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 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 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 献。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原文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画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皱雨过后,风景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 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域啊。这 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 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⑤夸。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 诗作词,称赞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画出 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 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特殊的艺术个性,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轶 闻 典 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但好作艳词,仁宗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 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 ‘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后有人向仁宗推举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词两首》好最全ppt
《柳永词两首》好最全ppt目录•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两首词比较研究与评价•柳永其他代表作品欣赏•柳永词作传承与创新思考01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柳永简介与成就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
北宋词坛背景北宋时期,词坛上呈现出百花争艳、流派纷呈的局面。
其中,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成为当时词坛的两大主流。
北宋词坛注重音律和词调的运用,追求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
同时,词人们也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体验,使得词作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词作在题材、意境、语言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柳永的词作在北宋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婉约派之宗”。
02《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创作背景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主题思想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虚实相济,为见妙境“杨柳岸,晓风残月”清新鲜明,用白描的手法,再现出词人想象之景,富有清新之美。
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词中有生活情节、有人物活动,抒情写景,构思巧妙,刻画入微。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ppt
柳永
(婉约派)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 凄婉缠绵,俚俗自然 开创慢词(长调)
李清照
(婉约派)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生活年代兼跨两宋 早期清新明丽,晚期低回婉转 凄切哀伤
苏轼
(豪放派)
北宋文学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旷达豪迈 “豪苏腻柳”
辛弃疾
(豪放派)
南宋爱国词人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苍凉、雄奇、沉郁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湖雄伟壮丽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人民富有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总括湖山之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民众悠闲的生活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歌颂地方官政绩
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物 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 颂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 容;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 谱。它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的
长调:91字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婉约词——在词史上被称为是正宗和本色行当。内容上
水碧山青 秀美异常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笛声 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 “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 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湖边钓鱼 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好一 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2024年)柳永词二首PPT课件
进一步加深了凄凉的气氛,通过描绘霜风、 关河、残照等景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落 寞。
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 时光流逝的感慨。
2024/3/26
21
其他脍炙人口作品选读
01
《雨霖铃·寒蝉凄切》
以寒蝉凄切的叫声开篇,表达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痛苦和无奈。全词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2024/3/26
11
词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 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伤离念远,当为柳永从汴京南 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主题思想
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 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 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 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 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 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14
04
柳永词二首比较研究
2024/3/26
15
主题思想异同点分析
异处
《雨霖铃》主题思想为离情别绪,表现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望海潮》 则主题思想为对都市繁华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处
两首词都表现了柳永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对人生体验的细腻感受,以及高超 的艺术表现力。
2024/3/26
12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虚实相生
细腻的心理描写
词中虚实相生,以虚衬实。上片写的 全是实景,但寄寓的却是虚情,写来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情景交融,浑 然一体。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ppt
《望海潮》
01
柳永
02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活动方案
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表现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东南地势优越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实 写
虚 写
难舍无奈、凄凉伤感
结合注释,理清词意,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词人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寒蝉
长亭
骤雨
烟波
暮霭
楚天
离别难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凄切悲凉
难分难舍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实)
(虚)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思念苦
今 宵
经 年
地理形势优越
三吴 都会
江浙最大的城市
钱塘自 古繁华
历史悠久
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从地理形势和历史渊源方面总括钱塘的繁华。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下句突出杭州的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晓风残月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别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柳永词两首《雨铃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 的情景。
•下片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 的情景。
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 (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执 手 相 看 泪 眼
:
.
.
分语
别言
竟
的描 发
无
情述 挥
语
景男想
凝
女象
噎
主 人 公 此 时
用 自 己 的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受贾政 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 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 了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 能说得,半日,方抽抽泣噎的说道:‘你 从此可都改了罢!’”虽然后来黛玉终于 说出了一句话,但这段描写正可以说明为 什么会“无语凝噎”的道理。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B、这句词用了什么艺 术手法,试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 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 词人的内心独白。“念” 字告知读者下面为想像 的景物,是虚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波:来自水面的视觉迷茫
暮霭:来自天空的视觉迷茫
下阙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
名句赏析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 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更何况是“酒醒”之后?
中小学优质课件柳永词二首课件.ppt
(4)词的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 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 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作 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 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 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 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 《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 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并赞 美贾生的才华。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 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 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 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 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 效果。
三、名句默写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_暮__霭__沉__沉__楚__天__阔____。 ②_多__情__自__古__伤__离__别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③今宵酒醒何处?__杨__柳__岸__晓__风__残__月____。 ④_烟__柳__画__桥_,__风__帘__翠__幕__,参差十万人家。 ⑤__云__树__绕__堤__沙___,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⑥重湖叠 清嘉,_有__三__秋__桂__子___,__十__里__荷__花__。
6.如何理解《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一句?
