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概念与理解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0cb5c3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6.png)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再孤立运作而是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全球视角出发,统筹安排和管理全球经济的现象和趋势。
以下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一、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趋于相互融合,世界各国日益形成一个共同体的趋势。
全球化可以分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多个方面。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1. 贸易自由化加快:各国逐步采用较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达成相互贸易的目的,有利于全球化的进程。
2. 资本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跨越国界,进行跨国越境投资、并购、兼并等,实现资源配置和优化效益。
3. 劳动力的全球化加剧:各国企业和个人的跨国流动加大,国际分工深化。
4. 科技、信息全球化深入: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三、经济全球化的意义1. 促进效益优化: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资本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优质资源优先进入发达国家,而价廉物美的产品优先进入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全球效益的最大化优化。
2. 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各国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优势资源和劳动力,为各国发展提供必要的可能。
3. 促进企业创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有很大的不同,跨越国界经营的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必然促使企业进行创新。
四、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 经济危机风险上升: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风险也随之上升,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传染风险显著增加。
2. 贫富分化问题:全球化交流的便利性,优质资源的流动,容易增加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性加大。
3. 保护主义倾向加速:在国际贸易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下,各国逐渐倾向于发展本地市场,难以避免出现保护贸易的苗头。
全球化概念
![全球化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845021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0.png)
全球化概念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概念就成为了理论经济学的热门词汇,并且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越国界。
按照这种定义,全球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二是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三是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
在这里,“生产要素”主要指的是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土地等;“金融资本”主要指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各种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国际间政府的优惠贷款;“跨国公司”主要指的是那些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
简而言之,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过程。
它的核心问题是,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
其中,“国际间政府的优惠贷款”以及“国际间政府的优惠贷款”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因为它们有时候甚至会决定企业的去留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乃至国家的兴亡。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
1999年,也就是克林顿总统上任之后,美国政府突然对外宣布停止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巨额贷款。
此前美国财长曾扬言,停止给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后,美国仍将继续获得基金组织提供的援助。
这一举动无疑令世界哗然,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找出新的途径解决当前全球化所带来的许多弊端, 2000年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会议重申了在公平分配国际资源方面两家组织可以而且应该发挥作用的观点,并讨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各国纷纷同意扩大这两家组织的权力。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是有条件的,首先,这些援助只能用于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其次,还必须服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的四大原则:可信赖的货币,可兑换的货币,在经济衰退时期可使用的货币,以及灵活的汇率制度。
最后,还要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不能取代国家的作用。
如果说亚当·斯密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全球化的经济学家,那么罗纳德·麦金农则是较早探讨全球化问题的经济学家。
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概念
![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47d22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e.png)
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概念全球化和多极化是国际关系中经常被提及的两个概念,它们都描述了世界的一种变化趋势。
全球化是指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日益加强的联系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经济和社会活动跨国界进行,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全球化的推动因素包括技术的进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国际组织的影响等。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度加深,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科技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不平等问题加剧、贫富差距扩大、跨国公司的垄断等,引发了各国对全球化的质疑与反思。
而多极化则是指全球格局中出现的多个权力中心。
传统上,国际关系中以美国为主导的一极世界格局相对稳定,但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多个国家的崛起,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极化使得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不再集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衡量关系也更加复杂。
多极化的推动因素包括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各个国家间的相互竞争等。
多极化带来的好处是增加了各国的自主决策空间、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制衡,促进了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和平。
然而,多极化也可能导致更复杂的国际关系和难以解决的争议。
全球化和多极化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国家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多极化的进程。
而多极化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背景,使得全球化的发展更具有各国的参与性和平等性。
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塑造着当今世界的格局。
