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台地区包括温州、台州2个地级市,陆域面积2.119万平方公里,2003年年末人口1294.9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21.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0.9%、28.4%和24%.该地区市场化水平高,民营经济活跃,块状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是著名的“温台模式”发源地。充分发挥温台地区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及块状特色经济优势,培育温台沿海产业带,是增强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协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对于全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照省委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部署,在温、台两市产业布局规划基础上编制,与《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相衔接,并充分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温台沿海区域特色优势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总体思路与战略定位;确定产业发展与布局导向,指导园区整合提升;构建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的合理空间结构,设计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区域发展机制及支撑体系。规划范围重点为温、台两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产业规划内容上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为主。规划期限为2004—2010年,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背景与条件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浙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日益扩张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为温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逐渐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高地,将有力地带动温台地区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温台地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日益改善的区位条件。温台地区北接宁波、绍兴,南邻福建,西连金华、丽水,东临东海,位于我国沿海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缘,陆海交通便利;地处浙南与闽北交接地带,与台湾地区文脉相通、地缘相融,是浙江省吸引台资的重点区域。随着金丽温高速公路、台缙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铁路的开发建设,温台地区的区位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比较丰富的资源禀赋。温台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滩涂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等,是全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03年温台地区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地方财政收入达131.7亿元,并积累了丰厚的民间资本。绝大多数企业已从资本原始积累转向企业扩展、升级阶段,一些骨干企业开始大步“走出去”,跳出温台寻求发展,同时传播了“温台模式”。不断升级的块状经济。温台地区拥有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家用电器、绿色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鞋帽服装、日用品加工等发达的特色产业,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专业市场及其依托的小城镇,有些块状经济已经形成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小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格局,为培育国际性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基础。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温台地区是“温台模式”发祥地,我国家庭企业、
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首创地和我国金融改革的试点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机制灵活,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市场化进程及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领先全国,经济体制充满活力。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历史上永嘉学派的兴起,使温台地区形成了“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传统文化。地处高山与大海之间,土地资源稀缺,紧张的人地关系造就了温台地区群众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胆实践,使温台地区形成了敢闯、务实、灵活、创新的“温台精神”和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发展阶段、改革进程及资源环境的局限,温台地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山区、海岛与沿海平原区的发展差距在扩大;土地、能源、人力等要素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环境容量约束加重,企业扩张要素支撑不足,引进外资步伐相对缓慢;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以模仿创新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受到国际贸易保护壁垒、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不强,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局部区域环境问题加剧,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有待提高;体制创新任务繁重,以“三缘”(地缘、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市场经济面临向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温台地区以统筹发展为主题,创新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社会结构从有所失衡、城乡分割向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转变。
二、总体发展思路(一)战略定位。
温台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能够联动环杭州湾地区、辐射金衢丽地区、呼应长三角
与珠三角开发的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陆海联动开发先行区。
1.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三大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方式,推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筑新型产业体系;主动参与长三角和国内外制造业分工协作,成为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2.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创新温台模式,引导民营企业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快推进制度、科技、管理、文化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保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继续发挥我国民营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作用。
3.陆海联动开发先行区。推动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着力开发港口和滩涂资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海上通道和发展空间。加快开发山海旅游资源,成为国内著名的集“名山秀水、碧海奇岛、文化名胜”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统筹平原、山区、海域发展,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平原地区要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山区和海岛要推进人口“内聚外迁”,发展生态型产业,强化生态屏障功能。
(二)建设方针。根据上述战略定位,产业带建设应坚持以下方针:
1.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着力突破产品档次低、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着重发展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轻工产品、高短缺度的原材料,引导企业走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子。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