【名师点拨】 这是用典型景物来表现杭州水色 山光之美丽。桂子,即桂花。桂花与荷花本非一时 花木,但作者为了写景,铺叙的需要,便打破了时 序的界限,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的不同时,一想 到杭州风景便是岸上的“三秋桂子”,水面“十里 荷花”,使人如见如嗅,色香一片,陶醉在美丽的 花丛中。
《柳永词二首》(50ppt)课件
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代表作有 《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蝶恋花》 等。
2.写作背景 《雨霖铃》: 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 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柳永因作词忤仁宗
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
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 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氤氲书香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一句在结构和表达情感方面有何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提示 这三句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别后情景的写法,所以
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这是融情入
景、即景抒情的写法。
氤氲书香篇
“念”字表明是设想别后的光景。“去去”是 越去越远的意思。“去去”二字连用,更显示 出低沉的情调,使人倍感去路茫茫,道路修远。 “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和“金波”相 反,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 “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从汴河 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 “阔”写出天空的浩渺,给人以空落和渺茫感。 暮色沉沉,雾气茫茫,海天相接,水远路长。 景色是灰暗的,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 离愁别恨。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三句写景抒情 运用的是点染手法。“念去去”是点,点明离 别;其余两句是染,烘托离愁别绪。 氤氲书香篇
氤氲书香篇
氤氲书香篇
段解:下阕词人又转吟西湖,写西湖的自然之 美。词人由景及人,人景合一,把景色描绘得 美丽而富有生机,使人在美景中而更富神韵, 令人向往不已。最后一句在写景的同时又表达 自己对友人的良好祝愿,可谓巧妙而又含蓄。
氤氲书香篇
结构图示
氤氲书香篇
主旨归纳
02055_《柳永词二首》ppt课件
22
对当代文学创作启示意义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柳永的词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启示当代作家要深入 生活、扎根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创新艺术形式
柳永在词作中勇于创新艺术形式,善于运用铺叙、白描等手法,启示当代作家 要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创新艺术形式,创作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后一句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 “春愁”之深。
2024/1/26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写主人公试图排遣愁绪而不得,其中“拟把”和“强”字用得贴切,表达了内心的挣扎和 无奈。
10
两首词作风格特点及比较
《雨霖铃·寒蝉凄切》风格特点
该词以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 看出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态度。全词情景 交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2024/1/26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风格特 点
该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 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 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 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 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 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 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 。
19
05 柳永词作对后世影响及传承价值
2024/1/26
20
对宋词发展推动作用
2024/1/26
创新了词牌和词调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 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 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
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 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 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 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月缺难圆,人别难聚,再加上凉风习习,作者不 禁黯然神伤,自然更觉寒意袭骨,凄凉悲伤。
[三楼]
是啊,在世上做人必须“忍”字当头,可是要让柳 永“忍”,那他就不是柳永了。正是因为柳永的率 真、才情才让他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成 为流行音乐界的泰山北斗。民间对柳永的超级崇 拜和上层对柳永的极度不屑,奇特地混杂在柳永 身上,让他在自己的时代从来就是个争议人物。 今天,诵读柳永词作的人不管喜欢不喜欢,没有 不把他当作一代词家宗师的。但是,柳永死后, 在元代撰写的《宋史》上,连柳永的传记都没有。
第3单元 北宋的旧曲新声
第8课 柳永词二首
鉴赏宝典 抑扬
抑扬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 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 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抑先扬、欲 扬先抑两种。
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 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具有深广的群众基 础,形成凡“有_井__水__处__,__即__能__歌__柳__词_______”的局面。 有词集《乐__章__集_____》。
2.资料链接
(1)诗体浅说
因与音乐关系密切,词又称“歌词”“曲子”;因句 式错落,是诗的变体,又称“长短句”或“诗余”。 作者按调填词,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平仄和韵 式均有规定。
再举个欲扬先抑的例子。如赵希璐《次萧冰崖梅 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 两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又会 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 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 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 睐。考生在遇到此类表达技巧的时候,就要仔细 分析诗人扬抑的对象,不要歪曲了本意。
风,在古人的眼中,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的事物, 尤其是秋风,更是离愁、忧怨、感伤的“愁种子”。 晓风,指清晨的凉风,因为前面已交代了“冷落清 秋节”,故此处,指深秋的凌晨清冷微带寒意的风, “自古逢秋悲寂寥”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 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如杜甫《登高》“风急天 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细剖·深析]
[楼主]
一向自负的柳永对科举失败满腹牢骚,于是写 成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 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 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 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的年轻气盛和狂傲在歌 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科举失败后的压抑心情得 以十分痛快地发泄。就是因为这次的一时口舌之 快,柳永后来的仕途变得坎坷多舛。
艺术特色鉴赏