在现实世界中,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相互交织,对各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国需要借助全球化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多极化的机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同时,各国也需要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空间,避免在全球竞争中失去自主性。
全球化与信息化
![全球化与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3403647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a.png)
第一章全球化与信息化1、概念理解(1)全球化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它?答:全球化这个词近年来被频繁地使用,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从字面含义上我们可简单地概括为:全球化就是指国际性的、全球性的表现,包括经济、文化、教育、信息等方面。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a、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变化过程b、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c、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d、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e、全球化是时空压缩的有效体现f、全球化表明人们更加依赖其生存的环境(2)信息化有哪些表现?答:a、信息化是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生产、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信息化具有相对性。
b、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它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每一个新的进程都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发展阶段的新起点。
c、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d、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科学技术,所以信息化也是一种最具有活力和高渗透性的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重要的意义。
(3)什么是教育信息化?请你谈谈你对所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的看法。
答:教育信息化是指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可持续发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加快教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
我县虽属于经济欠发达县,但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电教媒体装备达到省标准,教师使用率、学科使用率均达100%,课时使用率达40%,连续7年被省评为″推广使用义务教育音像教材先进集体″;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拥有计算机3414台,建有计算机教室86个,村完小已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快速推进多媒体和网络建设,建有多媒体综合教室25个,闭路电视网络系统7个,14所中小学完成了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以不同方式上了因特网,县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全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何为全球化?
![何为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a3d486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3.png)
何为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它常常出现在各种场合,例如新闻、政治、经济等等。
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呢?下面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科普解析。
一、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指的是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实现交流、合作、互动、依存的一种趋势和现象。
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全球资本、技术、信息、文化等要素的跨界流动和交流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程度不断提高。
二、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扩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协调。
2.文化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例如,韩流、波普、电影、游戏等虽然起源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但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3.政治影响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政治联系,国际组织的地位得以提高,各国政府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国际组织都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的重要机构。
三、全球化的问题1.民众失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传统的制造业逐渐转移至低成本地区,导致传统制造业和行业的失业现象。
2.文化冲突尽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融合和互动,但是也会引发相互冲突和文化的单一化。
例如,一些国家的年轻人渐渐忘记了本土文化。
3.资源浪费全球化造成资源的浪费,诸如中国因出口大量使用原材料、污染严重等问题。
综上所述,全球化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唯有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解决好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3全球化概念,全球化维度,全球化与国家、区域、城市、跨国公司
![3全球化概念,全球化维度,全球化与国家、区域、城市、跨国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3e91a4e9aeaad1f346933f4f.png)
Sourc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Heritage Foundation, 2008
时间框架
全球化何时开始?
古代
现代时期
后现代
历史开始起
19世纪
二战以后
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险、战争与贸易 大众生产与消费 自由贸易
加速
殖民主义探险时期 工业革命
电讯系统与交通 技术
系统 形态
帝国主义 / 重商业 主义
帝国
帝国主义 / 资本主 义
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 / 公司 主义(团体主义)
经济集团
全球化的维度
1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世界经济通过全球生产、全球市场、全球金融的 安排形成全球化。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范围的运作引起新的国际劳动 分工,即制造业部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
• 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cut down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 机构精简(Downsizing): cut down the size of the state bureaucracy
• 私有化(Privatization): cut down the public sector, sell it off to provide more space for the private sector
“a process (or set of processes) which embodies a transformation i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ransactions -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ir extensity, intensity, velocity and impact generating transcontinental or interregional flows and networks of activity” (David Held)
全球化概念与理解
![全球化概念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1a21619da38376bae1fae9d.png)
全球化:概念与理解摘要:全球化早己不再是新鲜词汇,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刻着全球化的印记。
然而在对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中,人们乃至学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
这些偏见往往表现为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的经济过程来看待。
本文拟就对这一偏见进行批判,分析全球化的概念,并基于此得出对全球化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一、全球化概念的认识认识全球化应当从其概念入手。
一般认为,“全球化” 一词于1944 年出现在一篇英语论文中,并于1961年出现于英语词典中⑷。
而作为一个系统的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全球化,则是由提奥多尔•莱维特在1983年提出的,主要是用來描述全球经济的扩散现象旳。
从这里便可看出,“全球化”从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时就处于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之中,这与其在经济中表现地异常显着十分有关。
学界在定义“全球化”概念时,起初一直将之看作经济词汇,适用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和定义这一词语。
范广军总结认为,目前有四类对全球化概念的解释“1、以时间纬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它包括历史上的全球化和现实全球化。
2、从推动全球化进程中主观力量S张桐.围绕“全球化”概念的刍议[J].教学与研究,2015(10):16.*r T・ LeVitt・ The GIObaliZatiOn Of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3,,・和客观力量所起的不同作用的角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即客观全球化和主观全球化。
3、从全球化的内容來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它包括单纯的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全球化。
4、从全球化的后果來界定的全球化。
” Ell 因视角不同而带來概念解释的不同体现了全球化涉及涵盖方面的广泛。
笔者认为,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应当首先明确全球化的起源,概念的出现往往在概念所表示的事物出现以后,因此“全球化” 一词出现于20世纪中叶就说明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全球化。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1cd36d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8.png)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一、全球化的概念与特点1.全球化定义:全球化是指全球各地的人们、公司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性社会经济体系。
2.全球化特点:a.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扩大。
b.政治全球化:国际政治合作与协调日益增加,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
c.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剧,国际间的文化传递和影响加强。
d.技术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加剧。
二、世界城市的概念与分类1.世界城市的定义:世界城市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和信息中心等多重功能的国际性大都市。
2.世界城市的分类:a.Alpha世界城市: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如纽约、伦敦、东京等。
b.Beta世界城市:具有地区性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如中国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等。
c.Gamma世界城市: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如中国的二线城市杭州、成都等。
三、全球化对世界城市的影响1.经济影响: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文化影响:全球化使世界城市的文化多样性更加丰富,但也面临着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3.政治影响: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城市的国际政治地位,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治理的挑战。
4.空间影响: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新的城市区域和发展趋势。
四、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b.发展绿色交通:推广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c.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d.促进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和谐。
五、我国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1.我国世界城市的目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宜居宜业的国际性大都市。
全球化的定义
![全球化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9aae115f0e7cd184253697.png)
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经济全球化经济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是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资本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企业的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对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改革开放,随后又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得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但与此同时呢也给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正是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
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
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
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全球化与国际化教育
![全球化与国际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a27fd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1.png)
全球化与国际化教育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教育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概念入手,探讨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分析国际化教育的内容与发展。
一、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在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向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人力、物流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际化则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国际化教育就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国际交流、跨文化体验等元素引入教育教学中,提供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
二、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全球化的驱动力和经济化的发展,使教育领域也面临巨变。
纵观教育史,从西方教育传入中国开始,国外教育资源对国内教育的影响就不断增强。
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教育领域的接触更加紧密,促进了教育交流和合作,使得教育出现了像全球著名大学的无国界招生、国际课程教学体系、跨文化体验等新模式。
同时,全球化也让教育逐渐市场化,学校开始追求效益、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知识体系的单一化等问题。
三、国际化教育的内容与发展国际化教育作为全球化的影响之一,正逐步成为各国重视的重要教育战略和实践。
国际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跨文化交流、外语教学、海外研修、国际课程教学、留学生教育等多方面。