《雨霖铃》(寒蝉凄切) 1.情景交融 “寒蝉”一句,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 示 了 送 别 的 地 点 , “ 都 门 ”“ 长 亭 ” 再 加 上 “骤雨”,景物清晰,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 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
2.虚实相济 上片“念去去”二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实物实情,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 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 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则是虚写。
(4)词的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 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 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作 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 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 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 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 《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③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承__受__。___ ④此去经.年.:_年__复__一___年__。__ ⑤便纵有千种风.情.:__情__意__。___
⑥参.差.十万人家:_将__近__,__大__约___。__
⑦羌管弄.晴:__吹__奏__。__
⑧异日图.将.好景:
_图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绘___成__图__画__。__将__,__用__在__动___词__后__的___ _语__气__助__词__。_____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柳 永词的千古绝唱,特别为人们所欣赏,甚至有人 拿这两句来代表柳词,原因在于这两句词集中了 许多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词中哪三个意象表现 他这次的愁怀?请从词句中找出并作分析。
【名师点拨】 杨柳、晓风、残月。
柳,是寄别之物,自汉代始古人便有折柳赠别之俗。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长,用它送友
《望海潮》(东南形胜) 1.铺叙巧妙,词情淋漓
词一入笔从“东南形胜”大景写起,大范围定下, 接着范围缩小至“三吴都会”,最后点题“钱塘 自古繁华”。接着进一步描写杭州。
2.音律谐婉,语意妥帖
“夸”字落脚,显得音响动人。“千骑”三句, 写投赠之人虽富贵却不忘山林,依旧书生本色, 避免了投赠诗词的阿谀与庸俗。
第八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艺术特色鉴赏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一、字音 羌.(qiānɡ)
(yǎn) 豪奢.(shē)
基础自主学案
凝.噎.(nínɡ yē)
天堑.(qiàn) 参.差.(cēn cī)
暮霭.(ǎi)
罗绮.(qǐ) 凄.切(qī)
二、词语释义
①对.长亭晚:_面__对__着___。 ②骤雨初.歇:_刚__刚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雨霖铃》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三句?
【提示】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 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 衬托着“凄切”悲凉的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 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 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
你是如何看待柳永的这种做法的呢?
[沙发]
柳永经历的这一过程,大有散打相声李伯清大师 关于他乘汽车所发出的经典语言的气势:“你不搭, 老子还不坐!”很多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 逞一时口舌之快,后来却用一生的精力和努力来还 这份“语言债”,我认为不值得。
[板凳]
柳永再次参加公选,顺利过关,可是入围者名 单送到宋仁宗手里,最高领导朱笔轻点,一下子 就把柳永的名字抹掉了。柳永就为自己一时之快, 断了仕途,多不划算。关键是最高首长对自己印 象不好,要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恐怕就很难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千万不要给你领 导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尤其是能决定你前途命 运的主要领导。一旦不好的印象形成,要想改变 这种被动局面,也许得等到领导易人。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 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并赞 美贾生的才华。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 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 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 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 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 效果。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 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提示】 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千里烟波,楚天 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就此一别, 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伴随 情人左右。上片写离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 设帐饯行,到兰舟催发,相看泪眼,执手告别,依 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 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离别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6.如何理解《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一句?
【名师点拨】 这是用典型景物来表现杭州水色 山光之美丽。桂子,即桂花。桂花与荷花本非一时 花木,但作者为了写景,铺叙的需要,便打破了时 序的界限,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的不同时,一想 到杭州风景便是岸上的“三秋桂子”,水面“十里 荷花”,使人如见如嗅,色香一片,陶醉在美丽的 花丛中。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__变_____,字景在。后改名永, 字耆__卿_____,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 人称他为柳__屯__田_____,排行第七,也 称柳__七____。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
士。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
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
3.《望海潮》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此词通过对杭州繁华美丽景象的铺叙、 描写,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 抒发了词人对杭州城的赞美、艳羡之情,借以歌颂 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4.《望海潮》一词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 繁华与美丽的?
【提示】 ①从地理位置上看:位置优越,风 景优美是形胜之地。②从历史传统上看:是江南 名城,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区。③从自然景 观上看:街巷河桥、钱塘江堤、西湖山色、美不 胜收。④从市井面貌上看:一派商业繁荣,民殷 财阜的景象。⑤从百姓生活上看:人烟繁盛,市 民殷富,百姓嬉戏。
(2)词的标题、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 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念奴娇·赤壁怀 古》这首词,“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 的标题,揭示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