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国际化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实践中,国际化教育也面临挑战。
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如何统筹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培养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全球化与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各国政府、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和推动。
全球化
![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02835bfe4733687e21aa37.png)
一、全球化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实际上主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
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
如果“全球化”这个词语能够得到适当的定义和应用,人们会发现它很具有实用性。
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
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
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
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
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
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度。
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
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
开拓市场,更新技术。
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之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
这一过程主要开始于80年代,那时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他们吸收整个75%的投资。
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d17b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d.png)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怀疑主义者的观点
n 怀疑主义者认为当前的经济没有形成一个全新的全球 化状态,仍旧是国际经济。
n 国家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但是国家的重要 性并没有削弱。
n 没有减少不平等,而是把全球的许多地方排除在外, 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日益“边缘化”。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政治全球化
n 政治全球化是指“政治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 扩张与延伸,以及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跨越现 代民族国家的界限、无处不在的这样一种现 象。”
n 政治全球化的一个后果就是产生了全球政治。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军事全球化
n 军事全球化是指世界体系中各种军事关系的加 强。
n 军事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一个国家的军事控制和 打击能力扩展到了全球范围,甚至是外层空间。
n 环境问题超出了国家的领土范围,如臭氧空洞问 题、酸雨、全球气候变暖、流行病毒等,因而这 些问题的解决就不是单独一个国家所能够实现的, 多国和所有国家之间相互的合作就显得势在必行。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的争论
q 极端全球主义者; q 怀疑论者; q 变革论者。
他们对待全球化的概念、动力机制、及其后果等存 在深刻的分歧。因而,他们在对民族国家在全球化 进程中的主权与命运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的概念(3)
n 斯克特(Jan Aart Scholte):全球化是一种全 新现象的指称,指社会关系相当程度地获得克服 距离与边界的各种过程。全球化不同于普遍化、 国alisation)。
第三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什么是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6230b2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3.png)
什么是全球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很多人对全球化的概念却存在许多误解。
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全球化的定义及基本内涵全球化是指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逐渐加深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状态。
它是以信息和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使世界各国对彼此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它主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不同国家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形成互补,形成一种集约化、标准化和优化化的趋势。
2.文化全球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文化间交流和交融的现象,包括语言、宗教、文学、音乐、电影、电视、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全球文化范式。
3.科技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研究和交流的现象。
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4.环境全球化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这是指各国之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层破坏、动植物种类灭绝、地球温度升高等的全球性问题。
二、全球化的利与弊全球化虽然带来了各种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1.促进经济发展全球化可以推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联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格透明化。
2.加深文化交流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差异逐渐消失,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3.科技创新全球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科技的全球性交流和分享可以推动科技的共同进步。
4.资源消耗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资源消耗的加剧,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劳工出现流失等等。
5.文化同质化全球化下,文化同质化问题更加突出,这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特文化风貌。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0435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9.png)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全球化”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听起来其实已经不再新鲜了,我们常说啊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中国人,亲身经历了中国最终加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正因为全球化中国的加入,人类历史上面第一次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市场,因此,我们难免会觉得“全球化”指的就是全球统一的市场,全球化,就是近十几年才发生的事情。
但是呢看过《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后我们发现这本书中给了全球化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在13世纪,我们这个世界除美洲以外的其他地区,早就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全球化”水平。
13世纪?那个时候欧洲还没有开始文艺复兴啊,大航海时代也还远着呢,中国还在南宋和元朝啊。
就这个情况下怎么会有较高水平的“全球化”呢?仔细看的我们发现这本书其实是另一个意义的全球化,说白了就是重新定义了这个“全球化”。
现在我们都觉得,全球贸易体系叫全球化。
但是社会学家卢格霍特说,真正意义的“全球化”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普遍适用的、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普遍适用”。
也就是说,不要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语言是否相同,你都得认同这个规矩或者制度。
先举个例子:股票。
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不管是纳斯达克还是道琼斯,也不管参与者懂不懂英语,但是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企业的融资手段和公众的投资手段,都知道高抛低吸、追涨杀跌,这些共识全世界都认。
第二个关键词,是“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
再举个例子,在农业社会,也有一些全球共识,就比如啊不劳动者不得食,这种规矩也全世界都认。
但这种规矩就仅仅只是为一个简单的小农经济服务的规矩,但是并不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交流,这就不能叫做“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但是呢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卢格霍特认为13世纪可以说已经有了“全球化”。
因为在当时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普遍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制度安排,而且这些规矩大家基本上都承认。
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呢,首先就是信贷制度,正所谓高风险也就有高回报,做生意是有风险的,假设你的客户付款迟了,你的这批货物生产出问题了,甚至你的工厂遇到地震火灾了。
全球化
![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4d2ad7c1c708a1284a442e.png)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实现全球化的概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实现全球化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2dfb81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4.png)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实现全球化的概念?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这个概念逐渐为人所熟知。
但是,对于什么是全球化以及如何实现全球化这个问题还存在许多争议。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围绕全球化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解析全球化,探讨实现全球化的方法。
一、什么是全球化?人们常常将全球化解释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
但事实上,全球化的含义远不止这些。
全球化是指经济、文化、技术、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全球联系和互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指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并且越来越不受地域限制。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则表现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在技术领域,全球化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创新。
在社会领域,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人际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
在政治领域,全球化则是指各个国家实现的国际合作和协调,以应对全球性的政治挑战和问题。
二、全球化的优缺点全球化的优点在于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同时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举例来说,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使得产品出口更加便捷,从而增加了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同时,全球化还促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允许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创新。
在技术方面,全球化也加速了科技创新的速度。
然而,全球化也存在许多缺点。
在经济领域,全球化往往会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
全球化使得大型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加大,而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则难以在全球市场上生存。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使得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模糊。
在社会领域,全球化可能会破坏某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影响当地人们的生计。
三、如何实现全球化?全球化的实现需要合理地利用与均衡地平衡全球资源,同时需要建立公平的全球化秩序,保证不同地区和群体间的权力平衡。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国际交流和互通。
各国之间可以加强高级人才的交流,通过会晤等途径,进行经验和见解的共享,促进各国的文化和社会的多元化。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1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1](https://img.taocdn.com/s3/m/ba2e9e2d783e0912a2162a55.png)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第一讲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的概念及全球化进程一、什么是全球化?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经济:由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而形成的各国相互依存的状态;文化:人类文明、文化发展要达到的共同的目标,大同世界的实现;美国化、西方化;问题: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下达成的共识和利益与共的现实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
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
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简言之:一个全球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各方面变得越来越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
二、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一)治理的概念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是使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既包括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治理与统治在权威、主体、手段与方法、范围以及管理向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涉及权威、合法性、服从性的质变,也涉及世界政治结构、制度体系与思想观念的质变。
(二)全球治理1、全球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和行为规范,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私人企业以及公民社会自治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协商行动,解决全球性的共同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全球治理是治理概念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的应用,但并非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全球治理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目标,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各个主体相对自主和独立的多主体互动过程,以寻求利益平衡点,形成共同的行动指向,扩展了传统管理模式、层次和决策当局。
第二讲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全球化的概念及全球化进程治理与全球治理理论一、全球性问题(一)全球问题的由来1、工业文明的异化①坚持无限制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②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忽视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导致了人的异化;③坚持征服、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并引发资源与环境危机。
什么是全球化,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全球化,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10129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什么是全球化,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全球化指的是国家、社会和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日益全球化的现象。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文化交流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
全球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本文将对全球化的定义和影响进行详细解释。
一、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是一种国际性的趋势,它使得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全球化是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的,当时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通讯等活动逐渐增多。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资本和劳动力也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这种自由流动的现象使得世界更加一体化。
二、全球化的积极影响1.经济发展:全球化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并增加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这让各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2.世界和平: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更加相互依赖。
这样一来,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就会变得更加不容易发生。
3.文化交流: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
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传统,这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三、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的不平等:全球化使得一些发达国家能够更好地占据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很大的经济挑战。
2.文化同化:全球化导致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加,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文化被其他国家的文化所同化,从而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3.环境问题:全球化加速了地球上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例如,大量的人口迁移和消费行为导致更多的能源被消耗,同时也使得生态系统受到了更大的破坏。
四、如何应对全球化1.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各国可以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进行合作,以解决全球性问题。
2.促进公平贸易:加强对贸易和投资的合理管理,推动公平贸易,以解决全球市场垄断和贫困等问题。
3.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要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文化同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概念与理解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全球化:概念与理解摘要:全球化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刻着全球化的印记。
然而在对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中,人们乃至学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
这些偏见往往表现为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的经济过程来看待。
本文拟就对这一偏见进行批判,分析全球化的概念,并基于此得出对全球化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一、全球化概念的认识认识全球化应当从其概念入手。
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于1944年出现在一篇英语论文中,并于1961年出现于英语词典中[1]。
而作为一个系统的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全球化,则是由提奥多尔·莱维特在1983年提出的,主要是用来描述全球经济的扩散现象[2]。
从这里便可看出,“全球化”从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时就处于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之中,这与其在经济中表现地异常显着十分有关。
学界在定义“全球化”概念时,起初一直将之看作经济词汇,适用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和定义这一词语。
范广军总结认为,目前有四类对全球化概念的解释“1、以时间纬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它包括历史上的全球化和现实全球化。
2、从推动全球化进程中主观力量]张桐.围绕“全球化”概念的刍议[J].教学与研究,2015(10):16.[1[] T. Levitt.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2Review, 1983, , .和客观力量所起的不同作用的角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即客观全球化和主观全球化。
3、从全球化的内容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它包括单纯的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全球化。
4、从全球化的后果来界定的全球化。
”[1]因视角不同而带来概念解释的不同体现了全球化涉及涵盖方面的广泛。
笔者认为,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应当首先明确全球化的起源,概念的出现往往在概念所表示的事物出现以后,因此“全球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中叶就说明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全球化。
一些学者在追溯全球化的起源时过于夸张地认为全球化出现于古希腊时期[2],笔者赞同“全球化起源于地理大发现”[3]一说,即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了全球化,其主要特征有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物种和文明的全球传播。
穆尼和埃文斯在分析定义全球化时就提到全球化“所研究的主题是:作为一整体的世界及其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
”[4]对全球化主题的抽象把握是正确定义全球化的关键,也使得解释超越学科藩篱、更为恰当。
张世鹏对全球化概念的解释就具备这一特点,他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具有许多层次,研究全球化应当避免对单向思维”,“包含了‘成为全球性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上升到全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等多种含义”,并且“全球化[]范广军.全球化概念及其主语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1报,2015(1):7.]张研.“全球化”起源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3):1.[2]唐晓勇.全球化起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3版),2004(8):265.]安娜贝拉·穆尼,贝琪·埃文斯.全球化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4版社,2014:3.这个词汇本身没有主语,很模糊;如要加上一个主语,这个主语实际上也是多元的,变化不定的。
”[1]这一解释虽然没有对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却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引导方向的作用。
二、对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经济过程的批判全球化给人们对明显的感受是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力。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蓬勃扩张,如今跨国公司和美元在整个世界流行。
“全球化”一词自使用以来更多地指向了经济的扩散。
杨伯溆的研究就是基于此对全球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的考察。
尽管他承认“全球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全球化。
”[2]但是他在论述全球化的发展时,仅关注了作为全球化典型的经济全球化的演变,缺少对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分析。
通常认为,在20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国家垄断,而垄断资本主义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正是对这种观点的普遍接受使我们对全球化的认识时常狭窄在经济问题上。
拉尔夫·达伦多夫认为“人们经常把‘全球性’这个词汇草率地用于那些只是离得很远、在遥远的什么地方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司企业在整个世界进行活动。
”[3]他的观点很明显地是把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等量齐观。
]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12.[1[]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2[]拉尔夫·达伦多夫.全球化漫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16.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个时代从1492年到1800年,我称其为全球化版本。
这一阶段肇始于哥伦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间的贸易。
第二个时代或可被称作全球化版本,这一时代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
我们在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版本。
”[1]这显然是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化”相等同了,即把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起点误认为全球化的起点。
弗里德曼的这一看法是具有普遍性的,即绝大多数学者都分不清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化这两场性质完全不同的运动,而是把它们混同了起来。
笔者认为,经济力量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经济全球化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地十分明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全球化始终不只是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而已,在政治、文化、环境、教育、法律等诸多方面,全球化都有其独特的体现。
如同朱宗友、范国平所言“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的客观过程和趋势。
”[2]英国学者米特尔曼也有类似的言论,“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
”[3]因此可以认为,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经济过程是需要批判的,真正的全球化是复杂多样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1学技术出版社,2008:3-4.[]朱宗友,范国平.全球化概念刍议[J].工会论坛,2004(1):95.2]丁·米尔特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生存[J].第三世[3界,1994(3):54.三、全球化的正确理解前文所言,全球化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经济过程来理解,它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全球扩散的现象。
在国际政治中,全球化是从“相互依存”的概念中演化而来的,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政治生活的影响和后果被政治学家们广为关注,他们希望尽可能寻找到一种在不违背全球化客观进程的前提下增强本土政治力量的妙药良方。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必须调整其政策以适应这一过程,政治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个人的社会意识的觉醒,也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难度。
在对外开发的过程中,社会也会随之出现一些社会麻烦,这又要求民族国家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就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的文化的生长与加速发展的复杂的整体过程,特别是世界整体意识和全球文明的形成过程。
”[1]文化全球化塑造了一种属于现代世界并适用于各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即在异质世界中制造普遍化。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突出。
应当认识到,全面吸收外来文化,摒弃本土文化和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坚守本土文化是两个极端的民族文化倾向,前者是自卑,后者是自负。
这两种倾向和选择都不利于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生存发展。
赫尔德和麦克格鲁利用理想形态分类将全球化解释者们分为两类:全球化论者(the globalists)和怀疑论者(the sceptics)。
通过这一划分和两类学者对全球化的关注,赫尔德和麦克格鲁得出全球化带来的]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1学,2001(3):45.跨洲际流动不仅是地区间联系的增强,“也是一个深刻分化并充满激烈斗争的过程”[1]。
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民族经济、民族文化都面临舶来品的冲击,随之产生的便是对抗,即反全球化。
反全球化运动可以为我们理解全球化的过程提供新的思维,使我们更能辩证地认识全球化,即“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着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体化的趋势,也有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
”[2]四、总结因此,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全球化仅仅看作是经济过程,对全球化的正确理解应当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政治的和文化的过程,并且覆盖了社会中的诸多方面。
第二个层次,全球化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利益,也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它既有好处,也有问题。
“当代全球化已经使地域主义方法论变得不合时宜了,我们无法再单凭地域空间来理解世界地理,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我们理解社会关系中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心理学等其他内容的方式。
”“不断迅猛发展的全球关系使国家民族面临着种族主义和区域民族的竞争,也面临着非地域团结、世界主义情感以及混杂认同的威胁。
”[3]]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1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1999(12):8.2[]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参考文献:[1]张桐.围绕“全球化”概念的刍议[J].教学与研究,2015(10):16.[2] T. Levitt.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3, , .[3]范广军.全球化概念及其主语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7.[4]安娜贝拉·穆尼,贝琪·埃文斯.全球化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5]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12.[6]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7]拉尔夫·达伦多夫.全球化漫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16.[8]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9]朱宗友,范国平.全球化概念刍议[J].工会论坛,2004(1):95.[10]丁·米尔特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生存[J].第三世界,1994(3):54.[11]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3):45.[12]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3]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1999(12):8.[14]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34-5.[15]唐晓勇.全球化起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社,2011:334-5.版),2004(8):265.[16]张研.“全球化”起源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3):1.。